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2300000011

第11章 袁崇焕案(1)

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明末万历十二年(1584年)四月二十八日(6月6日)生于广东省东莞县水南乡。袁崇焕是明末清初中国政治军事舞台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杰出的军事统帅和著名的民族英雄。他在明末抵抗后金的战争中,成为当时叱咤一时的名将。然而这位伟大的人物却有着一个悲剧性的结局。

京城蒙冤

惨遭磔刑

明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十六日,时任兵部尚书、蓟辽督师的袁崇焕横遭不白之冤,被崇祯皇帝以“谋叛”大罪论死,惨遭磔刑。袁崇焕的兄弟妻子都被流放三千里,家产被抄。这是继南宋赵构冤杀岳飞之后历史上最令人扼腕叹息的一起“自毁长城”的冤狱,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史上的旷世悲剧。

明朝的刑法,《明史?刑法志一》记载有五种:一为笞刑,如鞭笞;二为杖刑,如廷杖;三为徒刑,如监禁;四为流刑,就是流放;五为死刑,就是处死。死刑有两种:一是绞死,二是斩首。凌迟、磔死都是五刑中死刑之外的酷刑。

磔刑是一种极端残忍的刑罚,古代也叫寸磔,即割肉离骨,断肢体,然后割断咽喉的酷刑。俗称剐刑。行刑方法,各代不同。具体做法是:在法场立一根大木柱,绑缚犯人,刽子手用法刀,一片一片地剔受刑人的肉,先手足,次胸腹,后枭首。也有一寸一寸地将肉割尽,然后割生殖器,取出内脏,肢解尸体,剁碎骨头。《六部成语》中说:磔刑是“碎磔之刑也,俗名剐罪也”,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凌迟有割8刀、16刀、32刀、64刀、128刀的,甚至还有割3600刀的。袁崇焕所受的就是这种惨无人道的酷刑。

据张岱的《石匮书后集》中记载:“遂于镇抚司绑发西市,寸寸脔割之。割肉一块,京师百姓,从刽子手争取生噉之。刽子乱扑,百姓以钱争买其肉,顷刻立尽。开膛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得其一节者,和烧酒生啮,血流齿颊间,犹唾地骂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尽,只剩一首,传视九边。”就是说袁崇焕被凌迟的时候,从镇抚司的监狱被捆绑着押到西市(西市就相当于今北京西四丁字街这一带地方),然后由刽子手用刑,将袁崇焕身上的肉,一寸一寸地片割,鲜血淋漓,惨不忍睹。据《崇祯遗录》载,当时哄传袁崇焕谋反,由于一般的老百姓并不知道事情的真相,还以为真如诏磔所言,袁崇焕勾结后金军,通敌卖国,故而当时是对袁崇焕恨之入骨。行刑的时候,有的人从刽子手手里抢到一块肉用嘴咬,有的人花钱买袁崇焕的肉,有的人争抢刚开膛取出的肠胃就烧酒喝,鲜血从齿颊之间流下,还唾骂不已。还有的人没有抢到或买到肉就把捡到的骨头用刀或斧头把它砍碎,最后只剩下了一颗头颅。可见袁崇焕死时的惨烈。

按说袁崇焕绝对不可以受到如此残酷的刑罚的,他刚刚在京师保卫战中击退了皇太极的进攻,却惨遭横祸,被崇祯以“欺君通敌”的理由处死,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先让我们从京师保卫战说起,来一步一步地解开袁崇焕蒙冤被害的谜团。

京师保卫战

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后金大汗皇太极率精骑十万,避开袁祟焕把守的锦远防线,绕道察哈尔入长城,攻占遵化,直逼北京。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在八大贝勒中排名第四,又被称为四贝勒。这位四贝勒可不简单,他20岁带兵打仗,35岁登极,是一位有着杰出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的伟大人物。但就是这位四贝勒却与袁崇焕有着难解的仇恨。

