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14400000036

第36章 寒冬早行人(2)

在读书进学方面,张謇也有其独特的悟性。他熟谙经史,却不肯迂腐地拘守章句,而是从中摄取有益养分,充实头脑。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有些合理内核是可以超越时代,成为现代精神资源的。比如,儒家所崇尚的以天下为已任、关心民族兴亡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就在张謇身上深深扎下了根。在他看来,儒学本身,作为一种文化积淀,也在不断地进行自我调适以应世变之需。为此,针对孔孟的“义利之辨”,他提出“言商仍向儒”的新思路——着眼于国计民生,坚持诚信自律的伦理道德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返本回馈思想。他鄙视传统士人脱离实际、徒尚空谈的积弊:“日诵千言,终身不尽,人人骛此,谁与谋生?”主张“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在一次乡试答卷中,他说:“孔子抱经纶万物之才”、“裕覆育群生之量”,亦尝为委吏、乘田之猥琐贱事,而且,务求将会计、牛羊管好,“奉职惟称”,做“立人任事之楷模”。抬出圣人来,为自己的论列张本。

张謇平生经历曲折复杂,活动范围广泛,兼具晚清状元、改革思想家、资本主义企业家、新式教育家、公益活动家和幕僚、翰林、政府官员多种角色,“崛起于新旧两界线之中心”,而能“适于时代之用”。就身份类型来分,他属于行者,而不是言者,但他的许多论述十分精当,而且富有实践理性。他善于融各种角色及其资源于一体,将中国古代士人以天下为己任,关心民族兴亡和黎民疾苦,崇尚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同西方工业文明中的创新、进取、务实精神结合起来,将道德规范置于现实功利之上,并和物质生产联系起来,摸索出一种新型的中国实业家精神中。

纵观张謇一生,有三个重要关节点,对其人生道路抉择影响至大。概言之,敞开了一扇门——实力报国之门;堵塞了两条路——科举与仕进之路。

张謇走出国门,前后不过三次。年过半百之后,分别参加过大阪、旧金山博览会;二十九岁时,随吴长庆赴朝参战,经历磨练最多,获益也最大。光绪八年(一八八二年),清朝藩属朝鲜爆发了反抗封建势力和日本侵略者的“壬午兵变”,日驻韩公使馆被烧,日本借机出兵干预。吴长庆麾下的庆军,奉命援护朝鲜,张謇以幕僚身份随行,“画理前敌军事”。处此形势危急、列强相互争夺的远东焦点,干戈扰攘、樽俎折冲之间,最是年轻人磨砺成才的大好时机。其间,通过与朝、日众多官员、学者交流政见,切磋时局,增广了见闻,弥补了旧有知识的缺陷,形成了纳国事于世界全局的崭新视野。而日本明治维新全面进行社会改革,殖产兴业、富国强兵的经验,更使他耳目一新,于国内洋务派一意趋骛西方“利器”、“师敌长技”之外,找到一条全新路径,使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历史现象充满了偶然性。光绪二十年(一八九四年),对于张謇来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连续三次重大事件筑成了他人生之路的分水岭。他从十六岁考中秀才,后经五次乡试,均名落孙山,直到三十三岁才有幸中举。但此后四次参加会试,尽遭挫败。至此,他已心志全灰,绝意科场。这次,因慈禧太后六十寿辰设恩科会试,他本无意参加,但禁不住父亲和师友的撺掇,才硬着头皮应试。结果状元及第,独占鳌头。当师友们欢庆他“龙门鱼跃”时,他却无论如何也兴奋不起来。他没齿难忘:科举之路上二十六载的蹉跌颠踬;累计一百二十昼夜“场屋生涯”的痛苦煎熬——那时的考棚窄小不堪,日间弓身书写,夜里踡伏而卧,炊茶煮饭,全在于此。“况复蚊蚋囋肤,熏蒸烈日。巷尾有厕所,近厕号者臭气尤不可耐”。日夜寝馈其间,导致经常伤风、咳嗽、发烧以致咯血。且不说科举制、八股文如何摧残人才、禁锢思想,单是这令人不寒而栗的切身感受,已使他创钜痛深,从而坚定了创办新式学堂、推广现代教育的信念。

