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2300000027

第27章 张汶详刺马案(1)

十九世纪上半叶,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由于清朝的禁烟行动,导致一八四零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国内矛盾也不断激化,引发了一系列的反抗运动。其中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历时十四年,遍及十八个省,势如破竹,一度对清朝的统治构成了严重威胁。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晚清虽有短暂的中兴,但由于新的时代因素的介入,传统制度已难凭自身走出这一危机。

在内忧外患交加的情况下,封建统治岌岌可危,各种问题充分暴露出来。就在这期间,发生了张汶详刺杀两江总督马新贻的案件,因为此案纠结着湘军、太平军、捻军等众多集团,牵扯到慈禧、曾国藩、丁日昌等重要人物,包含着反清、报仇、夺妻等诸多传奇元素,加之内幕真相始终被清廷蓄意隐讳、歪曲,导致各种传闻蜂起,使案情变得扑朔迷离,因而被后人称为“晚清第一大奇案”。

总督遇刺

同治九年七月二十五日(1870年8月21日),两江总督马新贻要阅示当时的武弁的武功。一八六九年,马新贻在江宁练了四营新兵,规定每天操演两次,专习洋枪、抬炮、长矛。而每月的二十五日要进行校阅,这是他的前任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定下的规矩,称为“月课”。

现任两江总督马新贻,字谷山,号燕门,别号铁舫,回族,山东菏泽马垓村人。马新贻祖辈几代为清朝官吏。他自幼聪慧好学,熟读诗书,苦心科举,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参加礼部会试,中三甲第六名,赐同进士出身,与李鸿章同榜。历任安徽建平、合肥等县知县、庐州府知府,以勤明称。咸丰三年(1853年)随袁甲三,翁同苏镇压太平军,累迁安徽按察使。同治二年(1863年)任安徽布政使,次年任浙江巡抚。不久任浙江巡抚。同治七年(1868年),马新贻擢任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接替调任直隶总督的曾国藩。两江总督是个实权职位,满清有句老话,叫做国家财富,悉出两江。在清代,两江总督下辖的省份是清廷财政的主要来源,位置虽在疆臣之首直隶总督之下,但手里的实权却在直隶总督之上。

当时阅兵的校场设在江宁巡抚衙门的旧地。这里要插一句,当初曾国荃(曾国藩的九弟)率兵攻破了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南京)后,放了一把火,这把火不但烧毁了天王府(原来清政府的两江总督署),同时也烧掉了他私吞国库银两的证据,这在后面还要细说。在新建总督衙门未完工的情况下,就暂时借用巡抚衙门作为总督府。

这个衙门在建筑结构上有一个特点,它后院有一个西门,中间有一段路,被称为间道,从这里直接可以到达阅兵的地方。也就是马新贻阅兵没必要出督抚衙门的正门,他徒步穿过间道就可以到阅兵的场所。

当时阅兵分为四批,按照惯例总督和巡抚都要参加。马新贻作为总督,只检阅第一批(第一批包括射击等军事上的训练)。本来应由巡抚检阅第二批,但时任江苏巡抚的丁日昌恰巧头天奔赴天津,协助曾国藩审理天津教案,故而只得改由洋务局张道台阅第二批。总务巡营处杨道台阅第三批。总理保甲局部郜道台阅第四批。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天津教案。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从此,法国传教士援引有关条约规定,在天津望海楼设立天主教堂,他们纠集爪牙,形成恶势力,无恶不作,早为民众痛恨。同治九年(1870年)六月,教堂婴堂收养的婴儿因流行病传染而死亡了三四十名,附近又不断发生幼儿被拐事件,于是民间开始传言怀疑外国修女以育婴堂为幌子,实则绑架杀死孩童作为药材之用。同时抓获的拐犯也供称“系天主堂主使”。此事哄传后人心大愤。群众上万人自发包围教堂。教堂人员与围观的人群口角起来,引起抛砖互殴。法国驻天津领事丰大业要求总督崇厚派兵镇压,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在前往教堂的路上,与知县刘杰相理论,怒而开枪,击伤刘杰随从高升,秘书西蒙也鸣枪威胁。民众激愤之下当场击毙丰大业和西蒙,随后焚毁法领事署、教堂、育婴堂,打死打伤法传教土、修女、教民数十人,又误杀俄商3人,殃及英美讲堂各一所,破坏行动持续了三个小时。这就是天津教案。

