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15100000026

第26章 风容(外)(1)

张宗子

波兰诗人米沃什说,所有的传记都是作伪,包括他自己的自传。后面他解释为什么说都是作伪,那段中译我没读明白,反正和作者的事先安排以及上帝有关。卢梭在《忏悔录》中气宇轩昂地宣告,他要完全袒露自己,我读后并不相信他的话。他确实讲了一些自己“不光彩”的事,但给人的感觉,忏悔其次,炫耀第一。肖斯塔科维奇在口述回忆录《见证》里,显然不太恭维有些人的自传,上来就自夸门第,家里的生活曾经如何优越,如何“往来无白丁”。老肖说:“反正,我没有在列夫·托尔斯泰的膝上坐过,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也没有给我讲过故事,我的童年非常平常,没有任何异常。”《见证》记事颇凌乱,但老肖的倔劲儿我真喜欢。

安德烈·马尔罗的《反回忆录》每读都心情激动,这本书的波澜壮阔,胜过他所有小说。马尔罗是有资格吹牛的,他的经历把他的文学才华比下去了。但康有为吹牛却很令人瞧不起。我不觉得他那一套东抄西凑的大同理论有何了不起,传记里的有些事迹,我猜是他编出来或夸大了若干倍的。他谈书法头头是道,自己的字却像一串蚯蚓。他的自编年谱,旧书店买来,看了几十页便看不下去。一个高中生自命不凡,以为翻了几本地摊上胡拼乱凑的读物便是通达古今,我们听了,不过一笑。一个四十多岁的人,还像孩子一样仰天吹嘘,不怕唾沫星子掉下来砸在自己脸上,给人的感觉,就是八十岁的老太太扎着羊角辫撒娇。

蔡京的小儿子蔡絛作《铁围山丛谈》,“以奸言文其父子之过”,“其家佞幸滥赏,可丑可羞之事,反皆大书特书以为荣”,费袞斥为“真小人而无忌惮者哉”。然而人虽奸恶,文章却好,连《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承认,“以其书论之,亦说部中之佳本矣”。我对宋人逸事有兴趣,此书当然不肯错过。

《今生今世》是二十年前读的,读了很添堵。其时犹不知作者是何许人,只听说文笔特别好。读了,果然不坏,但却软得如鼻涕似的,不成样子。初读时尚无成见,不料读后的印象,从此定型为多年不易的成见。像他那样的经历,追述本已多事,如果得公众彻底忘记,岂不是天大的侥幸。有勇气写,可见性格中有凡人所不能忍处,但写的时候,为何不参照一下《知堂回想录》。知堂老人见识高,一支健笔上下纵横。不以人废言,是专就历史上他这样遭际的人而说的。有如此遭际和如此才华的人,说真的,细细衡量,实亦有限。不甘沦没因而不自量力想厕身其列的,代不乏人,最终仍是沦没了。周作人的“不辩”虽然不像有人说的那样是“保持了尊严”,实际上他还是辩的,不过辩得隐晦,藏在各处看似不相干的文字里。这说明在大节大义上,道理他懂:譬如附逆出任伪职,还要辩吗?本来就无尊严可言,不辩又如何保持尊严?和知堂比,《今生今世》是很无耻的。

写下的文字,如遭质疑和攻讦,不必再去解释。即使是单纯的一点观感和抒情,没有惹起任何人的义愤,我们也得明白,文字乃是一时一地之所产生、所记录的,不过一个人彼时的所思所想。也许文章完成后,他的情绪早已变化,对一棵树的气恼和对某种天气的膜拜,都如空中流云,瞬间结成一个形象,之前本无,之后仍然是无。

记下文章的写作日子是有意义的。它明确无误地告诉读者,此文论说南北都市或五香牛肉等等,其中的观点,固有多年的积累,代表他比较恒久的趣味和见识,也有不少情绪下的偏见。朱自清在连日苦闷中夜观荷塘,他需要安慰,月色和荷叶也真的成为他的安慰,所以眼中的一切,无不妩媚如通情达理的女人。但你若去读姜夔写荷花丛中之游的那首念奴娇词的小序,他对荷花的要求便没有那么多。荷塘历历本色,他身处其中,自有其乐。

很多作者不仅记日子,还记具体时间和情境,如“某日黄昏于大风中”,“宴罢归来,月光如水,满室清凉”,还有自小背诵的“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这是老人家最温馨的文字之一。记情景,纵是只言片语,我们几千字上万字顺流而下,读到文尾,蓦然瞥见“大雨终日”四个词,前面的很多话就多了一层色彩,添了一点意思。我从前的文章,翻抄多次,其中一次偷懒,或报纸编排的疏忽,日子便丧失无遗。日后想起,难免遗憾。

