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9300000060

第60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传播思想(7)

刘少少(1870~1929年),原名鼎和,字少双,笔名少少、少珊等,湖南善化人。出身于封建知识分子家庭。少贫,就学于岳麓书院,为湖南学政徐仁铸所激赏;1905年赴日本留学,攻读法政。1907年1月20日,杨度主办的《中国新报》在东京创刊,积极为该报撰稿,写有《苦政治与政治家》等文。1909年11月应陆鸿逵之邀,担任北京《帝国日报》编辑,用笔名“少少”发表评论文章,开始在新闻传播界崭露头角,有“京国咸知刘少少其人”之誉。国民成立后返回湖南,继续为各报撰稿。1912年4月,共和党人主办的大型日报《湖南公报》在长沙出版,任编撰;1914年10月,杨怀中、徐特立等教育界人士主办的《公言》月刊在长沙出版,任编撰。后被袁世凯的御用报纸北京《亚细亚日报》聘为主笔,撰写时评。1915年8月筹安会事起,拒绝袁世凯的贿买,辞走天津,拒绝上海《亚细亚日报》聘他为主笔一职,并致函杨度,对恢复帝制表示怀疑。1918年后被北京大学聘为研究所讲师,致力于道家老庄学说的研究;晚年仍热心政治,时与下野政客相过从,并继续为各报撰写政治学术文章。他曾因宣扬太极图说,反对白话文,鼓吹封建国粹受到过鲁迅的讥讽。除青年时热衷变法维新外,综刘少少一生政治偏于保守,鲜少进步意义。但在所写文章中,却庄谐杂出,时有新意,颇受一部分旧知识分子欣赏,与黄远生、丁佛言(一说徐凌霄)有“民初三记者”之称。林白水(1874~1926年),原名獬,又名澥、懈,后改名万里,字少泉,一作肖泉,号宣樊,中年后自号白水,笔名宣樊子,白话道人、退室学者等,福建闽侯人。出身官吏家庭,少有才名,中过举。戊戌变法时期,积极创办新式学堂,主张教育救国,担任过蚕桑学堂教习。1899年返榕创办福州蒙学堂。1901年任杭州求是书院总教习,并为6月创刊的《杭州白话报》担任主笔,撰写《论看报的好处》为发刊词。1901年动身赴上海,1902年与蔡元培等组织中国教育会和创办爱国学社,创办社刊《童子世界》,并为《苏报》撰写时评。1903年春留学日本,同年夏,为拒俄事回国从事革命宣传;12月在上海创办并主编《中国白话报》,同时兼任对俄同志会主办的《俄事警闻》(后改名为《警钟日报》)白话主笔。1904年底,第二次赴日本求学,入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兼修新闻,为我国最早攻读新闻学课程的报人。1905年12月,因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清国留学生规则》,愤而退学回国。在福州、上海各住一年左右后,又第三次赴日本以完成未竟的学业。1910年夏学成回沪,一面从事译著工作,一面在《时报》、《民立报》撰写评论文章。武昌起义后,任福建都督府政务院法制局局长,并出版文摘式局报《时事选刊》。报投身共和党,被选为国会议员。1913年初到北京,历任总统府秘书、参政院参政。1915年参与筹安会活动,在《亚细亚日报》上发表鼓吹复辟帝制的文章。袁世凯垮台后,1916年9月1日由段祺瑞资助,创办并主持《公言报》,成为段派安福系的喉舌。对非安福系,特别是国民党大加攻击,恣意讥讽;但表面上却装成“第三者”模样。1919年2月,曾一度赴沪主办《平和日刊》,3个月返京续办《公言报》。1920年7月22日《公言报》被直系军阀捣毁而停办;1921年3月1日,由安福系资助,在北京创办《新社会报》出版,自任社长,胡政之为总编辑。1922年2月10日,因揭露直系军阀吴佩孚搬运飞机炸弹及社会公债黑幕被勒令停刊3个月。1922年5月1日复刊后改名《社会日报》继续出版。1923年10月,林白水因抨击直系军阀曹锟贿选总统,被监禁3个月,报馆也被封3个月。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连续发表《吾人对孙中山先生之敬意》、《时局与孙中山》、《欢迎孙中山》等时评,欢迎孙中山北上商谈国是。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拒绝在报刊上刊登英、日两国广告,支持反帝爱国运动。1926年8月5日,在《社会日报》发表《官僚之运气》一文,揭露奉系军阀张宗昌,痛斥张的智囊潘复为“肾囊”,次日遂被张、潘以“通敌有证”的罪名枪杀于北京天桥。著有《生春红室金石述记》、《华盛顿》、《哥伦布》等传记。译作有《互助论》。1985年7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他写的文章夹叙夹议,尖锐泼辣,能够“发端于苍蝇臭虫之微,而归结及于政局”,他写的头条新闻,有事实有分析,生动活泼,在新闻界有较大的影响。

