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14400000056

第56章 阅读的季节(1)

彭程

在今年这些难得的阴雨连绵的夏日,我用一周时间读完了托尔斯泰的《复活》。掩卷沉思,第一次感受却是为当年未读而庆幸。准确地说,不是未读,而是未能读下去。上次同它面对,大约是大学二年级的时候。记得读到聂赫留朵夫下决心和女囚犯玛丝洛娃结婚,以洗涤自己的罪恶时,就再也打点不起继续阅读的兴致了。大概由于正值绮思连绵的年龄,那时大脑中的感应神经对于与浪漫爱情有关的种种信号最为敏感,最能捕捉,而在这部小说中,这些内容正集中地体现在开头的几十页里。年轻的士官生聂赫留朵夫在姑妈家的乡村别墅度假时,对侍女玛丝洛娃萌发了爱情,那是一种纯洁无邪的精神之爱,羞涩快乐,温情脉脉。三年后,再次回来时,他的灵魂已经受到军队中兽性淫荡风气的腐蚀,对玛丝洛娃起了邪念。尽管在复活节夜晚的晨祷仪式上,目睹美丽善良的玛丝洛娃亲吻祝福一位乞丐,他的精神世界曾一度返回到纯洁无暇的当年,但最终灵魂中的兽性占了上风,聂赫留朵夫屈服于自己的淫欲,就在接下来的那个夜晚,占有了玛丝洛娃,成为其人生悲剧的始作俑者。那些有关爱情的生动的描写,曾在我记忆中长久地萦绕:两人在花园里丁香花丛旁的追逐嬉戏,第一次亲吻的激动颤抖;复活节之夜,少女玛丝洛娃脸上被对人、对万物的纯洁之爱点燃的红晕,和那双乌黑发亮的眸子。同样铭刻在心的,还有那个罪孽之夜的环境气氛:浓雾弥漫的院子,迷蒙模糊的灯光,远处河面上冰块崩塌、坼裂的声音……当时经常能看到一位西语系女生从宿舍楼下走过,这时每每会联想到小说中的女主人,可能因为她也长着一双微微斜睨的眼睛,和少女卡秋莎一样?如今想来着实荒唐,但在习惯于将自己和身边的人比作为所读过的书中的某个角色的当时,倒是未觉得有何不妥。这些,便是当时我对于这部杰作的几乎全部的印象了,至于其他,对帝俄时代草菅人命的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的谴责,对道德纯洁和灵魂净化的思考,所有这些既在篇幅上占了大半、同时又构成这部小说灵魂的内容,当时却隔膜得很,难以进入。文学社会学中有一派说法,认为一部作品的完成,是作者和读者两个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样的一部作品,因读者感受反应的不同,效果大相迥异。这样来看的话,我当时的阅读趣味,更多的是止步于一种清纯的诗意的情境,从这种幼稚的判断力出发的阅读,自然难以领略一部伟大作品的深刻之处。

相比之下,那时对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却读得十二分地投入,品尝到了无穷的、酣畅淋漓的乐趣。俄罗斯大地的迷人风光,树林、草原、庄园、池塘的四季胜景和晨昏之美,被屠氏一管生花妙笔描摹得生动如画,令我如醉如痴。对于不久前还以向本子上抄录风景描写的名段佳句为乐事的我,这本书显然是一座巨大无比的宝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在当时我的文学观念中,风景描写是衡量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

但时隔二十年后的今天,再来读同样的两本书,却发生了明显的感觉位移。读《复活》,当年吸引自己的那些内容,在睽违多年后,依然能够以其深邃的人性描写唤起一缕激动,夹杂了一缕对已然消逝的青春心境遥相祭奠的复杂情绪。而当年难以进入难以深切体会的的部分,也清晰地显露出丰厚的内涵:一颗真诚的灵魂对于如何建立一种合乎道德的、善的生活的严肃认真的思考。这样,这次重读事实上就成为一种全新的阅读。读《猎人笔记》,也仿佛寻回了一件丢失已久的珍宝,回返了当年和大自然亲密无间的心境,但却不再有当年的激动,而代之以一种平静的愉悦,仿佛嚼完甘蔗后,唇齿间一缕淡淡的回甘。

