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9300000036

第36章 戊戌变法时期的传播思想(8)

此实有生之大例,虽圣人无可如何者也。善为教者,则因人之情而利导之。故或出之以滑稽,或托之于寓言。孟子有好货好色之喻,屈平有美人芳草之词。寓谲谏于诙谐,爱忠爱于艳,其移人之深,视庄言危论,往往有过,殆未可以劝百讽一而轻薄之也。……识字之人,有不读经,无有不读小说者。故六经不能教,当以小说教之;正史不能入,当以小说入之;语录不能谕,当以小说谕之;律例不能治,当以小说治之”。

政治小说者,著者欲借以吐露其所怀抱之思想也。以梁启超翻译并为之作序的《佳人奇遇》来说,他就是一部作者(日本人柴四郎)根据遍游欧美各国的经历,以同世界各国志士会面时慷慨激昂的谈话的内容为素材而写成的小说,这类小说很少艺术价值,但在当年风行一时,而且对当时的明治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梁启超创作的政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未完成,刊于《新小说》十余回),该书以1962年的春节为起点,断想这一天为维新成功“大中华民主国”50周年纪念日,各国使节都来南京庆贺,并在上海开办世界博览会。这个博览会不仅物品丰富,而且有学术文化博览。各种学术报告会接二连三,其中有一位年已76岁的孔觉民,曾留学日本及欧美,参加过戊戌变法,献身于教育事业,专讲“中国近60年史”,即从1902年到1962年中国政治变迁史。梁启超由此引申,想一回一回写下去,记述他的经历和未来的设想。

通过孔觉民的演讲,引出《新中国未来记》的主人公黄克强,广东琼山人,书香门第,学问精深,思想新,爱国心强,因受新思潮的影响,出国留学,立志改造中国,参加各种政治活动。这显是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一班维新人士的化身。这位黄克强还组织了一个宪政党,其党章、条例、内部组织,梁都一一作了叙述。有趣的是,主人公黄克强与好友李去病从欧洲留学归国后,面对八国联军战争后日益破败的中国现实,对中国的前途和救亡之道,展开了长时间的争论。李去病思想急进,疾恶如仇,认定中国不进行革命,就是死路一条;黄克强老谋深算,从中外历史变迁中得出结论,中国只能改良,不能革命。这恰是梁启超等改良派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当时争论的问题。李去病代表的是革命派,黄克强则成了梁启超的代言人。李慷慨陈词,从民族危亡,清廷腐败、人民困苦以及欧美民主制度的建立,论证革命是救中国的良药;黄则心平气和,娓娓解释,以革命会遭到外国列强的干涉,会血流成河,天下大乱以及光绪皇帝仁慈开明等方面,说明改良比革命好。李去病和黄克强的论辩具有象征意义,显见梁对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高度重视。

梁启超号召小说紧密的为政治服务,甚至直接提倡政治小说,这对当时人们重视小说的思想内容,提高小说的社会地位,无疑有积极的作用。但是,他过分强调小说为政治服务,带来了以政治性取代艺术性、赶时间耿当时政治性服务而粗制滥造等弊病。

3.小说有熏、浸、刺、提四个特征

梁启超对小说特点的认识有个发展、深化的过程。1898年他在《译印政治小说序》中认为:“凡人之情,莫不惮庄严而喜谐谑”。1902年《新民丛报》第14号刊载关于《新小说》的广告就说:“小说之道感人深矣。泰西论文学者必以小说首屈一指,岂不以此种文体曲折透达,淋漓尽致,描人群之情状,批天地之奥,有非寻常文家所能及者耶!”1902年,《新民丛报》的汇编本在介绍《新小说》时又说:“小说之作,以感人为主,若用著者演说窠臼,则虽有至理名言,使人厌厌欲睡,曾何足贵!”1902年11月,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更明确地指出了“以其浅而易解故,以其乐而多趣故”,是不能完全解释“人类之普通性,何以嗜他书不如其嗜小说”的问题的。梁启超认为,其关键有二:其一,能表达异境和理想,即能“常导人游于他境界,而变换其常触常受之空气者也”。这样,就能使读者大开眼界,了解“身外之身,世界外之世界”;其二,是能真实细腻地描绘人生,将人的怀抱经历,喜怒哀乐,“和盘托出,彻底发露之”,使人们对“行之不知,习之不察”的思想行为,不仅“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

