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8900000038

第38章 临终与死亡的伦理问题(5)

第二,现代意义上的安乐死内涵是什么?通常有两种划分:被动安乐死和主动安乐死。被动安乐死是指撤除患者赖以维持生命、拖延时日的体外循环装置、人工呼吸装置与其他辅助设施,或放弃必要的治疗,使之等待死神的降临自然逝去;主动安乐死是指通过医生或其他人之手,用注射药物等手段加速结束病人的生命,美国人称之为“仁慈杀死”。有的医生为病人准备好药剂、针筒以及选择好注射部位,然后由病人自行动手注射,这称之为“仁慈助死”。被动安乐死的现象在国内外大量存在,已有一些国家对此立法,允许在严格的规定之下实施被动安乐死。因此,安乐死的争议主要不是针对被动安乐死,而是针对主动安乐死的,因为主动安乐死是用无痛的方式去提早结束人的生命。不仅如此,由于安乐死这一名称在二次大战期间被纳粹使用来当作种族灭绝的工具,从而使人们特别是欧洲的百姓闻之惊悚,心存余悸,在情感上予以拒斥。近年来,医学界展开了“放弃治疗”的讨论,倡导患者在生命质量极度低下甚至负价值的情形下放弃治疗,其意义是深远的。一方面,它与被动安乐死的含义几乎一致,因而为被动安乐死网开一面;另一方面,又避开了安乐死的敏感概念,容易使人们在理智的基础上去认可和接受。

在安乐死问题上最为棘手的是死亡权利的问题。它包括两方面:人究竟有没有自主选择死亡的权利;医生或其他相关者有没有主动结束人的生命的权利。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安乐死问题的核心和关键。主张安乐死者,肯定人有选择死亡的权利,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是“:因为人有生的权利,所以就应有死的权利”。那么,这里的“生”究竟指的什么?是指出生,还是指出生后的生存、生活?如果是指前者就大可存疑。众所周知,每一个作为个体的“我”,其出生必定都是不由自主、无可选择的,这是起码的常识。显然任何人都不具备选择自身“出生”的权利。按中国人传统的说法“,出生”与“入死”是相对应的,一个为始,一个为终。那么,死是否可选择呢?有生必有死,死是必然的,任何人都无法逃脱最终辞世的结局,就此意义而言,死也是无可选择的。在大多数情况中,当一个人声称自己在考虑选择死亡时,实际上意味着死神已降临在他的头上,死神已经选择了他。但有人会反驳“:生”无可选择,是因为一个人确确实实无法自主选择自己“出生”或“不出生”,什么时候出生,或在何处出生,但一个人难道不能自主选择自己死亡,或选择一定的时间、以一定的方式去死?这种可能性显然是具备的,只是为法律、社会、习俗与形形色色观念所不容罢了。

这样的说法至少有两个逻辑上的矛盾。第一,主张安乐死者认为人有选择死亡的权利是从人有生的权利这个前提推导而出的。既然他们承认人实际上没有选择生的权利,那又何来选择死的权利?第二,这里的概念实际上是被偷换了,将“死亡”改换成了死亡的方式、时间等。

我们否认人有“出生”与“入死”的选择权利,不等于说人没有选择如何生存、生活、发展的权利,也不等于否认人有选择死亡方式的权利。但死亡方式毕竟不是死亡,严格地说,选择死亡方式其实质是选择生命进程的特殊形态。同样是选择死亡方式,各人的选择可能是不同的。因此,不能把选择死亡方式狭隘地归结为主动缩短自己的生命这样一种唯一的方式。在西方,人们强调个人自主权利时通常是指个人生存、生活中的自主权,反对他人对自己生活的强制与干预。然而,在安乐死问题上一些赞成者往往把这种个人的自主权泛化,甚至推向极端,认为人也应该有选择死亡的自主权。在我国,赞成安乐死的人一般不是从个人自主权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而是从恻隐之心,从解脱病人的痛苦视角去提倡。当然,也有一些人参照西方人的观点,附和了选择死亡权利的说法。然而,从要求安乐死的当事者来说,选择早死这种方式毕竟是万般无奈之举,谁愿意无缘无故地要求安乐死呢?

