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65700000015

第15章 差异化再造的途径(4)

产品或服务中所隐含的信息,经消费者的理解,以及经验或常识的过滤,最终形成更多新的期望。商务礼仪中常宣讲男士的腕表和皮带象征着身份、地位以及修养,因此在商业洽谈中最好不要随便着装。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心理隐喻,消费者出于尊崇心理,在对腕表和皮带的选择过程中,往往偏向相对知名的品牌。

日常生活中,馈赠价值100元的丝巾远比同样价值的衣服更令人满意,原因是隐含的产品信息可能使人们联想到“物超所值”。尽管有时这种认知比较片面,或者表达方式根本不恰当,但产品确实抬高了对方的期望。

抽象的具体性表达

每当接触未知的事物、抽象的概念,消费者往往参照已知的、具体的、所体验过的经验来认知。这种对抽象事物的概念性转化随处可见。

软件产品的用户界面本身就是一个无限广阔的隐喻空间。计算机用户将系统软件所显示的一切类比到真实的环境中,于是“桌面”产生了,“鼠标”、“窗口”、“菜单”也应运而生。然而,这些都不是真实的事物,只是用来指代界面元素本身。

具体事物的引述比抽象表达更易于理解和记忆。如果用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以及意向图式来解释隐喻的心理现象,消费者的心理基础是抽象的意向图式,隐喻则是从一个比较熟知的、便于理解的始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知的、难以理解的目标域。

如果不用“桌面”来解释操作系统的界面,人们很难明白“界面”这种比较抽象化的专业语言。对于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人来说,“桌面”更清晰地表达了“这是一个用来存放我们想要随手使用的东西的地方”。

用具体事物表示抽象的概念是人类常见的思维方式。如果不利用消费者的隐喻心理,系统开发商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这种科技产品的普遍推广。

隐喻的起源:消费者的情感类比

研究者通过对45个大学生调查发现,如果一个大学生对一个题目有更多的知识、强烈的感情因素和正确的态度,会诱发他的隐喻陈述。这被称之为“传送隐喻”,即把隐喻作为传送自己感情的手段。这解释了诗人通常不自觉地偏好使用隐喻的原因。

不同的消费者由于个性心理特征有所不同,消费需求也有所区别。隐喻心理的产生,如同孩子有时把星星看做五角形,有时看做等长的两个三角形,甚至是六边形和菱形,这都取决于孩子的视角。

概念的界限是不严格的,它富于弹性,所以消费者可以凭借自己的感知进行选择,或赋予消费行为特殊的意义,或赋予产品额外的功能,这些都是建立在个体因素上,对于本体和喻体的情感类比。

隐喻情感与思想相关

我国大多数消费者仍然存在一种传统的思想,即对政治伦理的认知有着“上尊下卑”的情感约束。芙蓉王香烟以“王者的风范”隐喻了男性消费者追求领导地位的心理,它的作用不是传达语言上的感官刺激,而是由于消费者本身对“王者”有着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由此诱发其消费动机。

西方消费者则注重宗教思想,“上帝”和“天堂”更适合他们对于美好和尊贵的情感追求。法国汽车行业的亚军和季军分别打出与此相关的口号,雷诺标榜“天堂制造”,隐喻了它在质量上的完美;雪铁龙则暗示消费者可以享受到“像上帝在法国开车一样”。这种隐喻使它们都有较高的销量。

隐喻在语言中所占的比例超越三分之二。但是从认知的角度看,隐喻的思想性更甚于语言。语言学家布莱克认为,一个隐喻的陈述,通过改变已指定事物之间的关系,可以生成新的知识和看法。而所有的思想,关于情感、社会、人类特性、语言,甚至生与死的思想,都与隐喻有关,或者两者相互关联。

隐喻是想象中的类比

想象使人们的认知超越时空与具体条件的限制,是孕育隐喻心理的温床。透过想象的空间,心理隐喻在消费者的选择过程中发挥类比作用,对于能够提高工作与生活水平的消费品,心理隐喻更为突出。

