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06000000038

第38章 长恨歌之长恨悲歌(五)马嵬之变

画外音:

马嵬之变是唐朝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事件,就在这场政变中,一代佳人杨贵妃死于非命,一个女人的牺牲换来了一场政变的终结。这让人们对杨贵妃抱有很大的同情。那么马嵬事变究竟是怎么发生的?马嵬事变中为什么杨贵妃会成为牺牲品?

蒙曼:

上一集咱们讲到,天宝十五载的六月九日潼关失守了,消息传到长安唐玄宗可真是着了急了,怎么办呢?赶紧找大臣商议对策吧,大臣之首是宰相杨国忠,杨国忠怎么说啊?杨国忠他对着群臣痛哭流涕,说十年以来,不断有人提醒陛下安禄山要谋反啊,可是陛下就是不信,如今落到这个地步,这可不是我当宰相的责任。先把责任就推给唐玄宗了,至于说他自己逼安禄山造反,还有陷害哥舒翰出兵,这些都一笔勾销了。唐玄宗晚年就信任这样的宰相啊,他能不误事吗?可是光推责任也没有用,重要的是接下来朝廷该怎么做啊。这一点啊,杨国忠倒是早就想好了,他就跟唐玄宗讲了,陛下看现在这个情况,长安城守是守不住了,咱们不如避一避风头,逃吧,那逃到哪儿去呢?他说咱们得逃到蜀地去,逃到四川去。为什么往蜀地逃呢?第一,这蜀地是杨国忠的老地盘啊,他长期担任剑南节度使,在那儿人熟地熟,便于控制。第二呢,这蜀地四川是一个盆地,四周环山,易守难攻,比较安全。第三,四川自古号称天府之国,物产丰饶,在这儿足可以支撑起一个流亡政府来。那么杨国忠提出这么一个逃跑方案,朝廷里其他大臣是什么反应啊,根据史书的记载,当时大部分大臣都是唯唯诺诺,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有一个低级文官出面反对了。这个文官就讲,“请即日招募城中敢死之士,及朝官各率家僮子弟出军防遏”。什么意思呢?长安城我们不能放弃啊,我们应该立刻在城里招募老百姓当敢死队,另外我们所有的大官小官都得率领着全家老小登城防守,誓死守城。这话是谁说的,监察御史,也是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啊。高适以一介书生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慨然提出誓死守城,真是给天下读书人增色啊。那么现在,守和逃两个方案,摆到唐玄宗面前了,他选哪个啊,要知道,誓死守城那可是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气,换到三四年前唐玄宗还年轻的时候,没准他会这么做,可是现在已经是天宝十五载了,唐玄宗也是七十老翁了,他的锐气早就没有了,精神早就颓唐下去了。所以唐玄宗都没有经过什么思想斗争就决定下来了,还是逃吧。可是怎么逃呢?也得有一个具体方案吧。六月十二日这天,唐玄宗还先放了一个烟雾弹,他就声称皇帝我本人要御驾亲征了,我要往东跟安禄山斗上一斗,然后就把这个宫城的所有钥匙都封好了,交给宦官边令诚了,你拿着,我去打仗。

