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1900000012

第12章 谨(2)

清兵入关,为巩固其在中原统治,强制施行“剃发令”,那句名句“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也就是在此时诞生的,并相继制定了官民服饰制度、服色制度。结果导致了传统冠服制度最终消亡的开始,形成满族服饰的一统地位,从而出现了中国古代服饰史第四次大变革。

由此可见,传统冠服并非纯粹是汉族自发而固有的,长期以来,传统冠服是各个民族之间相互交流融合的结果。

【相关链接】

讲究仪表的子路

孔子的学生子路是一个非常讲究仪表的人。这一年,卫国发生了内乱,正在国外的子路听说后,急忙往回赶。有人劝他:“现在国中十分危险,回去了很可能遭受灾祸。”子路说:“拿了国家的俸禄,就不能躲避祸难。”进城以后,子路竭力帮助国君平叛,但还是因寡不敌众,被敌人的武士击中,帽子上的缨带也被割断了。子路知道自己难逃一死,立即停止搏斗,说:“君子虽死,但不能让帽子脱落而失礼。”于是从容地系好帽带子而死。

赵宣子威仪震杀手

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个大臣叫赵盾,谥号“赵宣子”。 那时候晋灵公在位,晋灵公年纪不大,却很荒淫,但赵宣子很忠诚,时时处处都在劝谏君王,让君王感到很厌烦。后来晋灵公突然起了一个歹念,雇了一个杀手想把赵宣子除掉。

这个杀手叫锄麑,天不亮的时候锄麑就到了赵宣子的家里,这时赵宣子的寝室门却已经开了,他端端正正穿好了朝服,然后在那稍微闭目养神,等着上早朝。锄麑见他这种仪容、威仪,非常地感动,很是惊讶,就退了出来,叹了一口气,心想:一个人坐着的时候,都毕恭毕敬,这人绝对是国家的栋梁,百姓的父母官,假如我杀了他,这是不忠,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失信于天下百姓;假如我不杀他,又失信于君王,这是不信,不忠不信,哪里能够在世上做人呢?

最后锄麑就撞树自杀了。赵宣子的那种威仪,让锄麑非常感动和震惊。赵宣子的恭敬,能让锄麑生起这么深的钦佩之情,竟然用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挽救了他的生命。

【延伸阅读】

注重礼仪巧着装

服饰是一种文化,它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精神面貌和物质文明发展的程度;服饰又是一种“语言”,它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审美情趣,也能表现出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以至于对生活的态度。

服饰同时又是一门艺术,服饰所能传达的情感与意蕴甚至不是用语言所能替代的。在不同场合,穿着得体、适度的人,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穿着不当,则会降低人的身份,损害自身的形象。 所以掌握着装的常识、着装原则和服饰礼仪的知识,这是达到内外和谐统一美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1.着装应与自身条件相适应。正确的着装,能起到修饰形体、容貌等作用,形成和谐的整体美。服饰的整体美构成,包括人的形体、内在气质和服饰的款式、色彩、质地、工艺及着装环境等。服饰美就是从这多种因素的和谐统一中显现出来。

选择服装首先应该与自己的年龄、身份、体形、肤色、性格和谐统一。年长者,身份地位高者,选择服装款式不宜太新潮,款式简单而面料质地则应讲究些才与身份年龄相吻合。青少年着装则着重体现青春气息,朴素、整洁为宜,清新、活泼最好,“青春自有三分俏”,若以过分的服饰破坏了青春朝气实在得不偿失。

形体条件对服装款式的选择也有很大影响。身材矮胖、颈粗圆脸形者,宜穿深色低“V”字型领,大“U”型领套装,浅色高领服装则不适合。而身材瘦长、颈细长、长脸形者宜穿浅色、高领或圆形领服装。方脸形者则宜穿小圆领或双翻领服装。身材匀称,形体条件好,肤色也好的人,着装范围则较广,可谓“浓妆淡抹总相宜”。

