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14400000051

第51章 我的同事张爱玲(2)

是胡兰成四十多年前的话。(一九五八年十二月,定居日本的胡兰成在月刊新闻社出版《今生今世》。)像是说另一个人,也叫张爱玲。前世今生。前世的张爱玲对都市的繁华充满眷恋,而且这个都市只能是上海,不能是香港或者广州,当然,更与美国西海岸的某个遥不可及的城市无关。张爱玲自己也说:“我不想出洋留学,住处我是喜欢上海。”(同上,第一三六页)在《公寓生活记趣》里,张爱玲把她对上海的眷恋如实招来:“公寓是最合理想的逃世地方。厌倦了大都会的人们往往记挂着和平幽静的乡村,心心念念盼望着有一天能够告老归田,养蜂种菜,享点清福。殊不知在乡下多买半斤腊肉便要引起许多闲言闲语,而在公寓房子的最上层你就是站在窗前换衣服也不妨事!”(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趣》,《张爱玲绮语》,第五十三页,岳麓书社,一九九九年)

张爱玲最好的日子全部被胡兰成带走了。他们最好的日子是在沪上的公寓里,“墙壁上一点斜阳,如梦如幻,两人像金箔银纸剪贴的人形。”(胡兰成:《民国女子》,《张爱胡说》,第一四四页,文汇出版社,上海,二○○三年版)一九四四年,张爱玲与胡兰成结婚,婚书上写:“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有点像决心书,对纷乱的世道,同仇敌忾。这并不容易,何况胡兰成还是才子流氓帅哥官僚汉奸的混合体。夫妻本是同命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张爱玲却有“对人生的坚执”(同上,第一三七页),说:“那时你变姓名,可叫张牵,又或叫张招,天涯地角有我在牵你招你。”(同上,第一四四页)

后来胡兰成“飞”到温州躲起来,并迅速另觅新欢。张爱玲来了。“在船上望得见温州城了,想你就在着那里,这温州城就像含有珠宝在发光。”(同上,第一四九页)胡兰成照例逶迤周旋。张爱玲是描写心计的大师,但她却从不具备实践经验,她的努力注定失败。第二天,失望的张爱玲乘船回上海。数日后,胡兰成接到张从上海来信:“那天船将开时,你回岸上去了,我一人雨中撑伞在船舷边,对着滔滔黄浪,伫立涕泣久之。”(同上,第一五四页)

“张爱玲来美国时一名不闻。全美国没人知道他。”我对安德鲁说。坐在汽车后座上的维廉插嘴:“我们同张爱玲一样。”我疑惑地看他。他说:“首先,因为我们在美国;第二,全美国没人知道我们。”我们大笑。

一九五五年秋天,张爱玲夹杂在一群难民中,乘克利夫兰总统号(PresidentCleveland),驶向一片未知的大陆。她在中国的全部影响被宣布过期作废。没有人知道这个瘦弱的中国女人身上发生过什么。凭借新罕布什尔州的麦道伟文艺营提供的食宿,她度过了生命中最寒冷的冬天。她抓紧这几个月的时间进行写作,以换取稿费。不知这一境遇是否出乎张爱玲的预料,不过对此,张爱玲小说中已早有预言:“人生是残酷的。看到我们缩小又缩小的,怯怯的愿望,我总觉得有无限的惨伤。”在此,她认识了她未来的丈夫、潦倒诗人赖雅(FerdinandReyher,1891——1967)。他们结婚,有了一个家,并维持着最低限度的生活。至少从表面上看,他们的婚姻是令人费解的,没有人相信他们的婚姻会成功。他们的差距一目了然:张爱玲三十六岁,赖雅已六十五岁;张爱玲理财精明,赖雅花钱如流水(他曾经资助过著名的布莱希特);张爱玲对左翼思想毫无兴趣,赖雅却是激进的社会主义者;两人的共同点只有一个:都没有固定收入。他们经济拮据到连买床单窗帘都成了奢望。但他们却始终相依为命,一直持续到一九六九年赖雅去世。赖雅瘫痪在床时,是张爱玲为他伺侯大小便。此时,那个患有严重洁癖的贵族小姐已经去向不明。

她可能已忘记,就在十多年前,她曾对胡兰成表达她对西方人的恶感:“西洋人有一种阻隔,像月光下一只蝴蝶停在戴有白手套的手背上,真是隔得叫人难受。”(胡兰成:《民国女子》,《张爱胡说》,第一三一页,文汇出版社,上海,二○○三年版)

赖雅死后,张爱玲得到了柏克莱的职务,那一年,她已四十九岁。

张爱玲坚持不与人交往。水晶送书给她,她退回来。张爱玲生病,陈少聪去探望,知道她不会开门,便揿了门铃,把配好的草药放在门外地上。几日后,陈少聪上班,发现自己书桌上有一个字条,是张的笔迹,压在一小瓶“香奈儿五号”香水下面,字条写着:“谢谢。”胡兰成说:“她是个人主义的,苏格拉底的个人主义是无依靠的,卢骚的个人主义是跋扈的,鲁迅的个人主义是凄厉的,而她的个人主义则是柔和的,明净。”(胡兰成:《评张爱玲》,《张爱胡说》,第一九四页,文汇出版社,上海,二○○三年版)

