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61900000013

第13章 德行操守:用道德规范严格约束自己(6)

(晋国六卿中的范氏、中行氏的家臣,担任中牟这个地方的行政长官的)佛肸召见孔子,孔子想要前往。弟子子路说:“从前,仲由从先生这里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亲自去做过不善的事情的人,君子不会成为他的同党。’(赵简子挟持晋国国君攻打范氏、中行氏)佛肸凭借着中牟这个地方背叛(赵简子,而进行抵抗),先生要前往,怎么解释这件事呢?”孔子说:“是的,有过这个说法。不是也说过真正坚硬的东西吗?必须是无论怎么磨也不会受损伤的;不是也说过真正白色的东西吗?必须是无论怎么样也不会变黑的。我难道能像(苦的)匏瓜那样吗?怎么能那样只是悬挂着却不能食用!”

国学链接:关于《论语·子路篇》

本篇是《论语》中的第十三篇,共有30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欲速则不达”;“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言必信,行必果”;“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本篇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其中有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诸子之言:

孔子认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坚持道义、端正品行的人,才能算是君子。关于这一点,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在《四书遇》中说:“世有坚白,正为磨涅地也,更为不坚不白地也。如避磷淄(缁)而称坚白,只作一自了汉。此削迹伐檀,知我罪我,听之当世,终不肯为高蹈一着。”意思是说,世界上有坚硬与洁白,正是接受磨损和变黑考验的地方,更是容易使人变得不坚硬不洁白的地方。如果用逃避的方式避免被磨损、变黑却自称自己是坚硬、洁白的,那么只能是一个自命清高却无益于世的人。圣人君子不把世人是否理解放在心上,因此,也无心于做一个自命清高而无益于世的人。

君子,就是应该在现实中坚持道义的人,他们身在淤泥之中而不会使自己变得污浊,他们从淤泥之中傲然挺立出来而不使自己被污染。不仅如此,他们还要尽心尽力去使污浊的现实变得清醇,使混乱的社会变得安宁,使周围的人更多地成为君子。君子的心态理应如此,但是,是否能行得通,却不是必然。所以,圣人君子还应该有自知之明、知人之智。不知成败而贸然去做,不仅于事无补,而且造成无谓的牺牲,也是得不偿失的,所以,孔子虽有前往佛肸那里的想法,却知道无法做到,所以,终究没有前往。理学大师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引张敬夫的话说:“子路昔者之所闻,君子守身之常法。夫子今日之所言,圣人体道之大权也。然夫子于公山、佛肸之召皆欲往者,以天下无不可变之人,无不可为之事也。其卒不往者,知其人之终不可变而事之终不可为耳。一则生物之仁,一则知人之智也。”

延伸思辨:品行端正,即使遭人误解也问心无愧

《论语·雍也》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孔子去见南子,南子是春秋时代卫国国君卫灵公的夫人,当时她把持着卫国的朝政,而且行为不端,名声不好。孔子与这样的女人见面,不免会招惹别人的非议,如果放在今天,以他们俩的知名度足可以上娱乐版头条,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孔子拜见南子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南子说服卫灵公推行“治”道,但生性率直的子路并没有理解孔子的良苦用心,对孔子的做法非常不满。于是,孔子不得不发个毒誓,来表明自己的清白,表示自己问心无愧。

其实,孔子被人误解的事还有很多,他在《语·八佾》中说:“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意思是说:“我完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侍奉君主,然而别人却以为我是在向君主谄媚。”孔子一生要求自己严格按照周礼的规定侍奉君主,这是他的政治理念,然而别人却以为他这样做是为了谄媚君主。由此可见,即便是圣人,也容易被人误解,被误解不要紧,最重要的是端正品行,光明磊落。只要我们胸怀坦荡,做事名正言顺,即便一时不被别人理解,至少我们也能做到问心无愧,身正哪怕影斜。

北宋大文豪苏轼曾经听他的弟弟讲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个人死而复生,此人曾问冥官要怎么样修身才能免罪。冥官告诉他准备一本记事簿,每天晚上将自己白天的所作所为都记录下来,如果有见不得人的不能记载下来的事或话,那就不能做、不能说;并且让他经常静坐,这样就会长寿。并说人世间没有什么药能有如此功效了,既没有坏处又省药钱,可惜没有多少人能做得到。苏轼将此事以《修身历》为名记载了下来,以勉励自己修身不懈。

人生是一个大舞台,我们每个人都要在这个舞台上扮演某一个角色,有的是自己选择的,也有的是阴差阳错促成的。然而,无论扮演什么角色,只要你端正品行,光明磊落,那么你就能问心无愧、无怨无悔。

精彩典故:

坐怀不乱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品行端正、光明磊落的君子,他们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丝毫不做逾越礼制、违法乱纪之事。其中最广为人道的应属柳下惠。他是春秋时鲁国大夫,任士师(掌管刑狱的官)。在当时,柳下惠以善于讲究贵族礼节而著称,是个道德高尚的人。有一次柳下惠到外地办事,耽搁了出城时间,此时,客店也已住满了客人,他只好到城门下夜宿。不久,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也来到城门下夜宿。柳下惠见那女子衣服单薄,冻得索索发抖,恐怕那女子冻死,就用自己的棉衣把她裹在怀里,一直到天亮,丝毫没有淫乱行为。此后,人们就用“坐怀不乱”来形容男子在两性道德方面情操高尚,作风正派。

包公训子

端正品行,不仅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对后人也应如此,北宋名相包拯可谓其中楷模。

在安徽省合肥市的包拯墓园内,立着一块碑。碑上刻着的,是包拯留给家人的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滥者,生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专,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

意思是:“后代子孙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贪污财物罪而撤职的人,都不允许放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在祖坟上。如不继承我的志向,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希望包珙把上面一段文字刻在石块上,把刻石竖立在堂屋东面的墙壁旁,用来晓谕后代子孙。”

包拯的家训言简意赅,与专业文人连篇累牍、事无巨细的家训相比,简单到不能再简单。那么,这么简单的家训,效果如何呢?

包氏家门人丁很不兴旺,如夫人孙氏生了个男孩,取名包绶。包绶出生没几年,包拯就去世了,包绶由其长嫂崔氏教养成人。包绶官至六品,就仕途上说,不及乃父。但:“生平清苦守节,廉白是务,遗外声利,罕有伦比。”官品比其父丝毫不差。四十八岁那年,包绶赴任谭州通判,在路途上病故。人们打开他的箱子,发现“除诰轴、著述外,曾无毫发所积为日后计者。”只好把他随身的墨砚、印鉴、碗罐等,置于棺木中埋葬。

包拯孙子包永年,历任县主簿、县尉、县令等职,“凡厥莅官临事,廉清不扰。”死后,清理他的财物,“了无遗蓄”,丧葬费用,还是两位堂弟资助的。

包拯的后代,虽再没有出过包拯那般的国家重臣,但官德、官声良好,不知道该说是家训的约束作用更大,还是该说包拯品行端正所起的示范效用更大?

当代镜鉴:榜样的力量

古人讲究“正人先正己”,用现代的语言来解释,就是人们平时经常所说的“榜样的力量”。这是一种不容小视的力量,好榜样带给人的是良好的带头作用,坏榜样所带来的就是不良后果了。

在南方某城市,有个人养了一只十分罕见又非常漂亮的鹦鹉,每当有朋友出现时,他就会特意让其表演一番,让来访的朋友和邻居们都羡慕不已。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鹦鹉似乎是病了:咳嗽不断,似乎还想咳出点什么,而声音也变得沙哑难听起来。这让它的主人很是心焦,于是急忙带它去当地动物诊所看病。

但奇怪的是,检查结果却显示,鹦鹉是完全健康的,甚至连一丝小毛病也没有。主人听了更加着急了,甚至有些不相信医生的话了:“您再仔细检查一遍吧,如果没病那它怎么会经常咳嗽呢?”

“不用再检查了,刚才的检查已经很到位了。”说到这里,医生思考了一下后问他:“你家是否有人经常咳嗽?”

主人不好意思地点头说:“嗯……我平时喜欢抽烟,抽多了喉咙会不舒服,所以经常会咳嗽。”

答案找到了,是坏榜样的力量——学舌,鹦鹉的咳嗽不过是对其主人的一种模仿,如果主人自身不咳嗽,那么鹦鹉的“病”也就不治而愈了。

身正不怕影歪,做人要正直、做事要正派,这才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处世之基。人正不怕影斜,脚正不怕鞋歪,身正心安魂梦稳。品行端正,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心底无私天地宽,表里如一襟怀广。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就会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敬。

同类推荐
  • 人类灾难全档案

    人类灾难全档案

    英法百年战争、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洛克比大空难、欧洲黑死病、唐山大地震……只有在面对灾难时,人类才真切地意识到自己的渺小!这些灾难很多无法避免,也有些本可以不存在!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翻阅那些人类文明的伤痛历史!
  • 纳家户回族文化产业开发研究

    纳家户回族文化产业开发研究

    中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长期聚居,多种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多样的文化体系,文化资源富集,文化积淀深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突出特色,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把文化力转化成经济力,加快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走一条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的道路,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宁夏作为回族自治区,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中阿经贸合作论坛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突出回族文化资源特色和优势,大力推进回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化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 伟大的西北

    伟大的西北

    《伟大的西北》是抗战期间蒋经国游历考察大西北的见闻。对西北的开发和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思考,提出了要种树蓄水、改善交通、治理风沙、振兴农业、发展教育等主张,并鼓励青年到西北去进行开发建设。今天重读书中对“开发西北”的积极倡导,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蒋经国“一个中国”观念的形成脉络。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奥地利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奥地利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老北京的传说

