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51700000008

第8章 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和历史贡献是多方面的,它在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归纳起来,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海上丝绸之路向外传播了中国种桑养蚕和织造丝绸的技术,改善和美化了各国人民的生活,同时也促进了我国丝织工业的发展。如三国时,遣使朱应、康泰访问扶南(今柬埔寨及周边一带)时,那里的男子还处于一丝不挂的愚昧阶段。经康泰建议,开始用中国丝绸制成衣服,才改变了那里百姓的裸体习俗,产生了移风易俗的影响。目前,世界有五十多个国家养蚕,最初饲养家蚕的技术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传入的。它推动了这些国家丝织工业的发展,同时,也为中国蚕丝出口开辟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刺激了我国丝织工业的发展和繁荣,从而促进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二,海上丝绸之路还把中国最早制造的瓷器和四大发明大量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国瓷器精美雅致,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中国瓷器传入国外以后,改变了其以往使用原始用具的生活习惯,这不仅改善了他们的饮食餐具,也改变了他们旧的生活习惯,美化和丰富了他们的饮食文化。四大发明向国外传播,促进了人类历史前进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世界各国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无法估计的。

第三,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把中国的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也把世界各地的文明带回了中国,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就以香料为例,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到宋代的各种医学著作中,以进口香料为原料的汤剂、成药不下二三百种。这些都大大促进了我国医学和药物学的提高和发展。此外,从各国传入的特产也不少,如珍珠、宝石、玻璃、象牙、犀角等等;各种动物如大象、犀牛、长颈鹿、斑马、狮子、老虎等等;各种农作物如棉花、番薯、玉米、向日葵、花生、烟草、西红柿等等。这些特产、动物和农作物正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它不仅改善和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生活,也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以及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海上丝绸之路还为中国带来了世界各地的语言、文学、宗教、哲学、医学、天文学、化学、数学、法学、戏曲等等,所有这些对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自唐宋以来,特别是从明代开始,闽粤江浙破产农民、海商为了去海外谋生,冲破海禁,经海上丝绸之路不断漂洋过海到世界各地经商劳动。很多人就留居海外,在当地婚嫁繁衍。这是造成海外侨民人数众多的原因。他们大多数是劳动者,对促进当地工农业生产、商业发展、城市建设、城乡经济和文化发展都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另一方面,虽然他们身在海外,但心系故乡,对中国的建设和革命也曾有过不少贡献。昔日的华侨,经过世代艰苦创业,他们后代中很多人今天已成为外籍华人,是当今海外华商中实力雄厚的企业家。目前,世界上有华侨、华人数千万,他们掌握的资本十分惊人,全球华商的资本积累已波及132个国家和地区。如今也有很多海外华侨纷纷回到中国进行创业,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可以说,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将中国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传至世界各地,同时,也传入了世界各地的先进文化,世界各民族互相兼容,兼收并蓄,丰富了各自文化的内涵。因此,海上丝绸之路无论是在推动中国历史还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上,都是功不可没的。

同类推荐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风俗礼仪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风俗礼仪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风俗习惯的传统,丰富的风俗礼仪或由历代统治者制定,或由百姓约定俗成,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俗文化,成为了老百姓彼此沟通情感的纽带和彼此认同的标志。书稿精选收录了八大类280个经典风俗礼仪,涵盖面较广,兼顾了知识性、趣味性,又辅以相关知识链接和精美图片,更增加了它的可读性。尤其对于青少年了解传统习俗传统文化大有裨益。这是一本雅俗共赏的明间文化大典。
  • 乡村拾遗

    乡村拾遗

    本故事集共有185篇故事,分为花草动物篇、风土人物篇、奇珍异物篇、乡俗玩物篇、民间传说篇等五篇,主要叙写了乡村业已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花草树木野生家养动物,乡土风情人物,以及许多奇闻异事珍物,乡村人吃穿住行趣闻异事,民间传说亲历等,是一幅幅乡村民俗画,是一部乡村民俗民风史,是典型的非遗文化遗产,弥足珍贵。
  • 民间演艺

    民间演艺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 国语智慧名言故事

    国语智慧名言故事

    《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分国记事的历史名才。该书以诸侯国为单位叙述史实,起于西周穆王十二年(前990年)西征犬戎,终于东周定王十六年(前453年)晋卿智伯被韩、赵、魏联合所灭,前后共五百三十八年,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语,共二十一篇。《国语》约成书于战国时期,关于《国语》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左丘明,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三国时吴国的韦昭在《国语解叙》中也认为《国语》是左丘明所作,与《左传》是姊妹篇。《国语》是我国第一部议论精辟、独具史识的国别史。它通过对话的形式阐发政治、军事、外交、经济、
  • 文明之旅——图话世界十二大古文明

