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38300000008

第8章 社会价值观对生命瓶子的晃动(1)

14.成功是人生最大的谎言

我亲眼看见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早已成形并且坚不可催的成功模式。

我们的家族里面有两个五岁多点的小娃娃,都是小男孩,都在上幼儿园,在学费高一些的幼儿园学习的,叫卡尔旺旺;在学费低一些的幼儿园学习的,叫卡尔状状。两个小男孩天真有趣,打打闹闹,尽显孩童的天真。旺旺内向一些,说话少,大眼睛咕噜地转悠。壮壮开朗一些,话语多,不怯生。旺旺的幼儿园里面教外语,旺旺学得也比较好,他还在幼儿园里面的比赛中得了奖。状状的幼儿园里面没有外语课,有一次,状状去了一个地方参加比赛,活泼的状状对一些寻常问题答得很溜,一点不怯生,他得意得小眼睛都眯起来。接下来主持人用外语问了一个问题,状状听不明白,眼见着状状在台上就不自在起来,小脸红了起来,显现出自卑的窘状。状状回家后,他的父母和奶奶也跟着着急,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把他送到学费较高的那个幼儿园去学英语,希望他也像旺旺一样,在外语上拿得名次,以便现在就成功,以后更成功。而状状不负所托,也开始好好念外语,一节课不落,终于在比赛场上赢了别人,不再有在台上显得难为情的窘状。

而状状的家离新幼儿园很远,每天上学都是辛苦的事情,同时辛苦的,还有每天接送他上下学的爸爸妈妈。

小小的状状,单纯的生命瓶子开始积淤了泥沙,生命的瓶子开始晃动。

我听了这些,很难受。我替状状感受到了他内心的那种磨损。那是一种大人都承受过的一种因自卑而产生的心灵磨损,仿佛柔软的物理的肉做成的心放置在粗砺的纸上摩擦。大人们受着这样的滋味都不容易,何况一个小小的娃娃。

旺旺比状状能早一点念了外语,这也没有什么,这纯属知识范畴多占领了一点。状状就是不念外语,也是个可爱的孩子嘛,干嘛让好好的状状站在角逐台上被比较着,然后让他觉得不如别人?他根本没有不如人家嘛。

美国心理学家堂·米格尔.·路易兹写了一本书,名字就叫《成功是人生最大的谎言》。路易兹认为,我们人生之中最大的谎言就是所谓的成功,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谎言就是“你并不完美”。其实,生而为人,我们天生就是完美的,我们本体的真实的自己,都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就像小草和大树都是生命,狗尾巴花和芍药花各有不同的美丽,它们是不可比拟的,它们只是本相地做着自己,装点着世界上不同景象。人类社会就不同了,人类社会就是拿这个草和那个树去比,让草去学习怎么做树,让小花怎么去化妆自己成为大花。这么比较的结果,就是把太多生命的实相给遮蔽了,每个人去做那个被大众认定是标竿物的那个假我。

成功是怎么成为我们的陷阱的?就是因为我们每个人要去按照社会的标准去做那个成功的人,按照我们的亲人要求的那个样子去做那个所谓成功的人。即使我们费尽九牛二虎做成了那个成功的人,做成的那个人也不是我们真实的那个人,只是我们自己或者别人要求我们做的那个人。是个我们自己的替代品,是个假人。何况太多的人因为资质上的硬伤,呕心沥血也做不成一个所谓的成功人士。但是,他们也必须去争取做那个符合社会标准的成功的人。他们扭曲了自己一辈子,既没有做成成功的人,也丢失了自我。在路易兹的笔下,“罪孽”一词的含义是“违背”。我们违背自我之后的一切言行都是罪孽。一切违背了自我的知识都是谎言。谎言使我们认定自己不再足够美善,当然,我们也这样评价他人。伴随评判而来的是对立、分化以及惩罚与被惩罚。我们不再善良地对待彼此,不再尊重与呵护上帝创造的芸芸众生。我们开始与上天创造的自然律分离,与自己分离。