2.着装应与职业、场合、交往目的对象相协调。着装要满足担当不同社会角色的需要。人们的社会生活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在不同的场合担当不同的社会角色,因此要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着装,以满足担当不同社会角色的需要。

着装应与场合、环境相适应。正式社交场合,着装宜庄重大方,不宜过于浮华。参加晚会或喜庆场合,服饰则可明亮、艳丽些。节假日休闲时间着装应随意、轻便些,西装革履则显得拘谨而不适宜。家庭生活中,着休闲装、便装更益于与家人之间沟通感情,营造轻松、愉悦、温馨的氛围。但不能穿睡衣拖鞋到大街上去购物或散步,那是不雅和失礼的。

着装应与交往对象、目的相适应。与外宾、少数民族相处,更要特别尊重他们的习俗禁忌。总之,着装的最基本的原则是体现“和谐美”,上下装呼应和谐,饰物与服装色彩相配和谐,与身份、年龄、职业、肤色、体形和谐,与时令、季节环境和谐等。

3.整洁大方。整洁的衣着反映出一个人振奋、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而褴褛、肮脏的服装,则是一个人颓废、消极、精神空虚的表现。因此,衣服要勤换、勤洗、熨平整,裤子要熨出裤线;衣扣、裤扣要扣好、裤带要系好;穿中山装应扣好风纪扣;穿长袖衬衣衣襟要塞在裤内,袖口不要卷起,短袖衫、港衫衣襟不要塞在裤内。文秘人员如果衣冠不整、不洁、不修边幅,不仅显得本人懒惰、萎琐,缺乏修养,也有损于本单位的形象,在社交中可能会使对方产生不愉快、不信任的感觉,导致关系的疏远。

[17子路]

【原文】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①分 下称②家

对饮食 勿拣择③ 食适可 勿过则

【译文】

穿衣服要注重整洁,不在于衣服的昂贵华丽。穿着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和家中的经济状况而穿着,才是持家之道。

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不要挑食,也不要偏食,更不要暴饮暴食。

【注释】

①循:依照。

②称:音chèn,合适,配得上。

③择:挑选。

【评解】

一个人的衣着打扮要大方得体,整齐。不要追求衣服的贵与贱,更不要一味的去追求时尚、追求个性而不惜一切代价。穿衣要根据个人的家庭情况或经济收入来决定,最重要的是要适合自己的年龄、性格,。

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注重营养,营养均衡才会有助于健康。然而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偏食、挑食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不喜欢吃的则一口不动,喜欢吃的则狼吞虎咽。这样的偏食、挑食对孩子的发育尤为不利,容易导致营养不良,作家长的一定要注意。

【国学小百科】

古人养生法

1.护胸养生法

古代养生家十分重视胸腔的保养,认为保养得当,可抗邪防病,强身健体。胸背部的保护以 保暖避寒为主,此外还要加强胸部的锻炼。我国古代医学家在实践中创造了一套以按摩和击 打并重的护胸养生法。经验证明,此法能宽胸顺气,活血提神,延缓衰老。现代医学研究表 明,如经常按摩或拍打胸部,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预防冠心病、肺气肿、肌肉发育不良,并能治疗胸闷、心慌、气急、肋痛等症。

2.静坐养生法

早在战国时期,庄子就主张要摒弃私欲,在静中养生。明朝的王阳明继承、发扬了这一学说 ,创建了静坐术。文学巨匠郭沫若年轻时疾病缠身,痛苦不堪,后来练习静坐,顽疾消除,一直活到86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静坐时人的耗氧量显著下降,心脏负荷减轻,脑血流 量增加,人的身心得到充分休息,大脑功能得到积极调整,从而大大提高了人的身体素质, 使人耳聪目明健康起来。

3.叩齿养生法

古人认为齿健则身健,身健则长寿。唐代名医孙思邈主张“清晨叩齿三百下”。明代百岁寿 星冷谦在谈长寿秘诀时,也强调“齿宜常叩”。扣齿的具体做法是:晨起先叩臼(后)齿36下,次叩门(前)齿36下,再错牙叩犬齿各36下,最后用舌舔齿周3~5圈。早、中 、晚各叩齿一次,多做更佳。早晨叩齿最重要,因为人经过一夜休息,牙齿会有些松动,此 时叩齿,既巩固牙龈和牙周组织,又兴奋了牙神经、血管和牙髓细胞,对牙齿健康大有好处 。

