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8400000040

第40章 我国报纸发行案例解析(3)

当代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企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信息,信息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报业发展也不例外。《广州日报》非常重视利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报纸发行服务,较早开展了报纸发行的信息化建设,2001年已建成了“广州日报新闻报刊发行CallCenter客户服务系统”,这个信息系统是集客户服务、内部办公于一体的大型系统,即除了内部办公,还能把市内外的几十个发行站和客户服务联在一起进行工作。

2003年,广州日报社又开发出了“ERP系统”,该系统包含财务、发行、广告、印刷、采购等业务管理模块,由此建立了集团业务和财务核算、预算与资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不仅全面提升了报社的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信息化建设将对报纸发行决策产生更大的积极影响。报社可以把市场瞬息万变的市场数据收集起来,经过数据库软件的处理和加工,为更加科学、严密、精确的经营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信息化建设和报纸发行业务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发行业务需求推进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又推进发行业务的改进,如此循环,就把信息化推进到报社的每个角落。

五、组建报业集团,打造品牌,以规模效应出成绩

广州日报社是我国最早谋划成立报业集团的一家报社。早在1993年,《广州日报》就期望组建中国第一家报业集团。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1996年1月15日,《广州日报》组建报业集团的申请获批,成为我国第一家正式获批的报业集团。国家新闻出版署在《关于同意建立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批复》中指出:“《广州日报》经过几年的思想理论、物质条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准备,已经具备了较有影响的传媒实力,较灵活畅通的发行实力,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由《广州日报》组建中国首家报业集团,条件已经成熟,为此同意《广州日报》作为报业集团试点单位。”《广州日报》认为:“报业集团应该是以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主义报纸为核心,以报业及带有报业外延性质的实业为主体,兼容非报业经营实体的产业联合体。”

报业集团的成立意味着《广州日报》已经走出数量扩张时代,正式进入效益型和集约型发展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广州日报》又发起新一轮挑战对手的市场竞争。《广州日报》始终抓住“新闻本位、新闻立报”,提出“追求最出色的新闻”,突出新闻信息量和对读者的全方位、高质量的满足,一家报纸每天有20多个新闻版,这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1996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扩版。专版总数在1996年就达到67个。双休日市场也是《广州日报》重点开发的对象,每周六出版40版的《广州日报·周末版》,周日出版16版的《广州日报·星期天》。经过几年努力,《广州日报》一举成为当地乃至全国最厚的报纸,每日刊载新闻、文章13万字,信息量可谓丰盛。

由于内容一流,版面最多,对发行起到直接的牵引作用。到1999年,《广州日报》发行量首次超过百万(达110万份),接近《羊城晚报》的同期发行量(130万份)。到了2000年下半年,《广州日报》发行量超过《羊城晚报》。此举改写了广州报纸发行市场的旧格局,奠定了在广州发行市场上龙头老大的地位。

为了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推动发行,报社采取更大动作的发行营销策略,重点是树立报纸的品牌形象。2001年1月1日,《广州日报》头版一改“要闻式”编排的惯例,以近1/3的篇幅,在正中间位置刊出了自己的形象广告,这显示该报有了新的营销策略,报纸形象提升开始成为《广州日报》关注的重点。2002年元旦,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同北京铁广联广告有限公司就广州至北京旅客列车冠名“《广州日报》号”达成协议,协议规定:200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广州至北京T15/16次、T29/30次4组列车冠名权由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买断。其中两列为《广州日报》号、一列为《信息时报》号,一列为《看世界》号。《广州日报》再次开中国报业先河,与国内最好的旅游列车珠联璧合,成为中国第一个用铁路列车冠名的报刊,极大推动了其报纸品牌在全国的影响。