可是,上午演完这出戏之后,他下午就悄悄地从自己日常驻跸的兴庆宫,转移到北边的禁苑里头,禁苑可就是禁军的保护范围了,就在六月十二日当天晚上,唐玄宗就命令禁军的首领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让他厚赏士兵,同时又准备好九百匹战马,在那儿待命。然后到六月十三日凌晨的时候,蒙蒙细雨之中,唐玄宗就带着杨贵妃姐妹,在宫里住的那些王子、公主、妃嫔、皇孙,还有宰相杨国忠,另外一个宰相韦见素,还有就是御史大夫魏方进以及他们的家眷,还有高力士等等几个有数的亲信宦官,在几千禁军的保卫之下,从禁苑西门出去,脚底抹油,溜了。唐玄宗这次逃命其实是真不地道,除了我们刚才点到名的这些人之外,剩下的是谁都没告诉,连那些住在宫外的王子、公主、妃嫔都没有通知啊,更不要说是一般大臣了。所以说六月十三日清晨这天该上朝的时候,谁都不知道啊,大臣照样来上朝来了,到宫门都没有觉得有什么异常,仪仗队照样在那儿排班呢。一听里头还有铜壶滴漏之声,可是宫门一开,发现就不一样了,里面呢,宫女是大呼小叫,四下乱跑,他们说皇帝不见了啊,这一下子局势可就全乱了,王公大臣也明白了,皇帝这是丢下他们自己跑了,那他们也得各自逃生啊,带着家眷就往城外跑,王公大臣往城外跑,那城外的那些小老百姓可是争相往城里跑,干嘛啊,抢夺金银财宝啊,首先就把王公大臣的家洗劫一空,有一个农民甚至骑着一头毛驴就来到了唐玄宗日常边功的大殿之内,一点王法都没有啊,那长安乱了套了,掌握着各个门禁的钥匙的那个边令诚他怎么办啊?边令诚这时候把所有的钥匙都封好,派一个宦官直接往东送给安禄山,这不是莫大的讽刺吗?边令诚也算是唐玄宗最信任的几个宦官之一了,半年之前就是他在那儿诬陷高仙芝和封常清抵抗不力,唆使唐玄宗杀了这两位将军,现在他倒好,安禄山这边还没进来接受长安呢,他主动先把钥匙给人送过去了,所以唐玄宗晚年用人不明真是处处都可以找到例子。

画外音:

潼关失守,长安暴露在叛军面前。无奈的唐玄宗只好选择出逃来躲避灾难,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盛世天子唐玄宗的逃难之路是否顺利呢?他还能保持皇帝的威严吗?

蒙曼:

尽管唐玄宗事先也做了一些布置,但是实际困难还是比他想像得多多了,他又遇到什么困难了?第一个大困难就是没饭吃,唐玄宗一行不是凌晨出发的吗,到了上午九点,就来到了咸阳县望贤宫了,九点钟该吃早饭了,本来唐玄宗在出逃之前是派了一个宦官叫王洛卿去打前战的,让他通知沿途州县长官赶快准备接驾,沿途安排好食宿,可是到望贤宫一看,一个接驾的人都没有,县令怎么没来啊,咸阳县的县令一听王洛卿说连皇帝都跑了,他也跑了,而且那个王洛卿也跟着跑了,谁还接驾啊,所以本来应该九点钟吃饭,到中午十二点也没吃上。上下可就都饿怀了,怎么办呢?这时候,宰相杨国忠没有办法,亲自跑到咸阳的市场上去买了几枚胡饼,几个芝麻饼,先给唐玄宗了,皇上先点垫巴垫巴吧,可是皇帝这儿有一口吃得了,别人还是没有吃的呀,尤其这些小王子、小公主饿得是哇哇乱叫,这时候周围有一些老百姓听说皇帝落难到那么这儿来了,也就纷纷围拢过来了,唐玄宗就只好放下架子问他们,“卿家有饭否,不择精粗”,赶紧给孩子们拿点来吧,孩子们饿得受不了了。

老百姓们一看皇帝这么可怜,也就争前恐后地到自己家里拿点粗茶淡饭来,老百姓家有什么好吃的呀,那饭里搀着麦粒啊,豆子啊,不是什么好东西。我们原来讲过,在天宝年间,唐玄宗的女儿们,给他献食的时候,一顿饭就要耗费中等人家十家的产业,当年是何等锦衣玉食啊,放在平常这样的饭小王子、小公主连看都不要看一眼,可是俗话不是讲饿了吃糠甜如蜜吗?饿得实在受不了了,谁也不讲究了,这些小王子、小公主伸手就去抓,一会儿工夫把这饭抢了个精光,还是没有吃饱。老百姓一看,皇家落难至此,忍不住都流了下同情的眼泪,唐玄宗也是掩面而泣。