4.摩腹养生法

唐代名医孙思邈“常以手摩腹”作为养生之道。宋代诗人陆游也常作“摩腹功”。他们都成了古代闻名的长寿者。现代医学证明,摩腹不仅可以调节胃肠道的蠕动功能,而且还能加强 胃肠道的血液循环,防止胃肠消化功能失调。

5.摩灸足三里养生法

中医针灸歌诀云:“若要身体安,三里永不干”。意思是说,若要使身体安康强健,就得经常灸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在膝盖骨外侧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在人身360个穴位中,具有保健养生作用的首推足三里,此穴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寓祛病延年之功效。国外医学界 也将此穴称伟保健穴”、“长寿穴”。因此经常按压足三里穴能调节胃液分泌,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并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延缓衰老。

6.摩腰养生法

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腰部又有带脉通过,按摩腰部能补肾益气,强腰健骨,聪耳明目,不仅能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而且可以预防腰痛、疏通血气,延年益寿。

7.摩足养生法

摩足是我国流传已久的自我按摩法,能滋阴降火,强腰健肾,益精填髓。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数十年如一日,早晚摩足,从不间断,直到晚年仍精神抖擞,老而不衰。据现代医学研究 证明,搓摩足心,可促进血液循环,刺激该处的神经末梢,促进尿酸排出,祛病延年。摩足 还可治疗失眠多梦、头晕目眩、咽喉肿痛、高血压、心悸等多种疾病。

【相关链接】

嵇绍抗命

嵇绍是西晋有名的贤士,为嵇康之子,当时任侍中郎。

齐王司马冏不拘小节,一天与董艾等人中宫中闲聊,畅谈国家大事。嵇绍穿着朝服求见,董艾就对齐王说:“嵇绍善丝竹,可命他弹琴让大伙儿乐乐。”司马冏也正有此意,就命人抬琴进来请嵇绍演奏。

嵇绍不愿意,司马冏就说:“今天大家都挺高兴,你又何必如此扫兴呢?”

嵇绍庄重是回答:“您是主持政事的君王,更应讲究礼仪,端正秩序。我今天穿着整整齐的礼服前来见您,您怎能让我做些乐工的事呢?如果我身着便服,参加私人宴会,那倒不敢推辞了。”

古时,在什么场合,见什么人,穿什么衣服,做什么事,都有严格的规定,所以齐王和董艾等人听了此话后,都很惭愧。

不择饮食

宗悫是南北朝时期的人,他待人宽厚,从不在小事上与人计较短长。宗悫年轻时很不得志,而他的同乡虞业有权有势,家境富足,用度奢侈。每当虞业请客人的时候,总是几十道菜,酒菜摆得有一丈见方,而宗悫的桌子上只摆有咸菜和小米饭,并对客人说:“宗悫是军人,习惯吃粗食。”宗悫不以为怀,只是照样吃饭,吃完饭便离去,从不因为饭菜差而发脾气。

宗悫胸有大志,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后来,宗悫做了豫州太守,但他并不忌恨虞业,反而认为虞业有才而请他做其长史,宗悫待他很好,并没有因往事与他过不去。宗悫把过去受辱的事看得很开,具有宽厚的胸怀,值得人敬佩。

【延伸阅读】

素食养生益健康

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对养生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进展,认为素食包含了我们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并且素食是我们人类的天性。因为素食可提高智慧,素食可健康长寿,素食可青春永驻。

