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09500000047

第47章 共产党的第一名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名称曾发生过几次变化,先叫红军,抗日战争前夕改称八路军,解放战争时期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那么共产党领导的军队首任总司令是谁?即红军首任总司令是谁?估计大多数人会回答是朱德。

其实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叶挺。

早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叶挺就以北伐名将的威名蜚声中外,后来担任新四军军长。毛泽东同志曾当面称叶挺是“共产党的第一任总司令”,并对他说“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

毛泽东为什么要说人民军队的战史从叶挺写起呢?这是因为1927年12月爆发的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与发动的广州起义,首次打出了“红军”旗号,而叶挺当时担任红军的总司令(广州起义总指挥是中共早期卓越领导人张太雷,他不幸牺牲于此役),“第一任总司令”之说也由此而来,人民军队的战史就这样在首任总司令叶挺领导下于血与火中拉开了序幕。

叶挺,字希夷,1896年生于广东惠阳县,从小过着贫寒的生活,15岁时考上了免费的惠州蚕业学校。1912年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后升入湖北陆军预备学校和全国最高军事学府——保定军校。1917年,叶挺参加粤军。1922年,他任孙中山的警卫团二营营长。翌年,在陈炯明炮轰总统府时,叶挺率部苦战,保护孙中山和宋庆龄脱险。1924年,孙中山为了培养国民党的军事人才,亲自决定让叶挺去苏联学习。他先入东方大学,受到李大钊和同学中共产党员的积极影响。翌年,他又与聂荣臻等人进入军事学院,在那里提出入党要求并得到批准。

1925年秋,周恩来、陈延年领导的中共广东区委,经过争取得到第四军军长李济深的同意,建立了由共产党领导的独立团(起初番号为第三十四团),派刚回国的叶挺担任团长。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叶挺率独立团作为先锋首出湘南,连战连捷,在湖北汀泗桥和贺胜桥等战役中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所部被称为“铁军”。北伐军占领武汉后,他以团长职务被国民政府破格提为少将,任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师长兼武汉卫戍司令。

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任十一军军长。南昌起义中,他率部作为主力,部队受挫后潜往香港。

广州起义是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党领导的又一次震动世界的武装起义,是对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的又一次积极而英勇的反击。

1927年12月11日,在张太雷、叶挺、恽代英、叶剑英、杨殷、周文雍、聂荣臻等领导下,举行广州起义。按照统一部署,教导团、警卫团一部和工人赤卫队,分别对驻扎在市内各处的敌人发起了猛烈攻击,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歼敌一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警卫团一部和武装警察一千余人。市郊和附近一些县的农民群众,也组织暴动,响应起义。十二月十二日,广州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苏兆征任主席(因病未到职,由张太雷代理)。

广州起义首次打出“红军”旗号,叶挺任总司令,在中国革命的转变关头,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创建人民军队作出了重要贡献。

广州起义,震惊了中外反动派,他们立即勾结起来向广州进攻。美、英、日、法等帝国主义公然实行武装干涉,出动炮舰轰击广州市区,并一度派海军陆战队在长堤登陆,攻击起义部队。十二月十二日,张发奎从江门、肇庆、韶关、黄埔等地调来部队,向广州市区展开进攻。当日下午,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张太雷牺牲。在中外反动派的疯狂进攻面前,起义武装浴血奋战,但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被迫于十三日撤离广州市区。撤出的部分武装,在花县整编为工农革命第4师,在师长叶镛、党代表袁裕(袁国平)的率领下,进到海丰、陆丰地区,和第2师会合,坚持革命斗争。另一些突围的同志到了广西的左、右江地区,领导农民开展游击战争。还有少数同志到韶关附近,参加了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

广州起义失败后,1928年初,在李立三的实际主持下,广东省委在香港召开会议,专门总结和检查关于广州起义的问题。广州起义的一些领导人也参加了会议。李立三没有参加过广州起义,对起义的情况也没有作认真的了解与研究,就把这次起义说得一无是处。他不符合事实地批评这次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省领导及起义领导人犯了军事投机和盲动主义的错误,在关键时刻动摇,对起义指挥不力,等等。会上,不少人表示不同意他的意见,但是李立三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看法,同时还采取了惩罚措施,对起义领导人都给予了各种处分,“任红军总司令职务”的叶挺因“表示消极,应予以留党察看6个月的处分”。

会后,李立三把处分决定上报给中共中央。但是,中央对李立三的做法给予了批评,认为他这种惩罚主义的做法是不慎重的,要求广东省委重新作出结论。广东省委后来重新作出决议,撤销了原来的处分决定。

此时,由于共产党在香港的一些机关接连遭到破坏,香港当局应国民党政府的要求,在香港加紧搜捕共产党人。因起义失败而撤退到香港的叶挺更是成为他们抓捕的重点对象。经组织同意,1928年初,叶挺离开香港,到了马来西亚吉隆坡山区亲友处躲避一下风头。

