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1900000017

第17章 信(1)

【原文】

凡出言 信为先 诈①与妄② 奚③可焉

【译文】

凡是开口讲话,首先要讲究信用,欺诈不实或花言巧语的话,是行不通的,不要去说。

【注释】

①诈:欺骗。

②妄:不切实际的言语。

③奚:何。

【评解】

“言而有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人讲话一定要真实,不真实就不信。讲话也要注重有没有真诚,人与人之间交往,最频繁的、最容易沟通的就是言语,最容易表达的就是言语,言语如果不能建立在互信这种基础上,人与人的交往就非常的虚伪、非常的虚假。

假如自己不守信,还要找一些借口,说些花言巧语,来掩饰自己的失信,那你的名声可能就会愈来愈差。

天有不测风云,很有可能你确实很想守信,但其中出现了一些状况让你无法实现诺言,这个时候就要坦诚布公,因为当对方真正了解了其中的原因,又了解你的诚意,也是会谅解你的。

【国学小百科】

古人的诚信

诚信是一种个人修养,又是一种道德行为。诚信既是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它要求人们真实无妄、诚实无欺,也只有诚信,家庭才会和睦,社会才能和谐。诚信自古以来就备受中华民族推崇的一种人格境界。

人不要轻易向人承诺,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处理大事更要认真谨慎,若答应的事情就要一定办到,不可言而无信。孔子也多次谈到诚信的问题。他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做人而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常识,背信弃义则为人所不齿。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要讲诚信,才有立足之地。如果执政者将诚信束之高阁,就会失去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人的言论应该以诚信为本。这里的诚信包括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也就是言论要与事实相符,言论要与行动相符,口里说的要与心里想的相符,不能口是心非。

关于诚信,管子说“非诚贾不得食于贾,非诚工不得食于工,非诚农不得食于农,非信士不得立于朝”(《管子?乘马》),大意是不论从事贾(商)、工、农、士哪一种行业,都要讲究诚信,否则,就不要以此谋生。

古人经商讲究“童叟无欺”,足见商家的诚信态度。管子的这几句话主要是告诫各种行业的人都要诚信责己,诚信待人,不自欺欺人。尤其最后一句强调为官者必须是诚信之士,不然就没有资格立足于朝廷。

【相关链接】

一诺千金

秦朝末年,楚国有一个叫季布的人,他这个人个性耿直,而且非常讲信用,只要他答应的事,就一定会努力做到,也因此他受到许多人的称赞,大家都很尊敬他。

他曾经在项羽的军中当过将领,而且率兵多次打败刘邦,所以当刘邦建立汉朝,当上皇帝的时候,便下令捉拿季布,并且宣布:凡是抓到季布的人,似黄金千两,藏匿他的人则遭到灭门三族的惩罚。

可是,季布为人正直而且时常行侠仗义,所以大家都想保护他。起初季布躲在好友的家中,过了一段时间,捉拿他的风声更紧了,他的朋友就把他的头发剃光,化装成奴隶和几十个家僮一起卖给了鲁国的朱家当劳工。

朱家主人很欣赏季布,于是专程去洛阳请刘邦的好朋友汝阴侯滕公向刘邦说情,希望能撤销追杀季布的通缉令,后来刘邦果真赦免了季布,而且还给了他一个官职。

有一个和季布同乡、名叫曹邱生的人,他一向喜欢和有权有势的朋友来往,于是就托人写介绍信给季布,希望能和季布认识、交朋友。可是季布一见到他就很反感,根本不想再理会曹邱生,但是他面对季布讨厌的神色,像是没发生什么事的继续说:“您也知道我们都是楚国人,人们常说‘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句话是我到处替您宣扬的结果,可是您为什么总是拒绝见我呢?季布听完曹邱生的话,非常高兴,顿时改变了态度,而将他当作上宾来招待。

季札挂剑

周代的季札,是吴国国君的公子。有一次,季札出使鲁国时经过了徐国,于是就去拜会徐君。徐君一见到季札,就被他的气质涵养所打动,内心感到非常地亲切。徐君默视着季札端庄得体的仪容与着装,突然,被他腰间的一把祥光闪动的佩剑,深深地吸引住了。在古时候,剑是一种装饰,也代表着一种礼仪。无论是士臣还是将相,身上通常都会佩戴着一把宝剑。