一、素食可提高智慧

这种素食可提高智慧之说,见于我国最早的古代典籍。古人“素食多智”意思就是说素食可以提高智慧与判断力,现代医学也证明了这一说法,人的头脑活动是由脑细胞内具有正反两种力量交互作用,在人的大脑中不断地冲击,就形成了人们通常所谓的“思考”,冲击到最后总有一方面的作用获得胜利,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决定”。但是要使大脑细胞能够充分发挥其正反两种作用,就必须充分供给大脑细胞所必须的养分,这种养分主要为麸酸、维生素B及氧等。而食物中只有完整谷类及豆类含麸酸、各种维生素B最丰富,肉类则次之,而且份量微少。所以唯有素食的人,才能获得更为健全的脑力,才能使智慧与判断力提高。

二、素食可健康长寿

素食无毒肉有毒,因肉是酸性食物,人体呈现的是弱碱性。素食大多数是出自地上生长的蔬菜、大豆、花生、果品及海藻,既富营养又没有毒素,这类食物可使血液保持碱性,在医学上可以称为碱性食物。因为素食人血液清的原因,所以循环得快,使人身体清爽,精力充沛富于耐力,思考敏捷而且长寿。

胆固醇高人健康的大敌,而胆固醇即以动物的脑、血、神经、血液、胆汁、蛋黄及脂肪等含量较多,如果此类食物摄取太多会引起动脉硬化、心脏病、高血压等病症。

酒精能将致癌物质转送到身体组织里去,喝酒的人常会得肺癌、口腔、食道及胃癌。多吃青菜、水果这些碱性食物,可使血液保持碱性,使人清爽,精力充沛,富于耐力,脑力敏捷,并且可长寿。

三、素食可青春永驻

要想青春永驻,润泽皮肤是首要的条件。那就要先从人的身体需要摄取脂肪说起,脂肪的营养价值:1.供给热能;2.维持体温,保护内脏和润泽皮肤;3.帮助维生素的吸收。脂肪过多会使人发胖,易患高血压、脑出血、心、肝、脾、胃等内脏病。脂肪太少会使人消瘦,易患种种衰弱及皮肤病。

脂肪的来源有两种:1.来自动物之身,为动物性脂肪;2.来自植物的核仁,如花生油、大豆油,为植物性脂肪。这两种脂肪差别很大,动物性脂肪为饱和性脂肪,含胆固醇量多,易引起血管硬化,高血压、心脏病,也有利于癌细胞的繁殖。植物性脂肪为非饱和性脂肪,能促进胆汁酸的排泻增加,使胆固醇降低,可避免心脏病和各种血管病症。由此可知,素食者食用植物油,实为健身驻颜的一大要素。

现在医学院的营养教材表记载了有关提高智慧最普通之食品营养法,这个表对肉类和素食两项比照,可知素菜食品所含的矿物质以及维生素B都超过肉类食品,而且素菜的种类繁多,来源广,又没有毒素,可安心食用,足以证明素食胜于肉食。

紫菜、核桃、花生、黄豆、水果、蔬菜等对我们身体非常有益。我们人体每天需要高品质的蛋白质为40—60克,如果食量过多会导致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加重。同时,也会导致钙的流失。因为蛋白质属于酸性物质,我们人体呈现的是弱碱性。身体里大量的碱是钙,骨头是我们身体的钙银行,所以当我们从肉食里获取大量的蛋白质的时候,骨骼里面的钙就会大量流失来平衡我们血液里的酸碱度,蛋白质摄入多会让钙大量流失,这就是为什么骨质疏松症(富贵病)在发达国家发病率相当高,而在我们大陆一些偏远山区就很少发现这样病例的原因。

酸性体质是万病根源(吃肉后感觉身体疲乏,爱睡觉),身体这部机器并不是吃得多吃得好就能运转好,而是需要能量,并不是多吃鱼肉能量就强,这些多余的高蛋白需要靠我们身体大量的能量来消化它,不仅对身体没有益处,相反吃得太高蛋白的食物会害了自己的身体。所以我们不能因循守旧,再用以往的偏见对待饮食。

[18养生]

