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06000000029

第29章 长恨歌之物华天宝(四)文士风流

画外音:

唐玄宗虽然年过花甲,但是自从宠幸杨贵妃之后,又重新焕发了生机,有着文艺天分的唐玄宗从此更加追求浪漫风流的宫廷生活。在求才方面也更加偏好文士。天宝元年,在唐玄宗颁布了一道求贤招之后,大诗人李白踌躇满志地走近了唐玄宗的生活。和唐玄宗、杨贵妃一起演绎了一段千古帝王,绝代佳人和旷世才子的浪漫佳话。然后这段佳话,虽然以喜剧开场,但并没有以喜剧告终。那么这段佳话的来龙去脉,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蒙曼:

唐玄宗天宝元年,因为改元,玄宗就颁下了一道,求贤诏。这个诏书是这样写的,“前资官及白身人,有儒学博通,文辞秀逸,及军谋武艺者,所在具以名荐。”什么意思呢?任何人只要你通儒学或者有文采,或者是会武艺的话,都让地方来推荐。这个诏书看起来是平平常常,有点像老生常谈。但是就是这篇诏书啊,引来了一个独步古今的大诗人,这个大诗人和唐玄宗以及杨贵妃一起谱写了一篇千古帝王,绝代佳人和旷世才子的浪漫佳话。那么唐玄宗求贤诏,召来的这个大诗人是谁呢?他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诗仙——李太白。

李白是何许人啊?李白这个人用两个字概括的话,那就是个奇人。怎么奇呢?李白至少有三奇,第一,身世奇。李白是什么出身啊?他自称出身于陇西李氏,就是跟李唐皇室是同一个出身。可是他的真实出生地,按照现在学者的考证却在中亚的碎叶城。碎叶在哪儿呢?碎叶是今天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省。可能有朋友要说了闹半天李白是个华侨啊,这话就是误会了,虽然说碎叶今天已经不属于中国的领土了,但是在唐朝它属于安西都护府的管辖之下,还是大唐的人,但是无论如何这碎叶城离大唐的核心区也是够远的。他出生地那么遥远李白又拿不出一个像样的家谱来,所以实际上唐朝李唐皇室一直没有承认他这门亲戚,你看身世这么不明朗,又出生在遥远的边陲,居然最后能够成为彪炳中国文学史的大诗人。这样的身世应该说是很传奇的。

他的第二奇了?是长相奇。李白长什么样啊?好多朋友一下子想起他自己那个说法了,长不满七尺,身材不高好象有点其貌不扬,但是这只是一种说法,李白自己还有一种说法呢?他说自己是“天为容,道为貌”。长得又像天又像天道,这是什么长相啊?我们还是不明白。其实换成现在比较通俗的说法,这就是长得仙风道骨的意思。当然碰上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他的自评价不能算数了,我们再看一看别人对李白是怎么评价的。

李白有一个著名的粉丝叫魏颢,魏颢也曾经描述过李白的长相,他说李白是“眸子炯然,哆如饿虎。”什么意思呢?就是目光如电,张开嘴就跟老虎似的,大家看把这三个特征凑在一起,个子不高,还有仙风道骨,还又睛光四射。这个长相也是很神奇的。这是第二奇。

那么第三奇呢?是才华奇。这个我们都能承认,只要是中国人读过点书的,谁不知道诗仙李白,谁不知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谁不知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都是我们儿童时代就能够耳熟能详的名篇,我们也知道杜甫他号称诗圣,已经很神奇了,但是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说李白写诗是什么境界啊,“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可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境界,正因为李白的才华太高明了,太神奇了,所以大家觉得不可思议,就给他编出好多传说故事。

比方说有一个故事就讲,李白他妈要生他的时候忽然梦到太白金星、长庚星扑入了自己的怀中,然后这小孩生下来了,就起名李白字太白。那不是说李白是太白金星转世吗?这个说法两唐书都有记载,这是第三奇。

画外音:

中国古代的文人都有学而优则仕的心理,才华初中的李白更不例外,他也想把自己的文学成就转化为政治资本,实现辅佐帝王,安定天下的政治理想,李白不愧是奇才,他做官也不走寻常路,那么李白究竟是如何登上唐朝政治舞台的呢?

