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2300000025

第25章 杨乃武与小白菜(3)

由于杨乃武之妻小杨詹氏多次在杭州各衙门鸣冤叫屈,杭州城内大街小巷传言纷纷。此事引起了当时红极一时的红顶商人、江南药王胡雪岩的关注。胡雪岩从小家境贫寒,又是学徒出身,所以对贫苦百姓生活比较关心。胡雪岩在浙江原巡抚王有龄、闽浙总督左宗棠的支持下,开办钱庄,设举洋务,后又在杭州开设胡庆余堂药店。他用钱捐了个江西候补道的功名,成为煊赫一方的官商。胡雪岩为人乐善好施,仗义疏财。杨乃武案发生时,胡雪岩正在杭州筹办胡庆余堂。胡雪岩有个西席(古时尊称授业之师或幕友为“西席”)叫吴以同,与杨乃武是同学同年,知道杨乃武平日为人正直,这次获罪一定是有人陷害,他把杨菊贞上京告状及准备二次进京的情况告诉了胡雪岩。胡雪岩大为触动,深表同情,委托吴以同把叶杨氏和杨菊贞引荐过来,答应资助他们全家进京上告的路费和在京的所有生活用度。

杨乃武家人得到了胡雪岩的资助,有了再次进京的经济能力。就在杨菊贞等人准备二次进京告御状的时候,恰好有个浙江籍的京官、翰林院编修夏同善丁忧服阙后起复回京,胡雪岩为他饯行。席间,胡雪岩、吴以同向夏同善陈述了杨乃武冤案的经过,并恳请他在京设法帮助。夏同善深为家乡有此冤案感到震惊,表示将极尽其所能帮助,并留下了其在北京的住址。

同治十三年(1874年)七月,杨乃武的姐姐杨菊贞、妻子詹彩凤及其其娘家的帮工姚士法再次进京上告。两人按照地址找到了夏同善,在夏同善的指点下,上门遍访了三十多个浙江籍的在京官员,并向步军统领衙门、刑部、都察院投递了冤状。

夏同善又与大学士翁同龢商量,翁同龢也很表同情,把本案内情面陈两宫太后,请皇上重视此案。因为有了一些同乡京官帮忙说话,这次没有押解回浙。慈禧太后下了一道谕旨,叫刑部令饬杨昌濬会同有关衙门亲自审讯,务得实情。同时又叫御史王昕到浙江私访。

杨昌濬奉谕后,并未亲提严讯,而是将此案委派给刚到任的湖州知府锡光以及绍兴知府龚嘉俊、富阳知县许嘉德、黄岩知县陈宝善共同审理此案。几个下属深知承审此案万万不能审的与上司结果不同,不然纯粹是与上司过不去,自讨苦吃。基于多种原因,这次审案并未用刑。杨乃武见此次审讯是朝廷圣旨下令,又没有动刑,知道所写申诉材料起了作用,就推翻了原来所有的有罪供认,重新说明自己与此案毫无瓜葛。小白菜也趁机全部翻供,否认自己毒死丈夫。湖州知府锡光一看情况不妙,这样下去会无法收拾,审了一次就找了个借口退出审问团。其后的几次审讯中,主要由绍兴知府龚嘉俊主审,两位知县作辅。

审来审去,杨乃武与小白菜就是不供有罪。这样一来,案件轰动了江南,由于案情复杂,当时的上海《申报》对案情作了跟踪报道,还就此案发表了不少评论,提出了很多疑问。正在此案既无法维持原来判决,又难以推翻原先审判的尴尬时候,恰逢遇到同治皇帝驾崩,又碰上全国性的考试,所以此案一拖再拖结不了案。

同治皇帝死后,光绪皇帝于次年(1875年)正月二十日继位。按照惯例,新皇帝登基继位,为显示天子的仁爱宽厚,都要大赦天下。但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因审而未结,案情重大,悖逆人伦,罪大恶极,不在特赦之列。

由于案件扑朔迷离,久拖不决,社会影响又大,因此引起朝野上下的种种猜测。刑部给事中王书瑞向皇帝递呈奏折,弹劾浙江巡抚杨昌浚等人“复审案件,意存瞻徇,故意迁延时日,谋图不轨,企图将杨、毕等犯证关死狱中,即可草率结案,维持初审判决,以利考成。”,并请求重审此案。经过调查询问,慈禧太后知道王书瑞奏折中的“意存瞻徇”确非虚言,就准了王书瑞的奏折,命浙江学政胡瑞澜复审。

在清代,各省、府、县均设有学政,学政是负责当地科举考试、遴选人才等事务的官员,通常由饱学之士担任。浙江学政胡瑞澜就是一位公认的学富五车的人物,在当地也颇有些名望。朝廷圣旨钦点他负责审办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时,胡瑞澜正忙于当年浙江省的考选,杨昌浚把未审结的案件卷宗、案犯及要证等转交给他时,他正忙得焦头烂额,急得一塌糊涂,直到他忙完考选事宜后,才开始着手阅览卷宗,正式审理此案。