【原文】

年方少①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②

【译文】

年轻人不要饮酒,饮酒有害健康。饮酒过量,胡言乱语,丑态百出,惹是生非。

【注释】

①少:音shào,年纪轻。

②丑:丑陋。

【评解】

“酒是祸之源”,喝酒过度不但对健康不利,还会给自己带来麻烦。“酒是穿肠毒药”,尤其是年轻人,自律能力差,有的时候又爱逞能,不喝则已,一喝就喝得昏天黑地、酩酊大醉,结果不是招惹麻烦就是无端生事。

同类推荐
  • 文明的故事

    文明的故事

    《文明的故事》乃威尔斯代表作中之代表作,被称为“世界之书”,凡有文字的地方即有《文明的故事》的译作,这几年来畅销多达千万册以上,乃介绍人类历史、文化的经典之作。
  •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近代中国学术界名家辈出,形成宋以来学术发展的又一高峰。究其原因,涌现大量史料,承袭清学余荫,沟通域外汉学,当在首要之列。治学须知大势,近代国际汉学界对中国认识的深化和中国学者掌握西学外语程度的增强,使得彼此得以沟通,渐成一有机整体。通过描述分析中外学界的交往关系,可以显现学术发展的状况趋势,并把握个人及流派在其中所处的时空位置,进而探寻新世纪中国学术发展的正途大道。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诚实守信(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诚实守信(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兰州历史文化(二)

    兰州历史文化(二)

    兰州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居南北之中,扼东西要塞,黄河横穿境内,地势沿河起伏。悠久的历史、绚丽的文化,形成了集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于一身的兰州历史文化。这种文化结构,不仅奠定了兰州人民纯厚朴实的文化基质,而且影响着一代代兰州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她的文脉传承。挖掘整理、弘扬光大使其绵延不绝,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兰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由于种种原因,保存于地面上的历史文化遗存并不多,因此,通过文字记载,保存历史记忆显得尤为重要
  • 悲越天山——东干人记事

    悲越天山——东干人记事

    秋高气爽,景色宜人。正在准备庆祝建都850周年的北京,熬过了酷暑盛夏的困扰,又展现了它明媚靓丽的风姿,吸引并接待着五洲四海、络绎不绝的游客。我刚从宁夏开会归来,也明显地感觉到北京已进入气候最美好的旅游高峰季节。坐在写字台前,阅读着近期收到的函件,不时接听来自各方的电话,为奔走相告的喜事而欣慰,为远方亲友的病危而担忧,更为回族穷困地区的脱贫振兴而鼓舞。
热门推荐
  • 数学教学的趣味知识设计

    数学教学的趣味知识设计

    本书针对学生在学习数独中出现的问题,有步骤、有梯度地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和解答题目,增强学生“举一反三”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独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独的信心。
  • 妖孽美男太嚣张

    妖孽美男太嚣张

    一次“意料之外”后,他霸道张扬的宣言——她是他的专属物。他宠她疼她无比的纵容她,当她弥足深陷时,曾经的一笑置之却成了现实,原来她可有可无。原以为他们终将一如既往的成为两条平行线,可不知是命运的捉弄还是上帝不经意间打了个盹,平行线再次交集。当一切迷雾拨开,当彼此真正身份揭晓,他是她的未婚夫……是再次沦陷还是各自分散?原来一切早已在冥冥中注定。【许你一生却擦肩过,所以我来付你一世】
  • 僵尸的极品

    僵尸的极品

    活尸吸人鲜血,跳尸逢吉避凶,铜甲尸铜皮铁骨,金甲尸王隔空摄血……修罗飞天尸旱魁修成玄骨翼,两翼展开十米,可飞天,速快见虚影,可扇尸风,方圆内生畜草木皆灭。九幽天魔尸可下九幽地府,可变男变女,变老变少,能吸他人大神通者修为。心地善良的大好青年王凌为救宫家大小姐,车祸后意外变成了一头低阶僵尸,当他结识天师后人后,又凭怎样的机缘修成各种上古尸体对抗命运。令人敬畏的茅山老祖重出民间,虚空画符施展出神秘的道术,道:“僵尸王而已,师尊分分钟杀一片给你看。”
  • 翊风战神