蒙曼:

李白一直觉得自己就是王佐之才,只要给他机会,他也能够成为管仲、乐毅、姜太公那样的人物,有这样的政治才干当然想要得到施展了。怎么施展呢?让李白像一个一般的读书人那样去考科举,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往上爬,他这样的奇人可没有那种耐心。李白一心想的就是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可是怎么样才能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呢?他就希望能有人推荐他,一下子就让他走上领导岗位。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李白从年轻的时候起,就四处奔走,四处求人。可是也不知道他是过于心高气傲,还是他求的那些人都是肉眼凡胎,看不出他是什么样的人,还是因为什么别的原因。反正是奔走了很多年,都没有任何结果。

直到四十岁了,李白虽然说名气越来越大,但是就身份而言,还是一介布衣。可以说是书剑两蹉跎。但是就是在天宝元年,唐玄宗这封求贤诏一颁布,李白的人生终于出现重大转机了。在几个知己的推荐之下,唐玄宗表态了,要在金銮殿里亲自接见李白,李白一听这个消息那可太激动了,激动到什么程度?他马上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非常出名,叫做“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觉得自己一飞冲天的时机终于到来了,那么李白对于这次接见抱有最热烈的想象。唐玄宗他重视不重视这次接见呢?唐玄宗也是非常重视的,李白的族叔李阳冰在《李翰林草堂集序》里写得清清楚楚,他说唐玄宗见到李白之后是,“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

什么意思呢?唐玄宗一看李白来了,马上从自己坐的这个轿子上走下来了,往前走了好几步,就好像见到一个高人大德一样,然后就赶紧让李白在镶嵌着各种珠宝的坐具上落座。落座了之后还不够,唐玄宗还让人拿出饭来请李白吃。注意这个饭可不是一般的饭,那是唐玄宗亲手调过味道的。这一连串动作可以看出来,唐玄宗对李白真的很重视,不仅在动作上表现重视,在语言上也很重视,他等李白座落之后呢?就对他讲“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

说你是一个老百姓,你没有做官,但是,我都知道你的大名,可见你一定是一个道德非常高尚,才华也非常高明的人,否则我怎么可能知道你呢?对李白的才华做了充分的认可。而且接见完了之后,唐玄宗马上降旨让李白到翰林院去了。后世称李白为李翰林就是从这儿来的。这一年呢,李白刚刚四十二岁。正是建功立业的最好年华。

那么李白辅佐帝王,安定天下的政治理想,能否就此实现呢?我们要想知道,李白的政治理想是不是实现了,那我们就得先看一看他在翰林院都做了哪些工作。李白在翰林院所做的事情有两件特别出名。第一件是所谓《醉草吓蛮书》,在喝醉的情况下起草了一封吓唬少数民族的诏书。这个事情因为记载在小说集《警世通言》里头所以流传特别广。好多朋友都知道,是这么讲的,李白刚进入翰林院的时候,正好东北有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叫做渤海国,派一个使者来给唐朝下挑战书来了。可是这个挑战书不是用汉字写的,它是用少数民族文字写的,拿到朝廷来一看朝廷里那些大臣全都不认得。这怎么办呢?人家下了战术你都不知道人家说什么,很着急。这时候就有人讲李太白这个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请他来看看吧。唐玄宗把李白给请来了,李白一看马上就朗声把这个战术给读出来了。唐玄宗一看你认识这太好了。李白说我不仅认识,这个事情就我看来,朝廷根本不用派兵去回应。只要我给他写一封答书就可以了。我这答书一写好包管把他们镇住绝不敢再兴兵。唐玄宗一听更震撼了,说既然你有这么大本事你赶紧写吧。这时候李白可就拿一把了,他说我这个人写东西得进入状态才能写。怎么才能进入状态呢?我得喝酒,我得喝高兴了,这个状态才能有,灵感也才能有,唐玄宗这个时候一切都依着他,赶紧让人此后他喝酒吧。喝得晕晕乎乎的时候,李白大笔一挥,一下子写出一封答书。当然还是用少数民族文字写的,然后对着渤海国来的使者一念,果然把这个使者吓得魂飞魄散,赶紧跑回本国去了。跟国君讲这个仗咱没法打,这就是所谓的李太白醉草退蛮书。

