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9300000060

第60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传播思想(7)

刘少少(1870~1929年),原名鼎和,字少双,笔名少少、少珊等,湖南善化人。出身于封建知识分子家庭。少贫,就学于岳麓书院,为湖南学政徐仁铸所激赏;1905年赴日本留学,攻读法政。1907年1月20日,杨度主办的《中国新报》在东京创刊,积极为该报撰稿,写有《苦政治与政治家》等文。1909年11月应陆鸿逵之邀,担任北京《帝国日报》编辑,用笔名“少少”发表评论文章,开始在新闻传播界崭露头角,有“京国咸知刘少少其人”之誉。国民成立后返回湖南,继续为各报撰稿。1912年4月,共和党人主办的大型日报《湖南公报》在长沙出版,任编撰;1914年10月,杨怀中、徐特立等教育界人士主办的《公言》月刊在长沙出版,任编撰。后被袁世凯的御用报纸北京《亚细亚日报》聘为主笔,撰写时评。1915年8月筹安会事起,拒绝袁世凯的贿买,辞走天津,拒绝上海《亚细亚日报》聘他为主笔一职,并致函杨度,对恢复帝制表示怀疑。1918年后被北京大学聘为研究所讲师,致力于道家老庄学说的研究;晚年仍热心政治,时与下野政客相过从,并继续为各报撰写政治学术文章。他曾因宣扬太极图说,反对白话文,鼓吹封建国粹受到过鲁迅的讥讽。除青年时热衷变法维新外,综刘少少一生政治偏于保守,鲜少进步意义。但在所写文章中,却庄谐杂出,时有新意,颇受一部分旧知识分子欣赏,与黄远生、丁佛言(一说徐凌霄)有“民初三记者”之称。林白水(1874~1926年),原名獬,又名澥、懈,后改名万里,字少泉,一作肖泉,号宣樊,中年后自号白水,笔名宣樊子,白话道人、退室学者等,福建闽侯人。出身官吏家庭,少有才名,中过举。戊戌变法时期,积极创办新式学堂,主张教育救国,担任过蚕桑学堂教习。1899年返榕创办福州蒙学堂。1901年任杭州求是书院总教习,并为6月创刊的《杭州白话报》担任主笔,撰写《论看报的好处》为发刊词。1901年动身赴上海,1902年与蔡元培等组织中国教育会和创办爱国学社,创办社刊《童子世界》,并为《苏报》撰写时评。1903年春留学日本,同年夏,为拒俄事回国从事革命宣传;12月在上海创办并主编《中国白话报》,同时兼任对俄同志会主办的《俄事警闻》(后改名为《警钟日报》)白话主笔。1904年底,第二次赴日本求学,入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兼修新闻,为我国最早攻读新闻学课程的报人。1905年12月,因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清国留学生规则》,愤而退学回国。在福州、上海各住一年左右后,又第三次赴日本以完成未竟的学业。1910年夏学成回沪,一面从事译著工作,一面在《时报》、《民立报》撰写评论文章。武昌起义后,任福建都督府政务院法制局局长,并出版文摘式局报《时事选刊》。报投身共和党,被选为国会议员。1913年初到北京,历任总统府秘书、参政院参政。1915年参与筹安会活动,在《亚细亚日报》上发表鼓吹复辟帝制的文章。袁世凯垮台后,1916年9月1日由段祺瑞资助,创办并主持《公言报》,成为段派安福系的喉舌。对非安福系,特别是国民党大加攻击,恣意讥讽;但表面上却装成“第三者”模样。1919年2月,曾一度赴沪主办《平和日刊》,3个月返京续办《公言报》。1920年7月22日《公言报》被直系军阀捣毁而停办;1921年3月1日,由安福系资助,在北京创办《新社会报》出版,自任社长,胡政之为总编辑。1922年2月10日,因揭露直系军阀吴佩孚搬运飞机炸弹及社会公债黑幕被勒令停刊3个月。1922年5月1日复刊后改名《社会日报》继续出版。1923年10月,林白水因抨击直系军阀曹锟贿选总统,被监禁3个月,报馆也被封3个月。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连续发表《吾人对孙中山先生之敬意》、《时局与孙中山》、《欢迎孙中山》等时评,欢迎孙中山北上商谈国是。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拒绝在报刊上刊登英、日两国广告,支持反帝爱国运动。1926年8月5日,在《社会日报》发表《官僚之运气》一文,揭露奉系军阀张宗昌,痛斥张的智囊潘复为“肾囊”,次日遂被张、潘以“通敌有证”的罪名枪杀于北京天桥。著有《生春红室金石述记》、《华盛顿》、《哥伦布》等传记。译作有《互助论》。1985年7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他写的文章夹叙夹议,尖锐泼辣,能够“发端于苍蝇臭虫之微,而归结及于政局”,他写的头条新闻,有事实有分析,生动活泼,在新闻界有较大的影响。

