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67300000020

第20章 全球化催生了中国的海权问题(6)

——关于信息优势。新兴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将成为21世纪战争中的力量倍增器。《21世纪联合部队构想》中所展望的技术革新将极大地提高海军的毁伤能力和速度,增大其航程,并将带来一种新的海战样式,即集中我军行动的效果而不是兵力。为此,海军部队也将为《21世纪联合部队构想》所提到的技术与原则做出自己特有的贡献。比如,独立前沿海军部队给信息优势原则带来了新的灵活性。他们能够提供灵活的、分散的指挥控制与信息综合系统,以供联合部队机动或者集中战斗力时使用,而无需当地的岸上支援设施。前沿海军部队如果能够早期到达并留驻现地,就能够形成一支多层面、高技术的海上力量,并成为2010年强大的联合部队与多国部队的核心。前沿海军部队在平时也能够提供一种信息优势,即通过保持前沿存在明确地提醒人们,美国将如何行事,从而既可以使敌人无计可施,又有助于营造局部的安全环境。

——关于机动造势。高速且出敌不意的机动一直是海战的特征,它能够利用敌人的弱点、扰乱其决策、瘫痪其反应能力、摧毁其战斗意志。海军部队对于联合机动作战的独特贡献,就在于利用海洋夺取对敌战略与战役优势。由海上向陆地投送兵力能够达成主动性,防止敌人预知我攻击时间、地点、方式、方向和兵力。美国海军的目标,是使在海上和由海向陆实施的机动极为快捷有效并起到决定性作用。从而,能够有效地预先排除敌人对美军采取行动成功的可能性,进而慑止侵略。

——关于精确打击。海军部队实施精确打击特别适于从应付突发事件到大规模地面战役等各个层次的行动。《21世纪联合部队构想》所阐述的由海上实施的精确打击行动,将运用高技术传感器、信息系统和武器,打击对敌人作战能力或者战斗意志至关重要的具体目标。此外,以海上为基地使得海军能够在前沿阵地集中起强大的持续精确打击能力。这种向陆地提供瞬时火力的能力,要求美国必须能够对入侵作出迅速而决定性的反应,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威慑手段。

——关于全维保护。发生危机时,美国海军部队将从公海水域为未来盟军提供坚不可摧的有效防护;发生冲突时,尤其在关键的早期部署阶段,美国海军部队将为陆基部队提供综合的全维保护。

杰伊·L·约翰逊上将还强调指出:美国海军传统的三大任务,完全适用于《21世纪联合部队构想》。“作战将始终是美国海军的首要任务”。“不能赢得战争的海军,就不能慑止战争”。《21世纪联合部队构想》中拟定的原则,将使美国战斗力倍增,使海军能够将传统的强点——平衡的前沿作战能力与可在公海上自由作战的能力——与新武器和新能力的使用结合起来,以充分利用敌人的弱点。卓越的指挥、团队精神、优秀传统的自豪感,是美国海军官兵勇气与技能的真正源泉。美国海军官兵“将创造机遇使战斗力发生革命性变化”,并“确保美国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海军,现在如此,将来亦是如此”!

美国海军正在为未来世纪的国家利益而大力发展新的海上“杀手锏”

美国人的性格,多少有些“桀骜不驯”,美国军人也“很不听招呼”。这并不是说美国军人不具备“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基本素质,而是因为他们在有关军队建设的重大问题上,总是好与国会、白宫“对着干”,为国家利益而理直气壮地争军费、争装备、争福利。特别是在武器装备的发展上,不惜投入巨资。当年的巴顿,在国家经济萧条、军费紧张的情况下,还曾自己掏“腰包”购置了一个装甲旅的主要装备,并让其夫人钻进坦克车内,自己亲自驾车,操作演示坦克的技术战术性能。美国军人的所作所为当然不是为了自己。飞机大炮又不能吃、又不能喝,军舰、坦克、飞机也不能开着去旅游。“国家利益”是美国军人心目中的最高利益,为了国家利益,他们会像在战场上对付敌人那样对付那些对国家利益漠然视之的政治空谈家们。当然,策略和手段还是要讲的,对付敌人用飞机大炮,而对付政治空谈家用的是“大脑”和“嘴巴”。

