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7600000002

第2章 巧合的历史(2)

王勃与李贺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并且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这些相似的地方非常惊人,下面我们就来略说一二。

两个人都是在27岁的时候不幸身亡的,并且都是在秋季。王勃生于公元649年,于公元676年,南下探望在交趾为官的父亲,在渡海时不幸溺水,惊悸而死,年仅27岁。李贺生于公元790年,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奉礼郎这样的九品小官,就因病去世,时年也是27岁。

两人都在年少之时因诗文而获“神童”美誉。王勃自幼聪慧好学,为时人所公认。《旧唐书》本传谓王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株树也。”杨炯《王勃集序》说:“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十岁包综六经,成乎期月,悬然天得,自符音训。时师百年之学,旬日兼之,昔人千载之机,立谈可见。”李贺七岁时就已经写出了很好的诗词文章,七邻八乡都传诵他是个“神童”。诗文大家韩愈、皇甫湜找到李贺之后,要他当场作诗,并且要以他们俩人为题。李贺当即就写了一篇《高轩过》,表达了对两位大文学家的仰慕,也抒发了自己的抱负。

除了上面详细谈到的以外,王勃与李贺还有其他许多相似的地方。两人都只做过三年的官,在求官过程中都遇到过一位皇甫侍郎的帮助,两位皇甫侍郎享年都是58岁。王勃与李贺还都迷恋神仙鬼怪的传说并且没有结婚,死后也没有留下子嗣。这两位诗人巧合的相似之处,引发着后人无尽的想象。

杨家江山送给“李”

我国古代历史上,杨氏建立的王朝总是被李氏取代。杨隋被李唐取代,五代十国中的杨吴也被李氏的南唐取代。

公元617年,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隋炀帝孙子杨侑为帝,改元义宁。杨侑即为隋恭帝,李渊任大丞相,进封唐王。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大臣宇文化及缢死。同年五月,李渊篡隋称帝,定国号为唐,废杨侑为希国公,闲居长安,次年五月又把他杀害。杨坚建立的隋朝存在了38年之后,就这样灭亡了。李渊称帝后,改元武德,都城仍然定在长安,李渊即是唐高祖。

到了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天下大乱。其中,杨吴是江南较有实力的割据势力之一。吴国在杨隆演嗣位后,政治混乱,人心不稳,大权旁落于大将徐温之手。徐温的养子徐知诰借助徐温的势力,逐渐掌握了吴国的政权。经过20年的苦心经营,徐知诰不仅大大缓和了杨氏旧臣对他的敌对情绪,而且还拉拢起北方和江南的两股势力。吴天祚三年(公元937年),徐知诰终于废黜吴帝杨溥,登上皇位,改国号为大齐,年号昪元。第二年,徐知诰改姓名为李昪,改国号为唐。就这样,李氏建立的政权再一次取代了杨氏。

灭唐朱温被唐灭

朱温夺取唐朝政权,建立了后梁政权,可是灭掉后梁的就是后唐,而且这个后唐的政权也姓李。

朱温出生于唐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宋州砀山(今属安徽)人。朱温幼时,随母在萧县刘崇家当佣工,后来参加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随军进入长安。唐中和二年(公元882年)正月,黄巢以朱温为同州(今陕西大荔)防御使。同年九月朱温叛变,降于唐河中(今山西永济西)节度使王重荣,又被僖宗任命为金吾卫大将军,充河中行营副招讨使,赐名全忠。第二年,朱温改任宣武(今河南开封)军节度使,加东北面都招讨使。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朱温与李克用等联兵镇压黄巢起义军。同年,宰相崔胤召朱温入关,杀死劫迁昭宗的宦官,送昭宗出城。

昭宗回到长安以后,朱温尽诛宦官,废神策军,从此昭宗便处于朱温的掌控之下,成为傀儡。天佑元年(公元904年),朱温逼迫昭宗迁都洛阳,随即遣人杀之,立其子哀帝,后又贬杀宰相独孤损等朝官三十余人。天祐四年(公元907年)四月,朱温由唐宰相张文蔚率百官劝进,正式称帝,更名为朱晃,庙号太祖,改元开平,国号大梁,史称后梁,升汴州为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建为东都,而以唐东都洛阳为西都。

