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1900000029

第29章 余力学文(1)

【原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①华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②昧③理真

【译文】

不能身体力行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本分,只知道一味读死书,这样最容易增长自己浮华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如此读书又有何用?

反之,如果只是一味的做,不肯读书研究,就容易依着自己的偏见去做事,而无法契合真理,也是不应该持有的态度。

【注释】

①浮:轻浮。

②见:对于事物的看法。

③昧:隐藏。

【评解】

学与做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一个人若一味的读死书,死读书,不去动手、动脑,即使有再高的学历和文凭,可应用到现实中却一无事处,手忙脚乱,不知从何下手,那学的东西不但没有用,反而会助长华而不实的习气。

因此不论是学才艺还是做学问,一定要深入研究,要和实践相结合。不要学到点皮毛就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这种为学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一味地固执己见,蛮干、胡干往往会走很多弯路,浪费很多时间,同样的时间做同样的事情,效率会很低,原因在于肯动脑筋,不能把学到的东西和实际相结合。

【国学小百科】

古代六艺

六艺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即礼、乐、射、御、书、数。内容包括五礼、六乐、五射、五御、六书、九数。

五礼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六乐即: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武等古乐;

五射即: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五御即: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六书是古代学童练习写字的材料,为古人分析汉字的造字方法归纳出来的6种条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九数即九九乘法表,古代学校的数学教材。

关于六艺教育的实施,是根据学生年龄大小和课程深浅,循序进行的,且有小艺和大艺之分。书、数为小艺,系初级课程;礼、乐、射、御为大艺,系高级课程。

关于六艺,还有另一种解释,即指《诗经》、《尚书》、《礼记》、《乐书》、《易经》、《春秋》等六经。六艺与六经的混称,始见于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夏、商、西周的六艺基本属于军事技艺性的,而儒家六经主要是理论知识性的。

【相关链接】

孙 权 劝 学

三国时期,吴国的大将吕蒙和蒋钦非常勇猛,深受孙权重用。但吕蒙和蒋钦原来都没念过什么书,被看作一介武夫。

后来,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以不去学习呀!”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成为精通儒家书籍、传授经学的学官吗?你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了解历史。你说你军务繁忙,那么我呢?但我常常读书,并自己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东吴军师鲁肃路过寻阳的时候,与吕蒙讨论事情,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吕蒙了!”吕蒙说:“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

纸上谈兵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截断了上党郡和韩都的联系,上党形势危急。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打发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给赵国。

赵孝成王(赵惠文王的儿子)派军队接收了上党。过了两年,秦国又派王龁围住上党。赵孝成王听到消息,连忙派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去救上党。才到长平,上党已经被秦军攻占了。王龁还想向长平进攻。廉颇连忙守住阵地,叫兵士们修筑堡垒,深挖壕沟,跟远来的秦军对峙,准备作长期抵抗的打算。王龁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廉颇说什么也不跟他们交战。王龁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好派人回报秦昭襄王说:“廉颇是个富有经验的老将,不轻易出来交战。我军老远到这儿,长期下去,就怕粮草接济不上,怎么好呢?”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叫赵国把廉颇调回去。” 秦昭襄王说:“这哪儿办得到呢?” 范雎说:“让我来想办法。”

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轻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他们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小时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也不在他眼里。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

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赵王把她召了来,问她什么理由。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 赵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你就别管吧。”

公元前260年,赵括领兵二十万到了长平,请廉颇验过兵符。廉颇办了移交,回邯郸去了。赵括统率着四十万大车,声势十分浩大。他把廉颇规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废除,下了命令说:“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敌人打败了,就得追下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不算完。”

那边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先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赵括这才知道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兵士都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赵军听到主将被杀,也纷纷扔了武器投降。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部覆没了。

【延伸阅读】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择业

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无论是对即将离开学校初次就业的人,还是对因种种原因需要调换工作的人,都是至关重要和复杂的问题。如何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职业呢,下面提供几种科学择业的方法,以供参考。

