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71500000023

第23章 最后的绝食

生由死而来。麦子为了萌芽,它的种子必须要死了才行。

——甘地

(一)

加尔各答的奇迹也仅仅持续了16天而已。1947年8月31日晚10点,当甘地正躺在草甸上准备就寝时,一群狂热的印度教徒冲了进去,声称要见甘地。甘地镇静地回应说:

“我在这儿,你们杀我吧!”

此时,两名浑身是血的穆斯林挣脱人群,迅速躲藏到甘地身后,随即一根根木棍向他们飞去。因为甘地个头不高,才幸免于难。最终姗姗来迟的警官帮助甘地解了围。

随后一系列精心策划的袭击开始了,这些都是国民公仆极端分子所为。这一事件让甘地感到十分痛心。为了让加尔各答恢复理智,让无辜的人幸免于难,甘地决定孤注一掷,以个人生命挽救众生之命。他再次对外发表声明,决定从9月1日起开始绝食,一直到动乱结束。

此时的甘地已是78岁高龄的古稀老人了,此次绝食对他来说也是极限的挑战。最近长时间的奔波又让他精疲力竭,绝食刚开始几个小时,甘地的体力就很快衰竭。至午夜,他的声音已经含糊不清了。

所有加尔各答城的人们都听到了这一悲痛的消息,人民借助收音机了解甘地身体的变化,每一次预告都让大家揪心,一批又一批焦虑不安的人们前来海达利公馆看望他。但暴力并没有停止的意思,纵火、杀人、抢劫仍在继续。

印度教派和穆斯林教派知名人士纷纷来到甘地卧榻前,请求甘地停止绝食。

第三天凌晨,甘地的身体状况严重恶化。此时,事情出现了转机,一股友善的浪潮席卷了这座都市,甚至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也都联合起来游行,呼吁恢复平静、停止仇杀。中午时分,还有27名市区的极端分子来到海达利寓所门前,承认了自己的罪行。晚祈之前,全城恢复了平静。

为了挽救圣雄的生命,印度教徒、锡克教徒和穆斯林领导人立刻起草了一项共同声明,庄严保证阻止宗教仇恨的再次发生。

9月4日晚,甘地终于肯进食了。他饮了几口桔子汁,宣告73小时的绝食斗争结束。此时,甘地的老友,孟加拉省督拉贾戈帕拉戛查理说:

“甘地建树过许多丰功伟绩,然而最为神奇的乃是他在加尔各答战胜了邪恶,其意义甚至超过了印度独立。”

加尔各答的暴乱虽然平息了,但心挂整个印度的甘地却没有停止斗争。在身体刚刚恢复一点后,他就迫不及待地前往旁遮普省的其他地区游说。

就在这时,首都新德里却出事了。因为大量的穆斯林难民涌入其中,印度教极端分子便在9月3日早晨对其发动了仇杀。开始只杀害穆斯林苦力,随后便洗劫了穆斯林商店,打死商店老板。虽然新总理尼赫鲁亲自上阵指挥驱散暴乱分子,但仍然不敌汹涌的人群。

9月6日,无计可施的总理尼赫鲁急招正在休假的蒙巴顿帮忙出面组织应急委员会。

甘地也随即改变了计划,转去新德里。“贱民”区已人满为患,只能住在朋友比尔拉的公寓里,一切安顿就绪。

9月10日,甘地立即视察了难民区,并发表了一篇动人心弦的演讲。讲话中对新德里如何变成一座死城而惊讶,也指出“政府应负责,人民也有责任”。

甘地的视察收效甚微,甚至还常常受到刁难。一次,在一座难民营的出口处,一位男子把他的孩子的尸体扔到甘地怀里;还有一次,甘地在无人护卫的情况下进入难民营,一群被仇恨激怒的人围住他的汽车狂喊乱叫。但甘地依然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冷静和仁慈,并在其主办的《哈里真报》撰稿,呼吁人民遵纪守法,勿施暴力。

(二)

1947年10月2日,甘地迎来了78岁的生日。与往常一样,祝贺的信件和电邮如雪片般涌来。各界领导人、难民、印度教徒、锡克教徒和穆斯林相继来比尔拉官邸,向甘地祝贺。但甘地却丝毫高兴不起来,他一脸忧郁地坐在那里,一边纺车,一边语气低沉地说:

