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1000000001

第1章 历史的黎明(1)

[约公元前4000年前]

世界是绵延不绝的万花筒,诡谲而神奇。

伴世界前行的历史,则是千姿百态的“女人”。天不老,地难绝,“女人”也永远年轻。她姍姍走亲,或搔首弄姿,挽一路风景,或申说笑骂,动你我心硅。

这男,首先展示的原始社会,是历史在母腹中的躁动,是她鲜为人知的襁褓,是她无欲无邪的孩提。一切都是新鲜的,诡谲的,神奇的……

人类起源

人类起源于海洋。从海洋走向大陆,人类的起源地可能是中非南部,可能是中亚中部或南部,也可能是中国东部。目前,考古学家为人类起源于中国东部提供了大量的佐证。

目前所知地球形成后的最早的生命(海藻石灰石柱),存活在公元前33亿年左右。最早的动物如海洋虫类、水母类,直到公元前6.8亿年左右才出现在海洋中。对生物界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在公元前5亿年地球上出现了最早的脊椎动物,继而在公元前4.7亿年又出现了最早的鱼类。公元前4亿年前后,地壳的剧烈运动造成了许多新的山脉和湖泊,它们为陆生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最先是植物,然后是昆虫和鱼类被引到干燥的陆地上来,继而从长有骨骼和鳍的鱼类中,发展出了最先行走在陆地上的脊椎动物———两栖动物,其先驱是业已灭绝的总鳍鱼。它们用坚硬的鳍拖着身躯在地上行进,用肺直接吸入氧气。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两栖动物又长出了腿和脚,在陆地上用起来比鳍更有成效。其中一些身量较小者越来越脱离水中生活了,它们被身量较大的侵犯者驱逐到陆地的深处,进化出适于干燥环境的生理特征。它们长出了坚韧的带甲鳞的皮,生出裹着壳的蛋,成了第一批爬行动物。到中生代末期,一些两栖动物已经进化成了纯粹的陆地爬行动物。

爬行动物比如恐龙中形体最大的长臂龙,从头到尾长达25米,重80吨。可是,在距今约6500万年前后,恐龙一下子从地球上灭绝了,继而,它们在地球上的主宰地位被哺乳动物所取代。

人类的老祖宗、世界上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共同祖先———“攀援始祖兽”的化石,是在中国辽宁省凌源县境内发现的,距今约1.3亿年。它的骨骼化石周围有哺乳动物毛皮的精致印记以及炭化的软组织痕迹,它的肩带、肢骨和四足有许多适于攀援或树栖的解剖特征。它体长只有14厘米,棕色皮毛,体重估计在200至250克之间,个头与松鼠差不多。此前,考古学家只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发现过1.15亿年前它的零散的牙齿化石,最早的比较完整的骨架出自蒙古,距今约7500万年。它们生活在河湖岸边的灌木丛和森林中,其周围还有张和兽、热河兽、爬哺兽、完兽等原始哺乳动物出没。它们的后裔,其中一些树栖哺乳动物,长着长尾巴、能抓握的爪子和位于头前部而不是两侧的眼睛,这对一只动物迅速地从一根树枝跳到另一根树枝是至关重要的。这便是一种灵长类动物,从它们当中,进化出了第一批猿类。

哺乳动物完成由原始哺乳动物向灵长目动物的进化历程,迈出走向人类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性的第一步是在中国完成的。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灵长目动物娇齿兽,是1970年在中国安徽省潜山县发现的。而从一般的灵长目动物进化到人猿超科的动物,这人类进化史上迈出的第二步也是在中国江苏省溧阳县发现的。20世纪90年代初,在溧阳出土了一大批始新世的哺乳动物化石。古生物学家在它们之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人猿超科的动物。它的名字是曙猿,距今约4500万年。