画外音:

李白凭借自己的豪气和文才不费一兵一卒,很好的解决了唐玄宗的外交难题,这理应成为李白登上政坛后最值得大书特书一笔,然后蒙曼副教授确认为,李白的醉草吓蛮书并不可信,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蒙曼:

虽然此故事流传甚广,但是我认为它是假的,为什么呢?几个疑点。

第一个疑点:这个事情如果存在的话,应该是外交史上的一个大事,那在唐朝的官方文献,在正史之中,应该有所反映,至少留下蛛丝马迹,可是我们现在翻遍了唐朝的所有史书,包括正史也包括笔记小说,根本没有看见,哪怕是对这件事记载的只言片语。惟一跟这事有点关系的是一个叫范传正的文人给李白写的那个墓碑,在墓碑的序言里头啊,范传正提到这么一句话。说李白见到唐玄宗之后,就“论当世务,草答蕃书,辩如悬河,笔不停缀。”那有人说,对啊。这草答蕃书不就是这封吓蛮书吗?这不就对上了吗?问题是我们要看一看范传正这句话是在什么样的语境之下说的?范传正他说这句话“论当世务,草答蕃书”是什么意思啊?他是指唐玄宗刚刚接见李白的时候,李白为了表现自己,有很大的能量,所以就不停地表现,一会儿议论朝政,一会儿又在那儿起草诏书,想要跟皇帝证明我是什么都可以干的,果然他这么一通表现之后,唐玄宗对他非常满意。是在这样的一种语境下说的。换句话说,这个“草答蕃书”在这里它是虚指而不是实指,它不能够作为李白真的起草了一封对少数民族文书的证据。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李白这个人啊,汉语文掌握得确实好,大诗人,大文豪,肯定写一个汉文的文书,不成问题,可是我们要知道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李白还会写少数民族文字啊。更重要的是这里头李白跟打交道的渤海国,在唐朝以汉化非常深著称,咱们要是有中学同学的话,会在课本里发现有一章专门讲渤海的汉化,举的例子就是“车书本一家”。换句话说,渤海国官方使用的就是汉文字。它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那又怎么会有所谓李太白去写蛮书的道理呢?

画外音:

通过蒙曼副教授的分析可以看出,李太白的醉草吓蛮书并不可信,李白在待诏翰林期间,真正留下了华彩一笔的,还是他的三首诗歌。正是这些诗文把唐玄宗、杨贵妃和李太白联系在了一起,谱写了大唐宫廷的浪漫乐章。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蒙曼:

李白在翰林院做了一件知名度极高的事,就是给杨玉环写了三首赞美诗,这个事情,在唐朝的一个笔记小说叫做《松窗录》里头有非常详细的记载,咱们都知道唐朝人喜欢牡丹,这风气其实是唐玄宗带起来的,唐玄宗当时搞到了四种牡丹花,一种是紫的,一种是红的,一种是粉红的,一种是纯白的。把它种在后花园里了。有一天牡丹盛开,唐玄宗就带着杨贵妃一块去赏花去了,他们赏花很开心,马上那些艺人们也就是梨园弟子们就来助兴来了,梨园弟子之中有一个领头人领班,叫做李龟年。是大音乐家、大歌唱家,他就捧着一个歌本来找唐玄宗来了,说陛下请您点一支曲子,我唱给您听,然后唐玄宗就说了一句特别著名的话,他说啊,“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辞为。”我这赏着名花对着妃子,怎么能唱这些老歌呢?给我写一篇新歌词来吧。李龟年可为难了,这谁能够现场写这么一个新歌词啊,有人讲李白能啊,他是大诗人,唐玄宗赶紧命令李龟年拿着金花笺到翰林院里去请李白填词。李白又是大笔一挥,马上三首《清平调》就写好了。这三首诗是怎么写的啊,当时是三首歌词。我们给大家念一念。