6月间,叶挺接到党组织的通知,要他赶到苏联莫斯科去。在莫斯科,他结合自己在广州起义的亲身经历与体会,给党组织写了一份关于广州起义经验教训的报告,认为当时革命正处于低潮的时候,在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举行武装起义是很难取得彻底胜利的。对在起义举行后,由于敌众我寡,起义部队不能死守广州,而应及时撤离,转移到海陆丰与彭湃领导的农民运动相结合这一问题,叶挺在报告中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

这时,中国共产党的“六大”正在莫斯科召开。大会成立了以苏兆征为召集人的“广州暴动委员会”,对广州起义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讨论。在大会上,叶挺的报告受到了米夫、王明(陈绍禹)集团的严厉批评与无情打击。王明等人并没有认真研究过叶挺所写的报告,更没有认真听取叶挺的申明,仅凭个人主观臆测,就无理斥骂和攻击叶挺,毫无根据地斥责他“政治动摇”。在王明一伙的影响下,共产国际也没有人理睬叶挺。

当时,莫斯科东方大学打算邀请叶挺前往作关于广州起义问题的报告。共产国际知道后马上进行干预,不让叶挺去作报告。广州起义时,王明根本不在场,但他却把自己装扮成广州起义问题“权威”的样子,主观武断地编造了一篇洋洋数万言的《广东暴动纪实》,毫无根据地攻击叶挺“于暴动前六小时始由香港到广州”,责骂叶挺“对于军事计划不甚熟悉,遂致表示出消极怠工”,等等。这篇文章特别对叶挺在起义中提出的及时将起义部队转移到农村去的正确主张进行了荒唐的批判。

对于这些不符合事实的无理指责,叶挺感到极其的苦闷和彷徨,国内暂时是不能回去了,南京政府还在通缉他这个“反叛要犯”。大革命失败之后,不少有志之士前往欧洲考察,其中有共产党员,也有国民党左派人士,叶挺决定步他们的后尘。下了这个决心以后,他便独自离开莫斯科,离开党组织,开始了艰苦漫长的漂泊生活。他的第一站选择了自己年少时就梦想要去的地方——德国。从此,叶挺在海外度过了十载的流亡生活。

在德国学习军事期间,叶挺因生活困难曾开过饭馆。旅欧五年后,叶挺回到澳门。国民党要人们得知后纷纷送礼拉拢,叶挺一概拒绝并积极寻找共产党。

1933年11月,叶挺到福州帮助蔡廷锴、蒋光鼐等人在“福建事变”后成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1934年他在香港加入了李济深、陈铭枢等组织的以抗日为主旨的中华民族革命同盟。

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马上赶到延安,表示完全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抗战到底。毛泽东主持为他召开欢迎大会。会上,叶挺激动地说:“革命好比爬山,许多同志不怕山高,不怕路险,一直向上走。我有一段时间,爬到半山腰又折回去了,现在又跟上来了!”

叶挺受中共中央的委托,以非党员的身份向国民党交涉,将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并担任军长。指挥部队挺进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

1939年5月,穿越日军封锁线,北渡长江,在皖中主持成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部队挺进皖东敌后,在津浦路东西两侧建立抗日根据地。1940年10月初,日军五千余人在空军配合下进犯皖南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他指挥军直属队顽强苦战,毙伤日军数百人,将敌击退。

在皖南抗日前线,新四军副军长、中共东南局书记项英用对党外人士的眼光看待叶挺,两人关系不融洽,国民党乘机挑拨。毛泽东却一直要求项英等尊重叶挺。周恩来亲自出面劝说后,叶挺为顾全大局还是留下工作。1941年,国民党在皖南围攻新四军军部的危急关头,毛泽东致电决定全军由叶挺指挥。叶挺对中央的信任非常感激,率军血战,最后奉命去谈判时被国民党扣押。面对蒋介石的威逼利诱,他坚贞不屈,在牢房中书写《囚歌》以明志:“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经中共中央长期交涉,抗日战争胜利后,叶挺于1946年3月获释。出狱第二天,叶挺便致电中央请求再次入党,两天后得到批准。1946年4月8日去延安时,因飞机在大雾中撞山遇难。同机的遇难者还党的领导人王若飞、博古(秦邦宪)、邓发以及叶挺的妻子李秀文、五女儿杨眉和幼子阿九。

噩耗传出后,毛泽东在《解放日报》上发表悼词说:“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周恩来在发表的悼文中说:“希夷(叶挺字希夷)!你是人民队伍的创造者。北伐抗战,你为新旧四军立下了解放人民的汗马功劳。10年流亡,5年监牢,虽苍白了你的头发,但更坚强了你的意志……”

叶挺遗著有《南昌暴动至潮汕的失败》、《现代战争的性质特点与指挥》等,他记录军旅生涯的部分照片,被收入《叶挺将军摄影集》,成为不可多得的珍贵革命历史资料。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时,陈毅曾对叶剑英感叹地说:“若是叶挺同志还在,就该有两个叶帅了!”1989年11月29日,新华社公布了中央军委确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33位军事家,叶挺将军的大名位居其中。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张謇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张謇

