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33400000005

第5章 兴国八议,一表衷肠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海瑞到江西省兴国县任知县。参照《海瑞集》上册的《招抚逃民告示》等材料,可以看出当时的兴国县已有大批贫苦农民逃亡到县城二十里外的地方,“寥寥星屋,不及十余家”。人丁凋落,村里萧条的景象令人触目神伤。海瑞明察暗访,迅速找到问题的症结,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明初的屯田制度被破坏。

明朝初年,兴国县有一大部分农田是军队的屯田,这是灭元兴明、休养生息,达到民有食、兵有粮的行之有效的一种制度。到了明朝中叶,军队侵占了与屯田相毗邻的民田,叫做“余田”,多达六百多亩,农民丧失了自己辛苦经营的熟田,又无处诉怨,不得已逃亡异乡。

二是冗官乱政和赋役太重。

冗官,主要指的是兴国县的隘长。兴国设有许多隘所,负责要冲之地的治安保卫;隘所里的负责人称作隘长。问题出在隘长的人选身上,他们大多数不称职,以致隘所“不能诘奸缉盗,专一吓骗商民”“一有警闻,便逃之夭夭”。因此,人们主张废除隘所。海瑞经过一番调查分析,认为隘所不应废除,因为隘所的设立是必要的,治安、防盗、护民的作用不能忽视。问题出在地点的设立和隘长的人选上,只要真正选择建立交通要地以及重新选派隘长,就能彻底解决问题。

冗官还可特指一些奸狡之吏。他们不安其分,不尽其责,还享有一官之禄。对此类官吏,海瑞主张一律裁撤。

海瑞对兴国县历年派征的粮食进行数字统计,认为农民大量外逃,造成早已开垦的田地片片荒芜;而熟地沃土又被军屯所占,逼迫丧失土地的农民举家逃亡,四处流浪,形成了恶性循环。

依据兴国县历年派征纳粮数字,可作如下统计分析:自嘉靖三十年(1550年)至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间,每年派征粮银为8300万两;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后逐年增加;海瑞1562年到任兴国知县,朝廷向兴国县派征粮银总数为13200石,每年每石折银数猛增。又据《均徭册式》(《海瑞集》上册)所云:“当时,钱粮正供有额,独均徭官为私,时有增益。”由此可见,繁重的赋税、徭役是兴国县农民外逃的根本原因。

面对上述严重问题,地方官员和朝廷官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仍然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而兴国县的百姓则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解除贫民百姓的疾苦,当务之急就是改革政务。于是,海瑞提出闻名于世的《兴国八议》,即“一议屯田”“二议地利”“三议隘所”“四议均赋役”“五议红站马船”“六议招抚逃民”“七议哨官”“八议冗员”。

以上八个方面的改革方案,上报江西巡抚和朝廷,海瑞强烈请求上司,特别是主管民政事务的布政史速来兴国县体察实情,全面调查兴国县以及其他各县的丁粮派征的虚与实,重新调整派征粮银数据,重新公平合情合理地分配田赋、徭役指额。

海瑞坚决主张还田于农,在重新丈量军队屯田的基础上,把军队不断侵占的“余田”如数归还给农民。在“六议招抚逃民”之策中,海瑞广泛宣传“此有余有”“彼有余民”的招抚政策,即呼吁居住在人口密集的江西地区的农民,迁移兴国开荒种地,共同发展农业生产。

《兴国八议》的改革方案,在海瑞的倡导下施行一年多,核清了军田、“余田”和农田,裁减了冗官、冗员,减轻了人民群众的负担,收到了抚境安民的实际效果。

其后,海瑞又率先在兴国县推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是明朝首辅张居正进行经济改革中的重要内容:“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一概征银,官为分解,雇役应付。”

海瑞坚决贯彻“一条鞭法”,改变以前赋、役分别征派的办法,把兴国县的赋税和徭役中的各种项目统一编派,汇总为一项征收。

从“兴国八议”到“一条鞭法”的实施,不仅相对减轻人民的负担,而且使一部分人摆脱了劳役的束缚。还有,赋役一概采取征银之法,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以说,海瑞在兴国的改革措施是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的。

同类推荐
  • 拉斐尔

    拉斐尔

    拉斐尔(1483~1520)Raphael意大利画家。1483年4月6日生于乌尔比诺,1520年4月6日卒于罗马。原名拉法埃洛·圣乔奥。自幼随父(乌尔比诺公爵的宫廷画师)学画,后又转入佩鲁吉诺门下,1500年出师。拉斐尔早期作品就显露出非凡的天才。21岁时画的《圣母的婚礼》不仅表明他充分吸收了佩鲁吉诺的艺术精华,而且后来居上,无论构图与形象塑造都有所创新。尤其是画面的平衡,背景的描绘,圣母玛利亚及其夫约瑟形象的端庄、文雅,均为前辈画家作品中所罕见。1504~1508年他居留佛罗伦萨,那里一度恢复的共和政治、民主精神和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了他。
  • 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王大珩传

