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1900000027

第27章 亲仁(1)

【原文】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①众 仁②者希③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④ 色不媚

【译文】

同样是人,善恶邪正,心智高低却不一定整齐。跟着潮流走的俗人很多,而仁慈博爱的人却很稀少。

如果有一位真正有仁德的人出现,大家自然就会敬畏他,因为他说话公正无私没有隐瞒、不会扭曲事实,也不会去讨好献媚他人。

【注释】

①俗:庸俗。

②仁:仁慈。

③希:同“稀”,稀少。

④讳:因有所顾忌而不敢说或不愿说。

【评解】

俗语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就是说同样是人,也有三六九等之分,有品德好坏之分,有肤色之分,有民族之分,有男女之分等,而这之中随波逐流的人多。有一颗仁慈博爱之心的人,所做的事情是对他人有利,对社会有益的人,这样才不愧对此生。

一个正直的人,敢于说出真话,没有任何避讳,不会歪曲事实,不会添油加醋,更不会去讨好献媚他人,因为他的心是善良的、是仁慈的、是清澈的,他能宽恕人,包容人,能与人和睦共处,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受到别人的敬佩与尊重。

【国学小百科】

儒家的仁爱思想

儒家仁爱思想是儒家伦理思想的灵魂,仁爱思想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仁是中国古代儒学基本的道德思想。

仁爱思想强调爱国爱民,蕴含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强调推已及人、待人以诚,以求人与人的相互理解、宽容、关心、爱护,强调正已修身、自尊自爱,维护自身良好形象等。

仁的核心是爱人。孔子最早以“爱人”解释仁,意思是说对他人应该同情、关心和爱护。孟子继承和发展了仁爱思想,提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持,则百姓亲睦”,主张仁爱应由己及人,由内到外。墨家主张兼爱,墨子劝人“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

汉代以后,儒家学者对仁爱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唐朝大儒韩愈说“博爱之谓仁”。宋代儒宗朱熹认为“爱之礼,心之德”。后代思想家如康有为、谭嗣同等,对仁爱思想都有所发挥。

【相关链接】

不贪为宝

春秋时,宋国有个人在山上开凿石料的时候,发现了一块宝玉。他非常高兴,便兜着它回家,请一个玉工来加以鉴别,玉工仔细看了后,赞不绝口地说:“这块玉好极了,没有一点毛病,是个宝贝啊。不过你得小心,别在人家面前炫耀,免得让人家把它偷了去!”

然而这人请玉工来家,已经引起了邻居的注意。原来,平时极少有人来他家,这回玉工突然来,有人便不时进来张望。宋人心里不安,怕有个闪失空欢喜一场,便把宝玉秘密藏好。尽管如此,他还是担心宝玉会被盗走。如果把它卖掉,又怕不知它的真正价值,给别人占了便宜。他考虑来考虑去,最后决定把它赠送给一个有身份的人,这样多少还能留下些人情。过了几天,他见没人发现,便带了宝玉悄悄地前往都城。

到了都城,他去见掌管工程的大臣子罕,献上了宝玉,子罕不解地问:“你把如此贵重的宝物送给我,大概是要我帮你办什么事吧?不过,我是从来不接受别人赠送的礼物的。”宋人慌忙摇头说:“我没什么事要您帮我办。据玉工鉴定,这块宝玉是稀有之物,所以我要献给您。”子罕再次拒绝说:“我决不能收下这宝玉。因为如果收下了,你和我都丧失了宝。”

宋人听不懂子罕这话的意思,只是呆呆地望着他。子罕继续说道:“我以不贪为宝,而你以玉为宝。你把玉给了我,当然丧失了宝,但我收下了你的玉,也就丧失了不贪这个宝。这样,双方都丧失了宝。”

宋人见子罕说了这通不收宝玉的道理,也无可奈何,只得以实告道:“小民留下宝玉不得安宁,所以特地到都城来献给您。”子罕沉思了一会儿,叫宋人暂时留下。接着,命一位玉工为这块宝玉雕琢,把它送到市场上去卖掉,把钱交给宋人,然后派人护送他回家。

[子罕]

铁面无私包青天

北宋包拯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他铁面无私,明察秋毫,人称“包青天”。他为人刚直,既不两面三刀,更不会搞阴谋诡计;他从不趋炎附势,看颜色行事,更不说大话、假话。即使是在皇帝面前,也是直言不讳,不怕冒犯皇帝。

为了立太子的事,包拯曾冒死直谏,公开对皇帝说,我已经老了,而且没有儿子,如果认为我说得不对,也不要紧,反正不是为了自己想升官发财。幸而宋仁宗倒也过得去,没有责怪包拯,反而说,可以慢慢商量。包拯又说,宫内的亲信宦官,权力太大,待遇太多,应该精简人员和开支。这当然要得罪皇帝的亲信左右,招来不测之祸。还好,皇帝说,“忠鲠之言,固苦口而逆耳,整有所益也,设或无益,亦无所害又何必拒而责之。”包拯总算碰上了一位比较开明的宋仁宗。否则,早已人头落地了。