为了出规模,在集团化发展的运作下,《广州日报》不断创办子报、子刊。到2003年,集团已拥有13张报纸、3家杂志社、1个出版社和1个网站,即《广州日报》、《广州英文早报》、《广州商报》、《赢周刊》、《广州文摘报》、《岭南少年报》、《科学先驱报》、《足球报》、《现代育儿报》、《老人报》、《商旅导报》、《信息时报》、《舞台与银幕》、《美食导报》等报纸,《南风窗》、《新现代画报》、《看世界》等刊物,广州出版社以及大洋网,并有七家下属子公司,是中国内地最大的报业集团之一。到2003年底,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已经发展成为拥有40亿总资产的超级报业集团,是广州市名列第四位的上缴税利大户,被评为广州市国有资产十强单位,是发行量仅次于《人民日报》的第二大党报,广告收入连续几年来位居全国报纸行业第一位。广州日报集团在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上获得了双赢,为中国报业集团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范例。

六、发行的瓶颈

《广州日报》的发行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的发展势头也十分看好,但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它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其一,《广州日报》的品牌比较单一,缺乏更多的品牌支撑点。经过最近20年的发展,母报《广州日报》已经发展成为广州乃至全国的品牌大报,但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子报的品牌优势还不大明显。其子报(刊)虽然很多,但真正叫得响的不多,目前除了《信息时报》、《南风窗》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外,其他子报(刊)还有待加速发展。与此同时,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最近采取“多品牌战略”,先后培育出一串潜力巨大的名牌子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城市画报》等,均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新的竞争格局下,《广州日报》如不加快培育多个品牌,可能因发展后劲不足而在下一轮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其二,与世界名牌大报相比,《广州日报》还有不少差距。论发行量,目前《广州日报》发行160万份,不及日本《读卖新闻》的1/8;论广告收入,虽然《广州日报》年收入可达16亿元人民币,可比起日本的《读卖新闻》来,后者仅发行收入,一年就达30亿美元,如加上广告收入,年营业额在60-70亿美元之间;《纽约时报》2000年的广告收入为60亿美元,接近我国一万多家报刊当年广告总收入(145亿元人民币)的4倍。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大的报业集团,多为上市公司,其资本市值及年实际收入都在数十亿乃至百亿美元以上。可见,如果与国外报界进行横向对比,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发展水平还只能算是初级阶段,《广州日报》欲成为真正的世界名牌报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扬子晚报》:省会与地市渗透相结合的发行模式

新华日报社主办的《扬子晚报》是现今我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2002年9月26日,《扬子晚报》日发行量超过200万份,创造了中国报纸发行史上的奇迹。《扬子晚报》的广告营业额自1999年已跻身全国报界前6名。有研究者评价说,“《扬子晚报》是我们国家所有报纸当中弹性系数最小的一张报纸”,主要是指它的发行量比较稳定,很少出现大起大落。

《扬子晚报》创刊于1986年元旦,创刊日发行量即达5万份,此后,《扬子晚报》发行量每年都以5万-8万份的速度上升。到1989年,发行量增长到了50万份;1995年日发行量突破百万份以后,每年仍以较大的幅度增长。而且95%以上的《扬子晚报》都是读者自费购买或订阅的。2002年和2003年,《扬子晚报》的日最高发行量都超过200万份,后发行量稳定在180万份左右,成为我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在当代中国,早报市场已经形成,大多数晚报因竞争需要,不再姓“晚”而改为“晚报早出”,但《扬子晚报》仍然坚持“晚报晚出”,并保持了较大的发行量,这就是闻名报界的“扬子现象”。那么,《扬子晚报》是如何发家的呢?它采取了哪些措施推进发行呢?

