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64100000052

第52章 猫婆

我那小阁楼的后墙外,居高临下是一条又长又深的胡同,我称它为猫胡同 。每日夜半,这里是猫儿们无法无天的世界。它们戏耍、求偶、追逐、打架, 叫得厉害时有如小孩扯着嗓子嚎哭。吵得人无法入睡时,便常有人推开窗大吼 一声“去——”,或者扔块石头瓦片轰赶它们。我在忍无可忍时也这样怒气冲 冲干过不少次。每每把它们赶跑,静不多时,它们又换个什么地方接着闹,通 宵不绝。为了逃避这群讨厌的家伙,我真想换房子搬家。奇怪,哪来这么多猫 ,为什么偏偏都跑到这胡同里来聚会闹事?

一天,我到一位朋友家去串门,聊天,他养猫,而且视猫如命。

我说:“我挺讨厌猫的。”

他一怔,扭身从墙角纸箱里掏出个白色的东西放在我手上。呀,一只毛线 球大小雪白的小猫!大概它有点怕,缩成个团儿,小耳朵紧紧贴在脑袋上,一双 纯蓝色亮亮的圆眼睛柔和又胆怯地望着我。我情不自禁赶快把它捧在怀里,拿 下巴爱抚地蹭它毛茸茸的小脸,竟然对这朋友说:“太可爱了,把它送给我吧! ”

我这朋友笑了,笑得挺得意,仿佛他用一种爱战胜了我不该有的一种怨恨 。他家大猫这次一窝生了一对小猫——一只一双金黄眼儿,一只一双天蓝色眼 儿。尽管他不舍得送人,对我却例外地割爱了,似乎为了要在我身上培养出一 种与他同样的爱心来。真正的爱总希望大家共享,尤其对我这个厌猫者。

小猫一入我家,便成了我全家人的情感中心。起初它小,趴在我手掌上打 盹睡觉,我儿子拿手绢当被子盖在它身上,我妻子拿眼药瓶吸牛奶喂它。它呢 ,喜欢像婴儿那样仰面躺着吃奶,吃得高兴时便用四只小毛腿抱着你的手,伸 出柔软的、细砂纸似的小红舌头亲昵地舔你的手指尖……这样,它长大了,成 为我家中的一员,并有着为所欲为的权利——睡觉可以钻进任何人的被窝儿, 吃饭可以跳到桌上,蹲在桌角,想吃什么就朝什么叫,哪怕最美味的一块鱼肚 或鹅肝,我们都会毫不犹豫地让给它。嘿,它夺去我儿子受宠的位置,我儿子 却毫不妒忌它,反给它起了顶漂亮顶漂亮的名字,叫蓝眼睛。这名字起得真好! 每当蓝眼睛闯祸——砸了杯子或摔了花瓶,我发火了,要打它,但只要一瞅它 那纯净光澈、惊慌失措的蓝眼睛,心中的火气顿时全消,反而会把它拥在怀里 ,用手捂着它那双因惊恐瞪大的蓝眼睛,不叫它看,怕它被自己的冒失吓着… …

我也是视猫如命了。

入秋,天一黑,不断有些大野猫出现在我家的房顶上,大概都是从后面猫 胡同爬上来的吧。它们个个很丑,神头鬼脸向屋里张望。它们一来,蓝眼睛立 即冲出去,从晾台蹿上屋顶,和它们对吼、厮打,互相穷追不合。我担心蓝眼 睛被这些大野猫咬死,关紧通向晾台的门,蓝眼睛便发疯似的抓门,还哀哀地 向我乞求。后来我知道蓝眼睛是小母猫,它在发狂地爱,我便打开门不再阻拦 。它天天夜出晨归,归来时,浑身滚满尘土,两眼却分外兴奋明亮,像蓝宝石 。就这样,在很冷的一天夜里出去了,没再回来,我妻子站在晾台上拿根竹筷 子“当当”敲着它的小饭盆,叫它,一连三天,期待落空。意想不到的灾难降 临——蓝眼睛丢了!

