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69600000002

第2章 前言(2)

在政治与社会篇中我们用了十三章的篇幅对十年来俄罗斯最为突出的社会政治领域的巨变过程进行历史回顾,并对导致这些变化的一系列因素,包括这一时期最重要历史人物——叶利钦的政治生涯和政治思维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对普京的政治思维和实践活动也进行了分析。与以往的研究有所不同的是,我们并不过多地纠缠于一般政治过程和事件的评判,而是紧紧扣住俄罗斯发展道路这一核心问题、围绕着政治斗争的主线展开论述,由此深入揭示俄罗斯政治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和历史必然性。我们从俄罗斯所继承的“遗产”和苏联解体后新俄罗斯初期的社会政治形势开始,先后考察了俄罗斯基本社会政治制度的建立过程以及在建立过程中经历的激烈政治斗争、三权分立政权体制的建立、政党制度与党派斗争、联邦制、民主建设等各方面问题。我们还专门用了一章对俄罗斯最大的反对党——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从艰难崛起、同当权者一争高下到随着形势变化而逐渐势衰、内部发生分裂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此外,我们还对社会的分化、社会不同阶层政治态度及其对政治发展的影响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使读者能够更完整地认识俄罗斯所发生的变化。

在经济篇中我们全面系统地描述了俄罗斯十年经济转轨与发展的内容和结果,论析了“休克疗法”失败的原因,以及普京的“第三条道路”。同时,我们论述了下列内容:(1)微观经济基础的重构,以现代产权理论为依据揭示俄罗斯的私有化、国企改革的进程和内容;(2)宏观经济机制的转变,主要描述和分析财政体制、金融体制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3)俄罗斯滞胀性经济危机的发展与反危机政策的选择,金融危机的原因和治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问题,普京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4)分配制度与人民生活,包括收入分配理论与俄罗斯分配制度的变化,社会保障理论模式和俄罗斯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5)对外经贸关系,主要阐述俄罗斯的对外经贸自由化方针,商品进出口管理和外贸的发展,引进外资和资金外流,对外经济发展战略。此外,我们还用一章的篇幅专门讨论了有关俄罗斯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问题。与以往我国国内对俄罗斯经济问题的研究有所不同的是,我们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对俄罗斯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和各个侧面的改革(包括指导思想、模式定位和政策选择)进行了深入的论析。由于坚持从国情、规律、政策和理论等多方面多角度出发对俄罗斯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进行深刻的分析,从而使我们所得出的观点更加新颖,更加符合俄罗斯实际。

在外交篇中我们用了两章篇幅对俄罗斯对外战略的演变进行了描述。其中,我们分析了俄罗斯早期的“亲西方”外交和普里马科夫时期“多极化”外交失败的理论和实践根源,特别是对后者的分析在国内尚属首次,揭示了叶利钦政权何以“亲西方”和受制于西方的原因。我们用另外两章对普京的“务实外交”、“9·11事件”后俄罗斯对外政策的变化进行分析,指出其政策比较叶利钦时期已做出重大调整,并论证了这一调整的战略成因,分析的深度在国内也处于领先地位。此外,我们重点介绍了俄罗斯对外政策的主要方向——与西方关系、对独联体政策和对华关系,描述了俄罗斯政策的发展脉络,突出其中的关键性因素和症结,以便于读者把握这些政策及其发展趋势。同时,我们从国际关系理论高度总结了俄罗斯对外政策的八点教训,认为这些教训就是鲜活的当代国际关系理论反面教材。

在总论部分里我们首先回答了一些众所关心的问题:(1)关于俄罗斯发展道路。我们把俄罗斯发展道路界定为“以政治为中心、社会激进变革的发展道路”,这是因为:俄罗斯是先期进行了政治变革,再靠政权力量推动激进的社会经济改革;然而,激进经济改革造成经济崩溃,反过来进一步加剧了政治斗争;因此,叶利钦时代基本上是在政治纷争、夺权与反夺权斗争中度过的,解决政治问题成为社会的首要任务,为此不惜牺牲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2)对叶利钦时代的基本评价。我们认为,叶利钦时代在经济上乏善可陈,政治上也未能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制,同时还给社会经济、文化、居民生活、综合国力带来灾难性影响;因此,“叶利钦时代是俄罗斯民族近300年历史中最暗淡的时期之一”。(3)关于“叶利钦现象”。我们概述了叶利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指出正是在政治法统建设这一点上构成了他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一致性。同时我们从俄罗斯社会发展、社会主流意识、社会政治力量对比、社会阶级结构变化等四个方面论证了叶利钦政权何以能够长期存在的原因。

在总论部分里我们还探讨了以下问题。

(1)新制度建设与其母体的关系。我们认为:俄罗斯的社会转轨以对历史的全盘否定为出发点,由于新制度的经济因素并没有在旧制度的母体中孕育成熟,这种否定不能不与它所继承的国情发生巨大冲突;俄罗斯走的是一条非自然的、超乎社会发展规律的特殊道路,这条道路所暴露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几乎都可以在割断历史、违反国情这一点上找到根源。