1.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职业

如果一个人选择的职业与自己兴趣吻合,那么枯燥的工作也会变得丰富多彩、趣味无穷,就会产生一种动力。如果一个人的兴趣与职业不吻合,那么这个人的工作就始终是被动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人的发展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人们对某种职业感兴趣,就会在工作中调动整个心理活动的积极性,开拓进取,努力工作,有助于事业的成功。反之,强迫做自己不愿意做的工作,对自己的精力、才能都是一种浪费。广泛的兴趣可以促使人们注意和接触多方面的事物,为自己选择职业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

如果自己工作的目的只是为了赚钱而工作,时间久了就会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备感厌倦,这个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只是一个简单的赚钱的机器,但并不快乐。其实工作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质量的高低也决定了生活质量的高低。

在没有选择职业之前,最好对自己的性格、天分、爱好,特长加以综合分析,并在各种职业中看哪一种更多地包含你特别喜欢的事情,这就是能引起你兴趣的职业,也就是适合你的职业。

2.根据职业的等级水平择业

职业的等级水平指的是,接受过某种职业培训或教育,所掌握的技能和知识。职业专家往往把职业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包含的责任以及所要求的教育水平和经验,从低到高分成不同的等级水平。

选择职业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诚实地估价自己能进入哪一个等级水平的职业。看哪个等级的职业适合自己,那就要看自己以往在学业中取得的成绩、自己在过去的工作中所获得的成果、自己在其它领域中获得的成功、自己的一般生活以历以及对自身能力的诚实估价。千万不要过高或过低的估计自己,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等级水平是正确地选择职业的另一基础。

3.对尽可能多的工作种类进行考查研究

对尽可能多的工作种类有个初步的了解,就不会错过任何一种可能非常适合自己的职业。然后缩小工作种类的范围,以形成最终决策的候选工作种类。

在确定所选择的工作种类后,就要对所选择的工作种类信息进行收集,对工作有更深一步的了解,知道自己的这些候选工作实际需要做什么?自己能承担得了为做这些工作所需接受培训的费用和时间等等。

【原文】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①彼 此未终② 彼勿起

【译文】

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地做到。

读书时要专一,不能这本书才开始读没多久就想读其他的书,这样永远定不下心来,必须按步就班的读完这本书才能再去读另外的一本书。

【注释】

①慕:羡慕、仰慕。

②终:终结、结束。

【评解】

一心不能二用,既然要做一件事就要安心把它做好。一个人无论是在读书还是做事,都要聚精会神、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全身心地投入做一件事,办事的效率才会高,学习的效果才会好,“囫囵吞枣”只能适得其反。

【国学小百科】

古人读书十二法

一、“思?问?习”读书法,这是孔子主张的读书方法。

1.重视思考。在学习过程中,要动脑筋。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不懂就问。读书在于求知识,不懂又不问是求不到知识的。孔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经常巩固复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二、“假物”读书法,这是孔子的学生荀子所主张的。

荀子把“假物”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说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来学习。他认为人们的天资并没有多大差别,只要善于充分利用客观条件,就能缩短成才的时间。

三、“精至”读书法,这是王充提出的读书方法,也就是用心专一的读书法。

王充的“精至”观点,正是一种读书要读到入迷成癖的境界,才能学之“精至”。

四、“不求甚解”读书法,这是陶渊明提出来的读书法。要求读书时要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

陶渊明的读书不求甚解,就是不要被书中的某些琐碎的、枝节的、不一定可靠的材料所左右,而应该有目的、有辨别、有分析地读书。读书不可囫囵吞枣,不可一知半解,不可只是知其大意。

五、“提要钩玄”读书法,这是韩愈提倡的读书方法。旨在抓要点,明主旨,以便直探本源,提取精粹的内容。

韩愈认为做到“钩玄”、“提要”之后,对书中的浓郁之处和精华部分,必须反复涵咏,不断温习,才能把文章的妙义要道化为己有。

六、“计字日诵”读书法,这是欧阳修统计应读的总字数,再分配为每天的页数,作为当日读书的进度,长期坚持的读书方法。

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是根据自己的需要,精选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书总字数为455865个字,然后规定每天熟读300字,用三年半时间全部熟读完毕。每天背诵150字,只要七年时间就背熟了。这是经验之谈,表明熟读背诵古文的重要。每日定量计字,细水长流,积少成多,是欧阳修实践过并且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七、“一意求之”读书法,这是苏轼提倡的。

