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62200000001

第1章 在老戏窝子长大

李希安

楚剧,曾经的技艺与歌咏,是武汉这座城市交响的华彩乐章。一个个楚剧艺人的舞台形象、鼓板、琴弦,传达着城市的乡音俚语、温度和表情。他们生命的激情给城市强健筋骨,构筑梦幻,城市,因他们而生动。

19世纪初叶,汉口的集家嘴已是华中地区水路运输、物流集散的重要码头。它地处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商贾云集、交易兴盛、市场繁荣,吸引着本省各县以及沿江的外省人口纷纷迁入。1902年,一个叫李书城的少年,从老家南河渡来这里谋生。南河渡地处汉川与汉阳两县之间,河流港汊多,靠水路运输为生的人不少。他在祖籍无田无地,主要靠水上运输营生。少年李书城到武汉谋生,第一个立足营生,便是在集家嘴龙王庙的一个生产烟丝的小作坊当学徒,以后又多次换工作。他边打工,边读书,靠自己的努力在大汉口总算站住了脚。1925年,37岁的李书城进了既济水电公司,先当缮写员,抄写单据,后来又上了个等级,当了核实员,别人算好的单据由他来核实。

从集家嘴到六渡桥之间,有个叫福建庵的地方,以后叫福建街,李书城在那里有了自己的家。在那里他娶妻生子,一住就是十几年。李家是那种谈不上温饱但能活下去的家境。和一般小职员一样,他除了寄希望于未来,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工作,让孩子能填饱肚子。1922年农历8月28日,李书城的小儿子在这里呱呱坠地。这个乳名叫小毛的小男孩,漂亮、聪敏,招人喜欢,从不惹事,没让李书城多操心。李书城有两个男孩,哥哥叫李少卿,比弟弟大10岁,从小到大对弟弟小毛呵护有加。兄弟俩在入学的年龄,都读了私塾,上了完小,这在贫民家庭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李家住的福建街,紧挨着两家大戏园,出门就能听到的锣鼓声,是从附近美成戏园传来的。美成戏园1913年建成,最早的名称叫“丹桂大舞台”。由“美成”向南走,不大工夫,又是花花绿绿的满春戏园,它是1902年,一江浙富商建的一座茶园。后来,刘天保药店老板刘子陶酷爱汉剧,在茶园的基础上,引入汉戏进园作营业性演出,以后便发展成为“满春戏园”。由于满春戏园的兴盛,原来的地名三元殿,随之改名满春街。这两所戏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当时叫“本地街”,这种叫法是相对租界而言的。汉口有了租界以后,今天的花楼街以西才是武汉本地人可以自由往来的地方。“满春戏园”和“丹桂大舞台”,从一开始就和它的汉剧、楚剧艺人一起,成为武汉本土国字号的文化标志。1919年阴历五月初,仿照上海大世界兴建的综合娱乐场所——汉口新市场开张,随后,现在的前进四路街口,建起了长乐戏院。穿梭于这几家戏院的脚步,编织着促使汉剧和楚剧发展的摇篮,老武汉人习惯地称这个地段为老汉口的“戏窝子”。

这个环境对孩提的李小毛是个天然的大课堂。李小毛的童年,在看戏、听戏的氛围中度过。玩着铁环,一路小跑就到了锣鼓声喧的美成戏园,向南吃个面窝的工夫,又是花花绿绿的满春戏园,回头向东,顺着中山大道踢几脚皮球的距离,就是玩一整天也不想回家的“新市场”,“新市场”斜对角,“扭鼻儿转弯”就是长乐戏院……少年李小毛的眼里满园春色。和现在的游戏机成就了“网络高手”一样,老武汉的戏园子成就了李小毛,在老汉口的戏窝子里长大的李小毛,就是以后大名鼎鼎的楚剧演员李雅樵。