(2)“相对集权”与“赶超经济”。俄罗斯推行激进经济变革的最初目的是要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振兴,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它与苏联发展经济、避免落后挨打的目的相类似,都具有“赶超经济”性质。但是,“赶超经济”所需要的超常经济发展环境,没有政治上的相对集中和稳定是不可能创造出来的。苏联时期由于模式原因把政治集权极致化,因而是不可取的,但不能因此否定政治相对集权对于经济发展的必要性。我们的看法是:对于落后的、需要在经济上赶超的国家来说,要建立超常的经济发展环境,相对集权是必要的;俄罗斯的实例证明,在条件不具备的条件下实行民主制,连正常的经济发展环境也难以形成。

(3)“革命”与“改良”。俄罗斯的社会转轨采用的是激进变革即“革命”的方式,而不是渐进的改良方式。正是这种“革命”方式造成社会的分裂。我们的观点是:社会转轨很难在分裂的社会中正常运行;因此它应以确保经济改革的成效为前提,提高居民对改革的认同感,增强社会对进一步改革的承受力,这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激进变革则是以打碎传统社会结构为前提,在负载着沉重的苏联遗产的俄罗斯,这不可避免地会引起社会动荡,因而是危险的、不可取的。

(4)“民主式革命”。一方面俄罗斯推行的是社会激进变革,另一方面这一“革命”却是在民主的前提下即遵照民主原则和程序进行的,但是这种民主和“革命”是难以兼容的。

我们的结论是:正是“民主式革命”内在的自相矛盾性决定了叶利钦时代社会转轨实践的矛盾性;叶利钦的悲剧在于,他既想恪守民主,又想搞“革命”,结果使自己深陷矛盾的旋涡。

(5)关于民主制的社会经济基础。民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应当建立在相应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民主制是一种“社会契约关系”的总和,即用法律规范的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总和。没有相对成熟的社会经济条件,这种“社会契约关系”是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的。我们的看法是:俄罗斯是在不具备民主经济基础的条件下率先建立了民主制,再靠“民主式革命”去推动社会经济基础的建设;但是在新的社会经济结构尚未确立之前,俄罗斯实际上不可能建立健全的民主制。

(6)民主的缺陷和弊端。现存民主制度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有带着缺陷和弊端的另一面。实际上,直到今天,如何完善民主制仍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的结论是:俄罗斯的实例证明,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不仅不可能有健全的民主制,而且现存民主制的种种缺陷和弊端还会出现极致化倾向,成为一种“滥民主”,从而严重阻碍社会的进步。

(7)激进变革与社会意识的滞后。我们认为:社会变革应与社会意识的变化相一致,而社会意识的变化又必须与人们的物质利益相统一;俄罗斯的实例证明,激进变革的失败必然引起社会性的怀旧情绪和社会意识的滞后;社会制度性变革与社会意识滞后的矛盾是造成俄罗斯社会政治动荡和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8)社会主流意识与知识分子的作用。知识分子阶层天然地倾向于民主,而与任何禁锢思想的极权主义格格不入。俄罗斯知识分子中盛行的“民主至上”和“推倒(旧制度)重建(新制度)”思想表明,知识分子在反对极权主义的同时,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的观点是: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的思想代表对社会主流意识的形成有着重大甚至是决定性影响;知识分子的民主天性决定了他们进步的一面,但是这种民主天性也会导致“民主至上”,产生不顾客观实际的破坏性行动;自身生存与具体的社会经济活动有所脱节,是苏联也是俄罗斯知识分子民主天性的破坏性一面失去约束的客观原因。

以上所介绍的是本书主要的理论探讨,其中不乏新意。但我们还只是就俄罗斯问题进行总结,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听取不同意见,以利于把这些理论问题深入探讨下去。

本书的写作分工如下:

政治与社会篇:由潘德礼负责。

潘德礼撰写(前言,第一章第一、二节,第二章,第五章,第九章,第十章);

李雅君撰写(第三章,第四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吴建军撰写第一章(第三节));

潘德礼、李景阳和张树华撰写(第十一章);

许志新撰写(第十二章,第十三章)。

经济篇:由许新负责,其中(第七章)由许志新撰写。

外交篇:由许志新负责,其中第六章由李静杰撰写。

总论:由许志新和潘德礼撰写。

本书的附录部分由李雅君收集和整理。

全书的修改、统稿任务由潘德礼和许志新负责完成。

由于俄罗斯尚处在转轨时期,各方面的问题十分庞杂并且交织在一起,所暴露出来的理论问题亦比较深奥,尽管我们作者集体在写作过程中已做了很大努力,尽可能采用最新资料并力求从理论高度对俄罗斯十年来的改革历程进行概括和总结,但仍难免存在疏漏不当之处,在此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潘德礼