后来,朱温与据有太原的沙陀贵族李克用、李存勖父子连年征战,损耗了大量的人力和财物,并且逐渐丧了失军事上的优势。晚年,因皇位继承人未定,皇室内部矛盾尖锐。乾化二年(公元912年),朱温被次子朱友珪杀死。龙德三年(公元923年)四月,李存勖称帝于魏州,就是庄宗,改元同光,国号唐,史称后唐。同年十月,后唐灭后梁,十二月,迁都洛阳。就这样,朱温在灭掉了李家唐朝仅仅16年之后,其政权就被另一个李姓的后唐灭掉了。

点检做天子

赵匡胤生于公元927年3月21日,是宋朝的第一个皇帝。他的父亲赵弘殷,曾是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代王朝的禁军将领。少年时的赵匡胤,《宋史》评之为“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

21岁时,赵匡胤告别父母妻子,开始浪迹四方,希望建立一番功业。他漫游了华北、中原、西北等不少地方,到公元949年,终于遇到了机会。在四处浪迹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当时正担任后汉枢密使的郭威。郭威此时正领兵在河中(今山西永济)平叛,身强力壮精通武艺的赵匡胤于是就投到了郭威的旗下。

郭威即位(即后周太祖)时,赵匡胤任禁卫军长,甚得当时开封府尹柴荣(即周世宗)的赏识,成了柴荣的亲密部属。周世宗即位后,赵匡胤在跟随世宗的南征北讨中战功卓著,深得世宗的信任和重用,成为屈指可数的禁军高级将领之一。

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周世宗北征燕云,势如破竹。正当这个时候,世宗不幸染上重病,不得不返回汴京。回军途中,周世宗带病批阅文件,忽然发现一个韦编袋子,里面有一块三尺长的木板,上有“点检做天子”五个字。古人迷信,周世宗以为这是上天的旨意,于是马上想到自己的姐夫——时任禁军统帅的殿前都点检张永德。周世宗想,前代后晋的石敬瑭就是后唐的驸马,后来篡唐立晋,自称天子。张永德现在的地位和石敬瑭多么相似啊,于是周世宗立即下诏免去张姐夫的点检一职,改任平时看上去老实厚道又曾立战功的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周世宗这么做的原因是担心自己的姐夫张永德在禁军内外党羽众多,可能在将来危及儿子的帝位,而赵匡胤寒门行伍出身,应该没有纂位的可能。然而非常凑巧的是,第二年的春天,赵匡胤就发动了陈桥兵变,篡夺了后周政权建立了宋朝,最终还是点检做了天子。

大宋皇位继承人

北宋王朝的第一代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而从第二代皇帝起就开始是他的弟弟赵光义及其子孙了;然而南宋王朝的第一代皇帝是赵光义的子孙,从第二代皇帝起就又重新回到了赵匡胤的子孙这一脉上。赵匡胤一脉的子孙从失去帝位到重新登上帝位,时间相隔长达186年。

赵匡胤通过发动陈桥兵变登上了帝位,建立了北宋王朝,不仅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而且因为治国方略得当,使得北宋王朝的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

公元976年,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离世,正史中没有他患病的记载,野史中的记载又说法不一。他的死因,从此成了历史上一宗离奇的悬案。后世许多人认为,赵匡胤的猝然死亡与其弟赵光义有很大的关系。宋太祖的死亡蹊跷离奇,但赵光义抢在太祖之子赵德芳之前登极却是事实。太宗的继位也就留下了许多令人不解的疑团,因此,历来便有太宗毒杀太祖的说法。

赵光义在位21年,死后将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赵恒,即宋真宗。以后北宋又历经了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等六帝,他们都是太宗赵光义一脉的子孙。