    文明之旅——图话世界十二大古文明

    古往今来;多少故事都已尘封,多少城邦都已漂灭,从源远流传说故事到充满争议的古老文明兴起与崩解,那些失落在时间与历史之间的人类文明渐渐演化成了一个个神秘的不解之谜。结合最新研究成果,真实档案文献,配合大量精彩图片,重读消失的文明。
热门推荐
  • 异世为帝

    异世为帝

    21世纪的一个冷酷无情的杀手因为厌倦了日复一日的杀戮生活于是决定放下一切,去过平凡人的生活,但是在他得到组织允许准备离开时却遭到组织无情的暗杀,杀手在死的那一刻才觉得这才是真正的解脱。可是当他以为自己已经到了地狱的时候发现自己穿越了。
  • 愿望,笔记

    愿望,笔记

    每一朵雪花都浅藏着一个愿望,我们每个人都追随愿望一起飞。当我们撑开双手去接雪花时,心却有种隐忍的疼,好怕那雪花落入我的掌心,好怕我炽热的心会将他融化,可是他如此的美丽,我又不得不去追寻。
  • 镜海花缘

    镜海花缘

    九州上土,镜国末年,官军草菅人命,残害无辜,两江道柏江府一位小女孩家中被官军劫掠迫害,全家仅剩一人。乡邻们为其打抱不平。家国大义,爱恨情仇。波澜壮阔的一段历史传说,由此展开。
  • 天爵本纪之温情江湖

    天爵本纪之温情江湖

    一个看似娇生惯养的大小姐初入江湖一个看似飞扬跋扈的王世子逃离王府一个看似卑贱无闻的店小二暗中相助几千里奔走与追逐,从稚弱孩童到风姿少年,从蔚蓝海滨到白雪深谷。这里是血染的江湖,这里有泪染的情误,这是天爵在滚滚红尘中历练苦楚。家国命运,何去何从?爱恨情仇,前世今生,韶华与谁共?等我来写,待你来读……【天爵本纪】三部曲,首发正传【温情江湖】预计150W字。风格:淡茶味,轻武侠,不香艳,无OX。起于微时,止于洪荒。【10W存货,不断更,不成神。安心收藏,马上写新!】【天爵侠客茶吧180935047】
  • 九重天

    九重天

    “一朝得见九重天,乾坤玄黄天地变”——一句流传在修真界里无数年的话,但是却没有人知道这句话是何人所说,也没有人知道这句话存在了多久,甚至都没有人知道这句话里所说的“九重天”究竟是什么东西!
  • 月亮宝石

    月亮宝石

    作者威廉·威尔基·柯林斯,与狄更斯同时代的作家,两个都受到美国作家爱伦·坡的影响,柯林斯的作品更接受现代的侦探小说。月亮宝石——印度世代相传的一颗钻石。一个英国军官从印度佛寺掠走了这颗宝石,于是,这颗价值连城的宝石便传到了英国。此后,这颗被诅咒的宝石夺走了许多它的拥有者的生命。令人生畏的印度人若隐若现的身影,紧追着这颗宝石。
  • tfboys之你我的恋爱

    tfboys之你我的恋爱

    就是tfboys的恋爱。作者还小,更文不怎么快,和【我爱的人叫tfboys】里的人物一模一样,不是我抄袭,而是那也是我写的,不喜勿喷。
  • 为夭消得人憔悴

    为夭消得人憔悴

    五万岁,已是到了不小的年纪而她到了此时此刻,却依旧分不清欢喜同爱她自已为爱的是师父却不知师父的心自从那女子死后便是封了起来缠过、恼过、逼过最后连她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不是她要的她自以为若炎帝君不过是欺侮她她打死也不要成为他的妃子却不知他忘了过去,甚至差一点丢了她好不容易再次见到她,便是再也不能放手
  • 传奇妖父异界纵横

    传奇妖父异界纵横

    楚凌带着游戏中的终极武器和五颗可以孵化出BOSS级的彩蛋重生到了异世。热血的佣兵、绝世的美人、举手投足可以毁灭一座城池的元素修炼者,凶残的魔兽,恐怖的圣兽,无敌的帝兽,乃至魔神兽,一一呈现在他的眼中。神兵很牛有木有?看我从一把低级的斩马刀升级到传说中的天龙圣剑!彩蛋给力有木有?嗜血系BOSS、进化系BOSS、召唤系BOSS,一个都不能少!而且楚凌发现,他的神兵中,封印了一个极为恐怖的存在,那个存在交给他一系列逆天的功法……
  • 霸王别姬之风华正茂

    霸王别姬之风华正茂

    天哪,她怎么就这么倒霉啊!穿越成新娘也就算了,还是个哑女?最最关键的是花轿半路被劫,她竟被邪魅男子凌辱了?遭遇退婚不说,居然还被活人装棺!侥幸逃脱,她华丽蜕变,成为一代女奸商,更招惹美男无数,命运开始翻转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