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1800000054

第54章 常

【姓氏来历】

相传在远古黄帝时代,以常为姓的古人相当多。当时黄帝有两个大臣,是兄弟二人。一个叫常仪,黄帝命他占月。他根据日月星辰的变化制订了中国第一部历法,称为黄历,是我国历法始祖。另一个叫常先,黄帝命他为大司空和风后一起主管猎牧。他们使我们的祖先由猎牧转为畜牧,是开创我国畜牧业的始祖。他们的后代就以他们的名字为姓,奉二人为常姓始祖。

另一来源认为,常姓是以封地为姓。《元和姓纂》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文王幼子)于康邑,世称康叔封,亦称康叔。后来武王之弟周公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建立了卫国(今河南、河北一带)。周初,周公大肆分封诸侯,诸侯又有封地之制,卫康叔有一子封于常(今山东滕县东南)。后来,秦国灭掉了卫国,其后裔有以国为氏姓卫,也有以封地为氏姓常的。

【姓氏分布】

常姓早期发源地是江苏、山东两地。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甘肃常姓繁衍茂盛。隋唐时期,常姓分布陕西、福建两地;宋代,常姓迁徙于江苏、浙江、湖北等地;明代有山西常姓被迫迁周边省份之人烟稀疏之地;清代常姓迁居到台湾地区及新加坡等地。今日常姓以黑龙江、吉林、河南、河北、山西等省居多。

【姓氏名人】

常骞:三国江原人,以清尚知名。学识渊博,为人清尚,名噪一时。

常惠:西汉太原人,是活跃在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的外交活动家。汉武帝时随苏武出使匈奴,被拘留10余年始放还,后代替苏武为典属国,通晓西域情事,昭帝拜为光禄大夫,封长罗侯,官至右将军。他为汉朝与西域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很大贡献。

常伦:字明卿,号楼居子,明代散曲家。曾官至大理寺评事。其代表作品有《写情集》、《常评事集》等。

常志美:字蕴华,清朝时期杰出的伊斯兰教学者和经师。他精通波斯文,潜心研究宗教哲学。后来由他开创的学派发展成中国伊斯兰教寺院经堂教育中的山东学派,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常任侠:乳名复生,原名家选,字季青,安徽颍上人。现代著名美术史家、作家。著有《汉画艺术研究》、《中国古典艺术》、《中国舞蹈史》、《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史》等著作。

【国学小百科】

中国姓氏有多少

中国的姓氏错综复杂,因此到目前为止共有多少姓氏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数据,先秦时期的姓氏书籍《世本》收入18姓875氏,尽管其中有些姓氏没有流传下来,但绝大部分都使用至今。

到了两汉以后,出现了很多新的姓氏和由少数民族汉化的姓,这大大丰富了我国姓氏的数量。唐代初年编修的《大唐氏族志》收录了293个姓;唐代中叶人林宝编撰《元和姓纂》,收入姓氏1233个;宋朝人撰著的《通志·氏族略》和《姓解》,分别收的姓氏为2255个和2568个。此外,明朝人陈士元所著的《姓觿》一书,收录姓氏3625个;王圻撰写的《续文献通考》,收录姓氏4657个。到现代人编写的《中国姓氏大全》收录姓氏5600多个,《中国姓氏汇编》收录5730个,《中国姓符》收录6363个,《姓氏辞典》收录8000多个,《中国姓氏大辞典》收入11969个,《中华古今姓氏大词典》收录12000多个。

随着姓氏数量不断增加,我国的姓氏本身还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据有关专家保守估计,我国实际使用过和正在使用的姓氏大约有20000个。

【相关链接】

知足者常乐

从前,有一个书生名叫常乐。他年过三十,却是孤身一人,平日里只能靠卖字画度日。

有一年的腊月,风雪漫天,寒气逼人。常乐此时身无御寒衣,家无隔夜粮。拿几张字画去卖。最后也没卖出去,他只好沿街乞讨。这天傍晚,他在路上走着走着,忽然看见前面有座小石桥。于是,他便弯腰来到桥下。正好,桥下有一个火堆,火苗刚刚熄灭,还有热气呢。常乐赶忙把冰凉的双手伸到火堆旁边。他一边烤着手,一边自言自语地说:“知足了!知足了!有这点热气我就知足了。”