日本的营养饮料“阿力那敏”利用广告宣传它的威力:一位年轻人背着身体虚弱的老太太走路,而喝了“阿力那敏”之后的老太太竟然能够背着年轻人走路了。广告虽然夸张,但所有的消费者都读懂了它的潜台词,即“阿力那敏”补充身体营养,令你力量无穷。

这种心理隐喻很显然是极富趣味性的,在成功地激发起消费者兴趣之余,难免惹人在想象中类比,喝了这种“神奇”的饮料,或许也能精神焕发……如此一来,“阿力那敏”企图利用心理隐喻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品牌认知战:心理隐喻与商业价值的组合

对于决策者来说,心理隐喻如同一个在消费者感知中潜藏的空位,准确地找到这个空位,将意味着企业可以在此占据一席之地。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策略都能促发积极的心理隐喻,也不是所有的商业隐喻都能被消费者解读。

认知心理学分析,消费者的隐喻心理一般包括符号隐喻和行为隐喻。雪弗莱的“被美化的蝴蝶结”汽车图标是一种符号隐喻,而“孔府家酒,让人想家”的广告则是一种行为隐喻。

心理隐喻与产品的认知可以通过图3-5来加以理解。这有助于启发决策者的思维方向。

消费者期望

启示和隐喻都暗含了消费者的心理现象,启示是隐喻的另一种说法,所代表的多为产品的象征;隐喻指代消费者的心理象征意义。前者是一种符号隐喻,接近物化的“产品模型”;后者是行为隐喻,更贴近“人”的心理期望。也就是说,行为隐喻是更具竞争力的隐喻。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隐喻中,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与现代企业的管理战略不谋而合。企业决策强调从系统的概念出发,注意每一个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各种变化而产生的整体影响。

在美国,有些人会直接说“请把这个包裹联邦快递到太平洋沿岸某地”。可见,联邦快递已经成功地将其品牌植入消费者的头脑。联邦快递的“快”正得益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理念,即决策者一再主推“服务、技术与顾客协同拓展市场”的经营理念。

在当今快速的、竞争激烈的、全球一体化加剧的市场上,联邦快递是唯一能提供“综合性物资调运解决方案”的企业,这很好地符合了消费者的需求。

决策者利用心理隐喻打一场认知战争,整体效应相似于消费者心理的行为隐喻,有利于指导消费者“如何实现消费需求”,而非单纯的“能够带来什么体验”,这将更为直观地预示企业的竞争优势与商业价值。

名字隐喻着未来

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例子是,位于加勒比海上的豪格岛在改名为天堂岛之前一直默默无闻。

消费者进入一个较大的市场,品牌商店与产品琳琅满目,他们如何挑选能够满足需求目标的物品?如果他们准备购买的是婴幼儿用品,也许毫不犹豫地选择强生,但如果他们的消费目标是牙膏,他们是选择佳洁士,还是高露洁,抑或中华、蓝天六必治?选择太多了,品牌实力也相差无几。

其实,如果消费者并不了解需要消费的新产品或服务,可以肯定,首先映入他们心里的是产品或者服务商的名字。

金六福酒是占取心理隐喻的绝佳位置的一个名字。一般来说,我国消费者普遍存在“祈福”的心理,金六福酒以产品的用途定位,使品牌隐喻了“六福”,巧妙地利用了中国传统文化折射的祝福愿望。

宝洁公司精心地为它的每一个品类的产品进行定位和命名,洗衣粉是汰渍,牙膏是佳洁士,婴儿纸尿裤是帮宝适,等等,而任何一种产品的名称中都没有“宝洁”这两个字,因为“宝洁”(Procter&Gamble),在英文中只能让人联想到“铁和赌博”,无法给企业一个隐喻着美好的未来。

此外,如果像金六福那样表达产品的用途,一定要注意在隐喻产品好处时把握尺度。尽管金银花露确实是清爽型饮料,可听起来更像是需要“清火”时饮用的药茶,因此王老吉比金银花露更适合做餐桌饮品。

6.投射消费者的内在需求

宋代学者苏轼常与佛印和尚一同参禅打坐。一日,苏轼拜访佛印,两人相对而坐,苏轼向佛印打趣道:“我看你坐在那儿,活像一堆牛粪。”佛印却说:“我看你倒像尊佛。”