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皇太极的父亲努尔哈赤亲率13万大军,西渡辽河进攻宁远城。后金军接连攻下右屯、大小凌河、杏山、塔山等八座城池,明军遗留在右屯的粮食也被努尔哈赤掠获,反而变成后金的军粮。努尔哈赤一心要拿下宁远,于是遣兵绕过宁远,在距宁远西面通往山海关的大路上五里处扎营。这样,短短不足一月间,后金军队就拿下宁远周边的城堡,使袁崇焕、满桂驻守的宁远城完全变成了一座孤城。此时宁远城中的守军不足两万。袁崇焕和大将满桂、副将左辅、朱梅、参将祖大寿、守备何可刚等召集将士,发誓死守宁远。袁崇焕写了血书,用忠义来激励将士,向他们下拜,将士们都誓师以死报效国家。于是明军把城外的民房全部烧掉,把防守的器械带入城中,坚壁清野,等待后金军。袁崇焕还命人在城上架起了红夷(衣)大炮。红夷大炮是明代后期传入中国的,也称为红衣大炮。红夷者红毛荷兰也,因此大部分人认为红夷大炮是从荷兰进口的,其实当时明朝将所有从西方进口的前装滑膛加农炮都称为红夷大炮,明朝官员往往在这些巨炮上盖以红布,所以讹为“红衣”。红夷大炮威力巨大,据说,红夷大炮一发,可伤数百人。在明军猛烈的炮火下,努尔哈赤的军队攻城数日,俱被袁崇焕击退。后金兵损失惨重,四员大将阵亡,据说努尔哈赤本人也被打成重伤。努尔哈赤对诸贝勒说:“我从二十五岁用兵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何独宁远一城,不能下耶?”他见大势已去,被迫下令解围退兵。袁崇焕立即率领一部将士从城中杀出,乘胜追击30余里。此役明军大获全胜,这次战役,史称“宁远大捷”。努尔哈赤在宁远败回沈阳后,当年八月,伤、病并发而死,时年六十八岁。袁崇焕则因孤城抗敌大胜受到朝廷的表彰,升为右佥都御史。而皇太极也因此事与袁崇焕结下了杀父之仇。

努尔哈赤死后,袁崇焕派手下都司等人携礼物前去吊唁,以此试探后金虚实,并借机与后金议和。此时后金军正准备征讨朝鲜,也想借议和来阻挡袁崇焕的军队,以便一心一意南下。天启七年(1627年)正月,皇太极派使者答复袁崇焕后,便大举兴兵渡过鸭绿江南下征讨。

袁崇焕开始议和的时候,朝廷并不知道。及至奏报上呈,天启帝用温和的语句下圣旨准许了。后来又认为这做法不策略,接连下旨禁止。袁崇焕想借议和收复故土,更加极力坚持。而朝鲜和毛文龙被攻打,科道官便说这是议和导致的。天启七年四月,袁崇焕上疏奏明自己的真实意图,明确说明了“和谈”是利用缓兵之计,修筑锦州等三城,巩固关外的防御。这个奏疏上去以后,虽然得到了明政府的肯定,天启帝为此还下诏褒奖了他。但后来这和谈一事,还是被阉党残余用来作为攻击陷害袁崇焕的一个口实。

到了天启七年(1627年)五月,一心替父亲报仇的皇太极发动了宁锦之战。

五月十一日,皇太极率后金兵直抵锦州,把它四面包围。袁崇焕在宁远听到锦州被攻的消息,立即派人通知平辽总兵赵率教坚守待援。赵率教和中官纪用环城守御,并派遣使者议和,希望拖延敌军等待援救。袁崇焕认为宁远的兵不能动用,选派了四千精锐的骑兵,令尤世禄、祖大寿率领,绕到后金军的背后作战;又调集水师由海道向东出发,牵制敌人的后方。

金兵进攻锦州,赵率教一方面调集城中火器兵马积极布防,一方面施行缓兵之计,与皇太极边打边谈,皇太极想了许多办法,一直攻城不下。后金军围攻锦州不下,转而在二十八日分兵宁远。袁崇焕和中官刘应坤、副使毕自肃督促将士登上女墙守卫,在壕沟内扎营,用炮反击;而与后金军途中遭遇后来到宁远的满桂、尚未出发的尤世禄以及祖大寿则出城大战。双方互有伤亡,满桂中箭负伤。鏖战一阵以后,明军为了引诱敌人,退入城内,等金兵追到火炮射程以内时,就用大炮向金军猛烈开火。金军死伤很多,袁崇焕命令诸将分路追击,使金兵大受挫折。皇太极没有办法,只好下令退兵回到锦州,与留在那里的金军会合,一齐猛攻锦州城南。可是因为锦州城濠深阔,又值天气酷热,攻了几次也没有攻下,反被城里明军用大炮、火炮、矢石杀伤大量士兵。这样一来,就使皇太极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最后,不得不在六月初五日全部撤退,只毁了大、小凌河两座城。至此,袁崇焕又取得了宁锦保卫的胜利。

宁远、宁锦两次兵败的奇耻大辱,父亲丧命的深仇大恨,使得皇太极不能善罢甘休。于是皇太极吸取上两次战争失败的教训,采取了不与袁崇焕正面冲突的迂回策略,绕过袁崇焕的防区分道进入龙井关、大安口,并攻陷遵化、迁安、永平、滦州四城,直逼北京。