2003年6月11日

同类推荐
  • 县域管理研究

    县域管理研究

    盛天下之理,鉴世间之事!你读读吧!你发现吧!你感悟吧!一个思想者,一个实践者,一个创新者的心路;一个学习者,一个生活者,一个事业者的历程;一个公民,一个专家,一个官员的境界。治国理政、哲思启智、知人善任、养身正家、教真育爱、金声玉振、仁医仁术。本书从这七个大方面来盛天下之理,鉴世间之事!
  • 中国共产党英烈志1(爱国主义教育丛书)

    中国共产党英烈志1(爱国主义教育丛书)

    林详谦(18891923)名元德。福建闽候人。林祥谦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幼年时仅读了几年书,便因家境贫困只得停学务农。1906年,由于生活所迫,年仅14岁的林祥谦便随父亲进马尾造船厂做工,受尽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严峻的生活现实,炼就了他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坚强性格。1922年初,他只身离开马尾来到汉口江岸,经技术工种考试,被江岸铁路工厂录用。此间,为了维护工人的权利,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工人的劳动收入,他和工友们曾多次开展小规模的罢工斗争,并用怠工的办法来对付工头的压迫。
  •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和谐社会建设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和谐社会建设

    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军事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各种学科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准确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要根据对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以及对国内外情况的深入比较,深刻论述六中全会的《决定》提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举措。
  • 我们的幸福感

    我们的幸福感

    本书是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反映改革开放30周年的图书重点选题之一。本书系统阐述了幸福感的概念、幸福感的影响因子、幸福感的历史变迁及如何增进人们的幸福感等内容。
  • 寒冰访罗明

    寒冰访罗明

    本书作者以对话的方式记述了罗明先生一家与中国、与北京大学的情缘,更是通过两国领导人的一些交往细节的回忆和当时国际背景的描述,展现了一部活生生的当代中罗关系史。
热门推荐
  • 宝宝发飙:总裁,你出局了

    宝宝发飙:总裁,你出局了

    “签了它,不要让我再看到你。”恶魔总裁拍下一纸离婚书,她拖着残破的身子,带着一个不能说的秘密毅然离开。再相见,她变身亚洲最大财团的总裁夫人,带着一个帅气宝宝炫丽归来,霸道前夫见她拉着酷似他的小小翻版,惊诧质问,却被无敌宝宝言辞呵斥,“放开我妈咪!我的爹地不是你,你--早就出局了!”
  • 我是一个改造人

    我是一个改造人

    “坦率的说,外界对您的评价褒贬不一。狄先生,您自己觉得,是否有一个词能够准确的形容自己呢?”“恩,一个词的话,完美吧,十分完美。”这是一条变异小鱼在大海中成长,并且长成的故事。
  • 气脉天下

    气脉天下

    气动四方,脉行天下!在古老的封灵大陆,沉沦千年的气脉三宗为了那预言中的绝境!共同造就了绝世气脉师:风扬。且看天下最强的气脉师如何在武脉修仙的世界中混的风生水起!透露主人公的一点小小心愿:惟愿香车宝马,美人如玉!
  • 屌丝爆笑逆袭记

    屌丝爆笑逆袭记

    比尔盖茨大学退学,创办微软公司。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白发苍苍时才攻读大学,并频频得不到毕业证。赵本山根本无文化却是春晚的顶梁柱,徒子徒孙遍布全国。为了验证这些低学历却能成功的例子,所以我退学了……
  • 混沌天灭世

    混沌天灭世

    一名被乞丐养大的孤儿,在世界的底层悲痛欲绝,从此踏上灭世之路。
  • 爱是独自缠绵

    爱是独自缠绵

    安然拖着行李,回到梅园。打开院门时,她一眼看到地上有一封信,有如一只付了伤的蝶,静卧在这里。她蹲下身拾起它,是一封特快专递的邮件,她竞先她而至!她的心呻吟一声,握着这封信站在青砖墙下,一路上拼命克制的疼痛哗然而出。草原的气息和爱的狂热,如热浪般在她心里翻滚,带着势不可挡的酸楚和责问。她擦一把急速留下的泪,颤抖着撕开信封,读信里的诗——《石蝴蝶》。
  • 我当代行者那些年

    我当代行者那些年

    最为主神的代理人,楚空发布以下任务1.最好少发放奖励,最好让轮回小队团灭2.为了得到因果点不惜一切代价3.钻系统漏洞的一律抹杀
  • 希望世界美好,我能飞翔

    希望世界美好,我能飞翔

    本书很魔幻,很治愈。故事主要讲一个名叫丽安娜的女孩,竟然穿越了一个结界,来到了一个拥有魔法的世界,随之,她遇到了她的第一个魔法朋友宾娜。宾娜引导丽安娜走上了学习魔法的道路,来到了圣灵魔法学院,与恶灵巫女学院抗衡······
  • 彼岸血殿:邪魅暗王殿下

    彼岸血殿:邪魅暗王殿下

    女主在冰宫和血宫经历种种事情后,认识了众人畏惧的暗王殿下,两人后发生什么呢......
  • 锻阴阳

    锻阴阳

    地球少年穿越修真界,误得《锻阴阳诀》,从此锻九天,炼阴冥。锻炼出一条坎坷人生,虽坎坷,但福源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