明天的美国,绝不会满足于今天已经拥有的成就。历史的美国主要依靠海上力量拥有了超级大国的地位,未来的美国仍然需要依靠海上力量维持其超级大国的地位。20世纪末,美国《航空和空间技术周刊》曾发表文章,披露了美国“海军的研究报告谈对付21世纪威胁的设想”。文章说,一个由16人组成的、直属海军参谋长并负责开发创新海军作战方案的研究小组,最近向美国海军参谋长提交了一份保密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敦促海军在21世纪采取一种根本不同的观念,即海军应当装备大批垂直起降的无人驾驶飞机、发射距离为200~400海里的高能轨道炮、能够迅速发现移动导弹瞄准系统。“这些无人驾驶的飞行器是进行高风险、高回报的飞行的合乎逻辑的选择,在冲突的初期尤其如此”。该报告认为,发现移动导弹发射器的位置并瞄准它是限制、甚至扭转战场弹道导弹和反舰巡航导弹对海军日益增长的威胁唯一最好的办法。并预计高度机动的陆军在21世纪将在内陆更深的地方作战,这意味着海军需要把它们的炮火向内陆延伸到400海里。

为了适应未来21世纪作战的需要,美国一直在大力发展新的海战装备。20世纪末,美国《华盛顿邮报》披露:“海军正在研制遥控式舰艇”。有人认为,这种军舰可以“像南北战争时期的铁甲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航空母舰以及冷战期间的弹道导弹潜艇一样,大大改变海上战争,使之发生一场革命”。这种叫做“武库舰”的新型舰种,实际上是运载、存储、发射武器的漂浮在海上的遥控式舰船。与其他水面舰艇相比,“武库舰”的主要特点,一是舰的前部装有500个导弹垂直发射单元,可以几分钟内至少发射64枚导弹;二是舰上可以安装127毫米或者155毫米舰炮并可以发射炮弹,也可以发射增程制导炮弹;三是可以编入航空母舰战斗群其他舰艇编队。这种高度自动化的船只可以在几十名船员或根本没有船员操作的情况下航行于海上。发射导弹的命令不是出自“武库舰”上的任何人,而是出自另一艘舰只或者是一架飞机上。这种遥控式舰艇是海军目前的重点研制项目。海军正在以不同寻常的速度研制第一批“武库舰”,共6艘。该项目大约要花费35亿美元。为了使“武库舰”不会因为水雷、导弹或者鱼雷而被炸沉,海军官员认为应使用双层舰壳,这是美国舰艇从未使用过的。这样设计的目的也是为了使它能够在水面下航行,使之具有“潜隐性”,或不易被敌人的雷达探测到。有关的海军官员称,“武库舰”的主要用途,就是长期停泊在三个热点地区沿岸——朝鲜附近的太平洋水域、地中海和波斯湾,它的基本任务是拖延入侵行动,让美国其他部队有充裕的时间赶到。

着眼适应“由海向陆”的转变,2002年美国海军新增添2艘LHD-17两栖突击登陆舰。海军共购进12艘这样的舰艇。这种登陆舰,可运载720名海军陆战队队员,携带6架直升机或者2架旋翼机。20世纪末,美国《新闻周刊》报道,“急切追求海上航行速度的五角大楼,曾举行了一个有220名专家参加的会议来讨论它的一个设想:组建一支由载重量为两千至1万吨、航速可达100节的高速海上运输船组成的舰队。会议得出的结论是,这项技术可能在2010年前研制成功”。目前,美国已经在位于弗吉尼亚州詹姆斯河河畔的尤斯蒂斯堡对一种造型优美、并称为“黑猫”的黑色双体船进行了检验。这种船,长300英尺,靠水力驱动,可以携带900人和240辆汽车,以43节的速度航行。

1998年7月25日,“哈里·杜鲁门”号核动力航空母舰正式投入现役。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参加了海军举行的盛大仪式。这艘耗资45亿美元的军舰是投入现役的“尼米兹”级航空母舰中的第八艘。该舰排水量97万吨,航速在30节以上,航程几乎是无限的,载有80架飞机。以美国前总统里根名字命名的“罗纳德·里根”号于2003年投入现役。以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名字命名的“乔治·布什”号(CVN-77)航空母舰正式服役。这两艘航空母舰均属“尼米兹”级。“尼米兹”级是美国第二代核动力航母,也是目前世界上吨位最大、载机最多、在役数量最多的航母家族。“布什”号是“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家族的第十名、也是最后一名成员。

