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14400000059

第59章 阅江楼清谈(1)

唐翼明

说诚信

信是个会意字,从人从言,为人传言即是信。今天大家常说的书信、信使、信息都还保留了这个意思,这是信的基本义,也是原始义。为人传言必须信实,否则便失去了传言的意义,于是信就引申出诚实、可靠的意思。今天讲信用、诚信、守信就都是这层意思,这是信的引申义。诚字是一个形声字,从言成声。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个会意字,成言为诚,成者就也,就是说讲好的话,可以实行的言才是诚,所以诚也就有了可信、实在的意思。《说文解字》诚信二字互训,“信,诚也。”“诚,信也。”说明这两个字的基本意义是相通的。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两个字都从言,由此可见它们都跟说话有关。因为说话才有这话可靠不可靠的问题,才有所言与所指(用符号学的术语来说,就是“能指”和“所指”)是不是一回事的问题,所言跟所指一致才是信,才是诚,否则便不信不诚了。

所言跟所指一致,才能办事,如果所言跟所指不一致,那就什么都办不成了。比方说,请你倒杯茶,你以为是搬个凳子,说三点钟开会,你以为是四点钟跳舞,那岂不就天下大乱了。所以孔夫子说为政(搞政治),第一件事就是要“正名”。所谓正名其实就是保持所言跟所指一致。他的学生子路说老师把正名摆在第一位未免太迂,被孔子骂了一句“野哉”,接着孔子发了一大篇议论,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年轻的时候不大读得懂这段话,后来才明白孔夫子这段话说的实在是至理名言,一点都不迂。

“名之必可言”、“言之必可行”、“于言无所苟”,这就是信,这就是诚。反过来“名之不可言”(提出一个主张,却说不出个所以然),“言之不可行”(说一堆不切实际的话,根本办不到),“苟言”(随便乱说,或说一些无用的话,言不由衷的话),这就是不信不诚,是为政的大忌。文革中政坛流行大话、空话、假话、套话,就是典型的“名之不可言”、“言之不可行”、“苟言”,那结果是大家都看到了的,就是几乎亡党亡国。文革过去三十年了,但是“假、大、空、套”还没有在中国绝迹,尤其是套话,时下还颇流行。

孔子还说过要搞好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三件事,第一是“足食”(让人民吃饱),第二是“足兵”(有一支足够保卫国家的军队),第三是“民信之”(让老百姓信任政府)。他的学生子贡问老师,如果这三件事不得已的时候要去掉一件,先去掉什么?孔夫子说:“足兵。”子贡又问剩下的两件事如果不得已还要去掉一件,那么先去掉什么?孔夫子说“足食。”而“民信”是无论如何不可以去掉的,因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年轻时读这段话也不大理解孔夫子为什么把诚信看得这么重要,现在也明白了孔夫子说的的确是至理明言,跟前面的正名是一个意思。

请想一想一张钞票为什么可以买到一堆东西?这是因为它有整个的政府系统(军队、法律、警察、监狱等等)在后面保证它的“信用”,一旦政府失去了人民的信任,不能维持保证“信用”的功能,那么一张钞票就不过是一张印刷精美的纸而已。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之前发生的“金圆券”事件就是一个不太久的例子,上午发的薪水下午就贬值一半,到最后一麻袋的钞票就不过是一麻袋的废纸,这样的政府还能不垮台吗?

诚信不但是为政的第一要着,也是为人的第一要着。孔子的弟子曾参每天要反省自己几件事,其中一件就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一个不讲信用的人,说话不算数的人,甚至说假话的人,是没有人愿意跟他交朋友的。跟一个人打交道,却老是要提防上当受骗,这不是太累了吗?一个社会,如果大家都不讲诚信,大家都所言非所指,这不是太恐怖了吗?严格地讲,人和人之间如果缺乏基本的诚信就一天也过不下去,不能交朋友,不能做生意,也不能办任何事情。明明是鹿,却说是马;明明说是治病的药,却是一堆无用的糖丸;明明说是营养的牛奶,却有致命的三聚氰胺。论文可以请人捉刀,学位可以用钱买,明星可以包装,连院士据说都可以集体打造,那么还剩下什么东西是货真价实的呢?什么东西是可信的呢?如果什么都不可信,那么这社会还如何正常运转呢?所以孔子感叹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輗读泥,軏读月,均指车杠与车衡衔接的销子。)

我们不敢说今天的社会已经诚信荡然,但说诚信匮乏、令人忧心总不算过甚其辞吧。谁为之?孰令致之?我以为首当其责的是为政者,是身居高位的人。只用“阳谋”二字就可以令天下读书人丧胆,高明则高明矣,无奈“诚信”二字也就跟着被逐出我们的字典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陂陀从迹以至,非能骤溃。”(章太炎语)今日之事,其由来渐矣。呜呼,哀哉!