像玩游戏机上瘾一样,李小毛“蹭戏”着了迷。满春、美成、新市场,常常是李小毛“混戏”、“蹭戏”的好去处。一天,少年李小毛因为喜爱,也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在“新市场”的楚剧戏台,拜了当时很有名的花旦兼小生演员王月芳为师。这位王月芳老师与高月楼一起成名于“共和升平楼”。当时汉剧吴天保正在离新市场一箭之地的长乐戏院为振兴汉剧造势。王老师和严楠芳的楚剧《白扇记》也登出海报,这等于公开与汉剧伶王吴天保叫板,没有实力的楚剧演员是断不敢如此做的。拜师后,李小毛学了一二出奶生戏,如《安安送米》。第二年,年轻的王月芳就去世了,与王月芳同台的严楠芳,以后和李雅樵同时执教于湖北戏校。蒙师去世后,李雅樵又拜王春祥为师。王春祥是楚剧戏班里为数不多有文墨的先生。他的女儿王明芝,是楚剧较早的坤伶,女婿李协成也是唱功很好的小生。王春祥什么角色都演,尤其擅长演济公。台下,他是王家班的班主,缺人手时,还司鼓操琴,这给了少年李雅樵很直接的影响。逐步,他学演些奶生戏,在《安安送米》里饰安安,《清风亭》里饰张继保,还学演了《小教子》、《大教子》之类的戏。十四五岁,李雅樵因嗓子“倒仓”,就一边练功,做些打杂的下手活,一边在场面上打小锣。很快,他又学会了司鼓、操琴。在戏窝子里成长,给了他很多机会,首先是解决了吃饭的问题,更大的好处是他始终处在免费上学的大课堂里。南来北往的京班、汉班、电影、文明戏,每天都在给他上课,为他打开艺术视野,不断地校正着李雅樵对艺术样式、格调、尺度的把握标准。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林树森是在武汉最有影响的京剧演员之一。他曾于1933年至1937年每年来一次武汉,先后来武汉演出过6次,每次都在新市场大舞台。1937年元旦,新市场还以大舞台京班做班底,单独邀林树森赴汉演出。武汉观众特别喜欢林树森,每次来汉,演满合同期,总要被续签合同。这位大明星演出的“大舞台”,就和李小毛演出的舞台相邻。据王天佑回忆,“林树森以及他的女婿闫正明在汉口红得发紫,什么都能演,还有赵燕侠的父亲赵晓楼,以及谢小元等。我和雅樵冇得事就去看京剧,这不得不承认,我们主要就是受京剧的熏陶。”

李雅樵的侄儿、湖北中医院教授李瑞明回忆道:“据我父亲说,小爹(李雅樵)在新市场的时候,曾和京剧的林树森在一起切磋过技艺。京剧在大舞台,楚剧在小剧场。据说,两家剧场后台是通的。林树森经常到楚剧这边看戏。小爹当时年轻,林树森看中了他,觉得他是个好苗子,要收他做徒弟,让他改唱京剧。当时老爷爷还在,小爹回家把这件事告诉了老爷爷,老爷爷让他自己拿主意。他当时觉得已经有了固定收入,再去当学徒,又得几年没工资。那时候学徒,三年没有工资,是规矩。最后,他没有跟林树森走。”少年李小毛没拜林树森为师,却受到他很深的影响。林树森以关公戏享誉京剧舞台,而且是闻名于南北剧坛的多面手。他所塑造的关羽形象,威严而儒雅,身段造型富于雕塑美,博得了“红生大王”的美誉。1947年11月3日,林树森在汉口“大舞台”演出《古城会》时,因心脏病发作,以关老爷的形象倒在了舞台上,第二天病逝于华商旅社。

1938年,日本人占领武汉,公司大量裁员,李书城失业了。李瑞明回忆道:“日本人占领武汉,我和我父亲(李雅樵的哥哥)以及我爷爷就躲进了新市场。我们家以后就基本上是以小爹为圆心,他在哪里,老爷子就跟到哪里。老爷爷和小爹在一起的时候,开始是打小锣,以后,还在武昌黄鹤楼剧场搞了好长时间,那里当时好像叫协和剧场,后来老爷爷还搞过前台管理,比如查票,把观众引进戏园,监督票房收入。因为他代表后台,有个监督前台的作用。老爷爷后来一直住在我家,直到1953年去世。我父亲的简历上面说,他在失业的情况下,小爹曾让他在后台管账房,还有一个任务是抄写剧本。”

日本人来了,老爷子失去了工作,“以李雅樵为圆心”是李家无可奈何的选择,也是对少年李小毛以唱戏为职业前程的期待。16岁,还不足以担起全家的经济重担,但作为演员成才,李小毛成长的趋势已呈现好的端倪。李小毛的成长固然得益于戏窝子的大环境,但更直接的影响,除了林树森,还得益于两位汉剧艺术家陈春芳和尹春保。

20世纪80年代,李雅樵在他的《业务自传》中回忆道:“我因为生计困难,经人介绍到‘新市场’(现在的民众乐园)楚剧班唱《大教子》、《小教子》、《安安送米》这样一些奶生戏。年龄稍大,就饰一些车夫、店家、龙套、校尉之类的角色。新市场是个大型游艺场所,除了京剧、汉剧、楚剧外,还有其他地方剧种和艺种。我什么都爱看,什么都想学,虽然唱戏,但对于话剧、电影也非常喜爱。”“汉剧演员陈春芳和我同住一屋,他擅长‘红生戏’,而且会拉琴。我经常去看他的戏,晚上在一块闲谈。我还喜欢听尹春保的唱腔,觉得他的唱腔,特别是子腔的运用别有风趣。”