季札的这柄剑铸造得很有气魄,它的构思精审,造型温厚,几颗宝石镶嵌其中,典丽而又不失庄重。只有像延陵季子这般气质的人,才配得上这把剑。徐君虽然喜欢在心里,却不好意思表达出来,只是目光奕奕,不住地朝它观望。季札看在眼里,内心暗暗想道:等我办完事情之后,一定要回来将这把佩剑送给徐君。为了完成出使的使命,季札暂时还无法送他。

怎料世事无常,等到季札出使返回的时候,徐君却已经过世了。季子来到徐君的墓旁,内心有说不出的悲戚与感伤。他望着苍凉的天空,把那把长长的剑,挂在了树上,心中默默地祝祷着:“您虽然已经走了,我内心那曾有的许诺却常在。希望您的在天之灵,在向着这棵树遥遥而望之时,还会记得我佩着这把长长的剑,向你道别的那个时候。”他默默地对着墓碑躬身而拜,然后返身离去。

季札的随从非常疑惑地问他:徐君已经过世了,您将这把剑悬在这里,又有什么用呢?季子说:虽然他已经走了,但我的内心对他曾经有过承诺。徐君非常地喜欢这把剑,我心里想,回来之后,一定要将剑送给他。君子讲求的是诚信与道义,怎么能够因为他的过世,而背弃为人应有的信与义,违弃原本的初衷呢?

【延伸阅读】

诚信——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

诚信就是以诚待人、实事求是、以信为本、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为人坦荡、诚恳处世、光明磊落。诚信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道德范畴。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是人与人相互信任的基础。

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誉,市无信不兴,以诚为本,以信为天,对别人诚,就是对自己信。千百年来,人们讲求诚信,推崇诚信。诚信之风质朴醇厚,历史越悠久,诚信之气越光大华夏,充盈中华。它早已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成为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只有以诚来做人处世,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在事业上有所发展,才有光明的前途。

诚信与成功之间的关系,犹如山与水之间的关系。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仁者看来,山的厚重与坚韧象征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依靠,诚信就是山一般的品质。在智者看来,水的流动与冲力象征了人对自己的生活采取一种灵活与坚持的生活态度,成功就是对水一般品质的报偿。

正所谓是“人无信不立”,社会不能没有诚信,“诚信”是人们友好交往的必要条件,“诚信”同时也是实现成功的重要环节。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只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才能体现出个人的价值。你可以没有文凭或背景,但是你不能没有“诚信”,没有前者可能失去一次机会,而没有后者将失去周围一切机会,更不用谈如何成功。

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无论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哪个社会,什么阶层的人,诚信的人都是社会所称赞的。

“一个人可以失去财富,失去工作。但万万不可失去信誉。”如果一个人失去了诚信那他就等于失去了朋友、失去了机会,失去了本可以属于他的东西。

无论是何人,在何时间,何工作岗位,只要拥有了诚信,就拥有了一半的成功。因为成功垂涎于具有诚信的人。

[34季札]

【原文】

话说多 不如少 惟①其是 勿佞②巧③

奸④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译文】

话多说不如少说,讲话应恰到好处,而不要讲那些不合实际的花言巧语冠冕堂皇的话。

奸诈取巧的语言,下流肮脏的话是无赖之徒粗俗的口气,都要避免不要去沾染。

【注释】

①惟:只是。

②佞:惯用于花言巧语献媚的人。

③巧:虚浮不实的话。

④奸:奸诈。

【评解】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所以在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则不可以讲。往往是自己不经意的一句话,到最后惹出很大的麻烦,所以说话时就要特别注意。正所谓“言多必失”,讲话多说无益,一定要注意。

讲话要把握一个纲领,凡是无意义的话、不真实的话,恶毒的话不要讲。要讲好的话,讲真实的话,讲善良的话。不要讲一些是是非非、无关紧要的话,很容易得罪别人。“恶语伤人恨难消”,如果你用不好的言语去伤害别人,往往让他一生都觉得非常痛苦,很遗憾。

脏话、粗话不要讲,也不要给别人起不文雅的绰号。脏话如常挂在嘴上,时间长了,就会变成口头禅,不论什么场合都会不经意吐出,会给人留下没素质、没修养的坏印象,所以一定要改掉这样的坏毛病。

