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57600000020

第20章 好方法让你事半功倍(2)

古老师说:“从这三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计划的重要性,它是我们行动的指南,实现目标的途径!计划的制定,最好要符合自己的特点和能力,不能急躁,不要急于求成!比如说,很多同学每次为自己订计划时总是豪情满怀,热情高涨,恨不得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所有的东西都学完。因此定出来的计划看起来确实很漂亮,甚至连间隙的时间该干什么都确定得一清二楚。如果能够严格按这份计划执行下来,那学习效果确实是不用说的。但是,问题就在于,这样的计划要求太高,例如要求自己在30分钟内写完一篇作文,执行起来有相当的难度。这样,你往往不可能按正常的计划来实施,久而久之,最初的热情就会被浇灭了,而那份曾经让自己心情激动的计划书也就被束之高阁了。另外,计划最好能量化,比如用多长时间来做什么事,具体到哪一天做什么,没完成怎么办,这都应写入计划之中。”

同学们都开始思索,自己近期有没有制定学习计划;如果制定了,制定得详细不详细、科学不科学?自己按时完成计划了吗?

古老师顿了顿,又说:“再计划订好之后,我们就要开始逐步实施了。实施的效果怎么样,和自己会不会利用时间有很大关系!那些最有成就的人,往往都是最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有人做过调查,世界500家大企业的CEO至少每个星期要翻阅大概30份杂志或图书资讯,一个月翻阅100多本杂志,一年要翻阅1000本以上。那些CEO的工作无疑都非常忙,如果不善于利用时间,肯定是无法有那么大的阅读量和信息量的!再举几个伟人的例子吧——”

·果戈理的笔记本·

果戈理是俄国伟大的作家,他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小说、戏剧。果戈理有一个习惯,就是他每到一处,总不忘记带上他的宝贝——一个小笔记本。他把所听到的奇闻怪事、看到的风土人情、读过的警句、看书后的心得,都毫无例外地记在小笔记本里。

有一次,他请一位朋友上饭馆吃饭,直到服务员把饭菜全部摆上来了,他还在一个劲地埋头往小本子里写什么。他的朋友见了觉得十分奇怪,便好奇地问道:“你饭都不吃,在本子上写些什么呀,这么重要?”“哦,你不知道,真是太奇妙了,这份菜单对我太有用处了!”果戈理异常兴奋,像是寻觅到什么宝贝似的,不能自已。“那也得吃饭啊,看,饭菜都快凉了!”他的朋友催促着。

可别小看果戈理抄在笔记本里的这份菜单,后来他在短篇小说集《狄康卡近乡夜话》里,就用上了它。里面许多关于乌克兰的风俗习惯、民间传说、民歌谚语等,也都是从那本笔记本里得来的。果戈理的笔记本记录了很多宝贵的材料,为他在文学路上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丘吉尔善于利用时间·

1953年瑞典文学院作出一项很不寻常的决定:把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英国在任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爵士。尽管丘吉尔著作等身,早年确实发表过长篇小说,但是,瑞典文学院授奖给他绝不是基于纯文学的理由,而是为了表彰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不朽功勋。授奖时间的选择也很耐人寻味,因为那一年丘吉尔恰好完成这部卷帙浩繁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是丘吉尔根据他作为英国首相兼国防大臣的亲身经历写成的。全书约合中文360万字,共分六大部分,于1948—1954年间陆续出版。作为盟军三巨头之一,丘吉尔得以站在最高点上俯瞰二十余年的全球局势,展现并分析战争的起因和各国之间的利害关系、错综复杂的矛盾以及战争进程的各个阶段,牵涉到各国、各民族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众多方面。由于他的特殊地位,所掌握的材料广泛、全面而具有权威性。书中大量引用了政府文件、会议记录、来往通电以及他个人保存的档案材料,这些都是一般人难以接触到的,这部著作流传到今天,成了很宝贵的资料。