邵飘萍(1886~1926年),原名新成,学名锡康,改名镜清,又包振清,字振青,笔名飘萍、阿平、素昧平生等,浙江东阳人。父亲是私塾先生,在父亲的严格督导下,刻苦攻读,1899年就考中了秀才,时年13岁。1905年考入杭州浙江高等学堂师范科,1908年毕业后回金华任教,兼任《申报》特约通讯员,为该报撰写金华通讯。1911年到杭州,受聘为《汉民日报》主笔,兼任《浙江军政府公报》编辑,开始了职业报人的生活。1913年初,《汉民日报》社长杭辛斋被选为国会议员入北京后,邵支持报纸笔政,并被推举为浙江报业公会干事长。1913年6月,因发表反袁言论被捕入狱,该报也被查封。1914年获释后东渡日本,在东京政法学校学习,1915年7月,他与潘公弼等3个同学在课余合办东京通信社,向国内《申报》等报纸发稿,较早地报道日本政府与袁世凯秘密协商中“21条”的详细内容,在国内引起极大反响。

1915年12月回国,受聘为《申报》、《时报》、《时事新报》主笔,撰写时事短评,在反袁高潮中日撰短评数篇,对袁世凯口诛笔伐,笔锋锐利。1916年8月前往北京,任《申报》驻京特派记者,两年间为该报撰写350多篇“北京通信”。1916年8月,邵飘萍还在北京创办了独立性较强的新闻编译社,向国内各报与外国驻京记者发稿。1917年1月起,曾为章士钊代理《甲寅》日刊馆务半年。1918年10月5日,创办著名的《京报》,自任社长,亲自采访要闻与撰写评论。10月14日,北大校长蔡元培聘他为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导师,为学生主讲新闻采访学。1919年8月22日,《京报》因抨击安福系政府对日借款事遭皖系军阀查封,社长邵飘萍因遭通缉避走上海。1920年2月,再度赴日,应聘担任大阪《朝日新闻》顾问,潜心研究,写成《新俄国之研究》、《综合研究各国社会思潮》两书;1920年7月回北京,9月7日复刊《京报》,增出各种周刊及半月刊。1923年后,兼任北京平民大学、国立法政大学教授,主讲新闻采访学等课程,并出版教材《实际应用新闻学》与《新闻学总论》。1925年春,由李大钊、罗章龙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协助《向导》、《政治生活》等共产党报刊的出版。在五卅、三一八等运动中,旗帜鲜明地反对帝国主义,痛斥北洋军阀。1926年4月24日,被奉系军阀逮捕,以“勾结赤俄,宣传赤化”的罪名于4月26日杀害于北京天桥。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批准他为革命烈士,1986年7月1日,其铜像在浙江省金华市婺州公园落成,是我国为著名记者塑立的第一座铜像。他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认定为中共党员,其主要新闻通讯作品收入1988年出版的《邵飘萍选集》。他的传播思想将在本书现代卷中详细介绍。

