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87500000002

第2章 电脑神童

他的内心,好像藏着一个孩子。不仅他是这样,他的整个团队,似乎都童心未泯。——美国着名摄影师马丁·苏勒

马克·扎克伯格于1984年出生在美国纽约州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爱德华·扎克伯格是一名牙医,母亲则是一名心理医生。众所周知,犹太人在各行各业都成就非凡,人才辈出,聪明得连上帝都嫉妒他们的天赋。卡夫卡、马克思、卓别林、爱因斯坦、希区柯克、斯皮尔伯格……在政治、经济、科技各个领域独领风骚。

马克的父亲爱德华非常崇尚科技的力量,他相信科技可以改变人类的生活,科技也将服务于人,他的办公室一直以来也都是以科学技术为导向,总是装备着最新的高科技工具。1990年,与电脑相接的X光机刚问世不久,马克·扎克伯格的父亲在诊所就装上了,而他也成为了最早使用X光机的人之一。

1984年,也是马克出生的那一年,他的父亲购买了一台电脑,IBMXT,虽然它的硬盘容量只有现在普通计算机的2.5%,但却是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同时被《时代》周刊破天荒地评为1982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如今的IBMXT只能陈列于博物馆之中,但是它的出现却改变了众多人的一生。

小时候,马克听到家里的音响唱歌,就产生了兴趣,总是想弄清楚唱歌的人是怎么“钻进”音响的,结果他就趁着父母不在,将音响拆开了,他的父亲知道之后并没有像我们大多数父母那样暴跳如雷,反而还鼓励他的所作所为。

正所谓慧眼识金,爱德华细心观察着儿子的生活细节、看待事物的观点。他发现马克具有不错的洞察力,他看待问题比同龄的孩子更深远,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而洞察力也是成就一番事业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环境所致,马克对一切新科技充满好奇,有很强烈的探究欲望。马克从小就对电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让他的父亲非常高兴,因为在爱德华的眼中,电脑必将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懂得使用电脑就将懂得最佳的生活方式。所以,他决定让马克从电脑编程学起。

虽然父亲很想教儿子编程,可是他的水平很有限,而且他在大学学习的并不是计算机专业,而是生物专业,自己所使用的电脑也是早期的个人电脑系统,键盘与打字机非常相似,在使用的时候感觉就好像是在操作一台巨型的庞大笨拙的电子打字机,所以在教马克的过程中他感觉非常吃力。

1994年,10岁的马克得到了他的第一台电脑,从此以后,马克将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这台电脑上。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马克得到了一本编程方面的书,在别人眼中这本书全部都是代码,无疑就是一部天书,可是在马克的眼中这简直就是一本精彩的科幻小说,他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把这本书上面的知识全部学懂了。此时的他的父亲已经毫不怀疑马克的编程天赋,为此他特地聘请了一位名叫大卫·纽曼的计算机软件工程师来当马克的家庭电脑教师,完善他的编程技能。

工程师刚来到马克家中时,根本就没把教导马克当一回事。在当时,一个10岁的孩子,可能刚刚只会开关机,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简单的操作。但是当这位老师走进马克房间时,他看见这名金发碧眼的少年正坐在电脑面前,聚精会神地练习编程,他简直惊呆了。编程其实是一项反复枯燥的工作,而此时的马克仅仅是一个孩子,他怎么能克制住好动贪玩的天性,而整天坐在这里练习编程?这确实让人感到很意外。

就这样,电脑工程师基本上把自己所知道的全部知识都传授给了他,而马克学以致用的速度更是惊人。不久,他就已经能够独立完成较为复杂的编程,甚至还可以自编工具软件了。

马克独自完成的第一个编程程序叫“扎克网”。这个软件程序可以将家里的电脑与诊所里面的几台电脑相互连接,这样家里人就可以和诊所里面的工作人员通过网络彼此发出信息。当时爱德华在家,如果诊所来了病人,只需要接待员发一个讯息,爱德华就知道了。

当然,一整套程序的编写,往往需要花费马克几天甚至是一星期的时间来完成,长时间的枯坐、思考、反复调试,这些对于年仅12岁的孩子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可是马克却有着一股超过同龄人的毅力,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总是能够把事情做出来,不仅是给自己看,也给别人看。

如今马克的父亲也成为了一名社交网络的支持者,他鼓励办公数字化,通过电子邮件预约,利用Facebook进行营销。回忆起当年马克自己编写的“扎克网”时,爱德华会说:“这个工具漏洞很多,时常崩溃,但我们用了将近一年时间。”可那时不过1996年,互联网才刚开始在美国流行。马克的即时通信系统“扎克网”,比美国在线正式发布即时通讯早了1年,比微软和腾讯分别发布MSN和QQ要早了3年。如此超前的创举,足以说明马克对于电脑的走向有着超前的意识,他的洞察力确实非同一般。