邵飘萍(1886~1926年),原名新成,学名锡康,改名镜清,又包振清,字振青,笔名飘萍、阿平、素昧平生等,浙江东阳人。父亲是私塾先生,在父亲的严格督导下,刻苦攻读,1899年就考中了秀才,时年13岁。1905年考入杭州浙江高等学堂师范科,1908年毕业后回金华任教,兼任《申报》特约通讯员,为该报撰写金华通讯。1911年到杭州,受聘为《汉民日报》主笔,兼任《浙江军政府公报》编辑,开始了职业报人的生活。1913年初,《汉民日报》社长杭辛斋被选为国会议员入北京后,邵支持报纸笔政,并被推举为浙江报业公会干事长。1913年6月,因发表反袁言论被捕入狱,该报也被查封。1914年获释后东渡日本,在东京政法学校学习,1915年7月,他与潘公弼等3个同学在课余合办东京通信社,向国内《申报》等报纸发稿,较早地报道日本政府与袁世凯秘密协商中“21条”的详细内容,在国内引起极大反响。

1915年12月回国,受聘为《申报》、《时报》、《时事新报》主笔,撰写时事短评,在反袁高潮中日撰短评数篇,对袁世凯口诛笔伐,笔锋锐利。1916年8月前往北京,任《申报》驻京特派记者,两年间为该报撰写350多篇“北京通信”。1916年8月,邵飘萍还在北京创办了独立性较强的新闻编译社,向国内各报与外国驻京记者发稿。1917年1月起,曾为章士钊代理《甲寅》日刊馆务半年。1918年10月5日,创办著名的《京报》,自任社长,亲自采访要闻与撰写评论。10月14日,北大校长蔡元培聘他为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导师,为学生主讲新闻采访学。1919年8月22日,《京报》因抨击安福系政府对日借款事遭皖系军阀查封,社长邵飘萍因遭通缉避走上海。1920年2月,再度赴日,应聘担任大阪《朝日新闻》顾问,潜心研究,写成《新俄国之研究》、《综合研究各国社会思潮》两书;1920年7月回北京,9月7日复刊《京报》,增出各种周刊及半月刊。1923年后,兼任北京平民大学、国立法政大学教授,主讲新闻采访学等课程,并出版教材《实际应用新闻学》与《新闻学总论》。1925年春,由李大钊、罗章龙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协助《向导》、《政治生活》等共产党报刊的出版。在五卅、三一八等运动中,旗帜鲜明地反对帝国主义,痛斥北洋军阀。1926年4月24日,被奉系军阀逮捕,以“勾结赤俄,宣传赤化”的罪名于4月26日杀害于北京天桥。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批准他为革命烈士,1986年7月1日,其铜像在浙江省金华市婺州公园落成,是我国为著名记者塑立的第一座铜像。他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认定为中共党员,其主要新闻通讯作品收入1988年出版的《邵飘萍选集》。他的传播思想将在本书现代卷中详细介绍。

徐凌霄(1888~1961年),又名仁锦,笔名彬彬、徐彬、老汉、烛生、一尘、凌霄汉阁主等,江苏宜兴人。出身官僚家庭,其伯父徐致靖、堂兄徐仁铸,均为光绪进士,授编修,曾分任山东、湖南学政,因支持康梁变法维新,戊戌政变同被罢官。凌霄从小受他俩的影响,早年就读于济南高等学堂、京师大学堂土木工程系。他长于文学,娴于经史,与立宪派人士关系密切。1916年,继黄远生担任《申报》、《时报》的驻北京的特约记者,用“彬彬”的笔名为两报撰写“北京特约通信”,由于他对政界要员较为熟悉,所写通讯不仅分析局势清楚,而且还能透露出一些有趣的内幕材料,刻画那些军阀、政客如“鬼趣图”,个个跃然纸上,颇受读者欢迎,与黄远生、邵飘萍一起被称为“报界三杰”,成为民初的著名记者。1918年10月,被邵飘萍聘为《京报》特约编撰,主编该报副刊并撰写剧评文章。1926年9月,天津《大公报》复刊,邀请他主编副刊《戏剧周刊》,撰写过《打渔杀家》等剧评文章;与此同时,还为《国闻周报》撰写《凌霄汉阁随笔》。从1929年7月7日起至1937年8月9日止,又与其弟徐一士合撰《凌霄、一士随笔》,在《国闻周报》第6卷第26期至17卷31期连续刊载8年多。其中有不少新闻界的掌故、史料。自20世纪30年代起,他在北京遥编天津《大公报》副刊《小公园》,并以《凌霄随笔》为栏名,连载文史掌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应聘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整理古籍。1954年受聘为北京文史馆馆员。著有《古城返照记》等多种著作。