情感的中心突然失去,家中每个人全空了。

我不忍看妻子和儿子噙泪的红眼圈,便房前房后去找。黑猫、白猫、黄猫 、花猫、大猫、小猫,各种模样的猫从我眼前跑过,唯独没有蓝眼睛……懊丧 中,一个孩子告诉我,猫胡同顶里边一座楼的后门里,住着一个老婆子,养了 一二十只猫,人称猫婆,蓝眼睛多半是叫她的猫勾去的。这话点亮了我的希望 。

当夜,我钻进猫胡同,在没有灯光的黑暗里寻到猫婆家的门,正想察看情 形,忽听墙头有动静,抬头吓一跳,几只硕大的猫影黑黑地蹲在墙上。我轻声 一唤“蓝眼睛”,猫影全都微动,眼睛处灯光似的一闪一闪,并不怕人。我细 看,没有蓝眼睛,就守在墙根下等候。不时一只走开,跳进院里;不时又从院 里爬上一只来,一直没等到蓝眼睛。但这院里似乎是个大猫洞,我那可怜的宝 贝多半就在里边猫婆的魔掌之中了。我冒冒失失地拍门,非要进去看个究竟不 可。

门打开,一个高高的老婆子出现——这就是猫婆了。里边亮灯,她背光, 看不清面孔,只是一条墨黑墨黑神秘的身影。

我说我找猫,她非但没拦我,反倒立刻请我进屋去。我随她穿过小院,又 低头穿过一道小门,是间阴冷的地下室。一股浓重噎人的猫味马上扑鼻而来。 屋顶很低,正中吊下一个很脏的小灯泡,把屋内照得昏黄。一个柜子,一座生 铁炉子,一张大床,地上几只放猫食的破瓷碗,再没别的,连一把椅子也没有 。

猫婆上床盘腿而坐,她叫我也坐在床上。我忽见一团灰涂涂的棉被上,东 一只西一只横躺竖卧着几只猫。我扫一眼这些猫,还是没有蓝眼睛。猫婆问我 :“你丢那猫什么样儿?”我描述一遍,她立即叫道:“那大白波斯猫吧?长毛? 大尾巴?蓝眼睛?见过见过,常从房上下来找我们玩儿,还在我们这儿吃过东西 呢,多疼人的宝贝!丢几天了?”我盯住她那略显浮肿、苍白无光的老脸看,只 有焦急,却无半点装假的神气。我说:“五六天了。”她的脸顿时阴沉下来, 停了片刻才说:“您甭找了,回不来了!”我很疑心这话为了骗我,目光搜寻可 能藏匿蓝眼睛的地方。这时,猫婆的手忽向上一指,呀,迎面横着的铁烟囱上 ,竟然还趴着好一大长排各种各样的猫!有的眼睛看我,有的闭眼睡觉,它们是 在借着烟囱的热气取暖。

猫婆说:“您瞧瞧吧,这都是叫人打残的猫!从高楼上摔坏的猫!我把它们 拾回来养活的。您瞧那只小黄猫,那天在胡同口叫孩子们按着批斗,还要烧死 它,我急了,一把从孩子们手里抢出来的!您想想,您那宝贝丢了这么多天,哪 还有好?现在乡下常来一伙人,下笼子逮猫吃,造孽呀!他们在笼里放了鸟儿, 把猫引进去,笼门就关上……前几天我的一只三花猫就没了。我的猫个个喂得 饱饱的,不用鸟儿绝对引不走,那些狼心狗肺的家伙,吃猫肉,叫他们吃!吃得 烂嘴、烂舌头、浑身烂、长疮、烂死!”

她说得脸抖,手也抖,点烟时,烟卷抖落在地。烟囱上那小黄猫,瘦瘦的 ,尖脸,很灵,立刻跳下来,叼起烟,仰起嘴,递给她。猫婆笑脸开花,咧着 嘴不住地说:“瞧,您瞧,这小东西多懂事!”像在夸赞她的一个小孙子。

我还有什么理由疑惑她?面对这天下受难猫儿们的救护神,告别出来时,不 觉带着一点惭愧和狼狈的感觉。

蓝眼睛的丢失虽使我伤心很久,但从此不知不觉我竟开始关切所有猫儿的 命运。猫胡同再吵再闹也不再打扰我的睡眠,似乎有一只猫叫,就说明有一只 猫活着,反而令我心安。猫叫成了我的安眠曲……

转过一年,到了猫儿们求偶时节,猫胡同却忽然安静下来。

我妻子无意间从邻居那里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猫婆死了。同时——在她 死后——才知道关于她在世时的一点点经历。

据说,猫婆本是先前一个开米铺老板的小婆,被老板的大婆赶出家门,住 在猫胡同那座楼第一层的两间房子里。后又被当做资本家老婆,轰到地下室。 她无亲无故,孑然一身,拾纸为生,以猫为伴,但她所养的猫没有一个良种好 猫,都是拾来的弃猫、病猫和残猫。她天天从水产店捡些臭鱼烂虾煮了,放在 院里喂猫,也就招引一些无家可归的野猫来填肚充饥,有的干脆在她家落脚。 她有猫必留,谁也不知道她家到底有多少只猫。