这种变化,首先应该归因于时间。

时间是酵母,是酒曲,是神奇的催化剂,变换心情,改写认识,修正观念。既然对同样一件事,不同年龄可能有大相径庭的看法,对同一本书,不同时间产生不同的感想评价,也就不奇怪了。说到底,阅读是和生命大致同步的,被一圈圈生命年轮围在中间的,是作为载体的不同的书籍,和经由它们催生、折射、反映出的阅读主体的不同的生命感悟。

现在明白了为什么叔本华说“有些书不宜读得过早”。除了极少数的天才和弱智这两种极端的智力状态之外,一个人什么年龄适合读什么,大致差不多。书籍是一颗种子,阅读者的灵魂是播撒其间的那一块土地,种子能否发芽,发芽后长势如何,取决于土质、温度、湿度是否合适,而这些指标更多隶属于时间的范畴。你不能要求小学低年级孩子能够理解《论语》、《孟子》、老庄佛学,尽管他可能熟诵里面的某些句子,但与真正领会其意义内涵是两回事。因为后者仿佛开在高处的屋门,需要经历来充当垫脚石,才能够登堂入室。我的女儿今年十岁,前两年喜欢《蜡笔小新》或《樱桃小丸子》,现在又缠着我让给买《数码宝贝》和哈利·波特系列,我觉得再正常不过,并不拿名著杰作来揠苗助长。所以,在一次老乡聚会上,当一位望子成龙心情迫切的家长说到除了各种外语、奥校课程外,他还为正在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报了少儿哲学班时,我不由得失态地笑出声来。着什么急?等他步入青春的门槛,生和死的困惑开始像地平线上的闪电那样在远处闪现,像虫子一样咬啮他的灵魂时,哲学自然来找他了,挡都挡不住。为了呼应前面叔本华的说法,我还要说,有些书读得过晚,也是一种损失。年过而立,再来读维特和绿蒂的寻死觅活的爱情故事,恐怕很难心跳加快。如果他抛书而他顾,这既非书的过错,也非他的过错,只能怪缘分错失。

不揣浅陋,回顾一番自己的阅读经历,觉得大致也能够佐证此点。更早些不去说了,将大学时的阅读趣味和今天比较一番,就大相径庭。因为所读为中文系,举例也仅限于文学作品。当年,诗歌中最爱卞之琳,“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看风景的人儿呵,又被人当作风景来看。落寞轻愁,如淡烟如飘尘一般的缥缈,恍若无迹。还有朱湘的《采莲曲》,一度能通篇熟诵,因为印象镂刻得太深。“小船呵轻飘,杨柳呀风里颠摇,荷叶呀翠盖,荷花呀人样娇娆。”一个青春的、轻柔的、青绿色的梦境。唐诗宋词中,也爱读凄凉怅惘的吊古伤怀之作,“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等等。其实当时并没有也不能够理解那种贬骨的悲凉,只是因为青春生命中的哀伤淡淡急于寻找一处落脚之处,托身之所,“为赋新诗强说愁”,而将之误读、使之浪漫化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肯定是后来许久的事,开始喜欢上了宋诗,欣赏蕴藏其间的那种沉稳扎实的理趣与机锋:“问渠何得清如水,谓有源头活水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等。钱钟书先生的那本《宋诗选注》,页边翻得起皱了。散文中,当年最爱的是抒情散文,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闲话》,繁花照眼,幽香拂面,信口唱歌,随兴起舞,真是好文章。今天重读,却只觉得轻佻造作,俗艳不堪,奇怪当年自己怎么会如醉如痴。如今,那一代的散文作家中,由当年的隐身幕后变为登上前台的,是梁遇春、丰子恺,他们的作品远非徐氏那样的华丽秾艳,却是从心田里流淌而出,具有切实的生命感悟,不由得不打动你。不过要说到今天最令我心仪的,还是蒙田、爱默生等域外大师的随笔文章。既有来自经验和思索的透辟、坚实、强大的理性,同时依然涵养着鲜活的感性、热情,想一想,该怎样状写它们罕见的特质?