美国海军新一代航母“福特”号(CVN-78)是全新的核动力航母,2009年秋季铺设龙骨,2015年交付使用。由于核动力是常规动力续航能力的50倍,在世界石油能源紧张的情况下具有续航力强、耗油量小的优点,因此成为美国航母乃至舰艇发展的基本方向。有军事专家预计,不久的将来,美国海军将实施“全核舰队”计划,包括航母、巡洋舰、潜艇在内的主要作战舰艇均采用核动力。

海洋国家海军海权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能定而审,天地间的事情虽然万里之遥,“可坐而察矣”。看一看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海军发展的情况,大凡关心中国未来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人们,或许会生出感叹、羡慕的感觉,或许会生出忧虑、紧迫的感觉。

著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军统帅蒙哥马利曾经有一句妙语:“从人类开始利用海洋以来,一个大的历史教训就是囿于陆上战略的一方最终必败。”

谁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谁就拥有海上权益的“发言权”

20世纪后半期和21世纪初,国际社会的海洋之争主要是海洋权益之争。在这次海洋之争中,虽然国际社会的有关法规、舆论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从目前解决海洋之争的实践看,在诸多手段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海权。拥有海权哪怕是一定水域里的海权,对于一个国家维护其海洋权益都是十分有利的,反之则将十分被动。

为了解决海洋之争,1960年联合国在日内瓦召开了第三次海洋法会议,共有89个国家参加,主要议程是解决领海、毗连区、渔区等问题。但由于意见不一致,未能达成任何协议。除了美国和原苏联两个超级大国进行激烈的海洋争夺之外,一些中小发展中国家也在进行着激烈的争夺。1970年5月,智利、秘鲁等9个拉美国家冲破美国和西方海洋强国规定的所谓“限度”,联合发表了《蒙得维的亚海洋法宣言》,明确提出了“对邻接其海岸的海域、海床及其底土的主权或管辖权到距离领海极限基线200海里”的主张。同年8月,21个拉美国家举行了保卫领海权会议,通过了《拉丁美洲国家关于海洋法的宣言》。1971年11月,77个发展中国家联合发表了《利马宣言》,支持拉美国家提出的有关海洋管辖范围的海洋资源的立场。在这种形势下,联合国召开了第三次海洋法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93年11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获得60个国家政府的正式批准,达到法定数目。1994年11月16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据统计,到1996年2月底止,全世界已有85个国家批准加入该公约,占联合国会员国的46%,等于沿海国家总数的2/3。到1995年,又有125个沿海国家确立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或渔区法律制度;有82个国家宣布了大陆架制度。到2009年6月联合国召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国大会时,将有182个国家正式成为缔约国。

一个时期以来,“军舰甲板就是流动的国土”的观点日益被普遍接受。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有关海洋法的国际会议情况看,争论的内容从主权到公海自由、从陆地国家的海洋权到岛屿国家的海洋权、从海域表面到海底深处,甚至军舰甲板也是争论的内容之一。其实质,乃是有关国家利益在海洋空间的延伸和重新分配。与此同时,各海洋大国也加快了海洋战略调整的步伐,把战略争夺的视野扩大到了大洋公土(公海海底和南极、北极)的开发利用上,利用海洋开发技术的优势,加快了深海资源的开发,企图进一步造成既成事实,以为本国谋取更长远的利益。一些中小沿海国家则纷纷把防备政策重心转向近海,为维护和争夺海洋权益不惜大打出手。纵观这次海洋权益之争,主要是争夺岛屿,因为海洋岛屿的归属既关系到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又关系到岛屿本身所享有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争夺管辖海域,因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定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使一些相邻近的沿海国家不可避免地在专属经济区划分上出现矛盾;争夺海洋资源,因为争夺海洋岛屿和管辖海域说到底还是为了占有海洋资源;争夺海上战略优势,因为没有海上战略优势就不可能拥有海洋权益的“发言权”。

