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67900000001

第1章 序

1999年6月,在德国科隆举行的八个发达国家首脑高峰会议上,八国首脑讨论了21世纪的教育政策。会议发表的《科隆宪章——终身学习的目的与重要因素》强调“教师在推进现代化和提高现代化水准方面,是最重要的资源。教师的采用、训练、配置及其素质能力实质性提升,是任何教育制度取得成功的极其重要的因素”。我国十分重视教师教育。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去年召开的第五次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认为“教师教育在教育发展中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世界各国之所以把教师教育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因为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在一定意义上,教师的质量就是教育的质量。实施人才战略,首先应重视教师资源的开发,建设学习型社会,教师应率先成为终身学习的模范。由此可见,教师素质的提高,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成为推进整个社会进步的着力点。

当前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深入推进,我市的教师教育机构根据新课程改革对师资的要求,改革教师教育模式,更新培训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为中小学培养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新型师资。每一位中小学教师都应认识到继续教育是提高本身素质的重要渠道,要珍惜参加继续教育的机会,积极参加培训,认真学习继续教育的课程,努力使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明显提高,以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古人云:“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可谓道出了进修学习的真谛。教师在进修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最新的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教育技术和教学科研能力,是教育“工作母机”生存所必备的新鲜血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力源泉,也是我们广大教师实现人生价值、完成教书育人使命的重要条件。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一项长周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市构建开放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走上科学化、法制化道路。天津师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并在网上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了百余种继续教育课程,开创了我市继续教育的新局面。为配合新一周期继续教育的实施,天津师大组织编写了一部教师教育系列丛书。教师教育系列丛书是集天津市两个周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经验和天津市“十五”教育规划课题的成果编写而成的。其目的在于完善广大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丛书涵盖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师职业道德与修养、信息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环境教育、青春期教育、美学与美育和研究性学习等若干教学领域。其作者汇集了天津市多年从事教师继续教育教学、管理和课程研究队伍中的精华,每一册均是作者倾其精力潜心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心得,各册具有清晰的思路和系统的结构,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希望本丛书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完善知识结构,增强职业技能等方面有所裨益。

袁晴凯

2004年3月24日

同类推荐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立志勤学(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立志勤学(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希利尔讲艺术史

    希利尔讲艺术史

    《希利尔讲艺术史》:当孩子拿着笔开始随意涂鸦,或者把橡皮泥揉捏成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孩子就已经是艺术家了,所以美国最杰出的教育家希利尔最终选择以独特的方式给孩子们聊艺术和艺术史。这是史上最通俗易读的艺术史普及读物。希利尔先生讲述艺术的方式如此奇特和妙不可言,让孩子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收获了无穷的乐趣。
  • 学生精品美文:一本甜的书

    学生精品美文:一本甜的书

    本书是作者金明春送给青少年读者的一份厚礼。身为一名教师,作者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浓浓的温情。正如作者所说:这本书是甜美的,让阅读成为享受。阅读这一篇篇青春励志心灵美文,能让你的人生生动起来,能让青少年读者感悟到,阅读是快乐的,阅读是美丽的,阅读是生动的;阅读可以诗情画意,阅读可以妙趣横生,阅读可以趣味盎然。同时,透过这一篇篇心灵美文,我们可以体会到,教育,是用爱浇灌的事业;教育,是离心灵最近的工作;教师的工作,有着一种更加神圣的担当。
  • 谁把儿童当被告——去教育化的教育生活

    谁把儿童当被告——去教育化的教育生活

    早在18世纪,法国的哲人卢梭曾敏锐地指出:“我们不懂得儿童!”的确,历经几个世纪之后,卢梭的警告依然在耳边回响。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儿童的经历,却依然不能理解身下的儿童。虽然,儿童教育体系不断在健全当中,但又很难适应儿童健全的成长。或许陶行知先生对教育的经验阐释,使我们应该回到教育原有的起点: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卢梭的教育问题在陶行知的论述中得到了很好的解答:生活的变化使我们自身的教育经验不足以懂得儿童,而懂得儿童的基础则首先要理解生活当中的变化。
  • 威廉豪夫童话上(校园读书活动推荐阅读精品)

    威廉豪夫童话上(校园读书活动推荐阅读精品)

    我们每个人都有值得回忆的美好童年,而童话寓言故事就是这些记忆中的一部分。它让我们拥有了一个充满幻想的天空,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善恶是非观念的种子。童话寓言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以其丰富的想象、美丽的憧憬、善良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启迪着每一个孩子的心扉。
热门推荐
  • 我的木头男友

