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26900000024

第24章 道:一粒沙尘、一方世界、一朵野花、一个天堂(1)

一、真正的道,就在你自己身边

青青翠竹,绝无法身;郁郁黄花,更非般若。南怀瑾先生启发我们,就是去身见,去世间之见,把物质世界、空间的观念、身体、佛土观念,统统去掉。转用另一种说法,就是把所有时空的观念、身心的观念统统放下,在最平常的状态中,静静等待真谛之光的启示。只要你摒弃了根深蒂固的不平常心,自然水退山显、豁然开朗。

人人都想成为禅师,为此不惜苦苦修炼,苦寻问道。其实,禅不需要向外寻求,它并不离开世间的一切。生活中处处皆智慧,处处皆禅意,任何学问、任何事情,都是禅法。

鼎州禅师与和尚在庭院里读经,突然刮起一阵风,从树上落下了好多树叶,禅师就弯腰,将树叶一片片地捡起来,放在口袋里,旁边的和尚就说:“禅师!不要捡了,反正明天一早,我们都会打扫的。”

鼎州禅师不以为然地说:“话不能这么讲,我多捡一片,就会使地上多一分干净啊!”

和尚又说:“禅师!落叶那么多,您前面捡,它后面又落下来,您怎么捡得完呢?”

鼎州禅师边捡边说:“落叶不光是在地面上,落叶也在我们心地上,我捡我心地上的落叶,终有捡完的时候。”和尚听了之后,终于明白了禅者的真正生活是什么。

鼎州禅师捡落叶,不如说是捡拾心里的妄想与烦恼,大地山河有多少落叶不去管它,心里的落叶捡一片少一片。

禅机妙意,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有句话说:一粒沙尘中包含一方世界,一朵野花中蕴藏一个天堂。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发现。

赵州禅师非常注重生活的佛教,生活中处处都表现他的禅风。

有数名学僧前来问禅,第一位学僧问道:“弟子初入丛林,请求老师开示!”

赵州禅师不答反问道:“你吃粥了吗?”

学僧回答道:“吃粥了!”

赵州禅师指示道:“洗钵盂去!”

第一位学僧因此开悟。

第四位学僧因在赵州禅师住的观音院参学十多年,所以也上前问道:“弟子前来参学,十有余年,不蒙老师开示指导,今日想告假下山,到别处去参学!”

赵州禅师听后,故作大惊道:“你怎可如此冤枉我?自你来此,你每天拿茶来,我为你喝;你端饭来,我为你吃;你合掌,我低眉;顶礼,我低头;哪里一处我没有教导你?怎可胡乱冤枉我!”

学僧听后,用心思想,赵州禅师道:“会就会了,假若用心分别,则离道远矣!”学僧似有所悟,但问道:“如何保住呢?”

赵州禅师指示道:“但尽凡心,别无圣解,若离妄缘,即如佛。”

所谓佛法、禅心,都应该不离生活,都是很平常的。不重生活,实离道远矣!

南怀瑾先生说,禅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也非某种超自然的经验或能力,它就在我们当下。当一个人能透过事物表象而彻了其本然时,那就是禅的境界,将它对境起用,那就是不可思议的妙智慧。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单从佛教教义上看,南宗对佛的理解来的干脆、彻底。不讲究形式上的读经、坐禅,来去自由,心无所拘,活得潇洒闲适。日出而做,日落而息,手持藜杖无忧无虑于山水间,听万物声息,看烟霞起落,便不是修禅,这个时候也会自然成佛了。

有个年轻人有诸多的烦恼和痛苦缠身。年轻人问佛:“我为什么会有烦恼和痛苦?”

佛说:“人生的三大烦恼:妄想、分别与执著。”

年轻人问佛:“怎样才能无忧无虑呢?”

佛说:“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放下过去的不快之事,不妄想于未来,不分别于对立,不执著于现在,人生即可无忧无虑。”

年轻人似有所悟。

佛接着说:“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除此之外,你还要知道宽恕众生,放过自己。

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这也是最为善待自己的方法。”

年轻人说:“感谢佛祖的启示。我明白了,原来烦恼和痛苦都是自找的啊!”

佛笑了。

佛家常劝世人要“活在当下”。到底什么叫做“当下”?简单地说,“当下”指的就是:你现在正在做的事、待的地方、周围一起工作和生活的人;“活在当下”就是要你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这些人、事、物上面,全心全意认真去接纳、品尝、投入和体验这一切。

有个打鱼的人,他每天只打一尾鱼,那尾鱼刚好可以换他一天的食物、水和烟。然后他就躺在沙滩上晒太阳,望着蓝天白云抽烟,悠闲自在。

这时来了一个商人,对他说:“老兄,我觉得你应该打更多的鱼,然后把它们卖掉,等攒够一定数量的钱后就买一艘船,再开着船到处做买卖……”

“然后呢?”那人问商人。

“然后就能赚很多很多的钱,就可以每天到海边晒太阳,听海……”“可是我现在不正在晒太阳、听海吗?”