李雅樵学戏后,又搬了几次家,大概是在广益桥,他和陈春芳成了同屋邻居。陈春芳大李雅樵14岁,是位师长辈的老大哥。对这位聪明好学的小兄弟十分友好,还时常指导他拉胡琴、打鼓。李雅樵的《打鼓骂曹》就是看戏时“偷”、聊天时“悟”,慢慢学到手的。至于另一位大家尹春保,当年,他在清芬二马路上卖香烟、唱围鼓,就广为人知。以后,他练就一副“边夹堂”的好嗓子,他的《二王图》、《荥阳城》走红,李雅樵是他忠实的粉丝。王天佑回忆说:“李雅樵喜欢听尹春保唱,尹唱得好,我们都喜欢。他只是做功不讲究,他唱戏的时候,非要用手把水纱按着才唱得出彩。他唱戏很少动,只几个简单的动作,但观众蛮吃他。”

一眨眼的功夫,李雅樵能独立登台,有拿“包银”的资格了。嗓子还没有完全起来的时候,亏他多学了两手,终于有一天他被楚剧大演员陶古鹏看中,进了那个他从小就羡慕的“满春戏园”。他在那里为陶古鹏、彭如玉、江南蓉等著名演员拉上了胡琴。李雅樵后来在他的《业务自传》里说:“楚剧陶古鹏老师是当时风头极大的演员,我曾经为他操琴,他演出的所有剧目我都十分熟悉,他的演唱方法也给了我一定的影响。几年之后,我就开始担当起一些有名字的角色了。”戏园子是个长故事的地方。当小伢就和李雅樵是小朋友的王天佑,是楚剧最早的武生演员之一。今年88岁的王天佑,提起李雅樵冒笋的故事,记忆犹新:

叶惠楼在“满春”当红的时候,黄楚材他们到后方去了,陶古鹏也退居二线了,河里无鱼虾也贵,只有叶惠楼最狠。那时李雅樵在“满春”已经能唱二路角色了。叶惠楼那时的嗓子甜,唱得有味,一唱就叫好。叶惠楼大概要大雅樵七八岁,那时我们的眼光还蛮远,雅樵和我并瞧不起他。这个人毛病蛮多,他总是临上场才穿服装,拿个眉笔在脸上勾几下,边化妆边唱导板,赶场是经常的事,一后台的人为他担心。有一天,唱《征西》,叶惠楼唱薛丁山,李雅樵演薛刚。叶惠楼的薛丁山一唱完,满堂好。同台的薛刚总要回两句唦,李雅樵的薛刚不唱戏里的内容,大概是嫌戏少了,也可能是和叶惠楼铆上了劲,他老人家为薛刚加了一段“十三太保”的内容。“十三太保”是汉剧《沙陀国》、京剧叫《朱帘寨》李克用的唱词。你说它的内容和剧情不沾边吧,又和剧情有点联系,借古比今也不为错。于是乎年轻的李雅樵铆起劲来唱,大太子如何如何,二太子么样么样,用汉剧数板把十三太保从头唱到尾,最后把腔一放,那个好啊,比叶惠楼的“鱼”还要钓得多。我为么事说雅樵有文化水平呢,不晓得他从哪里弄的一些词,京剧、汉剧的唱腔他都会,嗓子又好,人又年轻,内容与剧情毫不相干他唱得蛮带劲,你叫观众是么样不喜欢他!你叫叶惠楼是么样不恨他。这以后,两个人就搞僵了。其实,李老师是不甘心寄人篱下,那时李老师才十七八岁,我和他同样是刚出道,他的包银就比我的多。从那以后,李雅樵就跑到共和舞台(现在的黄鹤戏楼)去独自领班,正式改名李雅樵开始当家了。从此,李雅樵就跟出土文物一样,贵重得很,走到哪里红到哪里。由“满春”到“黄鹤楼”,是他自立门户的转折点。

敢于找“大块头”叫板,是李雅樵个性的重要特征。若干年后,在纪念沈云陔逝世一周年的大会上,李雅樵和叶惠楼作为老前辈同坐在主席台上,他两人的“满春”记忆,成为世纪轶事。

同类推荐
  • 张力剧作选

    张力剧作选

    本书收集了作者在宗教音乐、民间音乐、音乐评论和民俗等方面的研究、评价的文章34篇,具体内容包括:“民间锣鼓乐释文”、“重庆音乐创作现状初探”、“游艺民俗”等。
  • 岁月书签

