登陆注册
13107500000043

第43章 罗钦顺的族论与谱论(2)

其三,泰和王氏祠堂的事例。据《泰和山东王氏祠堂记》可知,宋淳祐中益斋路经泰和山东里,喜欢此地风土,命小儿子季可居里之下洲。季可四子,长次又分居上洲,相距仅里许。“下洲旧有祠堂,历年滋久,亲尽服穷,而祠益废。”明中叶族之有才学、德行之人履文等聚族商议:“木有本,水有源,惟益斋府君吾阖族数千百指所从出也,其(当是“岂”字)可忽忘!必祠而事之。保本之义,庶乎其少尽耳。”众皆响应。该祠建于嘉靖七年(1528年),“即遗址作前堂四楹,后堂二楹,外为大门,表以绰楔,深广悉仍其旧。后堂以藏主,前堂以陈俎豆。岁以清明日有事于益斋府君,季子及四孙配焉,礼也。其四代之祭日皆更卜,去祠堂远者则于正寝。礼制既协,而情义亦周。”值得注意的是,王氏不仅祭祀远祖,也祭祀近四代祖先,与罗钦顺的主张一致,所以罗氏“嘉其所举合义”。事实上罗钦顺还有感而发,在记文的开头说了一大段话:“礼之行于家者,惟祭为重,所以报本而追远也。此人道之大端,孝子慈孙之至情也。去古虽远,遗经尚存,制度仪文犹有可考。而因陋就简,其来已非一日,虽贵极卿相,有家庙者亦云鲜矣。知礼之君子,盖深病之,于是乎祠堂之制起焉。其为制也,盖参酌古今之宜而通乎上下者也。是故家有祠堂,则神主有所藏,人心有所系,昭穆有序,尊亲并隆,仁让之兴未必不由乎此,其有裨于风化岂小哉。”罗氏基于家庙制度难行,祭祖可兴仁让,有裨于风化,肯定了参酌古今之宜而通乎上下的祠堂之制。

此外,《整庵存稿》卷一还有两篇记文有关祠堂问题。一是《上模曾氏续置祭田记》,记载了曾氏祠堂:“上模曾氏所居有上下村,下村故有祠堂,有祭田,岁以中元日行事,凡在陪位与燕,列者颇有,义例为之损益,然常不下千数百指,可谓盛哉。成化间堂宇颓敝,租入或不登,先世坟茔着散在他方者,亦旷不时省。其族之杰曰士举翁,力倡族人修辑经理,且于堂右作祭扫亭,以视牲杀,左作宴会亭,以展旅酬,而祠之规制亦备。”正德初元,曾氏三十一人鉴于祭祖简略,商议各出己资购田,事成请罗氏赐记。可知泰和上模曾氏故有祠堂,成化年间扩展,正德初又增加祭田,祠堂祭祖制度在明代不断发展。

二是《沅州守素庵曾公祠记》,记载泰和文水曾氏祠堂。该祠系专祠,祭祀由云亭乡迁于文水的曾瑀,瑀字儒玉,号素庵,官至沅州守,有七子。素庵死后,其子桂阳县令曾宪与诸兄弟商议:“先公官至大夫,基开文水,所以覆载我后人者,功德甚盛。子子孙孙讵能一日而忘报耶。夫情之所不能忘,则礼固有当讲者矣。”于是达成协议,“乃刻木肖公像,奉为文水开基祖,祠于正寝之东,创置祭田若干亩,以次收其租入,具品物,岁以中秋后一日公之生旦,迎神像出莅中堂,致特祭焉。”并配以原配和继配夫人。罗钦顺对此评论道:“予观桂阳兄弟之意,盖以文水之迁,实自公始,子孙将百世赖之,异时虽服穷亲尽,报本之祭,断不容已。然必自今有举,则以嗣以续,庶乎可至于无穷,而公得常食其报。虽考之于古,未必尽合,要其心之笃于孝,则贤于流俗远矣。宁不为君子所取乎!”由上可知,该祠是以名人专祠的形式作为家族祠堂的,所祭个人是作为始迁祖存在的,这样的祠堂必然会发展成服穷亲尽族人仍然祭祖的宗祠。这是一所特殊的祠堂,从建于正寝之东来看,建祠者似乎参考了朱熹《家礼》,但牌位设置与祭仪不同于《家礼》。罗钦顺也深知于此,指出与古礼未必尽合,然而却以出于孝道加以鼓励。罗氏说,因与桂阳兄弟有文字交,故从其请作是记。