那人回答说,“更重要的是等我做够了那些事,赚到了足够的钱,也许我已经没有时间来晒太阳听海了……”

可见世界上没有复杂的事情,只有复杂的心灵和黑洞般没有边际不知深浅的欲望。简单是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生命太短暂,一生不过短短数十年,哪经得起那么多无谓的折腾。

简单就是要学会舍弃。这也要那也想,须知我们的双肩载不动那么多的金钱、名誉、地位、情感、哀愁和怨恨。干脆地舍弃吧,轻轻松松地上路,多一些时间来听花开花谢,多一些时间来关照日升日落,多一些时间来走向你心中的远方。

简单是一种速度。丢开一切束缚我们心灵和思维的桎梏,更不要让世俗的网于无形中把你拉扯得身心俱惫,憔悴不堪。以一种快刀斩乱麻的方式,三下五除二地去做吧!简单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像品一杯蓝山,一点一点地品尝,一丝一丝地回味,恬静,安逸,回味悠长。

在《景德传灯录》中有这样一则公案,说的便是关于平常心的。

从谂禅师问南泉普愿禅师:“什么是道?”

普愿禅师答:“平常心是道。”

从谂禅师又问:“可以趋向于道吗?”

普愿禅师说:“一考虑趋向就错了。”

从谂禅师接着问:“不考虑怎知是道?”

普愿禅师说:“道无所谓知或不知。知是虚妄幻觉,不知则不可断定为善还是为恶。如果真正达到了不疑之道,就像虚空一样的空旷开阔,怎么可以强作评说呢?”

从谂禅师当即便领悟了。

平常心是道,仅仅做到了不贪、不嗔、不喜、不悲是不够的,若我们能将心中那些恶念、那些虚幻的东西,如风吹散云彩一样全部驱散,我们的心灵便不会被外界所困扰,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奢望与恐惧,才是见到一颗存在于我们本性里的平常心。

人心本自安闲,偏要追逐身外的名利声色,正是自己扰乱了自己。人总容易沉迷于名利得失之中,天天都伤心费神,耗精耗气,这样神气就枯竭了,劳心劳力,片刻不得安闲,身体没有了滋养,人怎么能不枯朽呢?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是能够在最繁忙、最混乱的时候静下心来,并有足够的涵养和功夫来了解和体察事态和人情的。平常心藏于每个人的本性之中,只是一些人的平常心被心中的“迷雾”所遮挡,无法见“光”而已。以平常心观不平常事,则事事平常。平常心是道,是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忧,无时不乐、无时无忧的道。

世上追求名利的人很多,追求清平安闲的生活也大有人在。我们要学会安闲的度日,世间所有的纷杂和钩心斗角,名利是非都与我无关。放眼于广阔无垠的天地自然和历史长河之中,从一时一事的是非、得失、荣辱中超脱出来,淡泊名利,随遇而安。人的快乐是多种多样的,关键在于自己的感受。安详何须山水,减去心头火亦凉。虽然粗衣淡饭但觉一尘不染,而忧患缠身,烦忧奔忙,虽衣锦厚味但觉万状苦愁。人生就像一场戏,尽管剧中曾经风光、繁华过,一旦落幕,一切归于寂静。我们不需要去逃脱人世,去过隐居山林的世外桃源生活。但是,一定要善于在闹中生活,善于在忙中找到自己心灵的归宿。

南怀瑾先生告诉我们一个最朴实的道理:那就是在自然天地之间,有无处不在的禅机妙意。一粒沙尘中包含一方世界,一朵野花中蕴藏一个天堂。

在这个物欲横流,充满诱惑的世界里,人们为了生活而苦苦奔波劳累,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周旋纠缠着,弄得心力交瘁。这些人觉得生活太复杂,人生太艰辛。其实,要想获得轻松自在的生活并不难,那就是:活得简单一点。

生活原本很简单,只是因为人为的原因,才使之变得复杂起来。而这种复杂的活法,又多是功名利禄惹的祸。比如,为了一己私利,一时功名,人与人之间不惜钩心斗角,尔虞我诈,于是就活得累;比如,为了猎取尽可能多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身外物”,人与人之间就不惜明争暗斗,相互算计,于是就活得沉重。我们如同身负重枷的行路者,在生活的道路上小心翼翼地踽踽独行。