我曾经在一首诗里写道:我必须成为自己的赝品才能活得下去。

但是,社会已经按照成功的模式在运转,这已经像地球在自转那样自然。我们家那两个五岁的小娃娃,卡尔旺旺和卡尔壮壮,像已经上足了发条的钟表一样,自动地按着成功的模式在成活。亲人们在热切地望着他们,比较中的同伴们在暗中较量着他们,优胜劣汰的生存环境在催促着他们,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在灌输着他们。所有的人都在这条谎言的路上疾跑,而且还生怕起跑的时候就比人家慢半拍。因为不成功就是我们的耻辱,会打乱我们的脚步,会使我们变得焦虑。我们都在患上一种叫作“身份的焦虑”的疾病。是的,社会就是这样对我们进行判决的,不成功的人便被小瞧,就活不滋润,就生不如死。

因为没有人愿意被瞧不起。

他们的头脑像个空白的电脑,安装上的程序就是这个成功的模式。这样的结果是什么?是我们必须首先成为心理学上的“假自我”和“似人格”、“自恋人格”,在自我的分裂当中扭曲着自己。假如我们没有自救的能力,没有及时学习到生命真正的知识,我们的一生都不会是幸福的,何止是不幸福的,我们能不疯,简直就是知足了。这又有什么可商量的,因为幸福的逻辑有它自己的理性。我们所习得的成功知识本身就是个谎言,把它作为幸福这个题目的先决条件是错误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个错误的条件。一个错误的条件上哪里推导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从大量的活得紊乱又混沌的现代人身上,难道没有见证出来这些吗?

是谁在过我们的生活?是谁在做我们的选择?

当然,如果我们没有及时地刹住脚步,在谎言中一路前行,从沙砾一样的知识谎言中炼金术一样的提炼出真相的金子。或者,假如我们不像遵从上苍的自然律那样遵从生命的真相,我们就没有可能获得救赎。我们生命的瓶子就会晃动不已,我们看世界的眼睛就会混沌不堪。其实,真相的学问比成功的学问更加难以习得,这使得我们得像唐僧取经一样破除万难,先得焚毁我们电脑程序一般装进头脑里面的知识的谎言,用钻木取火的方式,手工的方式,获取一点一点迸射出来的生命的真相的黄金。生命可能的喜悦的获得完全在于自救。是的,就像路易兹所说的那样,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自己坚守梦想,活出真我,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15.渴望得到的爱让我们焦虑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辛苦劳作、来回奔波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所有这些贪婪和欲望,所有这些财富、权力和名声的追求,其目的到底何在呢?难道是为了满足自然的需求?如果是这样,最底层的劳动者的生活状况也足以满足人的自然需求。那么人类的一切被称为“改善生存状况”的伟大目的的价值何在?

人类原本以为物质的贫乏让大家受苦,如果解决了物质贫苦的问题,大家便都幸福了。于是,人类的早期阶段,特别大的精力使用在对于物质的开发上。工业革命之后,借助于科技的超人力力量,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富足,一个现代人,即使是一个乞丐他吃到的食物也许也要比我们的先民的质量和数量要好,人类集体的物质和住房水平不知比我们的祖先高明了多少,可是,我们依然不快乐不满足,我们依然焦虑。这是因为,当温饱不再成为主要问题,人类的焦虑便开始源自人与人的不平等。

人类的焦虑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比较后的不平衡。

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写了一本书叫《身份的焦虑》。在中文版的序言中,他指出,新的经济自由使数亿中国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然而,在繁荣的经济大潮中,一个已经困扰西方世界长达数世纪的问题也东渡到了中国,那就是焦虑。身份的焦虑是我们对自己在世界中地位的担忧。不管我们是一帆风顺、步步升高,还是举步维艰、江河日下,都难以摆脱这种烦恼。原因甚为简单,身份的高低决定了人性冷暖:当我们平步青云时,他人都笑颜逢迎;而一旦被扫地出门,就只落得个人走茶凉了。其结果是,我们每个人都惟恐失去身份地位,如果察觉到别人并不怎么喜欢或尊敬我们时,就很难对自己保持信心。我们的“自我”或自我形象就像一只漏气的气球,需要他人的爱的不断输入才能保持其形状,而他人对我们的忽略则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它毁灭。因此,惟有来自外界的关注与尊敬才能帮助我们获得对自己的良好感觉。

罗素先生在《幸福之路》中也指出,人是需要安全感的,但让人有安全感的是得到的爱,而不是给予的爱。严格地说,爱和钦佩都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像演员、牧师、演说家和政治家之类的,以赢得公众钦佩为生的人会越来越依赖来自外界的赞赏。如果得到了自己应得的公众的赞赏,他们的生活就会充满欢乐,而如果没得到,他们就会闷闷不乐、郁郁寡欢。