“你们要祈祷神灵,以结束目前的敌对状态;或为我早日离开人间而祷告上苍,我不想在烈日纷争的印度过生日。”

斋戒、祈祷、纺纱是甘地在生日这天唯一所做的几件事。

11月末的一天晚上,新德里东北90公里的小城帕尼帕特又发生锡克教徒屠杀穆斯林事件,甘地驱车前往那里,平息了动乱。面对汹涌的人群和愤怒的脸孔,他依然不改本色,深入浅出地讲述信仰自由、宗教平等的理论,用他博大的爱设身处地地安抚着受苦受难的难民,恳请他们摒弃暴力和仇恨,发扬理智和宽容。

几个小时之后,帕尼帕特的居民倾城而出,拥戴圣雄的离去。

除了暴乱让这位哲人忧心之外,新政府同样让他痛心不已。他越来越深刻地发现,那些昔日的追随者和革命战友根本无意执行他早年的理念,而是坐在功劳簿上日益腐败。为此,他开始不断在周刊上发文指责政府的这些作为。

他看到,首都新德里的局势根本没有得到缓解,政府只是采取武力手段镇压而不是依靠人们心灵的自救。甘地相当清楚,这样暴乱并不会从根本上平息,很快就会卷土重来。而且新政府扣留了巴基斯坦的5.5亿卢比的款项,拒不归还。这让甘地甚为失望,觉得有损印度国格。

甘地的这一系列举动让新政府的领袖们大为不悦。而且,他们也不愿意再去请示他了。

甘地永远不会屈服,这位忧伤的老者再一次拿起了自己唯一的武器——绝食。这一次,他决定进行无限期绝食,直至新德里恢复平静和政府答应偿还巴基斯坦的款项。

1948年1月13日,甘地绝食开始,这一次以命相抵的斗争是他人生最后的绝响。

尼赫鲁、摩奴、阿巴、秘书普雅雷拉尔·纳耶尔等参加了早上的祈祷仪式。11点55分,绝食开始,甘地躺在草褥上,渐渐进入梦乡。

反复的绝食且以条件相胁,已经使很多人产生了沮丧甚至反感的情绪。新德里的难民营又冷条件又恶劣,这些难民占领了清真寺寻找温暖的栖身之地。而甘地要求他们再回到难民营去,这触犯了他们的利益,他们相当不情愿。

至于偿还巨额问题,国大党的很多部长也不以为然,并开始认为甘地绝食自毁是有偏见的阴谋诡计。一向憎恨甘地的国民公仆团听到这一消息,更加仇恨他,且加紧了铲除甘地的决心。

而甘地只是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在例行的晚祷中,他用气若游丝的声音说:

“我要使新德里经受一场考验,无论印度和巴基斯坦发生多么严重的屠杀事件,我恳请首都人民不要放弃自己的义务……各个教派,全体印度人必须以人道主义取代野蛮行径,必须使自己成为名符其实的印度人。如果你们不能如此,我也无需继续活在尘世。”

(三)

两次绝食时间相隔不远,对甘地的肾脏是个严苛的考验。绝食不久,甘地的血压开始急速上升。到14日上午,他的体重仅有49.5公斤,一天之内体重就下降了1公斤,这是个相当危险的信号。

1月15日,甘地的小便化验结果显示含有丙酮和酸性成分的毒性物质,这是尿毒症的症状。医生力劝甘地停止绝食,但甘地没有任何回应。

人们起初开始麻木而反感,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直到第三天,新德里街头才出现小规模游行,呼吁教派和睦、亲善,以拯救圣雄甘地的生命。

经过了三天的仔细斟酌和权衡,印度政府决定立即偿付巴基斯坦的5.5亿卢比。

随即,尼赫鲁在红堡广场向新德里市民发表演讲,希望人们以实际的行动拯救甘地生命:

“因为丧失圣雄的生命,也就是丧失印度的灵魂。”

1月15日的晚祷会,甘地说话已经相当吃力了,他只说了三句话就不得不停下来。不祥的预感开始向人们袭来,麻木退去,良知被唤醒,群众开始自发地排成长阵,双手合十,依次从甘地住所的阳台前走过,并不断为甘地祈祷。