“简单”是平息外部喧嚣,回归内在自我宁静真实的自然状态。“简单生活”是一种不求繁复,无拘无束的精神自在;是一种超脱世俗,淡泊致远的生活态度;是一种选择,让生活更贴近自然。无论是普通人,还是亿万富翁,同样可以选择过简单自由的生活,关键是你自己的选择和感觉。简单的生活并不意味着物质的匮乏,它不受任何繁琐碎事和吹毛求疵的羁绊。

南怀瑾先生又告诫道,人常常自命不凡,但是那只是自命啊!自己认为自己不凡而已。要真正到达最平凡处,你才会体会到最高的。

两个年轻人对生活发表看法,其中一个年轻人说:“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有钱的那么有钱的,无钱的贫穷落魄。

“不一会,另一个年轻人说:“这个社会很公平,事在人为。”

听了两个年轻人的话,不由让人陷入了沉思。同样的社会现实,有人以乐观的心态生活,处世,见到的都是阳光的一面,有人则以悲观的眼睛看问题,触目所及都是黑暗和灾难。到底哪一种心态更好呢?

“平常心是道”,最早是由唐代著名禅师马祖道一提出来的。平常心,是指眼前之境就是真心的显现,当下就是真理,不需要到遥远的地方追寻。

过去有一位年轻和尚,一心求道,希望早日成佛。但是,多年苦修参禅,似乎没有进步。

有一天,他打听到深山中有一破旧古寺,住持老和尚修炼圆通,是得道高僧。于是,年轻和尚打点行装,跋山涉水,千辛万苦来到老和尚面前。两人打起了机锋。

年轻和尚:请问老和尚,你得道之前,做什么?

老和尚:砍柴担水做饭。

年轻和尚:那得道之后又做什么?

老和尚:还是砍柴担水做饭。

年轻和尚于是哂笑;那何谓得道?

老和尚:我得道之前,砍柴时惦念着挑水,挑水时惦念着做饭,做饭时又想着砍柴;得道之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这就是得道。

老和尚的一句得道就是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道破了禅机。的确,认认真真地去干好身边的每一件事情便是得道。

是的,道在平常日用间。真正的道,真正的真理,绝对是平常的,最高明的东西就是最平凡的,真正的平凡,才是最高明的。做人也是这样,最高明的人,也最平凡,平凡到极点的人就是最高明的人。

“若无闲事挂心头”不是口头说说即得,而是必须痛下工夫,才能到达的境界。无门慧开评道:“赵州纵饶悟去,更参30年始得。”虽然赵州明白“平常心是道”,却也花了30年的实践工夫,才达到知行合一、理事圆融的境界。

二、要保持内心的清净,必须先从日常之处做起

南怀瑾先生告诉我们,无烦恼,无妄想,就是信心清净,自然达到清净的究竟;立刻可以见到形而上的本性,即生实相。实相般若就是道,明心见性就是见这个。要想明心见性,必须先要做到信心清净,能够生出实相,还要从平常之处做起。

所谓平常心,不过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周围事情的一种心态。平常心应该是一种“常态”,平常心贵在平常,波澜不惊,生死不畏,是有一定修养后方可具有的,它属于一种维系终身的处世哲学。

庄子认为,人处在清静境界,放松自己的身体,去掉自以为是的偏见,不再受到形体和知识的拘泥,与通达万物的大道混融一体,这叫做“坐忘”。道家“以静为体”,以贵生、无为为特点。认为欲望太过能致疾损寿,主张清静养神,“淡然无味,神气自满,以此将为不死药”。思想安静,清闲,不要存过多欲望,而这样做就能使神志健全、精神内守、益寿延年。庄子在《天道篇》中说:“静则无为……无为则俞俞,俞俞则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在《存宥篇》中说:“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损汝精,乃可以长生。”意思是说,心境虚空才会平静宁寂,平静宁寂才能自我运动,没有干扰地自我运动也就能够无不有所得。

一个人的内心越淡定从容,就越会舍弃那些激烈的、宏阔的、张扬的外在表象,而尊重安静的、内心的声音。

修行应自求内心的平静,有一分平静心,即使再大的冲击迎面而来,也不影响自心。经云:“内无所求,外无所得,心不系道,意不结业。”一个人没有了欲望的时候,就不会变得偏执、变得可怕。想要的东西如果不是太多,就会容易满足,容易满足,就容易快乐。这就是为什么没钱的时候比有钱时更快乐的道理。并不是因为有钱没钱,而是因为你欲望的张度大了。欲望过多过大,必然欲壑难填,攫求不已,终至纵欲成灾。