天津教案发生后,法英俄等驻华公使联合抗议,并以军事威胁。清朝于是派直隶总督曾国藩去天津查办,江苏巡抚丁日昌就是在这个时候去了天津协助调查。

我们再说马新贻,到了七月二十五日这一天,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阅示就推迟了一天。第二天七月二十六日,马新贻依例行事,到了九点多钟阅示完第一批,就同往常一样,从间道步行回署。后面跟着负责警卫的督标中军副将喻吉三和替总督传令的武巡捕叶化龙,还有两三名马弁。刚走到官署后院门口,马新贻的同乡武生王咸镇跪道求助,此前马新贻曾两次予以资助。马新贻遇到了这个人他就随手吩咐,护卫上前就把他拦下去了。马新贻并未停留,当行至西角门时,突然出现一人,身着短衣,一边口呼冤枉,一边拔出匕首,快步冲向马新贻,在众人都没回过神来的时候,这把刀就深深地刺入了马新贻的右肋。马新贻猝不及防,应声倒地。这个时候喻吉三和叶化龙等人一拥而上,刺客也并不挣扎,高喊:“养兵千日,用在一朝。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今日拼命,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随即仰天长笑,挺身就擒。护卫同时也将告帮的马新贻的同乡武生王咸镇一并抓获。几个护卫赶紧卸下了一扇门板,把总督大人马新贻抬到了衙署,抬进了他的卧室。将军魁玉、署理藩司孙依言、臬司梅启照,还有学政殷兆镛,闻讯一起赶到督署,只见马新贻已气息奄奄。马新贻自知命不能保,口授遗疏,令嗣子毓桢代书,请魁玉代呈朝廷。因为被刺中要害,群医也束手无策,延续到第二天,马新贻伤重去世。

刺客自报姓名叫张汶祥,四十六岁,祖籍是河南汝阳人。史料当中说,他不过是一个市井百姓而已。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南下宁波贩卖毡帽,以后又放印子钱,也就是我们说的高利贷,这样积攒了一笔本钱,开始在湖州府做买卖。据说还当过四年太平军,做过洪匪李侍贤的裨将,还救过一个叫时金彪的清军俘虏,后来看到太平军大势已去,便与时金彪出逃,回宁波后与南田海盗团伙往来密切,这在后来都被审实。

其实早在同治七年(1868年),张汶详就想要谋刺两江总督马新贻,但是这一年来的不是时候,他到了江宁已经进入了阴历九月,天气已经很冷了。张汶详考虑,这个时候衣服穿得都很厚,他用刀谋刺恐怕不容易得手,于是他就又回到了湖州的新市镇。到了同治九年的七月二十六日(1870年8月22日),张汶详再度来到江宁,图谋行刺,结果这次终于得手。

两江总督下辖三个省,官比今天的省长还大,然而位高权显的两江总督封疆大吏马新贻竟然在亲兵随从护卫下,被一个大街上蹿出来的刺客刺中了,且刺客束手就擒、自报姓名,这是清王朝立国以来,二百七十年左右从来没有过的事情,这也几乎成为了清廷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怪事。

这时候社会上传言,马新贻被刺源于督抚不和。当时的江苏巡抚就是上文提到的丁日昌。当时太常寺少卿王家璧还特意上奏直接指出总督马新贻被刺与江苏巡抚丁日昌有关,他上奏说:“江苏巡抚丁日昌之子被案,应归马新贻查办,请托不行,致有此变。”

丁日昌之子案是指丁日昌的独子丁惠衡的一个家奴寻衅滋事,在妓院里面惹了一个案子。那么这个案子,按照清廷法律回避的原则,丁日昌是不能审理的,这就交给了当时的总督马新贻审理,审实的结果是马对丁惠衡的家奴分别给予了惩处。丁惠衡原本也涉案,但是案发之初,他就跑了。最后,马新贻因丁惠衡拒不归案而奏请交朝廷议处。马新贻、丁日昌二人就此结仇。当时马新贻被刺,据丁惠衡案结仅四十余天。而且就在马新贻遇刺前丁日昌偏偏去了天津,这难免让人心生猜忌。于是就有人说,丁日昌为报私仇指使张汶详刺杀的马新贻。而丁日昌曾是曾国藩的幕僚和亲信,属于湘军集团的人物,因此又有传言说此案是湘军幕后策划的。

刺马案是否果真是丁日昌所为,是否真的与湘军有关,幕后究竟还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让我们来继续关注张汶祥刺马案的审理。