1月16日清晨,政府发布了有关甘地的健康公报,告之印度人民甘地健康状况已严重恶化。人们纷纷走向街头,聚集在广场中央,高呼“亲善”、“团结”和“拯救甘地”的口号。各教派与各界领袖相继成立了“拯救甘地生命委员会”,数10万人举行聚会,为甘地祈祷。

尼赫鲁带领各教派领导人前往甘地的住所,安慰甘地,并恳求甘地停止绝食。

甘地表示拒绝,并说他要听到“人民心灵深处的反应,是真心诚意的幡然悔悟,是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

1月17日上午,新的健康公报显示:急性尿毒症即将夺去圣雄的生命。

这时,甘地的精神却突然好了起来。趁着有精神,他向秘书口授了停止绝食的7项条件,即:印度教和锡克教难民必须把改成住房的117座清真寺归还给穆斯林;取消对新德里穆斯林商人的抵制;保证乘坐印度火车旅行的穆斯林的人身安全等。甘地要求新德里各政治组织的领导人,包括他的敌手印度教大会的极端分子,都必须在他的声明上签字。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挽救甘地生命上,机关、商店、作坊、工厂、咖啡馆关闭了,来自各种族和各教派的数10万群众举行盛大集会,呼吁他们的领导人接受甘地声明的条款。

短暂的清醒后,甘地很快便陷入虚脱状态,且出现了谵妄现象。

尼赫鲁再次来到甘地卧榻前,见到奄奄一息的老人,他禁不住热泪盈眶。见此情景,蒙巴顿也酸楚起来。

1月17日晚,甘地陷入深度的昏厥与谵妄中,身体的各重要器官功能也开始崩溃。秘书带回了一个喜忧参半的消息:除了印度教大会地方代表和国民公仆团的签字外,其余所有派别组织的领导都签字了。秘书想借此让甘地喝点东西,医生也在旁边劝解,但甘地只是轻轻地叹息,而后摇头说:

“不,任何事情不能操之过急。在我中断绝食前,任何铁石心肠的人都会动心的。”

1月18日上午,甘地很快又进入长时间的人事不省状态。国大党主席紧急动员,派人前去寻找甘地所要的签字,自己则在比尔拉寓所守候。

中午,各派代表终于聚齐,其中包括印度教极端分子及国民公仆团的神秘代表。他们都已在7项声明上庄严签字,并依次走到甘地卧榻前,亲自确认自己的庄严保证。

这位执着的老人用尽浑身力气,口授了一项声明,希望各派代表不仅要保证新德里的平静局面,还应使全印度都能从根本上消除不安定因素。他说:

“最大的错误观点,莫过于认为印度只属于印度教徒,或认为巴基斯坦只属于穆斯林。虽然要改变全印度和巴基斯坦人民的意识是件艰苦的事,但只要我们齐心合力,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办成的。”

甘地讲完这句话后,在场的所有人都对他庄严承诺。当最后一个人立下誓言后,甘地宣布停止绝食。

一场震惊世界的、惊心动魄的绝食斗争终于圆满结束。

同类推荐
  • 辛弃疾的故事

    辛弃疾的故事

    辛弃疾的少年时期是在国土沦陷、外族欺压的痛苦中度过的。钦宗赵桓靖康元年(1126年)北宋王朝宣告覆灭,中原地区沦人敌手,此后不久,山东地区也被金兵攻占。辛弃疾从记事起,就目睹金统治者对其占领区内的汉族人民实行残酷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
  • 中国最生猛的男人——牛根生

    中国最生猛的男人——牛根生

    高举“兴农”大旗,地方政府纷纷无偿支援他;高举“大胜靠德”大旗,追捧着死心塌地追随他;高举“资本”大旗,顶级资本看好他;高举“央视”大旗,媒体宣传他,这个人就是牛根生,中国最生猛的男人,蒙派营销的一代宗师。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高更列宾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高更列宾

    尹成君、冯志才、乔伟、马建编著的《高更列宾》是《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高更列宾》对高更、列宾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十二生肖与事业运程