    张謇,字季直,晚年号啬翁,江苏南通人。张氏祖上原籍江南常熟,元末为避兵乱迁居江北。祖父张朝彦乃贫苦农民,以耕种为业,偶尔也摇鼓卖糖以助生计,后入赘南通金沙镇上开店铺的吴家为婿,家道渐富。张謇的父亲张彭年继承祖业,除经营20多亩土地外,还有10多个伙计操办瓷货生意。张謇是张彭年的第四个儿子,清咸丰三年(1853年)生,因承继祖母吴氏的香火,故幼年取号吴起元,乳名长泰。他天资聪颖,4岁在父亲的指授下即能将《千字文》朗读成诵。5岁入塾,15岁已修完四书、五经。
  • 中国演员访谈录

    中国演员访谈录

    27位华语实力派演员畅谈人生感悟。其中既有对中国电影生存环境的探寻,也有对自己从业生涯的反思。在作者与演员的问与答中,上演了一幕挑战与应战的双人舞。本书,让我们重新打量镁光灯下这些光鲜亮丽的身影。
  • 鬼谷子全书(第二卷)

    鬼谷子全书(第二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绝不为过。
  • 辉煌时代大帝王:刘彻

    辉煌时代大帝王:刘彻

    本书内容包括:年少即为初露锋芒、南征北战固疆土、严刑制律驭天下等共九章。
  • 卑鄙的圣人:曹操1

    卑鄙的圣人:曹操1

    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热门推荐
  • 迷杀师

    迷杀师

    明朝南迁的迷杀师家族内流传着一个关于宿命的预言,为印证预言的真实性,几百年来,先辈们遍访名山大川,涉足古墓奇穴,有的甚至为之付出生命。但种种迹象表明,预言的结局仿佛在冥冥之中早已有了定数。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和同伴进入中甸(香格里拉)执行任务,一场意外,为了救人我们进入梅里山区找药,在被狼群逼上雪山之后各种诡异的事情接踵而至,无人村,山崖上的数字,满是尸体的池子,无法死去的人,在经历了无数骇人听闻的事件之后,我突然意识到,原本以为的结局好像只是故事的开始……
  • 生灵谱

    生灵谱

    数千年后,地球生态圈毁于空前的灾难,沧海横流,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又数万年后,文明重开。但这已然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少数人身具灵脉,五行八卦阴阳混沌。修者,出入青冥,举手投足间翻江倒海。而传说中,万千道法中隐藏着长生不死的大道。
  • 跑步的但丁

    跑步的但丁

    《跑步的但丁》以其独特的叙事讲述了七个令人难忘的故事,故事涉及到一个诗人和他的家庭,一个因玩笑而获祸的倒霉蛋和他糟糕的生活,一个固执敏感的老妇人,一个意外发了横财的打工者,以及一个人性、聪颖而清醒的国王。作者还以其娴熟精湛的叙事技巧讲述了在河流上两个死者的故事,他们是一对陌生人,经过一路漂流然后相遇。每个故事无论从结构、细节以及行文风格,都别具一格。
  • 配不上才完美

    配不上才完美

    “我们结婚吧!”她居然高傲地宣称到,别以为他是爱慕虚荣的男人,他不削美女更不削金钱从那以后他选择避她不见,她居然想尽办法纠缠他,还闹出一系列笑话叫他无法招架~
  • 永生之主

    永生之主

    符文是一种玄妙的东西!一道符文便是一部功法,一件法宝,一种神通,一条道!而有一日,少年方余意外之下得到一本绘制多种符文的书籍…创功法,开宗立派。造法宝,绝世天下。展神通,屠神灭魔。悟天道,勘破永生!看少年方余如何纵横修仙界,踏破永生门?
  • THE ODYSSEY

    THE ODYSSE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火影之刀锋

    火影之刀锋

    被黑涩会头头追杀来到某座寺庙,在如来座下求上帝,于是……PS:本书会上瘾,大大请小心!
  • 绝美女神

    绝美女神

    一个身怀奇功的年轻人陈浩为了报杀父之仇只身一人从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来到了大城市。在这里,他遇到了真爱,可是身处险境的他不得不时时刻刻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终于有一天,仇人重现于人世,他历尽千难万险终于报了杀父之仇。可谁想在弑父的背后居然有一个巨大的邪恶团队,为了心爱的女人和世界的和平陈浩于这个邪恶团队同归于尽。陈浩的女人由于受不了爱人的离去心痛而死。
  • 上古远征队

    上古远征队

    在崩坏的游戏世界与道德沦丧的人性中的少年,他背负起沉重的期望,义无反顾地投入残酷的战斗。牵挂与信念支撑着他冲破坚冰,踏过岩浆。
  • 腹黑太子杀手妃

    腹黑太子杀手妃

    或许我这一生,都如这暗杀阁一般。我从没想过爱。爱会让人欲罢不能,迷失自我。也会让自己伤的体无完肤。又亦或全是阴谋。曾经我爱上的这个男子,不是一见钟情。只是日久生情。我们曾共苦。却未同甘。我给你的也全都是我最好的。我也没想过有一天,我会亲手提着你的头颅,亲吻着说“此生,我们谁也没赢过谁。”到最后,呵呵。也只是孤影成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