三审张汶祥

魁玉初审

张汶祥刺马案发后,江宁将军魁玉命藩司梅启照会同江宁知府冯柏年、江宁知县莫祥芝和署理上元县知县胡裕燕等人连夜审讯。刺客张文祥直认不讳,但对行刺缘由闪烁其词。魁玉又加派臬司贾益谦、江苏候补道孙依言,山东候补道袁保庆等严加审讯,并飞章驿六百里入奏朝廷。

我国古代以驿传方式通达信息,隔百十里就设有一个驿站。这个驿站由官方出钱,雇佣驿兵。清代驿站管理严密,由兵部负责,京师设皇华驿,各省腹地及盛京地区设驿,军报所设为站。凡是通过驿站发递的,都要分缓件、急件。驿递是有一定规矩的,军机处文件,往往在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规定每天三百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四百里、六百里,最紧急的用“六百里加紧”,就是一天必须要跑六百里,换马不换人。这限于奏报督抚、将军、学政,在任病故,以及失守或者光复城池,不得滥用。驿六百里在当时已经是跑得很快的一个规定了。

魁玉的奏折八月二十八日到京,同治皇帝览后“实深骇异”。两江总督竟在督署重地被刺身亡,实在是对风雨飘摇的清王朝的一次冲击。为此,29日朝廷连发四道谕旨:

第一,命“魁玉督同司道各官赶紧严讯,务得确情,尽法惩办。”

第二,“曾国藩著调补两江总督,未到任以前著魁玉暂行兼署。”

第一,密旨安徽巡抚英翰加强长江防务和地方治安,以备不测。

第四,“著魁玉督饬司道各官,设法熬审,务将因何行刺缘由及有无主使之人一一审出,据实奏闻。”

同治皇帝还为马新怡亲赐祭文、碑文,特赠太子太保,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袭,谥“端敏”。江宁、安庆、杭州,海塘以及菏泽都为他建有专祠,有地方还规定每年春秋,官为之祭。同时下令对他的嗣子给予恩荫,也就是任命他为六部的主事官爵,这相当于是一个正六品的官员。

在此期间,魁玉派人缉拿了收容张文祥的店家朱定斋、周广彩等嫌犯。但审讯张文祥的工作毫无进展,即使昼夜严鞠,案犯只对行刺供认不讳,言及行刺原因则语焉不详。

清廷一开始就意识到此案的严重性,并怀疑非张汶详一人所为,因此死死抓住魁玉不放,连下谕旨,口气越来越严厉,一定要追出幕后主使之人。魁玉审理刺马案月余,每次奏报几乎不离“一味闪烁”,“语言颠倒”,“一味支离”。不过,魁玉多少还是向朝廷报告了一些进展,这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张汶详曾经一度为“发逆”,也就是参加过太平军。曾在太平军侍王李世贤名下领兵打仗,进攻漳州,转战安徽、江西、广东、福建、浙江等地。那么张汶详有这样的一个出身经历,他当然就被朝廷更加的愤恨,所以魁玉认为这应该算是一个不小的审出的一个成果。魁玉又通过手下,把张汶详的儿子张长幅,张汶详的女儿张宝珍,同居之舅嫂罗王氏拿获,但此案的核心即行刺缘由以及幕后主使仍无确供。

但朝廷对这一结果仍不满意,王公大臣也纷纷议奏。给事中王书瑞奏请派遣亲信大臣亲自前往彻查。太后、皇帝认为有理,于是委派漕运总督张之万赴江宁会审,并下旨“将该犯设法熬审,务将其中情节确切研讯,奏明办理,不得稍有含混。”“熬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是按照当时的法律制度进行严刑审讯;另一种说法就是不能对他用刑,以免犯人在重刑之下暴毙,而是要连续地、煎熬性地、不断地来审问他,但是又不能放过他。所以总之朝廷让魁玉通过熬审一定要审出这个案子背后的真相。

这时候,江宁那边的审讯还是没有进展。实际上,魁玉也是显得很无奈。至于张汶详在被抓当场大声喊,“养兵千日,用在一朝。”,难免让人联想其背后另有主使。可是在审理过程当中,张文祥除了信口侮蔑马新贻以外,对于行刺的原因,是否有人指使,坚不吐实。地方官会审时,其态度桀骜不驯,将军魁玉亲自审问时,他只说了一句:“我为天下除了一个通回乱的叛逆,有何不好?”马新贻虽是回教家世,但从洪武初年由武昌迁居山东曹州府,到马新贻已传了十八代之久,是道道地地山东土著,与陕甘回民风马牛不相及,可知张文祥话,完全诬蔑。但又不敢对其用刑,怕有人趁机在狱里动手脚,灭张文祥之口,把钦命要犯报个“刑伤过重,瘐死狱中”,这个责任谁也担不起。

