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37600000010

第10章 会馆的兴起与意义(1)

§§§第一节 商人会馆简介

中国古代的“社”是一种民间的自治组织,按照民意自发形成的以敬神为中心的自治机构,中国的商业行会,就起源于民间的结社习俗。随着商业发展,汉唐时代政府实行坊市制,工商业户在固定的坊市内按商品类别排成行列,称之为行。唐有二百二十行,宋有三百六十行。盛唐时,在坊巷乡间出现了一种以亲睦、教养、经济上相互帮助的机构“社邑”或“社”,唐天宝七年(748年)已流行全国。伴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商人会馆也相继出现,会馆的称谓出现于明代,到了清代便开始盛行起来。开始时并不为商人所专有,即会馆的性质不是单一的,甚至一些黑社会性质的组织也成为“社”或“会”,但是,本章所说的会馆,是指商人或与商业有关的会馆。

由于经营商业人数不断增加,商业活动范围也不断扩大。各个地方的商人流散于全国各地,如前述的山西、徽州商人,其足迹可谓遍及全国各个角落。这些流寓在异地他乡的商人,必须靠战胜别人求得生存和获取利润,这样,就出现了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激烈商业竞争。

竞争既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商品经济继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从积极方面说,竞争起到了促进企业技术改革、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生产力的作用,从而使商品数量品种增多,反过来又推动了商业的繁荣。而商人会馆的出现也可以说是竞争的产物。从它的客观结果看,明清时期的会馆具有三个基本的功能:一是促进竞争;二是遏制竞争;三是与封建统治者协调关系。表面看起来这似乎是矛盾的,但事实却是如此,这正体现了矛盾的统一性。所谓促进竞争,系指聚集本族本乡本地商人的力量与他族他乡他地的商人竞争,并想方设法在竞争中取胜。所谓遏制竞争,则指遏制同族同乡同籍或同行业商人间的竞争,以维护各自既得的商业利益,即所谓加强团结、一致对外。当然,从社会的角度看,这种遏制竞争对商业发展有害无益,发挥不出市场竞争特有的优胜劣汰的功能。因此说,商人会馆的出现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亦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尤其它带有浓厚的封闭性,更是商业发展的障碍,商品经济愈发展,它所起的阻碍作用也愈大。归根到底,商人会馆是为了维护本族本乡本土商人集团的利益而应运而生的机构。

一般说来,商人为了竞争的需要,首先按地区结成了一些帮,如陕西帮、山西帮、徽州帮、广州帮、潮州帮、山东帮等。但也有以所经营的商品类别而结成的行帮。例如,丝绸帮、布帮、皮货帮、菜帮等。行帮也不是行商坐贾的商人所专有,在诸如手工业等经济部门中也存在有其他性质的帮。可以推知,行帮的出现早于商人会馆。据记载,明万历时期陆续出现会馆,如“京师五方所聚,其乡各有会馆”。山西商人创办的颜料会馆,即是在明代中叶建立的。福建延邵会馆(后又分为邵武与延平两馆),也是在万历年间,由延平、邵武两地的纸商出资兴建的。这似乎可以证明,商人会馆出现于明代,但是,其真正盛行却是在清代,尤其在雍正、乾隆年间最为兴盛。由此看来,会馆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是明中叶出现;二是康熙朝盛行;三是雍、乾期鼎盛;四是嘉、道期衰落,并逐渐由公所取代。这一发展过程表明,清代的商业确比明代发展。在清王朝统治的北京,就有数百个大小会馆。其中商人会馆占有一定比例。在河南开封,会馆林立,有浙江会馆、两湖会馆、安徽会馆、山西会馆、江苏会馆、两广会馆、江西会馆、云南、贵州、四川会馆、盐梅会馆、八旗会馆等。其他城市尤其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都设有不同地区的会馆。

