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64000000065

第65章 8·16之夜九:死亡地带忘命者(1)

当前沙市最高水位:45.16米,超分洪争取水位;趋势:涨

崇湖深处:熊熊大火呼唤守夜人——风雨路上:5位被困者静候死亡——北闸爆破区:疯了的记者行动——分洪区最后的剪影:市长、越野吉普与一位老农

崇湖深处:熊熊大火呼唤守夜人

8·16之夜的“拉网”行动在分洪区内的村庄全面展开的时候,分洪区最深处的崇湖依然显得很平静。搜索队没有来到这里,几十位留守者仍然在这里坚守,这里好像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当然,渔场场部的电话和场长肖国清的手机把这里和县水产局连在一起。

已经在这静静的湖滨坚守10天了。10天来,崇湖渔场留守者们的工作是:白天在猪圈里喂猪,夜里去精养池守夜。6日晚上放栏的是半大猪,一些小猪崽留在了圈里,每天还要坚持喂食。精养池里的那些已七八两重的甲鱼,每晚都去守护。夜里人们都去精养池后,四层躲水楼楼上楼下常常独剩场长一人。

今晚又到了该去守夜的时间,人们依然像往常一样三五成群地从场部朝精养池走去。场长已得知今晚准备分洪,第二次“拉网”已在周边村庄开始,并得知了北闸炸堤和开闸的时间,就劝阻守夜者们今晚就不去精养池了。但人们不依,坚持不见水不放弃这些甲鱼,都说水来了跑得赢。场长理解大家的心情,最后只好与大家约定点火为号:一得到炸堤开闸的消息,就在场部燃起一堆大火,大家见到火光就立即回撤。

起初,今晚的崇湖与已经过去的10个夜晚并没有什么不同。场长肖国清心里仍然七上八下的不相信今晚真的分洪,一直等到夜里10点钟也没有确切消息。后来突然断电了,这才使他紧张起来。接着电话、手机信号也没有了,崇湖一下子与外界失去了联系,他这才相信今晚是来真的了。于是赶忙与两位与他一起值班的职工一起,在办公楼旁,点燃了一堆大火,呼唤守夜者们赶快回场部。

熊熊大火映红了崇湖深处的一片天,守夜者们见到火光就该往回赶了。楼下的火光渐渐暗淡了,远处夜幕下的几处晃动的星点开始浮现出来,那就是精养池上守夜者们的手电光。但过了很久,这些星点都只在原地忽闪,并没有朝场部方向移动。场长知道今晚要与这守护了多日的满池甲鱼作最后的诀别,当然是难舍难分。但按时间,北闸早已炸堤了呀,已快开闸了呀,再不能在野外停留了啊!

于是,在刚才燃起大火的地方,又重新燃起一堆大火,冲腾的火光再一次映红了崇湖深处的这片天。这时被火光映红的夜空中,落起细雨,雨雾又反过来把火光衬托得更加通红。

天上的细雨渐渐变成了阵阵大雨,第二堆大火在大雨中很快熄灭了,整个崇湖陡地陷入了一片黑暗。又过了好久,始终站在四楼平台上的场长才望见夜雨深处那令人揪心的星点们,终于忽闪着渐渐朝场部这边缓缓移来。

按预定时间,北闸已开闸了。崇湖是分洪区腹地最低洼之地,北闸来水首先要涌向崇湖。想到这里,多天来一直稳如泰山的场长,注视着远处那慢慢吞吞的、好像在一步三回头的星星点点,心里急得大喊着:

你们快点回来啊,我的亲老子们!