也谈陈寅恪

陈寅恪先生逝世四十周年了。近二十年来国内有一股陈寅恪热,关于陈寅恪的书出了很多,关于陈寅恪的会开了很多,关于陈寅恪的话题更是谈了很多,学术界无不推崇陈寅恪是一位大学者,真正的学者。但是说实在的,对于陈先生的学问,我们其实知道得并不多(当然史学界专门研究陈先生的例外)。陈先生曾经下过大功夫研究过的十几种已死和半死的外国文字,大概也没有什么人去接着研究。人们之所以推崇陈先生,包括我在内,其实只是欣赏他所标举的十个煌煌大字:“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但这就很够了。

中国人丧失“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已经很久了。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旧时代,一切言行都要“征圣”、“宗经”,当然谈不上“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就是在不久前(三十年前吧),吃饭要粮票,穿衣要布票,思想要统一,行动要听指挥,要甘当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要甘当一颗螺丝钉,拧在哪里就在哪里起作用——在这样的时代,奢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要付出挨棍子、戴帽子、坐牢、杀头的代价的。人毕竟是血肉之躯,一顿“阳谋”,就把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打断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早已被中国知识分子忘记了。只有一个呆呆的陈寅恪(当然也还有几个呆子,像张志新之类)坚持到死。而今天中国知识界重新发现陈寅恪,其实只是在零零星星星地、一点一滴地、依依稀稀地回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十个字而已,就好像一个植物人苏醒过来,慢慢恢复记忆,这当然是令人高兴的。

但高兴之余我总免不了感到一丝悲哀,这“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应该是一个“人”(非木石、非牛马、非奴才)所应当具备的基本特征吗?尤其是现代人,如果连这十个字都没有,还能叫做一个文明人吗?鲁迅感叹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奴性很重的民族,他说中国历史上只有两种时代,一种是求为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一种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话很沉痛,大抵上也是事实,但不应该忘记中国人也向来有不甘心当奴才的,孔子就是第一个。从前有些人攻击孔子提倡君君臣臣,是要人给君王做奴隶,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君君臣臣是一种双向的要求,即君要有君的样子,臣要有臣的样子,并不是单方面要求臣怎样怎样。所以孟子后来发挥了孔子的思想,说纣只是一个匹夫,而不是一个君王,因为他做得不像君王的样子。孔子其实是一个真正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孟子更发挥孔子的思想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没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能做到这样吗?至于以后的“孔孟之徒”是否具有这样的精神,那是“孔孟之徒”的事,不是“孔孟”的事。

我以为一个现代人,不论职业为何,学问大小,身份高低,只要自认是一个文明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都是最起码的标准。令人悲哀的是,在咱们中国,这样起码的标准竟然没有多少人具备,竟然要一讲再讲,竟然还有人不敢理直气壮地讲,竟然还有人似懂非懂,不大明了它的意思。有人理论上不反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可是一实践起来,便糊涂了。有人遭到一点打击,遇到一点挫折,这十个字就不见了。有人在金钱面前,有人在长官面前,有人在配偶面前,这十个字也不见了,而且还心安理得,认为理所当然。

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多么低的要求,又是多么高的要求;是多么应该办到的事,又是多么难办到的事。人们发现,他们心底多么佩服和羡慕那些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但他们也知道自己很难做到,富贵不淫,难;贫贱不移,难;威武不屈,更难。连河东狮吼都足以让人不敢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呜呼,“独立”、“自由”说起来容易,行起来何其难哉!

所以我们要谈陈寅恪。陈寅恪寄托了我们的希望,而谈陈寅恪可以掩盖我们的胆怯;陈寅恪是我们的偶像,谈陈寅恪是我们夜半行路时给自己壮胆的口哨。

糊口一生实可悲

同类推荐
  • 星夜

    星夜

    《星夜》收入了庐隐具有代表性的散文,其中散文《月下的回忆》和《雷峰塔下》“似乎比她的小说更好”,《玫瑰的刺》也是“清丽可爱的”(茅盾语)。《海滨故人》写女性爱情的赤诚和破灭,写下了女性独立人格的执著追求。
  • 随园诗话(第八卷)

    随园诗话(第八卷)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本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 月光下的灯影

    月光下的灯影

    梁思成的才华不在徐志摩之下。他是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先驱,直到今天,他40年前的作品,仍被世界建筑界认为是经典之作。走遍中国山川,又曾到西方游学的梁思成,毕竟有不同的心胸。徐志摩飞机失事后,梁思成特地赶去现场,捡回一块飞机残片,交给自己的妻子。据说林徽音把它挂在卧室的墙上,终其一生。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心灵世界,在那心灵的深处,不见得是婚姻的另一半。
  • 指点江山