嘉庆以后,会馆开始收缩,并且出现了由名为公所的工商组织予以取代的趋势。至道光年间,苏州的公所已有十五个。公所出现之初,有“会馆者,集邑人而立公所也”的说法,所以它与会馆的性质几乎没有区别。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的职能逐渐出现差别。一般说来,公所以行业命名者多,会馆以地区命名者多。从性质上说,会馆多是商人的组织,公所则趋于向手工业者的组织发展。当然,两者也有其他一些不同处,如会馆一般都接待同乡人居住,公所则不然。这也说明,会馆的浓厚的乡土观念是商人会馆的特征之一,也是各商人会馆的宗旨。几乎所有的商人会馆,都以“联乡情,笃友谊”为标榜,并有一套理论。譬如,“籍同里井者,其情较洽;籍同里井,而于他乡遇之则尤洽”;“会馆之设”,“联同乡之谊,以迓神庥也”。为了使会馆具有凝聚力,不同地域的会馆内,都有各自崇拜的偶像——各地风俗崇拜的神。苏州烛业东越会馆供奉的是“关圣大帝”,上海的泉漳会馆,既“仰赖天后尊神显庇”,又仰赖“关圣尊神灵佑”,所以,“两者皆被供奉祭祀”。总之,各会馆所供奉的偶像,因不同地区而各异,但其目的都是为了唤起家乡意识,吸引同乡人。这进一步说明了商人会馆的封建性和强烈的地域观念。从宏观上讲,这是封建迷信,是落后的,从具体上看,在一定的时间内又起了有益的作用。

商人毕竟是商人。他们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赚钱。建立会馆也不外是为了减少损失赚更多的钱。正如《吴阊钱江会馆碑记》中所说:会馆之设是为了“通商易贿,计有无,权损益,征贵征贱,讲求三之五之之术,无一区托足,则其群涣矣”。即是说,会馆设立的宗旨是为了商人之间互通行情,计算盈利与亏损,评议商品价格,交流经商的经验,团结本籍与同业商人不使涣散,保持同乡、同行业在当地经商的权益,以利于战胜竞争者,获得更大利润。

在与牙行的斗争中,商人会馆也起了应有的作用。牙行多是官办,即官牙,他们垄断物产,控制市场,对商人竭尽敲诈、勒索之能事,影响了商品的正常流通。会馆则在团结商人与牙人斗争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北京的《创建黄皮胡同仙城会馆记》中说:“称会馆,何为也?为里人贸迁有事,祃祀燕集之所也。其称仙城,何也?昔馆西城,士大夫私焉,系之广州也;今馆中城,商旅私焉,不系之广州,所以别也。别而又称仙城,犹广州也。始里之辐辏京师者,则有若挟锦绮者,莫不曰:吾侪乃寄动息于牙行,今安得萃处如姑苏也?既而裹珠贝者,琉璃翡翠珊瑚诸珍错者,莫不曰:吾侪久寄动息于牙行,今安得萃处如湘潭也?既而辇药之若桂若椒者,果核之若槟若荔者,香之若沉若速若檀若美人选若鹧鸪斑者,莫不曰:吾侪终寄动息牙行,今究安得萃处如吴城也?凡十数年,是图会馆。”这说明会馆是为了摆脱“牙侩因得以肆其侵凌蚕蚀之私”和商人自身“寄动于牙行”的被动局面而设的组织。

综上所述,可见商人会馆出现与盛行的重要原因,即在于商人之间的激烈竞争。商人会馆至少起了这样几点作用:一是敦睦同乡之谊;二是维护同乡同行业经济上的共同利益;三是有利于对牙行的抗争;四是聚集同乡同行业的力量与他乡、他行业商人竞争,并力图取胜;五是联络商人感情,沟通经济信息;六是为商人洽谈生意提供了场所。

商品经济条件下必然出现竞争,尤其当商品经济需要这种竞争,以刺激其进一步发展时,它的出现就更有积极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商人会馆的存在与发展,便阻碍与缓和了竞争,也就影响了商品经济内在要求的扩展。商人会馆的消极作用,正是由于它自身的局限性所带来的。其突出的表现便是浓厚的封建性、地域性和强烈的排他性与宗派主义,这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封闭思想的产物。以迷信神灵相号召,束缚了商人的思想,严格的规约,使同乡同行业之间不能进行竞争,保护了落后,这样的组织必然是封闭和保守的,而商业自身发展的规律,则要求开拓和灵活。因此,当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尤其是资本主义萌芽有所生长的时刻,会馆的消极作用也就更加明显。嘉庆、道光以后,会馆迅速衰落,而公所的组织急速兴起,究其原因,恐怕就在于公所开始冲破了地域、乡土观念的界限,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第二节 晋商的会馆

行会与会馆有时互用。晋商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以及利益自卫,是通过其自治机构——晋商行会实现的,而且政府对社会经济的管理,也常常依靠晋商行会来实现。