分子人类学研究表明,人和猿分野的时间大约在450万年前,可能早达550万年前,或者更早。当代古人类学家已取得共识。他们认为,人类起源于人科中的南方古猿的某一支系。而南方古猿则起源于中新世(距今2300~500万年)的众多古猿中的某一支系。近30年来,中国发现了一大批中新世的古猿类。它们主要集中在云南和苏皖,即广义的双沟地区。首先在江苏省双沟镇附近的松林庄等地,至少发现了三种古猿类,它们是双沟醉猿、江淮宽齿猿和人猿超科未定种。而它们的后裔有别于猿类的最大特征,是像现代人那样直立行走,两只手臂不是拖拉在地上,而是略微摆动在身体两侧。它们进化出了更大的脑和更灵敏的爪。正是在那之后的300多万年里,由于大脑和双爪共同促进的相互作用,给它们最终进化成真正意义上的人类提供了原动力,并且在这一历程中,这种相互作用使他们发明了工具、掌握了驾御自然的技能,使自身变成了最终主宰地球的万物之灵———人类。

从猿到人

从猿到人的演化经历了漫长的时日。据古人类学家研究,其间应经历如下四个阶段:

1.人猿超科,2.中新世的古猿类,3.南方古猿,4.人属。

如前所述,第一批从一般的灵长目动物进化到人猿超科的动物,是中国的曙猿。

197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传夔教授在中国江苏省双沟镇松林村东南,发现一件至今在亚洲时代最早的长臂猿化石。这件在远古时代因流水作用而造成破损的长臂猿左侧上颌骨,上面仅仅保留着三颗臼齿。其完全不同于非洲、欧洲和亚洲已经发现的其他各种长臂猿。他将这种长臂猿命名为“双沟醉猿”。根据化石所处的地层和多达65件伴生动物化石,可以判断双沟醉猿的时代为中新世,距今约1000多万年前。这应该是中新世古猿类的一个分支。它们在树上生活的时候,采用悬臂式行动,身体往往呈现直立姿态。经过千百万年,骨骼结构和内脏器官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前肢和后肢也有了一定的分工。

从中新世后期起,随着自然条件的改变,古猿开始下到地面生活。基于生存的需要,被迫经常使用石块、木棒等天然工具,觅取食物和抵御敌害,而双脚则经常用于走路,从而渐渐能直立行走。这样,就使得手与脚的分工固定化,手获得从事其他活动的自由,这就完成了从猿到人转变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从此,古猿进入形成中人的阶段。

在埃塞俄比亚东部的偏远地区,古人类学家发现了距今约350万年的最早人科代表,这就是直立行走的南方古猿。

这种最早的两足动物的化石,显示出了很多与其祖先不同的解剖学意义的变化。脊髓经过的地方即位于头骨下方的孔洞几乎是垂直向下的。脊椎呈现为蜿蜒的S形状的柱体,在中部呈直立状,在颈后和背部上端有轻微的弯曲。

骨盆已变得短些了,更加呈现为碗状,以利支撑尚未进化完成的上体。髋关节处得到了改进,以便双腿能够和椎骨的位置一致,两膝也更加靠近了,为的是更有效地负担全身的重量。

踝骨也比猿类更为坚固而灵活,脚底已向上拱起而不再是平板的,大脚趾变得和其他脚趾靠在一起,这样一来,虽失去了抓握的能力,但是却获得了在迈步时随时支撑全身重量的能力,就像我们至今仍然遵循的一样。

最早的南方古猿生活于公元前500万年前后,最晚的则在公元前100万年前后从地球上消失。在公元前230万年前后,一个新的物种又在进化的道路上遥遥领先了。这就是人,一种肉食草食相结合的生物,他们不仅有着比任何南方古猿种群大一半的脑量,而且具有在环境中做出标志和改造生存状况的能力,他们甚至具有区别于其他任何物种的重要标志———能够制造工具。这就是能人。

从能人起始,地球上时光更迭,相继住有四种人类:最早的能人,生活在公元前300万年至公元前150万年之间,以坦桑尼亚能人和中国的元谋人等为代表,脑容量为700亳升左右,其头骨还有前额后斜、眉脊突出、眼窝内陷等过渡性特征;直立人,典型代表是150万年前的爪哇人、115万年前的中国蓝田人、80万年前的海德堡人、60万年前的北京人,脑容量在750—975毫升之间;智人,他们的代表是13万年前的中国马坝人、10万年前德国的尼安德特人和中国的丁村人,脑容量平均在1350毫升上下;现代人,其中5万年前法国的克罗马农人、1.8万年前中国的山顶洞人最有代表性,脑容量平均为1450毫升左右,最大的达1700毫升,作为从前人类典型特征的那种粗壮的眉脊这时已经消失。