梁启超受西方小说理论的启迪,在我国最早将小说分成理想派和写实派两种。梁启超在《论小说整形群治之关系》一文中,总结小说“支配人道”的四种艺术感染力:一曰薰,“薰也者,如入云烟中而为其所烘,如近墨朱处而为其所染”。即小说能起熏陶作用,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其感染,久而久之改变了性情。二曰浸,“浸也者,入而与之俱化者也。”,即小说读者身入其境,其思想感情受到渗透而不断变化。浸与薰均指潜移默化,两者不同处,“熏以空间焉,故其力大小,存其界之广狭;浸以时间言,故其力之大小,存其界之长短”。三曰刺,“刺也者,刺激主义也。……刺之力,在使感受者骤觉。刺也者,能人于一刹那间,忽起异感而不能自制者也”。指作品突然强烈的震撼读者的心灵,使读者情不自禁地受到感动,接受教育。四曰提。“凡读小说者,必常若自化其身焉,入于书,而为其书之主人翁”。这是之作品产生一种“移入”的力量,使读者的感情完全融入小说之中,与主人公合而为一。刺与薰、浸相异的是,一是刹那起作用,一是慢慢受影响。而提则与薰、刺、浸三者不同,“前三者之力,自外而灌之使入;提之力,自内而脱之使出,实佛法之最上乘也”。

梁启超研究小说特征侧重在普及性、感染力等方面,这些成绩应予以肯定;但梁常常说过头话,往往失之片面与夸大,还没能真正触及小说艺术的本质特征和创作奥秘,因而可以说,作为政治家的梁启超在艺术殿堂尚未真正入室。他的创作实践以及在他影响下所产生的作品就是明证。

汪康年和英敛之的传播思想

一、汪康年其人与他的新闻传播活动

汪康年是近世职业报人,他创办过《时务报》、《时务日报》、《京报》与《刍言报》,主张“非广译东西各报,无以通彼己之邮;非指陈利病,辨别同异,无以酌新旧之中”。

汪康年(1860~1911年),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初名灏年,字梁卿,后改名康年,字穰卿、号毅伯、初官、醒醉生,晚年号恢伯。1889年中举,1890年应湖广总督张之洞之招,赴任两湖书院教习,自强书院编辑,兼任张氏家庭的塾师,是张之洞的入幕之宾,深得张之洞的信任。1894年中三甲第59名进士。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支持康有为的变法主张。1895年底,参加上海强学会。1896年8月,与黄遵宪、梁启超等创办《时务报》旬刊于上海,任总理。曾在《时务报》上发表过《论中国参用民权之利益》等13篇文章。1897年11月,将总主笔梁启超排挤出报馆。1895年5月5日,与曾广铨(敬贻)、汪大钧(仲虞)等合资新出《时务日报》,首创新闻分类和分类编辑,首创报纸版面改革之功。1898年8月17日,为抗拒康有为奉旨接办《时务报》,将报名改为《昌言报》继续出版;同日,《时务日报》也改名为《中外日报》继续出版。

1904年赴北京任内阁中书,1907年3月28日在北京创办《京报》(日刊),自任社长兼总编辑。同年8月26日,因评论杨翠喜案触怒权贵,报纸被封。南返上海后继续主持《中外日报》。1909年与王侃叔创办远东通讯社,1910年11月,在北京再创办《刍言报》(5日刊),自己负责编辑、校对与发行,1911年11月4日在天津逝世。著作有《汪康年友书札》、《汪穰卿遗著》、《汪穰卿笔记》等。

(一)报纸有“匡救政府、警觉社会、纠正舆论”的使命汪康年的新闻传播思想有一大特点,一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就重视报纸的时效性、新闻性。早在1896年筹办《时务报》之时,就竭力主张办日报,要与《申报》争长短。所以,到1898年5月5日创办《时务日报》之际,就公开宣称:“日报之制,仿于中国之邸抄,而后盛于泰西,又大变其制,能通消息,联气类,宣上德,达下情……处今之世,而欲使吾壅蔽顽痼之俗,一变而洞彻、而愤厉,惟日报宜也”。

汪康年认为报纸有沟通内外消息与宣传鼓动两个方面的作用。他说:报纸沟通社会信息,“内之情形暴之外,外之情形告之内。在事者,得诉艰苦于人;僻处于士,不出户庭而知全球之事。顾其利或全或偏,或有利不能无弊。然要之,利胜于弊,于撤壅蔽,辟顽固,力甚大而效甚捷。譬之隆冬始春,百草枯萎,蛰虫成俛,震雷一击,而蛰者起,枯者茁;两国交绥,战士懈怠,鼓声一振,而士皆奋发,悉力致死”。

汪康年在论述《时务报》办报动机时认为,甲午之战“吾华士大夫,鉴于中国以二十一行省之大,四万万之众,败于扶桑三岛,割地偿金,为世大辱,始有亟亟于知彼知己,舍旧谋新,以图自强而洗大耻者。丙申春,康年与诸人同议,知非广译东西文各报,无以通彼己之邮;非指陈利病,辨别同异,无以酌新旧之中。”故“要其直言无隐,翼以草野之见闻,上备朝廷之采择”,在沟通中外之情的同时,为朝廷决策提供建议。1910年11月2日,汪康年在北京创办《刍言报》,宣布其宗旨为“匡救政府,警觉社会,纠正舆论”。汪康年这一认识,较当时一般报人,更有民权思想与民主色彩。

(二)要求速订报律,保障言论自由

在长期办报实践中,汪康年痛感“吾国报馆,进无法律之保护,退无社会之后盾;敌之劲而得援,与我之孤而无助,益相去万万”。因此,他像康有为那样,要求速订报律,保障新闻自由。

