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1300000014

第14章 德意志的崛起(1)

[公元19世纪初至19世纪末]

整个19世纪,人类的智慧之光普照德国。在德意志崛起及其统一前后,可谓灾难频仍,战事纷繁。然而,真理的声音,文学的呐喊,枪炮的轰鸣,伴随着音乐的旋律,却在德国大地上组成了“四重奏”,流淌飞扬。在这个世纪里,马克思主义轰然诞生了,文学大师横空出世了,音乐精英群休亮相了。而今,震耳欲聋的枪炮声随着弥漫的硝烟早已逝去,而生于斯、长于斯的人类智慧之光,仍然普照着全球。

腓特烈大帝

不管是哪一种社会制度,统治者实行清明政治,无疑是会受到欢迎的。如果再来一点小小的民主,再来一点惜民、爱民之心和忧患意识,那就该称他“明君”了。

28岁登基加冕的腓特烈二世堪称这样的明君。他满负荷工作,治理贫困孱弱的普鲁士长达46年,最终使其跻身于18世纪欧洲大国的行列。74岁高龄了,他还在倾盆大雨中检阅军队,并因此病重逝世。你说,他的人民能不深深地怀念他吗?

近代历史开端以后,一直到19世纪中期止,德意志有两大历史特点,就是政治上的分裂和经济上的落后。

17世纪20年代,政治上的分裂一度还引发了“30年战争”。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从1618年开始,到1648年结束,分成4个阶段,即:

捷克阶段、丹麦阶段、瑞典阶段和法兰西—瑞典阶段。这场战争使德意志损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口,毁坏300多座城市和2000多个村庄。封建主利用战争的破坏,疯狂霸占土地,使许多自由农沦为农奴。13世纪就已废止的农奴制又得以复活。

本来就已割据严重的德意志,经过这场战争,出现了大大小小360多个独立邦国,及4万个世俗领地和4万个教会领地。这些邦国和领地更是肆无忌惮地各自为政,各行其事,使本想加强皇权的皇帝的最后一点权威也荡然无存,帝国的各种机构形同虚设,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直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外力作用下,德意志才重又步入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轨道。

在德意志诸邦国中,只有奥地利和普鲁士两国最为强大,它们的相互称雄,构成了17、18世纪德意志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

而奥地利在这些众多的邦国中又占有特殊地位。首先由于它是哈布斯堡家族的世袭领地;再者它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到16世纪初,哈布斯堡家族除原有的奥地利本部外,还领有神圣罗马帝国的捷克和匈牙利的一部分;1699年又从土耳其手中夺取匈牙利的其余部分,于是,整个匈牙利都归哈布斯堡家族统治。

在各个邦国中,对德意志历史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除去奥地利,当数普鲁士。普鲁士王国的核心地区是勃兰登堡。但勃兰登堡同样经历了长期的贫困孱弱和纷繁易主,直到1740年5月31日腓特烈二世(1740—1786在位)登基加冕,整个勃兰登堡—普鲁士才逐渐构成一个完整的普鲁士王国。

腓特烈登基加冕时刚刚28岁。他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登基后立即着手进行一系列军事改革和民政改革。他命令政府官员把人民的利益置于其它一切利益之上;命令将军们严加管教士兵,以免国王的臣民遭到军队的迫害。这很有点像中国皇帝“爱民如子”的味道。他在政府中设立贸易和工业部,以鼓励生产并促进商业的繁荣。开设公立粮仓,以降低面包价格。还许诺扩大公民的自由,严禁司法机关使用酷刑逼供,并允许新闻出版界享有更多的自由。他在宗教上奉行祖宗制定的宽容政策,并进一步确认其臣民有选择宗教的自由。从以上措施来看,腓特烈确实是位明君。

然而,腓特烈同其欧洲邻国打交道首先是在战场上的厮杀。加冕不满一年,经过周密的军事准备,他力排众议,然后率大军开进领主国奥地利控制的具有战略位置的西里西亚。奥地利军队仅进行了微弱的抵抗,而当地居民也并不完全反对统治者的更替,所以,腓特烈不费吹灰之力就征服了西里西亚。

战后,普鲁士和法国结成了不稳定的联盟,但却各怀鬼胎,互不信任。法国人不希望腓特烈二世强大,而腓特烈也觉得法国在中欧拥有过于强大的势力。不过,奥地利是普鲁士强大的领主国,而且后者新近又硬夺了人家的土地,奥地利肯定耿耿于怀,而奥地利又是法国的老对手,所以,普鲁士和法国表面上的联合,可以共同逼迫奥地利服从他们的意志。