徐凌霄(1888~1961年),又名仁锦,笔名彬彬、徐彬、老汉、烛生、一尘、凌霄汉阁主等,江苏宜兴人。出身官僚家庭,其伯父徐致靖、堂兄徐仁铸,均为光绪进士,授编修,曾分任山东、湖南学政,因支持康梁变法维新,戊戌政变同被罢官。凌霄从小受他俩的影响,早年就读于济南高等学堂、京师大学堂土木工程系。他长于文学,娴于经史,与立宪派人士关系密切。1916年,继黄远生担任《申报》、《时报》的驻北京的特约记者,用“彬彬”的笔名为两报撰写“北京特约通信”,由于他对政界要员较为熟悉,所写通讯不仅分析局势清楚,而且还能透露出一些有趣的内幕材料,刻画那些军阀、政客如“鬼趣图”,个个跃然纸上,颇受读者欢迎,与黄远生、邵飘萍一起被称为“报界三杰”,成为民初的著名记者。1918年10月,被邵飘萍聘为《京报》特约编撰,主编该报副刊并撰写剧评文章。1926年9月,天津《大公报》复刊,邀请他主编副刊《戏剧周刊》,撰写过《打渔杀家》等剧评文章;与此同时,还为《国闻周报》撰写《凌霄汉阁随笔》。从1929年7月7日起至1937年8月9日止,又与其弟徐一士合撰《凌霄、一士随笔》,在《国闻周报》第6卷第26期至17卷31期连续刊载8年多。其中有不少新闻界的掌故、史料。自20世纪30年代起,他在北京遥编天津《大公报》副刊《小公园》,并以《凌霄随笔》为栏名,连载文史掌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应聘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整理古籍。1954年受聘为北京文史馆馆员。著有《古城返照记》等多种著作。

胡政之(1889~1949年),名霖,字政之,笔名冷观、静观,四川华阳人。出身官僚家庭。1894年随其父离川到安徽知县任上读私塾,后就读于安庆安徽省立高等学堂。1907年自费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帝国大学法科学习,1911年毕业后回国。1912年入上海《大共和日报》工作,初任日文翻译,翌年任总编辑。1915年1月任该报驻北京记者,在采访“21条”幕后新闻时以消息敏捷而闻名。1916年9月,安福系财阀王郅隆接办天津《大公报》,被聘为经理兼总编辑,仍参加采访活动。1917年7月,亲随皖系军阀段祺瑞采写报道“讨逆军”、马厂誓师,和在天津设国务院办公处等消息,蜚声于时。1918年12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代表《大公报》采访巴黎和会,是中国唯一采访和会的记者。会后漫游英、德、意、瑞士等国,1920年5月回国。1921年3月参加北京《新社会报》工作,任总编辑。同年8月在上海创办国闻通讯社,任总编辑,并先后设立北京、汉口、哈尔滨分社。1924年8月又在上海创办《国闻周刊》,撰写政论文章。

1926年9月,胡政之与吴鼎昌、张季鸾合组新记公司,接办天津《大公报》,任总经理兼副总编辑,负责报社经营管理,兼写社评,1936年4月,移总公司于上海,发行《大公报》上海版。1938年8月,直接领导创办《大公报》香港版。1941年3月,创办并主持《大公报》桂林版;同年9月,张季鸾病逝后任新成立的《大公报》社董监事联合办事处主任和社评委员会重庆版委员。

1942年被补缺为国民参政员,开始成为社会贤达。1943年11月参加访英代表团,赴英后又游美,历时4月余。1945年4月,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赴美出席联合国创立会议。回国后任新成立的《大公报》社总管处总经理,并将总管理处搬到上海。1948年1月,由上海飞赴香港,筹备恢复《大公报》香港版。同年4月因病飞返上海就医,1949年4月14日病逝于上海虹桥医院。

早年与共和党、安福系关系密切;晚年以“社会贤达”身份参加旧政协、伪国大。毕生从事新闻工作,懂报业经营管理,又会采访新闻、撰写社论,自译电码与摄像,有“新闻的全才”之称。