这时候呢,有一个叫郭从谨的老人家,就从人群里出来了,走到唐玄宗面前想要教育教育他,这个老人家就讲,说安禄山包藏祸心,这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以前也有人想面见陛下,报告这样的事情啊,可是陛下不是一听他们这样说就把他们说杀掉吗?谁还敢再去跟您说真话啊?所以今天您才落难至此,所以以前的那些好皇帝都是一定要访忠良、开言路,只有这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我老了,我就说一句倚老卖老的话,过去宋璟当宰相的时候,不是经常跟您进直言吗,那时候您统治得多好啊,可是自从那一带宰相死后,您逐渐就被小人包围了,再也听不见真话了,如果不是您今天逃难到这个地方,您能听得进去我这番话吗?唐玄宗一听也是啊,赶紧说啊,“此朕之不明,悔无所及”。

这是在咸阳那边,那么离开了咸阳,继续往西赶路,到十三日这天半夜,玄宗一行就到了金城县了,金城县情况怎么样啊?还不如咸阳县呢,咸阳县就是县令跑了,金城县县令跑了,老百姓跟着也跑了。根本找不到人啊,唐玄宗一行就来到了驿站之中了,那驿站嘛,驿卒也跑了啊,一盏灯都没有。黑灯瞎火,人困马乏啊,谁还管什么尊卑贵贱啊,大伙儿一到哪儿就横七竖八地倒了一地,那皇帝的尊严、贵妃的娇贵、宰相的威严全都荡然无存了,唐玄宗逃跑的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那么第二天到中午时分,就来到了兴平县的马嵬驿。就在这个时候,就在这座驿站里头,军队出问题了。军队出什么问题了呢?这些禁军将士们开始抱怨起来了,而且声音是越来越大,情绪也越来越激动,为什么啊?很好理解,首先他们已经跑了一天半了,身体都非常疲乏,又吃不上睡不好,谁没点情绪啊,再说了,这些将士可都是长安子弟啊,他们离开长安的时候,都没有来得及跟父母、家人说一声,现在离家越来越远,前途渺茫,归期更是无望啊,所以身体的这种困顿再加上精神上的绝望一起压在将士们的身上,他们可就受不了了,不满情绪越来越严重,怎么办呢?我们刚才说过当时禁军的首领是龙武大将军陈玄礼,这陈玄礼可是老臣了,现在看见将士们纷纷抱怨,他就嗅到一丝危险的气氛了,什么样的危险空气啊?就是政变啊。陈玄礼有经验啊,他知道如果说将士们的这种愤怒情绪得不到疏导的话,很可能会引起哗变,那时候,所有人可就危险了,可是怎么样疏导一下将士们的这种不满情绪呢?

这时候啊,陈玄礼就想到杨国忠了,杨国忠招乱当时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了,天下人说起杨国忠都是咬牙切齿,恨不得杀了他。陈玄礼本人也是这样想的,既然如此,何不就让将士们把他杀掉泄愤呢?这样既疏导了这种不满情绪,又能为国除害,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吗?可是陈玄礼也知道,他是一个将军,如果背后没有高层领导支持的的话,一个将军擅自杀宰相那无异于谋反啊,陈玄礼本心可不是要谋反,寻找哪一个高层人物的支持呢?唐玄宗?那是不可能的,唐玄宗是宠幸杨国忠的,他可能不同意,那这个时候陈玄礼就想到了国家的二号人物,太子。他知道太子李亨和杨国忠早有矛盾啊,何不去寻求李亨的支持呢?想到这里,陈玄礼就悄悄沟通了李亨的亲信宦官叫李辅国,托李辅国把自己杀杨国忠那个想法转达给太子了,请太子指示。那么太子李亨对此是什么反应啊?我们也知道,李亨对杨国忠是早就恨之入骨了,当年李林甫时代的时候,那不是屡次制造大案想打击太子吗,当时杨国忠就是马前卒啊,后来杨国忠自己当宰相,也是处处打压太子实力,所以李亨真是巴不得陈玄礼能杀这个杨国忠。他同意杀,可是怎么表态呢?太子啊,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子,早被锻炼成一个极端谨慎的人了,他的表态也是也是一个非常谨慎也非常巧妙的表态。按照《资治通鉴》的说法就是"太子未决",什么叫"太子未决"啊?"太子未决"的真实含义可不是太子决定不下来,而是太子不反对。不反对,那不就是默认,就是支持了吗?有了太子这个态度,那陈玄礼马上心里就有底了,这个时候他就把一帮禁军的将领给召集到一起了,跟他们讲,如今天下分崩离析,陛下颠沛流离,我等吃苦受罪,这不都是杨国忠这奸相造成的吗?"若不诛之以谢天下,何以塞四海之怨愤"。这是什么啊?这是战斗动员啊,那些将领一听老将军这样说,他们什么反应,他们心中的怒火马上就被激发起来,而且都集中在杨国忠这儿。他们也说,"念之久已,事行身死,固所愿也"。我们早就想这样干了,就算是杀了他我们也死我们也愿意,那这样一来,就等于禁军已经确定下来了要杀死杨国忠了,火药桶摆在那儿了,就差有人点这个火。