【国学小百科】

古代的讳称

在我国古代称谓中,有一种在全世界可谓独一无二的现象,就是为了尊重别人而用避讳的方法改变原有的称谓而形成一种新的称谓。

避讳之俗,最早见于春秋时的鲁国,但在整个先秦时期发展很慢。秦统一六国之后,避讳逐步被推广开来。从秦汉到唐宋,避讳的总趋势是愈来愈严,在宋代达到极盛。元代大幅度降温,明清时也讲避讳,但比较宽松。

避讳的方式很多,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改字法、空字省字法、缺笔法。

改字法,以同音字、同义字、近音字、近义字来代替应避讳之字,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第一次在全国正式实行统一的避讳。秦始皇名“政”,全国不得用“政”及其同音字。正月或改称“端月”,或改读音为“征”,这种读正月之“正”音为“征”的习俗,一直保持了下来。

空字省字法,在书写中遇到应避讳之字时,或空一格,或画一个方框,或干脆将此字省去。这种省字法用于人名,就成为一种讳称,极易使人产生误解,如杜佑《通典》卷中有这样的话:“大唐武德中,太宗围王充于东都”。这个“王充”,本指隋末唐初赫赫有名的王士充。唐代避太宗李世民之“世”字,或改写为“代”,或省去。

缺笔法,就是在写字刻书时遇到应避讳之字,不改不空,而将该字少写一笔两笔,表示自己并未直书该字,但又不影响读者对文义的理解。

【相关链接】

服子直言

战国时期,服子言谈举止特别讲究礼貌。有一天他去拜访一位朋友,主人对他非常客气,还邀请了许多朋友陪他一起游玩。有一位客人想趁机向服子请教问题。

服子很直率地说:“你有几个不足之处。”

客人一愣,说:“请讲。”

服子说:“恕我直言,你一见我就笑嘻嘻的,这是一种轻浮的表现,这是其一;第二,交谈中你不称我为老师,是不够尊敬我;第三,我们交情很浅,而你谈得很深,太随便了。”

终身受益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在他小的时候,有一次,他跟他姐姐在比剥核桃,结果都剥得很慢。他们家的仆人就跟他说,你用热水烫一烫就很好剥。司马光去拿热水来烫,刚好他的姐姐离开一段时间又回来,看他剥得好顺好快,就说:弟弟,你怎么这么厉害,谁教你的?司马光说,我自己学会的。

刚好他的父亲走过去,父亲当场就跟他说:有多少本事就说多少话,不是自己剥的绝对不能夸大。所以由于父亲在他第一次犯错就给予严厉的指责,使得后来司马光一生都非常坦荡,他也曾经讲过“平生所为之事,无有不可语人者”。

【延伸阅读】

如何打圆场

“打圆场”不是不着边际的奉承,也不是油腔滑调的诡辩,它是一种说话的艺术。认真学习并掌握这种艺术,注意在特定的场合中“察言观色”,适时得体地“打圆场”,能有效地摆脱尴尬和烦恼。

1.转移话题,缓解紧张气氛

在交际场合中,如果某个较为严肃、敏感的问题弄得交谈双方都很对立,甚至阻碍交谈正常顺利进行时,这时我们可以把话锋一转,用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来活跃气氛,转移双方的注意力,或者通过幽默的话语将严肃的话题淡化,使原来僵持的场面重新活跃起来,从而缓和尴尬的局面。

2.找个借口,不让对方难堪

有些人之所以在交际活动中陷入窘境,常常是因为他们在特定的场合做出了不合时宜或不合情理的事情,于是就进一步造成整个局面的尴尬和难堪。在这种情形下,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换一个角度或找一个借口,以合情合理的解释来证明对方有悖常理的举动在此情此景中是正当的、无可厚非的和合理的,这样一来,对方的尴尬解除了,正常的人际关系也能得以继续下去了。

3.善意曲解,假装糊涂

在交际活动中,交际的双方或第三者由于彼此言语之间造成误会,常常会说出一些让别人感到惊讶的话语,做出一些怪异的行为举止,从而导致尴尬和难堪场面的出现。为了缓解这种局面,我们可以采用故意“误会”的办法,装作不明白或故意不理睬他们言语行为的真实含义,而从善意的角度来做出有利于化解尴尬局面的解释,即对该事件加以善意的曲解,将局面朝有利缓解的方向引导转化。善意的曲解并不是单纯的和稀泥,而是弥补别人一时的疏忽,消解别人心中的误解和不快,保证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因而是一种很有效也很有必要的交际手段。

