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02400000037

第37章 我的小说主题(二)

我们这个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就是人们已经逐渐懂得全面关注自身问题了。这很好,关注自身有百利而无一害,能使我们活得踏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吗,万事都由自身始;否则,小时候学说“解放天下三分之二受苦人”,长大了才学说“谢谢”“对不起”,这本末倒置。事实上,一个人的自身并不复杂,其基本构成,不外乎一个食一个色,是食色发展出了人的包罗万象,这老祖宗已早有明断。可以前,人们只关注吃饭问题,对情欲问题视而不见,至少,情欲问题成了丢在大街上的一个钱包,谁都看到它了,谁都想把它据为己有,但由于众目睽睽,便谁也不好意思也不敢伸手去拣。我不知道这跟以前的大部分中国人吃不饱肚子有无关系,食在色前是逻辑前提吗?

我的童年少年和青春前期,也赶上了吃不饱肚子的革命时代,但由于我的家境还说得过去,我便从未饿着,结果,我好像从十几岁起,就在蠢蠢欲动的性意识的萌芽绽蕾过程中,去想跟情欲有关的一些问题了。这一想,三十年弹指一挥而过,到了今天,我终于想明白了许多东西,这让我骄傲;可有许多东西仍然模糊,却又实实在在地摆在那里,就让我暗恨自己的脑子笨了。但我尊重我的兴趣指向,并且越是神秘莫测暧昧不明的物事也越吸引我,所以,我打算锲而不舍地再琢磨它三十年。对我来说,情欲的神秘性暧昧性与小说的神秘性暧昧性同样魅力无穷。

情欲问题是个杂种,它由一个人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及遗传因素社会因素甚至情欲对象情欲方式的改换更迭共同孕育,谁都没权力用一个简单化的定义将它打发到“另类”堆里。明确了这点很有必要,如此一来,我就不光可以理直气壮地在脑子里边琢磨它想它,更可以面无赧颜地在小说里玩味它赏析它了。懂小说的人都懂这样的道理,某物某事一有了定义,进入小说就特别寡淡;只有那些多义的、不确定的、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东西,在小说里放射的光芒才多姿多彩。当然了,在这世界上,最难于定义而又属于小说主题的,并不光是情欲,也不光是温饱,而更是情欲和温饱都为之服务的人,人自身的一切一切,才是小说无法穷尽的重大主题,才是小说永恒的和唯一的主题。艺术的法则告诉我们,如果小说写作不去关注人的自身,那就像树木离开了土地或燕雀失去了翅膀,小说也就该寿终正寝了。可小说是我的命脉所系,我不愿意让它一命呜呼,为此,不管是作为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人还是作为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小说写作者,我都希望我对情欲的思考和写作能宽广而具体。比如,在生活里,当性不再作为制造所谓爱情结晶的手段并被剔除人为附加的责任义务后,是更美好了还是更丑陋了?比如,在小说中,“阴茎”、“阴道”这种名词的正确使用比之“那东西”、“那地方”那种代词的欲盖弥彰,是更纯洁了还是更肮脏了?我这样举例并非在制造二元对立,极端化地强调非此即彼;我的意思是,人自身所拥有的一切都天然地纯洁美好,除了人们那因后天的污染而变质的内心。

最后我有必要申明一点,当我准备写作这篇短文时,我对文中的关键词“情欲”颇费心思,我是在舍弃了性欲和爱欲之后选择它的,我希望它能更准确地表达我的意思。假设我们的所欲一定需要个具体对象,那么我认为:“性欲”一词太功利化,它容易导致在精神的一极无法尽情舒展,因为它虽然最贴近本能,可它也接受通过金钱和权力和暴力在两个独立的生命体间建立联系的不平等因素,这非我本意;而“爱欲”一词又太虚妄化,它有点像我们单位一个老领导×婚纪念时宣称的那样,他和他孩子妈妈,是为共产主义事业才同床共枕睡到一块的,这也不是我关心的所在,肉身这东西即使不像垃圾那么低贱,也绝没有主义那样堂皇,上挂下连对谁都是亵渎;只有“情欲”这词,能恰到好处地对灵肉进行人性化粘接,由精神的勾连走向感官的需求,再由感官的享乐走向精神的愉悦,这样,由此生成的所有喜厌苦甜、分合憎爱、满足与不满足、有意思与没意思,才会是真的善的,才属于活生生的人的自身。

借此机会,我向能正视自身的读者致敬。

同类推荐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
  • 图文版中国经典戏剧故事

    图文版中国经典戏剧故事

    Originatedfromworkingsongsanddancesinthepre-Qinperiodin221BC,itwasbroughtontothestageinthemiddleandlaterperiodoftheTangDynasty(618-907),experiencedimpressivedevelopmentintheSongDynasty(960-1279),and-becamematureintheYuanDynasty(1271-1368).
  • 书林佳话

    书林佳话

    往昔袁叶劝学文曳唱道,院野娶妻莫恨无良媒袁书中自有颜如玉。曰富家不用买良田,袁书中自有千钟黍曰。安居无需架高堂袁,书中自有黄金屋遥冶。其实,袁读书本身就有。福袁何必拿书去做名缰利索,遥倘若达不到这种境。
  • 视野融合与批评话语