胡政之(1889~1949年),名霖,字政之,笔名冷观、静观,四川华阳人。出身官僚家庭。1894年随其父离川到安徽知县任上读私塾,后就读于安庆安徽省立高等学堂。1907年自费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帝国大学法科学习,1911年毕业后回国。1912年入上海《大共和日报》工作,初任日文翻译,翌年任总编辑。1915年1月任该报驻北京记者,在采访“21条”幕后新闻时以消息敏捷而闻名。1916年9月,安福系财阀王郅隆接办天津《大公报》,被聘为经理兼总编辑,仍参加采访活动。1917年7月,亲随皖系军阀段祺瑞采写报道“讨逆军”、马厂誓师,和在天津设国务院办公处等消息,蜚声于时。1918年12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代表《大公报》采访巴黎和会,是中国唯一采访和会的记者。会后漫游英、德、意、瑞士等国,1920年5月回国。1921年3月参加北京《新社会报》工作,任总编辑。同年8月在上海创办国闻通讯社,任总编辑,并先后设立北京、汉口、哈尔滨分社。1924年8月又在上海创办《国闻周刊》,撰写政论文章。

1926年9月,胡政之与吴鼎昌、张季鸾合组新记公司,接办天津《大公报》,任总经理兼副总编辑,负责报社经营管理,兼写社评,1936年4月,移总公司于上海,发行《大公报》上海版。1938年8月,直接领导创办《大公报》香港版。1941年3月,创办并主持《大公报》桂林版;同年9月,张季鸾病逝后任新成立的《大公报》社董监事联合办事处主任和社评委员会重庆版委员。

1942年被补缺为国民参政员,开始成为社会贤达。1943年11月参加访英代表团,赴英后又游美,历时4月余。1945年4月,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赴美出席联合国创立会议。回国后任新成立的《大公报》社总管处总经理,并将总管理处搬到上海。1948年1月,由上海飞赴香港,筹备恢复《大公报》香港版。同年4月因病飞返上海就医,1949年4月14日病逝于上海虹桥医院。

早年与共和党、安福系关系密切;晚年以“社会贤达”身份参加旧政协、伪国大。毕生从事新闻工作,懂报业经营管理,又会采访新闻、撰写社论,自译电码与摄像,有“新闻的全才”之称。

张季鸾(1888~1941年),名炽章,字季鸾,笔名小白、一苇、一记者、榆民、老兵等。祖籍陕西榆林,1888年3月20日出生于山东邹平。出身没落官僚地主家庭。13岁时因父殁随母返回原籍。早年就读于榆阳书院、礼泉烟霞草堂、三堂宏道学堂,师从榆绥道陈兆璜,关学大儒刘古愚,打下扎实的国学基础。1905年10月赴日本留学,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肄业,由康心孚介绍谒见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1908年2月,课余兼任《夏声》杂志编辑,并开始办报生涯。同年回国,创办《陕北》杂志。1910年10月,应邀赴沪协助于右任办《民立报》。民国成立以后,任南京临时政府秘书。他从南京拍到上海《民立报》的有关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专电,是民国成立后的第一条新闻专电。1913年,他与曹成甫由沪北上,创办北京《民立报》,自任主编。

宋教仁被刺,他仗义执言,以反袁罪被捕坐牢3个月。出狱后返沪,任《大共和日报》国际版主编。1915年又创办《民信日报》,自任总编辑。1916年袁世凯死后重返北京,主持9月创刊的《中华新报》北京版笔政,兼任上海《新闻报》驻京记者,用“一苇”笔名撰写大量“北京特约通信”。与《申报》的“飘萍通信”、《时报》的“彬彬通信”齐名,深受读者欢迎。1918年9月,因刊发反段祺瑞的消息,再次被捕入狱。1919年起,在上海任《中华新报》总编辑。