校改多年前的旧文时常会惊讶,其时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怎么会有这样的描写,绝大部分,过于大胆和幼稚。现代胆子小了,读着就不是很舒服。尤其是对于世事的看法,任何时候都觉得从前的简单,哪怕这从前只是几天之前。世事总是走在我们的经验和认识的前头,超出我们的所料,你以为没有余地,到头了,它还能更进一步,甚或几十步。书上有那么多运筹于帷幄的人,后来的事,果然如其设计的那样发生了,这是神灵呢,还是妖妄?曾国藩确实荡平了太平天国,诸葛亮却未能力挽狂澜。智计所之,成败难言。然而简单和幼稚也有可爱的地方,原因在于,有时我想幼稚,却发现幼稚也需要力量和勇气,需要想象力。想再大胆狂妄一次,居然力不能及。

因此,当某些时候,面对身边细小琐屑的事物,浮现的情绪与多年前无异,好像一曲戏的重演,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悲哀。

研究海外华人文学的陈瑞琳女士来纽约访问王鼎钧先生的时候,我和宣树铮先生作陪。因王先生以散文名家,席间自然谈到散文。说起台湾的老一辈作家,我表示了对台静农先生的敬佩,而对一些如今正名满两岸的聪明人物颇为不屑。论质量,论品格,台先生薄薄一本《龙坡杂文》,顶得上他人千言万语。受他影响,女弟子林文月虽然主要精力放在日本文学的翻译上,偶作杂记文字,语言质朴,却有味道。其中一丝半缕的恬谈,或者正是台先生的衣钵。

我对于散文,最怕装腔作势。会玩弄文字的,有些旧学或西学根底的,装腔作势起来好比双枪将董平,左挑右刺,更加了不得。相形之下,像孙犁那样朴朴实实地叙事,反倒令人感觉清爽。

不知谁先说起散文是否允许虚构的问题。我说,允不允许,这问题不存在,因为虚构在所难免。叙事的,不用说,正如回忆录和传记,多是不可靠的。一来回忆本身就有缺陷,记错事情难免。二来大家写一件事,一定挑愿意写的写。就是愿意写的,也会尽量朝理想的方向写,不是所有细节都会写出来,而写出来的细节又经过了改造。改造了的,添加上的,不也就等于虚构吗。

有虚构,不等于别有用心地说假话。事情大的框架总是在那里的。夜晚吃酒,酒是吃了,多一杯,少一杯,不影响吃酒这件事的真实性。我已经注意到,小时的一件事,因为特别有意义,记得深切,十几年里,在不同的文章里提过,具体的情节,就会有出入。如果文章越写越长,故事就会像民间传说一样,慢慢“生长”起来,变得枝叶华茂。想来人对于他生活中值得忆念的事,不免怀着温情,在岁月中逐渐丧失的细节,每次讲述的时候,追寻完满的欲望是那么强烈和诚挚,于是,想象弥补的部分,便被当做从记忆中唤醒的,添加到新的记录文本。一件事,我们感情越深,回忆的欲望越强,它会被修补得越生动,因为想象力归根结底,是被情感支配着的。

如此“虚构”,无碍作者的真诚和善良。相反的情形自然也有:虚构成为自我标榜和谄媚的手段。这个,不说也罢。

总之,每一次回忆,都是一次创作,情感和想象力的联袂创作。

在大学的时候,有一次,诗人徐迟请了美国的华裔作家聂华苓来演讲,讲什么我不记得了,只记得她多次动情地谈到思乡和爱国之情,每次都激起一片掌声。她说她住在衣阿华州,这个名字,她不从一般的翻译,而称之为“爱我华”。闻听此言,大家的掌声更热烈了。看得出,聂华苓是真诚的。那时海外的华人,报纸上的宣传,总体上给人的感觉,就是不分男女老幼,个个赤诚爱国。他们的情感世界,就是思乡。所以当时有陈冲主演的电影《海外赤子》,片名一词很快成了爱国华侨华人的统称,叶佩英演唱的那支歌一直风靡不衰。

思乡和爱国无条件地联系起来,等同起来,既是统战口号,仿佛地下斗争影片里的接头暗语,说出那一句话,两个陌生人立刻四手紧握,四目含泪,成为最可信赖的亲人同志,理所当然,也就变成善于钻营者的敲门砖。不管爱国是否在心中曾经作为一个概念存在过,不管过去的经历和当下的所为如何,踏入国门,处处高谈爱国,说些报纸上重复了无数遍的套话,立即被待为上宾,参观,采访,住招待所,赴官方华宴。玩罢吃罢喝罢,一抹嘴,回到海外,该怎么开骂怎么开骂,该如何挖祖国的墙脚则继续挖墙脚。