第一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花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什么意思呢?这是赞美杨玉环长得漂亮,说我看见云彩就想起了你的衣裳,看见花朵就想起了你的容貌。在春风吹拂之下您像一朵花一样盛开了,绽放了。如果我不是在王母娘娘的群玉山头见过您的话,我肯定是在瑶池那儿见过你,因为你长得就像仙女一样漂亮。这是第一首。

第二首“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什么意思呢?说贵妃像一枝红艳的鲜花一样,吐露风华,和她相比,跟楚襄王巫山云雨的那个仙女,算得了什么啊,那么在历史有没有谁可以和贵妃比美呢?恐怕只有汉朝的赵飞燕盛装之后才可以比方一二吧。还是讲杨贵妃漂亮。

那么第三首呢?是“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这又是什么意思啊,名花和花一样的美人在君王面前出现了,引起君王微笑地观看,希望君王能够长长久久的看着这样的美景吧,如果说人世间还有什么景象让人一看之下万恨全消的话,那就是我们在沉香亭畔看到的这一幕吧。这是这样的三首诗。这三首诗大家觉得写得好不好呢?这三首诗写得太漂亮了,按照《松窗录》的说法是,杨贵妃和唐玄宗当即就被震撼了,怎么表现出来的呢?说“太真妃持玻璃七宝盏,酌西凉州蒲桃酒,笑领歌,意甚厚。“杨玉环听了这三首新词之后,马上在玻璃七宝盏中斟上了从西凉国进贡来的葡萄酒然后一饮而尽,开始领唱这三首歌。亲自来唱。那唐玄宗又是怎么表现的啊?

“上因调玉笛以倚曲,每曲遍将换,则迟其声以媚之,上自是顾李翰林,尤异于诸学士。”杨玉环不是在那儿唱歌吗?唐玄宗吹笛子给她伴奏,而且每吹到一曲将要结束的时候,就故意放慢了节奏让这个曲子显得格外的优美、格外地妩媚。而且唐玄宗从此看待李白就和看待别人不一样了,换句话说,就高看李白一眼。除了谪仙人李太白谁还能有这样的手笔啊,旷世才子、绝代佳人,和千古名君之间的风流雅集就在这三首诗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得到了艺术的升华。这也是李太白进入翰林院之后最为华彩一笔了。

画外音:

按照常理,李白凭借三首《清平调》得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青睐之后,他在唐朝政坛一定会步步高升,然而就在李白写《清平调》之后,没几月他就坚决提出辞职,有人认为,李白辞职的原因是唐玄宗的宠臣高力士因为李白曾经让他脱靴子羞辱了他,所以排挤李白,也有人认为杨贵妃因为李白写了“可怜飞燕倚新妆”把她比喻成赵飞燕而怨恨他,所以给李白穿了小鞋。那么李白离开唐朝政坛的真相果真如此吗?

蒙曼:

我们先来看,说高力士因为李白让他脱靴子而侮辱他,这件事是不是真的?这件事的最早记载啊,是在唐朝的笔记小说《酉阳杂俎》里头,原文是这样说的,“李白名播海内,玄宗于便殿召见,神气高朗,轩轩若霞举,上不觉忘万乘之尊,因命纳履,白遂展足与高力士,曰:力士失势,遽为脱之。”