同类推荐
  • 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班主任工作难题破解

    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班主任工作难题破解

    班主任理论的发展是无止境的。理论对象的变化,多种外部因素和自身的影响,都会使理论的把握和学习极为复杂。要想使学生都按既定的目标成长,确实要不断地学习、思考、探究。但并不能因此认为班主任理论难以把握,也不能认为无须学习班主任理论。正确的理解是:班主任理论掌握得越纯熟,班主任工作便越有效应,对学生的教育就会更到位和有力度。以这样的认识来看,《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仅仅是班主任理论和实践的初步。
  • 简明编校应用手册

    简明编校应用手册

    “无错不成书”的说法听似有些夸张,其实这是读者群对书报刊等出版物(广义上含广播、电视、音像制品及网络上的用字用词)极为中肯的评语。同时也是鞭策和激励出版人应该更加辛勤努力,让面世的出版物完美无缺,把各种可以避免和应该避免的差错减少到最低限度,直至消灭殆尽。然而现实却是许多出版物上差错依然屡屡出现,这不能不使众多出版人感到困惑、不安和忧虑。
  • 教师公文包-读书之乐

    教师公文包-读书之乐

    本书介绍了读书的意义,读书的要领,各种文体文章的阅读法,名人读书法,名人读书轶事等内容。
  • 悦读MOOK(第五卷)

    悦读MOOK(第五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班主任工作指导手册

    班主任工作指导手册

    为了更好地为广大班主任服务,进一步发挥优秀班主任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和促进全国中小学班主任事业的发展,我们在总结、宣传新时期班主任杰出代表的先进经验、探索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规律的基础上编写了本书,把提高班主任自身素养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同时,对班主任提高自身素质、提升专业素养作了比较详尽的阐述。
热门推荐
  • 维埃奇寰录之荒天祭权

    维埃奇寰录之荒天祭权

    砢黎之境,净血驱魔之战一甲子后,圣道云庭势衰,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尤以季族势力最为强大,整个砢黎之境陷入动乱……具有神秘力量的荒天祭帖降世,牵引各方势力进行力量角逐,圣道云庭崩塌,禹族败落,季族强势如猛禽,各方势力崛起,烽火袭境!
  • 因为爱情

    因为爱情

    《因为爱情》那些青春燃烧的岁月,总是透过伤害折射出唯美的光芒!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那些真实存在过的点点滴滴,是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不老的传说!
  • 末世恍恍惚惚

    末世恍恍惚惚

    末日圣母文!女主没攻击异能,怎么在末世活下去那。和其他文不一样,虽然我也没看过多少,但我相信自己写的剧情
  • 花痴成瘾:扑倒软萌男神

    花痴成瘾:扑倒软萌男神

    她,梦想是结束暗恋,跟心仪的男神在一起。目标是做喜欢男神的千万女生中,离男神最近的那个女生。理想是她喜欢男神,男神也正好喜欢她。这些,都是遥不可及的梦。在高中生涯开始的第一天,男神却开始向她靠近。男神,来得正好,我们凑一对吧!各种磨难后终于追到梦寐以求的男神。虐狗模式开始,单身狗们出行请注意!
  • 校园狂想曲之寻花问柳

    校园狂想曲之寻花问柳

    “亲爱的,滾床单不?”“滚!”李寻花对这个答案思索了很久,这到底是答应了还是没答应?(日本校长左源次郎脑洞大开,带你看他的校园狂想曲)
  • 魔君的脱线猫咪

    魔君的脱线猫咪

    陌生的人,陌生的衣服,陌生的地方,得出的理论是我华丽丽的穿越了。翻了翻衣衫,没有身份证,真是的,好歹也写个便条说自己是谁,这样就可以去警察局报人口失踪了!哦,这里是古代,没有警察局,我改怎么办?去衙门问问看?
  • TFBOYS想唱就唱

    TFBOYS想唱就唱

    嘻嘻,四叶草少女版爱养成,千万不要错过撒~~
  • 金主横刀夺心:抢来的甜心

    金主横刀夺心:抢来的甜心

    她,是秦心然,他,是冷子夜。当商界霸主爱上了当红影后,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乱刃恶行

    乱刃恶行

    千玄大陆,万族争霸,人族五域,疆域千郡,繁星洲。厉风在监狱里长大,也应该在监狱里死去。祖血觉醒,厉风从地狱里爬了出来,站在监狱的焦土之上,自由的身体让人神清气爽。“以前没得选择,现在我想做个好人。”厉风捧着宪法,阅读后心生感慨,多年以后回头看来,所谓的选择不过是笑话。
  • 爱神的明月之舞

    爱神的明月之舞

    一个穿越,把我带到了一个未知的神奇古代,冒充嫦娥。一个穿越,把我的爱带到了“青”的身上,但是我却失去了他的爱,他也把我的心紧紧地封闭了,让我成为一个孤独的流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