如意算盘这边打,那边就出了问题。西里西亚无故被人夺走,奥地利女皇玛利亚·特利萨岂能咽下这口气。在其盟友的帮助下,她决心重新夺回西里西亚。

此时的腓特烈处境不佳。玛利亚首先有英国的支持,萨克森感到腓特烈对其虎视眈眈,力求自保,也投靠了玛利亚,奥地利的联盟不断壮大。而腓特烈的国库空虚,补给不足,军队士气低落,名义上的盟友法国刚在德意志北部被老对手英国打败,无法帮腓特烈的忙,同时有报告说俄国也将给奥地利添翼。勃兰登堡处于敌人严重的威胁之下。

腓特烈真是好样的。面对如此逆境,他心中没有一个怕字。他别无退路,决心背水一战。他煞费脑筋,精心策划,摆开了口袋阵,诱使奥地利军队钻入其中,然后腓特烈来了个瓮中捉鳖,将奥军彻底打败。同时,腓特烈乘机将萨克森也狠狠地收拾了一顿。这一连串的打击严重地削弱了奥地利的有生力量,最后,逼得玛利亚在1745年圣诞节那天,派代表签署了《德累斯顿条约》,确认普鲁士对西里西亚的占领。

腓特烈可谓打出了士气,打出了威风。在普鲁士国内,他的臣民们把他视为英雄,尊称他为腓特烈大帝。现在,全欧洲都承认需要认真对付这个身手不凡的青年腓特烈及其令人生畏的大军。

战后,腓特烈重新启动其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但他首先注重的就是由他父亲奠定基石的军队,他将国家财政的四分之三投入到军队建设,还将兵力扩充至原来的两倍还多。在民事方面,他对司法进行改革,比如加速和简化法律诉讼程序,甚至不切实际地希望这个王国中最贫困的居民也能获得公正。

他自信而又自负,几乎不欢迎任何批评意见。他说,他是主宰,一切得由他来做主,连外交事务也要由他亲自处理。不仅他自己玩命地埋头工作,同时要求他的属下以他为榜样,将脑袋一头扎进事务中,最好不要休息。

他可以让大臣们行使着相当大的权力,能够使他们飞黄腾达,也能够使其身败名裂。但他未必都信任他们。他大胆猜测有99%的政府官员都是腐败分子。他认为,“文职人员越多,就有越多的贼”。

他学他父亲的样,一面让官员们彼此暗中监视,一面与其资深官员的下属保持秘密联系,并委派几个彼此互不知情的奴才去从事同一项任务。用这种方法,他把整个复杂的统治集团置于他的牢固控制之下。

就在腓特烈一心治理国家的同时,其他欧洲大国间的政治形势正在迅速地发生着变化。腓特烈的老对手奥地利的玛利亚·特利萨正在扩充兵力,暗中较劲,决心要夺回西里西亚。同时,位于普鲁士东北部的俄国日益崛起成更具威胁的新对手。审时度势之后,1756年腓特烈同英国签署了一个新协定。如此一来,英国的老对手法国对腓特烈就不高兴了,转而同玛利亚结成联盟。萨克森正在骑墙观望,犹豫是否放弃中立。腓特烈可不给他这个时间,1756年8月,他的大军一举突入萨克森境内,并占领了首府德累斯顿。腓特烈不曾料到,他的这一行动却拉开了欧洲“七年战争”的帷幕。

虽然腓特烈声称其行动纯粹是防御性的,因为他的首都柏林南部距离萨克森只有48公里。然而,腓特烈的每一个敌人都有其参战的理由。腓特烈四面树敌。由他挑起的这场战争倒变成了一场他为生存而进行的生死未卜的战斗。

在这场战争中,只有英国是普鲁士最有价值的盟友,因为英国汉诺威王室的君主同勃兰登堡的霍亨索伦王朝有历经几代的王朝关系。而腓特烈的对立面就有奥地利、法国、瑞典、萨克森和俄国这样强有力的对手。

当时,一对老冤家英法两国已在争夺海上霸权和对东西方殖民地的控制权。而这场“七年战争”正好为两国提供了彼此争斗的契机。因此,正当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军队在中欧和东欧的土地上彼此大开杀戒之时,英国和法国却在几千公里外的战场上拼死相搏。英法西线的冲突在北美的冰天雪地中展开,而东线的战斗则在印度的酷热中进行。在北美,新法兰西殖民者试图保卫其权益不受英国殖民者的侵犯。在印度,法国和英国的贸易公司都尽力扩展其势力范围。所以,双方这种不可避免的争斗之酷烈是不难想见的。