画外音:

身体的困顿,和精神的绝望让禁军的愤怒情绪积累到了极点。人在不知所措时,往往不是想如何摆脱困境,而是要找出原因,是谁制造了这一困境,在陈玄礼的点拨下禁军一下子把矛头指向了杨国忠,那么杨国忠会面临怎样的下场呢?

蒙曼:

火怎么点起来的呢?正是这时候杨国忠从驿站外面巡视回来了,来到驿站的门口了,到了驿站的门口,他就被二十几个吐蕃人给包围住了,吐蕃人哪儿来的啊?其实这是吐蕃派到唐朝去见玄宗的使者,可是到了长安之后呢,正好赶上唐玄宗出逃,他们也就跟着逃出来了,这一路上他们也是和别人一样,吃了上顿没下顿啊,所以这时候这些吐蕃使者是拦住杨国忠,跟宰相讨口饭吃。杨国忠这儿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有一个禁军的士兵就看见这一幕了,他就大喊一声,"国忠与胡虏谋反",他这话音未落,一支箭照着杨国忠就射下去了,射偏了,射到马鞍子上了,杨国忠见势不妙,马上跳下马来,就往驿站里头跑,想要寻求唐玄宗的保护。那士兵哪能容他跑进去啊,上去就是一刀啊,就把他的首级,把他的头给砍下来了。这还不解气,接着他们把他大卸八块,连他的肉都撕下来吃了,然后就拿枪挑着他的首级挂到了驿站的西门之上。这时候驿站里听见外面响动不寻常啊,御史大夫魏方进就出来看情况来了。一出门一看,杨国忠人头在那儿挂着呢,他就本能地喊了一句,“汝曹何敢害宰相”,你们怎么敢杀宰相啊?士兵那都杀红了眼,一听他这么一说,又是一刀,魏方进也死了,魏方进也死了,这时候另外一个宰相韦见素又出来了,也是来看情况,这时候士兵都没容他说话,一闷棍上去就打在他的头上,眼看着血就流下来了。第三条人命就要放在这儿了,幸好这时候有一个士兵认识韦见素,就喊了一句“勿伤韦相公”,相公又是杨国忠,杀他干嘛啊,总算保住了韦见素的一条命啊。可是这个时候,愤怒的士兵已经把这个驿站团团围住了,杀声四起。唐玄宗在哪儿啊?唐玄宗这时候在驿站的一个驿亭里正休息呢,一听外面怎么有喊杀之声啊,赶紧派左右去探听一下情况,左右去了,回来说,士兵们讲了,杨国忠谋反,我们把他给杀了。唐玄宗听了这句话大吃一惊啊,说了这么一句,“国忠遂反耶”,杨国忠难道反了吗?唐玄宗为什么这样问呢?因为他知道,当时天下可以说人人都可能造反,惟独杨国忠是绝对不可能谋反的,为什么呢?因为唐玄宗也看出来了,杨国忠人缘真是不怎么样,不光叛军那边要杀他,自己人这边都对他不满意,所以这时候杨国忠要想包得性命,只有紧紧依靠他唐玄宗,他怎么可能谋反呢?可是人家都把杨国忠给杀了啊,他还敢再跟这些士兵们去较一较真,理论理论杨国忠是否谋反呢?他不敢,只好拄着拐杖来到了驿站的门外。安抚这些士兵。他就跟他们讲,杨国忠既然谋反,你们杀得好啊,谢谢你们了。现在呢,杨国忠既然已经死了吧,请你们各自归队吧。