    指点江山

    本书精选毛泽东诗词36首,从言志、战争、爱情、友情、乡情、咏物、山水和建设等方面,解析诗词的丰富思想内涵和高度艺术成就,同时从诗、书、画、景等入手,结合马泽东诗词背后的故事以及对这些诗词的赏析,展示了马泽东的伟大精神世界和革命领袖风采。
  • 苍茫青藏

    苍茫青藏

    西部军旅风情纪实文丛,本书以纪实的手法记录了建设青藏的军人的生活,包括《生命亲禁区的保护神》、《一对军人夫妻和他们的儿子》、《情系天边那条线》等。
热门推荐
  • 嗜血狂猎

    嗜血狂猎

    满载的火车穿过幽深的隧道,却出现在一片神秘的平原之上。诡异而嗜血的恶魔逐一而出,充满血腥的猎杀冲击着每一个人的神经。活下来的方法,唯有将猎物与猎人的身份转换,抛弃一切的善良,遵循弱肉强食的无上法则,以无休止的杀戮踏入那扇进化的大门。
  • 酆上亭

    酆上亭

    吹皱一池春水,望城关,眺看美人如花泪似雨帘欢;扬笔一墨江山,戎马鞭望叹!再不过这鬼阳冢与这白君言。笑逐木槿河畔,千古怨,酆亭焚毁血染半边天!
  • 爱情有“毒”

    爱情有“毒”

    这是著名情感专家卢悦的一本婚恋心理指导书!他从多年来在各大电视台和媒体接触的一手婚恋案例出发,完整分析处于恋爱中的人各种心理状态,尤其是对各种中了“情毒”的人,一针见血提出问题,教会女人“百毒不侵”,怎么识别有潜力的优质男和“可能很坏”的男人。
  • 特风谍云

    特风谍云

    一颗赤心报祖国,两肋义气行江湖。战时杀敌闯虎穴,平时卫国打豺狼。一世风云轻名利,半身黄土留佳话。英雄自古不言辞,自有后人把传立。
  • 总裁太冷漠

    总裁太冷漠

    初遇的那年盛夏,他对她说,“你爱我,可以爱到为了我牺牲自己的性命吗?”交往的那年盛夏,他对她说,“若是我没有爱上你呢?”而当她离开他的那年盛夏,他抱着她的相片说,“是谁让你从我身边逃开的,用了这么卑劣的方式来逃开!叶欣婕,没有我的允许,你怎么可以!”……他说,“原来我也会怕,怕你把我丢下,让我孤零零的一个人迎接日升日落。”
  • 我的狐狸妹妹

    我的狐狸妹妹

    夏文在参加朋友的生日派对途中因为尿急把车骑到山上去恰好碰见小狐狸获得了她的千年金丹
  • 武炼弑天

    武炼弑天

    武之巅峰是孤独是寂寞是永无止境高处不胜寒温室里的花朵终究不能成就大业龙霄宗外门弟子一步步崛起前进小姐算什么不管你是妖女,还是圣女都爱我欲罢不能,在无尽的武者世界中,浩瀚星空之中,为了有足够保护爱人,个家人的实力,不管前方有多么凶险我都勇往直前,绝不退缩
  • 课外英语-高考必备词汇(双语版)

    课外英语-高考必备词汇(双语版)

    本套书共50册,分为美国各州的小知识,七彩缤纷的音符,优美好看的小散文,开心时分的短文,经典流传的寓言,超级高效的短句,实际有用的词汇等等在这些书中,备有单词解释,相关简介,或中文翻译,便于同学们更好的阅读和理解,真正进入文字的内涵当中,准确地和文字进行交流。本书主要分为地理小贴士、生活的角落和科技的发展等板块。本书介绍了高考必备词汇。
  • 魅颜迷踪

    魅颜迷踪

    一段纠葛难舍的感情,一起关于易容术的神秘惨案,逢凶化吉的新罗使团,世事千机下的人间百面,却皆因一场关乎太平友谊的蹴鞠国赛,使之这个平静的江湖再起波澜,谁才是搅动风云的幕后黑手?谁又能勘破这个如棋的迷局?千秀宫这个神秘的帮派下到底又藏着怎样的玄机?那个向往宁静的平遥侯府又是否还能像从前一样平静?享誉天下的盛世大唐却也因江湖之远,不再居于庙堂之高,是否又该重新审视呢?跌宕起伏下,他,她,他们,又会有怎样的结局?
  • 快穿女配之路坎坷

    快穿女配之路坎坷

    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第一次写书,不好请见量。这是一个毒舌女配调戏各路男神的不归之路。某女表示就算是万年修为也没个毛用啊。哈,我终于发现你了(-O-),男神表示很无奈,明明是自己傻还赖别人。万年修为女配VS腹黑男神,从此路途遥远,节操滚蛋!你准备好入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