最后,英国在两个战线上都取得了满意的胜利,而这场战争的结局对腓特烈也十分有利,普鲁士不仅保持了自己的领土完整,而且继续占有西里西亚。

在“七年战争”中,普鲁士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战争中,有18万名士兵阵亡,战前全国总人口中大约有50万人被杀、被俘或被迫逃离普鲁士,有几千幢房屋被毁,无数的马匹和牲畜丢失,许多地区被敌军劫掠蹂躏。战后,通货疲软,土地、食品、房屋及制造业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在柏林,信贷公司纷纷破产,商人们被迫停业清理。贵族和富有的自由民面临着毁灭的厄运。

然而,腓特烈是个从来不向命运低头的人,战后,他开始着手恢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残酷的战争虽然使他的体力耗尽并过早衰老,但他还是投身于一个范围广阔的发展和改革计划之中。他对战前原有的规划进行了调整,并向其中注入了新的活力。

经过腓特烈和他的臣民们戮力同心地整顿拼搏,普鲁士走上了复苏之路。那些在恰当的时机经营适当生意的人成为最富有的暴发户,而经营奢侈品的人也逐渐富裕起来,一般的居民和农民的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普鲁士又变得生机勃勃。

在使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的同时,腓特烈的视线一直关注着普鲁士境外的大国斗争,并积极参与进去。1772年,还和俄国、奥地利一起,第一次瓜分了领土楔入其心脏地带的波兰。腓特烈分到的地区被称为西普鲁士,极具战略意义。它把普鲁士王国的中心地带和遥远的东普鲁士联系起来。腓特烈对此非常满意,说这是“一件极其有利的战利品”。

1785年,年迈的腓特烈进行了他有生以来最后一次主动的外交行动。他说服14个德意志邦国的统治者,缔结了军事同盟,腓特烈作为其中最强大的君主,自然居于这个同盟的首脑地位。

长期而满负荷地治理国家,尤其是长期的军旅生活,严重地损害了腓特烈的健康,1786年8月,74岁的他,因在倾盆大雨中检阅军队而感染风寒,病重逝世。未来的德国人民将深情地怀念这位饱受忧虑折磨的国父。

1848年德国革命

1848年德国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人民起义烈火在德意志联邦范围内的维也纳,柏林,匈牙利首都佩斯,意大利的米兰、伦巴第、威尼斯,捷克首都布拉格等地到处燃烧。然而这些起义既没有摧毁封建专制统治,也没有完成德国的统一和被压迫民族的独立解放。

资产阶级的背叛、小资产阶级的动摇,导致德国革命半途而废。

1818年,普鲁士发起成立了一个商业同盟,即“关税同盟”。到1834年为止,除奥地利外,德意志境内几乎所有的邦国都加入了这个同盟。他们制定了贸易条约,其成员国享有统一的流通市场和商业利益。“关税同盟”成功地刺激了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就是在农村,农产品数量也逐步增加,城市里的新兴工业逐渐取代传统的手工作坊。在经济现代化的刺激下,普鲁士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然而,这种繁荣的局面没有维持多久,残暴的封建专制统治、1846年的马铃薯歉收和1847年的经济危机,促使德国的革命形势迅速成熟。巴黎二月革命的消息传来,首先在毗邻法国的德意志西南部各邦掀起了革命风暴。巴登、巴伐利亚等地的城市工人和各阶层群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要求撤换反动内阁,废除一切封建特权,在普选的基础上召开全德议会。在农村,农民纷纷起义,捣毁地主庄园,赶走豪绅老爷,焚毁地契,拒交地租。3月1日,巴登内阁首先倒台,成立了资产阶级自由派参加的新内阁。其他各地的政权也相继转到资产阶级自由派手中。

3月中旬,维也纳和柏林爆发了革命,德意志这两个封建专制统治的堡垒,这时成了两个革命的中心。

3月13日,维也纳的工人、学生和市民举行了反政府的示威,高呼“打倒梅特涅,宪政万岁”的口号。当梅特涅首相调集军队进行镇压时,人民群众迅速筑起街垒,举行武装起义。郊区的工人拿着长矛和铁器,向城内进发。他们攻打寿敦门,与政府军激战;把城墙团团围住,四面放火,烧毁城堡。傍晚,巷战暂时停止了。起义军的代表们来到王宫,限令奥皇在晚上9时前罢免梅特涅。梅特涅厚颜无耻地声称要制止“无秩序”状态,代表们回答说:“这不是无秩序,这是革命。”梅特涅见势不妙,于是男扮女装,仓皇逃往英国,他的反动内阁垮台了。两个月后的5月15日,起义者用刺刀取消了刚刚颁布不久的宪法草案和选举法,奥皇斐迪南一世吓得连夜逃出了维也纳。