胡瑞澜对杨乃武与小白菜连夜进行熬审,并施用酷刑。最后一堂杨乃武的两腿均被夹折,小白菜也十指拶脱,二人最终挺刑不过,只得照原供诬服。胡瑞澜在写结案报告时,因案件经多人审理,案犯、证人所供各不尽同,甚至前后矛盾。胡瑞澜在奏折中陈述案件大概时,颇费了一番心思,极力将案中矛盾之处雕饰圆滑周密。光绪元年(1875年)十月初三日,胡瑞澜结案,上奏皇帝和皇太后“此案无有冤滥,拟按原审判罚定罪”。胡瑞澜复奏时,对刘子翰的强奸,何春芳的调戏,都一概不提。

同时,胡瑞澜为了显示自己没有徇私舞弊,竟然采用了给皇帝和太后上奏《招册》的方式。他把案犯杨乃武、葛毕氏的供词和沈喻氏、王林、钱宝生等证词都详尽地记录下来,随同其审理结案报告一同上奏。按照清制,清朝巡抚、总督办理的死刑案件,不需要把犯人供述和证人证词上报朝廷,只需呈报审结报告即可。胡瑞澜胡本不用多此画蛇添足之举,他之所以上报《招册》,无非是因该案轰动朝野,影响太大,而各方倾向又反复不一,这一公开供词和证词的做法可以告知天下,该案审理过程没有舞弊徇私之处。

至此,杨乃武知是决无生望了,他在狱中作联自挽云:“举人变犯人,斯文扫地;学台充刑台,乃武归天”。因胡瑞澜是个学台,根本不知理讼,所以说他学台充刑台,冤狱难以平反。

胡瑞澜承审此案,照原拟罪名奏结后,地方士绅奉承胡瑞澜“明察奸隐”,“不为浮议所动”,“不负皇上委任”。原审各级地方官吏如释重负,弹冠相庆,设席宴客,认为从此铁证如山,不会再有反复了。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胡瑞澜疏奏维持原判的审结报告和《招册》一呈递,《申报》即予以报道,立刻引起朝野上下的议论,顿时舆论大哗。有一些地方人士认为此案必有曲折隐情。于是地方上的有些举人生员以及杨乃武的好友汪树屏、吴以同、吴玉琨等三十余人首先联名向都察院及刑部控告,揭露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县、府、按察、督抚、钦宪七审七决,都是严刑逼供,屈打成招,上下包庇,草菅人命,欺罔朝廷,要求提京彻底审讯,昭示天下,以释群疑。

浙江籍的京官也非常关心这一起发生在家乡轰动全国的大案,他们经综合案件主犯数次翻供,屡翻屡服,杨菊贞两次上京等各方面的情况分析判断,认为本案是一起冤案。于是十八名浙江籍京官联名向都察院提交呈状,力陈此案查究中的可疑之处,请求由刑部直接审理此疑难大案。

这时汪树屏、吴以同等的联名禀帖已到了都察院,汪树屏的哥哥汪树棠也在都察院,还有其他的一些浙江人特别是一些举人、进士、翰林,他们认为这件案子如果真有冤情而得不到,这不仅是杨乃武、小白菜两条人命的问题,而是有关整个浙江读书人的面子问题。都察院接到呈词后,立即向两宫皇太后、皇上奏请。

京中御史边宝泉也为此鸣不平,早在十月十八日就上奏说胡瑞澜与浙江巡抚杨昌浚“素日相好”,办理此案“外示严厉,中存偏袒”,并没有秉公执法,在关键情节上不加详究,模糊视听。况且,胡瑞澜本是职掌学政的文臣,从没办理过刑案,必然抓不住要害,绝难平反。请求皇上和太后审慎研究,并将该案交给刑部重新审理。夏同善、翁同龢、张家骧(张也是浙江人,当时担任翰林院编修)等亦一再在两宫前为此案说话,说“此案如不平反,浙江将无一人肯读书上进矣”。认为只有提京审讯,才可以澄清真相。

同类推荐
  • 大唐房俊

    大唐房俊

    “噗通”一声落水的声音,“房俊落水了"。梦回千年现代人来到了贞观年间,成为了房玄龄第二子,贞观初年天下初定,四境未平,周围各族虎视眈眈,但是迎来的却是大唐盛世,不由的让人心潮涌动热血沸腾,因为自己也是其中一员。攻灭突厥,平定吐蕃,打倭寇,收辽东,兵出四方,涤荡四海,自己的命运究竟会随历史一样正常前行还是发生一丝偏离······秀丽河山,美人如画,心中的一丝悸动······
  • 一品国士