    老北京的传说

    《老北京的传说》分为“老字号”、招幌以及市井生活三个部分。北京的老字号标志,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早期的民族商业文化、关系密切。在繁华的东四、西单、鼓楼、前门、大栅栏等处,店铺林立,各种商业字号比比皆是。许多店铺的名称、牌匾,文化品位之高,是其他城市很难比拟的。很多创业人都颇费心思,一心想给自己买卖图个好名字,这预示着生意成功的一半。
热门推荐
  • 不一样的甄嬛传

    不一样的甄嬛传

    甄嬛传,一部宫廷大戏,皇后,皇上,甄嬛,华妃,槿汐,浣碧等等每一个角色不同的角度解读一部部不同的甄嬛传
  • 火影之重活一生

    火影之重活一生

    这是一个大四学生重活在火影世界一路向上的美好生活。在这里领略火影世界里的风景,见证不死小强们的成长,感受伙伴之间的羁绊,跟天才过招,美好生活。
  • 绝宠之枭辣医妃

    绝宠之枭辣医妃

    容冰璇,轩王府尊贵郡主。本是北渊国师口中的“天命凰女”,却貌丑人傻。容冰璇,前世为隐世家主,为家族利益恪尽职守,付出一生。一朝穿越,她只想恣意潇洒、任性妄为,做个什么都不用操心的米虫。奈何时运不济,一睁眼就惹上了一个招惹不起的男人。——延陵夙,南麟质子。传言他冰壶玉衡、虚怀若谷,实则残戾嗜血、睚眦必报传言他智谋奇诡、策无遗算,实则狡诈如狐、卑鄙无耻在容冰璇心里,她看到了延陵夙黑心肝的本质,这辈子都不想和他有什么牵扯。怎奈何一步错,步步错。当她想要抽身,已经……(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阴王的复仇之路

    阴王的复仇之路

    她当上阴王,要去复仇,但被贱人打伤,失踪;被一位男子救了回来;男子要他们办婚礼;这位男子不但要她,也要她的身体;她是阴王怎会与人在一起;可他长生不老;阴王会怎样决定;阴王的复仇之路仍在继续,,,,,,,,
  • 佛说受十善戒经

    佛说受十善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虫洞之地球末日

    虫洞之地球末日

    地球各处莫名的不断出现虫洞,各种怪异生物及外星人类不断涌现,地球仿佛成了各个其它有生命的星球的连接穿梭点,不断破坏并占领着地球。地球上的残存的人类无时无刻不在战斗着,而在战斗中也得到并破解了很多玄奥的修行方法,残破的地球转向了一个新的时代……日久显人心,我将用全书来刻画人物性格,而不是某一章、某一段或某一句话来表明的。
  • 三千大界开端之末日缔造者

    三千大界开端之末日缔造者

    “原来,我只是一个开启这一切的棋子而已啊。”他有些落寞的看着天空,闭上了眼睛。“如果我的死亡,能够挽回这局面,那么,我就去死好了。”他面色平静的宣判着自己的死亡。“凭什么!凭什么我就要被人像个小丑一样的耍来耍去!我不甘心!”他咬着牙,疯狂的吼道:“既然如此,那么我要这世界又有何用?就让它毁灭吧!”
  • 《隐秘通途》

    《隐秘通途》

    当辛迪加割开最后一个兽人的喉咙时,身后传来低沉的呼啸声,抹干净匕首上的鲜血后他扭头回望,在夕阳下数条拍打着翅膀,嘴里吐息着寒气的骨龙正朝自己飞来。“这难道就是古德所说的最终的敌人吗?”
  • 破之苍天

    破之苍天

    一个失忆少年,伴随着爱与恨的纠葛,悲与喜的交错,一步步的成长。当某天是与非摆在面前时,他,又会做何种选择?
  • 世界虚拟成真游戏化

    世界虚拟成真游戏化

    在先声明,看!精致封面,咳咳~被缩小了损像素,小娅花了5个小时自己动手做的。纯手机基础功能制做,纯手工制作,纯手机基础功能制作!咳咳~总之,喜欢的话群号码:537466807。不要猜疑作者的身份,叫我小娅就好。………曾经多少次跌倒在成王(成为女王)路上,曾经多少次折断过梦想(变回男生)翅膀。如今我已不再感到迷茫(我看到了希望),因为,一次重生,我看到了希望!今世,完成前世的愿望不再遗憾!蓝博士:“全球游戏化,享受你们最后的时光吧!”主角变身代替♂变♀(永久的妹子之身)NPC(世界BOSS级)拯救世界的(从萝莉公主逐步变身走上女王的)道路就此开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