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02400000018

第18章 血缘

对我来讲,我的文学的精神生命与我的血肉的物质生命从来都是一体的,纠缠的。鉴于精神生命因其抽象难以言说,而物质生命比较具体易于表述的特点,在此我愿意将我的精神物质化,让我的文学履历涂上点血色,染上些肉味。

我出生的时候,我的祖辈先人中只有姥姥一人了,我的其他三位亲人,分别是爸妈和长我三岁的姐姐。

我奶奶是个怎样的人,爸爸从没说清楚过,她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爸爸十七岁读高中时,不辞而别地离家出走,除了当时接受共产党的影响教育,向往进步向往光明,是否还与他一直生活在继母身边也有关系,我不知道,这他没说过。他只说过,他的祖辈是由关里逃荒关外的穷苦农民,他家落脚吉林东丰后,到他爸爸这辈,靠个人奋斗才打拼成一个广有田产的富裕之家。我的爷爷他的爸爸,聪明能干而又节俭,没念过书却可以写对联,当了多年“东家”后,还坚持和长工一起下地干活,活计也干得又快又好。我爸爸在他家的四男三女七个孩子中排行第六,小他大哥二十多岁,在他入团、入党、听从组织安排进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的那几年里,他爸爸因为是地主被贫下中农斗争致死,他大哥因参加过国民党被政府枪毙,他自己则从十七岁起再未踏上东丰的土地。我爸一生“搞马列主义”,先后在东北局讲师团、辽宁省委宣传部和辽宁人民出版社工作。他懒惰笨拙,嗜烟贪酒,但思维敏捷,能讲善说,直至今天,在我接触过的人中,能将马列主义讲得那么深入浅出妙趣横生而又言之成理让人信服的,唯他一人。同时,他又是个谨小慎微,胆怯懦弱的人,述而不作,荒废才华,对世界对人生持虚无主义态度。罹病多年后,他死于二○○○年。

在我少年时代的许多年里,我与姥姥待在一起的时间非常多,受她的影响应该不小。她本来是沈阳郊区一个大户人家的女儿,性格刚烈,小时即敢自己作主把家人给裹的小脚重新放大,但十六岁时,由于她抽大烟的父亲败空了家产,带有半卖身的性质,她草草嫁到了做小买卖的我姥爷家里。我妈妈不足十岁时,我那挑担卖货的姥爷先遭日本人毒打,又被疯狗咬伤,不治而死,为了能吃饱饭,我姥姥顶着很大的压力,带着一儿一女把自己嫁给了沈阳城里的一个铁路工人。她没念过书,却把她的儿子我的舅舅供上了大学,而一九七九年去世时,她最惦记的,是几个月后我能否考取大学。我妈妈也是个姥姥那样刚强坚毅的女人,她沉默寡言,克己吃苦,虽然早早就离开校门去当童工了,却能边工作边自学,边学习边改变命运,一点点地,由工人而财务人员,由小学教师而中学教师。现在,或在沈阳和我一起,或在北京与姐姐一家,她心满意足地过着自己晚年的生活。

我和姐姐从小时起,就是很好的朋友,家中那些多半被爸爸注上“供批判用”的文史哲类书籍,让我们一同爱上了文学。在她下乡当知青之前,我们是一直较着劲进行“文学”写作的,但她也想过当画家和医生,不像我,第一志愿永远是作家。后来她受爸爸影响,更受时代的潮流裹携,对研究马列主义发生了兴趣,考大学时自然选择了哲学。她大学毕业前写的关于孔子的“仁”的论文,在杂志上一公开发表,就与一些挺著名的老先生一起获得了奖励,而她后来发表的分别比较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尼采学说的文章,都是颇多新意广受摘引的。好多年里,我们经常彻夜长谈,一九八九年底,我决意放弃其他,专事小说时,她说的一段话我一直记忆犹新:以你的聪明和能力,若干别的,只要往前走,你很容易就能吃到一桌美味佳肴;可献身文学,不论你怎么走,你吃到的也只能是个苹果,甚至连苹果都吃不到。我记得当时我的答复是:那我就宁可走到最后什么也吃不到。但岁月洗人,生活磨人,结婚生子,“与时俱进”,现在,我与姐姐这个优秀党务干部聊天时,她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你呀,还活在真空里……

其实我从来没活在真空里。我从少年时代即喜爱的文学,始终是充满烟火味的,它帮我获得了无数“及物”的快乐。区别只在于,二十九岁以前,我所及的物与大部分人及的物都无二致,明确地指向升官发财,而三十岁以后,我对我需求的轻重缓急有了新的理解新的认识,我及的物,逐渐变成了一些虚有的东西:比如,与忙忙碌碌地升官发财比,我觉得自由自在地静思冥想更让我快乐。我这样说并不是矫情,也不是阿Q,如果在保证我能自由自在的前提下,再给我官升给我财发,我肯定会照单全收。我一点不傻,对升官发财有什么好处非常清楚,我看上去没为它们肝脑涂地,只因为它们在我的需求顺序中没排名第一。姐姐认为我没把它们排名第一就是生活在真空里了,这是依从了她屈服于这个世界之后的逻辑,其实,在对不同事物的价值判断上,应该允许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在我看来,不论追求的是什么,只要不伤及无辜之人,又能享受到身心的快乐——肉体爽爽,精神如如——怎么打发自己都不算毛病。

这么多年,或者准确地说,从一九九○年开始,我就这样快快乐乐地栖身在小说的幻梦里打发着自己,直到今天,估计还会持续到我死去的那天。小说带给了我半分浮名,几许薄利,而最主要的是,它滋养了我这个人,让我多少有了一点诚实的品质与慈悲的情怀。我知道,从我出生起,我的几位血缘亲人就希望我做一个诚实慈悲的人,如今我大体遂他们愿了,我的姥姥,爸爸妈妈,还有姐姐,不论已经离开了我的还是仍然陪伴着我的,一定都感到了由衷的高兴,尽管他们都不是我的小说同道,但他们肯定愿意与我一同感激小说。