此时正好有一位辞官还乡的大人从此处经过。他听到桥下有人连说“知足了,知足了”,不禁一愣。这位大人想:“我居官多年,贪得无厌的人见过不少。只是这以苦为乐、满足自勉的人见得不多。”于是,他吩咐家丁把桥下的人叫上来。常乐见到大人先施一礼,接着吟起诗来:“十年寒窗苦读书,家境贫穷亲友无。学生心中无奢望,冷天见灰也满足。”

大人一听,十分感动,说道:“你一个饱学诗书之人不应终日为饥寒所虑。这样吧,我请你到我家当一名教书先生,不知你意下如何?”常乐一听,马上回答说:“大人,常乐我能得到温饱就足矣,愿为大人教诲子女。”大人感慨地说:“易知足者,常乐也。”后人便有“知足者常乐”一语。

同类推荐
  • 拜水问道:都江堰与青城山

    拜水问道:都江堰与青城山

    关于都江堰与青城山有一种说法叫做“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不仅仅是因为都江堰是世界保留下来的最为古老宏大的水利工程,或者青城山是有“第五洞天”之城的道教名山。也因为都江堰两千年来对巴蜀大地农耕的重要作用,或者青城山对宣扬道教文化及青城武功的巨大贡献。
  • 竹影清风

    竹影清风

    《竹影清风》共收入各种风格、题材散文共60余篇。本书中收录的文章多数为自传体散文,回顾了一个农民出身的青年作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初登文坛以来的三次文学创作高潮,家庭环境的艰辛和坚持文学创作的决心并决心为之奋斗终生的决心也有抒情杂评和调侃性幽默小品;还有人物传记、土特产品介绍等。
  • 巧夺天工 岩画(文化之美)

    巧夺天工 岩画(文化之美)

    那些埋藏在大地之下的石砖瓦砾、珠宝器物……是记载先人讯息的密码。它们静静地、默默地守候着远古的秘密,等待着后人去发现,去破译。看人类祖先是如何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的。
  •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中国古代丧葬习俗

    该书勾勒了古代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包括繁缛的丧仪、丧服与守孝、追悼亡灵的祭祀、等级鲜明的墓葬制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内容。
  • 卓尼洮砚产业文化

    卓尼洮砚产业文化

    尼自然风光瑰丽,生态多样,是一座植物学的博物馆,美轮美奂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尘封,使这里成为现实世界中的香巴拉。卓尼是历史上华夏文明最早发祥的地区之一,黄河的主要支流洮河流经这里,县内洮河流域密布着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寺洼文化等文化遗存。
热门推荐
  • 春秋之后无战国

    春秋之后无战国

    主角为春秋之前一小诸侯国嫡长子。小诸侯国已经沦为附庸国,一旦进入春秋争霸时代,国家随时会被覆灭。形势岌岌可危。主角在成长的过程中,帮助国家摆脱附庸地位,并成为地区大国。主角帮助周王室复兴,惩罚首先称霸的郑国,限制齐国,一手遏制了春秋争霸,将人才智慧用于内强,用于外霸。主角将王这个词重新强化,扼杀了遍地称王称霸的乱世。使皇帝这一名词不再出现,也杜绝了郡县制下事实的半农奴制的东方式帝制的出现。使东方社会在一种全新的宪政状态下发展。
  • 修仙:人道

    修仙:人道

    一日看尽世间繁华,一世不完逐梦路程,少年穿越世界而已,在逐梦的道路上,逐渐远行
  • 真龙之魄

    真龙之魄

    讲述了潜龙大陆上五大宗派的恩怨。原始五大宗派之一炎宗的少宗主炎燚,由于血宗的暗袭,导致炎燚的父亲死亡,使得血,炎两宗毁灭,也使炎燚潜战力尽失。他带着仇恨刻苦修炼,经过了种种磨难最终将潜龙大陆上的三宗派毁灭。最后重建炎宗,自己隐居深山。
  • 火影:佐助的复仇之魂