什么意思呢?说李白名重海内,所以唐玄宗召见他了,一看见他那个仙风道骨的模样,唐玄宗都不由得忘记自己尊贵的身份了,赶紧让他坐下,可是我们也知道,唐朝人坐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坐在椅子上,唐朝人是席地而坐的。席地而坐的话穿着鞋,穿着靴子就不方便了,所以这时候李白就抬起一只脚,对高力士讲把鞋给我脱掉。高力士一看李白神气,这样地昂扬也都吓坏了,乖乖地就把李白的鞋给脱下去了。如果这个事是真的,要是我们是高力士的话,肯定也觉得很难堪,以后有机会整一整他。也不是不合理的。问题是这事是不是真的啊?有没有李白让高力士脱靴这件事啊?这件事虽然说戏曲也好,小说也好,给我们渲染的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但是它不是一个真事,它是假的。为什么假的呢?也是有几个理由的。

第一个理由,我们都知道李白是一个高自标榜的人,最喜欢宣传自己傲岸了,如果说他真的有这样蔑视权贵的举动的话,他一定会在诗文之中表达出来,可是让高力士脱靴这件事,我们就翻遍了李白的所有的诗文作品,就没有看到任何一点蛛丝马迹,那么这个事情有没有本身就值得怀疑。这是第一个理由。

第二个理由,高力士是何许人啊?高力士当时可不是个一般的宦官,他是左监门卫大将军,正三品官。而且是唐玄宗的心腹,唐玄宗曾经对他说过一句很温暖的话,叫做“力士当值,吾寝乃安”。高力士值班我睡觉就睡踏实了。唐玄宗对高力士是非常倚重的,如果说李白敢于这样侮辱高力士的话,不要说高力士不能接受,唐玄宗第一个就不能接受,怎么还会对李白照样那么好呢?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我们要看一看高力士在唐玄宗时代他的形象是怎么样的。唐玄宗时代没有人恨高力士。大家都觉得高力士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的人,又有政治头脑,有政治影响力,为人又谦虚谨慎又非常地低调,所以当时人对高力士充满了正面的评价。李白是一个傲岸的人,但是李白不是一个荒唐的人,他有什么必要去侮辱这样一个在大家心目中还很正面的政治人物呢?所以说,李白让高力士给他脱靴子这个事情本身就是不存在的。既然李白没有侮辱过高力士,那当然也就谈不上高力士去诽谤李白,不让他当官了。这是我们说高力士这个问题不存在。

我们再看看,杨贵妃是不是有可能因为李白写“可怜飞燕倚新妆”,把她比成赵飞燕而恨他啊。那就更加不可能了,赵飞燕是何许人啊?赵飞燕是汉成帝的皇后,她是因为美貌和擅长歌舞被选中然后慢慢做到皇后的,拿她来比杨玉环并无任何不妥之处,相反杨玉环还有点高攀了呢?拿一个皇后比她一个妃子难道对不起她吗?另外我们也要知道,唐朝人一说起赵飞燕,那是什么形象啊?那就是一个大美人的形象,不像宋朝以后的人,一说起赵飞燕先想到红颜祸水这个词。当时人对赵飞燕的形象也很认可,所以杨贵妃听李白这样比她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因此就生气,还要诽谤李白,不让唐玄宗给李白升官呢?

既然高力士也没进谗言,杨贵妃也没进谗言,李白为什么还会辞职啊?我觉得李白辞职的真正原因是他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可能有人要讲了,不是进翰林院了吗?为什么没有办法实现政治理想呢?那我们就要看一看唐玄宗时代,这翰林院是干什么的?唐玄宗时代翰林院是一个人才和杂流并处这么一个地方,所谓人才指什么,所谓人才指翰林学士,他们是专门负责给皇帝起草诏书的,是非常重要的政治人物,所谓杂流指什么呢?杂流有一个共有的称号叫做翰林待诏。这翰林待诏身份可就复杂了,有会写诗的叫诗待诏,会画画的叫画待诏,会下棋的叫棋待诏,会算命的叫方术待诏。那李白他属于什么?李白就是属于翰林待诏里的诗待诏啊,而诗待诏也好还是别的待诏也好,他们真实的身份就是天子弄臣。陪皇帝玩儿的,虽然皇帝是欣赏李白,但是是把他当做一个文学侍从,把他当做一个诗人,来欣赏的,而不是把他当成一个大臣,当做一个政治家来欣赏的。可是我们要知道李白是抱着“济苍生,安黎元”这种崇高理想来到翰林院的,他怎么能够长期接受这种天子弄臣的生活呢?没有办法实现理想所以李白索性辞职了。