4.审时度势,让各方都满意

有时在某种场合中,当交际双方因彼此不满意对方的看法而争执不休时,很难说谁对谁错,作为调解者应该理解争执双方此时的心理和情绪,不要厚此薄彼,以免加深双方的差异,并对双方的优势和价值都予以肯定,在一定程度上来满足他们的的自我实现心理,在这个基础上,再拿出双方都能接受的建设性意见,这样就容易为双方所接受。

“打圆场”有别于“和稀泥”,它是从善意的角度出发,以特定的话语去缓和紧张气氛、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语言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有着积极的意义。

【原文】

见未真① 勿轻②言 知未的 勿轻传③

事非宜 勿轻诺④ 茍轻诺 进退错

【译文】

在还没有看到事情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时,不要轻易传播。

不合义理的事,不要去轻易答应,如果轻易答应,会使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注释】

①真:真相。

②轻:轻率。

③传:传播。

④诺:答应。

【评解】

人与人相处,会遇到很多问题,也会产生一些纠纷。而事情的真与假,善与恶,曲与直,并不能只听片面之言,正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所以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不要道听途说,充当“传声筒”。

在弄清事实真相之前,不要随意散播出去。如果散播出去的话和事实不相符,就会引起误会,产生纠纷,造成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所以事情的大小,我们都要特别谨慎小心,千万不可以为所欲为。

在他人有求于己时,一定要量力而行,自己做不到的一定不要轻易的去答应。一个人说话做事都要守信用,若轻易许诺,可却没有办到,就会使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

【国学小百科】

古人的盟誓

盟誓,就是发誓,宣誓,亦称“盟约”、“盟契”、“盟要”、“盟载”等。这是我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同类推荐
  • 奇趣天下:最邪最灵异的地方

    奇趣天下:最邪最灵异的地方

    在世界不为人知的角薄利城,存在着很多灵异的地方,他们背后有很多故事值得我们挖掘。本书选取了全世界诸多著名的灵异之地,并讲述了它们身上的故事,提示灵异之地的灵异之处。诸如李·克斯特伯爵夫人宅院、布朗城堡、百利佳丽城堡、美国白宫、伦敦塔等等。在讲述的时候会加入地方特色,增强可读性。本书还添加了很多图片,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 八闽魅力:福建文化特色与形态

    八闽魅力:福建文化特色与形态

    本书主要指福建文化特色与形态。包括历史传说文化遗产远古文化历史文化思想文化艺术文化民俗文化等,其中图文并茂,图解图注,形象直观,赏心悦目,彩色制作,丰富多彩,设计精美,格调高雅,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 根系文化情共筑中国梦

    根系文化情共筑中国梦

    本书介绍了宁夏话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前身为宁夏话剧团从上世纪60年代的鼎盛时期,到80年代的落寞,在90年代通过锐意改革走出困境的经历。
  • 中国传统文化原典选读

    中国传统文化原典选读

    本书以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原典作为核心内容,选取了国学经典中最有代表性的十一部作品,从传播学的角度将文化原典产生的社会背景、各个时期的传承情况以及围绕经典重大问题研究的不同观点一一陈述,力求从全新的角度建构出文化经典学习的多维知识体系,以帮助读者更方便地领悟。
  • 中华成语故事(贞)

    中华成语故事(贞)

    本书力求达到一册在手,纵览成语故事全貌的目的。注重可读性、知识性和完整性,对每条成语分为出处、词义和故事三部分。排列顺序按汉语拼音音序的先后,可以方便读者查阅。它既可以使你加深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从中学习历史知识,提高文化素质。
热门推荐
  • 神穴

    神穴

    古道苍山,大漠寒宫,云海天漏,雪山深潭……诡异与惊悚淹没了沉寂,一声声惊叫的背后隐藏着无数的离奇!神女的绝世情缘,狐人的血泪隐世,龙潭的奇世之主,黄沙下的金字塔,这些千年流传的故事里,竟然隐藏着绝对的真实。寻幽探密,打开的是过去,看到的却是无法解开的迷……
  • 赌灵逍遥录

    赌灵逍遥录

    四根纳灵,所以灵者诞生了....灵者苦啊,所以赌博出现了...从赌桌上牌九、色子的小赌,到人世间选择、际遇的豪赌,形形色色看灵者轻松玩转...不过,苦逼的灵者,表面虽然光鲜耀眼,但是背后全都是血与泪的控诉啊!哦,不好意思,说多了...
  • 孙尚香的离骚

