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28800000012

第12章 “万恶淫为首”与性权利

常有人间我:为什么要研究性?一开始我并不在意,人们间得多了,也引得我自己不得不扪心自问:我究竟为什么要研究性呢?

“罪魁祸首”是我生长的环境和社会气氛。我属于20世纪50年代出生、60年代进入青春期、70年代谈婚论嫁的一代人。这30年,“性”这个东西在中国是一个怪物。在所有公开的场合,它从不在场;可是在各种隐秘的地方,它无所不在。用王小波的话来说,当时的社会有“阳”的一面,还有“阴”的一面。人们在“阳”的一面是一副面孔;在“阴”的一面是另一副面孔;在“阳”的场合说一种话;在“阴”的场合说另一种话。而“性”这个话题绝对属于“阴”的世界。

在那30年间,由于性处于社会的阴面,整个社会的性观念相当扭曲、变态。门内饮酒,门外劝水;满口仁义道德,满肚男盗女娼;要不就是天真、纯洁、羞涩到幼稚的程度。这就是当时人们在性问题上的典型表现。直到现在,人身体的这部分器官还是被赋予远远不同于脑,心、手,足这些器官的意义,价值和重要性。对于与性有关的一切,要特别地加以防范,似乎它是一切罪恶的渊薮(万恶淫为首)。这种反常的现象怎能不引起我的好奇心呢?说白了,我就是想搞清楚: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在性的问题上会如此的扭曲、如此的变态、如此的压抑。

打个比方,搞性的研究有点像当年革命者搞地下王作,有一点冒险犯难的挑战感觉,有一点越轨犯规的淘气感觉,外加一点先锋前卫的叛逆感觉。这跟“性”这一主题在中国当代前卫艺术家那里特别受宠是同样的道理。记得有一次张元(先锋电影导演,导演了中国第一部同性恋题材的电影《东宫?西宫》,编剧王小波)问我:你为什么对性感兴趣?我想了半天,说了这么一句话:“我觉得搞性的人都特别地道(不会是假正经之意)。”从他的表情看,他对此似有同感。

中国人很少会想到,在性的领域,许多事与人的基本权利有关,比如人可不可以自慰?女性可不可以主动提出性要求?同性恋伴?可不可以结婚?虐恋爱好者可不可以组织自己的俱乐部?人可不可以合法地购买和享用性的文字、图像和影视产品?人可不可以出卖自己的身体?人可不可以参与三人以上的性活动?……

中国文化一向强调义务,忽视权利。人们习惯于为了尽义务而牺牲自己的权利’。在我们的文化中,个人的权利常常以社会和国家的名义受到压制。弗罗姆在讲到欧洲中世纪时说:那时,“个人”尚未形成。在当代中国,人们还在以社会、国家和文化的名义压抑性的表达,原因恰恰在于在我们这里“个人”尚未形成。因此,义务是好的,权利是坏的;尽义务是美德,要权利是邪恶;尽义务受褒赏,要权利遭贬抑。如果说当代中国人对于经济、政治、人身安全之类的个人权利已经有了一点要求,那么在性的领域个人可以拥有哪些权利却完全没有概念。在伸张个人的性权利方面,人们还远远做不到理直气壮,反倒是心虚气短得很。

长期以来,由于在文化革命中达到荒谬程度的道德纯净气氛的影响,中国一直处于“谈性色变”的社会氛围当中。道德保守派一直没有放弃纯净社会道德使之尽量趋向于禁欲主义的目标。他们顺应。(或者说利用)社会中一部分人的保守道德观念,压制另一部分人的权利――殊不知按照宪法中关于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规定,后者的道德观念也有加以表达的合法权利。用行政处罚的办法钳制后者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用社会中一部分人的道德标准来压制另一部分人的言论自由权利,严格地说属于违宪的行为,是应当认真加以检讨的。

在中国一部分人群进入现代化的都市生活之后,个人主义渐渐得到应有的地位,也渐渐在人们的观念中与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区分开来。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自己的权利,一些“准群体”也渐渐形成为“利益群体”(达伦多夫语),他们希望运用自己的权利,实现自己的利益,争取和保护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一般权利和作为某个利益群体的成员的特殊权利。在这一斗争当中,与性有关的权利正在进入中国人的视野。

同类推荐
  • 行走的中国

    行走的中国

    作品集以重大的社会变革为背景,从具体的城市、乡村撷取题材,视角独特,激情澎湃,气势恢宏地全方位展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发展道路的历史画卷。
  • 时代之问

    时代之问

    本书是新华社知名记者对王蒙、冯骥才、余秋雨、陈忠实、王安忆、贾平凹、李敬泽、韩三平、李连杰、郭敬明等不同年龄段的数十位文化界知名人士的大型文化访谈实录,全面反映和剖析了我国当代文化事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 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

    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

    本书为论文集。收录了作者1988~2002年间发表在学术刊物上的论文。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若干问题”、“鲁迅的思想与作品”、“其他中国现代作家作品阅读记录”、“中国现代文学与西方文化问题”四个部分,集中展示了作者关于中国新诗、鲁迅、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等问题的思考。
  • 爱,永纯

    爱,永纯

    本书是《新闻联播》主播郎永淳和病中妻子吴萍共著的随笔集。2012年,郎永淳妻子吴萍罹患乳腺癌并出现癌细胞转移,郎永淳和吴萍做了一个决定——吴萍去美国休养,已经考上北京知名中学的儿子留学美国,陪伴妈妈。夫妻双方用各自的视角,分别于中美两地回顾近二十年来关于恋爱、婚姻、家庭、教育的心情感悟,笔触真挚,感人至深。
  • 红楼解梦