同类推荐
  • 安全伴你成长——安全教育简明读本

    安全伴你成长——安全教育简明读本

    亲爱的同学们,学校是传播和延续人类文明的神圣殿堂,是大家求学、求职,以及全面发展的广阔天地,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进步最活跃的推动力的源泉。学生时代是人一生中生命力最为旺盛、思维和社会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校园里随处可见莘莘学子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身影;同时,学生时代也是学生生理与心理、个人与他人、理智与情感、专业学习与素质拓展等各种矛盾最集中的阶段,所以,充满能量的释放、交际的矛盾运动和跌宕情感的起伏也不时冲击着校园生活静静的堤岸。
  •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师德修养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师德修养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社会新风的倡导者,是人才成长的铺路石。步入新世纪,我们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师肩负着神圣的责任和光荣的使命。广大教师应该积极响应江泽民总书记的号召,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修养,大力提倡顾大局、讲风格、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努力培养自身的坚定信念、高尚情操和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真正成为国中之范,人中之表,家中之模。
  • 教师公文包-万事由来

    教师公文包-万事由来

    本书分读报资料、文化教育、名词术语、军事战争、民俗礼仪等七类,对一些事物名称、名词、术语等的历史由来进行了介绍。
  • 酷短信之搞笑专家

    酷短信之搞笑专家

    这是一套最新、最酷、最炫的沟通手册。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幽默逗闷的搞笑专家、情意绵绵的爱情攻略、温馨感人的祝福满堂,随时随地幽默搞笑,时时处处富有哲理。轻点拇指,传递无限情谊吧!
  •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A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A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获奖者范本A卷》精选了第十六届全国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优秀作品,让学生很容易就能汲取优秀作文精华,从而快速成长。通过新概念获奖者作品的学习,让学生从思想老套、素材陈旧、主题落后中成功脱颖而出。本书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迅速提高成绩的有力法宝。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更是最佳的选择。
热门推荐
  • 你们懂什么戴眼镜女孩才可爱

    你们懂什么戴眼镜女孩才可爱

    搞笑逆天,催泪逆天的神作。如果觉得好请收藏一下,谢谢。
  • 几声空响

    几声空响

    梦里不知花是客,一醉哈哈。时光若成隧道,呼啸而过的是什么声音,是嘻嘻哈哈哼哼哈哈。你活的样子如同别人灿烂的生活一样无法复制。
  • 一骑红尘妃子all

    一骑红尘妃子all

    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题记/此篇为深宫宫斗文,多韩国女艺人
  • 拳皇冥炎

    拳皇冥炎

    他,一个记忆失去的人,在这个格斗家的世界中,能创出怎么样的一片天地。他的身份何时才能昭然揭示。当谜底揭开。他又该何去何从,是复仇,还是随波逐流。不知火舞,古娜,雅典娜......当这些娇娇女一个个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又该何去何从。
  • 默默地路过你的全世界

    默默地路过你的全世界

    心花为他开,却又为他凋谢,默默的路过他的全世界。
  • 郎君丶给本尊站住

    郎君丶给本尊站住

    呀,摔倒了!站起来呗。。。可是?为毛我是个桃子????还好还好,有个青梅竹马陪我“长”着。哇,好多仙女飞着啊,还有仙男。咿呀咿咿咿????我怎么要裂开了????这是闹啥子嘛!!!
  • 杀手男秘

    杀手男秘

    一代杀手之王被迫自杀,灵魂穿越到一名大学生身上,迫于生计,在一家跨国集团当起了男秘,没事陪董事长“出出差”,有事还是陪董事长出出差。
  • 相亲记,九夫嫁到

    相亲记,九夫嫁到

    “白兰九章,皇室血脉岂容混淆,奉圣上手谕,今日褫夺你王爷封号,贬为庶民!”从云端直堕泥沼,天之贵女,权势滔天,美色环绕身前,可她从未依仗权势对不起谁。到头来,等到她一无所有的时候,就连曾经说会爱她三生三世永不变心的人,都拂袖而去。嫁衣成血,珠冠萎地……
  • 失世花开

    失世花开

    他说:“卿儿穿红衣最美了”.......她说:“阿迟,我们该睡了”......
  • 江湖智慧之历经磨难

    江湖智慧之历经磨难

    江湖自有江湖人闯,闯江湖的智慧,是如何活下去的哲学,也是如何功成名就的学问。江湖中的“一叶”,历经磨难只为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