苏轼得意地将此事告诉妹妹,不料苏小妹说:“佛家说‘佛心自现’,佛印看你像尊佛,说明他心中有佛;你说佛印像牛粪,说明你心怀狭隘。”

苏轼的表现正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映了心理现象中投射效应的侧面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归属到别人身上,以为他人的偏好、想法、感情以及意志与自己相一致。这种“推己及人”的心理现象都属于投射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往往会主动而无意识地简化认知流程。而此时,最直接且简便的做法就是将自己的感受、认知投射到环境或他人身上,而不是对环境以及他人作出客观的评价。当消费者无法接受某些情感或者想法时,心理的投射效应能够使他们避开焦虑情绪。

于是,企业遇到一些市场麻烦,决策者将企业的规模经营扩大到海外,却没有客观地考虑投资市场与本土市场存在的差异,消费需求与偏好又有怎样的不同,只是一味地将母公司的管理方式、经营方式等全盘移植给子公司。全然的复制最终使得自己苦尝失败之果。

或者,企业思考到这种不同经济文化、消费方式的区别,但消费者常常感知不到企业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心理投射效应使他们只会选择与自我认知相似的产品和品牌。

实际上,企业应该妥善地利用投射效应,以提升品牌与产品的价值效用。如果运用得好,它将是一个战略性工具。

同类推荐
  • 销售应该这样做(第2版)

    销售应该这样做(第2版)

    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难题,那么,该如何解决从而成为一名顶尖的销售高手呢?为了让销售人员掌握一系列可以立刻派上用场的销售技巧和策略,使销售人员能够迅速、轻松地提高销售业绩,本书归纳总结了销售人员应该学习的销售知识,浓缩了众多销售精英的成功之道,涉及的内容涵盖了销售领域的各个方面。本书内容通俗易懂,超实用的销售技巧和策略加上经典的案例分析,可令读者即学即通、即学即用。本书不仅是销售人员必备的销售圣经,还适合培训师、高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 赢单先做局

    赢单先做局

    从谋略的角度理解销售,破解销售这门不断联合、不断离间瓦解策反的艺术。同时,在谋略之外,又提供了实实在在的销售技巧,让所有的谋略都能有章可循、有的放矢。本书的内容来源于作者13年的销售实战中积累的600多个单子,浓缩精选为20个经典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将作者自己总结摸索出来的一套销售技巧呈献给读者,兼具可读性与实用性。
  • 商务礼仪:管理者必备的自助秘书

    商务礼仪:管理者必备的自助秘书

    本书介绍了商务礼仪的重要性,内容涉及个人礼仪、见面礼仪、接访留意、宴请礼仪、商务仪式礼仪等。
  • “上火”的凉茶:解密加多宝和王老吉的营销之战

    “上火”的凉茶:解密加多宝和王老吉的营销之战

    加多宝集团与广药集团争夺“王老吉”的战火从2012年烧到了2013年,引发了行业内外的持续关注。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亿元捐款,到“怕上火喝王老吉”成为妇孺皆知的凉茶宣传语,再到2010年巨资赞助广州亚运会,加多宝集团凭借其强大的营销力度,将原本属于广药集团的百年民族品牌“王老吉”推向了千家万户2012年,广药集团却一纸诉状,将加多宝告上了法庭,要求加多宝停止销售和生产“王老吉”商标的产品,拉开了“王老吉”之争的序幕。本书为读者再现了“王老吉”商标之争的前因后果,对凉茶饮料行业的现状深入剖析。
  • 狼性商鉴

    狼性商鉴

    狼非常有耐性。在生物进化过程中,不少种类的动物濒临灭绝,而狼家族却繁衍生息,日益庞大。究其原因,这与狼生存和捕食时超人的耐性密不可分。如果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就要学习狼的耐性,懂得“大机会往往蕴藏在大忍耐之中”的道理,做事要有耐心,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把忍耐当成智慧的选择,当成磨练意志的工具。
热门推荐
  • 不将就:初次暗恋,请多指教