这种刚正不阿的大无畏气概,使当时的老百姓和一些有正义感的臣僚,对包拯都很钦佩。欧阳修就钦佩包拯“天姿峭直”。包拯有时甚至不顾有关规定和礼节,当面斥问宰相或其他大臣。弄得大臣们下不来台。包拯刚直,却并不主观武断。他既善于调查研究,又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他的脸上很少有笑容,但当别人指出他的错误时,却能虚心接受。所以司马光称道他“刚而不复,此人所难也”。

此外包拯大公无私,不谋私利。他一生俭朴,即使是当了官,有了地位,衣食住行及生活习惯,也和普通老百姓差不多。包拯曾经写过一则家训,刻在家中壁上。家训的全文是:“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也就是说,包拯严厉要求后代不贪不好,不要欺负百姓,如果有人不如此做,那么,就不是包家子孙,死了之后也不得葬在包家祖坟。

早在庐州家乡做官时,包拯就以无私而远近闻名。包拯作了父母官,他的亲戚乡里都很高兴,认为从此有了靠山。然而,铁面无私的包拯秉公办事,即使是自己的亲戚犯了法,他也是执法如山。

【延伸阅读】

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活泼,将来有好的前途,因此在开发孩子的智力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忽视了从小对孩子的品德教育,这是孩子迈上人生路上关键的一步。

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品德,不仅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对孩子日后的为人处事都是大有益处的。那么家长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品德呢,着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纠正说谎,培养诚实

孩子出于种种原因,编造理由来掩盖错误或欺骗家长,就是我们所说的说谎,这是孩子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家长最关注、最担心、纠正最多的事,但在纠正孩子说谎的方法上,要注意在发现孩子说谎时,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横加指责,喝斥,甚至打骂。因为,这些方法会导致孩子为了自我保护,或发泄对家长的不满,更加变着法儿的说谎。最好的办法是要先问清孩子说谎的根由,鼓励孩子说真话,然后再耐心地给孩子讲清道理。还有父母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做一个正直的人:对同事、亲友不说谎、不做假;在孩子面前信守诺言,不为了达到某个短期效果而欺骗孩子;要敢于在孩子面前作自我批评;不袒护、包庇自己的孩子;不在孩子面前说别人的坏话等。父母要让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2.言传身教,培养礼貌

礼貌是与人沟通应有的态度,你的态度好与坏,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方面,主要应该做好两点:一是家长要率先垂范,给孩子做出榜样;二是从生活细节入手,教孩子养成礼貌的习惯。

3.经历体验,培养爱心

爱心是善良的体现。要培养孩子的爱心,最好的办法就是要让孩子亲身经历体验,感受助人为乐的快乐。首先,为孩子创设温馨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关心别人;其次,家长要善于抓住机会,让孩子体验助人之乐 。

4.激励表扬,培养上进

积极进取是一个人进步的阶梯,也是家长对孩子的热切希望。在培养孩子积极进取方面,主要应该注意给与孩子适时、适当的鼓励,帮助孩子树立自信,以防孩子养成依赖和怯懦心理。同时,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或长处,哪怕是一点点,也要及时肯定和表扬。另外,在对待老师给孩子的评语问题上,有的家长看到好的评语就高兴、许愿、奖励;看到不好的就生气、责怪、惩罚,这样对孩子幼小的心灵会造成伤害,令其失去自信,感到灰心。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肯定、赞扬孩子好的一面,让孩子更加坚定正确的方向;对差的一面家长在孩子面前要表现出诚恳的态度,给孩子最真诚的安慰,可以对孩子说:“宝贝,不要紧,妈妈相信你会改好的,因为你是一个最要强的孩子。”

5.循循善诱,培养谦恭

同类推荐
  • 中国创造中华美食(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中国创造中华美食(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中国是传统的制造业大国,在世界历史上,中国古代的制造业非常发达,其中不少都对当时的中国和世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大漠中的历史丰碑:敦煌境内的长城和古城遗址

    大漠中的历史丰碑:敦煌境内的长城和古城遗址

    在我国广袤的西北大地上,介于青藏高原北部边缘的祁连山脉与内蒙古高原南缘的走廊北山(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之间,绵亘着一条由东南延向西北的长达千余公里的形似走廊的地带,这即是著名的河西走廊。在这条走廊的西端镶嵌着一块如翡翠般的绿洲,这就是被誉为丝路明珠的敦煌。敦煌,在过去的两千多年中曾为古丝绸路上的国际文化交流和我们民族的发展建树过不朽的功勋,今天又由于保存着丰富灿烂的古代文化遗迹而驰名于世界。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中国传统道德论卷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中国传统道德论卷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盛澄华谈纪德