风雨路上:5位被困者静候死亡

分洪区第二次“拉网”结束之际,一辆浑身泥水的军用吉普顶风冒雨越过石首、公安之间的南口大桥,越过藕池镇,沿着公石公路直朝分洪区内闯。在进入分洪区的一个路口,四位全副武装的公安干警挥手挡住了去路。干警奉告:已有命令分洪区现在只准出不准进。

但开弓哪有回头箭?这是一辆从武汉绕道岳阳专程赴难而来的军事采访车,已经风雨兼程跑了几百公里路了,哪有到了分洪区边上调转车头的道理?车上的军人向路口的干警坚定地表示:我们军事记者也接到命令,今晚随部队一起上堤。现在分洪区内和北闸有抗洪官兵,就应该有我们军事记者。

这是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的采访车,一行5人。他们分别是军分社副社长谭道博、采编部副主任贾永、记者周志方、司机小李、以及结伴而行的武警湖北总队宣传处张处长。

当军人们与公安干警交涉时,路口那边撤出来几辆板车、手扶拖拉机及一群移民。一位落在后面手拄拐杖的老爹见几位解放军硬要进分洪区去,就哀求般地走上来劝说:千万不要由着性子呀,现在进去容易,出来就难了。军人们见这位浑身雨水、精疲力竭的老人还在关心他们,很受感动。有心的采编部副主任贾永记下这位好老爹的名字:张德树。

但军分社今晚是铁心要闯分洪区的。令他们兴奋的是这时又有一辆军用吉普从石首方向赶到了这个路口,也是夜闯分洪区的,是解放军报驻广州军区记者站站长夏洪青带的一个采访组。多了同路人,两辆车一起向公安干警交涉,终于被放行。

分洪区内的风雨比刚才来路上的要大得多,两辆车开着车灯一前一后顶着风雨朝前猛跑。时间已过了11点,他们想在开闸分洪之前赶到北闸去。分洪区内已路断人稀,路边村庄里只有隐约的灯光不见一个人影,公路上只偶尔碰到一些单车独骑的摩托车在旁边一晃而过。

不知跑到什么路段时,公路两边村落里的灯光突然同时熄灭了,四野一片漆黑。大家知道这是分洪区断了电,这是开闸分洪的前兆,一阵紧张袭上心头。

又跑了一段路程,忽然,前面的解放军报记者站的车一个急刹,吱地一声停了下来。原来路边躺着一个人,大家跳下车一看,见是一位受了伤的中年妇女,正在夜雨下痛苦地呻吟。

救人要紧!大家赶忙把妇女抬上前面军报记者站的车先走。由于妇女横躺在后座上占去了两个座位,军报记者站的夏洪青和军区战士报记者钏菊生主动留下,准备往军分社的车里硬挤。可是万万没有料到,军分社的车电瓶突然没电了,启动不了了。大家合力把车往前猛推,但车仍然打不着火。如是数次,车推出了好几百米,就是发动不起来。

一条岔道口忽然拐上来一辆搜索群众的中巴车,大家赶忙拦下车让广州军区的夏、钏二人挤了上去。大家还把最年长的军分社副社长谭道博往车上推,但老谭死活不上车:这种时候怎能丢下同志们?

中巴车匆匆远去了,留下了5位受困者,留下了一片黑暗。这时大家猛然发现:5人中竟没有一人带救生衣。好在记者周志方在途经岳阳时买了3支手电筒,这时成了大家手里的希望之光。

一辆摩托突突突地疾驶而来,大家赶忙将摩托拦下求助,真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但摩托电瓶功率太小,怎么也带动不了吉普电瓶,年轻的摩托车手又急又抱歉,不知如何是好。倒是求助者们劝小伙子快走:多走一个少死一个。大家塞给他一瓶矿泉水,有心的贾永又记下了这位仗义的路遇者的名字:杨焕奇。

摩托的尾灯又渐渐在前头的夜色中消失了,四周一下子静得出奇。远处田野上传来阵阵虫叫,听起来好像是声声哀鸣。路边的树叶在夜风夜雨中发出沙沙之声,此时听来也十分刺耳。

预定开闸分洪的时间到了。记者周志方提议:给编辑部打个电话吧,否则我们咋死的他们都不知道。但副社长谭道博摆了摆手:算了,这当口打电话,还不把北京城都震动了。

最后的时刻就要到来了。在这共同赴死之际,5位军人站在这条黑沉沉的死亡路上,庄严地成立了一个临时党支部。5位中共党员决心在临时党支部的领导下,迎接即将来到的死亡考验。

大家开始作应变准备。编辑部副主任贾永和武警张处长打着手电在周围搜寻可以躲水的大树,他们知道洲湾洪水中就是大树救了官兵的命。周志方则开始收拾照相和摄像器材,他说他水性好,水来了他保护器材。

这时大家又相互报告,各自的手机无电也无信号了。这就是说,5位受困者彻底与外界失去了联系。死亡,看来越来越近了,大家开始静候着这个时刻。

“车……灯!”