解除痛苦的说法也值得推敲,患者的痛苦通常是肉体与精神两者交缠在一起的,要求安乐死者,谁知道他究竟是出于肉体的痛苦还是另有内心深处的隐痛?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伊齐基尔·伊曼纽尔就指出:大量的研究表明,寻求安乐死的病人大多不是因无法忍受疼痛,而是出于心理上的因素——抑郁而提出安乐死要求的。他经过对癌症患者的调查发现,有疼痛感的人要求安乐死的可能性并不比没疼痛感的人大。恰恰相反,有疼痛感的病人反对安乐死合法化的可能性更大。他还举出许多其他的例证(美国纽约州、华盛顿州和荷兰等国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促使病人对安乐死和在医生帮助下自杀产生兴趣的往往是心理因素。抑郁、绝望和焦虑等类似因素是病人要求安乐死的原因。考虑安乐死的人主要理由是要给忍受极度痛苦的病人以解脱,但这些病人实际上并不是提出安乐死要求的病人。

美国华盛顿州曾经发生过一宗医助自杀的案例,经过三年半的周折,于1994年最终由美国最高法院裁决:美国宪法从未赋予人有选择死亡的权利。其涵义至少有两点:①人们没有天赋的选择死亡的权利;②历史、法律、社会实践也不允许人们自主地选择死亡。因此,这个裁决虽然是针对特定的案件而作出的,但其寓意却具有普遍意义且耐人深思。从世界人权宣言、一些国际性的地域性公约、我国的宪法、民法等相关法律条款看,都是正面强调维护人的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即便如“美洲人权公约”强调的也是不得任意剥夺任何人的生命,似乎没有条款允许任何人可以自由处置自己的生命。由此可见,不仅患者没有选择死亡的权利,医生和其他相关者同样也不允许拥有“仁慈杀死”或“仁慈助死”的权利。

安乐死能否实行,不只是一个权利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还与广大老百姓的心态,与传统文化、传统观念密切相关,同时,还涉及到人的生命。人的生命虽然有限,但却是无价的,在生命问题上开不得丝毫玩笑。现代意义上的安乐死实在与人们希冀的人生归宿相去甚远,这从根本上决定了推行安乐死(指主动安乐死)将困难重重。

从立法角度言,目前可以一试的倒是“放弃治疗”的条款制订,一者,这种行为实际上已经很普遍,但因没有法制化规范化,于医患当事者双方的行为来说都无据可依,一旦发生纠纷和诉讼,很难进行仲裁或判决;二者,这也是当事者选择死亡方式的权利,亦符合人道和经济伦理的原则。但是,这还需假以一定的时日,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再立法。即使“放弃治疗”成为合法的行为,仍需要有临终关怀等配套措施,因为要真正体现人道主义,就不能只关注患者肉体上痛苦的解除,还需给临终者心理及心灵上以抚慰,唯有如此,才谈得上人的尊严,才谈得上逝者的真正安宁。

对公众所关注的安乐死问题,应注重科学死亡观的教育,以及引导人们培育正视死亡、接纳死亡的心态,特别是要将人们所希冀的本原意义上的安乐而死观念与健康观念相结合,使人们都能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充实生命,以善始善终的态度赋予生命以灿烂的价值。安乐死立法毕竟还是权宜之策,而这才是最根本的。

3.临终关怀

(1)临终关怀的由来与发展

临终关怀(HosPice)原义为旅游者中途休息的地方。现引申其义,医学上应用此词是指一套组织化的医护方案,帮助那些暂停于人生路途最后一站的人。在我国台湾、香港称之为“善终服务”“、安宁照顾”。临终关怀是指为濒死患者及其家属建立的特殊服务,并由受过训练的医务人员对其进行善终服务、安宁照顾。临终关怀是一种“特殊服务”,它向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护,包括医疗、护理、心理和社会各方面,使临终患者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关照,使患者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无遗憾,安详地或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临终关怀始于中世纪欧洲,最初是教会为患病的朝圣者修建的庇护所。这种庇护所是由教士、修女等出于宗教上的“慈善”教义而建立的,是没有医疗照顾、没有医师的医院。近代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医院始建于1967年7月英国伦敦东南方的希登汉(Sydeaham)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St.ChristoPherHosPice)。由西希里·桑德斯(Dr.DameCicelySaun-ders)博士和许多热心奉献的人经过多方筹划与准备才成立的。