说完他等着看士兵散去,可是士兵呢,一动不动,虎视眈眈地就盯着他,这下子唐玄宗可心慌了,莫非还要连我一块儿杀掉不成?赶紧派高力士沟通一下情况吧,下去问一问,士兵为什么不走?高力士一问,士兵说了,“贼本尚在”。这“贼本”是谁啊?陈玄礼在一边说得明明白白,他说“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既然杨国忠这个当哥哥的已经杀了,那么妹妹杨贵妃恐怕不宜在您身边伺候着了吧?请求陛下割恩正法。一听这句话,唐玄宗简直是当头一棒,就愣在那里了,愣了一下子之后呢?他说了这么一句“朕自当处之”,这事我自己来处理,你们别管,说完之后转身就进入了驿站的大门。进去之后,他就觉得真是天旋地转啊,连站都站不稳了,全身的重量就压在了这根拐杖上,半天说不出话来,眼看着皇帝久久不说话,韦见素的儿子叫韦谔,一个年轻人了,着急了,他就上前说到,如今众怒难犯啊,我们这些人的安危这一会工夫,陛下您赶快做出决定吧,说完跪到那儿就给唐玄宗磕头,头上都磕出血来了。

唐玄宗看看韦谔,说贵妃常年生活在深宫大内之中,就算杨国忠谋反他怎么会知道呢?他跟杨国忠又有多大关系呢?一听皇帝这样说,旁边高力士接话了,高力士讲,贵妃诚然无罪,可是将士们既然已经杀了杨国忠了,杨贵妃如果还在您身边的话,他们怎么能安心?将士们要是不能安心,您又怎么能安全?这句话说得太透彻了,如果您现在不杀贵妃的话,一会儿将士们恐怕连您都要杀了。这一句话可算把唐玄宗给点醒了,要知道唐玄宗他毕竟是一个政治家,他不是一个情圣,他可以爱杨贵妃,可以做到三千宠爱在一身,但是他做不到不爱江山爱美人啊,更做不到不爱生命爱美人啊,把自己的生命和政治前途放在天平的一边,被杨贵妃的生命放在天平的另一边,唐玄宗觉得还是自己更重要吧。

就这样呢,万般无奈之下,唐玄宗就让高力士把杨贵妃领到了驿站之内的一个佛堂里头,在这儿把情况说了一下,跟杨贵妃诀别了,杨贵妃一听这个情况“愿大家好住,妾诚负国恩,死无所恨”。说希望陛下您自己保重吧,我就算死了也不怨恨,唐玄宗也说了一句,“愿妃子善地受生”。请妃子以后到好地方托生吧。礼佛之后,高力士就把杨贵妃勒死在了佛堂之中。这就是白居易《长恨歌》里所说的“六军不发无奈何,婉转峨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向何流”这一年杨贵妃是三十八岁,他二十二岁来到唐玄宗身边,陪伴玄宗度过了十六年最快乐的日子,现在又以自己的生命换得了唐玄宗的平安。绝代佳人就这样死于非命。

那么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就名人把她的尸体抬到驿站的庭院里,请陈玄礼他们几个主要的将领来验尸,陈玄礼验明正身之后,这才脱去甲胄,跪地给唐玄宗谢罪。他说,“杨国忠祸国殃民,以致生灵涂炭,陛下迁播,臣等为了社稷,矫诏杀死他,真是罪该万死”。彼此都是明白人嘛,这时候陈玄礼也不再说什么杨国忠谋反不谋反的事了,他直接说出来我们为了江山社稷杀了他,唐玄宗怎么回答啊?唐玄宗说,是我没有知人之明,用人不当啊。现在我也知道了,杨国忠不是什么好人了,我是想到了四川再把他杀死,你们提前了却了我的夙愿,这是好事啊,我还准备赏赐你呢。还说什么有罪不有罪的话。双方就妥协了。这时候,陈玄礼才赶紧率领士兵高呼万岁,士兵终于散去了,马嵬之变至此基本结束了。

画外音:

今天,只要一提起马嵬之变,人们的第一反映应该就是杀杨贵妃,那么马嵬之变开始的时候,真的是以杀杨贵妃为主要目标的吗?如果不是,那么为什么在人们的历史记忆之中杨贵妃会逐渐变成事变的主角呢?