同行商人组织起来的自治社就是商业行会,山西商业行会发生于何时,史料记载很少。现有史料说明,大约在明代万历年间(16世纪中期),晋商行会就已经很完善了。晋商行会组织名称似乎始终没有统一的规范,各依自己的信仰及偏好而命名,有的叫“社”,有的叫“会馆”,后来有的改称“公所”或“公会”,有的改用商会。晋商行会,还都崇拜某种偶像,以作为联结社友的纽带或精神支柱,多数晋商是祀奉关帝的,他们尊三国时的名将关云长为财神,以关公的义气教育约束同行,以关公的武功保护财产安全和经营隆昌。除崇拜关云长为保护神外,还有少数行会又供奉自己的行业神灵,如牲畜行崇拜马王,酒饭行供李白、杜康,铁行供老君,纸行供蔡伦,理发行供罗祖,油漆核彻行供吴道子,修鞋行供孙胶,肉行供张飞,票号供金花圣母,银钱行供金龙四大王等等,但它们都不排除关云长,关帝是山西商人共同崇拜的偶像,所以山西商人每到一地经商,一经发展,便集资修建关帝庙。清代归化城有七个关帝庙,他们在这里开会议事,关帝庙就是行会的办公地点。山西商人会馆遗址散布全国各地,现今保存较好的还有很多,如苏州全晋会馆、洛阳山陕会馆、开封山陕会馆、聊城山西会馆、阜阳山西会馆等等。据一位日本学者说,他曾听老人们讲他们家不远的街也有一家山西会馆。山西商人所到之处,大多留下他们的行会遗迹。

晋商行会的目标,可以从北京的山西票号商人行会章程中得到了解:“商会之设,原所以联络同业情谊,广通声息。中华商情向称散涣,不过同业争利而已。殊不知一人智慧无多,纵能争利亦属无几何,不务其大者而为之。若能时相聚议,各抒所见,必能得巧机关,以获厚利。即或一人力所不及,彼此信义相孚,不难通力合作,以收集思广益之效。兹定于每月初一、十五两日为大会之期,准于上午十一钟聚会,下午一钟散会,同业各家执事齐集到会,或有益于商务者,或有病于商务者,即可公平定议,禀请大部核夺施行。如同业中有重要事宜,尽可由该号将情告知商会董事,派发传单随时定期集议。”所以,行会的“主要的目的都是社会生活方面的相互亲睦,经济上给予扶助,即所谓保护共同利益。信仰本身是一种观念的东西,但‘社会’的中心一定依赖于信仰”。平遥颜料行于清乾隆六年在北京会馆碑记说:“夫事创始者难,继其志者亦复不易。我行朱辈,立业部门,祀梅梅,葛仙翁,香火悠长,自明代以至国朝,百有余年矣。”北京临襄会馆碑记:“朋友居五伦之—,四海之内,以义相投,皆为兄弟。然籍同里井者,其情较洽;籍同里井而于他乡遇之则尤洽。”“遂各筹同乡会聚之地,及停柩厝棺之所,与夫永久经费之预备。于是会馆义园置产之建设,因之以起。意至美,法至善也”;“各捐资财,置买地基,创建会馆……以叙乡谊、通询情、安旅故,商为盛举”。可见,晋商会馆的目标就是联络同乡同行,实行自我管理,约束同行,保护同行利益。简言之,自治、自束、自卫。既是自治,自然以一种信仰为精神支柱,以行业和地域神灵的崇拜来实现联络,实现自我约束,同时订有共同遵守的行会纪律。行会纪律为会(社)规,既然立会(社),必然有自己的会(社)规。

从晋商行会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与它的组织制度可以看出,它是一个封建商人的团体,是民间商人的自治、自束、自卫的组织。

晋商行会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为以下几点。

(1)组织市场公平交易

晋商行会维护市场公平交易,不仅是因为山西商人做生意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同时也是行会取信政府,维护本行会员利益的必然之举。所以晋商行会经常根据需要,在政府支持下,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并付诸实施。清雍正二年(1724年),河南省赊旗镇因市场上戥称问题,经行会协商立石道:“原初,码头买卖行户原有数家,年来人烟稠多,开张卖载者二十余家,其间即有改换戥秤,大小不—,独网其利,内弊难除。是以合行商贾会同集头等齐集关帝庙,公议称足十六两,戥依天平为则,庶乎校准均匀,公平无私,俱各遵依。同行有和气之雅,宾主无暴戾之情。公议之后,不得暗私戥秤之更换,犯此者,罚戏三台。如不遵者,举称禀官究治。惟日后紊乱规则,同众察明县主蔡老爷,发批钧谕,永除大弊。”到同治九年(1876年),又重刻石,告示商民,以维护市场公平交易。