    十二生肖与事业运程

    本书揭示出十二生肖在事业发展中的流年大势和逐月运程,宏观预测出不同生肖者的职业选择、未来追求的走向与趋势,并据此提出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具体实用的建议。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下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经济导师。罗纳德·科斯。乔治施蒂格勒、莫里斯·阿莱、列昂尼德·康托罗维奇、康托洛维奇·利奥尼德、米尔顿·弗里德曼。理查德·斯通、奥尔本·菲利普斯、威廉·维克里。
热门推荐
  • 顺风顺水(生活中的百宜与百忌参考手册)

    顺风顺水(生活中的百宜与百忌参考手册)

    家是我们生息的场所,家居装修与布局好,实际上就是风水好。本书共分八章,在向读者介绍了风水的基本理论后,就住宅的选择、装修与布局,门窗的装修与布局,客厅的装修与布局,厨房、餐厅的装修与布局,卧室的装修与布局,其他厅室的装修与布局,家居摆设的风水布局等内容,向读者介绍了许多实用的知识。需要指出的是,在本书中,收录并介绍了一些传统的风水学理论,这些风水学理论仅可作为研究和参考之用,因为很多传统的风水学理论没有什么科学依据。时下,有很多人打着“风水大师”的旗号,以这些理论搞封建迷信,骗人钱财。这是我们要坚决批判和反对的,希望读者鉴之防之。
  • 绝望天使

    绝望天使

    天使般的女主凌雪霞曾经的沧桑唤起那疑惑的心灵,诱发出第二重人格:天使的面孔,魔鬼的心灵。与男主叶铭诚情恨交融,难为有情人。
  • 霸道校草太无赖

    霸道校草太无赖

    指腹为婚!!!妈咪怎么可以这样,而且结婚的对象还是他,那个可恶、霸道、腹黑的无赖。“无赖”说:我是不会娶你的,但是我们要在父母面前做做样子。互不干涉。哼╭(╯^╰)╮,不是互不干涉吗,还来烦我,不许我和别的男生说话。霸道校草追指腹为婚女的故事,这个文不会虐哦!
  • 杀字诀

    杀字诀

    千年轮回,乾坤倒转。杀字再现,世间大乱!一次修仙旅程,一段凄美传说......
  • 强者从食物链底层开始

    强者从食物链底层开始

    凶蛮地界,人族在食物链底层和顶层之间徘徊!力量是唯一也是永恒的法则!猎杀!吸取猎物的力量,再猎杀!跟兄弟一起慢慢爬向食物链顶层!那,就是开始!!
  • 伏世录

    伏世录

    世间纷乱,神界规定,人间界每隔四百年一浩劫。九王四帝一中立,这种格局持续了五代,丹道第六代时,“钉子”突然松动,格局发生改变,神界高层震惊。持续了两千年的格局改变为九王四帝一中立一迷藏。
  • 撞出的恋情

    撞出的恋情

    黎纤纤一不小心撞上了纠缠不清的‘乌龟园’,又撞上了对自己另有目的的‘白令寒’遭遇闺蜜的背叛,令自己后悔的恋情,黎纤纤最终的抉择是什么?
  • 人与狼安

    人与狼安

    他与她都曾以为人生就这样了,平静的心拒绝再有浪潮。他与她都曾以为自己可以控制住自己的内心。“你做我男朋友好不好?好不好嘛?”某女死拽他的袖子不放,晃着问道。”什么是男朋友?“帝君大人皱着眉,冷冷的回到。“你答应我就告诉你。喂!你别走啊!我说,我喜欢你!“她曾锲而不舍的缠着他,他却误解了自己的内心,狠狠拒绝了她。当他看清楚自己的内心时,想追回那个当初吵着要当他帝后的小丫头,却发现她消失在了他的世界。一切都仿佛是一场梦,但却比现实更要真切。即使百转千回,缘分终究将我们聚在一起。所有的开心,难过,幸福,落寞,最终会淬炼成一本你我专有的史诗。你将揉入我的记忆力,沐歌一首,子孙相传...
  • 领袖之高中时代

    领袖之高中时代

    白小雨是黄金帝国酒店的千金,因跟后妈不和,离家出走。只身一人的白小雨自己报名来到了A市最乱、最杂、最躁动的火炎高中。因为从小母亲的去世,父亲的不闻不问,7岁时便把她送进了全国高等武术学院,现在的白小雨来到了火炎高中的门口,她要的不紧紧是整个高中而已、、、
  • 有叹

    有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