接下来的日子里,大卫已经不再做马克的家庭教师了。父亲爱德华为了让马克获得更专业的学习机会,决定让马克去离家不远的一所叫仁爱学院的大学学习计算机。而且每周四晚上,爱德华都会亲自送儿子去听课。

在他的父亲第一次送马克去上课的时候,当时的教师误以为来听课的是爱德华,他看见了爱德华带着的马克,便严肃地对他说:你不能带小孩过来上课。爱德华告诉这名教师:不好意思,看来您是误会了,我是送我的儿子来上课的。

不过开始上课之后,老师发现这个十几岁的小孩绝对不简单,马克从一开始就没有被一些课堂上东西所吸引,他只是关注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他能很清楚地记住每一条代码,他会追问老师他不理解的问题,而且他经常出人意料地解决一些成人都无法辨认的错误。这一切都让这位教师认清了马克,不禁赞叹他是一个神童。

自幼年开始,马克就是个“怪胎型”的天才。他精力旺盛而且执拗,如果想要说服他,别的孩子也许只需要一个斩钉截铁的No,马克却需要人们列举出一堆详尽的事实和理由,甚至亲身经历才肯勉强点头,当时很多人都认为,马克以后能成为一名百战百胜的律师。但是马克并非是个态度严肃性格严谨的人,事实上他对恶作剧乐此不疲,他曾和他的姐姐兰迪,也就是现今Facebook市场营销与社会慈善事业主管,在2000年元旦午夜零点切断了家里的电闸,弄得父亲以为是“千年虫”病毒作祟。

他们还曾认真地制作了一部《星球大战》“粉丝”自拍电影,还没有变声的马克扮演天行者卢克,两个妹妹被逼套上纸箱和废塑胶板制成的道具外壳,充当其中的机器人。马克与天行者卢克抑或阿纳金是一样的,很早就显示出对于计算机编程以及人工智能的热情与天赋,这也注定了他将能够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马克热衷于编写游戏程序,当别的孩子还在玩买来的游戏时,马克就曾成功地将热门桌游《强手》和《大战役》电脑化。他在起跑时就已经超出同龄孩子很远了。

现如今的马克·马克早已经功成名就,但是他的穿着风格依旧:奇特的T恤、破烂陈旧的牛仔裤、阿迪达斯拖鞋,甚至讲起话来还是那么腼腆。也正是这样一个如此不讲究的人,成了互联网最年轻、最有作为的人。其实在他小的时候,也曾经做出了很多“鬼事”,这也让人们对于他的未来多了一些猜测。

但是对于那台电脑,爱德华的妻子曾经反对过。马克的母亲是一位心理医生,同样,她也发现了儿子的异常。从她的专业角度来说,马克需要的是能够和其他寻常的孩子一样,所以他们需要给他建立正常的社交氛围,并且让他能够尽快适应。她担心儿子会陷入电脑游戏无法自拔,这样对于他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但是,不久之后,爱德华夫人就发现了儿子身上惊人的转变。马克并没有像母亲担心的那样产生心理疾病,反而在他有了电脑之后,超人天赋得到完整地展现。从此,马克夫妇也就不再过问儿子在电脑上做些什么,事实上,他们也无从插手。

当时在爱德华的诊所,经常会有很多牙病患者,因为他们惧怕冷冰冰的牙科工具,所以他们只是问诊,却不敢就医。于是爱德华便打出了“让我们为胆小鬼服务”的口号。

有的时候,患者刚刚进入,如果患者脸上稍微流露出对治疗的恐惧,那么爱德华就会指着牌子说:“看见了吗?我们就是为胆小鬼服务的。”这些病人听完了这句话,就会乖乖地躺在椅子上,安安静静地接受爱德华的治疗。事实上,爱德华一直以来都是以“无痛牙医”着称的,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病人就能够从椅子上站起来,毫无疼痛感地就摆脱了牙病。

这样一个招牌,在马克心里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只是简短的一句话,居然就能够让病人顺从地听从了父亲的建议,所以他对这个招牌更是充满了疑惑。

有一天晚上,在饭桌上,马克问了父亲关于这个招牌的事情,爱德华哈哈一笑,母亲顺口接过儿子的话,顺势给他上了一堂课——关于心理学的实际应用,马克听得入迷,觉得深不可测。

在此之后的一天,爱德华忽然发现找他的儿子的电话突然多了起来,而马克在电话里面总是会神采飞扬地向其他的小朋友夸夸其谈,而且,每次会交谈很长时间,这跟他平时的冷漠生硬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爱德华观察了很久,始终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结果,就在那天晚上的家庭聚会上,母亲巧妙地向儿子询问起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有一天,马克在学校里听见几个朋友聊起电脑游戏的事情,而刚好伙伴们说的游戏他之前也曾经接触过,但是这个游戏他仅仅玩了一遍,就没有再碰。因为游戏模式太简单,根本不具有难度,没有一点挑战性。于是马克就对朋友们说:“我帮你们把游戏改进一下吧,这样会更加有意思。”