这里有个疑问,山海关是后金入关的必经之路,他们是怎么绕到蒙古人的地界而到达内地的呢。这里有必要简述一下当时蒙古的一些情况。

明朝末期,蒙古沿边强大的部落有三个,分别是:察哈尔、喀尔喀和科尔沁。科尔沁诸部一直与女真叶赫部联合攻击努尔哈赤,结果都被打败了。努尔哈赤称汗建后金国后,科尔沁便来归附。萨尔浒战役后,后金击败喀尔喀最强的宰塞,迫使喀尔喀五部听命于已。

漠南蒙古的察哈尔部,驻牧于插汉儿(察哈尔,蒙古语为“边地”),因此得名。其首领林丹汗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后裔。林丹汗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即汗位后,欲复祖业,着手统一蒙古各部,一度强盛,把漠南蒙古诸部置于统治之下。被征服的各部不堪忍受其统治,纷纷投后金请求庇护,引起林丹汗的恐惧与嫉恨,遂与明廷联合抵抗后金。

皇太极继汗位后,三征察哈尔的林丹汗,终于在天聪六年(1632年)秋天把林丹汗的察哈尔部完全击溃。至此,漠南蒙古全部臣服于皇太极。努尔哈赤、皇太极在宁远锦州等地两次遭受挫败,本来蒙古诸部均有机会反叛击走女真人,均因为内部分裂,丧失大好机会。喀喇沁三十六部蒙古人受察哈尔蒙古人挤逼,向明朝求助未果,便全体投附了后金。至此,察哈尔部不仅被孤立,明朝蓟镇边外千余里也顿失屏障。正是在蒙古人的引导下,皇太极才能深入明朝腹地,他边收降残余的蒙古部落,边扑至北京城下。

袁崇焕得到皇太极进攻北京的军报,在先派出赵率教入援的同时,即刻急点兵马,督率祖大寿、何可刚等入京护卫。在1629年十一月十日到达蓟州,所经过的抚宁、永平、迁安、丰润、玉田各城,都留兵把守。不久,消息传来,赵率教战死,遵化、三屯营都被攻破,巡抚王元雅、总兵朱国彦自尽,后金军越过蓟州向西进发。袁崇焕心急如焚,在行军途中兵不吃饭,马不喂草(“士不传餐,马不再秣”),日夜兼程,终于赶在皇太极之前,到了北京,驻扎在广渠门外。崇祯皇帝立即召见了袁崇焕,极力慰劳,咨询战守的策略,赐给御用饭菜和貂裘。十一月二十日,满桂在德胜门、袁崇焕在广渠门同时与后金军队开战。满桂退守德胜门,而袁崇焕率军将清兵击退。因为时值寒冬,军队露宿,再加上缺乏粮料,兵饥马饿。二十三日,袁崇焕入城觐见皇帝,请求像满桂一样,可以让士兵入城休整,却遭到崇祯皇帝的断然拒绝。然而就在这样极度不利的情况下,袁崇焕背依城墙,先后在广渠门外、左安门外,打退皇太极军队的猛烈进攻。但京城内外,官民们面对来自后金军队的骚扰,对袁崇焕驻守蓟辽而不能阻止后金军队于关门之外,怨言颇大。

平台落狱

在广渠门、左安门两次血战以后,皇太极见袁崇焕营盘艰固,无隙可乘,只得暂时退兵。十一月二十七日,后金部队退到南海子,沿途烧杀抢掠,企图激怒袁崇焕出来决战。但是袁崇焕就是纹丝不动,于是京城之中又开始有人说,这些建州鞑子本来就是袁崇焕请来的,目的是使皇帝不得不接受他一向所主张的议和策略。并且还有些老百姓在城头向城下的袁部骑兵抛掷石头,骂他们是汉奸兵,说袁崇焕是卖国贼。皇太极见袁崇焕死活就是不出来决战,又听闻北京城内流言四起,于是与谋臣范文程密谋,准备实施反间之计,离间明朝君臣,以除掉袁崇焕。