她在柏克莱的工作十分吃力。陈世骧认为她没有像她的前任夏济安和庄信正那样,“遵循一般学术论文的写法”,“而是简短的片段形式”(见二○○六年十月六日台湾《中国时报》),因此,她的“论文”始终难以发表。只有夏济安的弟弟夏志清极早地发现了张爱玲的才华,一九六一年,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为张爱玲设一专论。他写道:“对于一个研究现代中国文学的人来说,张爱玲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仅以短篇小说而论,她的成就堪与英美现代女文豪如曼殊菲儿(KatherineMansfield)、安泡特(KatherineAnnePorter)、韦尔蒂(EudoraWelty)、麦克勒斯(CarsonMcCullers)之流相比,有些地方,她恐怕还要高明一筹。《秧歌》在中国小说史上已经基本是本不朽之作。”夏济安在台北的《文学杂志》上翻译了这段论文,一九六○年代末期,张的小说才开始在台湾重获出版。

我晚于张爱玲三十七年到达柏克莱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所以,我没有见到过她。如果早来三十七年,我同样不可能见到她。这样想着,心里安慰了不少。但这并没有防碍我向她靠近。我开始寻找与她有关的蛛丝马迹,我相信这样不会打扰她。我的成果是显著的——首先,我根据庄信正发表的张爱玲信中地址按图索骥,找到了她在杜伦特街的旧居(2025DurantAv.Apt.307/Berkeley,CA94704);进而,找到了她当初在旧金山的旧居,地址是布什街六百四十五号(645BushStreet,SFC),这令我大喜过望。很多当地人,包括研究中国文学的安德鲁,对此一无所知(安德鲁,这位柏克莱大学东语系的名教授,是张爱玲小说的英文译者),所以,当我向他透露这一点的时候,心里多少有些自鸣得意。我们开车,呼啸着,从布什街上划过。我透过后视镜往回看,有两个陌生的外地人,就站在那红色公寓楼的门前,揿响门铃。他们身边的地上,放着大大小小数件行李。女人是中国人,身材纤细;男人是白人,行动迟缓,老,而且胖。

一九五九年四月,张爱玲和丈夫赖雅乘廉价的“灰狗”巴士(GreyhoundBus),自洛杉矶迁居至旧金山。先在鲍威尔街(PowellStreet)一家小旅馆中落脚——我每次乘Bart从柏克莱去旧金山,都在这里下车——后在这里租到一间小公寓。他们在此住了很久,一直到迁居柏克莱。

我找到那幢房子的时候,天已经开始黑下来。深秋季节,旧金山的黄昏来得早,似乎有意掩盖过去的细节。但是,当我看到布什街的路牌,我的心就踏实下来。对我来说,那个路牌并非指向一个上坡的狭窄街区,而是指向将近五十年前的时光。建筑在黄昏中变得模糊,让人想起“三十年前的月亮”,像朵云轩信笺上落的泪珠般陈旧而迷糊的月亮。“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张爱玲:《金锁记》,见《上海两“才女”——张爱玲、苏青小说精粹》,第七十九页,花城出版社,广州,一九九四年版)那幢红砖盖成的老式公寓很像旧上海的房子,有着简洁的窗饰与门饰。门是落地玻璃,趴在门上会看到楼梯和走廊。门口有几级台阶,躲在门洞里,可以避雨。走廊里简洁、朴素、雅致,正像张爱玲希望的。她将在此与她最后一个丈夫生活十年,然后,离开。

安德鲁面色潮红。对啤酒和文学,他有着精确的味觉。

我并不习惯美国生啤,但还是一饮而尽。

张爱玲在丈夫去世二十六年后死去,这意味着她独居了二十六年。那一年是一九九五年。我在上班的路上,读到这个消息。我忘了自己当时想了些什么。回忆起来,这则消息在当时没有引起太大波澜。一个旧日的作家死了,仅此而已。

《倾城之恋》之后的张爱玲,过着怎样的日子,对我们,并不重要。

后来我才知道,她在公寓里死后好几天,才被邻居发现。她死的时候,家徒四壁。房间里几乎没有家具,一盏白炽灯泡,连灯罩都没有。没有书,包括她自己的书,以及她最喜欢的《红楼梦》。

胡兰成曾经对张爱玲的房间深为赞赏,说她喜欢刺激的颜色。“赵匡胤形容旭日:‘欲出不出光辣挞,千山万山如火发’,爱玲说的刺激是像这样辣挞的光辉颜色。”(胡兰成:《民国女子》,《张爱胡说》,第一二七页,文汇出版社,上海,二○○三年版)