同类推荐
  • 中文系是治愈系

    中文系是治愈系

    作为70后的大学教授,遇到90后的学生,将会发生什么?这是一本关于70后作者在大学中文系教书的实际体验,谈及人文、青春、成长问题的方方面面,既“文艺”,又“普通”,在幽默欢乐中反思中国式大学教育,作者入乎学术,出乎文艺,游刃有余,操文艺的刀,割学术的瘤。这不是“心灵鸡汤”,而是酸甜苦辣兼备的真实的治愈。在70后老师和90后学生的交锋碰撞中,中国大学教育未来的希望可能正在萌芽。
  • 搞笑幽默笑话

    搞笑幽默笑话

    汇集了中外古今经典幽默故事,化机智于只言片语间,处处闪动着智慧光芒。其中的大多数幽默故事都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有着非同一般的借鉴意义。它们不仅能让孩子们开怀大笑,而且能在笑过之后有所收获,有所思考。
  • 解放成都

    解放成都

    大西南著名的都市省会——成都,自两千多年前古蜀国开明帝时期建城以来,一直都用这个名称,是中国各大城市自建城到如今仍沿用原名的惟一城市。
  • 走向“经典”之路——《古诗十九首》阐释史研究

    走向“经典”之路——《古诗十九首》阐释史研究

    本书将《古诗十九首》放置于其所属文化传统与中国古代诗歌批评所构建的诗歌经典谱系中进行动态考察,重点与历代《古诗十九首》阐释文本为研究对象,围绕《古诗十九首》作为经学的诗歌经典与文学的诗歌经典的价值进行研究。
  • 声声慢(湖北青年作家丛书·第二辑)

    声声慢(湖北青年作家丛书·第二辑)

    世界如此之大,而我们个人的生活触点如此之小。文学又让我们得以了解到一个超越我们自己视野、超越自身常识、超越自己认知深度的另外的世界。我们从中可看到很多不同的人生。有强者的人生,亦有弱者的人生,而更多的是像我们自己一样的庸常之辈的人生。于是我们的生活可以得到很多参照,内心得到很多鼓舞,精神上得到某种力量。我们每一个阅读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所对应和所需要的。于写作者,比之读者所不同的,他在潜心创作时,不仅更清晰地认识外部世界,同时他还认识了自己的内心。总有人写,总有人读。文学的魅力持久不衰大概也正在于此。现在,我们手里拿着的这套丛书,是从诸多青年作家的作品中,经专家耐心细致地审读后,挑选出来的。
热门推荐
  • 铠甲勇士——均衡之战

    铠甲勇士——均衡之战

    在历史的长河中存在着不为人知的秘密,生命的起源来自何方?生命的价值又是如何?我们为何要坚持的活下去?这里,将是梦想的开始,又是梦想的终结。传说中世界本只有一个,称作“元央”,同时诞生的还有两个操纵一切的主宰——起、源,两个主宰用他们的力量开辟了一个又一个的位面,一个又一个的事物,山川,河流,树林,矿石等,其中最令人震撼的是‘异能’,最终源走向消亡,起自行封印自己。其中一个位面分为艾尔、亚尔、玛尔。一群少年被命运牵扯到了一起,又机缘巧合地遇见生命的美好,可他们能知道自己已经被卷入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吗?少年们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启程。嘘——欢迎来到铠甲的世界。
  • 北原狙神