最值得注意的,是罗钦顺不仅仅主张折中程朱同时祭祀远祖和近祖,还付诸实践,修建了本家族的大小宗祠。《整庵存稿》卷十五收有祭文两篇,一篇是《祭告始迁西冈祖大观府君请神主入新祠文》:“顷年改作祠堂,幸底完美,乃涓吉日,用妥明灵,位正厥中,礼从其旧。质堂府君位下子孙神主序列于左,章山府君位下子孙神主序列于右。谨以牲醴,用伸虔告,灵其降鉴,是止是绥,佑我后人,永永无斁。”该文无写作年代,因本卷按年编排,前一篇《谒族高祖乐志府君墓告文》作于嘉靖六年,而是年为罗钦顺致仕之年,故新祠当是改作于致仕不久。该祠所祭始迁西冈村祖先大观府君系阙城罗氏六世祖、罗钦顺高祖之曾祖,大观府君与罗钦顺已出五服,新祠主祭大观府君神主,是一座大宗祠。另一篇是《祭告三代考妣请神主入小宗祠文》,其文曰:“顷作小宗祠堂,幸底完美,式遵国典,以妥明灵,兹奉显曾祖考妣神主入居右第一室,显祖考妣神主入居左第二室,显考妣神主入居右第二室,亡叔凯风秀才神主袝于左序,故嫔赠淑人曾氏神主袝于右序。”该文也无写作年代,列于前文之后,当是大宗祠建成不久所作。该文为曾、祖、考三代神主入祠而作,祠中左第一室当是已有高祖神主,确如祭文所说,是遵照国典祭祀四代祖先的小宗祠堂。依据罗钦顺的官位,实际上就是家庙。由上可知,罗钦顺在致仕不久重视宗族制度建设,完善了本族的大小宗祠。罗氏大宗祠的设立,是对传统宗族制度的违礼逾制,或许反映了嘉靖初年士大夫宗族建设的动向。

小结

罗钦顺关于宗祠祭祖的观念,他的族论和谱论,均与泰和的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分不开。从本文第一部分我们对谱序的分析可以看出,泰和多唐宋以来的世家大族,出了不少因科举成功而仕宦者,有重视儒学和文化的传统。罗钦顺谈到泰和的士人时说:“泰和自国初以来,号称多士,其尤显者,文学勋业往往追配古人。或乃颠踬于时,负其才终不获展,而深培厚积,以大放厥辞者,亦多卓然有可称述。”泰和士人的文化修养深厚。不仅如此,泰和普通百姓文化素质也较高,且形成了比较安定的社会秩序。罗钦顺指出:“吾泰和旧称忠义邦,其民多士。虽不为士业,亦往往通章句,能操笔记姓名。其治生甚勤,野无寸土之旷,老长旦暮相与教,诏其子弟率在于孝弟忠信,敦礼义,尚廉耻,先公家之奉而后其私图,故其民至为易使。”似乎泰和民间是一个耕读传家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重视宗族的观念也有深厚的基础。本文第二部分指出了罗钦顺关于世族的形成和维持、人才与族盛的关系、族谱的功能、修谱维持社会秩序等方面的观点,如果我们将其与明初内阁大学士、泰和人杨士奇有关宗族的论述相比较的话,就会发现杨士奇均已有所论述。由于杨士奇的显赫地位以及其文集早在正统年间就已刊出;罗钦顺也曾为士奇宗族写过谱序,称赞杨氏世德之盛,可知他的宗族观念受到了杨士奇的影响。特别是罗氏关于“文行”和谱牒与世家关系的论述,与士奇有关看法如出一辙。可以说,宗族的故家观念形成传统,一脉相传,反映出泰和世家大族为中心的社会特点。罗钦顺宗族观念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宗祠祭祖的观点,他把祠堂祭祖作为礼制讨论,认为程颐主张祭远祖、朱熹主张祀近祖均值得重视,并提出折中程朱的主张,既是保存二者精微之深意,也是从人情出发制定礼仪,而主张礼以义起,可以从权处理。罗氏基于家庙制度难行,祭祖可兴仁让,有裨于风化,肯定了参酌古今之宜而通乎上下的祠堂之制。罗氏不仅鼓励他人建祠祭祀始祖,还在本族设立大宗祠,身为著名学者而不惧对传统宗族制度的违礼逾制,或许反映了嘉靖初年士大夫宗族建设和维护社区社会秩序的动向。