“一意求之”的读书法的最大特点是“求一”,即阅读经典著作,每读一遍,只围绕一个中心,侧重一项内容,抓住一条线索,解决一个问题。这样的读书做学问,好像打仗一样,把敌人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为了避免精力分散,在阅读中凡与“求一”、“主攻”对象无关的,一概不加涉及。

八、“体会?循序?精思”读书法,这是朱熹所提倡的。

1.关于“体会”。朱熹说:“为学读书,须是耐烦细心去体会,切不可粗心,……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2.关于循序。朱熹说:“以二书言之,则先《论》而后《孟》,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则其篇章之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

3.关于精思。朱熹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朱子大全?读书之要》)

九、“五类四别”读书法,这是以唐彪为代表所提倡的读书法。

唐彪把书分为“五类”:“有当读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熟读之书,有当再三细读之书,有当备以资考之书。”他认为分类读书有利于处理好精与博的关系。这种“五类”读书法与古代有些学者所提出的“四别”读书法相类似。“四别”指的是分出“目治之书(只看一遍即可),口治之书(不仅要看而且要背),必治之书(不仅要背而且要认真思考研究),手治之书(不仅看、背而且要摘其要而写下来)”等四种类别的书。

十、“五要”读书法,这是蒲松龄从时、书、法三方面保证读书顺利进行的读书法。

1.一要天天读。

2.二要夜夜读。

3.三要老年读。

4.四要抄书读。

5.五要分类读。

十一、“贵精”读书法,这是戴震为了获得专精知识而提倡的一种读书法。

精,就是要在深度上用工夫,把书读懂读通而能有收获,要得到切实的知识,要做点学问,就得专攻一项,认真而深入地钻下去。

十二、“于无疑处求有疑”读书法,这焦循的读书经验。

焦循在晚年总结读书经验时说:“学贵善思;吾生平最得力于‘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八字”。焦循的读书的公式是:“读书──寻疑──深思──再读──再思──求解”。

【相关链接】

书市读书

王充,字仲任,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从小酷爱学习,喜欢博览群书但是不死记章句,十四岁时被推荐到京师的太学去学习。一年后,学府中的藏书都被他读完了,他便挤时间经常去逛洛阳集市上的书店,阅读那里所卖的书,看一遍就能够背诵。

书市中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而王充就像没有听到一样,只顾专心致志地读书,忘记了吃饭,忘记了休息。卖书的老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当他得知这个孩子就是王充时,高兴地说:“你以后尽管来这里读书好了。”并专门为他准备了一个凳子。后来,博学的王充终于写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一部巨著——《论衡》。

赵普夜读

赵普,字则平,北宋政治家,开国宰相,一生喜爱读书。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就开始读,甚至通宵达旦。

有一天晚上,宋太祖赵匡胤前去看他,一进门,见赵普正在挑灯夜读,赵匡胤见他读的是《论语》,十分奇怪,就问他:“《论语》是儿童们读的书,你怎么还在读它?”赵普说:“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全在这本书中。我只用半部《论语》为你打天下,现在,还要用半部《论语》为你治天下,就能使天下太平。”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中华武术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中华武术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文苑奇葩:历史文人那些事儿

    文苑奇葩:历史文人那些事儿

    顽主是一种文化,在世俗人眼里,他们是不务正业的形象代言人,不过他们却未必不学无术。历朝历代,顽主可谓层出不穷,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 ,均有佼佼者脱颖而出,甚而至于在某一门类大放异彩,成为大师级人物。只是很多时候,顽主们的所作所为对社会大环境所不相容,与身份地位大相径庭而惹人非议。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思考,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指责上天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赋予他们的过失呢?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他们在某一个领域做出的贡献,或者成绩。
  • 思想课堂-文化笔记