这个慈善机构依靠多种捐赠而建立,但是它的教学、研究方案的推动,家庭护理的实施及大部分病床都是由全国健康服务组织协会赞助支援的。由于圣克里斯多弗在研究奉献上的成功“,点燃了世界临终关怀运动的灯塔”。1974年,美国创建了第一个临终关怀方案。1983年,临终关怀的理论与实施获得美国联邦政府和美国国会专门法案通过,并将临终关怀列入医疗保险的项目内。到1995年,美国已有2510家临终关怀医院,每年约有34万患者住在那里。日本在1981年建立起第一所临终关怀机构,一年后就发展到11所。此外,在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荷兰、瑞典、挪威、瑞士、法国、印度,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也陆续设置了类似机构。

同类推荐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我们用“教育是促进人的主体发展的活动”的定义来代替“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的定义。后者是我国教育理论中广为流行的看法。
  •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本书汇集了广州市第一幼儿园60年幼教工作的教育科研成果,分为三个分册,分别为《保育员工作手册》《新教师工作手册》《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本书内容涵盖幼教工作的各个方面,来源于幼儿园60年实际工作的研究总结,其内容丰富,操作性强,是幼儿园幼教工作者实用的参考书。
  • 学会了还是会学了(名师解惑丛书)

    学会了还是会学了(名师解惑丛书)

    影响学习效率的的因素有很多种,在学习过程中,很难让各种因素都处在最佳状态。一个阶段学下来,难免会出现一些漏洞和欠缺。因此,在分清主次、抓住重点的同时,应当整理出以往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包括还未真正搞懂或已经遗忘了的内容,平时对容易出差错的地方,要划上醒目的线条,作为重点中的重点来加深印象。以便在复习时多花些工夫,将它们实实在在地弄懂。
  • “濂学”、“象数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濂学”、“象数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每种含教育家的生平、教育事迹、教育成就、教育思想评析和经典教育论著选读及注解解读导读两部分。这对于全面深刻和原原本本地了解学习、运用教育家的思想和著作是十分有益的。
  •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袁益民先生在教育评估体制创新方面所做的这一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从我国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以比较开阔的视野,分析描述了教育评估体制的一种新的愿景。论述中既有一般性的介绍,也有深入的分析;既有心得体会,也有理论反思;既有现实感言,也有真知灼见;既有问题的探讨,也有具体的建议,相信该项研究将能引发更多对于教育评估方面的思考。
热门推荐
  • 神医妖娆:王妃太勾人

    神医妖娆:王妃太勾人

    她,二十一世纪特工,武功出神入化,医毒让人闻风丧胆。传说,她的医术可以让人起死回生,她的毒更是可以让人万劫不复。却不料被人算计,穿越到了琉夏大陆,成了众所周知的废物。看她怎么打的那些人什么叫做天才。不对,整天跟在后面的妖孽是怎么回事?终于有一天,某女忍无可忍,“你到底想干什么?”“干你”“备上神兽万只,极品丹药万瓶,绫罗绸缎万匹。在背上十里红妆。一切好谈。”“为夫什么都没有,不如卖身吧。”“......”
  • 谁在远方触动我的思念

    谁在远方触动我的思念

    萧紫峰带着那女孩在包间里,女孩上来就坐于萧紫峰的大腿之上,萧紫峰连忙站起来告诉她:“你自己吃,我睡一会,等结帐时,你就说做过那事了,让我那款爷朋友付钱就行了。”不曾想,这女孩子初入行,也许还不懂得游戏人生,或者是也想和萧紫峰亲热,结果热脸贴到冷屁股上,一腔春心顿时被萧紫峰说的如坠冰窑。结帐时,她气呼呼地说:“别结我那个,这人脑子有病。”
  • 霸道总裁的赔心交易

    霸道总裁的赔心交易

    一场商业联姻,一场以爱为名义的交易。原本下定了决心要过属于自己生活的她,在一场莫名其妙的联姻之中成为囚鸟。他步步紧逼:“恬儿,你是我的!”她节节后退:“求求你,放过我!”在这场交易中,谁才是最终的赢家?谁才是赔了心的冤家??
  • 乱世朝廷