    孙尚香的离骚

    三国杀同人小说征文大赛参赛作品故事以《三国杀》游戏为背景,取材“赤壁大战”的桥段,孙尚香挂帅联合东吴,一同对抗曹操的风流韵事。文风诙谐,轻松幽默,张弛有度,相信一定令您忍俊不禁。
  • 大道兵

    大道兵

    大劫过后,文明荡然无存。修真者最后一次盛世猛然降临,让世界再度被血与火笼罩。在一切破碎之时,一个孤寂的灵魂悄然重生,回到三十年前那个大劫还未降临的时代。而一个道兵的传奇,由此展开。“借我一次重生,还你万世太平,可否?”
  • 哑鬼

    哑鬼

    飘忽不定的罪孽之影,可悲的宿命,迷失的道路;因憎恨和被憎恨而破碎的两面镜子,是双重的枷锁,在交错的时光和黑暗中浮现,你的怨恨,替你消除。每个人都有野兽封印在胸中,都有魔鬼深锁在眼眸。最算是最善良的人也有过最残忍的念头。
  • 鬼夫上门

    鬼夫上门

    七月半,活见鬼,本来是给老爸上坟,却意外勾搭了个色鬼回来,从此生活大变。“你大爷的,上来就想睡老娘?”苏晓怒骂道。紧跟着,光怪陆离,人妖恋,白尸怨婴,子母阴煞,纷至沓来。”老娘只想过个正常生活,你们为什么非得找老娘?“苏晓忍无可忍怒骂道。可后来,苏晓发现,貌似……自己才是主角,这个漩涡已经把自己给陷了进去!
  • 娇妻在上,恶少别急

    娇妻在上,恶少别急

    “我不要,你这个恶少,你被下药关我什么事!”面对一个强壮有力的大男人,她的挣扎没有起到丝毫的作用!“恶少?哼……不要也得要。”冷原听到这个小佣人对自己的称呼后,恼羞成怒。这小佣人居然敢在背后称自己是恶少,怒火一时攻心,忍不住张嘴就向林宝的脖子咬去。林宝被冷原的话吓得魂不附体,只是拼命的想要逃开恶少的束缚……
  • 聪明女人的24堂幸福经营课

    聪明女人的24堂幸福经营课

    漂亮是与生俱来的,而美丽却是后天形成的。女人可以不漂亮,但不能不美丽。女人选择爱情,本质上无非是选择和谁过一辈子。遗憾的是很多人并不懂得“选择”,她们只懂得挑拣。俗话说,柔能克刚,收服男人就得对他好。但不要时时、事事都好,只要在他生病时照顾他就行了。记住:千万不能太宠男人了,不要让他习以为常,以为这是你该做的,你喜欢做的。女人要有自己的生活,要知道爱情和家庭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女人应该把握好自己的天空,珍惜自己,充实自己。只有这样,一旦在爱情之火燃尽的时候,你才能很潇洒地收拾悲伤,不让他带走自己的一片云彩。金钱自立是女人的资本之一,学会理财才是追求独立自主的基础,不要掩饰对金钱的喜爱和追求。
  • 庶女翻身战

    庶女翻身战

    你以为认了亲爹就可以过上好日子了?就可以庶女翻身把歌唱了?不不不,你错了。没认亲爹前,虽然吃不饱穿不暖,但是小日子过得还是比较安稳的。认了亲爹后,不仅嫡姐主母要置之于死地,连自个儿亲爹都欲除之而后快。作为一个小小的庶女,主母不喜欢没关系,但是连亲爹都要除之,这就是一件非常苦逼的事情了。为了保住小命,只好一鼓作气,踢倒嫡姐,扳倒主母,弄残王爷,抱住美男!为了广大基层下苦苦挣扎的庶女们做好带头作用吧!
  • 驱魔少年在校园

    驱魔少年在校园

    一次意外,让蓝振宇踏入了神秘的世界。接踵而至的便是各种光怪陆离的灵异事件让他成为成为校园的八卦中心。有人叫他法师,有人叫他神棍,有人叫他民俗文化继承者。蓝振宇的生活中除了不断出现的危险,还有各色的女人,温柔的校花,风韵少妇。女人们觉得他是一个帅得冒泡的性感男人,尤其他那忧郁的眼神,稀疏的胡茬,手中那不知几几年产的拉菲,摆明是周易“研究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