    视野融合与批评话语

    本书所选内容分为三部分:上编侧重于文艺理论基础问题的探究,中编侧重于文学批评现状和历史的思考,下编侧重于一些当代文学现象的评论,虽不是体系严明、逻辑严密的专着构架,但其观念倾向和价值取向却是从理论到应用一脉相承。所选文章从大三的习作到博士后期间的论着,时间跨度较大,反映了作者在文学研究的天地中从蹒跚学步到健步行走的成长过程。
  • 浪漫星云(中国当代诗歌札记)

    浪漫星云(中国当代诗歌札记)

    当代诗歌是在表现新的生活、新的人物的直接号召下诞生和发展的。诗歌寻求自己的直接领地,那就是人们的感情世界。在新的时代里,诗歌表现新的感情,而且实践着新的抒发感情的方式。
热门推荐
  • 穿越之文状元的河东狮

    穿越之文状元的河东狮

    一个是穿越时空的时代女性,一个是古代翩翩书生,命运把他们连在一起。别人的穿越都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而她却穿越到一个命运多舛的人家,穷困时刻伴随她的生活。为了能过的更好,她坚信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去奋斗,因此她给自己的座右铭是:除了奋斗,别无选择。
  • 黎明微晓

    黎明微晓

    四年前的相亲造成了黎乐无法解释的误会,四年间她独自一人异乡打拼,再次遇见之后便无法再撇清关系。她一直以为他们是不合适的。可是他却说,我们试试吧。这便彻底搅乱了她的心绪。
  • 实话实说:与大学生谈心理健康

    实话实说:与大学生谈心理健康

    本书主要谈论了心理健康—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源泉,环境适应—发展自我的基础,人际交往—相互沟通的钥匙,情绪情感—健康与成才的根本,恋爱与性—青春美妙的乐章,选择职业—提升自我的阶梯,医治心病—清除发展的障碍。
  • 英雄联盟在天朝

    英雄联盟在天朝

    当英雄穿越到地球,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 这个杀手还挺酷

    这个杀手还挺酷

    他外出用餐,将换洗衣物全扔到洗衣店;他边吃早餐边玩报纸上的填字游戏;他在健身房运动,形单影只看电影;........直到接到一位陌生人的电话,他便整理好行李,搭上飞机,飞越半个国家,杀掉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当黑榜一号厌倦了杀手的生活,将自己放松在大千都市当名为命运航班摇摇晃晃地再次启航那些遗忘的,逝去的,被掩埋着的,都还会一如当年模样吗?
  • 梦神领域

    梦神领域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分合之间,生命犹如蝼蚁。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还是冥冥中自有定数?在邪君统一六国的欲望下,繁华安定犹如累卵,各方势力暗流涌动。天降异象,王斌诡异地穿越到梦神大陆。他破坏一切畸形的规则却不为世人所理解……于是他踏上了斗争的风口浪尖……为了更好的与书友交流设群:160390751
  • 青少年最该读的经典情感故事

    青少年最该读的经典情感故事

    本书精选了100多个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情感故事,用“情感悟语”的形式从亲情、友情、爱情、自尊、自爱等多层次为青少年揭示了情感的人生意义。
  • 驭夫有道:野性魔妃心尖宠

    驭夫有道:野性魔妃心尖宠

    纳尼!大婚之日,某新郎官竟让人抓了只健壮的公鸡与新娘拜堂,而自己却偷偷溜出去玩!结果,某皇帝大怒,派人将新郎官重打几十大板后,抬着新郎官和新娘拜了堂。托某皇帝的福,某新郎官光荣负伤,大病一场,醒来后性情大变,从哑巴淘气包王爷一跃而成年少轻狂、气死人不偿命的小王爷。某王爷:本王虽是女人,但也是有家室的人,你们可别引诱我犯罪!某男1:那家破妻亡可好?某男2:无碍,本王可以让她选择是离开还是自行了断。【本文非耽美,正常到有男女猪脚,欢迎入坑。】
  • 烟华十四年

    烟华十四年

    她曾是威风凛凛的护国大将军,百姓人人称赞的战神,却因为对他情根深种而,输了至关重要的一仗。人前他是小倌青莲,人后他竟是敌国的太子殿下,她爱上了他,他利用了她,她惨败了,他应该是最高兴的那个,为何在得知她失踪后,他觉得世界都昏暗了?
  • 四十自述(精装)

    四十自述(精装)

    胡适先生回顾自己人生前四十年的经历,从他的信仰、母亲的订婚、慈母的教育、三岁入塾、叫局吃花酒到醉酒打巡捕、闭门读书考上庚款留美、至 “逼上梁山”的文学革命,完整地讲述了自己成长、学习与突破的根源与历程。胡适是当代中国学术、思想、舆论界的领袖、宗师,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论影响力无人能出其右。胡适的才华、思想、品德的形成都与他童年、少年与青年时期的成长与所受教育密不可分。这部自传不仅完整地呈现了他40岁及以前的生活、思想与事业,也再现了他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他的家乡、他求学的上海、留学的美国、活动最多的北京,在此都有描述,这些成为了解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术、政治、舆论界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