从猿逐步转变为人,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劳动不仅创造了灵活的双手,发达了大脑,劳动还创造了语言。

猿进化到现代人即晚期智人阶段,人种的差别就已相当明显。所谓人种,是根据体质上某些能遗传的性状而划分的人群。其性状包括皮肤的颜色,头发的形状和颜色,身材,眼、鼻、唇的性状等等。据此,人类学家把现代人划分为三大种系:蒙古利亚人种(简称蒙古人种,黄种人)、欧罗巴人种(白种人)、赤道人种或澳大利亚·巴格罗人种(通称尼格罗人种,黑种人)。这种区分是由长期生活的不同自然环境造成的。

原始人的生活

原始人群时代约从300万年前到5万年前。这一时期人类的活动范围扩大了,逐渐涉历地球上的五大洲。他们开始制造生产工具、用火,形成采集和狩猎经济,还建立了人类社会最初的组织形式。

直立人和早期智人过着原始人群的生活。他们制造和使用的石器,考古学上称为旧石器(早期)。开始,一般只能打制出一种加工粗糙的砍砸器,用于砍、割、砸等多方面,后来已能制造砍砸器、尖状器、利削器等,以适应不同的需要,但加工仍很粗糙。早期智人制造的石器(旧石器中期)加工较前细致,形状较前规整,石器种类也增多了。到了后来,尼安德特人造出的石刀刀刃长达200厘米,而克罗马农人以他们革新了的方法,竟能造出2500厘米长的刀刃。

他们还制造锯形刃、铲子、冲子、钻,以及用来在兽角和兽骨上刻出细致标志记号的尖锐石凿。在智人遗址中,已发现少量骨器。同时,还发现大量的用火遗迹。

距今60万年前的周口店文化是北京猿人创造的,现已发现的石器近10万件,野兽化石上百种,并有大量用火的遗迹。用火的遗迹在欧洲也多有发现,说明晚期猿人(直立人)已普遍学会了用火。据人类学家统计,晚期猿人的脑容量在用火以前平均为870毫升,用火以后则增至1000毫升以上。

直立人和早期智人以采集和狩猎获得食品。在狩猎方面,起先只能捕捉小动物,以后逐步学会了围捕较大动物。

在公元前30万年前后,直立人狩猎活动已包括围攻和剿杀大象那样大的动物,并用火把大猎物驱赶进包围圈,使猎物容易被捉住和杀死,这就使食物来源和体内营养的增加有了更可靠的保证。

在公元前10万年前至公元前3万年前,尼安德特人还创造了更大的狩猎组织和更有效的狩猎方法,他们将野马、猛犸象以及其他大型哺乳动物驱赶到泥泞的沼泽地带,在那里更容易地从近处攻击猎物,从而获取大量的食物。每当有剩余食物时,他们就把它埋在离地面不到一米深的永久冰冻层的特殊贮藏坑里,使其长期不变质。在尼安德特人的牙齿上还发现一些细小的刮痕,这表明他们很可能在饭后使用牙签剔牙。

原始人群时代的社会组织状况至今还无资料可考。推测直立人时期的群落可能有30至50人,智人阶段可能扩大到七八十人。

他们共同生产,共同消费,围绕着捕猎对象、海洋及河流中鱼类贝类的汛期、各种蔬菜水果的不同成熟期,不断地迁徙。不过,人们的迁徙已经不像以前那样盲目和随意了,而是在一年中循着建有营地的固定路线进行着游猎活动。如此比较稳定的生活,使他们产生了很强烈的家的意识。人们除继续利用洞穴作为居处外,还用石头、木料、兽骨和兽皮建造他们的棚屋。法国的奥瑞纳和梭鲁特克罗马农人的遗址,所建住宅就相当坚固,墙壁用石块加固,顶子用树干搭成锥形,再盖上树枝和兽皮。有的房舍是用兽皮包围的皮屋和帐篷。考古学家在法国尼斯附近的地中海岸边,发掘出11座椭圆形小棚屋的遗址,在屋的近中心处有火圹,火圹附近还有其他用具。在沙地上有木碗,还有制造石器的碎石片、兽骨和海贝壳。这充分说明这时期的克罗马农人已建立了家庭,结束了游猎在外松散无序的生活。在法国多尔多涅的费拉西地区,还发掘出一处显然是家族墓地的遗址,里面并排安置着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一个五岁左右的孩子和两个婴儿的遗骨,一张石板压在男的头和肩膀上,意在保护他或是防止他的鬼魂从坟墓中离开。另外,一道埋葬的还有食物、工具和动物头骨,这些都表明克罗马农人相信某种形式的死后生活。