“文革”前,曾有人为她找个伴儿,是个卖肉的老汉。结婚不过两个月, 老汉忍受不了这些猫闹、猫叫、猫味儿,就搬出去住了。人们劝她扔掉这些猫 ,接回老汉,她执意不肯,坚持与这些猫共享着无人能解的快乐。

前两个月,猫婆急病猝死,老汉搬回来,第一件事便是把这些猫统统轰走 。被赶跑的猫儿依恋故人故土,每每回来,必遭老汉一顿死打,这就是猫胡同 忽然不明不白静下来的根由了。

这消息使我的心一揪。那些猫,那些在猫婆床上、被上、烟囱上的猫,那 些残的、病的、瞎的猫儿们呢?那只尖脸的、瘦瘦的、为猫婆叼烟卷的小黄猫呢 ?如今漂泊街头、饿死他乡,被孩子弄死,还是叫人用笼子捉去吃掉了?一种伤 感与担忧从我心里漫无边际地散开,散出去,随后留下的是一片沉重的空茫。 这夜,我推开后窗向猫胡同望下去,只见月光下,猫婆家四周的房顶墙头趴着 一只只猫影,大约有七八只,黑黑的,全都默不作声。这都是猫婆那些生死相 依的伙伴,它们等待着什么呀?

从这天起,我常常把吃剩下的一些东西,一块馒头、一个鱼头或一片饼扔 进猫胡同里去,这是我仅能做到的了。但这年里,我也不断听到一些猫这样或 那样死去的消息,即使街上一只猫被轧死,我都认定必是那些从猫婆家里被驱 赶出来的流浪儿。入冬后,我听到一个令人震悚的故事——

我家对面一座破楼修理瓦顶。白天里瓦工们换瓦时活没干完,留下个洞, 一只猫为了御寒,钻了进去;第二天瓦工们盖上瓦走了,这只猫无法出来,急 得在里边叫。住在这楼顶层的五六户人家都听到猫叫,还有在顶棚上跑来跑去 的声音,但谁家也不肯将自家的顶棚捅坏,放它出来。这猫叫了三整天,开头 声音很大,很惨,疹人,但一天比一天声音微弱下来,直至消失!

听到这故事,我彻夜难眠。

更深夜半,天降大雪,猫胡同里一片死寂,这寂静化为一股寒气透进我的 肌骨。忽然,后墙下传来一声猫叫,在大雪涂白了的胡同深处,猫婆故居那墙 头上,孤零零趴着一只猫影,在凛冽中蜷缩一团,时不时哀叫一声,甚是凄婉 。我心一动,是那尖脸小黄猫吗?忙叫声:“咪咪!”想下楼去把它抱上来,谁 知一声唤,将它惊动,起身慌张跑掉。

猫胡同里便空无一物。只剩下一片夜的漆黑和雪的惨白,还有奇冷的风在 这又长又深的空间里呼啸。

同类推荐
  • 对岸的诱惑:中西文化交流记

    对岸的诱惑:中西文化交流记

    《对岸的诱惑:中西文化交流记》主要写20世纪上半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人物——西方人来中国,中国人到西方,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些什么。为什么集中写20世纪上半期?因为下半期这种交流停止了,虽然因此而神游者反而越来越多,例如萨特神游“文化革命”的中国。
  • 菲律宾民间文学

    菲律宾民间文学

    菲律宾是世界知名的民俗学、人类学博物馆,有120多个民族和170多种语言,文化多样性极其丰富,尤其是今天在许多民族、部族的原住民中仍然流传着活形态的口头传统,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一方面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另一方面也栩栩如生吸引人,在政美学术界,菲律宾是著名的田野宴验室,许多民俗学家、人类学家都曾在此做过相关研究,关于菲律宾各民族民俗有不少国际知名的著作。菲律宾的两个少数民族的英雄史诗及其口头吟唱传统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一项还是东南亚地区最早被列八的。至今国内尚未出版过关于菲律宾民间文学研究方面的著作。
  • 解密北京大案

