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78000000004

第4章 兵临城下山河怒,犬马声色黯然收

(一)苟且偷安

公元961年,李煜于风雨飘摇中登上了南唐皇帝的宝座。这对既无文韬又无武略,只会舞文弄墨的他来说,简直是历史的一个嘲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生在帝王之家,他根本就没有选择的权力。此时的南唐已是穷途末路,国运正值风雨飘摇之际。而半个多世纪的大浪淘沙和优胜劣汰,北宋君臣被推到了历史的风口浪尖,注定要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在这个节骨眼上,莫说是李煜做皇帝,就是他的父亲甚至祖父在世时,也难逃亡国的厄运。统一是大势所趋,而南唐政权又不具有统一四海的实力,于是就只能成为统一的牺牲品了。

后人有诗云:“南唐天子多无福,不作词臣作帝王。”以李煜父子在词学史上的造诣,倘是在盛唐或北宋,那一定会自成一家,李氏家族的名望不会逊色于北宋的苏氏家族(即苏洵、苏轼、苏辙,三人均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但命运却偏偏让这对父子生在帝王之家,生不逢时,注定了他们的人生悲剧。尤其对李煜来说,历史将他推到安邦治国、经世济民的君王宝座上,更是强人所难。这番阴错阳差的安排,连宋主赵匡胤都为之感叹。李煜降宋后,赵匡胤曾经说过:“李煜如能用作诗的功夫来治理国家,又怎会沦为我的阶下囚呢?”

李煜继位时,南唐与北宋是宗主国和属国的关系。宋为主,南唐为辅,因此李煜继位后常常深感不安,度日如年、如履薄冰,生怕一不留神便得罪了赵匡胤。诸葛亮曾经在《出师表》中说自己“苟全性命于乱世”,这种说法用在继位后的李煜身上,再恰当不过了。李煜虽然唯唯诺诺,毫无称霸之心,但还是会引起赵匡胤的不满,他常常咄咄逼人,发难于李煜,而李煜则敢怒而不敢言,唯恐自己一时言语有失,换来赵氏的再次兴师问罪,甚至兵戈相见。在这期间,李煜曾经缮写《即位上宋太祖表》,以表示自己无意逐鹿中原、与赵氏争天下,只求苟安的心意。此表语词谦恭,书写工整,通篇流露出李煜自甘寄人篱下的情感,全文如下:

臣本于诸子,实愧非才。自出胶庠,心疏利禄。被父兄之荫育,乐日月以优游。思追巢许之余尘,远慕夷齐之高义。既倾恳悃,上告先君,因非虚词,人多知者。徒以伯仲继没,次第推迁。先世谓臣克习义方,既长且嫡,俾司国事,遽易年华。及乎暂赴豫章,留居建业,正储副之位,分监抚之权。惧弗克堪,常深自励。不谓奄丁艰罚,遂玷缵承。因顾肯堂,不敢灭性。

然念先世君临江表,垂二十年,中间务在倦勤,将思释负。臣亡兄文献太子从冀,将从内禅已决宿心。而世宗敦劝既深,议言因息。及陛下显膺帝箓,弥笃睿情,方誓子孙,仰酬临照,则臣向于脱屣,亦匪邀名。既员宗祊,敢忘负荷。惟坚臣节,上奉天朝。若曰稍易初心,辄萌异志,岂独不遵于祖祢,实当受谴于神明。方主一国之生灵,遐赖九天之覆焘。况陛下怀柔义广,煦妪仁深,必假清光,更逾曩日。远凭帝力,下抚旧邦,克获宴安,得从康泰。

然所虑者,吴越国邻于敝土,近似深雠,犹恐辄向封疆,或生纷扰。臣即自严部曲,终不先有侵渔,免结衅嫌,挠干旒扆。仍虑巧肆如簧之舌,仰成投杼之疑。曲构异端,潜行诡道。愿回鉴烛,显论是非。庶使远臣,得安危恳。

李煜的卑词谦语,并没有换来赵匡胤的宽容。面对北宋的落井下石和步步紧逼,李煜只能忍气吞声。这期间,赵氏使出各种招数离间李煜君臣,并孤立南唐政权。在宋宰相赵普的协助下,赵匡胤制定了“先南后北”的战争方略,先后制伏了后蜀、南汉等地,一路捷报频传,矛头直指南唐。李煜多次修书宋主,声泪俱下,希望南唐能得以保全,可他的眼泪岂能软化赵匡胤进军江南、统一天下的虎狼之心?赵匡胤正是抓住了李煜这个弱点才软硬兼施、步步紧逼,直逼得李煜走投无路。随着时间的推移,李煜越来越感觉到亡国之日已为时不远。为了摆脱王朝末日这种“鸦啼影乱天将暮”的恐惧和烦恼,李煜终日借酒浇愁。在那万籁俱寂、残烛当照的漫漫长夜,他有了辛弃疾“酒醉醒来犹未醒”之感。但这种一味逃避的心态不会改变国破家亡的现实命运。那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恐惧令李煜早生华发,虽正当壮年,却已容颜老去;风流尚有,而风光不足。在这样的长夜,李煜仍然不乏创作的激情,他写出了绝妙好诗《九月十日偶书》:

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

黄花冷落不成艳,红叶飕飗竞鼓声。

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

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

除此之外,还有华彩词章《乌夜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一时期陪伴在李煜身边的便是他的红颜知己小周后。小周后与李煜可谓患难与共、相濡以沫。她处处以女人特有的柔情和妩媚来宽慰久受国事折磨的李煜,使他感受到爱情的甘洌和甜美,这种柔情让李煜如痴如醉。小周后对李煜的温存和深情,像润物无声的春雨一般滋润着后主受伤的心灵,二人的感情在患难中变得更加深邃,更加坚定。

李煜这种纵情声色、无心国事的行为激起了众多朝臣的不满。他们之中有冒死进谏的刚毅之士,也有忠厚耿直的先帝旧臣。他们苦口婆心地进谏,李煜非但不听,反而对忠臣痛下杀手,致使很多南唐老臣蒙冤而死。李煜的倒行逆施使南唐的忠臣和正义之士最终与他离心离德。言路阻塞、枉杀忠臣,南唐国势每况愈下,这可乐坏了北宋君臣,他们觉得攻打南唐的时机已然成熟,赵匡胤最终决定举兵向南唐都城金陵进发。早在数年前,就有臣下向李煜进言,让他加强防守,巩固国防,但李煜只当是耳旁风,并没有采纳忠言。等到宋朝兵马真正兵临城下之时,李煜才领悟到大势已去,但一切都太晚了。

(二)兵临城下

北宋开宝八年(975年)腊月末,宋太祖赵匡胤终于发动了攻打南唐的战争。强弩之末的南唐君臣根本没有抵御的能力,只得将都城金陵拱手相让。李煜及其嫔妃、朝廷重臣一干人等都被带到一艘船上,押往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李煜君臣的亡国惨剧就此上演。

金陵城被占领的那一天,浓重的乌云笼罩着宫殿,层峦叠嶂的群山,沉甸甸地映照在这座城市的上空。国无君、殿无主成了南唐此时的写照。远处的秦淮河岸,寒风呼啸,江边泛起肆虐的波涛,好似那即将来临的兵勇,汹涌地拍打着江边的岩石,激起阵阵的浪花,波涛贪婪地侵蚀着江岸上的泥沙;又好似要将南唐君臣子民吞噬在茫茫的江水之中,不留一点痕迹。此刻的李煜站立在船头,他的身份已不再是南唐国主,而是宋主的阶下囚。往日的风光不再,威严全无,锦衣玉冠代之以素面衣衫,他怅然若失地凝视着这座在纷纷雨雪中渐渐隐去的六朝古都,十几年的帝王生活将他与这座城市紧紧地连在一起。但如今,人去楼空,江山不在,臣民何以为家?身为君主的他悲恸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却无力挽回,只能将自己的灵魂安置于了词章之中。

他望了一眼这座他曾经“虎踞龙盘”的城市,那昔日的琼楼玉宇只化作今日的辛酸之泪。回首自己为君十余年,不仅令先帝的英明扫地,还使朝政混乱,天怒民怨。他终于感到昔日那缠绵悱恻的宫廷仙境只是他暂时的苟且偷生,他曾妄想置身于世外桃源之中,但现实无情,身为无能的国君,他难逃亡国的命运。此时此刻,他已成为宋主的阶下囚。他深知此去凶多吉少,恐怕此时此刻便是自己与这座城池的诀别之时。诗仙李白笔下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歌咏友情的名句,但用在此时的李煜身上却也恰当无比。那滚滚东逝的长江水,流尽了李煜的帝王岁月,流尽了南唐君臣最后的气数,只留下降幡一片,消逝于水天之际。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此情此景在大约七百年前的三国时也曾经上演,只不过剧中的主人公不是南唐后主李煜,而是曾被辛弃疾盛赞的孙权的后人(辛弃疾的《南乡子》中写道:“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而制造这场变故的则是刚刚篡夺了曹魏政权的晋武帝司马炎。为此,晚唐诗人刘禹锡还曾经赋诗一首《西塞山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望着那滚滚而逝的长江水,李煜绝望地感到:与他一起成长的南唐,与他荣辱与共的金陵,这个他人生和事业的起点,如今就要和自己永别了,想到这儿,他百感交集,一字一泪地吟咏出了流传千古的《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

就这样,南唐后主李煜被宋太祖赵匡胤俘虏,成了中国历史上又一位具有君主和“阶下囚”双重身份的皇帝。那曾经辉煌无尽的石头城也成了他梦中的一座城,属于他的所有回忆都随着南唐王朝的灭亡而烟消云散。