    一品国士

    那是一个刚刚经过战争重役的时代.那是一个北驱匈奴,南慑山越的伟大君王辞世后的时代。那是一个看似清平安乐,实则为风气云涌的动荡时代。那是一个当朝皇帝年幼多病,朝中大将掌权,各处藩王枕戈待旦的时代。那是一个君王更换频频,皇家大势未明的时代。就是在那样的一个多姿多彩的背景下,偶然之间,主角重生在了一位刚刚下定“绝心”的堕落子弟身上......苏真:“兄弟,我怎么感觉这里这么阴啊?凉飕飕的.....”室友:“唉,又是一个被吓傻了的。”苏真:“谁傻啊,我只是一时没拗过劲来而已。”室友:“吹牛吧你,主动到这来准备当内宦的,有几个是不傻的。”“内宦?宦官?.....”苏真闭上眼睛仔细的搜索了一下朦胧的记忆,恍然道:“这身体的原主竟然要去当太监么?!....吃饱了撑的!”
  • 人文成都

    人文成都

    新版《巴蜀文化丛书》包括《地下成都》《地上成都》《人文成都》《湖广填四川》《客家人》五册,从古蜀文明遗址、文化标志、人文掌故、近代移民史、客家文化源流等方面,对巴蜀历史文化进行系统梳理。
  • 世界宝藏未解之谜(视觉天下)

    世界宝藏未解之谜(视觉天下)

    《探索·发现》编委会编著的《世界宝藏未解之谜》讲述了:财富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停驻在时间隧道里,它们或者被深埋在地下,或者被故意隐藏,或者被秘密收藏,而成为富有神秘色彩的宝藏。每个宝藏的背后,都有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在历史长河中变得更加神秘。那些宝藏究竟在哪里?那些故事又是何等神秘?阅读《世界宝藏未解之谜》寻找宝藏的秘密。
  • 夕光录

    夕光录

    没有人的漆黑,那是梦一场诱人的时间,开始逆转我醒来,你在哪?接受这个现实?还是……这是一个叫夕林的人,变成人的故事。(封面太丑别介意哈~)
热门推荐
  • 12岁前,妈妈决定孩子的一生

    12岁前,妈妈决定孩子的一生

    《12岁前,妈妈改变孩子的一生》体例清晰,十一章相互呼应又彼此各自独立。从了解孩子的性格到掌握和孩子沟通的技巧:从挖掘孩子的潜能到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让众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妈妈们不用再为怎样教育孩子而犯难。身为妈妈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要帮助孩子从我们身边分离出去,帮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而有朝一日,他们完全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傲立于世。
  • 少年中国说

    少年中国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混沌仙途

    混沌仙途

    一道剑纹,侠路仙途;诸罗万界,我主沉浮。少年,深山历练,古怪而死,离奇复生,莫名得到金手指,从此众多谜团缠绕一身,郁闷的敌人追杀不断……
  • 新年

    新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烦透了今天知道明天,明天知道后天的生活。李欢总在尝试,在寻找,在抗争。他得到一个特别的物品,但是这个物品却没有任何帮助。直到年近30了,他准备放弃,准备向命运妥协的前夕,这个物品表现了他的特别的能力。奇遇来临,当选择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呢?金钱权利或是其他希望朋友多给意见,指正作品
  • 幻世主神

    幻世主神

    幻世大陆,强者为尊!平凡的少年在一次打击中倔强的选择了强者之路,恰巧遇到了涅槃重修的堕落星神!据传说谁能够集齐四块创世宝图,便可主宰整个幻世大陆!少年冥冥之中将创世图合四为一,却发现创世图后隐藏着的是整个大陆的命脉以及巨大的阴谋!报仇历练问身世,魔武双修天不容;孤身指剑安天下,傲视群雄镇苍穹!
  • 万古九帝

    万古九帝

    自古以来,每万年,帝之位便会重现人间,仅有九人才有资格突破成帝,号称九帝。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灵魄、魄灵、灵印、灵术、秘技、幻技、瞳术......层出不穷且看尘空眼蕴星辰,掌阅灵魂之书,手执‘弃’之剑,身伴神秘之兽,踏上无尽巅峰......
  • 纸币的跳跃

    纸币的跳跃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1914年7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19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
  • 湛渊静语

    湛渊静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空帝域

    星空帝域

    一切似乎都很自然,帝柱、影兽、异能…那么,人类的未来又将如何呢?
  • 回到唐朝当道士

    回到唐朝当道士

    谁说道士就一定是要画符捉鬼?利物济世,明道立德,这才是道教的遵旨。君子得时则驾,不得时则蓬累而行,盛世的大唐,便是处处活跃着道士们的身影。站在后来人的角度,学霸李璐上知天文地理,下晓鸡毛蒜皮,更兼学贯中西,古今皆通,穿越到大唐,不做道士真是枉费了一身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