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74800000053

第53章 旁论杂说(5)

从《聊斋志异》谈秀才、举人、进士和状元

蒲松龄终其一生都没有在科举途中取得梦寐以求的功名,只不过是个小小的秀才而已。而在他所著的《聊斋志异》中,也以相当的篇幅,表现了在科举制度困扰下众书生的人生百态,而且其中还出现了相当多的秀才、举人、进士、孝廉等等专有名词。它们都代表着什么呢?我们不妨从科举制度产生的根源讲起。

所谓科举,也就是开科取士,透过考试选拔国家各级机关所需要的人才。这样的制度是从隋、唐时期开始的。在隋、唐以前,各级官员的选拔采取的是选举制,即由地方逐级推荐德才兼备者。各个州推荐出来的人才称之为秀才,各个郡推荐出来的人才称之为孝廉,并且成为定制。例如汉末的一代枭雄曹操就是孝廉。唐朝取代隋朝统治之后,很多制度都沿用过来,其中就有开科取士,并且一直沿袭到明、清︵只在元朝时期,有一段时间曾经取消科举︶,成为很有中国特色的人才选拔机制,也确实为各个朝代的统治者选拔出优秀的人才。

那么什么是”秀才”呢?所谓秀才,就是指才能优秀的人,和儒家经典《礼记》中所说的”秀士”相近,也是一种泛称,并不局限于饱读诗书。到了汉晋南北朝时期,秀才才开始变成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唐朝初年的时候,科举考试的科目非常多,秀才只是其中一科,但不久就被废除了。与此同时,秀才也开始成为读书人的通称。到了宋代,朝廷规定,各州府都必须向中央荐举人才,以应礼部的会试。,同时宋朝统治者依然沿用唐朝后期的科举制度,首先进行选拔考试,其中凡是积极应举、参加选拔考试以争取被举荐的人,都能够称之为秀才。在明代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中,水泊梁山早期的首领王伦被叫做白衣秀士,也叫白衣秀才。为什么人们会这么称呼他呢?难道他整天都穿着白色的衣服吗?其实不是这样的,这里的真正意思是说他是个落第秀才或不第秀才,也就是他没有能够考上举人,在选拔考试中名落孙山而已。需要指出的是,在整个宋代,无论你是否经过考试,你都可以取得秀才名衔;但到了明、清时代,就又出现了变化,秀才开始得来不易了。如果你想获得一个秀才头衔,就必须通过几重考试,更为关键的是,秀才最后也不一定能够中举。例如《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就是如此,他十九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秀才,但是终其一生都没有能中举。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在明、清两朝,秀才主要是指府(或直隶州)学、县学的生员,是读四书、五经而进学者的专称。要想取得这种资格,必须在学道或童子试中得到录取。只要通过这一级考试,不论年龄大小,都被称之为童生或者是老童生。如果县、府、院三试都录取了,就直接进入府学、州(直隶州)学或县学,这被人们称为进学,也被人们称之为生员,也就是秀才的俗名。蒲松龄就是因为县、府、院三试都考了第一名才成为秀才。生员还需要经过科考选拔,当然,如果你没有被录取也不要太担心,因为你还有两次补考机会。生员在通过科举选拔之后,才可以参加本届乡试,也就是各个省会城市所举行的考试,被录取者称之为举人。

举人的名称来源于汉代的察举,原意是被举荐的人。在汉晋南北朝时期,这一名词只是指被举荐的人,并不是后来那样的专有名词。到了唐宋两朝,有两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一种是当时人们所重视的进士科,也就是参加乡试并被录取者;另一种就是所谓的举人,就是通过举荐而获得参加会试的机会,所以这样的人又被称之为举进士。但是对很多文人来说,他们都很不屑于第二种方式。

明、清两朝,举人不再单纯地被人们称为举人了,同时还被人们称之为孝廉(这是沿用汉武帝时期的古制)。这时,举人们的地位已经大为提高,不但中举之后就永远有继续参加会试(中央一级考试)的资格,而且还具有进入仕途的条件。国家各级机关一旦缺少了相应的官员,就会直接在举人中进行任命。所以,在吴敬梓所著的《儒林外史》中,那个因为贫穷而屡屡被人瞧不起的范进,在中举之后立即亲朋满门,老丈人也对他另眼相待,称其为文曲星下凡;就连一向飞扬跋扈的张乡绅也立即前去攀世交、送银、送屋。究其原因,就在于举人不仅取得赴会试的资格,而且也拥有了做官的资本。

举人们在进京参加中央一级考试(也就是会试)并得中之后,被称为进士。一般进士榜分为三个级别,第一等为”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等为”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等为”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进士都可以参加最高层次的考试,也就是殿试,并且都能取得做官的资格。

殿试一般都由天子主持。清初在北京天安门保和殿进行,第一名得主被称为”状元”,第二、三名分别称为榜眼、探花,他们往往被授以比较重要的官职,升迁也较快。状元的名称始于唐朝武则天之时,一开始人们称之为状头。不过,在宋代的时候,进士的第二名和第三名也可以称为状元,即所谓名列”魁三”。

对封建社会的读书人来说,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封妻荫子,这是他们一生的最终目的;由秀才到举人、进士直至状元,这就是他们一生为之苦苦奋斗的晋身台阶,也是一个男人实现人生梦想的主要途径。