我们幼小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得到父母的宠爱。得到足够的父母的爱的孩子就会活得纯然一些。我们活到成人的阶段,就是一个独立的人了。我们便被时光运送到社会这个大的环境里面。人群从来都是一个丛林社会,讲究的是丛林原则。没有人天生地爱我们,反而我们与别人之间还是对立的。与这些对立的陌生关系足以让我们产生身份的焦虑。

人类这种群居动物,天生就是需要活在爱中的,如果没有爱和关注,人类一天都活不下去。心理学家也指出,对一个人最残忍的惩罚莫过如此:给他自由,让他在社会上逍游,却又视之如无物,完全不给他丝毫的关注。成年人的所需之爱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男人和女人的亲密关系,即性爱与情爱;还有一个就是来自他人的爱。亲密关系的故事有很多的版本,电视剧和歌曲里面说得最多的就是这类红男绿女之爱;这种爱也是人类繁衍下去的途径。关于这部分我想在以后的文字里在单独来说。这里所说的身份的焦灼,更大部分说的是我们所渴望的世界之爱。何况,有了丰裕的世界之爱,就会吸引更多的异性前来与其完成私密的红男绿女之爱。也就是说,身份的界定,牵涉的其实是我们全部的爱。

德伯顿认为,人类关于后一种爱的强烈程度一点不亚于第一个,在复杂性、普遍性和重要性上也是如此,而且一旦失败,所导致的痛苦不会比第一个少。在后一种爱的心碎故事中,那些被世界定义为小人物的人们中,他们空洞、绝望的眼神是一个一个绝好的例证,而且,世界上最不缺少的就是这种空洞和绝望的眼神。

焦虑,让我们的生命瓶子晃动不已。

16.“物质的焦虑”和“身份的焦虑”:欲望的递进

1959年7月,当时的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到莫斯科为美国后个展会开张剪彩。这个展会主要展示了美国在科技研发和物质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其中的一个亮点就是专门比制了一个样板房,陈列美国普通工人家居的全貌:地上铺满了地毯,客厅里摆放了电视机,有两个厕所,装有中央取暖器,厨房里还有洗衣机、烘干机和冰箱。前苏联报纸事先把这个事儿做了报道,接着,就有前苏联评论家在报纸上激愤地发言,指出一个普通美国工人家庭根本就不可能过上如此奢华的生活,美国政府这是在吹牛。

尼克松到了前苏联,带着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参观了展会,赫鲁晓夫一开始显然对其真实性仍表示怀疑。他拿起展厅里的一个电动柠檬榨汁器,向尼克松表达了他的感受:一个头脑稍稍正常的人是不会想到弄来这样一个“怪物”的。尼克松却回应赫鲁晓夫:任何能帮助妇女减轻其繁重家务的东西都是有用的。赫鲁晓夫非常恼怒,他没好气地说;“在你们资本主义制度下,妇女都是工人;在我们国家,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儿!”

那天晚上,尼克松应邀去前苏联电视台发表演说。他免不了利用这个好机会宣传他所统治下的国度的优渥。不过,他在宣传技巧上用了一点小手段,他并没有直奔主题,说美国如何民主,人权如何得到了保护,而是先从美国人所拥有的财富和所享受的物质生活说起。他说,西方国家的人民在短短的数百年间,通过勤奋创业,在18世纪中叶就已经基本消灭了贫穷和饥荒,而在世界其他地方,人们仍生活在贫穷之中。他告诉前苏联的观众(当时前苏联很少人家有自己的浴室或淋浴器,电视机也极其稀罕),现在美国人拥有5600万台电视机,1430万只收音机,有约3100万的美国家庭购买了自己的房子,他们每年能添置9套正规的衣服和14双鞋子。在美国,供人们选购的房子可以有近千种不同的建筑风格,而且这些房子多数都比他现在正在演讲的这个电视直播厅还要宽敞。

当时,赫鲁晓夫就坐在尼克松身旁,他狂怒地一直握着拳头,不时地嘟哝着:“放屁!放屁!”

