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14600000034

第34章 莫言和杨振宁和一只幸运的茶几

陈祖芬

莫言和杨振宁坐在各自的沙发上,之间隔着一只茶几。但是在两位诺奖得主之间,隔着很长很长的时间。杨振宁三十五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时候,是一九五七年。那时候,瑞典皇后陪着诺奖得主,瑞典国王陪着诺奖得主的夫人一起步入那历史性的时刻。后来,瑞典国王有了儿子,又有了孙子,也就是现在的瑞典国王。也就是二○一二年十二月,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厅,将飘洒着充溢着王室乐曲的音符,这位国王将和莫言揭开一个新的历史性的时刻。

我看莫言和杨振宁坐在一起,不由叹曰:两位诺奖得主。莫言一听竟是下意识地侧过一点身子,好像要离杨振宁远一点。这一侧,分明是觉得怎么可以把他和杨振宁并提。这只是一种本能的反应。不过这一瞬间,我看到了一个最真实的莫言,虽然再过些天,他就要用中文演讲,在王室音乐中带来一望无际的红高粱的浑厚,但是他依然只是“一个会写小说的农民”。

他俩确实相差很远,年龄相差三十三岁,获奖时间相距五十五年,而且从未谋面。后来,席间莫言说,今天见到了当年在他心中像神一样的杨振宁。当年他知道很多流传的关于杨振宁的段子,段子里杨振宁是掌握很多钥匙的神。他说在他心中诺奖与诺奖的含金量不一样,诺贝尔物理奖、化学奖、医学奖,是文学奖不能相比的,那些奖是真金。待席散人去,莫言走到门口时,一如透明的红萝卜那样真性情,说:如果我得的是物理奖,你看我狂!!当此之时,我又看到了一个好像喝了红高粱酒的莫言,一个狂放不羁的莫言。

说起来,科学是造福人类,文学是人类的精神之光,本是并蒂莲。不过,莫言的感受是真实的,真实的就是可爱的。我和莫言讲及,我刚听翁帆讲,杨振宁领诺奖那天早上,他还没起床呢,突然一些小孩进来了,像小天使那样为他唱歌。莫言说:那太可爱了!而我觉得,虽然报纸、网络夸莫言的文字好像黄河之水天上来,我还想加一句:同时他是可爱的,就像为杨振宁唱歌的那些小孩。虽然他唱的歌,可能带着雄浑,带着悲悯。

莫言供职中国艺术研究院,这是院长王文章邀集的一次小聚,为庆贺莫言得奖。当年莫言来研究院,很是叫人兴奋,甚至叫人“心生邪念”。研究院文化所的刘梦溪,喜欢莫言的无威而重,在席间坦白,曾经“心生邪念”,想请莫言调来文化所。莫言后来想反正同在一个单位,不调也罢。借用童话的结尾:从此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个院里。

席间同是研究院的画家范曾讲,莫言在他心中,一直是一个奇特的存在,一个天才的存在。一个人不遇到艰难险阻是成不了天才的。莫言的小说是发现,是发明。因为莫言的文字是不可复制的,而他范曾的画是可以大量造假的。所以在这点上他是苦恼的,莫言是快乐的。

哦——?呵——?席间不少人发出了多声部的感叹。好像还没有听到过把文学和绘画做这样的比较,留下一个考题:关于莫言文字的不可复制性。

莫言说,他能得奖,是因为这个时代,如果没有三十多年来中国的改革,中国的进步,就没有他这么个作家。杨振宁说,他回国九年了,他觉得中国最大的改变,不是高楼大厦,是农村,是农民的思维方式。我想起他刚才一见莫言就走来坐到莫言身旁的沙发上,像小记者那样连连发问,譬如你是怎样一路从农村从农民走来的。一个“年方”九十的人,依然充满了好奇心,充满了探索的精神,我突然知道了为什么杨振宁能获诺奖。

杨振宁说华人得诺贝尔科学奖的,有八人。现在中国血统的莫言终于得了文学奖。杨振宁的夫人翁帆与我说她要好好读莫言的小说,问我先读哪一本好?我说,你还是问莫言吧。翁帆清纯羞怯,和我一聊洋娃娃就没完,但是不好意思和莫言说话。我只好代她问莫言:翁帆想读你的小说,先买哪一本好?

莫言对翁帆说:你不用买,我会寄你。我寄你哪一本,你就先看哪一本。

这时候,莫言自信而强势。这个晚上,我好像也感觉到了莫言为什么会得诺奖。

又想起席前莫言和杨振宁坐在相邻的沙发上,之间隔着一只茶几,和一个一个又一个的人。因为很多人,不是来参加小聚的人,发现两位诺奖得主之间,那个幸运的茶几之上,是一个有历史性的空间,于是一个脑袋,又一个脑袋,轮番出现在这个空间,照相。每一个脑袋都像一个大乐透的幸运转盘,当然谁也比不过那个茶几的幸运,只有它长时间地联接起相隔五十五年获得诺贝尔奖的两位中国血统的得主。

我想起我在哈佛大学,在那新英格兰的红砖墙和老房子的氛围里,看到一片决不起眼的停车位。那是哈佛大学给学校的诺贝尔奖得主的“特权”:在校园里拥有一个自己的停车位,仅此而已。毕竟,哈佛产的诺贝尔奖得主有三十几位。我的思想又穿越到杨振宁三岁那年,一九二五年,孙中山去世。孙中山灵位前挂着一对挽联: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原载《杂文选刊》2013年第1期