同类推荐
  •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作者通过对十几位花季少女的采访,将她们只差一步就幸福的经历用口述实录的形式展现出来,其中包括了她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的帮助,愿与读者产生共鸣,莫要重蹈覆辙,再次踏上不幸的旅程,更愿每个长辈用温和、恰当的方式带自己的孩子度过那段宝贵的青春岁月。花季少女如同浩瀚的海洋,表面上的起伏不定,是因为内心的汹涌澎湃。每一个激流或暗礁都是她们内心面临的困惑、挣扎、挑战与无助。
  • 为了心中的梦想

    为了心中的梦想

    作者高文瑞用心灵感受生活,抒发真挚的情感;用神经觉触及社会,体察纷繁的生活;用身心走出家门,接受大千世界的雨露阳光。笔者深入到社会的各层面,《为了心中的梦想》讴歌了生活中的真善美,于平凡中见伟大,于真情中体会社会,品味艺术人生。《为了心中的梦想》是“中国新实力作家精选”系列之一。
  • 妈妈的味道

    妈妈的味道

    每个人都在回味和记忆妈妈的饭菜,寻找适合自己的口味。我奉着“各地百姓的贡献,普天下人的口福”的宗旨,记录了儿时的珍肴美味,此珍肴并非珍稀动物做成的菜肴,而是世间很少流行,很难吃到的妈妈做的美食,这些美食集中在我的家乡梅山腹地的新化圳上镇,我虽身居城市十五载,却忘不了这些菜肴,每当怀念家乡,我就会想起这些美食与母亲,全书共33篇,8万字,反映了新化的民俗风情、人文地理,还饱含人情世故、处世哲学。我不止在《妈妈的味道》里谈品味和口福,把它的风俗民情、取材、制作、烹饪、味道都呈现给了读者,表达最乡土、最传统、最地道、最母亲的美食和味道。
  • 红楼实梦:秦可卿之死释秘

    红楼实梦:秦可卿之死释秘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独辟蹊径,用“脂砚斋评语”诠释《红楼梦》中的“秦可卿问题”等,得出颇多独到的与众不同的新解。作品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并被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誉为“二百年来红学沉滞中之大突破。”
  • 站在山谷与你对话

    站在山谷与你对话

    悠扬的排箫仿佛在云空中吹响,引得一群群雪白的鸽子飞向远方。圣巴巴拉广场上,一个孩子正目送天边的鸟影渐渐消失,然后,他低下头来,寻找那一枚意念中的金币。瑞恰神父曾经说过:“只有在广场上拾到那枚金币的人,上帝才肯重新铸造他的灵魂。”一时间,大家都去广场上寻觅,然而,他们最终都垂头丧气地回家了。这孩子是镇上的孤儿,托身在教堂的阴影里,每天除了敲钟,就去圣巴巴拉广场上游荡,他的执著最终成为了镇上的笑谈。
热门推荐
  • 煌庭

    煌庭

    东皇,睥睨天下。可惜,最终却败于她的手中。万年后,终于。东皇的最后一丝意念,随风而散。然而,一切只是开始。
  • 校园争宠:吸血校草,别咬我

    校园争宠:吸血校草,别咬我

    紫家大小姐紫沫淇无意中与吸血鬼校草签下了契约,从此生活天翻地覆……
  • 界魂战尊

    界魂战尊

    世界之外是什么,不知道,世界之内,一切存在,皆为傀儡。他没有武脉,但却拥有超越一切武脉的木偶傀儡。他最初只是一颗棋子,但却最终跳出整个棋盘。他在世界之内,但却终将操纵整个世界。境界划分:玄武、灵武、地武、天武、道武、界虚、界灵、界王、界皇……
  • 三个字四个字母说出来

    三个字四个字母说出来

    那时,我们最期待的爱情;那时,我们不离不弃的友情;那时,青春,羞涩!
  • 山西老宅院

    山西老宅院

    本书详细介绍了明清时期山西老宅院的崛起、发展历程,反映了当时宅院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取向及风俗民情和时代特征。山西老宅院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情感。本书让我们对大院文化有了更深入、完整的了解。
  • 问题女孩成长方案

    问题女孩成长方案

    本书内容包括:让女人心惊胆战的妙龄女孩、我想有个属于自己的家、双面胶女孩、18岁未婚妈妈的秘密等。
  • 大话西游之无欲

    大话西游之无欲

    “大圣,此去欲何?”“踏南天,碎云霄!”“若一去不复返……”“便一去不复返!”
  • 天堑无涯

    天堑无涯

    妖族血脉,女娲后人,到底什么身份才是她的归宿?轩辕之力,蚩尤魔血,又如何在一人身上得以融合?魔思铃,无涯剑,手持神器的陆离能否解救天下苍生?就让我们一起领略充满爱恨情仇的热血东陆!
  • 认清自己

    认清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自己所做的决定是正确的,就是自己想要做的。但,你认识自己吗?真的就是真实的自己所下的决定吗?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不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的一言一行,直到错误发生时,才恍然大悟,会出现懊恼,忏悔等,各种情绪。可惜,世界没有卖后悔药的,错了之后,只能默默自己承受,如果不长记性,下一次这种事还将发生..
  • 20几岁学点读心术

    20几岁学点读心术

    怎样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了解和掌控对方,是每个人希望拥有的能力。《20几岁学点读心术》将教会你如何引导他人的心理,看穿他人的动机,并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