张季鸾(1888~1941年),名炽章,字季鸾,笔名小白、一苇、一记者、榆民、老兵等。祖籍陕西榆林,1888年3月20日出生于山东邹平。出身没落官僚地主家庭。13岁时因父殁随母返回原籍。早年就读于榆阳书院、礼泉烟霞草堂、三堂宏道学堂,师从榆绥道陈兆璜,关学大儒刘古愚,打下扎实的国学基础。1905年10月赴日本留学,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肄业,由康心孚介绍谒见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1908年2月,课余兼任《夏声》杂志编辑,并开始办报生涯。同年回国,创办《陕北》杂志。1910年10月,应邀赴沪协助于右任办《民立报》。民国成立以后,任南京临时政府秘书。他从南京拍到上海《民立报》的有关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专电,是民国成立后的第一条新闻专电。1913年,他与曹成甫由沪北上,创办北京《民立报》,自任主编。

宋教仁被刺,他仗义执言,以反袁罪被捕坐牢3个月。出狱后返沪,任《大共和日报》国际版主编。1915年又创办《民信日报》,自任总编辑。1916年袁世凯死后重返北京,主持9月创刊的《中华新报》北京版笔政,兼任上海《新闻报》驻京记者,用“一苇”笔名撰写大量“北京特约通信”。与《申报》的“飘萍通信”、《时报》的“彬彬通信”齐名,深受读者欢迎。1918年9月,因刊发反段祺瑞的消息,再次被捕入狱。1919年起,在上海任《中华新报》总编辑。

同类推荐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成为教学骨干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成为教学骨干

    我国的一千多万中小学教师承担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任务,从总体上来讲,他们都是很优秀的。而从近距离来看,我们常常把在一定范围的教师群体中那些职业素质相对优异、在教育活动中发挥了骨干作用的教师称为骨干教师。
  • 校长依法治校必备工具书-学校法律法规大全

    校长依法治校必备工具书-学校法律法规大全

    校长是学校最高行政负责人,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工作,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校务。校长是学校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校长是学校的“校魂”,一所学校办得如何,是否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形象,在某种意义上说,取决于校长的正确领导。常言道: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 应用文写作主体论

    应用文写作主体论

    应用文是文化的集大成者,承载着人类的文明,见证着人类的进步,反映着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应用文的长河中,我们可以寻找到中华文化发展的脉络,解读到政治组织的运营、经济活动的发展、军事力量的变化等,感受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社会的巨大影响,无论截取哪段历史,都可以从应用文中看到各种“影像”。应用文是一种语言工具,具有准确而丰富的表现力,是人们处理公私事务时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它使用频率高,使用范围广以及与人们关系的直接性和密切性,是任何文体无法相比的。
  • 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今天我们如何做班主任

    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今天我们如何做班主任

    班主任理论是伴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针对庞大的班主任队伍和他们极为重要的工作,班主任理论应该是争奇斗艳,应该有它的深度,应该成为推动班主任工作的有力武器。多年来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在艰难进行中,也时时有着迷惘、困惑和浮躁。班主任工作的改革虽有很大的成绩,但也常常是步伐不大、步履不整,呈走向不坚实的状态。新的教育理念还没有完全卸下班主任背负的“因袭”重担。这既要归因于理论的力度不强和影响不深,也要寻找其他原因。教育改革的关键是教师,从各方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才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班主任与学生成长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息息相关。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明礼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明礼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热门推荐
  • 傻秘书的幸福生活

    傻秘书的幸福生活

    一个是名牌大学的农村野丫头,一个是家族集团的老总,他说“做我的女人吧。”她想,什么叫你的女人,小三还是情人?虽然她活得像根小草,千人踩、万人踏,她也要挺起高贵的腰。
  • 狮心战记

    狮心战记

    一门三代惨遭迫害,是奋起反抗或是自暴自弃?童年的惨痛经历究竟造就何种绝世枭雄?忠心护主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不可靠人的目地?失去一切的孤儿在黑暗之中是迷失自己还是绝地反击?光明与黑暗的战争中究竟谁能笑到最后?真正的赢家又究竟是谁?一切尽在狮心战记中来等你一一解答。父亲贵为王侯,却被诬陷为通敌叛国,年幼的独子踏上漫漫逃亡之路......
  • 绝对成交心理