同类推荐
  • 想象的衰变:欠发达国家精神现象解析

    想象的衰变:欠发达国家精神现象解析

    本书从“第三世界”地缘政治空间到欠发达国家的时间焦虑症等特殊角度切入,将当代问题纳入“现代性时空”范畴,在独特的发生学视角和新分类学原则下,借鉴精神分析和符号学方法,对当代问题进行阐发。问题涉及传统精英文学的困境、大众文化的兴起及其文化心理特征、对表达当代中国经验的探索、市场逻辑中的公众心理学、古典诗学复活的可能性等。
  • 青春韵语--岁月的轻烟

    青春韵语--岁月的轻烟

    本书为散文集,分为往事如烟、青春顿悟、爱情物语、游历人生四个板块,用平淡却生动、幽默的语言记录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我们体会到了人生的美妙。
  • 与镜中人交谈

    与镜中人交谈

    本文是后视镜诗系诗人田雪封的诗集。是个的内容写的很唯美,情节动人,令人遐想空间。。。。
  • 青春韵语--走进樱花,泪流满面

    青春韵语--走进樱花,泪流满面

    本书为散文集,共分为随笔如丝、风歌如铃、评论人生、小说在线、创作谈五部分。每篇文章都渗透出作者对青春的热爱,语言优美,感情真挚。
  • 老上海,旧时光

    老上海,旧时光

    本书是作家程乃珊和连环画家贺友直联袂完成的“老上海画卷”,图文并茂地讲述了上海开埠至今150年来的小资情调、人情世故、风俗名物、海派风情等。从旗袍到包包,从冰激凌到自助餐,从弄堂到亭子间,从茶馆到电影院……无所不包。出生于上海金融世家的程乃珊,对上流阶层的生活有着丰富自然的感受,她的文字细致入微,被夸赞为“触摸到了老上海的灵魂”。2013年4月,程乃珊病逝;有人说,程乃珊是张爱玲的“传人”,程乃珊走了,张爱玲式的上海也缺了一角。同样身为“老上海”的连环画泰斗贺友直,为本书配图45幅,他的画被誉为“老上海社会文化记忆中的珍宝”,常常一幅画就可以让人联想起一个时代的上海记忆。
热门推荐
  • 旷世红颜

    旷世红颜

    北宋年间,内忧外患。江湖横空出世一奇女子谢聆。她,碧玉年华,却能独斗“剑圣”岳一凡;她,初出江湖,便敢勇闯武林第一邪教“圣火教”;她,少不更事,惹上武林第一魔头甘临;她,心无旁骛,一步步走上武学之巅。看她如何计退契丹、智旋西夏、旁敲吐蕃、联串女真、安抚大理?血雨腥风的武林,她如何坦然面对,又如何寻到自己的亲生母亲;面对江湖险恶计中计,她又如何震惊朝野?本书群257824399
  • Pharsalia

    Pharsali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魔君的倾城妖后

    魔君的倾城妖后

    他是人界尊贵的摄政王,谋划江山,指点凡世。而她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乡村野丫头。一朝穿越,她成了她。瞎子吗?没事,她是神医,分分钟治好。敢说她是瞎子?那我就帮你瞎一下!废材吗?没事,打通全身经脉,感悟世间所有元素,看谁还敢说她是废材。成神医、炼丹药、悟魔法、收神兽。万能的她,在人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造就了神话!但当他变成手持魔界圣杖的邪魅魔君,而她又是妖界尊贵的二公主,两人又有怎样的奇遇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法相无双

    法相无双

    千年之前,众神降临大陆。带来璀璨文明。直到有一天,众神悄无声息,从大陆消失,只留下被大陆诸多种族称为法相的存在。少年王合洋,误入天选之地。得银阶法相,乱暗天选者部署。大破人造神祗。解开众神消失之迷。
  • 蝶花飞舞

    蝶花飞舞

    “请问这把反器材狙击枪怎么卖?”"两万颗战前步枪子弹!“"什么!你疯了!这把破枪值两万颗子弹吗!!!"
  • 苍天祭灭

    苍天祭灭

    天地悠悠,浩瀚苍穹,灵幻世界,强者为尊.无极圣地,无天战天地。玄炎火域,天火焚苍穹。幽冥之地,玄冥噬万魔。风域之内,风主动乾坤··········太古大帝,守卫天地。洪荒之力,杀绝天下。魔神雷体,屠戮妖魔。空间幻境,泯灭苍生·····前世,他,为情所困,止步灵圣。今生,他,拥太古神晶,与时空幻龙相伴,闯向了那精彩绝伦的纷纭世界,入帝之路,谁主沉浮?灵幻世界,万道争锋,吾为苍天。
  • 帝者纪

    帝者纪

    太虚之初。鸿蒙初具。诞生大千世界。千万年来。万族林立。群雄并起。诸皇争霸。少年身怀帝晶魔灯。自北海界而出。闯向那精彩绝伦的大千世界。乱世之中。谁与争锋!
  • 子衍散篇

    子衍散篇

    窥苍茫天机,窃文韵墨香,巡狩芸芸众生,飘然思著,不慕荣利,慨然而歌,以飨前贤。
  • 探究式科普丛书-变化无常的物质形态

    探究式科普丛书-变化无常的物质形态

    本书着重介绍了物质的种类、特征,研究了各类物质与能源以及自然界物质形态,介绍了物质的固态、液态、气态和物质的物理和化学属性,旨在让读者了解物质的物态变化与生活技术方面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 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

    她们知道我来过: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

    本书作者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关怀近百位八十岁以上的老奶奶,他发现:高龄奶奶的精神世界异常丰富;她们的烦恼与痛苦非常复杂;她们身上的人性温情与生命力量让人震撼。本书将大量实用关怀技巧融入到生动的故事中,把“高龄老人关怀”这一涉及每个家庭的艰难事情变成了“人人皆可做好”的事情,是每个家庭必备的教科书般的关怀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