一、省会与地市渗透相结合的发行模式

《广州日报》发行策略主要是固守本埠市场,以高度密集的覆盖率占据省城广州的发行市场,它的成功可以称为“单支撑点”模式。但《扬子晚报》有所不同,它不仅在总部南京发行,而且在省内绝大多数城市及周边地区都有支部发行,以省会城市为重点,兼顾各地发行,二者相互结合。《扬子晚报》的发行策略是省会与地市渗透相结合的模式,走的是“多支撑点”的发行之路。

《扬子晚报》的总体发行策略是:坚持贴近省城南京、面向整个江苏、兼顾周边省市的区域市场定位。1987年,《扬子晚报》建立了自办发行网络,首先在南京各区设立发行站,以比较优惠的价格把报纸批发给报贩,用较低的成本建立了一支庞大的社会发行队伍。在占领南京市场取得经验之后,开始开辟省内发行市场,在江苏各地级城市以及各县(市)扎下了根,并很快超过了当地报纸的发行量。从1995年开始,又开辟上海、浙江、安徽、山东等周边省市的市场。这样,《扬子晚报》逐步形成了省会与地市渗透结合的发行格局。例如2002年9月27日,从16个《扬子晚报》分印点的数字表明,《扬子晚报》实际发行201.2816万份。其中南京地区62.162万份(占总发行量的30.85%),上海地区10.45万份。

这种发行策略的优点是:报纸的消费群体大,受众范围广,不会因局部受挫而影响报纸的整体发行量。虽然《扬子晚报》是江苏报纸的“龙头老大”,在总部南京地区的发行量位居前列,但从2001年开始,由于南京价格战中《扬子晚报》坚持0.5元不降价,在南京损失了5万左右的发行量。其后《现代快报》、《金陵晚报》、《南京晨报》三家在南京早报市场上拼杀出来,发行量分别达到50万份、45万份、30万份。《扬子晚报》又损失了不少发行量,在南京的发行量降为50多万份。但在江苏省其他城市,《扬子晚报》的发行量很大,有的地方超过当地报纸。例如,《扬子晚报》在盐城日发行量达5万份,超过了《盐城晚报》4万份的日发行量。在江苏省的很多县市里,都存在这种现象。《扬子晚报》在江苏许多地级城市的发行对其总发行量起了很大的支撑作用。

二、特色竞争,差异竞争,晚报晚出

据截至2002年的统计,全国晚报共有147家,2001年底就已有108家是上午出版。较早改晚报早出的是《齐鲁晚报》,发行量因此上升10万份左右。随后众报纷纷效仿,2003年《钱江晚报》也加入早出的行列。在早报和都市报日益兴起的情况下,《扬子晚报》仍然坚持晚报晚出,提出“抢抓当日新闻——先发制人,做深做透做新昨日新闻——后发制人”的战略措施,突出打时间差,抢抓昨日深夜新闻、当日上午新闻的晚报特色。

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晚报早上好”之风吹遍全国,而《扬子晚报》是国内极少的几家仍坚持下午出报的晚报之一。在早报市场业已形成的情况下,《扬子晚报》的日发行量一直稳定在180万份左右,并一度突破200万份,这表明下午出版的晚报仍然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2000年,南京掀起报纸价格大战,不少报纸2角一份,但《扬子晚报》坚决不降价,该报领导认为,价格战可以赢得一时市场,但不可能赢得长久的市场;在众多的竞争手段中,最主要、最重要的还是质量的竞争,赢得长久市场归根结底要靠报纸质量。他们实行工作重心的大转移,由原来的晚上定稿、晚上组版改到上午定稿、上午组版。晚报的时间差优势真正发挥出来了,从头天夜里12点到当天上午12点间早报当日无法见报的夜间新闻、当日新闻、独家新闻、首发新闻和突发新闻,成为报纸的新亮点,有力地巩固了《扬子晚报》下午的报业市场。

该报领导认为,晚报晚出既是劣势也是优势,因为他们可以利用晚出报的优势,打好时间差,抢抓“昨夜今晨”的新闻——以抢抓当日新闻先发制人;以做深做透昨日新闻后发制人,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深”。为达到目的,报社配备了“新闻110”采访车,24小时待命,力争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同时,对于早报已经报道过的新闻,“人强我新,人弱我强”,不遗漏必读新闻,同时将党、政府和老百姓真正关心的新闻做大做强做透,后发制人。