海外的中国人,希望自己祖国好的肯定占绝大多数,但暗地里做着卖国害国勾当的,也不在少。还有的,和政治不沾边,但一天几十块钱就可以买动他满街骂自己的国家,咒自己的同胞,把自己的祖宗踩到泥里。听他说什么没用,看他写文章也没用。中秋文字里啃着月饼喝着红葡萄酒哭喊祖国的,天晓得除了打出一行字的那几秒钟,他几时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一个民族的盛衰联系在一起过。

有些事荒唐却也悲哀。有一位台湾军中作家,当年身为“反共文学”的大将,效陈琳笔法,写广播稿,怒骂淋漓,影响很大,也许名气赶不上张爱玲写《秧歌》和《赤地之恋》,司马中原写《荒原》和《孽种》,姜贵写《旋风》和《重阳》,王蓝写《蓝与黑》,但作品数量,却也洋洋大观。其实他真正所爱,据说在诗。风潮过去,他静下来,专心作诗,办杂志,修为不浅。然而时代变了,诗不吃香,出版社没兴趣。老来寂寞,想为一生笔墨作个总结,也就是清人艳称的“刻部稿”,就不能如愿。不料回大陆探亲,居然大得宠遇,老家的出版社慷慨仗义,为他出文集,厚厚数册。那时出版社还不讲经济效益,编辑也不谈钱,否则,他再“爱国”,铁定赔钱的文集,谁要给他出。老诗人感动得落了泪,捧了文集,四处馈送文友。有人闻知,冷言相问:当年那些隔海开战的檄文,没有收入书中,另作一卷吗?

能对书落泪,还是老实人。和他相比,那些在名利场上舞步流转左右逢源的人,其真何在,其诚何在,其性情又何在?文字难道真是一块遮羞布,甚至一瓶化妆颜料吗?

人不会完全袒露自己,人也不可能完全袒露自己。可说的部分,说出来了,或因为种种缘由尚未来得及说出来,成为遗憾;不可说的部分,存而不论。这就是正人君子的作为了。那其中有可反省的,反省之后,并归于无。有百思不得其解的,并不强为之解,带到身后,另寻机缘。小人则无所不说,借以自炫,自辩,自我伪装,假面示人,欺己复欺世。从大学时读近代及当代历史,以及各专门领域的历史,读名人的传记和回忆,读其下属门徒的吹捧,或奉旨而作的谀墓文,读官样文章,甚至一向视为隐私的书信和日记,到此后几十年中,做新闻工作,披阅中外电讯文稿,旁观世事,感慨司空见惯的此一时彼一时,鹿马黑白,随心所欲,再想想自己为兴趣的一些闲散之作,也难免有希望博读者好感之处,那些欲付之史馆,虑及千秋令名的大文章,又该如何苦心孤诣,燃脂冥写?

同类推荐
  • 深夜谈吃

    深夜谈吃

    可以下饭的疗愈美文,献给食物的赞美诗。胃舒服了,心才能安定下来;肚子美满了,一切便都美满了。每天奔波于都市的钢铁丛林,紧张了一天坐下休息的时候,吃,是最温情的疗愈;在失恋的伤口还隐隐作痛,忧伤的情绪还不能够释怀的时候,吃,是比借酒浇愁或深夜痛哭都更治愈的神器。很多人都有一颗自由的心,却仍不幸纠缠于凡尘琐事。很多食物,它可以填饱你的胃,却无法满足你的灵魂,很多人的伤痛记不清,记住的反倒是分手的那一道菜。无处安放的情绪,都能在细细品尝中找到它应得的归宿。如果心情找不到倾诉的耳朵,那么请打开《深夜谈吃》,在这里为心灵寻得一处柔情似水的安慰吧!
  • 赵大年卷

    赵大年卷

    古人讲究惜墨如金,大概与刀刻竹简之费力有关。埃及的羊皮书,朝鲜的陶片书,我国的钟鼎铭文,肯定都是短文章。本书收集了作者的151篇小散文、小随笔。小,就是短小,每篇五六百字。一篇一页,每篇配一页插图,文图并茂,更好看。古人讲究惜墨如金,大概与刀刻竹简之费力有关。埃及的羊皮书,朝鲜的陶片书,我国的钟鼎铭文,肯定都是短文章。一个故事、一点醒悟、一篇文字、一幅图画,互相映衬,蕴涵了生活多彩的色调与悠长的滋味。
  • 魏晋南北朝诗歌变迁

    魏晋南北朝诗歌变迁

    诗,具有全人类的普世价值。诗,是人类心灵的深切呼唤。诗是一条流经人类每个角落永不枯竭的清清小河。诗是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的。那是因为由诗所传达出的人的美好情感是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的。诗,可以越过沧桑岁月,到达地老天荒。诗是整体意义上的美,是春风沉醉的美。诗是美的极致,因为诗具有巨大的艺术容量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 小回忆