梅特涅被推翻的消息,像火星抛向一堆干柴,柏林的革命烈火立刻燃烧起来了。3月13日至16日,柏林举行了大规模的群众集会。

普鲁士政府在柏林街道上布满了军队,枪杀无辜的老百姓。18日下午,反动军队向聚集在王宫前面广场的群众再次开枪。顷刻间,报仇和革命的怒吼声震撼了柏林城。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革命群众,没有理睬资产阶级要求他们“保持安静”的劝告,立即举行了武装起义。他们筑起街垒,“所有的人都用粪耙、用刀剑、用长矛、用手枪、用厚木板武装起来了”。柏林人民同1.4万名政府军战斗了10个小时,取得了柏林三月革命的胜利。第二天早晨,反动军队狼狈不堪地滚出了柏林;一批批街垒战士,手里拿着胜利的武器,肩上抬着牺牲的战友,精神抖擞地涌向王宫,命令腓特烈·威廉四世向死者脱帽致哀。同时迫使德意志联邦议会解体,让位于新组织的法兰克福议会,并努力为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制定新的宪法。

三月革命的风暴沉重打击了德意志各邦的封建专制统治。但是,由于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相互勾结,到处都出现了革命和反革命的激烈搏斗。

同类推荐
  • 乱起1854

    乱起1854

    这是一个很爽很热血的故事,请多多支持。
  • 我随秦王混唐朝

    我随秦王混唐朝

    莽莽寰宇,九万里,风雨递旋。数青史,经纬五千,兴亡治乱。八十王朝频易主,六百帝王轮登台。莫回首,共青梅煮酒,笑寂寥。阅春秋,覧秦汉;品三国,道两晋,论南北,至盛隋唐烟华。威服八方御一统,坐断千古尽风流。一梦间,山河依旧在,空惆怅。主人公上官彦于2012年12月22日也就是玛雅文明传说中的世界末日这天为公司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黄浦江畔不幸被来自东方明珠的雷电击中,从而被穿越到隋末唐初,期间,主人公都在重大历史节点上发生了一段段拍案叫绝的奇遇和佳话,从一个流亡之人逐步做到了唐帝国的开国公。本书与基本史实为基线,以各种野史和抽象为补充,戏剧性地演绎了隋末唐初近10多个历史政权共40余年的精彩历史,是一部优秀的集历史演绎、军事斗争、政治权谋、铁汉柔情、宫廷内讧于一体的历史穿越小说。
  • 大元天下

    大元天下

    李唐末年,诸侯割据,群雄并起。李克用、朱温、王建、李茂贞等豪强登上历史舞台,驰骋疆场,逐鹿天下,最终赵宋一统天下————这历史已然是定局。然,在另一个平行空间内,元开的出现,改变了历史!有铁血,有柔情;有战争,有江湖。亦正亦邪,黑白共存。非重生,非穿越;半架空,不考正史,切勿较真。
  • 北京第四纪地质导论

    北京第四纪地质导论

    本书论述了北京地区第四纪冰川与气候问题、冰缘作用与环境、黄土结构、黏土矿物等,探讨了北京地区第四纪地质的基本特征和演变规律。
  • 寻找豫州鼎

    寻找豫州鼎

    ......秦王亲临魏地,指挥十万秦兵将安陵包围的水泄不通,楼玉率众间谍潜入安陵,一场亡国灭种的血光之灾近在眼前。于是,以伍桓为首的弱小群体为保住身家性命,与秦王为首的强大集团展开了一系列斗智斗勇、惊心动魄的殊死较量......
热门推荐
  • 鸢尾爱丽斯

    鸢尾爱丽斯

    翁同龢有想过和高思轩携手共度他的这辈子了,他孤独了这么久,竟然真的有那么个人真的闯入到自己心里,那么就牢牢的抓住好了。没想到相爱三年到头来自己抓住的却是水中月,花开花落,如泡影一般。五年后当翁同龢再次踏在这片土地上,当他面对高思轩捧上那束花时,他突然有点搞不懂了大学那三年里他到底是有多缺爱。
  • 我把灵魂弄丢了