北宋被金国灭亡以后,徽宗第九子、钦宗的弟弟赵构逃至应天即帝位,建立南宋。高宗赵构在位初期,起用抗战派李纲为相,以宗泽为东京留守,发动军民抗金。不久,他罢免了李纲,启用投降派黄潜善、汪伯彦,把宋军防线由黄河一线南移至淮、汉、长江一线,从而使抗金形势逆转。使得金军分兵三路轻易地渡过了黄河,并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之内就占领了西自秦州、东至青州一线的广大领土。从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到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的十余年间,高宗一直辗转在东南沿海各地,躲避金军。他否定了张浚“权都建康,渐图恢复”的建议,南逃至临安(今杭州市)定都。东京留守宗泽欲渡河北伐,力劝高宗回汴京坐镇,高宗置之不理,沉迷于偏安一隅。

虽然赵构纵情享乐,在政治上昏庸无能,但他却做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在死之前将帝位传给了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赵昚,即宋孝宗。孝宗之后又有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宋理宗赵昀、宋度宗赵祺、宋恭帝赵显、宋端宗赵惇和卫王赵惇等,他们都是太祖赵匡胤一脉。

赵构为什么要将帝位还给太祖的后代呢?即使自己无子,也可以传给太宗一脉的其他子孙呀。究竟是他自愿的,还是仅仅是个巧合呢,这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亡于异族叹两宋

宋朝(公元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分为北宋与南宋,合称两宋。值得注意的是,北宋和南宋都是被异族所灭,投降后,皇帝和皇族都被掳往北方。

北宋是由后周将领赵匡胤建立的。赵匡胤本来是后周的殿前都点检,由于战功卓著,成为了后周世宗的左膀右臂。周世宗死后,继位的周恭帝年幼,赵匡胤于是有了称帝的野心。显德七年春天,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做了大宋的皇帝。后来,北宋经太宗、真宗、仁宗、英宗至神宗,这一时期社会趋于稳定,经济规模空前,文化更是盛极一时。

公元1126年,金国灭辽后,决定向北宋发动大规模进攻。金军很快打到了宋朝京城开封。宋徽宗非常恐慌,赶忙退位,让太子赵桓继位,自己则逃到南方的镇江去了。宋钦宗即帝位,年号“靖康”。抗战派主将李纲主持开封事务,得到军民的支持,士气高涨,打退了金兵。金兵北撤后,北宋统治者以为万事大吉,又过起了醉生梦死的生活。

金军在经过一个夏天的休整后,再次南侵。这时,控制朝政的是主和派,他们根本不组织力量进行抵抗,一心只想求和。没过多久,开封陷落,宋徽宗与宋钦宗皆被金兵俘虏。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正月,金军将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宗贵戚等3000人全都掳往北方。当时的开封城中几乎被劫掠一空,北宋王朝也至此灭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的“靖康之变”。

金朝在靖康之变中俘虏了众多的宋朝宗室,康王赵构却是其中的一个漏网之鱼。靖康二年(1127年),他从今天的河北南下到陪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为南宋高宗,改元建炎。南宋偏安于淮水以南,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达、科技文化水平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但军事软弱、外交无能的一个王朝。南宋在宋孝宗、宋宁宗时期比较安定。宋宁宗以后,国势日衰。

蒙古汗国灭金后,又相继灭亡了西夏、畏兀儿、吐蕃和大理等政权,威胁着南宋的安全。公元1271年,蒙古定国号为元,并于当年攻占南宋都城临安。6岁的宋恭帝和太皇太后等人被掳往北方。公元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中,消灭了南宋最后的抵抗力量。陆秀夫背着9岁的小皇帝赵昺投海而死,至此南宋灭亡。

明清两朝的巧合之处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专制王朝,一共有16位皇帝。明朝的疆域除囊括清朝时期所谓内地十八行省之外,还包括今天的东北地区、新疆东部、西藏、缅甸北部、西伯利亚东部和越南北部等地,并曾在东南亚的安南、旧港等地设有管理机构,势力远及印度洋和中亚。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专制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国全境的中央政权,统治者是满族人。这两个君主专制王朝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值得讨论。