    红楼解梦

    著名作家刘心武从研究秦可卿这一人物形象入手,开创出《红楼梦》的角匙。他还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三篇关于秦可卿、贾元春、妙玉的小说,这本书里还收入“红学”论说、随笔多篇,多有前人未曾道及的新发现、新观点,而且文笔轻松活泼,读来如吮橄榄,回味多滋,意蕴深远。这是一本“红学”方面的专著,同时也是一本清心悦性的休闲读物。
热门推荐
  • 斗罗之以武封神

    斗罗之以武封神

    天道不允我获得神位,那我便武道成神,成就无上神皇之位。且看一穿越者在斗罗大陆搅起风云,以武封神!
  • 花落必有花开

    花落必有花开

    超欢脱王道文,CP是勋鹿灿白开度繁星。行星饭快戳进来
  • 南泽

    南泽

    孤独的个人和聚合的人
  • 万界网络直播

    万界网络直播

    王锐意外进入万界直播间,成为一名新手主播。给东方不败直播笑傲江湖,给卧龙先生直播三国演义,给容嬷嬷直播针扎紫薇。段誉抛弃山寨小龙女,每日追更神仙姐姐。结婚狂至今已骚扰过近百位观众老爷。武则天、妲己、慈禧偷偷在线下组织世界恶女大会。朱允文最近迷上了穿越时空的爱恋,天天嚷着要去找仙仙郡主开始一场旷世奇恋。对此……小丸子表示不想理他,并向他扔了一个玩偶炸弹。叮,雪姨打赏敲门达人的技巧。叮,佐井打赏忍术,超伪兽画。叮,变态假面向你扔来一打小内内,直播间已自动报警…更有【粉丝聚会】【无尽挑战】【穿越三人行】等等功能正在开启中……
  • 守护甜心之鲜血染红的彼岸

    守护甜心之鲜血染红的彼岸

    守护者们毕业了,可事情并没有完结。圣夜建了中学,新的转学生给亚梦带来怎样的伤害。信任是一念之差,迷茫的心,谁来挽救,复仇的天使,爱的挽救。悲伤的心,灵魂破碎,月亮变成了红色,它暗示什么。感动人心,谁是亚梦爱的王子。几斗歌呗归来,后悔的心,亚梦会接受吗?锁和钥能否结合?新的阴谍,重演的悲剧,是否信任。新的伙伴、朋友、恋人,亚梦能否接受?天使的守护者。守护王子归来,新旧守护大对决。亚梦的身份揭开几千年前一段旷世之情。此作带来新的感受,现在变成了回亿,信任的心。亚梦最后情归何处?
  • 雀占鸠巢之房客入侵

    雀占鸠巢之房客入侵

    宅女姚司懿和基友赵流云旅游回家发现自己房间对面搬来了一个新的房客。此男与自家老妈互认姐弟,眉来眼去,但偏偏就是她半年前的无良男友!一朝翻脸,让相识三年情分滚滚东逝水的顾明大人如今改头换面、笑脸相迎。就在姚司懿以为爱情失而复得的时候却被爆出基友赵流云和顾明大人曾经有过一段过去。昔日舍友的来访,揭开了她那一道至今尚未痊愈的伤疤。当顾明大人一如既往装傻充愣的挑逗她时,姚司懿一把扑上去狼啃狗咬。混蛋!谁叫你害得老娘到现在都只能宅在家里的!(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王妃威武霸气

    王妃威武霸气

    上帝啊,老天啊,要不要这么悲催啊,穿越为燕京首富之家的二小姐,本以为脱离打工的穷苦日子,过上贵族小姐的安心生活,谁料娘亲软弱,亲爹不疼,姨娘毒辣,庶姐凶恶,不过,灵犀姐姐我可不是软柿子,任你们捏圆搓扁,且看姐姐如何斗姨娘,惩恶姐,投身商界,风华绽放,傲视群英......可是,燕京城中享有“不学无术,纨绔至极”盛名的燕京小霸王竟然对灵犀一见钟情,再见倾心,死缠烂打,成天嚷着“非卿不娶”。哼,若想娶我,也是有条件的,做不到你就休想......灵犀:第一、一生只得娶我一人,不得纳妾。小霸王:弱水三千,爷我只取一瓢饮。灵犀:第二、府中你名下所有的产业全归姐所有。小霸王:小爷的就是你的。灵犀:第三、以你的血为媒,以你的肉为聘。小霸王:谋杀亲夫啊......
  • 做事的抉择

    做事的抉择

    本书从世界文化背景考察中国三星堆文明,不免旁及现代人文科学领域中一些重大的尚在探讨中的课题,是一本用现代方法研究古代文化的学术书。
  • 末世终极潜能

    末世终极潜能

    如果末世来临了,你们会顽强的生存下去么?如果末世来临,你们会不惜一切去守护自己的至亲至爱么?如果末世来临,你们会让这片原本美丽的地球,走向毁灭之路么?如果末世来临,你们又该如何抉择?基因进化?潜能激活?这末世谁与争锋?谁能平定这末世?
  • 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

    不凶不吼教出好孩子

    孩子有如一棵小树,需要家庭的温暖来呵护,需要赏识的阳光来照耀。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珍贵的存在,他具有独立的个性,也应有最适合他的教育方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的孩子对父母的批评不以为然,对表扬也毫不在意,父母的话似乎起不到一点作用了。造成这种恶果的原因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企图用大吼大叫的方式来驯服孩子。实践证明,用冷静的方式对孩子进行管教,远远胜过大吼大叫的教育方式。家长如果能把精力放在控制自己的行为上,而不是控制孩子的行为,得到的教育结果会出乎意料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