    北原狙神

    换弹速度超群,把大狙的有效射程发挥到极限,杀敌于千里之外而弹无虚发就能称之为狙神?NO,这简直肉爆了!传说中的北原狙神,同一把大狙能打出有效射程的三倍,千里之外打烂猎物的脑袋可以百发千中,他打非自动大狙的速度简直比打全自动的机枪还要快,最致命的是他打出的子弹还能在命中目标之后再转一个三百六十度的大弯。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炮火在天空中呼啸,硝烟在空气中弥漫,鲜血在大地上奔流,家国在焦土上毁灭!然而,这爱与恨,恩与仇;这权与钱,名与利;这血与火,生与死;这一切的一切,这一切的一;都在新一代北原狙神江星一扣扳机的瞬间,结束了!
  • 器神

    器神

    炼器大宗师九玄,以器炼入道.为证器炼大道,苦心准备百余年,炼制神道玄心奥妙鼎冲击神师大道。怎料玄心奥妙鼎在鼎成之时品级远远大于了人所能及的高度,九霄之上,神界之巅,十方俱灭神雷轰然而降,无暇分神抵抗的九玄顿时被神雷击中,肉身化为齑粉,灵魂却带着对器道的执着与玄心奥妙鼎合二为一并且化为流光而去。破碎寰宇屏障,穿越至天脉大陆,并且附身于一个刚刚死去的一个十四岁少年身上,老天还算有眼,上一世没有完成的心愿让九玄终于有机会再来一次……
  • 太平兩同書

    太平兩同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暗翼均衡

    暗翼均衡

    女娲创造的世界开始了远古时的混沌4大人族为脉术不团结的结果人族.兽族人类接下了拯救世界的使命
  • 实用偏方大全

    实用偏方大全

    自古就有“偏方、小方治大病”之说,《实用偏方大全》一书的编写从广大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本着花小钱治大病的原则,对各种权威的医学报刊、杂志以及书籍中的偏方、验方进行汇集、精选,所选偏方取材方便、简单实用、疗效可靠。按照内、外、妇、儿、五官、皮肤、肿瘤等临床各科疾病进行归纳,每个偏方都详细地介绍了其配方、制用法、功效与主治,对某些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注有专门的说明,以方便读者的查阅和使用。
  • 美丽的村庄

    美丽的村庄

    这是一本回溯中国农村近三十年改革历程、探讨社会主义农村发展模式的书,本书由《美丽的村庄》电影编剧、我省著名作家潘小平与曹多勇根据剧本改编而成。著名作家刘醒龙认为“在一切皆向城市化迈进之际,这部关于淮河的新作,再次证明了乡土小说的无边魅力”。本部小说第一次以小岗变法为背景回朔农村20年改革历程,探究农村改革发生在小岗的历史人文渊源,展示淮河流域乡村人文与生活原生状态,描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和发展愿景,情节生动,可读性强,著名评论家李建军称其为“一幅抒写当代农村生活巨大变革的画卷,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美好的爱情、承担苦难的勇气、改变生活的激情”。
  • 晴空万里

    晴空万里

    年轻,或许注定要在纷扰的生活中遍体鳞伤;真情在心中,即使抬头仰望天空,泪水也延绵不断;用这样的方式,祭奠一段感情
  • 冰泪无情

    冰泪无情

    在英国女王的后花园里有一个美丽的女孩在快乐的玩耍,那个女孩拥有着天使般的面孔,一头的紫发和紫眸,在小女孩的后边,有一个小男孩小男孩有着一头银发和一双天蓝色的眸,这两个孩子在互相打闹,互相嬉戏。终于,这两个孩子玩累了,跑到女王那边去吃水果,在小女孩吃香蕉之际、、、、、、、、、、、、
  • 刀塔界之最强王者

    刀塔界之最强王者

    这是一个异界求生的故事,主人公并没有什么一步登天的奇遇,也没有什么与生俱来的超绝天赋,更没有毁天灭地的绝世神器,有的只是那么颗坚韧不拔、百败百战、始终坚信自己能够活下去的求生之心!刀塔界,一个诸族并立的大千世界。叶殇一个热爱国术与喜欢研究道家修真的三流大学的毕业生,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了这个光陆离奇的世界。诸天位面,芸芸众生,超凡入圣的传奇法师,镇压一世的史诗英雄,不朽不灭的君王神话,谁才是最强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