我当时看了这个小故事乐坏了,想像尼克松不无克制的傲慢姿态和赫鲁晓夫因嫉妒而怒火中烧的样子,就忍不住发笑。

而笑过之后的思考却是严肃的。

尼克松其实并没有撒谎,西方国家的确在物质方面和体制方面觉醒了,民众在物质的和秩序环境上领先别的国家取得了进步。赫鲁晓夫一开始的怀疑也是真的,我们对自己没有见识过的东西一开始还真是不信。我们对这个世界懂得得越少,信息越不对称,我们对自己的传媒宣传的东西就越相信。我们那个时候,玉米饼子和地瓜还是城市生活的主旋律,不是也觉得自己过着的是世界上最富足的生活吗?赫鲁晓夫为什么骂尼克松?是因为他开始信了尼克松的宣传,人家富足的人证和物证都摆在他的面前。想想都是娘胎里出来的肉体凡身,干吗我们这地儿的社会主义之人比人家那地儿的资本主义之人活得苦和累?这不是羞辱我们吗?就像一个家长带着一群孩子过日子,孩子们个个物质水平相当,算是团结一致,幸福生活。这时突然来了一个邻居家,带着他们比自己高明许多的物质的玩艺儿,人家还朝他们显摆自己高大上的气质生活和讲究的精神生活,那不是找茬吗?标准的美村妞遇见白富美,那村妞心里能平衡吗!赫鲁晓夫这个家长突然感到自己做家长的挫败,这挫败让他气得直咬牙。

同类推荐
  • 能说会做决定你的一生

    能说会做决定你的一生

    有见地的人都会说能力重于学历,其实口才更重于能力。身在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中,如果没有说服别人的能力,没有推销自己的良好口才,也难免落个终生郁郁不得志的结局。很多人是败在口才而不是能力上。
  • 希拉里写给智慧女人的30堂人生课

    希拉里写给智慧女人的30堂人生课

    希拉里作为当今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女人,她的人生各方面可谓圆满,是非凡的人生智慧指引她走向成功。她令人倾倒的魅力不是来源于美貌性感,而是智慧和理性。《希拉里写给智慧女人的30堂人生课》精心总结了这位风云女性一生的人生智慧。分成30堂人生课。当你翻开这本书,就像走进一座大讲堂,有一位老师孜孜不倦地向你传授人生各个方面的智慧。
  • 是男人就要成功

    是男人就要成功

    男人理应去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志在辉煌地去闯荡自己的事业。每一个男人都将撑起一片天,但天空是否广阔,将完全取决于我们能否成功。这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我们每个男人都必须要去学习、磨砺、锻造。但具体如何操作,并不为每一个男士所熟知,而《是男人就要成功》所做的一切就是要弥补这一缺撼,一定要让男人成功!
  • 气场学:如何积累和释放你的正能量

    气场学:如何积累和释放你的正能量

    本书对仔细研读或接受训练的人们的生活一定会产生积极而神奇的影响。沙夫茨伯里训练法一直被视为气场培训的标杆,这种优越地位来自其自身的优点:它恪守训练法的实用性,坚持让每名学员得到帮助,绝不让他们失望。跟踪研究表明,数百万名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没有人表达过不满的情绪。本书的三大优点都经过了学员们的证实:1.课程更适合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士,为他们带来无限快乐和卓越成效。2.课程易于理解,并非神秘莫测。既适合有学之士,也适合文化程度不高之人通过运用个人气场,他们在各行各业均能获得最令人满意的成绩。通过学习您将全面开发出个人的强大气场,积累和吸收他人的正能量!
  • 做人做事好心态:决定人生成败的66个细节

    做人做事好心态:决定人生成败的66个细节

    心态决定命运播下一种好心态,收获一种好思想;播下一种好思想,收获一种好行为;播下一种好行为,收获一种好习惯;播下一种好习惯,收获一种好性格;播下一种好性格,收获一种好命运。
热门推荐
  • 双子城之星谜恋

    双子城之星谜恋

    古老的歌谣,揭开了神秘的面纱。一场计划已久的阴谋,到底会不会实现。在这场预言里,爱情、亲情和友情交错。究竟权利和爱情那个才会胜利。这王座最终有事属于谁的呢?
  • 暗杀之道

    暗杀之道

    杀手组织之王,夜屠?身为杀手我很有职业道德。我主暗杀之道!
  • 丑颜倾天下:悍妃驾到

    丑颜倾天下:悍妃驾到

    她是美艳动人的金牌讨债师,一不小心穿越成了天南皇朝最出名的鬼面女,鬼面女偏偏被俊美无双的七皇子当做解毒祭祀品给吃干抹净,誓要为七王妃。大婚前夜被绑架,大婚之日狼狈不堪入王府,独守空房心不甘,没事就去看看新郎和小三表演活春宫。鬼面女要立威勇斗小三,目的无他,那个俊美的男人就只能是她的!你要夺嫡我助你,为你吃苦我心甘,你成君王想劈开我,那是万万不行,且看丑颜悍妃如何倾天下!
  • 寻路启世