结论

首先,明代祭祖礼俗在传承中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宗祠的普及是其特点。

明代祠庙祭祖是在宋元社会甚至更早时代社祭、墓祭、寺祭祖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祭祖依附或与寺观结合,可以追溯到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福建兴化,这一时期的宗族祠庙祭祖带有鲜明的佛教色彩。祭祖依附或与社祭结合,在徽州比较明显,其事例有发生在南朝和唐代的。墓祠祭祖是宋元时期祠祭祖先的主要形式。就宋元祭祖总体特征的变化趋势而言,是祭祖从依附或与地缘性社祭、宗教性寺观、纪念性名人祠庙结合而逐渐分离以及独立性祠堂祭祖的渐兴。唐五代十国以降上述宗族祠庙祭祖的演变,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迁,即佛教社会文化由强变弱、儒家社会文化由弱变强,而儒家社会文化由弱变强是在吸收佛教文化的基础上发生的,这两种变化消长的关键点是宋代程朱理学的形成。从祭祖的角度来看,宋明宗族制度是程朱理学文化形态的一部分。宋以后宗族形态的形成,也是士大夫沟通儒家经典、程朱理学、国家礼制与社会民俗、大众心理的实践结果。在根本上不损害专制等级制度的前提下,士大夫从民情出发,对祭祖制度斟酌损益,从权处理,形成了民间认同、政府认可的宗族祠堂祭祖特色。朱子学首先是福建的地域性学派,福建是受《家礼》最早影响的地区,《家礼》复出或刊刻不久,仙游就有仿造《家礼》中祠堂之制而建合族祠堂、置祭田供祀的,这大约是宋以后新宗族形态的最早一批宗族祠堂。也就是说,仙游实际上包括兴化地区在南宋时代已受到《家礼》的深刻影响,宗族组织化。元代婺源汪氏的建祠祭祖,也带有宗族组织化的制度性建设性质。特别是婺源大畈汪氏祠堂,大小宗祠堂俱备,大宗祠知本堂是始祖祠和汪华特祠结合的大建筑,建祠的目的是合族。吉安宗族设立,祠堂祭祖大致是从元代开始的,元代吉安宗族建祠祭祖已经比较成熟。

有明一代的祭祖礼制基于《大明集礼》,而《大明集礼》仿自朱熹《家礼》,从而使《家礼》第一次进入国家典制,明代的祭祖礼制实际上是《家礼》的官方化。所以明代是以官方传播朱熹《家礼》的时代,《家礼》在明代的极大传播,官方的礼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明朝政府以及士大夫对朱熹《家礼》特别是祭礼的提倡,贯穿有明一代,明中后期进一步深入民间。明代宗祠的建设与发展,是以《家礼》的普及和士大夫的推动为背景的。实际上这也反映了明代宗祠发展的动力。“议大礼”的推恩令导致的嘉靖十五年家庙及祭祖制度的改革,特别是允许庶民祭祀始祖,更在客观上为宗祠的普及提供了契机,强化了宗祠的普及,宗族势力凸显并且制度化与组织化。

同类推荐
  • 研究生学风实录——自然情境下的互动与归纳

    研究生学风实录——自然情境下的互动与归纳

    在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质量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研究生学风问题直接影响高校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也应该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笔者针对研究生学风现状及相关要素进行了广泛的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研究。通过定性定量的分析,为建立研究生学风建设机制提供量化数据。以“走向成功之路”。“学业为何搁浅”为题,分别就学风优良和学风存在问题对研究生进行了个案分析。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研究当前研究生的学风状况及其成因,提出了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的合理化建议,以作为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的工作依据和发展目标。
  • 名著之旅——谋略之旅

    名著之旅——谋略之旅

    从书的内容看,《六韬》中对骑兵有详细的论述,而骑兵作为一个新的兵种,到战国时才兴起。书中提到多种铁制兵器,而我国历史上铁器的应用也始于战国时期。再如,书中所提到的“将军”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而国君因为灾凶而避正殿以及将相分职等等也都是战国以后的事情,这也说明《六韬》不可能是殷周之际的作品。
  • 教师公文包-音乐园地

    教师公文包-音乐园地

    本书介绍了中外著名音乐家和著名歌曲、乐曲,乐坛轶事,名曲欣赏,音教艺术,音乐小常识等音乐知识。
  •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非常试题大公布

    非常试题大公布

    “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的格言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它已成为人类战胜自我、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奥林匹克运动的倡导者顾拜旦说,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吸收古代传统构筑未来的力量之一,这种力量虽“不足以确保社会和平”,但仍可促进和平;虽“不能更加均衡地为人类分配生产和消费物质必需品的权力”,但仍可促进公平;虽“不能够为青少年提供免费接受智力培训的机会”,但仍可促进教育。和平、公平性、教育性,在他看来就是完整、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
热门推荐
  • 冰噬凌霄