画外音:

唐玄宗既是政坛高手,又是文坛行家,文人的素质使他和李白一拍即合,相见恨晚。那么当李白毅然辞职使得唐玄宗、杨贵妃、与李白一起演绎得那段千古帝王、绝代佳人、和旷世诗人的浪漫佳话变成一场悲剧的时候,唐玄宗究竟是怎样一个态度呢?

蒙曼:

李白辞职了唐玄宗什么态度啊?唐玄宗很快就批准了,可能有人要说了,为什么唐玄宗不挽留一下呢?首先还是因为李白这个翰林待诏的身份,他不过就是一个文学侍从而已,有他在旁边固然风雅,但是没他在旁边皇帝也不损失什么啊,他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大臣啊,没有李翰林还有张翰林、王翰林呢?第一点他不重要,第二点李白的这个性格吧也不适合在皇帝身边工作,为什么呢?李白太好喝酒了,他自己交代得很清楚,他是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每天都烂醉如泥到了长安之后,新交了几个酒友,喝酒就更没有节制了。他都跟谁喝啊?后来的诗人杜甫给他们总结了一下。说长安城里当时有饮中八仙,像我们刚才提到的贺知章、李白、还有像写书法的那个草圣张旭,这都属于饮中八仙里的人物,这八仙各有各的特点,李白是什么特点呢?杜甫说得好,“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得喝了酒才能写诗,所以整天在小酒馆里晕晕乎乎的,喝完了写诗,写完了再喝,如果说皇帝召见他怎么办呢?他死赖着不走。他说啊,臣子我是酒中的神仙,我不受你世俗的皇帝管教。事实上李白被皇帝召见没有几次是不醉的,就像我们刚才说他写《清平调》那次李龟年去请他了,他当时也是喝晕了,李龟年着急啊,赶紧拿凉水泼他的脸。三番五次把他泼醒之后才写成了那三首《清平调》。这样的事情发生一次、两次叫浪漫,发生三次、四次乃至于N次呢?人家皇帝没法用你了。这是一回事,喝酒容易误事,那么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人喝了酒容易管不住自己的舌头,什么该说不该说的都往外说,可是在皇帝身边工作保密原则最重要,可是像李白这样经常喝高了的人,你指望他保什么密啊。他只要知道了都敢往外说啊。这长久留在身边多危险啊,所以他一提出辞呈,唐玄宗马上就顺水推舟答应了。不过唐玄宗让李白辞职,倒也不是直截了当让他卷铺盖卷走人,而是赐金还山。给了他一大笔钱,让他还去过那种云游四方的神仙生活。从这一点来看,唐玄宗做得也算是潇洒大方。在这次辞职事件之中,诗人辞职那是辞出了风骨,天子赐金那是赐出了温情。对于两个人而言这都是最体面的收场了,而在一时刻,距离李白进入翰林院还不到三年的时间。

我们讲完了李白进出翰林院这个过程,我们应该怎么评价他和唐玄宗之间这场风流佳话呢?我想啊,首先咱们应该承认唐玄宗此刻,确确实实是求才,唐玄宗本身是艺术全才,他的爱妃杨贵妃那是音乐歌舞专家,这对伉俪对于文化艺术人才确实是有赏识之心,也是有知遇之恩的。正因为如此,在天宝年间的长安那真是人才会荟萃啊,不仅有刚才我们提到的诗仙李白,还有诗圣杜甫,诗狂贺知章,诗佛王维,画圣吴道子,草圣张旭,还有音乐家李龟年,舞蹈家公孙大娘等等等等。这些人就像星辰一样照亮了大唐的文化天空。可是我们也要知道,唐玄宗是把他们作为文艺人才,而不是政治人才来赏识的,他是希望他们能在自己周边活动,但是他并不希望他们会成长为张说、张九龄那样文人型的政治家,皇帝的期许改变了,这对于以李白为代表的这些有政治抱负的文人而言,当然是一个悲剧。