    岁月书签

    春节前,故乡散文女作家孔瑞平来家,请我为她将出的散文集作序。我非散文家,却不自量力,愿为之效劳,全在故乡情结。浏览全书“总目”,已逾百篇之巨,作者从全部文稿中选出二十余篇,复印成三宋大字,供我这老年人作序文时参阅。
  • 许地山散文

    许地山散文

    “学生阅读经典”丛书是一套为中小学生编辑的语文课外读物,精选了多位名家的经典作品,适合中小学生阅读。阅读这套丛书不但能提高你的文学修养,对你的语文学习也大有益处,更能提高你的写作水平和应试能力。本书为丛书之一,收录了许地山先生的散文精品数十篇。
  • 战地记者:他们让战争更真实

    战地记者:他们让战争更真实

    战地记者,一个着勇敢的职业,一个代表着荣耀的职业,一个体现人性的骄傲的职业,一个无惧于生死的职业残酷的战争时时有,战地记者处处在。他们因为无畏,因为敬业,毅然奔赴战争最前线,接受血与火、生与死的洗礼,其中必定有许多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本书介绍了当代著名战地记者的非凡经历,他们无畏的精神、卓越的贡献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本书以真实性、新性性、宏大性、可读性和流畅性的手法全方位地展现了这样一群特殊的人物形象。
  • 优美的校园散文(散文书系)

    优美的校园散文(散文书系)

    让心灵得到洗礼,让灵魂得到涤荡,让情感得以升华,让智慧得以延伸。◎漫步最经典的散文,你可以收获更多的快乐人生……。◎美丽的东西都值得珍藏,值得耐心地去细细品评。感性的文字、睿智的语言、美丽的心情勾勒出了经典散文。◎隽永婉约的散文,音韵优美发人深省的散文,经典传诵的名篇,一篇篇散文都是滋养心灵的鸡汤。◎每日给人生注入新的力量与智慧。朝阳初映,手捧散文,诵读默念,令人久久难忘
热门推荐
  • 不死之虫族

    不死之虫族

    高等虫族文明在与敌对文明决战前夕,为了防止文明灭绝,向宇宙各地散发文明的火种--虫族基地,而杨峰好运的得到了它。
  • 竹杖芒鞋轻胜马

    竹杖芒鞋轻胜马

    取自北宋苏轼《东坡全集》中《定风波》一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快穿之安阳

    快穿之安阳

    这是一本快穿文。主角受安阳穿越各个世界最终在闫晨轩的紧追不舍下和他一起共看人世繁华。
  • 吞噬异域

    吞噬异域

    三千年前,大陆毒源猖獗,人类八位至强者将各大毒源封印散落大陆各个角落,而人类八位至强者从此也销声匿迹。三千年后,毒源开始蠢蠢欲动。一个少年从八方域八神峰北门走来……
  • 血影浮生

    血影浮生

    十年前,八荒大陆有一宗门,名曰“血影”,以除恶扬善、除暴安良为道,血洗罪恶,无影无踪。而十年之间,血影竟成杀人凶器!环环相扣,步步紧逼。血影的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迷途少年,与红衣女子宿命间的相逢,一同揭开故事背后的真相。重叠的幻境,迷乱的浮生,你是否能够找回真正的自己?
  • 天元之源

    天元之源

    荒古天元破碎,化作亿万尘埃。其中一个尘埃,化为天元大陆。
  • 校园之最强一中

    校园之最强一中

    噩梦,惊醒,发现自己被龙王附体。称霸一中,外校的挑衅,对不起,这,是我的。地盘!
  • 科学我知道-Why人体

    科学我知道-Why人体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人体的构造、人有多少块骨骼、人体肌肉的构成、人的内分泌、脑的构成等。
  • 无敌杀圣

    无敌杀圣

    南空原本是一个普通的高三学生,但一次英雄救美的举动下,却让他偶然得到了杀圣传承,从此拥有纵横都市的资本。记忆的复苏,令南空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对失踪母亲的去向,也隐隐有了一些猜测……
  • 囧萌穿越桃花开

    囧萌穿越桃花开

    穿越变妖之前林小棠的潜意识里认为“狐狸精”讲的都是女人,穿越后才发现原来“狐狸精”是男女通杀!林小棠对情敌是这样的:“从不关心情敌死活,毕竟穿越女主人人爱,男主随时可以换!”而花影晨对待情敌是毫不留情,来一个杀一个:“虽有男主光环但本王却有个不安套路走的王后!”(轻松、宠文、萌、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