蒙曼:

刚才我们讲了这么多,大家肯定已经明白了,马嵬之变从本意上来讲,绝不是要杀杨贵妃的,它是要杀杨国忠的,我们讲过杨国忠当了宰相之后,一件好事没办,所以早就引起官怒民怨了。另外他对于安史之乱的突然爆发,以及潼关失守玄宗出逃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成为众矢之的,是在这种情绪引导之下,陈玄礼才率领禁军,杀死杨国忠。所以马嵬之变本意是要杀杨国忠来塞天下之愤,至于说杨贵妃之死在很大程度上讲只能说是受了杨国忠牵连的缘故,他不是这场政变的主要目标。这是我们说的第一个问题,马嵬之变的性质问题。

那么第二,既然政变的目标不是杨贵妃,为什么杨贵妃后来成了人们记忆中的主角了?呢?我们怎么一提马嵬之变就想到杨贵妃呢?其实我想这就是人们的心理问题?什么心理呢?首先就是对弱者的同情,一个弱女子死在乱军之中,无论放在何种时空背景之下肯定都会引起人们的同情的,何况是杨贵妃这么一个花容月貌的绝代佳人啊,所谓悲剧不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看吗?那还有比这更悲惨的故事吗?也正因为这个故事太悲惨了,甚至太传奇了,人们才会把目光集中在杨贵妃身上,甚至都编出了好多杨贵妃不死的故事了。流传最广的就是杨贵妃逃脱了杀戮,让别人做了替身,然后流落到日本了。人们之所以这样传说,只是寄托了对她的一种同情和美好的愿望罢了。这是第一个心理,同情弱者。

第二个心理就是对盛世的缅怀,安史之乱之后,大唐盛世就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那么生活在唐后期的人们乱世人嘛,他就不可避免地对唐玄宗那段繁华安定的日子产生了深深的缅怀之情,那么就在这种情绪之下,集丰满艳丽、能歌善舞、雍容华贵于一身的杨贵妃就逐渐成为人们心目中盛世的象征了。她的惨死也就成为盛世终结的一个标志性符号了。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呢,马嵬之变的政治色彩就逐渐淡化,悲剧色彩逐渐得到升华,就在这种转移之中,政变的主人公也最终从杨国忠变为我们心中的杨贵妃了。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样评价杨贵妃呢?我想啊,第一个我们要解决的杨贵妃是不是唐玄宗政局由盛转衰的关键啊。这个肯定不是的。因为无论如何杨贵妃它是一个妃子啊,她不是一个政治主角。没有一个决策是由她做出的,我们现代人都知道,责任是和权力联系在一起的,她没有权力,怎么能谈得上主要责任,又怎么能称得上是罪魁祸首呢?这是我们要否定红颜祸水这个说法。那我们再看,杨贵妃固然不是祸水,但是她是不是一个贤妃啊?恐怕她也称不上是贤妃吧,因为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后也好,妃也好,那可不是一般的伴侣和配偶啊,那是一种政治身份,人们对于后妃的要求绝对不是不干政,而是合理干政,什么叫合理干政,按照现在的讲法就是当贤内助,随时随地提醒皇帝办好事,别办坏事。我们看杨贵妃固然是不干政的,但是从现有史料之中你也找不到哪怕一条说她劝唐玄宗勤政的例子。事实上,杨国忠虽然跟她渊源不太深,但是她不也是悬在他们头上的一个保护伞吗?将士们迁怒于她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这是我们要说的第二点,她也不是贤妃,也没有那么无辜。

第三点,我要说什么,杨贵妃无论如何是一个悲剧人物啊。她本来无心政治,她并不像长孙皇后那么有政治城府,更不像武则天那样有政治野心啊。她本来就是一个爱好享受生活、爱好唱歌跳舞这么一个单纯的女子。如果让她和寿王共度一生的话,她本来可以过一种平静而幸福的生活。可是命运从来就没有能由她自己把握过,无论是来到唐玄宗身边成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贵妃,还是最后在马嵬驿横死成为替死鬼都不是她自己的选择。她本来不是一个政治人物,但是最后却被裹胁在政治漩涡之中,乃至于被政治暗流所吞没,所谓红颜薄命恐怕更多的是一种时代的悲剧。那马嵬之变激起了我们的无限同情和无限感慨,但是它在当时的真正意义却并不在此,事实上当时马嵬之变的最大的意义是它使得一种新的政治格局成为可能,那么这种新的政治局面是什么呢?唐玄宗在其中,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请看下集。