(2)整理货币维护经济秩序

清朝末,市场上不法之徒,私造沙板钱,冒充法定制钱流通,归化城一带到光绪年间,沙钱愈来愈多,为维护经济秩序,归化城各行会积极配合当局,整顿货币。经各行会负责人与德高望重的长者共同协商,决定在三贤庙内设立交换所,让人们以同等重量的沙钱换取足制钱,并将沙钱熔毁,铸成铜碑一块,立于三贤庙内,上书“严禁沙钱碑”,碑文写道:“如再有不法之徒仍蹈故辙,家官究治,决不宽恕。”立碑经理人为归化城十五社与外十五社。这是光绪十五年(1889年)的事。类似此种记述,还有海窟龙王庙内《重整四农民社碑记》所述关于处理商人使用短百钱问题的情况,南茶坊关帝庙内《整立钱法序》所述对钱业行会宝丰社短百钱抽拔整理情况等等。晋商行会为维护正常货币流通,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3)维护同乡或同行商人的利益。如山西在北京建有河东烟行会馆,乾隆时,由于“易州烟庄牙侩为奸,行中不通交易者几乎经年”,后来依靠会馆力量与牙行交涉“卒获胜利”。山西在北京营销桐油的商人,则通过会馆借官府之力限制了牙行的勒索,于是在山西颜料会馆立碑为记。洛阳的潞泽会馆《老数目志碑》,则记载了嘉庆十九年(1814年)潞泽会馆以商团名义,向当地税收部门交涉减少梭布税收的事情,此案历时一年,潞泽商人胜诉。又有晋省商人在京开设纸张颜料、干果、烟行各号等,联络乡谊,共守成规。光绪八年(1882年)十二月,有牙行六吉、六合、广豫三店,突兴讹赖之举,凡各行由津办买运京之货,每件欲打用银二钱。众行未依,伊即在宛平县将晋商纸行星记、洪吉、源吉、敬记四号先行控告。光绪九年四月,有晋商干果行的永顺义、颜料行的全升李、烟行的德泰厚等,在大兴县将牙行呈控。五月内,经大、宛两县会讯断结,谕令纸张众行等,各守旧章,并不准牙行妄生枝节,须颁发告示,各持为凭。获得解放的商人,对此深表感谢,“自今以往,倘牙行再生事端,或崇文门税务另行讹诈,除私事不理外,凡涉同行公事,一行出首,众行俱宜帮助资力,不可藉端推诿,致失和气。使相友相助,不起半点之风波。同泽同胞,永固万年之生业”。可见,会馆在维护同乡或同行商人利益上,发挥了一定作用。

同类推荐
  • 你的管理错在哪里?

    你的管理错在哪里?

    人最怕没有自知之明,领导者与管理者最怕没有知人之明,企业中的各个管理层用人不当、角色错置的状况相当普遍,最该清醒警觉、智慧决断的领导者在用人方面却难逃权力与人性的考验,本书经过对众多知名企业的管理进行详细考察和思考,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探讨了管理各环节应注意的各种问题,总结出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 轻公司

    轻公司

    李黎和杜晨在《IT经理世界》上发表了一篇封面报道《轻公司》后,迅速在传统行业及互联网行业产生极大反响,无论是老牌的传统企业、创业公司、风险投资商,都视这篇文章为新商业宝典,甚至有业界人士评价,这篇文章拯救了中国的电子商务。“轻公司”一词也在近几年频频出现在商业峰会和媒体上,成为商业精英们讨论的焦点。
  • 经营一家最赚钱的酒店

    经营一家最赚钱的酒店

    有人说酒店就是在一幢大楼里,有几百个客人正在消费,又有几百个员工正在为客人服务。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每个人都是服务生。提供满意的服务,就是酒店管理的归宿。如何提高酒店服务水平,让顾客满意,如何提高管理能力,经营一家赚钱的酒店?阅读本书,你可以找出你酒店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症下药。
  • 二十几岁女人的理财圣经