它们都是在打败异族政权后,建立的自己的王朝。1356年到1359年,起义军朱元璋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占领了江南的半壁江山。1367年,朱元璋开始北伐,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率领下,于1368年八月攻陷元大都,元惠宗北逃,元朝结束在全国的统治。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王朝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定都于赫图阿拉,1625年迁都沈阳,改称盛京。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改族名为满洲。1644年,统治中原的明朝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所灭。原明朝将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打败李自成的大顺军。随后,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迁都北京,清朝从此取代明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专制王朝。

两个王朝都有三位皇帝没有后代。明朝的建文帝、明武宗和明光宗三位皇帝没有子女;清朝的同治帝、光绪帝和宣统帝三位皇帝,同样在死后没有子嗣。

明朝和清朝开创之初,皇权都受到过叔父的威胁。明朝建文帝被叔叔朱棣赶下了台。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建文帝的叔叔即当时的燕王朱棣起兵“靖难”,于1402年攻克南京,夺取帝位,并且杀害了方孝孺等人。清朝顺治皇帝一直生活在叔叔多尔衮的阴影之下。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十一月,多尔衮凭借自己的权力,改皇叔父摄政王为皇父摄政王,用皇帝的口气批文降旨。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七月二十五日,他操纵追封自己的生母、努尔哈赤的大妃纳喇氏为太皇太后,他自己完全以皇帝的面目出现。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福临对诸王大臣回忆当时的事说:“那时墨尔根王摄政,朕只是拱手做点祭祀的事,凡是国家的大事,朕都不能参与,也没有人向朕报告。”

王朝快要灭亡的时候,明清两朝都遇上了皇帝无子兄弟相传的情况。明熹宗是明朝第十五个皇帝,在位七年,因为嬉乐过度成病,死于1627年,终年23岁,葬于德陵(今北京市十三陵,是明朝营建的最后一座皇陵)。明熹宗有三男两女,无一长成,最终遗诏只好立五弟信王朱由检为皇帝。同治帝是清朝第十代皇帝,1862~1875年在位,死时年仅19岁,无子女,其帝位只好传给了堂弟光绪。

明清两个王朝都亡于内忧外患。明朝在李自成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和满清的打击下,走向了最终的灭亡,可谓内忧外患。清朝末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列强纷纷争夺势力范围。孙中山、黄兴等人同时发起了民主革命,最终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天花带来的祸与福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君主专制的全国统一政权,也是留下了许多故事和传说的王朝。清朝初年开疆拓土,鼎盛时期的领土面积达到1300多万平方公里。清朝的人口规模也是我国古代王朝中最大的,在王朝末期甚至超过了四亿。晚清时候,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并且遭到了西方列强的入侵。鸦片战争以后,曾经强盛的清王朝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

同类推荐
  • 东汉末世录

    东汉末世录

    意外落水,竟错穿东汉末年!对于一个在现代屡屡碰壁的慕楚究竟是好是坏?是机遇还是上天对其新的一次虐玩?“天道酬勤,自不负天下怀志男儿!”“硝烟四起,吾必在这乱世争一席!”“问鼎中原,唐刀在手谁人敢一战!”“万般皆空,重义者自当为情所缚!”
  • 走下巅峰的美国

    走下巅峰的美国

    通过对美国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社会、文化的分析,指出美国霸权的衰落。
  • 局内局外:中国历史中的游戏规则

    局内局外:中国历史中的游戏规则

    本书通过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围绕“保护自己,发展自己”、及“权威至上”两条核心线索展开论述,试图理清这“局内局外”的人际游戏规则。
  • 杀胡儿

    杀胡儿

    公元311年,一个现代人转生到西晋末年一个瘾君子身上,而这年正是五胡乱华开始的时候。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他喜欢魏晋的风度,但作为一个汉人他痛恨魏晋的清谈。在这个儒家崩溃、中华文明差点断绝、胡儿肆虐的时代!看主角怎样一步步征战,拯救让人扼腕叹息的华夏,从此不为奴性的历程!本书将一一讲述,中国最黑暗时代发生的故事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我。国庆、中秋来临,祝愿国圆家圆,家和国兴!台湾,祖国妈妈喊你回家团圆!起点编辑一组签约,绝不太监!有票的赏个票,没票的赏个收藏,连收藏也没有的,赏个点击呗!拜谢!努力冲架,奋力更新,希望书友大大们支持一把,收藏本书!
  • 刀枪不入