    翊风战神

    一个孤儿,他不仅仅受了各种欺压。谁都瞧不起他。谁欺年少我轻狂,一朝更比极无双。看我张翊,一步一步踏入战神的道路
  • 西藏生死线

    西藏生死线

    这里记载的是一个尘封百年的最原始的西藏,直到今天也鲜有曝光的珍贵纪录。这片神奇的土地,从来不需要神话和传奇的铺衬,她圣洁,充满神喻,同时,拥有万千变化。如果不是100年前一个人的真实历险,并在民国以寥寥几十册自印本的形式面世,我们至今不会了解到这段惊心动魄又叹为观止的藏地亲历。
  • 异世至尊天邪

    异世至尊天邪

    他,年仅24岁,却已是帝国号称擎天柱的将军。他,参军6年,为帝国打下无数江山。他,远征边塞,凯旋而归后,发现挚爱的妻子却成为了王妃。怒火中,他屠遍了皇宫,惨死于乱箭下……欢迎加入至尊天邪,群号码:579472140
  • 情迷大明星:爱我,请排队

    情迷大明星:爱我,请排队

    夏意,邵钧捡到的小孤女。她的名字,她的年纪,她的生日,全部是他规定的。她是他的,人,生命,她的心,只能是一个人。青涩年少,她最大的烦恼就是如何才能被他喜欢。一个孤儿,最怕就是回到一个人的天地。他是她的天,是她的一切,她想保护他,变成对他重要的人,近乎偏执。邵钧面对她只有叹气的份。暧昧的玩笑,差点要了她的命。一个女孩怎么这么倔,这么惹他心疼?她难道看不出,他的心早就为她沦陷,早在最初那不经意的一瞥……他们是相知相爱,最为默契的恋人,本以为没有任何事可以拆散他们坚固的爱,却不想连一点点小小的试炼都熬不过。邵钧入狱,夏意深陷,一步一步落入韩彻精心布置的陷阱。是她太寂寞、太软弱,还是她太善良、太念情?爱与不爱,一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她找不出答案?背叛,纠缠,原谅……威胁,误会,失望……到头来,邵钧远走,夏意流产,韩彻息影——谁胜,谁负?
  • 我的命运我做主

    我的命运我做主

    公元2010年11月,中国辽阔的西北大地已经进入了初冬,绵延在丝绸之路上的美丽草原、千里翰海戈壁也已被银白的薄雪覆盖。这就是我出生和生活成长的地方,我的故事就发生在这片我热爱的土地上。
  • 卓越员工素质修炼

    卓越员工素质修炼

    平凡的员工安于现状,却因为放弃努力,不得不过平凡的生活。而卓越的员工不安于现状,他们经过不断的努力,最终成为了一名卓越的员工。超越平凡,选择卓越。这是一句值得每一个企业员工一生追求的格言。郑一群编著的《卓越员工素质修炼》从员工的角度出发,着重从正确认识自己的位置;做一个善于思考的员工;行动是通往成功的桥梁;懂得感恩,营造和谐环境;对待工作尽职尽责;勤奋让你从平凡走向卓越;增强自己的团队意识;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等九个方面详尽展开。通过《卓越员工素质修炼》,你将发现,只要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你也可以从平凡的员工步入到卓越员工的行列中。
  • 清末英雄传之沧海横流

    清末英雄传之沧海横流

    作品简介:小说以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为依托,用简洁鲜明而不失细腻的笔触,形象描绘了主人公们的反海盗、捉土匪、中科举、反贪官以及与封建落后势力作斗争而最后辞官的传奇经历,提出了忠臣与英雄人物在那沧海横流的封建落后势力的强压下是难以发挥作用的,需要后来几代人不断努力,国家才有前途的主题思想。作品故事曲折动人、引人入胜,有蕴含哲理的清新笔调与刻划人物的心理的叙事艺术,把独特海域风光和诱人气息的海洋文化介绍到文学领域中来。作者:蕃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