人们对自由的理解常常是我想要什么,便可得到什么,欲望的泛滥也便在这里。但是深究起来,其实这是一种失控,而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是内心经过觉察、思考和判断的过程,心不役于外物,不受制于成见、偏见和敌意,不陷入纵欲和失控,那才是真正的自由。挥霍无度的人不是自由,吸毒酗酒的人也不是自由,动粗动怒的人不是自由,自卑、沮丧和无助的人也不是自由。心的自由是他清醒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他会把虚妄、不切实际的想法放下,面对真实的自己,使心的效能提升,心境柔美而丰富。

明代大学者王阳明所说的:“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贪婪就是人心中之贼。人之所以心不清净,并不完全因为贫困,只是他永不满足,希望获得更多。贪婪的人,被欲望牵引,欲望无边,贪婪无边。

心灵最容易受伤和被污染。以净心看世界,世界便是一片充满着清幽、安宁的绿洲,即使鸟鸣蝉曝也能令人感受到“林愈静,山更幽”的意境。心静时,静如松竹之淡泊,只邀清风明月相戏;静如山石之沉稳,仁者栖身,静如海;月之平和,只孕珠贝之翕张。只要内心世界宁静,所有的动则会趋于静。

当年,弘一大师在任教的时候,即使遇到很顽劣的学生,他也不大动肝火,而是脸上稍微显得有点生气,连说几声:“无趣,无趣!”因此学生们对他无不敬畏悦服。姜丹书曾称之为“魔力”,其感化力非常人能及。

同类推荐
  • 新情爱论:男人与女人的爱情哲学

    新情爱论:男人与女人的爱情哲学

    本书结合大量世界文艺作品中的材料,从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逐一剖析爱情问题的各个方面。同时就爱情与责任、爱情与道德、心灵与理智等问题作了详尽阐述。
  • 句解人生:古典名句中的生命智慧

    句解人生:古典名句中的生命智慧

    本书精选的中国古代经史子集中的名言警句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涉及人们生活、学习、做人、处世的各个方面,大多数除了本身具有艺术价值外,还具有劝世的功能。这些名句有的饱含人生哲理,读之能启人心智;有的慷慨陈词,忧国忧民,读之令人振奋;有的循循善诱,借物言志,读之令人顿悟;有的抒发豪情,正气凛然,读之令人奋进;有的论述精辟,句句中的,读之使人智慧;有的文字优美,意境雅致,读之如沐春风。相信读者阅后,在对人生的感受、思考、探讨和领悟过程中,会有所启迪,有所提高。
  • 老夫子品评韩非子

    老夫子品评韩非子

    韩非子(约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人,法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哲学家、散文家。《韩非子》共55篇,分为20卷,约10万言,为法家集大成之作品,其中大部分为韩非子所作。纵观《韩非子》全书,构思精巧,说理精密,描写大胆,文锋犀利,议论透辟,语言幽默。书中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韩非子》一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
  • 谁是你的霞光

    谁是你的霞光

    刘霞把自己的生活心得视为思想,把思想视为财富,把自己的生活阅历视为人生,把人生视为历史。有意无意中,刚出校门不久的刘霞完成了她的第一部思想随笔集,记录了她自己思想的历史。这是一束照亮人生的思想的霞光。我有缘读到这部思想着的书,因于我的一名学生。那天,我当年中师时期的一名学生送来这部《谁是你的霞光》,说作者是他的学生。我顿感神圣,给学生的学生写序,是一件多么庄重的事情,这庄严感使我迟迟不敢动笔完成任务。待到翻阅书稿之后,我又产生一股由衷的喜悦,刘霞的文笔有一股思想的锐气,青春的朝气,童心的稚气,经典的书卷之气。随笔的清新,人生的颖悟,和思想的胆略,感情的深厚汇聚一书,生气勃勃。
  • 国粹解人生: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智慧

    国粹解人生: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智慧

    本书精选我们所熟知的国粹经典,比如古代图书典籍、种类不同的戏曲、诗词歌赋、书法绘画、武术、中医、民间艺术以及传统的建筑、服饰和烹饪等,根据与之相关的故事和它本身的特点,发掘国粹中所蕴藏的传统智慧,探寻个中滋味,让读者领悟立身处世的道理。
热门推荐
  • 情似涟漪:王爷夫君是男宠