不久,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在“蕞尔小国”面前,“泱泱华夏”竟然不堪一击,遭致惨败,随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深重的民族危机,使他惊悚、觉醒,改弦更张,走上了一条全新道路。他对晚清积贫积弱的根源作如下剖析:中国之病,“不在怯弱而在散暗。散则力不聚而弱见,暗则识不足而怯见。识不足由于教育未广,力不聚由于实业未充”;“国威丧削,有识蒙垢,乃知普及教育之不可以已”。于是,决计抛开仕途,走实业、教育兴国之路。

第三个关节点,是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戊戌变法”伊始,在慈禧太后操控下,恩师翁同龢被黜,“开缺回籍,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此事对张謇刺激极大。他们交谊三十年,“始于相互倾慕,继而成为师生,终于成为同党”,患难与共,至死不渝。对于两朝帝师、官居一品的资深宰相,作如此严厉处置,为有清一代所仅见。这使张謇预感到,“朝局自是将大变”,因而“忧心京京”,心灰意冷。生母临终前谆谆告诫的“慎勿为官”的遗言,仿佛又响在耳边。面对帝党、后党势同水火,凶险莫测的政局,“三十年科举之幻梦,于此了结”。

在人生道路抉择问题上,张謇是慎重、清醒、谋定而动的。病逝前一年,他曾回顾说:经“反复推究,乃决定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认定吾为中国大计而贬,不为个人私利而贬,謇愿可达而守不丧。自计所决,遂无反顾”。

关于张謇,胡适于一九二九年做过如是评价:“张季直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

大的失败的英雄,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他独立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终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这样的一个人,是值得一部以至于许多部详细传记的。”

“伟大英雄”、“开路先锋”,评价准确而充分。在暗夜如磐、鸡鸣风雨中,能够像张謇那样,“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通过个人努力,开创难以计数的名山事业,取得如此广泛的成功,晚清名流中确是屈指可数。论其功业,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作为中国历史上最特殊的状元,他开创了一条由近代知识分子以实业教育代替封建士人“学而优则仕”的救国之路;作为中国近代化的早期开拓者,他是晚清社会中既能务实又有理想的实业家的一个标本;作为出色的实业家,他摸索出一条以城市为龙头、农村为基地、农工商协调、产学研结合的南通模式。一九二二年,在京沪报界举办的“最景仰之成功人物”民意测验中,张謇以最高票数当选。而其成功要素,前人认为:一曰纯洁,二曰创造性,三曰远见,四曰毅力。

说到失败,张謇同任何成功人物一样,在其奋斗历程中总是难免的。而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特殊环境下的民族工业,面对外国资本的冲击,生存艰难甚至终被吞并,本属常事。其价值在于创辟了一条新路,提供了可贵的标本、模式,在于进行了成功的实验。尽管在当时的条件下有些事业遭受挫折,却仍可以“耀后世而垂无穷”。正如钱穆所言:“人能在失败时代中有其成功,这才是大成功。在失败时代中有其成功,故能引起将来历史上之更成功。”

当然,张謇并非完人。我们肯定其事业之成功,绝不意味着他在各个方面都完美无缺。他勇立潮头,呼唤变革,却害怕民众革命;他为实现强国之梦而苦斗终生,但直到撒手红尘,对于这条新路究竟应该何所取径,也似明实暗。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的思想、见地,并没有跳出近代民主主义的藩篱。在历史人物中,这种功业在前,而政见、主张相对滞后的现象,并不鲜见。

作为一个智者,张謇颇有自知之明。晚年,他在一次演讲中说:“謇营南通实业教育二十余年,实业教育,大端粗具”;“言乎稳固,言乎完备,言乎发展,言乎立足于千百余县而无惧,则未也未也”。“实业教育,大端粗具”,说得恰如其分。而“完备、发展”,就任何前进中的事物来说,都不能遽加肯定。这不等于承认失败,也并非谦卑自抑,恰恰反映出他的严谨的科学态度。与此相照应,他在生圹墓门上曾自撰一副对联:“即此粗完一生事,会须身伴五山灵。”回首平生,他还是比较惬意的:一生事业已经大体完成,死无憾矣;现在到了回归自然、与秀美的五山长相依伴的时刻。