    二十几岁女人的理财圣经

    本书是新时代、新时期专门为年轻女性打造的理财经典书目。致力于教女人如何省钱、挣钱、投资、制定理财规划等多方面内容,涉及范围从单身女性到做妈妈的女性。目的在于让二十几岁的女性读者掌握理财的方法,从此告别“月光”的狼狈,早日走上“财女”路。
  • 销售胜经:销售精英的10项修炼

    销售胜经:销售精英的10项修炼

    系统地阐述了如何才能把自己打造成为一名销售精英,从培养积极的销售心态、销售中懂得主动出击、坦然面对你的客户、包容与接纳你的客户、坚持不懈才能赢得销售、合理使用销售攻心术、巧妙应用销售技巧、与客户快速达成成交、将服务延伸到销售全程等九个方面。
热门推荐
  • 残爱之璀璨

    残爱之璀璨

    当一个残疾人士遇到现实中的认识,交际,学院,社会时,他会遇到什么?他会就此罢休还是会抒写自己靓丽的人生,敬请期待!!!
  • 读懂王国维

    读懂王国维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徐志摩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徐志摩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 都市壶中仙

    都市壶中仙

    宁凡被一个从酒壶里出来的老头给坑了,结果发现自己代替他被禁锢到了酒壶之中,唯有为9999个人实现他们的三个愿望,功德圆满才能恢复自由。每为人实现一个愿望,就能获得一道仙力。而仙力是学习和使用各种仙法的必要条件。想要获得自由,回到家人身边,他唯有想尽一切办法......
  • 倘若星光重聚

    倘若星光重聚

    她意外穿越,成了她的王妃,而他却不爱她。她陪他度过生命的低谷,在一次次成长中爱上他,而他敬之,远之,偏偏不爱之。当星光重聚,她重回现代,她对他说:"真可惜啊,还是没能等到你爱我。"他在她离开后忽而想念,却发现早已情根深种。倘若星光重聚,我是否还能再看你一眼。
  • 妖神塔

    妖神塔

    万年前,妖神龙霸天纵横三界威震四方,是为三界之中第一强者!可惜,却因为自己精心炼制的一件逆天灵宝,引起了众多神界强者的贪婪之心;从而,引发了一场波及整个三界的浩劫!最后,纵然龙霸天神威盖世,依然陨落于众多神界强者的围攻之下!万年后,引发神界诸多强者陨落的灵宝,竟然流落凡界被一个乞讨为生的少年,捡来当做了随身饰品!
  • 星魂载体

    星魂载体

    看一个穿越之后的少年如何在这个世界立足,“哼!公平?只有拳头大,才能给你公平。你的拳头大你就是神”孔元龙挥着拳头说到。本文更新缓慢,请个位大神见谅。
  • 黑道公主的鬼魅殿下

    黑道公主的鬼魅殿下

    她从巴黎回来只是为了报仇她被仇恨蒙蔽了双眼为了儿时最好的玩伴报仇是那个人夺走了她的童年可在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复仇后她痛苦的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那个男孩了她深深的爱上了那个男孩那个自己要报仇的男人的儿子
  • 别闹,有鬼看着了

    别闹,有鬼看着了

    曾经有人告诉我,放下执念,你便成佛。可是,我连她的转世也无法寻找,如何放下。有人说,业火焚烧,可将佛也化成灰烬,你寻不到她,只是因为她根本进不了轮回。我想,这世上有没有什么重生之术,只要让她重新活过来。千百年来,碧落黄泉山水之间,仿佛过了很多世……眼前的少女渐渐的和她一点点的重合,少女说:“我给你做伙计吧。”我当时看着账本的手莫名一颤,却是故作淡定,头也没抬的问道:“你会什么?”少女自信满满的说:“我能看见鬼。”
  • 她和俏书生不能说的秘密

    她和俏书生不能说的秘密

    相传南陌的人个个善于伪装,也许我会在你最放松的那一刻在你的背后给你最致命的一刀。直到那个人说:善于伪装的人背后都会有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 后汉演义(上)

    后汉演义(上)

    蔡东藩先生的这套《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从秦汉写到民国,全书共一千余回,五百多万字,写了近二千二百年的历史;主本信史,旁征野史,取材审慎,观点平实,内容丰富,叙述有法,用语雅洁,自评自注,理趣兼备,洵为通俗史著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