    冰噬凌霄

    新书开坑《无上神印》,求票求收藏。各位兄弟姐妹加大火力输出啊!……一场车祸引发的穿越,使咱们的猪脚大人糊里糊涂地从22世纪来到了异世界,开始了堂堂网游之王的修炼之途。成就巅峰的路从不会孤独,这不,异界的天才、大神们,纷纷不甘寂寞,像一道道天堑,不断地横在了吴天的面前……一边是满身外挂的外来户,一边是底蕴丰厚的原土著,让我们拭目以待这场奇葩的比试,试看谁能凌霄?【新人在此掩脸求各种票票,粮票,车票电影票~~特别是推荐票!!】冰噬群:75074079,欢迎各位兄弟姐妹加入,验证加书名,蓦然会在那里恭候大家的光临
  • 守夜人:云纹铜禁

    守夜人:云纹铜禁

    月落乌啼霜,城外寒山寺。冥府中不可一世的千灵大人,遇到了魂源奇异的姜凡,不但没有夺舍到姜凡的身体,反而被姜凡奇异的魂源牵制,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 北京市中考试题精粹(语文)

    北京市中考试题精粹(语文)

    考虑到中考本身的延续性和继承性,近年中考真题成为研究当地命题导向的最直接途径,因此本书收录了2009—2011年北京市中考真题。做三年真题,寻命题导向,得应试技巧!经过细致分析研究,编写组精心选编了北京市2010、2011年各区优秀中考模拟试题,以供读者进行强行强化训练。这些试题知识覆盖面全,类型齐全,难易适度。试题、答案翔实准确。试题均依据中考正式样张或模拟考试原卷编写,不使用网上试题。
  • 刺蘼:花镜残像

    刺蘼:花镜残像

    犹太——基督教神话体系,故事始于文艺复兴的烛光,罪恶的子嗣们与黑白羽翼的夜愿狂诗曲。“往昔没有得到审判的过失会在历史的冲洗下变为‘理所应当’,众口一词的麻木会将‘诬告’洗刷为‘真实’,过错将在沉默里埋葬,伤口将在遗忘中撕裂,明知如此你依旧要赌上你的所有与之一搏吗?”魔鬼是疯狂而丧失人性的神之子,深思熟虑着,在信徒的跪拜中潇洒地背叛了整座伊甸园。星尘陨落,梦境幻灭,横断破裂的迦南地从此流淌神之血,所爱的与所恨的,最终一同湮灭。在染上执念的十字架下将初心夺为己有,即使断罪的裁决落定,少女成为魔鬼,帝国的蔷薇一瞬凋零,初雪纤毫,冰封昔日光华。“难道是爱滋养了我吗?”
  • 霸妖决

    霸妖决

    古老的三大家族出现背叛者统一三大家族之后对他有什么好处妖族封印渐渐松动他们之间有直接的关系么神秘莫测的魔族频频现身人间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
  •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名人精粹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名人精粹

    本书在总结众多历史书籍的基础上,选取了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具有重大影响的一百余位著名人物,将他们的生平事迹和历史作用精要地介绍给读者。内容涉及政治名人、军事名将、科学巨匠、文豪泰斗、艺术大师、商界巨子等六大门类,时间跨度从先秦到近现代,描述了三千余年的中国历史进程。
  • 拳途

    拳途

    行走于末世的边缘外,流连于盛世的温情间,末世殒命于妖兽之口的顶尖武者,在异世界新的一次生命中,体验活着的滋味。上古遗留的遗迹,神秘莫测的幻境,壁画映出的秘密交织着轮回的命运。且看上一世在守护全世界的征途中失败的武者,能否在这一世守护身边重要的东西。
  • 魔唤双修

    魔唤双修

    “如果你想称霸华洛帝国,那么去修炼魔法。如果你想执掌西蛮帝国,那么去修炼唤术。”“如果我想一统大陆呢?”林正一脸认真的说到。“痴心妄想,千万年来,还不曾有人如此这般大言不惭!”老者的胡子都气歪了。“那么,好吧。我请你见证一个奇迹,一个即将上演的千古奇迹。我,林正!必将执宰大陆!”PS:每天上午12:30晚上7:15准时更新
  • 倾世绝恋:霸道竹马恋青梅

    倾世绝恋:霸道竹马恋青梅

    (第一次写,多多支持哦!文笔可能略显青涩,也请见谅!)五年前,他无声无息的离开让苏浅璃心痛至极,在那之后,她变了一个人,也离开了那个令她心碎的城市。五年后,墨夜爵强势回归,那天,关于他回来的报纸漫天而飞。而她,却选择了逃避。霸道如墨夜爵,怎么会让心心念念了十年的人离开他的世界。(ps:青梅竹马外加总裁文,读者们快入坑!)
  • 如果爱情多一点

    如果爱情多一点

    相爱与分开,都是偶然中的必然,无论结果如何,无论时间对错。这是一个关于珍惜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