    火影:佐助的复仇之魂

    写轮眼,可以察看查克拉的流动,复制别人的忍术,甚至将人锁在幻境里……万花筒,可以使用神威,拥有穿越空间的能力……轮回眼,引发世界的浩劫……但是,这条路注定是要用鲜血来铺就的,佐助的复仇之魂在身体内蠢蠢欲动,杀死父母的血组织“红莲”仍然没有线索……我还有九尾的力量,还有我要保护的女孩,即使是世界的末日我也不惧。
  • 韩娱世界偶像

    韩娱世界偶像

    (本书纯粹的韩娱小说,有YY的部分,或与现实不符的部分,请大家都抱以娱乐的态度来观看,如果有部分内容引起大家反感,我在这里诚挚的向大家道歉,谢谢!)他是站在世界顶端的男子.他拥有一切让人羡慕的资本.但他为了一句诺言,毅然回到她的身边,并默默守护她.本故事纯属虚构.弄了一个交流群:146129希望对本书有建议的书友,可以进群交流。
  • 熊猫与大嘴

    熊猫与大嘴

    她一抬头,就看到他站在纵横交错和平川绿野的小道上。他看着她,在笑。冥冥之中,寻雪无踪影,只有苍茫大地下迷了眼的阳光,亦有他与她邂逅。本文是一部温馨爱情小纪念文,致大嘴。
  • 重生之独宠商业女王

    重生之独宠商业女王

    风悠然至死才明白,她一直崇拜敬重的姐姐才是她所有不幸的根源,自己暗恋了二十年的男人成为了她的姐夫,父母以她为傲,家族以她为荣,她剥夺了她所有的一切,一场阴谋让她重新回到了小时候,她要夺回属于她的一切,且看女主直指苍穹,挥写精魄传奇!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惑江山狂女天下

    惑江山狂女天下

    初见,他赠与她萧,说还会再见,再见却是六年之后,她成了她的和亲太子妃。当冰冷腹黑的他遇上了狡猾聪明的她将会有怎样一番天地。?一个本无心皇位的帝王为她登上了高位,只为护她安好.......?一个势力狂大的人,野心蓬勃的人,因她一句话为她放弃了一切......?天下之人都为她倾倒,茫茫江山,看她如何惑媚天下......?
  • 乾言卦语

    乾言卦语

    古老的玄门家族,九五至尊的极限诅咒,永远无法摆脱的噩梦。为了活下去,为了打破那困扰几世的诅咒,入古墓,战邪教,荒漠寻生,极地探险……儒家,道家,佛家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古老的秘法,都市黑暗的传说,每一次的寻觅却让我看到更多的黑暗,我的光明……到底在哪?
  • 青梅竹马无限宠娇妻

    青梅竹马无限宠娇妻

    那年他四岁,她两岁"煜哥哥等等我"她迈着小短腿追着他"你走那么慢我才不要等你"他虽然嘴上这么说却还是放慢了脚步那年他十岁,她八岁"煜哥哥,这道题怎么做?"她苦恼的坐在书桌前,望着旁边看书的少年"怎么这么简单都不会"他放下书拿过了她的作业嫌弃的说那年他十八岁,她十六岁"哇!煜哥哥这里好漂亮啊!"她回头看着他惊讶到"嗯!确实很漂亮"他不再反驳她,眼中的宠溺越来越盛那年他二十四岁,她二十二岁"苏浅安,嫁给我吧!"他手拿戒指,单膝下跪,仿佛在这盛世中只有她一人"我...我愿意"她单手捂嘴早已泣不成声也许世界的有的人就是那么幸运,在懵懂的时候就遇见了命中注定的那一个人(原创系列,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