    思想课堂-文化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对联大全

    对联大全

    本书将历代对联分门别类,包括节日时令对联、喜庆祝贺对联、哀挽对联、名胜古迹对联、行业对联、趣巧对联等。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三、名言警句卷——勇于实践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三、名言警句卷——勇于实践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北荒大陆

    北荒大陆

    异界青年前世奇缘,流落北荒大陆开启一段新的历练,在这个唯灵师才是真正地位的象征,异界青年的旅途会是怎么样的呢
  • 梦回前世的你

    梦回前世的你

    秦泰是新生的白领一族。在一次下班回家的路上等地铁的时候,他遇见了一个在游戏中的战友真人版———小倩,之后一见钟情。可惜还没查明联络方式的时候,小倩就在游戏中消失了。秦泰只能在之前相遇的地铁站苦苦等待,希望能守株待兔。谁知一场意外,把他带到了远古的秦国。秦泰再次在五百名童男童女之中和小倩相遇。一次又一次的虐心爱情延续到现代。。。
  • 太监独白(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太监独白(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这是一本短篇小说集。《被虚构的一场战争》讲述了中越战争中的一个片段,几个中国军人,在大历史背景下,毫无挣扎余地。《丽人行》讲述了飞机误点的十几分钟,三个大人与一个小孩的对话,想表达人与人间的隔阂。《太监独白》是篇没有故事的小说,虚构了一个场所,让全世界的太监们,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心声。《嘘,让虞初把故事讲完》老小说了,以戏说的手法描绘了西汉小说家虞初的故事。《被虚构的一场战争》是06年的小说,在各杂志飘泊,一直未发表,最后意外入选了天涯论坛十周年的小说选集。《丽人行》和《太监独白》都是去年完成的小说。《嘘,让虞初把故事讲完》写在10年前,豆瓣首发。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书生才子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书生才子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豹的世仇

    豹的世仇

    十八年前,狒狒杰瑞德和花豹卡罗莎是在同一片土地上长大的伙伴。长大后,狩猎的冲突使它们疏远了彼此,唯恐对方侵入自己的领地。一个旱季的夜晚,为了采摘可以救命的猴面包树叶,狒狒杰瑞德爬上了花豹卡罗莎世代居住的巨大的猴面包树,不慎撞落了卡罗莎储藏在树上的猎物……为了报复狒狒杰瑞德,卡罗莎偷袭了杰瑞德狒狒家族,却惨败而归。杰瑞德率领庞大的狒狒家族,趁机抢占了花豹卡罗莎世代居住的猴面包树。为了争夺巨大的猴面包树,花豹家族和狒狒家族爆发了一次次血战。
  • 诸天问仙

    诸天问仙

    仙,已不知是多久远,多古老的传说。也不知道是否存在。直到天地动荡......"成仙筑道几千秋,逆扫阴阴入轮回。百战洪宇无吾敌,天地破灭成玄黄。"
  • 此爱绵绵

    此爱绵绵

    一个天资聪慧、理性又充满热情女孩、她的爱给予每一个人!亲情、爱情和爱国情结让她为之付出一切!!!!
  • 天刃杀

    天刃杀

    穿越少年,无意中得到光明圣物天刃,从此斗天才,斩敌首,踏上通天之路。只是他不知,行通天之路,除了要有强大的实力外,还要有一颗强者的心。
  • 半仙印

    半仙印

    萌宠都是顺从可人的,为啥她家大猫总这般以下欺上?只不过是在人群中互相多看了一眼,从此摆脱不掉的是纠缠。从天上到凡尘,从上仙入魔道,一条线牵引灾祸,招来各路人士跑来点赞!
  • 爱到深处,忘不了的夏夜星辰

    爱到深处,忘不了的夏夜星辰

    夏天如果没了叶星辰,夏天又怎能璀璨。叶星辰如果没了夏天,星辰又归在何处。叶星辰不会在放手,除非她死他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