司机小李突然叫了一声。由于激动,小伙子声音都有点颤抖。

终于得救了。一队由警车引导的军车转眼来到面前。这是公安县检察院副院长朱德新带领的某部汽车三营的搜索队,抢运的是最后一批群众。

在警车电瓶的带动下,军分社的车终于启动了。

当他们的车接近公安县城一个路口时,迎面而来4台大小汽车一辆接一辆地停在他们面前,原来这都是闻讯前来救援他们的车辆,像是分洪区对他们这群勇闯8·16之夜的军事记者,举行的一个战地欢迎仪式。

北闸爆破区:疯了的“记者行动”当然,今夜最危险的还是北闸爆破区。在爆破区内清场完毕后,偏偏还有人提着脑袋在这里进行着近乎疯了的“记者行动”。

这时,一位就近转移的农妇偷偷摸回闸头附近的家去看了看,发现家里的三楼顶上躲着三个陌生人。农妇起先吓了一跳,以为是小偷,一问才知是刚从武汉赶来的记者。

他们是湖北日报摄影部副主任杨发雄等一行,是躲在这里拍摄防淤堤启爆照片的。他们觉得这栋小楼离爆破点远了点,问能不能还往前靠。热心的大嫂马上带领记者悄悄绕过武警岗哨往江边摸,当越过大约是防淤堤的引堤时,有人被脚下什么东西绊倒了,用手一摸原来是粗粗的导爆线,他们吓得连滚带爬地逃离了引堤。

再往前摸,发现了一排亮着灯光的帐篷,走过去一看,所有的帐篷都空无一人,只有一件件晾着的汗衫短裤在夜风中晃荡。更令他们吃惊的是几只煤炉上的铁锅里热气蒸腾,原来锅里煮着满锅满锅的面条……后来他们才知道这是沙市500民兵紧急疏散时留下的场景。

同类推荐
  • 故乡他乡:上海青年支边往事

    故乡他乡:上海青年支边往事

    他们,是一群有着共同经历的人;看上去已经不年轻了,脸上印着沧桑,有的生出白发,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支边青年”。那么,他们究竟是新疆的上海人,还是上海的新疆人?究竟是支边青年,还是知识青年?究竟是应当扎根边疆,还是应当落叶归根?这一连串的话题,将会成为历史的过去,却依然是留到今天的记忆。
  • 纪伯伦全集:光与静默

    纪伯伦全集:光与静默

    《纪伯伦全集:光与静默散文·杂篇》收入了纪伯伦不为人知的大量散文、杂文、演讲、译文、箴言录等等,纪伯伦的诗歌才华掩盖了他作为冠绝一世的散文家的身份。这是目前全球收录纪伯伦散文、杂篇最全的一本书。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 三边情愫

    三边情愫

    本书是革命老区三边的风土人情及作者对三边人民的深切情感的散文集。
  • 闲聊江湖

    闲聊江湖

    本书作者采用了随笔、散论的文体,展现了千年武侠文化,给大众了解武侠文学打开一个清新的窗口,并借机表达笔者自己对武侠创作问题的一些拙见。
  • 藏羚羊的那些事儿

    藏羚羊的那些事儿

    这是一本全面、立体地介绍可可西里和藏羚羊的散文。作者把他五十多年,特别是最近几年间目睹的可可西里的变化和藏羚羊的命运以及自己的感受用灵动的文字记录了下来,不乏感人的故事情节,可读性强。阅读此书等于亲历了一回可可西里。
热门推荐
  • 腹黑佣兵王妃