    解密北京大案

    一鹤的法制纪实作品名声越来越大。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他关于某演艺圈名人案件的报导,引起湖北与广东两家大刊编辑的争抢,以致他不得不承诺为放弃的一家另写两篇稿子才算平息。从《名幻杂志》为一鹤同志做责编大概有十个年头了罢。这其间,文坛中太多起承转合,波诡云橘了。而一鹤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由一个青涩的山东汉子,成长为深具洞察力的法坛卫士。人类灵魂工程师,自有其独特的理想与追求。
  • 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当代散文鉴赏

    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当代散文鉴赏

    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散文,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鲁迅、郭沫若、许地山、张恨水、林语堂、徐志摩、老舍、冰心、闻一多、沈从文、林徽音、余光中、何其芳等等等等。
  • 我的人生故事

    我的人生故事

    本书以自传体文学的体式,对一位幼时与光明、声音隔绝的女孩学会说话、读大学的经历进行记述,是这位作家、教育家的青年生活回顾。
热门推荐
  • 佛说须赖经

    佛说须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幽冥神界

    幽冥神界

    一世一轮回,万世也称神!哪怕遭万世轮回,我亦是至高无上
  • 武林易侠传

    武林易侠传

    我,易小知,一个自幼喜欢命理,相术,堪舆,占卜等周易玄学的少年。当我遇见她的那一刻起,灰白世界一下子充满了颜色。就算因此卷入到永无休止的武林斗争之中,我也能利用所学在阴谋阳谋的博弈中先人一步。只要能让我们好好的一起生活下去,就算毁灭整个武林,我也在所不惜!
  • 时间坟场

    时间坟场

    人的一生结束,死去的是灵魂,带不走的是回忆。0点的列车准时出发满载回忆前往梦境纬度的时间坟场,附着诅咒的回忆,守墓人和现世少年的时间之旅,绯色彼岸的少女慢慢记录着一个又一个故事,
  • 骑着蜗牛赛跑的女人

    骑着蜗牛赛跑的女人

    对于每一个女人来说,事业与婚姻似乎是人生一个艰难的选择题,大部分女人选择了家庭放弃了事业,然后在别人羡慕的眼光中过着并不如意的生活。另一部分选择了事业的女性,有着在职场呼风唤雨的光鲜亮丽但也会在寂寞无人的家里暗自垂泪。但世间总有那么多出人意料的相遇,遇到了那个对的人,对于女王来说,事业、家庭,就都有了……
  • 恋上邻家的恶魔

    恋上邻家的恶魔

    情景1:在路上看到一个女孩疑似被欺负,于是走了过去教训那个男的...情景2:你干嘛总是跟着我?这条路又不是你家的,我爱怎么走就怎么走,谁跟着你,不要脸...情景3:你你你流氓,你偷窥我换衣服。就你那小身板送上门我还不要呢...情景4:妈妈,为什么这个人长得那么像我?因为他长着一个大众脸,所以就像了,宝贝我们要回家吃饭了....因为一次多管闲事,从此就被恶魔王子缠上了
  • 帆布鞋女王来袭

    帆布鞋女王来袭

    女王并不都是踩着高跟鞋的,不是踏着鲜血来滴。她———一月,从被拐卖到回归华丽丽的变成女王。。。。他——初睿,一个冷漠少年却为她倾心。“喂,同学,能帮我提行李么?”某人一声不吭,继续在树上看着他的书。她气鼓鼓的看着他说:”同学你怎么这样啊,一点同情心都没有。”他缓慢的抬起头,不在意的瞟了几眼,嘴里吐出一个字:“滚。”他们的爱情故事将如何展开,女王将如何归来。
  • 恶魔修仙记

    恶魔修仙记

    之前20w子删掉重写了系统老出问题,木有办法第一次写故事,有点纠结,但绝不TJ更新不是很稳定,没事多写,有事少写一天或许三更,或许二更,或许一更,或许不更……
  • 武当虹少年1:骑鱼的女孩

    武当虹少年1:骑鱼的女孩

    平凡的少年金阳,有一位与众不同的爸爸,从爸爸身上,他学会了用不一样的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然而父亲却不幸离开了他,这让他承受起同龄孩子不该有的痛苦和坚强。这时,街道拐角的秘密商店、被法术包围的十座大山、起死回生的苹果……种种神秘离奇的事物接踵而来。而一张录取通知书改变了金阳的人生,面对拯救世界的重任。金阳开始迷茫、挣扎。终,勇敢的骑鱼女孩让他在犹豫中做出选择。后他踏上了前往武当山太极学园的征程……
  • 聱园词剩

    聱园词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