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要考虑到,以李白为代表的这些文人虽然说他们有理想、有抱负,但是他们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政治家的素质,也并没有真正政治家的历练,他们是并不可能真的担负什么政治责任的,一代文人都朝文艺方面去转型,这对于李唐的政治而言也是一场悲剧。

这样一来,天宝年间诗人、皇帝和妃子之间演绎的就只能是宫廷佳话、是文坛佳话,但是再也不可能是政坛佳话了。那么这个时候的政坛到底由谁来把持呢?请看下集。

同类推荐
  • 烽火战国天

    烽火战国天

    简介。公元1750年。少帝年间。自年幼的少帝即位,何太后垂帘听政,外戚渐掌朝纲,奸佞当道,祸害忠臣。其治下九州,贪官污吏横行无忌,致使怨声载道,民不聊生。期间多有起义,却惨遭无情镇压。时隔二年。杀胡关外,匈奴频频犯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与此同时农民大起义,终究爆发。汉少帝刘辨遣皇甫嵩坐镇前线,各路诸侯门阀纷纷出兵讨贼。而在中央地带,飞马城中。秦征这才开始他的人生之旅。(PS:本书为时空错乱,人物大杂烩。新人写书,实力有限。文明讨论,拒绝辱骂。)
  • 追梦三国

    追梦三国

    不是穿越只是梦境看三国群雄逐鹿谁与争锋看今朝校园生活精彩绝伦一场游戏一场梦,梦醒无影又无踪
  • 血色杀胡令

    血色杀胡令

    杀一为罪,屠万为雄,屠百万为雄中雄。中原大地,诸胡乱华,屠城掠地,血染神洲,杀胡令出,一时英雄,八荒六合,谁得天下?看现代人华锋,穿越到五胡乱华,成为武悼天王冉闵的儿子冉智。在这个人命如草芥的大时代下,现代人华峰是否能扭转乾坤,救自己和自己的父亲逃出历史上的必死之局,如何披甲持剑杀出一条自己的血路...
  • 中国布依族

    中国布依族

    这套《中华民族全书》主题鲜明,彰显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理念,执著追求:充分展示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全面探寻56个民族波澜起伏的历史轨迹;深刻解读56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真切反映56个民族生机勃勃的发展前景。一有历史的传承性。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以新的视角挖掘民族文化的题材,提炼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使之脉络清晰,连贯自然,富有时代感。二有宽广的包容性。
  • 大秦匠神

    大秦匠神

    大秦锐士扫天下,所向披靡。始皇雄姿,俯瞰江山如画。雄踞东方,何等强盛?但这些对陈杰来说都和自己无关,对于一个刚刚从一所不知名的大学毕业的他来说,当下最要紧的是找到一份好工作,但是且处处碰壁,罢了,好工作不求,只求能有一份工作,温饱自己的肚子就成,但是天不遂愿。罢了还是回乡下跟着自己的父亲去工地上搬砖吧。但是老天且再次和自己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不就是一块板砖嘛,砸中自己就不说了。当自己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且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变了,甚至是自己的父母亲都变了,作为独子的他来说更是凭空的冒出了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漆黑的夜晚,陈杰抬头四十五的角,看着天空中稀稀拉拉的数颗繁星不觉的咒骂道:啃爹啊…
热门推荐
  • 死亡黑三角的恶魔风暴

    死亡黑三角的恶魔风暴

    飞龙小队在追踪造成系列恐怖事件的罪魁祸首时,意外陷入了死亡黑三角魔窟,恐惧、震惊、向他们猛地袭来……听说,凡是从死亡黑三角经过的船只都会神秘失踪,这是真的吗?他们在死亡黑三角里看到了什么?他们能脱险吗?本书会带你走上精彩的冒险、探案之旅。
  • 修罗女帝:废材三小姐