三、走第三条道路,办学习型报纸

自2000年以来,南京市早报林立,真正意义上的晚报只有《扬子晚报》一家,它下午出版,不仅昨日的新闻资源被早报抢先了一步,而且卖报时间也只有别人的三分之一,售价却又是其他一些报纸的两倍。在此情况下,晚报究竟怎么办?靠什么赢得读者、赢得市场呢?对此,《扬子晚报》认为,必须重新定位,走第三条道路,办政府和百姓都喜欢的品牌报纸。传统的“晚报理论”认为,晚报是党报的补充,晚报不承担主体任务的宣传,晚报是拾遗补缺、茶余饭后的消遣之物。其社会功能的实现,主要是寓思想教育于社会新闻和文化服务的报道之中,等等。这些观点在晚报发展的早期曾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实践的深化,《扬子晚报》又突破了这些观点的束缚,提出“晚报也有大方向,也应该成为主流媒体”。于是,在《扬子晚报》的版面上,社会新闻的数量有所减少,而政治新闻、经济新闻和国际新闻的数量却在增加。在国内地方报纸中,像《扬子晚报》这样每天保持出两个国际版和每周还要出国际副刊的,似乎还不多见。

《扬子晚报》在国内较早提出办“学习型报纸”的新思路,提出要把报纸办成“信息超市,知识盛宴,天下大事,当日尽揽”,“一张好报纸,就是一所好学校”;把机关报的优势拿过来,在晚报上“嫁接”,按照“党和人民都满意”的要求,突出报道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加大国内外大事的报道量。《扬子晚报》把读者对象定位在既要关注普通百姓,也要服务好高学历、高收入的社会群体。因此,近几年来,《扬子晚报》版面上逐渐减少了社会新闻的采用量,加大了政治经济新闻的比重。按照主流媒体的要求,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扬子晚报》领导认为,所谓的第三条路,实质上就是特色之路,就是不断创新之路,就是品牌之路。

四、《扬子晚报》发行面临的挑战

同类推荐
  • 捐款

    捐款

    本书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故事58篇,在惊心动魄的情节讲述中,注重语言的优美自然,感情的细腻摹写,层次分明,使读者在受到心灵震荡的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精神的升华。
  • 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玩游戏测试智力

    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玩游戏测试智力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20首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120首

    本书讲述了理解是记忆最好的老师。为了帮助小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79首古诗词,学生们可以通过“作者简介”。了解不同时代作者的基本情况;可以通过“注释”,扫除阅读过程中字词、典故、地名等障碍;可以通过“译文”,领悟古典诗词优美如画的意境;可以通过“点评”,加深对古诗词内在含意的理解;可以通过“配读”,接触体裁或内容相近的古诗词,扩大阅读面,使自己的语文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 高中知识点清单:地理

    高中知识点清单:地理

    本书涵盖高中地埋大部分内容,宇宙;大气;水文;地质、地貌;资源;农业;人口、民族、语言、宗教。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陵墓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陵墓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系列丛书,是一套介绍全世界自然人文地理的丛书。内容包括世界遗产、公园、城堡、瀑布、广场、剧院等。该丛书图文并茂,分类详细,更加方便学生的阅读,是一套很有实用价值的阅读读物。
热门推荐
  • 沉默是最好的温柔

    沉默是最好的温柔

    她是一个普通的女孩,他是一个不愿意说话的男孩,她收到他一个微不足道的鼓励,学习成绩上去了,而他,遇见了自己心仪的女孩,却放弃了,选择了暗恋,而她,却把他当朋友。
  • 灵荒纪元