这部书的完成凝聚着丘吉尔的心血。为了著成此书,丘吉尔即使在打仗的时候,也注意随手记载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管局势多么艰难,条件多么恶劣,他都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了下来。正是这种随手记笔记的良好习惯,正是善于忙里偷闲、利用时间,使他不仅成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而且使他成为一位著名的作家。

讲完故事,古老师说:“要想做到合理安排时间,首先必须了解:不同的时间段适合学习不同的知识!比如说,对于那些需要大量的阅读、背诵的东西,可以安排时间比较长、精力比较充沛、不容易受干扰的时间段去做。为什么呢?因为阅读和背诵都很容易走神,眼睛盯着课本,脑子里却不知想到哪里去了。而且从开始阅读、背诵,到进入状态,至少需要一刻钟,你才刚进入状态,结果被边上的人打断了,就又得重新花上几分钟来集中注意力,这样,虽然花的时间长,学习效率却大打折扣。如果是写作文,就更是如此了,不适合在比较复杂的环境中去写,比如课间休息时,否则思路被打断几次,就很难有心境再重新构思了。那比较容易受干扰的时间用来做什么呢?可以用来做题,因为做题的时候,需要精力高度集中,会强迫你集中注意力;而且,即使被打断,思维也可以很快就续上,比如你下课前做了五道英语选择题,突然上课了,也没关系,过几个小时后再接着做,思维一点也不会受影响。那背诵什么时间做合适呢?背诵却很适合睡前去做,如学外语、背书、记单词、记公式等。心理学家实验证明,入睡前学到的东西,保持记忆的时间最长,由于睡前所学得到的信息没有受到干扰,清晰地记在大脑皮层上,所以我们早晨醒来在大脑没有接受外界刺激之前,应该及时回忆头天晚上睡前所学的内容,同时分辨清楚:记住了哪些?遗忘了哪些?然后翻开书本对照,如果发现遗忘了或记错了应立即纠正,尔后按着正确的再重新记忆。一般来说在起床后和睡觉前一小时背诵为最佳。”

同学们听了,纷纷点头,觉得古老师所言,大家其实平时也有些体会,只不过没有想那么透彻而已,以后要有意识地在不同时间段内安排不同的事情。

古老师继续说:“会合理安排时间的人,既会抓住大块时间的效率,也要善于利用小块的时间学习,积少成多!举两个例子——”

·三上三余·

为后世留下诸多锦绣文章的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认定:“余平生所做文章,多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也就是说,欧阳修是在利用睡觉、上厕所和骑马走路的时候来读书写作的。三国时著名学者董遇读书的方法是“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即要充分利用寒冬、深夜和雨天,发奋苦学。越是成就大的人,越是珍惜零碎的时间,因为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小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59倍。

·成功仅需四年多时间·

两个年轻人酷爱画画,一个很有绘画的天赋,一个资质则明显差一些。20岁的时候,那个很有天赋的年轻人开始沉醉于灯红酒绿之中,整天美酒笙歌醉眼迷离,丢掉了自己的画笔。

而那个资质较差的年轻人则没有。他生活虽然极为贫困,每天需要打柴、下田劳作,但他始终没有丢掉自己钟爱的画笔。每天回来得再晚、再累,他都要点亮油灯,伏案在破桌上全神贯注地画上一个钟头。即使在他做木匠走村串户为别人打制桌椅床柜的时候,他的工具箱里也时刻装着笔墨纸砚,休歇的短暂间隙,行路时的路边稍坐,他都会铺上白纸,甚至以草棍代笔,在泥地上画上一通。

40年后,他成功了,从湖南湘潭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上的一介凡凡木匠,成了蜚声世界的画坛大师,这个人就是齐白石。

齐白石成功后,曾和他一起酷爱过绘画的那个年轻人到北京来拜访他,不过,年轻时的同伴和自称“白石老人”的齐白石一样,也已经是个年过六旬的老人了。两个人促膝交谈。齐白石听他慨叹美术创作的艰辛和不易,听他述说对自己从事绘画半途而废的深深惋惜,听完莞然一笑说:“其实成功远不如你想的那么艰辛和遥远,从木艺雕刻匠到绘画大师,仅仅只需要4年多的时间。”