    情似涟漪:王爷夫君是男宠

    光璄是个16岁身高就长到176的傻大个女生,能打能骂,身边围着的除了男生还是男生。有及腰长发又怎样?走在路上只会被人这么说,“看那个男的好好看啊,就是头发长了……”“瞎啦你,老子女的!”每次这种时候她的内心都是是崩溃的。“万能的主啊~求求你给我一次重生的机会吧,我要变得娇小,可爱,淑女!我也要白马王子,也要高富帅……”她对着天空大喊,良久,终于听到头顶传来一阵回音,“孩子,我可以实现你的愿望,记住,这一世的穿越里,只要遇到任何危险,请对着天空大喊……”“菠萝菠萝蜜——”“放p!是信春哥得永生!”“卧槽!”。女汉纸光璄穿越时空,她能够实现她的愿望变成一个软妹子吗?能够成功收获一段美满的姻缘吗?
  • 独占帝王心:绝宠皇后

    独占帝王心:绝宠皇后

    叶梓曦穿越了,外加失忆?!进了皇宫,桃花还一朵朵。独独对她温柔的皇帝、衷心的哥哥、钟情的皇帝小叔……这是要开后宫的的节奏?WTF?某男不淡定了,直接拐了当皇后。“要进去了,要进去了,用力啊……”媳妇,只是穿个鞋而已啊。不过,既然叫的那么用力,那我就上了。“……”自打叶梓曦进了皇宫啊,皇上就偏宠她,她叫皇上要雨露均沾,皇上偏是不听呢,就宠她,就宠她。
  • 校草恋上穷丫头

    校草恋上穷丫头

    她贪钱,不过是因为被老爸拖了一身债;她迟到,不过是因为打工太晚的缘故;她脾气不好?笑话,你不来惹我我会无缘无故冲你发脾气!同事说:“把钱和帅哥放在一起,她绝对是那种直接无视帅哥,只对钱冒星星的女生。”校草说:“我们交往吧。”会长说:“我不是讨厌她,只是不喜欢。”贵族公子说:“你家在哪。”某女吼一声,“你银行卡密码多少?”
  • 人鱼恋情之姚桃

    人鱼恋情之姚桃

    姚桃,一个刚出道的明星。人家穿越,她也穿越。人家穿越成绝世美人,她也是。但是……天啊!谁能告诉我这条鱼尾巴是什么回事?!姚桃尖叫道。原来如此,她是梦幻王国(就是人鱼王国啦~~)的三公主,名叫蓝雅灵,十六岁,是梦幻王国最受宠的公主。嘻嘻,虽然是条鱼,但起码也是条公主美人鱼,不当白不当。哇哇~~好无聊啊!咦?不如…嘻嘻(某女奸笑)
  • 猎奇征途

    猎奇征途

    在水晶骷髅神秘力量的牵引之下。一对情侣来到陌生的“地球”。分隔无法阻碍二人的思念,历尽一切只为信念、只为彼此相拥的那一刻。同伴、敌人,都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爱情、亲情,拼了命也要守护。解开一个个谜团又如何,站在世界巅峰又如何。都不及你那微微一笑。回望此生,只愿有你相伴。(标注:此书会有许多吐槽、恶搞、动漫成分、不喜勿入。)
  • 宠妻成瘾

    宠妻成瘾

    誓言不如行动,发誓并不能给爱情保鲜,很多时候承诺有多酸,誓言就会有多荒唐。苏涵:“我是不是原配变小三儿了?都市中男男女女的爱情故事!”
  • 凰霸天下
  • 异世火影纵横

    异世火影纵横

    带着来自火影世界的强大技能,穿越到了一个强大的世界,附身在一个绝世废材的身上,他的人生已然改写,切看在这里还会发生什么……
  • 舌尖上的星空

    舌尖上的星空

    这是属于强者的时代,这是每个吃货梦寐以求的乐园。念能力与美食细胞碰撞,奇异食材和星座宝具摩擦!欢迎来到美食纪元!当困于自身桎梏的少年,偶得新东方烹饪学院传承,从此吃遍星空。
  • 倾世女御医

    倾世女御医

    她生来一副天眼可辩鬼魅。她生来一双巧手,可杀人于无形。曾经艳名在外的顾三小姐一夜暴毙。一杯鸠酒,万鬼噬心,每月子时必然毒发,皆是二姐顾语兰施与她身。此乃蚀骨之痛。当年她全府因冤被杀,除了她无一生还。皆出自那大兴新帝之口,颜相之手。此乃灭族之恨。侥幸不死,重获新生,旁人从她身上拿走什么,她便立誓在旁人身上十倍奉还什么。发誓此心只为自己而生,毁掉那人江山,掏空那人权势,她眼睛眨都不眨。他许她权贵,却要她真心。真心?她的字典里,从来不曾有过!(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