    腹黑佣兵王妃

    她是机智腹黑雇佣兵,魂穿安定侯府怯弱嫡女,除奸惩恶扫门庭。原身是安定侯唯一遗孤,祖母不疼,伯父贪婪,堂姐蛇蝎,一家子豺狼虎豹,夺宅害命。被陷害通奸,猪笼浸江,堂堂尊贵的安定侯府大小姐,却沦落成街头巷尾的笑谈,声名狼藉。享人富乐,受人恩泽,却是如此丧尽天良。占了我的通通给我吐出来!以为把我打入泥里,我就翻身无门?元宵晚宴,大展才情,一时光芒万丈,搅乱一江浊水,还成就了一桩孽缘。他是尊贵的皇长孙,集万千荣宠于一身,却是福浅命薄的病痨子,皇权之争的试刀石。他有权没命受,她有命却处处受制于人。女追男本就是不得以而为之的戏码,不料却一步踏错,把自己深陷局中,步步为营,处处算计--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王子男佣

    我的王子男佣

    蓝可依天才美少女一枚!不过背景简单,是穷丫头一枚。但却遇到五位多金、帅气的男神!冷酷的、温柔的、阳光的、孩子气的、花心的…五位男神各有千秋!但是谁才是我们小依依的真命天子呢?
  • 给梦想花开的时间

    给梦想花开的时间

    有一个年轻人,从很小的时候起,他就有一个梦想,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赛车手。他在军队服役的时候,曾开过卡车,这对他熟练驾驶技术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退役之后,他选择到一家农场里开车。在工作之余,他仍一直坚持参加一支业余赛车队的技能训练。只要有机会遇到车赛,他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参加。因为得不到好的名次,所以他在赛车上的收入几乎为零,这也使得他欠下一笔数目不小的债务。
  • 攻心计:春寒乍雨,卿卿我我

    攻心计:春寒乍雨,卿卿我我

    她,身份不详,却常伴君侧,因一个女人的妒火,君王陨,被迫不远万里奔赴异国,从此命途多舛;他,冷眼旁观,身负血海深仇,伺机以待雪耻之时;他们相识,匆匆离去,回首却沦为陌路;再次启程,会否相依相偎,一如往昔。
  • 心灵的呼唤

    心灵的呼唤

    A市医保发生大案,著名旅美学者斯羽受聘回国调查,发现此案涉及B市两家著名药品公司。其中一家的董事长是八年前抛弃她的男友。斯羽顶住压力,将江慕槐——她曾经的男友送入监狱,却发现,一切另有内情……
  • 心语如丝

    心语如丝

    本书是一部散文随笔集,作品分为“心语如丝”和“闲暇小语”两个部分。在书中,作者以一位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眼光,从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着眼,着力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书中文章多以其在西安的生活、工作为主,文笔细腻唯美,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法医档案

    法医档案

    死亡的气味,让人如此胆寒心惊!绝对恐惧、凄婉、离奇、诡异!身临其境的感觉、凄婉的场景、恐怖的气氛、奇异的故事。一切,就发生在你我身边。吓到你胆颤,吓到你神经错乱!本书绝不是一部简单的悬疑小说。如果你只是把它当成悬疑小说来读的话。就实在太辜负这一本力作了。严重怀疑,很多事情就是他亲力亲为的。
  • 我的短裙

    我的短裙

    她已经一忍再忍,为何他仍咄咄相逼?结婚前夕,他明目张胆的去会前女友。她,只是一个他闲暇时候的消遣工具而已?当友情、爱情双双背叛,她还岂能再当弱女?臭男人,看招吧!
  • 金粉世家(全二册)

    金粉世家(全二册)

    北洋军阀国务总理的小儿子金燕西,迷恋上贫家女学生冷清秋,一段悲欣交集的爱情故事就此展开。巧遇、穷追、订情、结婚、婚变、出走,平民女子与世家公子的爱情悲剧,影射出一部豪门贵族飘摇岁月中的兴衰史。
  • 佛家叫我们豁达点

    佛家叫我们豁达点

    本书分为八章,内容包括: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得失莫叹,随遇而安;忍辱为上,慈悲为怀;佛家的智慧与幽默;欲变其世,先变其身;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