一位史学家曾经说过:“张謇与南通这两个名字已经紧紧联接在一起。在中国近代史上,我们很难发现另外一个人在另外一个县办成这么多事业,产生这么深远的影响。”是呀,先生“五山归卧”已经过去八十五个年头了。可是,今天,无论是走进通海地区工厂、粮田,还是置身于他所创办的大中小学;无论是浏览于博物苑、图书馆,赏艺于电影院、更俗剧场,还是在濠河岸边、五公园里悠然闲步,都会从亲炙前贤遗泽、享受他所创造的成果中,感受到张謇的永生长在。先生的事业立足于通海,而他的思想、抱负却是面向全国。他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借用古人的话:“乃邦家之光,非闾里之荣也”。

近年来,我曾两入南通,一进海门,看到过张謇生前在各个场合的留影,还有数不胜数的画像、绣像、塑像。他那粗茁的浓眉,智慧的前额,饱含着忧患的深邃目光,留给我难以忘怀的印象。面对着书刊上、广场上、影视中张謇的形象,我喜欢作无尽的联翩遐想。这样,就有一幅饱涵诗性的画面成形于脑际,浮现在眼前——

一个霜月凄寒的拂晓,在崎岖、曲折的径路上,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踽踽独行。看上去,既没有“踏遍青山人未老”的革命家的豪迈,也缺乏诗人“杖藜徐步过桥东”的闲适与潇洒,又不见一般年迈之人身躯伛偻、迟回难进的衰飒之气,而是挺着腰身,迈着稳健的步子,向着前方坚定地走去,身后留下了两行清晰的脚印。

既然叫一幅画,就总得起个名字,那就题作《寒夜早行人》吧。

选自《人民文学》2011年第10期

同类推荐
  • 自然之道

    自然之道

    本书中,作者对动物的感官描写深入而独到,作者认为:知识仅局限于现在和现场的东西,反思或回想是动物无法做到的。它们唯一的语言包括各种呼喊和叫声,痛苦、警觉、快乐、爱和愤怒的表情。它们通过叫声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的心理感情。在书中,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查和常年与动物亲密接触将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交流方式展示在读者面前。
  • 唐诗:壹场绝代风华

    唐诗:壹场绝代风华

    本书是一部关于唐诗鉴赏的读物。从金戈铁马到盛世太平,从故乡长忆到夫妻之别,从宫闱私密到百姓作息,一首首经典的唐诗佳作描绘出繁华如锦的唐朝盛世。
  • 神秘的海洋生物

    神秘的海洋生物

    本套美绘青少版系列图书旨在培养青少年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拓展青少年的阅读面,知识面,从而提升青少年的整体综合素质,使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图书配有精美手绘插图,使阅读不在乏味,给孩子带来阅读的愉悦,并从中体味到生命的快乐和意义。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
  • 二弟的碉堡

    二弟的碉堡

    杨遥写底层写可怜写卑微,写小人物的“小”,常常避开艰辛或苦难,喜欢在他的“小制作”中变换不同的角度。他的叙述比较放松,并不制造复杂的情节,也不介入人物的纠葛,把自己当成一个故事现场外面的旁观者。无论什么题材,无论笔下人物多么普通,杨遥总是努力使他们鲜活起来。他更感兴趣的,似乎是在寻常群体中挖掘不同寻常的异类,让他们进行非同寻常的表演,并把表演的“现场”推至虚幻的情境当中,在这方面,他的想象力和才华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
  • 53种离别

    53种离别

    她是怪异、爱自由、具个性的“火狐虹影”,享誉世界文坛的人气作家。她有5部长篇被译成25种文字在海外出版,2005年获意大利“罗马文学奖”。本书是虹影亲历离别的真实记录,让我们看到一种彻底的自我净化与救赎的力量……
热门推荐
  • 倾扇非羽i书评合集

    倾扇非羽i书评合集

    本书收录阅文书评团“倾扇非羽i”原创书评。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重瓣桔梗的圈套

    重瓣桔梗的圈套

    传说,桔梗花开代表幸福再度降临。所以桔梗被赋予了双层的含义——永恒的爱和无望的爱。秘密和谎言,那朵重瓣的桔梗会带来幸福吗?
  • 红颜乱:蛇蝎妃子帝王心

    红颜乱:蛇蝎妃子帝王心

    一入宫门深似海,好不容易出了宫门,才发现将门水更深。与人斗,与天斗,最终与他斗,母亡父弃,夫去儿殁,亲情、爱情、友情,从来一无所有,从来无所畏惧。抢夫婿、夺江山,乱世情仇,孰胜孰灭?她不择手段,蓦然回首,却撞上他温柔的眼眸。午夜梦回,他眉目含情,谆谆嘱咐:“世间有我,再不孤单。”一朝城破,他居高临下,决绝无限:“蛇蝎妇人,怎可为妻!”她低眸浅笑,恣肆欢愉:“除了我,你的妻子莫想活过三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竹马不堪折,青梅染血魂。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情痴情种补情天,梦幻梦影难梦回。这是一个爱恨情仇、相爱相杀的故事,繁华落尽,唯有一片叹息……
  • 晴烟:放肆高校生