    寻路启世

    相传自盘古开天人类诞生以来,人类夺天地造化,汲日月精华,具与天比高。人类道行触犯因果,天地间骤然巨变,人类遭受灭顶之灾。就在这即将灭绝之际,天地突然往常,普通人类死而复生。开启了新的修行时代世人称之万灵时代,苍生大陆。远古修行者若被天灭,万灵时代是否从蹈覆辙,历史如此相似,世事真有轮回?到底事实真相究竟如何?一段无人知晓的岁月,一段掩埋的历史。是上位者的乱语,还是世人的杜撰?恒静的岁月,隐藏的历史。神秘的少年,如何踏过千重万难的道路,历经万般磨练的世界,尽在寻路启世。
  • 乱入游戏

    乱入游戏

    一次任务的失败,让本该死掉的醴埭没有死亡,反而来到了自己电脑中的游戏世界。为了集齐电子音所需求的能量,也就是所谓的系统。从骑马与砍杀:战争之风到中世纪2全面战争:咆哮之龙,再到汉匈全面战争:戎马丹心,以及其他的游戏世界。甚至于能够回到自己原本的世界,终其一生?会达到什么样的成就...ps:本渣书是第一人称...
  • 神游求索卷

    神游求索卷

    神话中的秘密,仙人也曾有血有肉。求仙路上,百舸争流为哪般?修仙是为个人超脱,还是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而迫不得已?地球是起源,或是避难的一隅?仙迹难寻,诸神黄昏是真是假?共性之下的事实让人不寒而栗。仙侠情缘,求索路上,没有漫无边际的宏大,只有红尘万丈的恩怨情仇。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蜿蜒曲折的命运之河,谁又有一路凯歌,万古长青的光环。山海奇怪,仙神造化,女娲伏羲,祝融金乌,红尘南樛......洞天福地,圣地仙境,盛衰之道,半分由人半分天。而这一切的背后又有什么秘密等待着被发现?
  • 情绪调整与潜能开发

    情绪调整与潜能开发

    本套丛书是针对职工进行有针对性、多层次的培养,旨在全面提高职工的文化、技术、管理思想素质。增强任职能力,提高工作效率。职工培训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
  • 梦回后宫

    梦回后宫

    她,一个穿越女子,将军之女,入住皇宫,得以圣恩,封赐“嫣然公主”。皇帝视她如珍宝,为她遣散后宫妃子,宠爱无疆,无以为继;三皇子天歌视她如毒蝎,避之不及,却又对她充满好奇与怜惜;五皇子天煊视她如知己,坦诚相交,畅所欲言,真心护她周全;六皇子天狱愿娶她为妻,放弃荣华富贵,只要美人不爱江山;七皇子天辰带她归隐山林,闲云野鹤,不过是利用她争夺皇位。在后宫尔虞我诈、宫廷险恶的环境下,她步步为营,关闭心门,却不想在三皇子的怀抱中沉沦至深。
  • 如果微笑我们将会怎样

    如果微笑我们将会怎样

    一直在英国的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苏莹突然被告知要回韩国,虽然自己超喜欢的偶像组合EXO是在韩国,但是苏莹却不想回到韩国去。于是在回韩国的前几天苏莹偷偷的向英国某大学投了一份入学申请书。回到韩国之后苏莹发现自己的妈妈竟然成了S.M公司的新任社长。即使苏莹会经常到妈妈的公司里溜达溜达,但是每次看到自己喜欢的EXO时她也只是象征性的打声招呼而已,并没有其他过多的语言。一天,苏莹从爸爸那听到EXO要裁员。情急之下苏莹只好去劝说自己的妈妈......
  • 一分钟识破谎言:跟FBI学瞬间破解身体语言

    一分钟识破谎言:跟FBI学瞬间破解身体语言

    本书内容包括:看睑:五官都会说话;看手:另外一张脸;手臂:情绪外延的传达者;看脚:最遥远却最诚实;看身:躯干的边缘行为;小动作,大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