    刀枪不入

    一个利用与被利用的政治故事,一幕“奉旨造反”的政治悲剧,在利益的棋盘上,死掉的都是棋子。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时尚帝国

    重生之时尚帝国

    莫名奇妙的回到美好童年,那么就让人生重新开始,一切未知都是既定还是人定胜天?
  • 《千古愁:凤尽嫣然》

    《千古愁:凤尽嫣然》

    凤千醉,当世九大世家之一的凤家三小姐。翩翩少女,倾城容颜,却在一夜之间成为废材又称京城第一废材,花痴是也。凤千醉被姐妹们虐死后,22世纪的天才任雨幽,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通,更是22世纪屈指可数的武道高手,也是一个医学高手,几乎无毒不会解...谁又知道,这一笑惊天下,纵横世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惊才艳艳的人物,竟然会是…她?世间风华尽在手,风云天下第一人!回眸一笑,问,天下男子,谁能抵挡?
  • 智商总动员——机灵竞赛

    智商总动员——机灵竞赛

    智力发展虽有遗传基础,但同时受环境因素的强烈影响。遗传基础只规定了智力发展的可能性,即规定了智力发展的上限和下限,而智力的实际表现则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本人的刻苦学习和社会环境等)。因此,后天教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是极为重要的。社会、学校、家庭应协同一致,按儿童身心发育规律进行科学教育。
  • 巾帼首相:上官婉儿

    巾帼首相:上官婉儿

    本书通过上官婉儿曲折的一生,让我们透过一个才女的人生坎坷,解读她丰富的心灵世界。内容包括:血雨腥风、政局变幻、权势日盛、风云突变。
  • 幸福火影之绝对防御

    幸福火影之绝对防御

    忘忧拖着小腮帮,坐在天台上,郁闷的想着:“长门哥哥和君麻吕哥哥真的没有基情吗?白尼桑为什么长得那么中性呢?不知道人家很是着急吗?迪达拉哥哥,你的真爱又在什么地方?唉,家里出众的哥哥实在是太多了,终生大事很愁人呀!你们能在表现的和原著不一样点儿吗?”自来也看着自家可爱的乖女,也无奈的叹口气,“唉,为什么人家的乖女就是看不到自家的老爹还是单身贵族呢?操心那些妹控的小子干嘛?”鸣人突然冒出金黄色的脑袋,傻笑的看着忘忧,讨好的说:“小宝,还有哥哥我呐,哥哥的良配是谁呀?哥哥很着急哦!”鹿丸一脚踹飞了鸣人,摸摸忘忧的小揪揪辫,“小宝,咱们环球旅游去吧,远离这些无聊的妹控,妹控最讨厌了。”
  • 刁蛮皇后

    刁蛮皇后

    乱世大陆,八国纷争。人人想称雄称霸,战火不断。她是天才造型师,却意外来到乱世大陆。从乞丐到皇后,天地之遥,她一步登天,却不屑于顾。成王败寇,她的智慧为她带来荣耀,也为她带来灾难。凤凰之后,涅槃重生,归来之日,一统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雷霆战记

    雷霆战记

    现代少年陈秋白连遭打击之后前世记忆复苏,发现自己竟然是秦始皇转世,从此一个乖乖男变成一代枭雄,玩转世界舞台。
  • 我无道

    我无道

    少年被家族所逐,却不想被逐于禁地,大陆上各宗门正组织禁地历练,由此引发豪无休止追杀……
  • 武极圣王

    武极圣王

    国特战精英穿越异界,为了自保,为了成就剑仙梦想,天命不凡的他,靠无上毅力,凝结至尊元力种子!骨咒缠身,无法突破?逆天改命,踏上强者之路。
  • 最可笑的200个爱情幽默

    最可笑的200个爱情幽默

    这是一本能让每一颗孤独的心,都开出花来的书。因为受过伤,才活得更坚强!你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一定不能没有生命。本书汇集了经典的爱情幽默故事,让读者在轻松一笑的同时也能从中领悟到爱情的哲学,从此让快乐走进你的心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