可能我们大家都不敢相信,就在第二天,马克如约去了一个好朋友的家里,打开电脑,就在朋友们惊讶的眼光中,片刻之间就完成了游戏的修改。然后朋友们打开马克修改过的游戏,玩得入了迷,再也不想离开电脑。可是,对于小小年纪的马克来说,他是如何修改电脑游戏的呢?原来当天晚上,他听完了母亲关于心理学的讲述后,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朋友们对电脑游戏的狂热,也在忽然之间激发了他强烈的兴趣。于是,在修改游戏程序之前,他详细地绘制了一张草图,在草图里面,他根据心理学原理重新设计了游戏的关卡,游戏的趣味性一下子就得到了提高。

从此之后,马克就不断地对游戏进行翻新升级,甚至最后他的母亲也参与到了游戏的设计中,而让母亲感到惊讶的是,马克居然能够极准确地把握小朋友们玩游戏时的心理。就这样,名声一出,朋友们都来找马克给自己修改游戏,这也让他忙得不亦乐乎,而他也从来没有让朋友失望过。

马克的高中离家很远,是美国最着名的私立寄宿制中学之一的菲利普爱斯特学校,并且这所学校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中学之一,拥有全球最大的图书馆和先进的计算机设备。

马克在进入精英云集的菲利普爱斯特高中之后,选修了拉丁文,迷恋上了击剑,同时还和朋友一起研发了一款名为“Synapse”的MP3播放插件,这款软件能够分析使用者的爱好,并且能够自动生成播放列表。

Synapse在当时来说绝对算得上是一款功能超强大的智能插件。而且,如此超前的软件,马克在当时并没有用它来赚钱,而是传到了网上供人免费下载。结果很快他和自己的朋友就被美国在线(AOL)和微软相中了,他们直截了当地告诉马克:“你可以来我的公司上班,你在这里继续做你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们非常喜欢你做的东西。我们可以为你提供100万美元的年薪!结果,正当朋友被这天上掉馅饼的事儿砸得头昏脑晕的时候,马克却说:No!

其实,马克·马克从很早开始就为自己的人生做好了规划,他放弃了金钱,选择继续上学深造,巩固基础知识,而不是为了单纯地赚钱。而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赚钱不是我的目的。”在拒绝了100万美元的年薪之后,马克选择去哈佛大学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在当时,100万美元相当于800万的人民币。马克拒绝了,就等于是放弃了800多万人民币的巨额年薪,这不仅仅需要坚定的决心,还需要能够拥有取舍的心态,由此可见,马克确实是非比寻常的。

可能出生在富裕家庭的马克压根就没有把100万美元放在眼里;也许他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他相信自己通过一年的努力,创造出来的价值将远远大于微软提供的100万美元;也许是马克觉得自己还年轻,自己还应该去多学习更多的知识,而不应该这么早给别人……总之,马克并没有被金钱所征服,他很好地掌控着自己的人生轨迹。

同类推荐
  • 禁色的蝴蝶:张国荣

    禁色的蝴蝶:张国荣

    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在这本书中,作者分析了张国荣的种种艺术形象,包括“性别易装”、“异质身体”、“水仙子”形态、“死亡意识”等,以丰富的资料搜集及问卷作基础,分析媒体对张国荣生前死后的论述以及张国荣迷的“歌迷文化”。
  • 我的父亲邓小平:戎马生涯

    我的父亲邓小平:戎马生涯

    邓小平光辉伟大的一生贯穿整个二十世纪,他七十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犹如一部壮丽辉煌的史诗。本书作者毛毛是邓小平的女儿,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对邓小平戎马生涯的历程、他在这个过程中对中国前途和命运的深入思考以及他的家庭悲欢离合,作了生动的记述,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情节。以一幅幅精致的画面,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展示了邓小平传奇般的革命经历和人生历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代伟人邓小平的思想、品格、气节、胸怀和胆识。
  • 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自幼就怀有崇高的理想,她认为生活的真谛在于为人类做出有益的事情。做一个好护士,是她生平唯一的愿望。为了这个夙愿,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护理事业。
  • 一个狗娘养的自白:媒体大鳄艾伦·纽哈斯自传

    一个狗娘养的自白:媒体大鳄艾伦·纽哈斯自传

    如果你出身贫寒,必须靠自己闯出一条血路,如果你不满现状,希望以新形象更上一层楼,那这些自白绝对有助于你登上成功阶梯。艾伦·纽哈斯是一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他把加内特公司发展为美国最大的报业公司,并创办了全美销量最大的报纸《今日美国》。迄今为止,他已出版了《美国各地有话直说》《权力剪影》《真正的一个国家》《世界之窗》《近距离看世界首脑》《差不多一个世界》等作品。目前,他正在写一本新书,讲述人生中“难堪的年代”,该书将为他的第8本著作。
  • 周恩来的最后岁月(1966-1976)