“只需要4年多一点儿?”那个人一听就愣了。

齐白石拿来一支笔一张纸铺在桌上给他计算说,我从20岁开始真正练习绘画,35岁前一天只能有一个小时绘画的时间,一天一小时,一年365天,只有365小时,365小时除以24,每年绘画的时间是15天。20岁到35岁是15年,15年乘以每年的15天,这15年间绘画的全部时间是225天;35岁到55岁的时候,我每天练习绘画的时间是2小时,一年共用730小时,除以每天24小时,总折合是3l天,每年31天乘以20年合计是620天;从55岁至60岁,我每天用于绘画的时间是10小时,每天10小时,一年是3650小时,折合152天,5年共用760天。20岁到35岁之间的225天,加上35岁到55岁之间的620天,再加上55岁到60岁时的760天,我绘画共用1605天,总折合4年零4个月。

4年零4个月,这是齐白石从一个乡村懵懂青年成为一代画坛巨匠的成功时间。很多人对齐白石仅用了4年零4个月的时间便取得成功很惊愕,但何须惊愕呢?其实成功离我们每个人并不远,成功也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只要你坚持,只要你勤奋,成功的阳光便很快会照射到你忙碌的身上。

不要畏惧成功的遥遥无期,成功其实不需要太长的时间,用上你发呆或喝咖啡的时间已经足够了。

古老师说:“会利用细小的时间学习非常重要!如果你每天读15分钟书,你就有可能在一个月之内读完一本书。一年之后你就至少读过12本书了,10年之后,你会读过总共120本书!想想看,每天只需要抽出15分钟时间,你就可以轻易地读完120本书,它可以帮助你在生活的各方面变得更加富有修养。如果你每天花双倍的时间,也就是半个小时的话,一年就能读25本书——10年就是250本!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这正体现了‘积沙成塔’的道理!此外,合理安排时间,还体现在劳逸结合上,既要会学习,也要会休息!过久的身体活动,长时间的精神努力,过度紧张,睡眠不足,皆能形成厌倦疲劳的感觉。疲劳能使注意力涣散,产生分心现象,不利于学习。当疲劳来临时,一些本来容易解决的工作或学习问题,人们也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勉为其难。在疲劳状态下继续学习,不仅不会有正常的学习效率,而且,皮层细胞会因长期处于疲劳状态而受到损害,甚至出现神经衰弱,使正常心理活动遭到破坏。聪明的学习者,善于在自己的大脑产生疲劳前,及时转换学习的内容,或通过休息和运动转移兴奋热点,巧妙地把紧张和放松交替在每天的学习中,从而保持最佳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李晓磊这段日子正迷上了“方法”二字,古老师理论结合实例的讲述,让他听得只在心底大声叫好。这时,他边上的孟铁柱原本一直趴着,现在也慢慢地抬起头来。李晓磊相信孟铁柱刚才也一直在认真听古老师讲“方法”吧,相信他一定受益匪浅,呵呵!

古老师继续说:“刚才我讲述的,都是大而化之的方法,至于具体的学习方法,那就是数不胜数了,每位同学,都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及基础,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我这里也找了几份关于具体学习方法的资料,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积累式”学习与“分摊式”学习·

一位信奉桑代克的年轻学生满腔热情地一口气将同一个单词连续复习二三十次,但这个单词并不会因此就比一个只复习了六七次的单词更能被牢记在脑袋里。相反,早在100年前就有一些专业的心理学家通过精确的实验得知,与所谓的“累积式学习”相比,将复习分摊在一长段时间内进行,会更加容易记住所学习的东西,而且记得更牢。

要复习多少次呢?一长段时间又是多久呢?对于这个唐突但合理的问题,学界没有任何答案。举例来说,一名学生想要背30个外语单词,而且他一直不断地回想、记忆这些单词,直到他能正确无误地记住它们为止。这个过程我们称为“学习”。