选自《青年作家》2011年第1期

同类推荐
  • 悠悠回乡情

    悠悠回乡情

    本书是一部描述和表现回族民俗与文化的散文集,共收入116篇有关回族风情民俗的散文,把回族风情、习俗讲述出来。
  • 你是人间四月天

    你是人间四月天

    本书是林徽因的一本小说、诗歌、散文集。书名取自其代表诗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
  • 角色

    角色

    陈益是一位笔力纵横、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公安作家。《角色》这部作品集之大成,收录了自他从军从警以来发表在各家报刊的各类作品。这些作品分为十辑,内容丰富,主题深沉,涵盖了他笔走龙蛇的全部心路历程,彰显着他人生跋涉的不倦风姿和博大情怀。生命的过程是曲折而坎坷的,作者抑恶扬善,坦诚相见。在这部书里,能读到他面对丑恶的无奈,面对淫威的颤抖;也能读到他翻越大山,抖落尘埃,迎接鲜花的喜悦;更能读到他步入平原,走向成熟的从容淡定以及与生俱来的风趣幽默。
  • 天地颂(第二部)

    天地颂(第二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 日暮乡关

    日暮乡关

    江潇在城市霓虹灯杂乱无章的闪烁中和泛起泡沫的酒杯里发现自己再也走不出思想与情感的围城,这就是已成为他精神属性和生命构成的“乡村结”。于是,人们如梦初醒地发现乡村和江潇之间已形成一种相互命名的关系,《日暮乡关》实际上是江潇对自己的灵魂与生存方式的一次彻底的坦白和庄严的命名。在《日暮乡关》这本散文集的整体阅读结论形成后,我们就不得不进行这样的追问——乡村赋予了江潇怎样的性质和生存态度?
热门推荐
  • 天下第一花魁

    天下第一花魁

    梦琉璃,一个杀手,竟被爱人所杀,今生缘,上世还,离奇穿越,沦为丫鬟,却隐藏惊天容貌,她到底是谁?今世心系于谁?谁与她斗,一个下场:找死!丹心侠骨,谁与争霸,情债未了,心有不甘!看她如何翻身,如何反控天下!惑君心,斗庶妹!丫鬟翻身,江湖,天下将沦为她的囊中之物!
  • 桯史

    桯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天使靓衣巧编织

    小天使靓衣巧编织

    本书介绍了100款各式适合小女孩穿着的毛衣,款式新颖丰富,包括开衫、披肩、裙子、背心、套头衫等,有很多款毛衣是配色编织,色彩协调,充满活力。各款毛衣的编织方法清晰明了,有详细的编织图和结构图,以及每一编织步骤的文字叙述,对领子和袖子等关键部位都有单独说明,使读者能够比较容易领会和掌握。
  • 红消香断——李家宁品《红楼》

    红消香断——李家宁品《红楼》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爱恨晴雯、神秘妙玉、知心紫鹃、花香袭人、淡定岫烟、诗意死亡、豪放宝琴、清醒鸳鸯等。
  • 伐神记

    伐神记

    少年石伐解开九天玄魔的尘封,踏上炼化十二法神的征程。一路收服妖女,兽女,仙女,让温柔的大师姐迷恋,让野蛮的公主撒娇,让女杀手沉沦。从下座天冲到上座天,杀到神座天,在三位天面狂战传奇。小棋子也能掀翻大棋局。石乱天仰天大吼:我欲伐神,一战到底,屠魔杀神,灭你天威!
  • 大宋经纪人

    大宋经纪人

    经纪人行话也叫牙侩,俗称牙人,从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的职业性质,就是靠着那张嘴来赚钱的,上牙一碰下牙那就能够把钱给赚来了。这是一篇极具讽刺意义的小说,通过吴家贾家两家对于财富权力的追逐,从而来揭示南宋一朝的经济文化,并从经济的角度揭示南宋灭亡原因,以及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人们的道德变化。
  • 欲弑天

    欲弑天

    天有几重?便灭他几重!地有几许?便葬他几许!大山中走出的少年,历经坎坷,只为求仙问道奈何天地不仁,世间动荡,一张无形的大手似操纵着世间的一切是仙?还是天?亦或是天之上的存在???
  • 佐杂谱

    佐杂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文武大帝

    文武大帝

    读书人的修行之路,文生开心眼,文豪通心路,文候辟书海,文尊筑文宫……书法可杀敌,墨汁能淬体,毛笔做武器,白纸载武道……文入武,武载道,文武至极,大道乾坤!!!
  • 十星皇者轮回

    十星皇者轮回

    “有边无际彼岸花,本人姓边名彼岸。”每当遇到自己喜爱的美丽女孩,边彼岸就会用这样的方式和她们搭讪。不过,看似逍遥自在的他,却是一个从小就没有见过自己亲生父母的普通孤儿。照顾他的,就是那三个根本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小爷爷。“你的父母……他们都还活着。只不过……是去了另一个世界。”每当年幼的小彼岸问起,他的小爷爷们总会这样回答他。“另一个世界?”边彼岸当然不会明白,所谓的另一个世界究竟是在哪了。但是一定要找到自己亲生父母的信念,从小到大边彼岸一直都没有忘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