当前,除了海上强国仍然具有争夺海洋战略优势的“专利”外,众多中小国家从自身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需要出发,也在竭力发展自己的海上力量——包括海军、海军陆战队、舰载航空兵、海外基地、商船队等。力求拥有争夺相关海区内海上优势的权力。

目前,海洋除了储存着丰富的资源、是一个最重要又最经济的交通运输线之外,按照国际有关海军在各大洋中航行不受任何限制,这是其他军种在和平时期从事政治目的的行动所不具有的优势。另外,目前世界上70%的居民生活在距离海岸线200海里的地方,而约80%的国家首都位于海岸线500公里内的地方,也就是说,它们都在海军战术武器的打击范围之内。在新的地缘战略条件下和世界性的变革时期,海军作为一个高度戒备和生存力极强的军种,在保障国家利益和安全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可以保护本国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其他相关海域,又可以在海洋战区执行各种作战任务,并给沿海方向上的陆军提供支援,使用高精度武器摧毁位于敌领土纵深的军事、工业设施等。因此,大力发展海军成为一些国家增拓本国资源、发展海外经济、防止他国侵犯海洋权益的必然选择。

有消息报道,虽然各国的国防开支总数普遍下降,但用于海军的国防经费则普遍上涨。目前,一些西方国家用于海军建设的开支占国防开支的比例是:美国30%,英国23%,意大利13%,法国14%,德国12%,日本23%。即使像印度这样国力并不很丰厚的国家也不惜血本加大对海军建设的投入。只有中国,本来国防经费就不多,而用于海军建设的经费一度仅占国防经费总数的不到10%。

同类推荐
  • 帝国无罪

    帝国无罪

    作者:小清乱世世间,落日余辉的帝国在动荡的社会中渐渐衰落,盛世唐朝渐渐进入帝国低谷。东汉末年:民间中的强权、丧沦、霸权主义、割据等无孔不入,扰乱社会。然而,短暂的黑暗社会现状将会丧失,最终迎来【日不落】的强大帝国。。。。一个满怀热血的高中生,再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时,不慎随着一谷强大的自然力量带到了古代。为此中国、整个尘世间乃至宇宙间的万物,由他的蝴蝶效应而改变着,新的时代、新的黎明、新的希望就此展开
  • 追名逐利录

    追名逐利录

    凡我紫荆军治下之民,皆受我紫荆军之保护。辱我子民者必杀之......脚下是我夜郎的土地,头顶是我夜郎的太阳,身后是我等用生命守护的荣耀。今日我愿意用我的鲜血让紫荆军旗更加的鲜艳,更加的夺目。凡我紫荆军人跟着我,冲向死亡,冲向胜利......
  • 公安特警:我在野狼突击队

    公安特警:我在野狼突击队

    这是中国首部全景记录公安特警狙击手训练、选拔、成长的小说。长期以来,大家所看到的狙击手基本都不是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而真正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狙击手,大家对他们又一无所知。即便是有,基本都是描写部队和武警的偏多,而公安特警狙击手完全是一个空白。我所写的这部题为《特警:我在野狼突击队》的小说中,描写了我从部队退伍特招到公安特警野狼突击大队后,一步步从特警队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狙击手。整个小说中,不仅有描述特警男儿威武的男子汉气概的故事,还有3朵女警花在一路训练中的衬托。整部小说大约40万字,通过朴实的文字充分展示了公安特警狙击手浑身是胆守护平安,神圣使命从不动摇;通过完成各项任务充分体现公安特警狙击手豪情壮志直冲云霄,短暂时光,一生一世的自豪;通过面对对每次考核淘汰充分证明了他们:时刻准备着,首战就用我,时刻准备着,需要我们从来不沉默。
  • 军用航空科技知识(下)

    军用航空科技知识(下)

    本书介绍了军用飞机的研制、发展、型号、性能、用途等情况。内容包括:中国歼-10战斗机、美国F-2战斗机、苏联米格-29“支点”战斗机、俄罗斯苏-30战斗机、英国闪电战斗机、法国“阵风”战斗机等。
  • 特种兵之特战家族