这个时期的婚姻,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猿人阶段实行无限制的婚姻,或称为杂交。从古代的传说和民族学资料,可窥见一斑。例如苏美尔的传说,神恩奇与自己的女儿、孙女发生过性关系;按犹太人的记载,罗得与他的两个女儿交配并生了孩子。恩格斯研究肯定,在人群“内部盛行毫无限制的性交关系”,是人类性生活的“初期阶段”。

早期智人阶段的婚姻按辈数来划分,称为辈行婚。他们是以一个群体为社会单位。群内每一代人都互为兄弟姐妹。所有兄弟姐妹间,互为婚姻,但不同辈的男女之间禁止通婚。以此构成为血缘家庭。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已出现按年龄(老年、壮年、青年)的自然分工,同辈人在生产中有更多的接近,可能是形成这种婚姻关系的原因。美国著名民族学家摩尔根(1818—1881)根据亲属制度的资料,推断人类有过辈行婚的历史阶段。

血缘家族(辈行婚)的存在大约相当于旧石器时代的早中期,后来随着生产发展,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开始出现,最终催生了母系氏族的产生和繁荣。

原始氏族演变

生产的发展使人们之间的婚姻关系和社会组织发生了变化。这集中为氏族和部落的出现,母系氏族的繁荣,并最终走向解体。而从母权制的消亡到世袭君主制的萌芽,人类历史又进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时期。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西南联大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西南联大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有这样一所特殊的大学:它由当时中国3所著名的大学联合而成,但合并前的3校又各自相对独立;虽然它只存在了8年,但它却集中了当时国内最优秀的师资,培养了大批科技、教育、政治人才,在此期间,教师、学生的民主运动如火如荼,此伏彼起,“一二·一”运动在爱国学生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它就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
  • 晚明江山

    晚明江山

    在一个皇帝窝在后宫里不再上朝的奇葩朝代里。没有人知道在大陆的另一端,欧洲人正在破浪扬帆,探索新大陆;也没有人关注在极北之地,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正在磨刀霍霍,觊觎大明的万里江山;当然也无人关注远在一小岛,丰臣秀吉正在统一日本,企图侵占大明王朝。时间依然流逝,大明朝街市依然繁荣太平,普通百姓热衷于谈谐、听曲、游玩、博弈、收藏古玩等等。如此危机四伏的大明朝,现在且看我晚明江山如何叱咤风云,打造一个民富国强的新世纪。
  • 扬鞭战国时代

    扬鞭战国时代

    老天开了个玩笑,竟然被穿越了!更过分的是,穿越也就算了,竟然穿到了日本战国时代!堂堂华夏男儿穿越到了世敌之地,不做点什么岂不是对不起华夏这份血脉?从此,混乱的战国时代变得更加混乱了……“马鹿野郎!我要求武士待遇!”“我呸你一脸,只要你跳起来够得到门框,就给你武士待遇!”……
  • 三国真无双吕布

    三国真无双吕布

    一睡醒来,竟然发现自己成了刚刚艺成下山的吕布,杨林首先想到的是天下无双,武力第一,最后却死得很惨。
  • 无诗不成唐

    无诗不成唐

    作者采用章回体的写作形式,将历史与诗人的生命轨迹相互结合,以渊博的学识、幽默流畅的文笔,讲述了唐代数十位诗人的逸闻趣事,再现了唐诗的魅力与诗人的天才,更展现了诗人所在时代的历史画卷。读古诗,知古事;诗中有史,史化为诗。本书为读者讲述唐诗背后的隐秘故事,还原一个真实的文化唐朝。
热门推荐
  • 阴阳诡事

    阴阳诡事

    自从我在早餐里吃到一枚血指甲,那些常人难以想象到的麻烦,接二连三的找上我。你身边自认为熟悉的人,有可能不是人!恶鬼缠身,我行走在死亡的边缘!生与死的考验,解不开的谜题,小心有诡!
  • 大盗魔尊