    乱世朝廷

    男主付东流穿越时空,回到古时。练武功,得美女,却发现惊天秘密!但他还是平静下来,最后成为国君。
  • 独家占有,总裁的替身恋人

    独家占有,总裁的替身恋人

    她被妹妹算计,和自己的妹夫拍下了暧昧的照片。从此,她成为妹妹的一颗棋子,玩弄于股掌。被人误解、被人唾骂、被人夺走了一切原本属于她的东西,她都没有哭。她仅要的,只是他的垂青,她名义上的妹夫,其余与她早有过肌肤之亲的人。只要他信她,她便不悔。只是他也不信她,质疑她,羞辱她,将她付出的一切践踏入泥土。她终于转身离开,“齐莫寒,从此以后,我们两不相欠。”他认错了人,却宁愿将错就错,就算误解她动机不纯,势利拜金,却仍然不愿放开她。当她决然要走,他咬着牙一字一顿的说:“袁梓瑶,你要赔偿我一辈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颤栗之灵

    颤栗之灵

    阴暗之中,鬼怪横行,冤魂厉鬼,山精妖魔,在阴暗之处蛰伏,悄无声息的夺人性命。在这扭曲的世界中,人类所延伸出一个强大的分支,他们拥有比厉鬼更加可怖的眼神,比妖物更加锋利的利爪,比邪魅更加强大的异能,以及比普通人类强韧百倍的身体。这些一度被称为人形绞肉机的物种,有着一个统称——灵。双目失明的叶明在一次偶然中获得一双眼睛,移植后才得知,这是一个灵死后所遗留下来的唯一物品。之后,那双眼睛的主人化为鬼魂来到叶明身边,同时,这双眼睛也让叶明见识到,普通人所看不到的另一个世界。好了,请无视上面那段看似正经的文字,本书轻松愉快,恶搞中夹着感情,如果大家想看一些比较正经的作品,出门右拐德云社。
  • 残昱

    残昱

    传万物有百相,人族亦是如此,妖魔便是人族的百相之一。曾经的世间千疮百孔,诞生了一个名为狸追的仙人,平了战乱,却将万物推向另一个深渊……稻禾是个奇怪的女子,身份成谜,又为何被封存在湖底数年,才得以重见天日?巳神族的遗孤冷冽有背负着怎样的宿命?她与冷冽、蔺祺之间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纠葛……
  • 付家有事

    付家有事

    付家上下发生的有趣的,感人的故事,青春岁月,过往时光,人总是在充满遗憾的生命中找到自己的幸福,那些年,那些事,忘记或者铭记,都是自己从心的选择。付涛儿子付家俊与挚友黄蓉儿子黄子麟虐心的耽美之恋;女儿付家琪与白冬旭唯美的青春恋曲;妹妹付晓晴与张络的寻爱之路。谁也忘不了自己最爱的人,谁也放不下最亲的人,谁也不能逃出爱的掌心。
  • 魅惑君心:拒绝神圣表白

    魅惑君心:拒绝神圣表白

    关于你的事,它布满我整个大脑,我试图把那些事都藏起,但它们却能悄悄从我的眼睛里泄露出去。那些掩藏在心底海啸一般的情绪,在每一个独处的时间里,都发酵出好闻的香气。“其实第一眼看见你,我的心就已做好沦陷的准备,只是我现在才知道,原来爱一个人,除非她也爱你,不然就真的是很难很难。”“对你,从不熟悉到熟悉,从喜欢到深爱,都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我明白,你的深情你的好,发觉自己喜欢上你以后,没有一刻放下过。”
  • 转身遇到爱:你从地狱来

    转身遇到爱:你从地狱来

    她白灵从小就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人,相貌一般才华一般扔进人海里根本找不到,可是脾气却不好,但是懂得知恩图报。他,一个被亲人联合起来谋杀致死的怨魂带着对亲人的怨恨不肯投胎转世。她白灵本就不是善类但是为了师命想将他送入轮回,却被他带入了一场又一场的鬼谋之中。她淡然一笑说:“我只是喜欢与虎谋皮的感觉。”他冷声笑道:“那就让我们一起堕入地狱吧!刚好我缺个女伴儿!”几番纠缠心却不自觉沦落,本以为助他复仇之后他会安心进入轮回转世。岂料她大婚当日迎来的是他滔天的怒气,眼睁睁的看着他毁掉自己精心准备的婚礼。他却望着她柔情似水道:“我不是说过会带着你一起下地狱的吗?这么快就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