    我把灵魂弄丢了

    走出校门的孙小梅,意外的撞见了伟,那个她曾经一度暗恋过的男生。出于客套,她微笑地对伟说了声‘再见!’“再见!”伟笑着应道,然后径直离去。孙小梅转身望着离去的伟,百感交集。三年后,她终于可以在外貌上与伟相配,可灵魂上,她再也配不上了。
  • 网游之再现传奇

    网游之再现传奇

    新货作家,希望大家多多点评!扣扣396876705
  • 玫瑰的爱人

    玫瑰的爱人

    【短篇合集】到底要怎么样才可以让我不心痛?我若消失了,你会哭泣吗你会找我吗?你会忘记我吗?岁月如歌,你且不曾,樱花之恋,梦扰心,几时回?
  • 笑品千界

    笑品千界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你又了解多少?带你进入大千世界,希望能找到属于你心目中的世界。笑品千界或许有的是一带而过,或许有的会细致的描写。或许根本不会出现,一切慢慢顺下来。大千世界之中有多少强者谁也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永远都是适者生存。家族林立的世界,为家族而战。国家纵横的世界,金戈铁马为国家而战。杀人如麻罪恶滔天的魔头,为喜怒而战。太多太多的不一样。
  • 草根争王

    草根争王

    他从世俗中来,踏着血海,迎着光明,带着自我信仰的光环!他只想多取几个老婆,多生几个娃娃,当个富家翁,让孩子当上富二代!可是世事如麻,仙魔争霸,僧儒道鬼妖魔纷争,而他只是一草根!他只是一个会扔石头的猎户,可以双手飞石,从军中被一名仙师逼着做了逃兵,从此走上修行风云路。主人公信仰格言:我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无往而不利,我乘风破浪,我永远直前,我不向困难低头本书群号:65839836,求票,求收藏。东方经典玄幻,值得一看,收藏更有价值!
  • 时空幻影之绮梦

    时空幻影之绮梦

    一个白衣少女如同一只轻盈的蝴蝶从高高的桅杆上缓缓盘桓而下,笑意盈盈,衣袂翩跹,少女不知她无意间点燃了俊美帝王的爱慕之火;“你以为你多招人喜欢啊?在那些姑娘们的眼里,你就是一个金灿灿的猪头”一时没留口德骂了一个胖嫖客,却招来了一个死不要脸、死缠烂打的天下首富——无双公子;这日子没法过了,谁愿搭理你们这些无聊人士,包袱款款的找自家白发帅哥爹爹去!杨绮梦无意中穿越到时间河流的一个岔口上,把她那美丽如梦幻般的传奇留在了另一个时空。
  • 伯爵大人早安

    伯爵大人早安

    被人骗入禁地,醒来发现自己在幽灵古堡。因为自己的脸让与最爱的男人的爱人有几分相似,他每天都要吸她的血,她每天受着非人的折磨。却不知不觉爱上了他。
  • 先婚后爱:霸道老公轻轻来

    先婚后爱:霸道老公轻轻来

    沈凝萱这辈子最悲剧的事情,就是被自己的亲姐姐撬了墙角,眼睁睁看着她睡了自己深爱多年的男友。看着卖力奋战的他们,她脑子里出现了一个邪恶的念头:老娘死都要埋在你家祖坟里!当不了你老婆,老娘要当你的舅妈!楚皓轩,最年轻有为的男人,最高长官楚承弼唯一的孙子,受够了一个月相亲三十天的腻味日子,顺手抓着这个长相顺眼的女人,让她掏出了户口本和身份证。无爱的围城里,宠爱无度,却只有身体的缠绵,没有爱的交付。可是为什么看到她身边围绕着其他男人的时候,一向冷静的老公大人,开始失了分寸?
  • 冷血公主之蓝色妖姬恋

    冷血公主之蓝色妖姬恋

    个十八岁的少女,在一幢别墅的阳台上,轻轻靠着窗台,手里端着世界珍藏版红酒。少女白腻,纤细的手指轻轻捏着酒杯,一双冰蓝色的双眼盯着眼前嗜血的红酒,眼里面满是不谑,冰冷。少女淡然地说了一句:“是时候了!”脸上只有冰冷,不动声色地捏碎了手中的酒杯,玻璃四处溅开。少女不变表情的抬起头,看着月亮。脸上浮现了让人寒颤的表情。嗜血,冰冷,恐怖,犹如彼岸花的绝望,加上绝美的面孔,反而成了蓝色妖姬的邪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