    盛澄华谈纪德

    纪德今日已被公认为法国乃至全欧洲最伟大的作家。他代表了以文艺复兴为传统的西欧文化演进中最后而也是最光荣的一环。这一位七九高龄的当今文坛宗师,至今仍坚贞地操守着他一生为人与为艺术的态度。他的真诚与“为良心自由,独立,反奴役”的信心使他成为今日最卓荦的中流砥柱,与一切势利的实用主义式的“现实主义”相拮抗。他属于蒙田以来那种人性而柔和,且又无微不至的散文传统;他的“我”,丰富而亲切,虔敬而舒卷自如,最足阐扬法国清明的人性批评传统。和马拉美一样,他是朴素的道德家;另一面,他又和勃朗宁,勃莱克,尼采,陀斯妥易夫斯基紧凝成一支坚强的反中庸常识的精神血统。
  • 文化十日谈

    文化十日谈

    本书采用对话方式,对知识分子之命运、历史研究之要义、出版阅读之现状、文学艺术之真谛、公共政策之得失等,作了深入的探讨。
热门推荐
  • 星空第一航海王

    星空第一航海王

    什么!要成为海贼王的目标不够远大?原因是蔚蓝的大海太小?那个,星辰大海怎么样!我擦!这个宇宙到底有多少种文明?飞剑追逐宇宙飞船!魔法对轰仙法!机械融合阵法!气功VS小宇宙······这是地球上一个因为看热血动漫忍不住激动的少年,大声喊了句:“我可是要成为海贼王的男人!”就这样被一个想要拯救已经变得纷乱的宇宙的至高意识选中,扔到这个宇宙后便消失了,只留下被赋予了错误系统传承一脸懵逼的少年,不是说好的海贼王么?这角色养成系统是什么鬼?这是一个脱线船长领着一群奇葩船员为了“长见识”闯荡混乱的星辰大海的故事。
  • 豪门村医

    豪门村医

    师承隐世神医,身怀独门绝技,掌控五湖医药,领略四海佳丽!凌云峰从深山而来,往都市而去,全凭一双圣手,打开那扇属于自己的绝世豪门……这是一个村医走向人生巅峰的励志故事,同时,又是一个男人嬉游都市花丛的香艳故事!
  • 厌世奇途

    厌世奇途

    在这繁华境界里,唯有灵力纵横者,方能驰骋于这方大千世界。
  • 袅袅池边柳:青青陌上桑

    袅袅池边柳:青青陌上桑

    你去过蚂蚁的巢穴吗,你骑过瓢虫飞翔吗。一朝穿越…身边的昆虫都成精了吗?!顶着一个童娃的小身子,独自在这个偌大又陌生的世界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前期收集物资,后期环游奇妙世界的故事。【若你穿越到了一个神秘奇幻世界,请不要用科学的逻辑思维去参考……】
  • 海上统治者

    海上统治者

    量一量我们的版图,看一看我们的家乡!这全是我们的帝国,它的权力横扫一切!我们的旗帜就是王笏,所遇莫有不从!我们豪放的生涯,在风暴的交响中破浪!这是属于海盗的时代,这是属于海盗的赞歌!
  • 刁蛮女儿神医爹

    刁蛮女儿神医爹

    生来没见过父母的面也就算了,是自己没福份。但这该死的养父不仅喜欢用面具脸对着自己,还动不动玩个小失踪?既然如此,那当女儿的我就自觉的去寻找您的踪迹。为什么报打不平后会招来该死的宫廷斗争?为什么那个登徒子给自己一种熟悉的亲切感觉,前世的记忆在斗争中缓慢地浮现眼前。
  • 蛊虫

    蛊虫

    一个盗墓者的自述:虫洞中遇见尸蛊虫,叹为观止
  • 北斗逆星

    北斗逆星

    苦难蒙身,几人心碎几人笑羸弱少年,何来霸气何来傲他,就是凡人,七情六欲嬉笑怒骂他,星空神祗,无欲无求高高在上截然相反两个个体却加持一身是讽刺的咒怨?还是宿命的刻意?一切尽在^_^汽水故事会^_^之——[北斗逆星]
  • 崛起南唐

    崛起南唐

    灾星李昔来到了南唐,依旧将灾难带给了自己的亲人,他发誓和命运抗争——灾星,应该是一切邪恶者的灾星!他身具重瞳异相,是继舜、项羽和李煜之后的第四名重瞳者,不知是上天的有意安排还是惊人的巧合,他来到了李煜所在的时代,又偏偏和李煜长得一模一样。真李煜,假李煜,谁又能分得清。乱世出英雄也出狗熊,谁是英雄,谁又是狗熊。战争让女人走开,但太优秀的女人是注定走不开的。
  • 紫川之倾尽天下

    紫川之倾尽天下

    帝林兵败后,紫川秀成功收复帝都,然而帝林却在出海的途中遭到了马维的暗杀,紫川秀怒不可遏对马维下达了通缉令,决定为自己大哥报仇,然而马维真能这么轻易被抓,紫川秀却不知道一场新的浪潮向自己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