    绝对成交心理

    销售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顶尖的销售人员,都是经过了不断的磨炼、学习而培养出来的。不论你从事任何销售的行业,成功的销售几个步骤、过程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所以,具备并不断地使用这些知识和能力,是成为一个卓越的销售人员所不可或缺的、必备的基本条件。
  • 希诺修亚之矛

    希诺修亚之矛

    命运之所以称为命运,是因为无论你怎样挣扎,都注定无法逃脱。被卷入其中的人们,只能咆哮着冲向他们夙命中的终点。这时候没有谁可以拯救你,最后能反抗你命运的只有你自己。而我们纠缠在一起的命运……便成了这个世界。
  • 华丽校园骗局80℃:手指的温度

    华丽校园骗局80℃:手指的温度

    【冰山生日贺文】此文为幻想世界的YY文,华丽丽的学校,有些伤痛的基调,女主不白,却太过坚强。当底线被一再碰触,汹涌而来的会是火山爆发?还是冰川时代?
  • 撞鬼经

    撞鬼经

    人生在世,生与死轮回不止,因果循环生生不息。无论是好的前因,还是坏的结果,都逃脱不了因果轮回之苦。所以,人生短暂,多多行善,为前世,为今生赎罪,为后世积德造福。多行不义必自毙,夜路走多了难免会遇到鬼,小心,索命的孽障就在你身边。【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许是蔷薇开

    许是蔷薇开

    失母少女许蔷薇,寄人篱下,就在她以为生活渐渐静好之时,命运却对她重掀波澜。17岁时,她的生命里突然闯进了两个少年和一个魔鬼。单纯,不识愁滋味的俊朗富家子,桀骜放荡,看似不羁的小混混,不折手段实施报复计划的娱乐圈新贵,谁是她能停靠的港湾?就在她以为自己离幸福近了时,却又有更大的人生漩涡在等着她。
  • 别把你的婚姻搞砸了

    别把你的婚姻搞砸了

    没有人会在走进婚姻殿堂时想到会离婚。可事实却不容乐观,我们这个时代,处在婚姻困境中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在想:“为什么我努力去付出真爱,可最终受伤的总是我。”你的婚姻搞砸了,一定是你在某些地方做错了。要么是当初的眼光错了,要么就是对待婚姻的态度错了。《别把你的婚姻搞砸了》就是要告诉你,你在哪些地方犯了错误,你该如何做才能改正错误,重拾幸福的婚姻。
  • 世界的正反面,光明与黑暗

    世界的正反面,光明与黑暗

    叶孤独如他的名字一样,从小到大他一直孤单一个人。,出生时妈妈在他七日后过世,由爸爸抚养长大。叶孤独六岁时,叶家遭到了屠杀,全家人丧生。被一个乞丐所救,开始了艰辛刺激的流浪生活。六年后,叶孤独12岁时,乞丐因病逝去,叶孤独独自过了更加艰辛的五年。叶孤独17岁时来到了南江市,为了复仇来到了南江市。在乞丐的一本书中得知凶手就在南江市,那个杀了叶家全家之人就在南江市,一场复仇的旅途开始了...
  • 妃来无祸:梦落繁花千山雪

    妃来无祸:梦落繁花千山雪

    执笔为墨,可画秀丽江山。江山如画,可造锦绣倾城。倾城一人,倾吾此生相许。穿越千年,却不得与你一世相拥。三年前她穿越重生,在尧山杏林遇见梦中的男子,为他和姐姐的爱情,嫁给他的弟弟为妾,那知迫害重重,重倒前世之苦,他却对她穷追不舍,成功把她带回家。他是温润如仙的九王爷,宠妻如命爱她入骨。他是妖娆如蝶内心狠毒的青夏国师,因那份执念寻找千年,看她最后嫁于他人白了头。天下烽烟四起帝王之争阴谋诡计重重交织,情别离,爱别恨,她又当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