    灵荒纪元

    人若有灵,岂能蹉跎岁月,当踏苍穹与天争锋,凡若有灵,岂能坐井观天,当与天地英豪涿鹿天下,仙,神,妖,魔,巫,我成道日,当灵决天下。
  • 昊天传

    昊天传

    上古洪荒,天地宇宙尚未形成,然宇宙若以诞生,生混沌,循阴阳,阳乃天气清气,灵气,万事万物皆为物所化;阴乃怨气,戾气,万物皆为虚妄,虚无缥缈,无形无体。混沌本源乃宇宙运行之道,混沌化阴阳,阴阳转五行,五行出八卦,八卦生万道,是以宇宙事物运转,情理变化,皆循此蹈矩。在现今的宇宙核心之处,孕混沌本源于一核精,生阴阳二气,辅以五行。然阴阳乃相辅相成,相生相克,核精日渐强大,终有一日,阴阳之力无穷膨胀,以致核精爆炸,阳气为生,阴气为灭。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此乃宇宙之根本。
  • 炎黄战神

    炎黄战神

    炎黄大陆人族、妖族、异族三足鼎立。狂妖五十邦,东海倭异盟,两强联合,攻伐,挤压炎黄上国的生存地位。企图改变大陆已经持续了数千年的格局。可是所有人都忘了万年前上古大战以后,就流传着的一条箴言。时万年,魔族现!神器聚,地覆天!
  • 生化危机之丧尸生存守则

    生化危机之丧尸生存守则

    在整个浩瀚的宇宙之中,任何事物都会有它生存的守则。地球会围绕着太阳转,月亮会围绕着地球转。万千河流会汇聚到大海,广袤的大海会潮起潮落。鸟儿会展翅,鱼儿会遨游。人类则会在各种各样的境地中顽强地生存。不论是远古的原始时代,还是近代的世界大战。甚至是现代的世界末日……当生化危机爆发时,谁都没有做好准备,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人类面临的考验比任何时期都要严峻,但那些幸存者依旧不停地奔波着、战斗着。为了生存下去,不停地思考,不停地总结着规律。渐渐的,便形成了一套体系,那就是丧尸生存守则!
  • 咒尸血录

    咒尸血录

    主角是某市的一名普通学生,为了见自己喜欢的女孩子沈小依,每到暑假都会去乡下爷爷家避暑。在乡下他还有另外一个小伙伴叫雷子,这天晚上雷子带着他和沈小依来到坟场试胆,却不料突然坟墓中传来一阵敲门的声音,他们正在想是不是有人恶作剧的时候,一只手从土堆里冒了出来。连一向胆大的雷子都吓的当场逃走。事后,雷子又胆大起来,决定探个究竟,约了主角二人决定去挖坟...
  • 王爷请低调

    王爷请低调

    她本是个无忧无虑的女子。她曾经幻想过:自己有生之年遇见自己的合适人选,然后俩人在一起无忧无虑的,开开心心的过着日子。可做为一国公主的她却无法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她为了大魏和北凉之间不必要的争执嫁给了一个自己从未见过的男人。小剧场:“你是不是还在想那个人?”他怒气冲冲的对她说。她只是忧伤的看向窗外。“你居然嫁给我了,你就不要想其他人!要不然后果自负。”他霸气的对她说。“敢问王爷你指的是谁?”她咬着牙硬着头皮转过身对他说。
  • 笃永恒

    笃永恒

    在一个浩大的仙侠世界里。永恒,是一个虚无缥缈而又存在的境界!!虽无人达到,但给了信念便会一直走下去,一位少年因为在世俗的一些恩仇,而被牵扯到一个奇异的世界,种族林立,凶兽残横,至尊争霸。凌云,没有势力,只能脚踏实地,巅峰的路上多坎坷,看他如何踏足他的永恒之路,笑看云烟!!
  • 繁枝尘叶

    繁枝尘叶

    衍生于茯聆山巅,看世间情爱缠绵,唤七情六欲重生,知身世坎坷艰辛,泪尽葬伤心事断。
  • 朽木逢春

    朽木逢春

    孟荻是顾菁的天敌,顾菁是孟荻的克星。顾菁在孟荻的眼里是个笨蛋。孟荻在顾菁的眼里是个讨厌的捣蛋鬼。这是一个关于成长、关于初恋、关于青梅竹马的温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