如果他不以此为满足、想更进一步做到完全有把握不会忘记,而不断地把已经学过的单词重新复习时,我们就称呼它为“过度学习”。长久以来,这种过度学习都被认为是获得扎实知识最好的惟一的方式。

现今,有些教育学家认为过度学习是毫无意义的;就像在没有谷粒的稻草上打谷一样,徒劳无功。这场争论尚未有任何结论。但可以确信的是,仅只一次的过度学习是不会带来任何帮助的。只有将要学的同一样东西,以相同的方式在较长的时间里分次学习,才可以记得比较牢、比较久。这种过度学习绝对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绝对不是一个将学习有效化的方法,而是一个完全与有效性背道而驰的学习方式。

·集中注意力,读书才有效果·

好学生和差学生坐在书桌前学习的时间是一样的,可成绩却相差甚远,原因就在于对学习的专心程度不同。集中精神学习10分钟,要比一会儿想这个、一会儿想那个地学上1个小时更有效果。无论脑子多么聪明,如果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就不可能充分施展你的聪明才华。

想要培养注意力,最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清除身边可能会影响注意力集中的一切事物。如果桌子上摆放着一些好玩的东西,就为爱做小动作的孩子提供了开小差的机会,边玩边学,会直接影响学习效率。此外,学习前一定要准备好学习工具。如果学到一半再去找这个找那个,就会分散注意力。

同类推荐
  •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12堂必修课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12堂必修课

    通往高薪、高职位、高成就的第一本书!比尔·盖茨曾说如果抽走微软核心的20个员工,微软将一钱不值。可见,世界500强企业之所以能创造出亿万价值,其成功不仅仅是因为管理者,更是因为他旗下的员工。本书结合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真实案例,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的剖析和阐述,使得本书更具可读性和操作性。
  • 别让口才毁了你

    别让口才毁了你

    《别让口才毁了你》大致讲述口才是一门天入地的大学问,足以立身,足以成事。但也不必走向另一个极端,把口才能力看得高不可攀,实际上,口才水平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修炼达到你自己都想象不到的高度。口才是人生必须修炼的大智慧,也是做人成事的不可缺少的技巧。《别让口才毁了你》主要讲述了一些在日常生活和社交中,关键是工作当中,如何交谈,和不同的人群如何交流,告诉你说话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包含着很多复杂的道理。
  • 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

    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

    从古到今,正是这些伟大的人物促进了历史的发展,带来了人类的进步。阅读他们的成长故事,有益于我们熟悉历史,认识社会,懂得道理,明白人生。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汲取激励人心,催人上进的力量。他们成功的人生之路,能够激发我们更高的人生追求。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吸取他们前进道路上的教训,能够使我们事半功倍。
  • 卡内基给青少年的礼物

    卡内基给青少年的礼物

    你在家庭及学校生活得开心、快乐吗?如何面对同学的竞争压力?如何处理谣言?如何更受欢迎?
  • 百年哈佛教给学生的人生哲学

    百年哈佛教给学生的人生哲学

    本书以哈佛的人生哲学为主线,参考和借鉴了中外大量的先进的人生立志理念,寓创新意识于思维拓展之中,寓人生理念于案例研讨之中,寓能力培养于素质整合之中。
热门推荐
  • 苍玄傲

    苍玄傲

    三千年后,风行烈,雷鸣怒,百战成歌衣染血....这是山河大陆上流传很久很久的传说.....
  • 武仙证道

    武仙证道

    武之道为天下人,天下人成武之道。楚轩从现世穿越到圣洛大陆,后知回到自己的世界只有成就武道至尊,主宰天地法则,坚毅的他,凭借自己,除奸恶,灭妖邪,为武路证道,为天下人正道。最后成就武道仙尊,成为主宰……………
  • 穿越:王者归来

    穿越:王者归来

    她:21世纪的全能高手黑白两道的王传说她杀人的成功率百分百传说她冰冷无情却极为护短传说她在婚前被挚爱所杀她来到了魔心大陆————是天命所归?还是运气使然?既然重活一世,我定要为自己而活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龙有逆鳞,触之即死她的逆鳞便是她誓要守护的亲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百倍还之“且看她如何在大陆掀起——腥风血雨
  • 乱来的超能力