恰好营中有两个被俘的明朝太监杨春、王成德在押,皇太极就在他们身上打起了主意。他袭用《三国演义》中所讲的周瑜利用曹操的说客蒋干使曹操中反间计的手法,也准备利用这两个太监如法炮制。据《崇祯长编》记载:大清兵驻南海子,提督大坝马房太监杨春、王成德为大清兵所获。第二天,皇太极一面命将杨春、王成德带到德胜门外,指派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宁完我和巴克什达海等,对他们加以监守;一面嘱咐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教他们如何进行反间之计。他命令高鸿中、鲍承先两人夜里潜回营中,趁天黑坐在这两个明朝太监被困的营帐外。他们假装酒醉,故意在谈话中明示袁崇焕已经与皇太极有密约,准备里应外合,攻取北京,城下之盟,很快可以成功。太监杨春、王成德假装卧睡,倾耳窃听。十一月二十九日,高鸿中、鲍承先又受命故意放松戒备,放走了杨春、王成德。杨春等在三十日逃回北京。回到紫禁城,杨太监将窃听到的高鸿中、鲍承先的密谈内容,一一奏报了崇祯皇帝。崇祯是个猜忌多疑而又自作聪明的皇帝,他对于京城官民的传言早有耳闻,加之对袁崇焕这种只守不攻的策略大为不满,心中已经对袁崇焕起了杀心。如今一听了杨春的汇报,当时恼羞成怒,他决定借“议饷”之名逮捕袁崇焕。

中了皇太极反间计崇祯,于十二月初一,传旨在平台召见袁崇焕议军饷。当时隆冬时节,大地冰封,袁崇焕率领的军队,露宿城外,缺衣少粮,此时听到皇帝要议军饷,当然求之不得。这里面还要插个一块面饼的故事。袁崇焕治军十分严明,在军队无粮无草,人饥马疲的情况之下,仍明令:不许官兵抢老百姓家的粮食充饥,不许砍伐老百姓的树木点火取暖。但是有一个士兵实在是饿极了,就偷了老百姓家的一块面饼。袁崇焕知道后,为了严肃军纪,含泪把这个士兵当众斩首。军队缺饷已经成为当时的最大问题,袁崇焕急不可待地要入城“议饷”。有的军官提醒说,这里面会不会有别的事情?袁崇焕未加理会。

袁崇焕来到北京城下。北京这时是九门戒严,城门禁闭。城上用绳子吊一个筐子下来,袁崇焕就坐在筐子里被提到城上。堂堂大明兵部尚书、蓟辽督师,居然不能从城门进去,要缒城而入。袁崇焕到了平台之后,崇祯皇帝严肃地坐在那里,没有议军饷,而是下令锦衣卫将袁崇焕逮捕。这件事《明季北略》中有较详的记述:“著锦衣卫拏掷殿下。校尉十人,褫其朝服,杻押西长安门外锦衣卫大堂,发南镇抚司监候。”袁崇焕就这样被下了昭狱。

袁崇焕虽然被捕下狱,但还不一定就被处死。袁崇焕的部将祖大寿,见皇帝如此无情,害怕遭到跟袁崇焕一样的下场,于是与何可刚率领辽兵东返,离开战场,出城后即拥兵向辽西奔逃。崇祯帝没有办法,只好叫袁崇焕在监狱里写了一封亲笔信给祖大寿。叫祖大寿等要以忠义为重,以大局为重,听从朝廷命令,团结一心,坚持抗金,决不可因为他个人的生死而轻举妄动,不要危害抗金大业。因为害怕引起类似的兵变事件,崇祯帝在后金直接威胁北京、横行关内的情况下暂时没有对袁崇焕作出最后的判决。

同类推荐
  • 帝源纪

    帝源纪

    末代沙皇太子穿越到华夏战国时期发生的故事
  • 三极衍异

    三极衍异

    大学新生张聿生和同伴离奇地裸身穿越到了三国,并机缘巧合被“不死妖龙”寄生。这妖龙猥琐淫荡,在他的教唆下,聿生弄得整个三国乌烟瘴气。同伴更是把21世纪的吃喝嫖赌在三国发挥得淋漓精致。聿生还没来得及堕落,孙曹刘就联合了、黄巾军得民心了,连汉朝皇帝也勤政爱民了!神仙们突然想搞种族制度了,妖魔鬼怪却要和人类讲民主政治了,这个世界淫荡了……
  • 化学大唐

    化学大唐

    富家不用买良田,化学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化学自有黄金屋。出门无车毋须恨,化学有马多如簇。娶妻无媒毋须恨,化学有女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做实验学化学。————某个穿越唐初的逗比化学家招生广告。(作者非化学出身,是一临时抱佛脚逗比二把刀,有错误请使劲用票票砸死我!)(作者智商是九手的,急需筹钱买一个八手的,请各位亲打赏支持!)
  • 末代汉侯

    末代汉侯

    ★★时间似乎倒退了1800年,自己成为一位门阀子弟。活着才是真理,该如何面对离奇的生命旅程?一路走过的陈科,面对挣扎于乱世的生命,面对恐惧和希望的未来,何去何从?奇异的历程,让主角超脱现实,最终成长为大汉王候。
  • 蟠龙经行天际游