张之万会审

张之万奉了皇帝的谕旨,赴江宁与魁玉会审张汶祥。张之万是直隶南皮人,道光年间的状元,其弟就是后来支持新法、操练新军、在两广大败法军、建造中国第一个兵工厂,大名鼎鼎的张之洞。张之洞是同治二年(1863年)的探花,时任湖北学政。张之万与其弟张之洞虽是同胞,但脾气大不相同。张之万做事沉稳,学问精深,在官场之中上下通融也颇有几分能耐。但此人胆子极小,非常怕事,为人深通以柔克刚的黄老之学,所以也是个“不倒翁”。

这个时候社会上对刺马一案的风传,张之万也有所耳闻。他知道此行实在是有点风险。如果真像传闻说的,背后由湘军主使,他作为一个直隶人,又要到湘军控制的地盘去审实这样一个案子,如果遵旨根究到底,一定会成为马新贻第二。果然,不久就接到了间接的警告,劝他不可多事。这一下,张之万越发胆战心惊,一直拖延着不肯到江宁。无奈朝旨督催,魁玉又行文到清江浦,催“钦差”快去,张之万只好准备动身,他将漕标的数十号官船,上千名兵丁都调来,护着自己顺运河南下,他自己一直躲在舱里不露面。

当时正值深秋,红蓼白蘋,运河两岸的风光颇为不错。这天由河入江,到了瓜州地方,张之万在船里闷了几天,想上岸走走,刚下船走了一阵,忽然内急,看看四周,蒿草高过人头,四周里除了自己的人寂寂无音。只在远处有些农人正在田野劳作。本来随便找个地方如厕是不难的,但张之万深怕这里藏着刺客,于是命漕标参将,亲自带领两百亲兵,拿枪的拿枪,拿刀的拿刀,团团将他围住,才放心出恭。正在收割稻子的老百姓,大为惊异,不知道那里出了什么事?跑去一打听,才知道是“漕帅张大人”上茅厕。这事儿一时被传为笑谈。

同类推荐
  • 北宋京华

    北宋京华

    大观时,汴梁是八荒争凑,万国咸通。转眼即是靖康,铁蹄踏过,蓦然回首,那个汴梁依旧否?让我们随着朱雀门外那个叫柳邕的少年郎,一同去体会北宋东京的故事吧。新人新书,拒绝套路
  • 明清天津盐业研究

    明清天津盐业研究

    《天津通史专题研究丛书:明清天津盐业研究(1368-1840)》由张毅所著,明清时期,盐业是天津的支柱性行业之一,对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民俗等产生了深刻影响。而天津的自然、地理等条件也为盐业的发展创造了绝好的环境,使其在明清时期逐步壮大、走向繁荣。盐业与天津相辅相成、彼此促进、和谐发展的这段历史,无疑值得我们深思,并从中探寻城市发展的规律,为今天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 一本书读懂四书五经故事大全集

    一本书读懂四书五经故事大全集

    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典籍中,“四书五经”无可争议地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它记述了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包括历史、政治、哲学、文学等方面的内容,由《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四书)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经),总共九部儒家经典著作组成。千百年来“四书五经”启迪了中国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感受,启发了华夏儿女的智慧灵根,让一代代中华儿女一生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穿越大唐做娱乐明星

    穿越大唐做娱乐明星

    现代流行歌手李锦寒穿越回大唐,做古代的娱乐明星。古代文人千辛万苦寻不到一首好曲子。而他脑子里可是存了上万首现代的流行歌曲,每一首放出来可都是轰动天下。什么TFboy的“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周杰伦的“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当这些叼炸天的歌曲放出来,李锦寒顿时火了,矜持的古代美女也开始疯狂追星了。为了听李锦寒的歌,投怀送抱那太正常不过了……
  • 回到大宋当军阀

    回到大宋当军阀

    一个意外,他穿越到了宋末。万幸的是,找到了使他穿越的罪魁祸首,虽然无法回去,但能购买现代的物品到宋代使用。有了这般便利的条件,是帮助大宋抵御蒙古呢,还是散发王霸之气,建立不世功勋?切!我卡里一共就那么点钱,还是老老实实找个地方建个安乐窝吧,只要蒙古人打过来时找不到我,我一样过的舒舒服服。可是,事情的发展真的能如他所愿么?本书QQ群号:243238182
热门推荐
  • 爱你,永无止境的爱你