    乱来的超能力

    十五年前,一颗神秘陨石无声坠落。十五年后,小镇少年白稚逐渐发现自己身体的与众不同,普普通通的生活被乱来的超能力搅得一塌糊涂。各种匪夷所思的怪事接踵而至,他就像那引力场一般令群星汇聚。在这看似平静的地球上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人所知的秘密,且看白稚如何从校园走向世界,又是如何一步步揭露自己扑朔迷离的身世……广袤宇宙,繁星满天,你的命星是哪颗?
  • 逆天封鬼师

    逆天封鬼师

    你以为在21世纪就没有鬼怪了?封曹操之魂,斩阴司,取神兵,炼丹药,我有圣兽做兄弟,神人他是我小弟,跨国杀妖魔,跟我一起带你看看不一样的华夏世界
  • 工作是一种修行

    工作是一种修行

    工作即修行,职场即道场。每一份工作都是一次修行的机会。工作中的修行,不是要正襟危坐地拜佛念经,更不要作秀表演,它是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引发出来的行为。本书共分为八章。以崭新的视角、缜密的逻辑和独特的思维,结合大量生动翔实的材料和案例,从工作的价值、态度谈起,详细阐述了怎样修身养性才能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帮助职场之人找出工作的本质,抓住工作问题的关键。引导大家走出心灵误区,打破“框架”束缚,达致充满热情、创造力的平和境界,使个体释放更大的生命能量。
  • 轩辕天罡传

    轩辕天罡传

    一个身怀弑父杀母之仇的孩童,一个世代相传蚩尤天脉的少年,一个人人都瞧不起的小杂役,犹如蝼蚁般生活在天下名门巨擘玄天会,卑微如草芥,低贱似空气、、、、、而那无尽的黑暗,就犹如九幽恶魔般时刻的盘绕在这孱弱、木讷的少年身边,扼制他命运的喉咙,令他无法呼吸,迷失自己,直至将他淹没在汪洋的黑,与魔鬼连成一片、、、、、可他决然不愿,即使孑然一身,即使踽踽独行,他也要继续向前,寻找天地间的一丝光亮、、、、就这样,一步步,一步步,走进癫狂之渊,踏向强者之巅、、、、、、假如书还不错,给个推荐或收藏,谢谢看书的读者们。
  • 初恋持续中

    初恋持续中

    脾气火爆的维焰敛,却有着痴情的一面,十六岁的初恋念念不完,曾经被甩,到重逢再度拒绝,让他受尽小女人的身心折磨。一场山体滑坡,让他获得重新拥有心爱女人的机会,敛下脾气,疼惜小女人,得到的确是重度拒绝。当他得知被三番五次拒绝的理由后,他曾一度将那个小女人掐死,可面对泪眼朦胧的她,也只能憋着内伤选择原谅。
  • 都市女神见闻录

    都市女神见闻录

    哎…女神都是悲剧的。因为他们都不是女人。
  • 倾城医女很妖娆

    倾城医女很妖娆

    某正太:“白老爷,你家小女本少爷我要了,你们白家欠我江府的二千两银子就不用还啦”江酌笑的一脸高深莫测白陌悠:“丫的,姐才穿越过来不到24小时就被这个死老头给卖了”这是要闹那样!某腹黑男:“死女人,你居然敢说我不举”要我亲自证明给你看吗?白陌悠:"滚!你在敢碰我。。我。。。我就解剖了你家老二"某妖孽男:“悠儿,你忘记我了吗”某妖孽楚楚可怜的眨着眼睛。白陌悠:“贱男,滚远点———姐不认识你”某宝宝:“娘亲~~娘亲~那是宝宝的爹吗”(⊙_⊙)?白陌悠:“宝宝,娘亲不是说过吗,爹不能乱认&”其实娘也不知道你爹是谁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