同类推荐
  • 福临的幸福生活

    福临的幸福生活

    一个普通人成为顺治皇帝,看他如何改变命运,励精图治,改变中华的历史。适度YY————————————————————————————————————————————————交流群号:78090268(欢迎各位看官来提意见)
  • 血染大明

    血染大明

    他曾经是大明边将,与努尔哈赤力战辽东,他就是哈大全!然而,朝政的腐败,皇帝的无能,都让他备感失望,于是他背叛大明王朝,成为大明最可怕的敌人。
  • 梦回开元

    梦回开元

    作者新书《天方》,书号1170391,欢迎过去玩,地址是1170391.qidian.com
  • 大明镇南王

    大明镇南王

    张哲李观鱼情伤穿越大明。我要奋斗!只为那传说中奢靡的生活!英宗朱祁镇,您别去土木堡,下江南如何?于谦,您在北京保卫战里那水平没说的!皇弟朱祁钰,小宝宝,吃饭了,哥哥细细为你嚼。也先,哥们你是牛人!但,牛也是可以耕田的!王振,你丫的个死太监!再专权误国!小心哥给你割个二茬!马顺,就你这样的还锦衣卫指挥使呢?小心被群殴!石亨,失败是成功他娘,小命却也是娘给的,记住了!…….【一组签约.保证完本】
  • 极品厨丁

    极品厨丁

    PS:简介在现代军队做了伙食长,演习时救了人穿越了,结果还是做厨子。人家做的酒楼大厨,拿的薪水是白银百两。秦天做的是邱府后厨兼打杂的,薪水只有几两银。争夺天下第一厨,名声自然扬在外。看到美女会轻功,秦天爬墙也用功。脑子要不使点坏,美女岂能来的快。美女翻墙是显摆,秦天爬墙是偷窥。想看主角秦天的好戏,一切尽在书中。。。。。本书书友群34672492推荐朋友仙侠题材作品《魔兽全职者仙界纵横》书号1173414
热门推荐
  • 自古套路得傲娇

    自古套路得傲娇

    史上最不按套路走的女主——“一百万,离开我儿子”陈小白不卑不亢泪眼婆娑。“两百万,不能再……”“好,成交!”白莲花为了陷害她,自行跳下楼梯时,陈小白看准她屁股抬起腿就是一脚,末了还舒发情感:“爽!”当她遇上傲娇系boss时——某傲娇:“陈小白,我允许你对我说那三个字”陈小白扔了个白眼。某傲娇脸黑,过了一会又春风得意地说:“……陈小白,我接受你的追求!”“……”她说话了吗?婚后,两人吵架后,某傲娇摔门而出,晚上又黑着脸蹭回来:“别说我不给你机会,你跪一会搓衣板我就原谅你”“……”当天晚上,某傲娇跪在搓衣板上思考了很久的人生……
  • 绝世魔妃:妖王,别来无恙

    绝世魔妃:妖王,别来无恙

    她,从小就开始学医,10岁成名,却不料被人利用,改行开始学毒医、炼丹,对方一怒之下对她暗下杀手,无奈被逼跳崖。一个精通兽医的小丫头,摇身穿越到林府废材三小姐身上,接受了她14年学的毒医、炼丹术。无知的她进入了金丝蚕蛹,却不料里面住着一个会装逼,会卖萌,耍的了心机,吃得了豆腐,拥有着绝世容貌的第三十二代妖王。“吾身经百战,对付你一个小丫头也是手到擒来。”某妖孽装了个B,某女额头划过一滴汗:“到底有多少良家妇女栽在你手上啊?”“没事,小丫头你也是其中一个。”
  • 娇妻太美:恶魔总裁99次纠缠