    特种兵之特战家族

    我叫洪军,今年刚满20岁,14岁入伍,17岁由于表现突出被师长推荐就读NJ陆军指挥学院指挥系深造3年,总算是拿到文凭提干少尉,刚下到连队就等到一年一度军区黑鹰特种大队选拔特种兵的机会,一路的过关斩将,总算是有惊无险的进入了黑鹰,这一天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因为他带给我无限的惊喜,还有终生无法缅怀的愧疚。(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热门推荐
  • 相思一梦

    相思一梦

    一个偶然的机会,沐欣雨成为了程浩南的秘书。程浩南便有事没事的都会找沐欣雨的麻烦,时常在工作中为难她,但是也会很好的去保护她,沐欣雨也对他有了特别的感觉。沐欣雨的身份是沐氏集团的继承人,程浩南并不清楚。在后来的相处中,他得知了沐欣雨的真实身份,而这个时候沐氏和程氏成为了仇人。他们之间的爱情会发展到哪里呢?能不能好好的走下去?
  • 阁主别闹,有妖怪

    阁主别闹,有妖怪

    奶奶去地府逍遥去了,可怜的我就这么成为了浮生阁阁主。管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不说,还牵扯进救世这么大的事件中。哦,拜托,我只是小小的阁主,你们这些被定位为救世主的闪亮主角能不能离我远些?!我只想平静的过生活啊!但奈何现在身边出现的诡异之事层出不穷。最诡异的就是那只千年老狐妖突然朝我告白。看着他那魅惑的小样子,我微微的有些犹豫。我应不应该答应他呢?还有你,那个拥有土灵珠的茅山道士,你怎么也突然说喜欢我?你不是一直都看不惯我和那些妖怪打交道的吗?至于你,你这个佛子就何也要插上一脚。我可不敢成为你成佛之路上的一个绊脚石。您要懂得放下情爱,立地成佛。奶奶,您,您能回来一趟,告诉我该怎么做吗?
  • 滴血的凉鞋

    滴血的凉鞋

    这世界上,总会有一些遗憾,生活里总会经历或错过一些人,比如海菁,比如小丽,尽管我永远不知道他们现在身在何处,不知道是否还会见到她们,更不知道为什么她们会出现在我的生活里并能为我奉献出这一切,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突然的消失。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前世注定,但我却知道,有些东西,不论经过还在驻足,都是一种美好,区别是,一种美好,在身边,而另一种美好,只在回忆里……
  • 朝鲜纪事

    朝鲜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人的韩娱

    古人的韩娱

    他抚着琴,来到了韩国,他一头长发随风飘舞,他站在首尔街头,看着街上那些的妖孽们,他知道他飞升了。这是一个降妖除魔的故事,这是一个李修缘在韩国肆虐的故事,这是一个国土部长写的故事。
  • 凌天神域

    凌天神域

    他,是一个孤儿他,是一个痴情人他,身怀绝症他叫凌战天!惊天的身份,佳人在怀,他一往直前历经重重困难越过无数天才,他挥亿万生灵抵抗界外异种,他是一个时代,一个传说…
  • 冯骥才作品精选

    冯骥才作品精选

    《冯骥才作品》是“现当代名家作品精选”之一,收录了冯骥才创作的散文、小说作品。《冯骥才作品》收录了《珍珠鸟》;《大地震给我留下什么》;《在雅典的戴先生》;《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萨尔茨堡的性格》;《燃烧的石头》;《精神的殿堂》;《古希腊的石头》;《离我太远了,皮兰》;《草原深处的剪花娘子》;《大雪入绛州》;《羌去何处》;《一个古画乡的临终抢救》;《谁能万里一身行》等作品。
  • 赤焱书

    赤焱书

    “赤焱剑”吴梵携全家赴十年比斗之约,不料遭遇胤皇宫杀手袭击,引得四方云动。十年后,他的儿子吴缘持剑出现在江湖中,化身复仇使者。
  • 荒原纪

    荒原纪

    一朝只为红颜知己,踏上修仙路。万年生死谁能预料,魂归一场美梦。(本文极度慢热,希望大家缓一缓先,最初的十章只是铺垫,与玄幻看似相差很大,但你坚持下去就一定会看见不一样的东西!总而言之,我都会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写完这本幻想多年的书)
  • 佛说无量门破魔陀罗尼经

    佛说无量门破魔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