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76700000005

第5章 思想文化的繁荣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空前繁荣,主要表现在思想、文学、艺术、天文物理和医学等方面。

(一)思想

1.儒学大师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论语》。《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孔子的思想精华都集中呈现于《论语》一书中。《论语》以对话文体为主,语言简洁精练,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2)在孔子的诸多思想中,“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对仁有许多解释,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协调社会人际关系。在教育思想方面,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范围扩展到广大平民,打破了官府教育一统天下,只允许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为教育的传播和普及奠定了基础,这在当时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在教育方法上,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这种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育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教学内容上,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以“五经”作为基本内容,又融入自己的教学思想,内容十分广泛。

2.哲学大师老子

老子(约前600—前470),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周口鹿邑县)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著有《道德经》。《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

老子主张“无为”,即清净自守之义,通过对“道”的潜心修身达到“合乎道”的理想境界。老子的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即我们常说的“小国寡民”。老子用“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即为客观规律,同时具有独立不改的永恒意义。老子的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内容主要见《老子》这本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仅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法家大师韩非子

韩非(约前281—前233),战国晚期韩国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世称“韩非子”。韩非原为韩国贵族,与李斯同师荀卿。韩非口吃,但他善于写作,且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同时又吸取了他以前的法家学说,比较各国变法得失,提出“以法为主”,法、术、势结合的理论,集法家思想之大成。著有《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

4.墨家大师墨子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今河南省平顶山市人,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墨子》一书,影响极为深远,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主张“兼爱”“非攻”,这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墨子认为天下之所以存在强欺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因此提倡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互敬互爱。

墨子主张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墨子认为,国君必须选举国中贤者,而百姓理应在公共行政上对国君有所服从。墨子要求上面了解下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认为这是政事之本。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对后世乃至现在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墨子提倡节葬,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该清廉俭朴,墨子在这方面也是身体力行。

5.兵家大师孙子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县)人。所著《孙子兵法》,总结了春秋末期以及以前的战争经验,总结了若干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首次揭示了比较系统的战略战术原则与“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战争规律,讲求合理用兵,灵活主动,出奇制胜,既要沉着冷静,又要勇猛果断。在地形、侦察以及军队纪律和教育各方面,也提出一些重要原则。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都是一部不朽的军事著作。

(二)文学

1.《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最初称《诗》,被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也称《诗三百》。《诗经》里的内容,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绝大部分是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包括十五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雅分为《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歌;颂一共40篇,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诗经》不仅是最早的诗歌总集,而且也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面貌的百科全书。《诗经》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源头及代表作,对我国文学的发展有深刻影响,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2.屈原和《离骚》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我国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利用民歌的形式,开创了诗歌新体裁——“楚辞”。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屈原作品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共373句,诗人把深厚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融入作品中,叙述了自己为实现政治主张所遭受的打击和迫害,深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以及对楚国和楚国人民的忠贞和热爱。楚国兵败城破,诗人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眼看国破之难,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忧心如焚,在极端失望和痛苦中,诗人来到了长江东边的汨罗江,抱石自沉。据传五月初五屈原投江之后,一直为江中蛟龙所困,百姓无不为之动容,故每年的这一天必定会向江中投下缠绕五色丝线的粽子,以驱赶蛟龙。这也就是我们每年“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3.诸子散文

所谓“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期诸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学派有:儒家,代表人物是孔丘、孟轲、荀子;墨家,代表人物是墨翟、宋钘;法家,代表人物是商鞅、韩非;道家,代表人物是老聃、庄周;农家,代表人物是许行、陈相;名家,代表人物是公孙龙;杂家,代表人物是吕不韦;纵横家,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此外,还有阴阳家、小说家。诸子的代表作品有《论语》《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

先秦诸子的文章各有特色,在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是孟子和庄子。孟子的文风以刚柔相济的辩证见长,在议论文中善于运用比喻。庄子的散文文字优美,想象丰富。他的代表作有《逍遥游》《秋水》等,都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名篇,对后世文学的发展有深刻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艺术的发展

1.绘画

春秋战国时,绘画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长沙楚国遗址出土的《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也可佐证当时绘画艺术的精湛。