    小回忆

    作者是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又是一位诗人、作家。这个“小回忆”,是作者从出生到15岁考上大学前的记录。他把一个男孩所看到的那...
  • 诗里特别有禅

    诗里特别有禅

    本书让您于云淡风轻的古诗中,轻松了解禅文化,领悟人生智慧,享受心灵宁静。古典文学大师,复旦大学中文系骆玉明教授集三十余年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传统文化的探索于一身,对中国古代近百首诗词进行精辟品鉴和解析,使读者从中了解到中华禅文化的博大精深。本书意蕴深邃、悠远,文字优美洗练且平易近人,使读者从阅读中收获真正的宁静,升华自己的心灵。
热门推荐
  • 火爆天王

    火爆天王

    狱中走出来的妖孽少年,代替自己病重的妹妹加入一个偶像组合。于是,娱乐圈的火爆天王就此诞生。背负“天王”身份的大学生游走在箐箐校园,又将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
  • 星灭记

    星灭记

    大地伏魔,月落星沉,万物开启了进化的脚步,炎黄子孙能否拥有未来……
  • 丐世仙尊

    丐世仙尊

    神武大陆,修者云集,这是一个强者为王的世界。看乞儿出身的少年叶铭如何奋发图强,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斩妖除魔,成就一代仙尊。
  • 冠心病自控自防自疗

    冠心病自控自防自疗

    本书是《家庭养生保健必备》系列丛书之一,此丛书对三十种常见癌症从病因、病症表现、实验室检查、药膳方精选、并发症以及辩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人们对癌症有正确详细的理解,从而使患病者能够摆正心态,走上健康之路。
  • 蛇王,你好坏

    蛇王,你好坏

    她打出生那一刻起,就与蛇结下不解之缘,不,应该是仇恨之缘。刚出生,大大小小的蛇全来了,吓晕了接生婆和家里的人。上学时,大大小小路跟着她去学校,吓晕了校长老师同学家长。长大后,她突然遇见一个极品帅气的男人。
  • 傲剑人生

    傲剑人生

    沈家少年:沈剑晨在乱世间寻求大道,但是迷茫,背叛却让少年一次又一次的停步思考。。。。何为顶峰何为侠者。。。
  • EXO之灿晨兴

    EXO之灿晨兴

    她是一个富有女汉子的富家千金,行为像男孩子,头发一直是用帽子给掩盖,一次偶然去韩国旅行却被星探发现,女扮男装加入当红偶像EXO,和灿烈产生一段既有趣又悲催的恋爱。。。
  • 官之仕途升迁记

    官之仕途升迁记

    小说主人公何熠飞因为无意中救了县委书记的女儿,被特招为一位公安协警,由于他的正直和自身的武术,再一次特殊的场合,他冒着生命的危险,制服了歹徒,解救了群众,被推荐到警察学院进修。但也因为他的正义,他不得不离开警察队伍,走上了从政的道路。在陈书记的提携下,一步一步做出了很多群众欢迎的事实。也一步步认识、接触到了市级领导,省级领导。在这些领导人的支持下,何熠飞的仕途一步步走向顶峰。小说同时也揭示官场的升职需要能力、机遇、魄力和他人的助力。另外又以何熠飞成长道路上无数个巧遇为暗线,反映了官场的腐败,尔虞我诈。升官、发财,人生的梦想。有人靠送钱,有人靠溜须,有人靠父母。而何熠飞却是靠机遇。他自己认为是老天、是神帮了他。他由于巧遇,从协警到高官。但他的正直、爱民、敬业才是他仕途最大的资本。
  • 无限越狱

    无限越狱

    释放心中的邪恶,为了生存下去而冷酷无情.一座神秘的监狱,一个超级立方体的世界,一个没有出口,囚禁着各种危险罪犯的监狱.自从被关押于这座神秘的监狱,萧冷就开始了不断追寻,命运是什么?谁在操纵这座监狱中的一切?为了寻找答案,萧冷踏上了不断的求生之旅.但是在萧冷的身边,却不断充斥着各类危险而怪异,甚至变态残忍的囚犯,在挣扎求生的同时,萧冷也必须时刻警惕这些危险的同伴.电影生存,异次元杀阵系列,生化危机系列,异形系列,午夜凶铃系列,魔戒系列,零红蝶系列,终结者系列.QQ一群:22677048.QQ二群:3621432.QQ三群:50761056
  • 三十三道苍茫笔录

    三十三道苍茫笔录

    我们生命的降临,可以说是上天的恩赐,但是我们的生活却是由自己来创造。人,只要还活着,就是在生活。所以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生活。它有时候确实很残酷,让我们很无奈。让我们总是感慨生活的艰辛,埋怨命运的不公,但是我认为生活始终都是美好的,之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感慨,那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态度不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