同类推荐
  • 解放西双版纳

    解放西双版纳

    经过半个多月的征战,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终于全部彻底地消灭了国民党残留在西双版纳的部队。从此,西双版纳解放了!千百年来套在边疆各族人民身上的枷锁被打碎了!一个被封建领主、土司头人和国民党反动派蹂躏得千疮百孔的西双版纳获得了新生!
  • 我的叔叔“李小龙”

    我的叔叔“李小龙”

    关于不能成功的爱情,关于破碎的梦想,关于挫折的欲望;关于破裂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切小说都可以算是关于失败的故事。尽管这样,为什么还有人要读不可救药的失败的故事呢?我想人们之所以读小说,是因为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会感觉不幸的人并非只有自己。同时也会明白,在不幸和失败中依然梦想得到救赎,不屈不挠地活下去的人也不止自己。
  • 慈悲的暴力

    慈悲的暴力

    70后诗人在改变当代诗歌的面貌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关于当代诗歌的新的问题。他们的写作会让我们重新反思当代诗歌的起点问题,也会促使我们考量不同的诗歌路径的问题。此外,对当代诗歌的代际关系,他们的写作提供了新的不同以往的挑战。这套诗系,或许能让人们从更多的侧面了解70后诗人是如何出牌的。而本套书系之一的《70后印象诗系·慈悲的暴力》是黑骆驼专著,他的诗成熟且具有精神。
  • 宋词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两宋为词史极峰,诸体大备,风姿多彩,流派竞辉。宋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读宋人词,当于体格、神致间求之。
  • 啊,鼓岭!

    啊,鼓岭!

    十年鼓岭生活,一生不尽牵挂。《啊,鼓岭!》一文在《人民日报》发表,偶为当时的福州市委第一书记习近平看到,他当即安排密尔顿妻子来鼓岭探访。2012年,这位昔日福州书记已成国家领导人,他在访美午宴上佳话重提,使这段中美友谊佳话更为传奇。
热门推荐
  • 女扮男装:极品三少爷

    女扮男装:极品三少爷

    慕清风——国家情报局,年轻上将,博览群书,文武全才,空难身死,灵魂坠入异世。再次醒来,却穿越到东祥国第一草包美男的身上,传言他懦弱胆小,胸无点墨,手无缚鸡之力。一朝穿越,迷乱世人。第一杀手“废话真多,你不从也得从!”天水族少主“一直以为我能走进你的心里,没想到却是你赖在我的心里不出去了!”妖孽太子“你如果不把他们都甩了,我就死给你看!”纨绔公子“谁叫你在我面前洗澡了,就要对我负责!”女主晕倒。
  • 还我河山之精忠岳飞

    还我河山之精忠岳飞

    很多时候,岳飞被人为的神化了!也有的时候岳飞被人为的贬低了!我只是想说,不要太为难岳飞了,他也同我们一样,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我们要公平地看待岳飞。本书就是想从少年时代的岳飞写起,直到他的死去!写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写他的成长史!
  • 落雨舞灵风

    落雨舞灵风

    这个小说,我一直在纠结到底应该男生看还是女生看……
  • 灿白之我一直都在

    灿白之我一直都在

    我以为终有一天,我会彻底将爱情忘记,将你忘记,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听到了一首旧歌,我的眼泪就下来了,因为这首歌,我们一起听过。
  • 宠妻无度之爱是愚人的国度

    宠妻无度之爱是愚人的国度

    爱是一个愚人的国度。我们在里面不能自拔,不懂退出。我们都回不去最初。曾经很美丽,但还是不满足。一步一步自我陷入。究竟是笑,是哭。
  • 黑白武皇

    黑白武皇

    这是一个简单的世界,一切非黑即白,这是一个复杂的世界,因为白里有黑,当鲜血的猩红与雷电的紫光重叠,正义与邪恶模糊了界线,一代武皇段云飞战天、战地、战神,一剑击穿黑与白的重重壁垒,傲然屹立……世界还是如此简单!!
  • 上阳子金丹大要仙派

    上阳子金丹大要仙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杀手小姐来复仇

    杀手小姐来复仇

    前世,被一道闪电劈死,重生后,父母被人杀死,且看她怎样报仇。。。。。
  • 大神陪护闯江湖

    大神陪护闯江湖

    浅浅,你不记得我不要紧,我可以让你再爱上我陈墨:“林浅,上班时间不许玩游戏!”林浅:“看好时间!现在是午休!”陈墨:“林浅你不但忘了我了还喜欢上别人了!”林浅:“陈墨你够了啊!再不让我玩游戏我就杀你了!”
  • 科学家修仙

    科学家修仙

    【新书《梅凌剑仙》已发布】一个年轻有为的人类顶级科学家因为一场实验的失败而重病缠身,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科学的执著。在生命的最后年月里,他“逃”出医院,要完成自己最后的研究。皇天不负有心人!时空旅行的奥秘被他揭开,而他自己也义无反顾地去亲身实验这最后的发现。然而,在他踏入时空大门之后,他发现,一切都变了,这个新的世界超出了他原有的认知。而他自己,更是莫名其妙地当上了新郎官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