    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王大珩传

    一百多年前,西方的一位战略家就曾经说过:一个民族如果输掉了科学,也就输掉了未来。王大珩从来就有他独特而深刻的思维,面对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他放弃了继续深造,选择了光学玻璃制造与研究。回国后,一句“馆长就馆长,只要能做事就成”,他挑起了仪器馆的大梁,工作很快就有了起色。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常把这句话常挂在嘴边:没东西就找王大珩要去!1958年,长春光机所以研制高精光学仪器和光学玻璃的“八大件一个汤”而闻名全国科技界。“原子弹、导弹中的光学设备一定要让长春光机所来做!”钱学森的这句话一锤定音。晚年的王大珩以一位战略科学家的眼光与智慧,成为倡导中国的“863”计划第一人。
  • 名人传记丛书——李世民

    名人传记丛书——李世民

    本书写了李世民如何从从战功赫赫的少年英雄成长为励精图治的伟大帝王的人生历程。他少年时驰骋于战场,所向披靡;成为帝王后,广纳贤才、收服四夷,开创了流传千古的“贞观之治”,终成为文武兼治的一代圣帝仁君。
  • 中国病人·袁世凯1:亡清之鹄

    中国病人·袁世凯1:亡清之鹄

    本书的重点落在一个“病”字上,国家病了,个人病了。国家之病在于转型之难,共识破裂。纵览青史,当统治阶级不得不回应民众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诉求时,往往会打大文化牌,将“病灶”推到道德上,转移视线地告诉大家:只要每个人都正心诚意了,社会风气自然就好了,无需改变制度。于是,唯制度论者和唯文化论者开始死掐。个人之病在于每一个体最终都无可避免地变成了他曾经厌恶和反对的那个人。突出的代表便是袁世凯。
  • 旋律的霞晖——吴祖强传

    旋律的霞晖——吴祖强传

    吴祖强是中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几十年来,他既在音乐创作方面硕果累累,又为中国音乐界培养了一大批硕士生、博士生,更是中国音乐取得发展、走向世界的带头人。本书介绍了吴祖强令人称羡的音乐学习经历及他创作的优秀作品,并分析了他为中国音乐事业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全书约12万字,按时间顺序分为八章,作者在各章中结合大的时代背景,对吴祖强音乐生涯的各个阶段进行了描述。
热门推荐
  • 巨矢

    巨矢

    苹果砸在牛头上,砸成猪头是悲剧,砸出一串草泥马是喜剧,砸出万有引力便成了正剧。一切偶然中藏着必然,一场地震与雷公电母的邂逅,造就一个悲喜交加的传奇。青春当飞扬,时至英雄归;陈规朽时,矩在手,弹指化飞灰!
  • 生理卫生与健康

    生理卫生与健康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而只有健康才会让我们觉得人生没有白走一趟。本书涵盖了生活中的各个部分,详细解说了人体的各个部位,以及衣着饮食对人体生理健康的影响。另外也叙说了不食习惯对我们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教导青少年怎样关爱自己的生理健康,让我们远离疾病的折磨。
  • 棋落无悔:天下亦为局

    棋落无悔:天下亦为局

    前世,她与自己的挚爱自相残杀;今生,她在大婚之夜被夫君杀死。顾蝶舞啊顾蝶舞,你怎么能在同一个地方摔两次呢,呵呵,你可真是笨啊,不过......终于可以休息了......
  • 恨天录

    恨天录

    一部天录,六世更迭,循复环往,永恒之轮。
  • 自道林寺西入石路至

    自道林寺西入石路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情剑客胡蝶传

    绝情剑客胡蝶传

    关于绝情剑客胡蝶的种种传说在江湖中早已流传,尽管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他是近年来江湖中最顶尖的剑客。
  • 家里有个女明星

    家里有个女明星

    不知何时起,我们开始变的只讲现在不念从前,是岁月改变了我们的本真,还是人性的本质就是薄凉!追忆那段荒诞岁月里的爱恨情仇,侃一侃我曾用生命去维系的那些人,那些奇葩的故事;还有那闪烁在城际边,看不见的灯火……
  • 相遇你,已无憾

    相遇你,已无憾

    一座初中,两位同学。即使你再差,我也不嫌弃你
  • 大宅门内话管理

    大宅门内话管理

    本书打破了常规管理类丛书的编排模式,分别从大宅门三代掌门人的自身管理特色入笔,基本上涉及了管理的各个环节。白萌堂的沟通管理,选人用人,核心竞争力,权力,决策管理;白文氏的战略管理,人际关系,品牌管理,激励机制,危机与风险;白景琦的创新管理,资金管理,企业文化,计划管理等。全书均从分析剧情入手而展开议论,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语言引导读者兴趣盎然地学到管理的知识,同时在每一大章的开头还有对人物的介绍以及对其管理特色的点评,每小节的结尾还有一些补充的小常识,希望以此能激发读者的灵感,为现代管理者拓展一些新的管理思想。
  • 麒麟窥天塔

    麒麟窥天塔

    大学毕业应届生李昊,善良,单纯,工作努力,却因为车祸断臂,从此自卑,宅,被公司处处欺负压榨。社会的黑暗面让少年心如钢铁,硬如磐石,他痛骂上天意外得回报,得麒麟窥天塔,一窥人间疾苦,二窥武者之途,三窥升仙之路,四窥仙凡之恋,五窥转生劫,六窥轮回苦,七窥天地蕴,八窥天地之规则,九窥破苍穹。九九归一,天地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