2.音乐

我国古代的宫廷音乐素来以宏大的规模和雄伟的气魄著称于世。春秋时期,王室独占音乐文化的局面已经一去不返,各国乐师适应各诸侯国统治者的享乐需要,开拓出一个较之前代更大发展、范围更加广阔的音乐天地。乐器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有钟、磬、鼓、瑟、竽、排箫等。湖北随州出土的整套青铜编钟,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青铜器“嵌错赏功宴乐铜壶”,是我国古代音乐艺术的瑰宝,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音乐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四)天文和物理

1.天文

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学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鲁国的天文学家在对天象的观测中,观测到37次日食,其中33次已经被证明是可靠的。现在世人通称的哈雷彗星,早在公元前613年就被载入鲁国的史书《春秋》中,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记录。而西方一直到1682年才由哈雷发现,比中国晚了两千多年。

战国时期还出现了天文学专著,如齐国的天文学家甘德著的《天文星占》和魏国人石申著述的《天文》,后人将这两部著作合为一部,称作《甘石星经》。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甘德还用肉眼发现了木星的卫星,比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在1609年用天文望远镜发现该星早两千多年。石申发现了日食、月食是天体相互掩盖的现象,这在当时也是难能可贵的。为了纪念石申,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2.物理

在物理学方面,《墨子》中的《墨经》记载了大量的物理学知识。其中有对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的叙述,还有对声学和光学的记载,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物理学发展的重大成就。

(五)医学

春秋战国时代的医学由于文化的空前繁荣,也得到了相当快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扁鹊和他的“四诊法”。

扁鹊(前407—前310),姓秦,名越人,齐国渤海莫(今河北任丘)人,战国时代名医。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对中医药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

扁鹊治病行医有“六不治”原则:一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的人不治;二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者不治;三是暴饮暴食,饮食无常者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医者不治;五是身体虚弱不能服药者不治;六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者不治。扁鹊在总结前人医疗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望(看气色)、闻(听声音)、问(问病情)、切(按脉搏)的诊断疾病的方法。在这四诊法中,扁鹊尤擅长望和切。当时,扁鹊的切脉技术高超,名扬天下。扁鹊在诊视疾病中,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总结的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当时扁鹊称它们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这些诊断技术,充分地体现在史书记载的他的一些治病案例中。他精于望色,通过望色判断病症及其病程演变和预后。最典型的例证就是扁鹊见蔡桓公。他晋见蔡桓公时,通过望诊判断出桓公有病,但是病情尚浅,只停留在肌肤表面。他劝桓公接受治疗,如不治则病情将会加深。桓公自我感觉良好,拒绝治疗。不久,扁鹊再度晋见桓公时,指出其病情已加重,病位已进展到血脉,再次劝说其接受治疗,以免病情进一步发展。桓公仍然拒绝治疗,心中不悦,认为扁鹊在炫耀自己,并以此牟利。当扁鹊第三次晋见他时,认为病情已经恶化,病位进入到肠胃,如不及时治疗,终将难治。桓公仍不予理睬。最后一次,扁鹊通过望诊,判断桓公病情危重,已进入到骨髓深处,病入膏肓,无法救治。果然不出所料,桓公不久即发病,终于不治而死。此病例说明扁鹊当时已经能很好应用望诊,而且诊断水平相当高。扁鹊年轻时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医术,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为百姓解除痛苦,故赵国劳动人民送他“扁鹊”的称号,以赞扬他精湛的医术。

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促成了思想的空前活跃和文学艺术的繁荣。

同类推荐
  • 悍王

    悍王

    贾封原本是强盗,偶然的机会摇身一变成为大明朝的县令,背后更是顶着晋王府的靠山。千里迢迢的来到边塞小城,却不知误打误撞进了一个早就布好局。既然是假冒,怎能甘心当人棋子?受人摆布?在遥远的偏僻之地,我就是王,横刀立马,舍我其谁?
  • 吴师入郢

    吴师入郢

    那闪烁着恒古文化的高高汉冠,永远矗立在那飞扬的黑发之间。那蓬勃着变图精神的铮铮汉剑,恒常渗透在那沸腾的热血之中。残阳已经褪色,回望过去的路上,有理想的人曾驰骋在这里。那些消逝的年华,刹那顿成永恒。残云消隐在征途中,血红色的曙光在地平线上跳动,所有生命如雪般消融。这是一段非凡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是不朽的精神!楚昭王熊珍,十岁即位,站在权利巅峰却面临着无岁不有吴师的窘镜。少年失国,十月颠沛流离的日子磨砺他的性格。刚毅,仁慈,谦卑,明智。励精图治终成一代中兴之主。
  • 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1