    晴烟:放肆高校生

    许烟儿最讨厌别人把食指对着她:“我的人生路可以你来指点,但不需要你指指点点。”光咋呼不行动怎么行,不闹则已要闹就要闹出名堂来。“你活的那么无聊,青春要准备拿来喂狗么?狗都嫌没味。”夏晴阳觉得和老爸搬到冬祺市是第一次犯得大错,而和许烟儿做邻居,就是人生最大的败笔。想他一阳光美男变成辛劳园丁不说,还兼职洗衣大妈。篮球出手,许烟儿挂着鼻血按着手关节走过来。“你的眼睛,长到你腰边的肥肉上去了么?!”高中冤家是同班不可悲,可悲的是他们班既有吓死人不偿命的精灵鬼才,又有高冷深沉睡颜美的低情商校草,还有爱好灵异妖孽附身的奇葩小妞。青春该放肆,未来在我们手中。
  • 校舍记事

    校舍记事

    也许我渐渐地开始不再是一个人,我知道有人喜欢我,我知道有人爱我,但是生活还是会一直平淡无奇,我还是我过去的一切都不会因为现在的不同而改变。一种叫时间的东西将过去牢牢地烙印在孤独的那面墙上。
  • 绝世玄圣

    绝世玄圣

    乔玄本是边城少年机缘巧合之下学会无敌神功为寻母亲好让一家人团聚,从此踏上一条强者之路。
  • 总裁禁爱:替身夫人是狗仔

    总裁禁爱:替身夫人是狗仔

    正所谓,十个男人八个黄,还有两个是色狼,十个男人八个邪,还有两个假纯洁,十个男人八个扯,还有两个性++饥+渴!看来身为全球首富的端木瑞也不过如此,毕竟是血肉之躯,再有钱也买不来立地成佛啊!夏言美滋滋的趴在厕所顶棚俯视下方热血沸腾的男女,却没料到女主角竟然在夏言将照相机对着他们的时候睁开了眼睛!!一声惊叫吓的莫离从天花板上落下,当场将其砸晕,并且砸掉了首席大人的板牙!!狗仔不易,总裁饶命!
  • 杀清

    杀清

    大西太祖武帝张献忠于华夏将倾之际力挽狂澜,侵吞江南,覆灭南明小朝廷,与多尔衮大战与大江南北,成功阻止了满清过江南下,其后下安南、吕宋,莫卧儿,驱逐英、西、荷、葡的殖民者,建立了一个与满清、郑明分庭抗衡的大大帝国。如今已传三世,皇权旁落,四王争利,军阀蜂起,红衣乱世,满清郑明鹰狼环伺,国祚将崩之际,作为一个穿越来的二十一世纪小白领“赵崇宇”再也不能忍了,面对着比前世更加强大的八旗军、愈发厚颜无耻的满清士子和老谋深算的三藩、还有那文治武功千古一人的康熙小儿,他拔出磨的锃亮的宝剑,笑道:“不错,来吧。”
  • 魔机师

    魔机师

    星辰大陆,魔法师和战士被誉为神的宠儿,是天生的贵族,而80%炼金师却因为无法使用任何力量,被称为神的弃儿,终生生活在社会底层。林天在无意间得到一块上古流传的魔导晶片,继而成为失传的职业魔机师,林天用实力向世界证明,这才是真正站在巅峰的职业。
  • 天之界壹

    天之界壹

    黑叶彼岸花的苦苦等待,最后换来的是他的眼泪和后悔;红叶柳树的日夜期盼,最后换来的是自生自灭…………就在每一个这样让人心酸又让人害怕的危险背后,都让人感到的惋惜和不值……为什么蝶妃和天后是同一天怀孕?又为什么蝶妃和她的孩子去世了,又说天后的孩子是蝶妃的?……在一个个骗局的面前,她该如何选择?是选择回避?还是选择接受?一切答案尽在小说里,看《天之界壹》,和童同一起揭开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