    娇妻太美:恶魔总裁99次纠缠

    她迷糊中进错了房间,与他一夜缠绵,他向她丢下一纸契书。从此,她成为了他“见不得光”的妻子,在外面,他们装作互不相识,他继续若无其事的在外面勾三搭四,拈花惹草,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婚前婚后他的不一,曾经他眼底对她的柔情似水顷刻化作一缕烟火,她永远也忘不了他俩离婚的那天,他俊美非凡的脸上不着一丝情感,怀里搂着当红嫩模,眼眸不耐烦的瞥了她一眼。这一幕,刺痛了她的眼,眼泪在眼眶打转,同时心仿佛被撕裂般,这一刻,她心如死灰,明知道他的心是冰冷的,残酷的,可她的心终究还是陷了进去,无法挣脱。她垂下头咬咬牙,伸手抓起离婚协议书,毅然决然地离去……又名《瘾爱》
  • 冷帝与狂后

    冷帝与狂后

    穿越生死的恋情,他们的相遇是对还是错。当命运的次轮再次转动,她是否还会离开。终究发生了什么事情使冷帝变为暖男,当她被人陷害时,他是选择相信,还是抛弃,他是要证明帝王无情是传说还是事实?
  • 雾里看勿理

    雾里看勿理

    本作品改名为《迷雾校园》,作者更新的章节以后将发布到《迷雾校园》,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迷雾校园》求收藏,求投票!
  • 你是我一生的执念

    你是我一生的执念

    他说:“她是我一生的执念……”她说:“我从没有忘记爱他……”这是一场长达数年的爱恋,他们彼此都爱着对方,可却久久不能在一起,甜蜜总和痛苦相伴,相信总和误会相伴,相信两颗经过风雨的心跳动的频率会永远一致……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 tfboys与三位少女的爱恋

    tfboys与三位少女的爱恋

    女主是-----忽冷忽热的李萱,活泼可爱的彭莉,霸气外露的杨梓盺。男主当然是我们的三小只啦~
  • 帝王恋:月妃倾天下

    帝王恋:月妃倾天下

    她,不惜穿越时空,寻找前世纠葛;万蛇之王,等她千年,终于盼得她的魂魄归来,红尘滚滚,千年痴尽一生;他,轮回千年,只为一世得到她的爱,却不知伤她最深的人便是他自己;前世的救命之恩,回报的是给予她的真爱,不离亦是不弃;嗜血的帝王、温润如玉的帝王、万蛇敬仰的王;她,到底为谁而来?她,前世真相到底是什么?
  • 缚灵双子:花开世事了

    缚灵双子:花开世事了

    人性背后的故事会有多少人知晓?意外死亡后六魄尽散而三魂不去,可听,可嗅,可感,可知。而口不能言,眼不可观,手足不可动。若想来生再次为人,只能作恶。人类的起始与重点,是善还是恶?一场牺牲天下的爱情,即使毁灭天地,我也要护你周全脱身。当一切都化为光影,原来我爱的是你,你爱的是世间繁华。同根生,双茎错。千年善念化为人,只为天地平衡。当最后的期限到来,请原谅,我用灵魂爱你,却用生命捍卫使命。
  • 笛倾天下:至尊召唤师

    笛倾天下:至尊召唤师

    (新人发文,不好请见谅O(∩_∩)O)沉默六年,云家的小废物,一朝浴火重生。她倾国倾城,容貌无人能敌,却冷如冰山。她天赋逆天,机遇了得,各种奇珍异宝,信手拈来。废物?不好意思,我出生便开始修炼,废物,只是我的伪装。容貌丑陋?既然如此,那我面纱下的这张脸又是怎么回事?从此,世界上少了个废材,多了个天才。他是容貌俊美无双的插班生,明明腹黑冷漠,却偏要装个面瘫,还对她一见倾心,随她闯遍天涯海角,最后抱得美人归。冷漠?不好意思,那只对外人。没看见他对她宠溺无限?配不上?不好意思,你是眼瞎?没看见他追着她一口一个娘子,叫的那叫一个顺溜吗?且看她如何制魔兽,收美男,一笛倾天下!(群号:538442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