    周恩来的最后岁月(1966-1976)

    本书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选取了一组反映周恩来在“文革”时期重要思想和活动的文章,包括他倾尽心力、辗转周旋地保护一大批党和国家的领导骨干、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他费劲心思地维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保证特殊时期的生产建设正常进行;他不遗余力地协助毛泽东粉碎林彪、江青等人妄图夺取最高权力的阴谋;他全力辅助毛泽东积极落实和促成邓小平接管中央工作,促使中央日常工作一如既往地运行;他用高超巧妙的外交政策开启中美两国的友好之路,促使中日走向正常的外交交往。
热门推荐
  • 神鬼皆愁

    神鬼皆愁

    “嗨!”马面元气十足地由蔷薇花丛右上方现身,对着那个从蔷薇花丛里冒出来偷窥的满头卷发的女孩子说:“娜娜,我爱你的。”“我也爱你。”给他一记亲热的飞吻,娜娜眨眨眼,旋即用力拨掉头上沾染的树叶与花瓣。
  • 秦时明月之密匙

    秦时明月之密匙

    守护着历史的发展,不让未来者破坏的姜姒,永远不会死去,永远活在世上,看着昔日的好友一个个死去,她自己又该何去何从呢?
  • 宫心计之阿纤

    宫心计之阿纤

    拥有邪恶而百折不饶的女配命格,但问题是,她就是女主角。张纤自怨自怜:本郡主的命途为何如此多舛……
  • 男女那点事

    男女那点事

    《男女那点事》是一个有关两性的故事?还是其他什么事?我要慎重地告诉大家:他不是一个故事,而是由屈默笔下众多男女故事引申出来的众多男女故事写就的非常有看点的新书:《男女那点事》,是情感专栏作家屈默“杯酒人生”系列情感文章之一。《男女那点事》观点独到、新颖,语言幽默、锐利,被媒体称为“征服百万人的爱情经典”的枕边书,被百万网友奉为“都市男女情感宝典”的畅销书。该书一经面世就受到国内外广大华人读者的热烈追捧,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家连志,媒体资深编辑疯子范,自由撰稿人王宏国,资深记者王玲、黄剑丰、曾星亮等等纷纷撰稿,鼎力推荐!
  • 雨航杂录

    雨航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时光留不住的我们

    时光留不住的我们

    也许真的错过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重来,也许时光匆匆里竟连你的一抹身影都不曾留下。久别后的人们,还是否记得彼此?曾经的心动是否已经散去?谁为谁苦守多年?谁为谁等候一生?时光留不住的身影里,有我们的聚散离别。时光留不住的我们,是否注定要在默默等待中耗尽了年华?
  • 悠云医仙(待修)..more

    悠云医仙(待修)..more

    这是一部女性视角的奇幻武侠小说。【诗云】苍穹云音容万物,瀚海潮声动人间。惊魄瑶筝确知语,引魂玉笛可解忧?悠云医仙飞针出,逐月公子入梦来。惊鸿神女仙丝绕,沧海神剑终归心。她,李写意,出生于20世纪末的农民家庭,受重男轻女思想的毒害,从小得不到完整的双亲之爱。直到遇见孤独但乐观的他,温暖才降临。然而好景不长,痛失恋人的她仅在三年后就随风逝去。他,展明,少年时
  • 鸿图记

    鸿图记

    在这个宇宙中,曾经发生过三次变更,最初的洪荒时代,其次的万兽时代,接着是诸神时代,但是他们都毁于三次神秘的圣战,如今又迎来了第四个时代,人类时代,看主人公如何崛起,发现圣战之谜,守住这个宇宙的新时代...
  • 乱步清朝

    乱步清朝

    穿越后她,爱上了冷酷绝情的他。她留着血在他怀里“权,你从来就不爱我”“不我爱,我不会让你死的!”她人冷笑道“爱我,但是你更爱皇位。不是吗?”他并没有回答,算是默认了吧。“权,如果能从来我你死也不愿爱上你。”说完留下了她的最后一滴了泪。离开了人世间。………………(错过是错吗)…………………………‘你问我为何恨你?你问我为何流泪?你问我为何而后悔?你问我为何这么绝情’‘因为你不爱我。只爱权你自己。’“你还记得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我说的雍正吗?我说的就是你权。我从一开始就知道你会当上皇帝。所以帮你。只为你能放过你的亲弟弟,修!”秦諳玉绝笔
  • 忆,成长

    忆,成长

    我,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别人都说,农村孩子早当家,然而我却是个例外,别问我为什么?想知道?想了解我,那就看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