    不将就:初次暗恋,请多指教

    那个初夏的夜晚,蝉鸣星空,顶着北斗,我们拉着勾勾答应着不再将就,然后就头也不回的往左向右奔走。
  • 梅若桃

    梅若桃

    你们都以为我开在暖春,却不知我顶着严寒。
  • tfboys之与她的缘

    tfboys之与她的缘

    一见倾心,青春的她们,那颗心早已填满了他们。重庆,他们,爱上了她们。。。。。。她们,一定会让自己成为最好的那个人,一定会用自己最好的一面对待他们,一定会依旧爱着他们,如有违背,孤独终老。他们亦是如此。十年,漫长的十年,你,会等我吗?
  • 我自承运来

    我自承运来

    天将降大任于主角也,必先让主角痛苦,让主角劳累,让主角挨饿,让主角贫困加倒霉,这样才能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不然怎么成为主角。“道理我都懂,毕竟我也是主角,问题是你让其他主角的未婚妻退婚,穷的只剩一腔热血,亦或仇家满天下,倒霉到天人五衰,那我就看不下去了,只能勉为其难让他们无法成为主角,争取让他们早日领盒饭。”刘量如是说道,“别谢我,认识我的人都说我是个好人。”我自奉天承运来,让尔等黯然败兴归!
  • 宸王百寇

    宸王百寇

    蔚百奚,蔚帮帮主蔚观然和帮母何苇馨的女儿,下任黑帮老大,能让江湖闻风丧胆的奇女子。晏宸,晏氏集团的大少爷,几乎无所不能,自己在外有一间游戏公司,职场上赫赫有名。某日,蔚百奚在晏氏集团追债,被晏峰并带他来到哥哥晏宸的办公室,从此他们两人就结缘认识了。蔚百奚在认识了晏宸以后,他们总在不同的危难时间遇到。后来,蔚百奚也与晏宸渐渐熟悉……
  • 育儿同步指导大百科全书

    育儿同步指导大百科全书

    《同步育儿早教大百科全书》以0—3岁的宝宝父母为阅读对象,针对父母关心的育儿早教问题给予详细解答,使父母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养育出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一书在手,育儿再也不愁!
  • 医疗:疾病克星

    医疗:疾病克星

    本书讲述的是药物与医疗技术发明发现背后那些鲜为人知而又令人着迷、展示伟大人性以及科学探索精神的故事。书中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研究轶事,以及很多当今医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与信息,将其一一展现在读者的眼前。它是一本图文并茂的科普作品,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
  • 辟神

    辟神

    鸿蒙之始一片混沌,不知过了多少元会混沌孕育成熟爆炸开来、是分之为七界、人间、修仙界、冥界、仙界、妖界、魔界、而最后最高层次各大修真大能的归属地却因能量不足未能完成,等待修仙大能完成大任……这样,我们的主角本身拥有吞噬之能的先天灵体协同各大本源之体共辟神界……平衡宇宙!!
  • “天使之泪”之我的失忆王子

    “天使之泪”之我的失忆王子

    一年前他说“穆晓冉,这个名字我会用一辈子记住的”在一年后,当穆晓冉再次进入到他的生命中时他却退缩了。看着他的再次出现她压抑着心中的那份激动“喂,你不是说要陪我给我未来的吗?”“什么”他一脸疑惑的看着她,可是她却漏出了一抹神秘的微笑“冷炎,我的手既然你牵过你这一辈子就永远别想放开。”“喂,喂,你别过来,别过来啊”“怎么,早知如此当初你就别招惹我啊,既然招惹了,那就不容你拒绝了”(如果大家觉得有什么不足之处就写出来,我会改进的,或者觉得故事哪里不好的都可以写一下,我都会一一回复给大家,尽量写出更好的作品。)
  • 中华处世经典:糊涂大智慧

    中华处世经典:糊涂大智慧

    明代大作家吕坤在《呻吟语》中写道:“愚者人笑之,聪明者人疑之。聪明而愚,其大智也。夫《诗》云‘靡哲不愚’,则知不愚非哲也。”其意是说:愚蠢的人,别人会讥笑他;聪明的人,别人会怀疑他。只有既聪明但是看起来又愚笨的人,才是真正的大智者。《诗经》上也说“没有哲人不犯傻的”,可见不犯傻的人并不是聪明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