    蟠龙经行天际游

    武学英才殇逝,魂魄穿越大唐,守西域,立长安,经行丝绸路,血战怛罗斯,行遍亚欧非,蟠龙扫天下。窈窕汉家姝,魅影波斯娘,城堡女伯爵,谁是他心头所爱?长安凌烟阁,库法清真寺,君士坦丁堡,中华武魂壁上鸣。本书取自正史名人唐将杜环的事迹,书写这位第一个周游世界的中国人的传奇史诗。
热门推荐
  • 家庭生活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家庭生活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您每天是不是有许多的家务,诸如煮饭烧菜、洗洗涮涮,每天都是重复这些动作。只要我们细心,会从生活中发现许多小技巧小窍门,能解决许多麻烦,省了很多的力气,让您在繁琐的家务活中找到一丝乐趣。
  • 樵香小记

    樵香小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哥不会混

    哥不会混

    序幕:佣兵团食堂,人人都在挤着打饭,我不小心踩了一个人脚,他很生气:"小子!跪下说声对不起,我就放过你。我说:现在后悔还来得及,本来还想说声抱歉,看来你惹怒我了然后,食堂全体学员恶狠狠的看着我。那人洋洋得意道:小子,我看你还嘴硬我摸了摸鼻子:你~?确定跟我比人多?这时,食堂外又来了两三百人,人手一把斧子,把食堂围得水泄不通。那人突然浑身乱缠,看着我的眼睛,又看了看食堂外的人群:大哥我错了,放过我吧"........................................(以上情节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胜荣幸)以此书向《坏蛋是怎样练成的》《黑道学生》致敬!!
  • 铭天传

    铭天传

    被遗忘万载的中古之州,突然有一天重现在四界掌尊的视线中,被欺压奴役的人们,他们是选择拯救还是冷视。龙印铭身的少年,自中州卑贱之族而出。血尤仍未洗,身未铭仍贱。待他踏足四界之时,必将以血为铭,刻印天地之间!
  • Hold不住:霸道阴夫药别停

    Hold不住:霸道阴夫药别停

    我历经曲折怀了男友的孩子,却发现男友在一个月前就死了!莫非,腹中宝宝是那个帅得让千万人钦慕男人的??
  • 重生之王者天下

    重生之王者天下

    人生没有重生,但假如有呢?南宫逸就是这个假如,他重生到了十年前。这个时候,异能界的几大王者还没开始行动。所以,他开始行动了,凭借着他的“人皇印”系统。你是富二代,对不起,“沈万三”的“聚宝”教你做人你是天才,对不起,“郭嘉”的“鬼才”告诉你什么是天才。站在东方明珠顶端,俯视天下,南宫逸低语:“待我君临之日,背叛者皆当服诛!”
  • 好说歹说

    好说歹说

    文坛怪才阿城、陈村担任主持人,与文艺圈各路高手共同打造十二场谐趣对话。神侃对手包括姜文、洪晃、朱德庸、史铁生等人。话题不拘一格,既有关于生命的哲理性体认、对爱和快乐等人类情感的溯源;也有对语言文字和音乐影像的生动考察;抑或闲聊惬意的旧时光、身边的新动向。看似庞杂随意,但在话语的交锋处时有火花闪现。
  • 爱在樱花季节盛开

    爱在樱花季节盛开

    本书主要记述呆萌女主南依依和腹黑霸道男主顾夜尘的校园生活以及青葱爱恋。因为是清歌是学生党,所以更文比较慢,请谅解。第一次写文,文笔可我有你们要求的那么好,但会努力的写出好文章,不喜勿喷,谢谢。
  • 我是道士我怕谁

    我是道士我怕谁

    后山坳中的落魂岗,消失在三煞位的仕月寺,被挖开河道淹没的宗祠,十年中被打压的道士世家。挪坟惊现的蛇窟,老宅中的残破石棺,我叫蒋三晶,为了东荒八仙荡的秘密而来,请不要质疑我的专业知识,更不要问我怕不怕鬼……我只想告诉你,我是道士我怕谁!
  • 游子梦

    游子梦

    少年梦想兮兮沉顾。穷其苦读,千遍眷顾,努力跟付出。曾经落谷,谁为不屈,谁并肩与相依?人人的心中都曾有梦想。可是谁又会为了梦想踏上前方。少年懵懂的我却背只身背起行囊远离了那曾经我成长的家乡为了雏鹰能够遨游天空展翅飞翔。梦,梦,梦,心中华强梦。我有自己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