    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1

    蒙古帝国和成吉思汗,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伟大帝国和伟大历史人物,从政界领袖到军事强人,从历史学者到商界精英,持续地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研究和阅读。蒙古帝国和成吉思汗所引领的法则,至今仍在深刻地塑造着我们今天的现状。《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中,著名元史专家孙钥洋在新近权威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权威、全面、立体地再现了历史上最庞沛的帝国--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的历史,也即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兴衰史。
  • 卑鄙的圣人:曹操6

    卑鄙的圣人:曹操6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京族简史

    京族简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各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鉴于这半个多世纪的岁月已积淀为各少数民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多年来少数民族历史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为适应民族工作发展的需要,国家民委决定对《丛书》进行修订。
热门推荐
  • 绝色娇妻之婚约大作战

    绝色娇妻之婚约大作战

    还未出生时,双方父母就定下约定,如果是一男一女就定下婚约,如果都是男(女)生,就成为兄弟(姐妹)上天真是眷顾他们两家,生的都是龙凤胎,一下子就定下了四条约定。皇甫晗(哥哥)和艾紫茗(妹妹)这一对交往的十分顺利,可到了皇甫幽(妹妹)和艾澜澈(哥哥)就....唉!小时,艾澜澈见了皇甫幽一见钟情,一心想维护婚约,而皇甫幽觉得自己对艾澜澈没感觉,一心想毁掉婚约。“皇甫幽,你就那么讨厌我,不想跟我在一起吗?”艾澜澈抓着皇甫幽的手腕问道。“是,没错。”皇甫幽一边说着一边想挣脱开艾澜澈的手。“那好,我以后不再纠缠你了。”艾澜澈说完松开手,转身离去。皇甫幽看着艾澜澈离去的身影心里泛起一丝疼痛。
  • 为自己画月亮

    为自己画月亮

    诗样的华章如夏花一般绽放在生命的旅途中,就让它成为我们青春进军的助推剂,成为一个年轻人可以盛放心事的晾晒场,使人们平凡的人生充满不平凡的履历和财富。
  • 必知的科技之最(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必知的科技之最(青少年科技爱好培养)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考试

    考试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1914年7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19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
  • 把心安顿好

    把心安顿好

    本书是周国平的第四本随感集,所收文字主要写于2006至2010年间。周国平思考的中心是价值观问题。概括地说便是: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和心灵,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因此,本书就用《把心安顿好》做书名。
  • 封天仙尊

    封天仙尊

    三十三重天仙界,九十九重魔神台。上古之后,仙门破碎,世间再无仙气流传,从此亿万年,再也无人能证仙道。草根少年得神剑传承,但在一次意外中,神剑受损,于是乎,从上古之时就被封印在剑中的仙佛妖魔顺势破封而出。天下水火,群魔乱舞。少年苏辰,妄图以凡人之躯重开仙路,镇压妖魔。
  • 波什的巫师世界

    波什的巫师世界

    乱入哈利波特的世界,但这里没有哈利,也没有汤姆,只有不一样的霍格沃茨,不一样的魔法世界。吸血鬼、僵尸,这些都会有,练功升级,这个也不会停。波什的巫师世界,争取给你不一样的巫师体验。每天努力更新中。。。望支持!
  • 斑斓·毕业了,当兵去

    斑斓·毕业了,当兵去

    也许是对爱情已经绝望,也许是不堪就业压力,也许是向往军营,也许只是想混两年……104舍的四人在“堕落”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的时候,做出共同的决定:毕业了,当兵去!
  • 活在珍贵的人间:励志卷

    活在珍贵的人间:励志卷

    本书作者鲍尔吉·原野是中国作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十几年中作品被收入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课本以及试卷,受到广大读者喜爱。本套书分为六卷,均为作者多年写作精华,其中《活在珍贵的人间》为励志卷,由爱与会爱、财富品质、眼睛里探望他的祖国、活在珍贵的人间等等,篇篇角度不同,视觉独到,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有关励志的散文选。
  • 高语罕传

    高语罕传

    高语罕1920年10月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曾参与发起新文化运动、参与策划八一南昌起义,本书叙述了高语罕61年生涯中的61件重要事件,以此反映其参加革命和曲折坎坷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