    我的木头男友

    这是我和他的故事,我想讲给更多的人听。他像木头一样,让我感觉他随时都很冷酷,但是就是这份冷酷深深吸引了我。
  • 我的年少,我的轻狂

    我的年少,我的轻狂

    可以说这是一本小说也可以说这是一本我的自传三年时光很短短到我来不及享受就匆匆过去了三年时光也很长长到我记不清每年每天究竟发生了什么虽说这是一本小说但是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书中的内容大多都真真切切在我身边发生过
  • 冰雪之心:妖娆雪凰

    冰雪之心:妖娆雪凰

    她,从小被龙养大,拥有强大的血脉;他,经过数亿年的孤独而遇见到了她……本来不相干的两个人却因他的无聊而相遇。她在他面前总不自觉放下防备,而他总在她面前放下冰冷……当她知道自己身世时,他无条件在背后为她清除麻烦……且看二十一世纪第一杀手在异世大陆绽放光芒,站上颠覆……
  • 元道剑尊

    元道剑尊

    无名少年,机缘巧合,魔力淬身,得魔女剑魄,身破千法,剑镇万道!身负魔脉传承,心执至强剑道武之极致,剑出锋芒,神魔相挡,剑下湮灭,天若阻,负手镇穹!待剑神苏醒时,万族皆叩首,吾欲破苍天!
  • 云山之外久飘零

    云山之外久飘零

    尚忆振翅横掠揽海天,谁知归去来兮作闲客。昔日通灵仙鸟,如今冷冽仙将。曾参悟万物齐一,也曾历生死苍茫;曾一书一剑飘零远,也曾孤寂遨游天地间。终换得,一夕明星煌煌,黯淡两曜三台。幸于落花时节初逢君,从此风雨交心不言谢。沧溟海中纸扇挽,重霄之上长剑出。非此非彼论诸相,花开不念记风流。烽火再起笼长天,苍山覆血晚照残。长虹贯日映碧落,魑魅魍魉都退却。归来山水皆依旧,墨色正浓坐忘吟——“惯在云山外,久是畸零”。
  • 邪君:别宠我

    邪君:别宠我

    “这辈子我跟定你了”“好啦!那我这辈子要定你了”
  • 腹黑校草的黑萌甜心

    腹黑校草的黑萌甜心

    她是黑道老大的女儿,便是黑道的公主,黑道的继承人。她在外人面前是个萌妹子,她在黑道里却是个女王。她受父母之命前往圣宇学院,为的就是将威胁黑道的白道老大杀掉!只是一个不小心,她成为了他的未婚妻。她对他说道:“娶我得需要心理准备,我可不是什么好惹的人物哦!”他轻轻一笑,说道:“也不过是只小野猫而已嘛!”看他如何将她吃得死死的……
  • 芳路之爱在星空

    芳路之爱在星空

    宋谨芳一个生活在偏远且封闭的北方农村,世俗的偏见让生为女儿身的她受到了父亲的怠慢。父亲在她还很小的时候,就把她和邻家朋友的三儿子定了婚约。可执拗的宋谨芳一心想上学,想从学校这条路走到大城市去。却不经意被邻家老大喜欢,生出了一件又一件不被人家接受的事情。为了摆脱世俗,摆脱这桩婚姻,她借住到一同学家里。在那里她受到了这对母子的爱戴,也萌生了一段充满坎坷的爱情。在经过种种磨难之后,宋谨芳终于如愿以偿,考了大学。可是心已伤痕累累,爱也随风而去。
  • 玄混灭世

    玄混灭世

    仙?笑话,给我提鞋……等等似乎你的权限不够。圣?无语,给哥那个啥没错,倒水。神?喂!听小爷我说话没,给我准备的洗澡水好没有。三寸不烂之舌,通吃四方,风骚无比,推倒各路美女追求?不,哥会让她们投怀送抱不相信哥的能力,那好让你见识见识哥的本事。
  • 萱雨

    萱雨

    此故事很无聊,不喜欢别打我,随意发发的。“雨...萱?”雨天的萱草么?那我再给你一个选项,你愿意来看看所谓萱草的成长么?“十二岁那一年,在我最痛苦的时候,你只对我说过一句话:”你愿意和我走么?“如今我问你一遍:”你是否也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