    大盗魔尊

    乞儿叶子,自由孤苦。被三名盗贼培养长大。却因偷盗技术而被不良修士看中。绑架叶子的三名师傅,逼迫叶子帮助其偷窃修真至宝混元珠。叶子得手后,发现三名恩师以被不良修士斩杀。一怒之下,吞食混元珠。谁知因祸得福,开启修真之旅。叶子:盗亦有道。倾城之姿可盗其心,绝世至宝可盗其身,盖世魔头可盗其功,灭世神兽可盗其魂。
  • 求人办事的成功绝活

    求人办事的成功绝活

    《求人办事的成功绝活》既是一部做人处世、学会办事的方法集萃,也是一部感悟人生的哲理汇编。书中选取生活中常见的难事、奇事、大事、急事的成事路径,辑录人人关心的托人、求人、借人、使人的办事绝活。通观全书,小中寓大,俗中见雅,实话实说,实事实办。让每个读者都能从中了解办事的奥秘,掌握办事的诀窍,控制办事的结局。让生活中的我们,无论面对何种难事,都能冷静分析,有的放提货单,出奇制胜,马到成功。“相信自己,天底下没有办不成的事”,让我们以这句话与广大的读者共勉。
  • 伤情路漫漫

    伤情路漫漫

    因为倔强的性格,生梅选择了自主的婚姻,从此她的苦痛生活便开始了,可是,也因为她的好强,她苦痛只有深埋在心。无法结束失败的婚姻,她选择了极端的生活道路,无奈现实的人现实的生活无法让她藏匿在梦幻中寻求幸福,她一次又一次被卷入哀伤与失落中。举凡行事必事出有因,无论生梅,无论生梅周边的“受害者”,总是在行自己认为可行的事,不断将悲与哀推向他人,看着他人在苦痛中的挣扎,解析着并自我安慰着,胜利的笑容却都无法浮现在个人脸上。谁才是最终伤得最深的人???
  • 吴云艳:零极限健康静心

    吴云艳:零极限健康静心

    本丛书采访了多位著名国际心灵导师、心理专家、佛家道家高师,通过与专家的身心灵的探讨与对话,引导读者走向净心、静身之路。是一套有关身心灵修炼的丛书。
  • 废柴猎爱记

    废柴猎爱记

    她就那样忘记了他。那年她二十二,他一十五,也许这就是理由,七年之隔,于她而言他只是个孩子,所以那些经历遗忘的那么轻易。然而,于他而言,却是刻骨铭心。六年了。他不再是寄人篱下,而是作为王者归来。再度相遇,他们似乎已相忘于人海。她为他神魂颠倒。她说,部长,我对你一见钟情。他却想说,姜一妍,好久不见。
  • 冷秋不再

    冷秋不再

    我以为我只能在记忆里寻找那曾经的颜色,我也以为美好的幸福与我无缘,但是秋天的你却深深的吸引了还在夏天的我。再次睁开眼睛看这个世界,但是我的生命却再也没了秋天。可就算你是赎罪那我也已经原谅你。
  • 超级升级之体修无敌

    超级升级之体修无敌

    作为一个升级狂人,我是孤独的,因为我不但在气修一流中无敌,在体修一流中同样无敌,敌人强,而我更强,敌人套路深,而我的套路更深,我要是不爽一拳轰杀你,杀杀杀!杀到敌人畏惧,杀到敌人没脾气,地球上有灵界,你们知道吗?血徒、血士、血师、血宗、血王......位面穿梭才只是开始!真正的旅途永远在后面。
  • 中学理科课程资源-漫话数学故事

    中学理科课程资源-漫话数学故事

    追溯数理化的演变历程,对话最新颖权威的方法,探索最成功的课程教学,感受最前沿的科技动态,理科教育的全程解码,数理化的直面写真。
  • 清清告诉奕

    清清告诉奕

    前一秒,谭清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钩的了老大,斗的过流氓~”下一秒--谭清捂着红扑扑的脸蛋儿:“完了完了,每次见到老大都呼吸急促大脑失控心跳加速手足无措,是不是”见到老大恐惧症啊~~~”闺蜜唐湄拍拍她的肩膀“笨丫头,你这是坠入爱河,捞不出来的节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