    修罗女帝:废材三小姐

    新书:《战巫女帝:暴君很傲娇》发布啦~~~欢迎跳坑啦~收藏啦~~她,二十一世纪国际偷盗界一姐,惨遭昔日同伴背叛致死。东池漓,东城闻名遐迩的废材怪物,被兄长、二姐凌虐而死。一朝穿越,她成了东池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她,崛起东城,成为无数人的梦魇,却也有无数痴男怨女为之痴狂。昔日废材成天才,睥睨天下,艳绝四方,命运就该掌控在自己手上!偷天偷地偷人心,被称为冷面修罗的她,若有三分柔情似水,便只在他面前。群号:326088426,欢迎前来调戏没节操作者,验证:文中角色名。
  • 冰与血之歌

    冰与血之歌

    阳光少年,在意外被初拥后成了一个新生的血族,可他还来得及见识这个世界的种种神奇,就被迫离开。没有被天雷净化,却来到一个全新的异世,重生的少年渐渐醒悟,掌控力量方能掌控命运。强大才能真自在,我命由我不由天!
  • 无依道人录

    无依道人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是电竞真小人

    我是电竞真小人

    落井下石要多干,有便宜不占王八蛋。英雄联盟的职业生涯里我是职业选手闻之色变的对手。但在粉丝眼里我却是光彩夺目,受人崇拜的英雄。你见过LPL总决赛里一个人堵在对面泉水的德莱文吗?你见过全明星里,单杀韩国最强中单,一个人秀五个的薇恩吗?如果你没见过,那么,现在见过了。
  • 霸道总裁的除草娇妻

    霸道总裁的除草娇妻

    本是小小除草女,一不小心引起了霸道总裁的注意,成了霸道总裁的小娇妻。
  • 千亿俏佳人

    千亿俏佳人

    她一不小心从腹黑总裁江少臣的私人律师变成了私人奴仆,帮他躲狗仔,拦绯闻,与这些女人斗智斗勇……正当她抱怨不停时,腹黑总裁拖住她:“女人,其实你用不着这么辛苦,只要每天喂饱我,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
  • 人妖来了:三界请小心

    人妖来了:三界请小心

    “鸡是鸡他妈生的,有了点道行就叫鸡妖!““猪是猪他妈生的,有了点神通就叫猪妖!”“这人啊……哎,你们灵长类就是矫情,其实说来说去,说通俗一点,不就是人……妖吗?”
  • 修仙残梦

    修仙残梦

    断剑斩尘世,末灭世间,天若不顾,毕以我之力开辟这永恒罪恶,凡界华夏由我镇守!
  • 腹黑邪帝,蜜宠小逃妃

    腹黑邪帝,蜜宠小逃妃

    他的外表出尘俊逸画中仙,内心腹黑狠毒大灰狼。在一次机遇中安懿北捡到了附属国的落魄公主李骄阳,当作牵制附属国的砝码握在手中,本以为能随心所欲地对待这枚棋子,有用则骗无用则弃,却不知不觉让自己也身陷囹圄,无法自拔。李骄阳受安懿北相救,在经过危机后决心在他麾下习武训练,紧接着成为他的暗卫间谍。跌宕乱世中倾心相守几次因他差点送掉性命,直到那心存的爱意被他消磨殆尽,她带着满身心的伤痕决然离开,经年再见,君君臣臣,天各一方,再无瓜葛。她深知自己的追求,面对心爱之人的挽留,她说,"懿北,爱情可以一直放在心里,但自由不行"她大婚那日他捏碎酒杯,满目猩红,"骄阳,你不过棋子一枚,却深入我髓……"她撕碎那鬼迷心窍时写的一纸情书,眼里皆是无所谓的风轻云淡,"皇上,当时臣女年纪小不懂事,写下这冒犯您的傻话,还望皇上……饶臣女不死。"他狠狠地捏紧她的下巴,眸中是深寒恼怒情意刻骨,"朕饶你不死,你也别逼朕死。李骄阳,你的命就是我的命,你要什么我通通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