    爱你,永无止境的爱你

    这是一个女学霸兼第二校花和一个豪门世家少爷的爱恋,主要是写米丽倩在一次意外中和冰皓然相遇,又因为冰皓然认识了李翼闵。最后他们两都爱上了米丽倩,争着抢她,经过了重重困难,米丽倩最后选择了冰皓然的虐恋故事
  • 人在大显

    人在大显

    这部小说写的是个愤青。一个刚走出校园的毕业生,一个不懂世事的愤青竟又重新走进校园。这是一所小学,名字叫大显小学。学校向他的名字大显一样充满着与众不同。通过木子高的眼睛观察大显小学,圈子虽小,却能折射出整个教育行业甚至是整个社会。
  • 后来我遇见了你

    后来我遇见了你

    她的到来会是带来一场戏么。“我安馨涵从此与你易千熙势不两立.”“我安馨涵这一生从来没输过,唯独却败给了你”一场刻骨铭心的爱自始至终对她来说只是个玩笑么.她最终为爱附上了背叛的罪名,最后换来一个可笑。
  • 三公主复仇之路

    三公主复仇之路

    “看着吧,你们会为你们所做的而后悔万分!”是什么使原本的三位大小姐放出这样的狠话?是什么使她们改变?六年后的华丽回归,当然并不只是来旅游的!
  • 军旗下的方队

    军旗下的方队

    本市包括“军事博物馆上空的五星”“永不泯灭的将帅之星”“军旗上写满了烈士的名字”“长枪、大炮也属于女兵”等内容。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记住这段历史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记住这段历史

    该系列丛书为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本书详细讲述了中国的历史让我们一起记住这段历史。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 三生三世,奈何桥边

    三生三世,奈何桥边

    你一笑,真的是眼颦春山,眉蹙秋波,笑声就像是唤醒了漫山的杜鹃,让我一不小心,就喜欢了好多年.....一个是魔仙一体的妖女,一个是名扬天下的上仙,当她来到人间,饿了,乏了,累了,也只能换来他的一句忍着,但当两人真正动了情,又如何能忍呢看似完美的两人各自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谎言,婚姻的包装下是匕首还是永恒,而这份所谓的爱情,到底是真,还是假呢
  • 走上宠妻路:霸气傲妃

    走上宠妻路:霸气傲妃

    “如果我能在强大一点,就好了。”这是他说的。“如果我能在坚持一下,就好了。”这是她说的。穿越之后,明明是受宠的小女儿,然而在这大陆上没有圣气的人却被人唾弃,为何她零圣气却在家中如此受宠?但是事实真相却不是如此。千年前的一场大战导致他们一个沉睡,一个飞往异世,如今他们在这一世重逢,随着探索一点点找到千年之前的记忆,然而又再次遇到千年前的敌人,这次他们的结果会如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玄隐宙怨

    玄隐宙怨

    宙界之争爆发在即!曾经安逸的玄隐宙界,即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蕴含的不仅是魔法玄幻,更是层层悬疑!夏月风,一个普通的高中生,却被卷入奇幻的未知大陆。究竟是什么,使他成功突破试炼?在试炼的背后,又有什么使命等待着有志之士去完成?究竟谁才是真正的主导者,谁又是最大的敌人?在红颜的陪伴下,少年即将翻身逆袭,找回真正的人生价值!
  • 谋杀的解析

    谋杀的解析

    因山溪流中的一具残骸被发现,挖出了长达十年的连环杀人案。凶手总是将目标锁定为二十岁左右、才华出众的少女。每个受害者都因窒息而死,被截取十指,再沉入水中。刑警队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发现每个少女在死去前,身边都会出现一个“幽灵恋人”——他成功控制了受害者的思想和感情,使得她们陷入温柔的泥潭,为他心甘情愿地做出原来的自己不可能有的举动。更不可思议的是,所有死者的亲友没有一个人知道他的存在。在受害者死亡后,“幽灵恋人”便消失得无影无踪。调查中,三位重要嫌疑人出现。一个是一流的外科医生丁浩然,一个是刚崭露头角的商业才俊方煜文,还有一个是出版公司的股东于谦和。最奇妙的是,这三个人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