同类推荐
  • 北宋辽金风云人物大观

    北宋辽金风云人物大观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尼采大传

    尼采大传

    法国作家丹尼尔·哈列维,通过对尼采和亲友们的大量往来信件以及亲友们对尼采的回忆进行整理,于1909年创作出了《尼采大传》一书,全书以时间为线索,对尼采自出生到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又精准的描述。本书所依据的大多为第一手资料,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是一本较为权威的尼采传记,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听从内心召唤的真正思想者特立独行的一生。
  • 卑微的智者:诸葛亮

    卑微的智者:诸葛亮

    《卑微的智者:诸葛亮》以大量翔实的史料为依据,用幽默诙谐、活泼晓畅的语言,分析诸葛亮生平的重要事件,抽丝剥茧,拨开近两千年的历史面纱,还原一个出身卑微、有血有肉的真实诸葛亮。
  • 白崇禧传

    白崇禧传

    程思远编著的《白崇禧传——百年中国风云实录》不评论白崇禧个人的功过是非,唯集中记述其毕生经历。白崇禧曾在北伐、抗战帮助过蒋介石,但又三次逼蒋下野。蒋、白之间的悲欢离合,记录了国民党政权从发展、由兴到衰败的历程。
热门推荐
  • 漠漠轻乔栖君画

    漠漠轻乔栖君画

    她是叶府一名嫡出女,自幼丧母二娘因怕女主继承家产,女主七岁岁生日当天请来法师,家中人听信法师言“她的出生将会危及到苏家的兴旺,这是一个祸星,你们必须将她送到山上永不归府”女主被送上山跟着药师王学医,而女主的弟弟也经常背着家人到山上看女主,经常给女主送书和衣物,而女主也非常争气在山上学习医术,纵观书籍,时光流逝,朝中让苏相送300名秀女进宫五个月之后交工,叶相接旨之后在府中整日唉声叹气,二夫人听闻便出主意,将女主从山上接下来,送进宫中为妃,叶相因女主是嫡女为由断然拒绝,最后无奈同意......
  • 纷争再起

    纷争再起

    继涿鹿之战后又将掀起一场血雨腥风看蛮族少年如何成为一代帝王
  • 向历史名将学谋略与智慧

    向历史名将学谋略与智慧

    本书以《史记》中将领们的故事为底料,吸纳睿智精华成一家之言,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对名将、猛将们的人生作了详细归纳,有十分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本书透过生动笔触,通过巧妙裁剪,互相衬托,在现实矛盾困惑中分析历史武将的处事方式及其经验教训,总结和评判其文化性格。
  • 一剑钟情

    一剑钟情

    慕轻寒由于操作过硬,在游戏中一直被当成男生,这天却被本服第一大神逼亲——大神没听过传闻吗?大神口味就这么重吗?!大神集美貌与智慧与一身,还是Y大传奇,在国外当交换生牛得飞起,这逼亲不给理由就算了,问一下还直接奔现处理,让她瞬间成了大众情敌首位!讲点道理好吗?虽然帅的人不用讲道理……紧跟着他就登门入室了,还顺手帮她灭光了追求者,以压倒性的姿态。“或许你不记得了,有一天我刚从副本里出来,而你……”而她……到底怎么样嘛,话说到一半吊人胃口什么的太讨厌啦!于是慕轻寒脸顶大写的纠结开始思索,似乎在某个副本门口,她真的干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 轮回无限狂潮

    轮回无限狂潮

    一个无法定义的空间,一个无法触摸只能观察的大光球,一个个挣扎求存的轮回者,一次次没有尽头的无限轮回。欢迎来到这个无限辽阔,同时也封闭起来的狭窄世界。这里是没有终结的无限世界。大光球究竟是什么?它被何人制造?又被赋予了怎样的意义?大光球赋予轮回者的手表真的仅仅的任务发布器那么简单的东西吗?超越不同时间线的博弈,追寻真理得坚持,灵魂不屈的呐喊。无法挣脱的轮回,让我们从一切的源头开始演绎。
  • 描凤缘

    描凤缘

    问题少女在学校因打架被校方开除,于是她离家出走,在经历了很多之后,豁然长大
  • 匪妻如宝

    匪妻如宝

    上辈子的恩怨情仇,还带到了这辈子。两位爷,为了躲你们,我已经来当山大王了,你们还想怎样!
  • 天使公主的奇遇

    天使公主的奇遇

    她是北辰家的独生女,从小娇生惯养,但从来没有公主病,心地善良,;他是落家大少爷,还是学校著名的冰山校草,但是她的到来,却融化了他……
  • 千年劫の乱世小狐妖

    千年劫の乱世小狐妖

    她是一只千年狐妖,活在混沌的世界中,她的愿望简单到不行。奈何,千年之前,天地不容。千年之后,正邪两立。她带着鬼医孤寂千年。他横空出世,愿为她阻挡一切,愿同她生死沉沦。等着他们的是千年的阻碍,是又一次的天灾人祸。究竟一切该如何结局。。。
  • 杀入神巅

    杀入神巅

    生于乱世,盛名当下。重生于武修世界,破空修真,天神护短,犯我必诛,在一路追杀与被追杀中,站上神界之巅,发现神界之上还有更高层次,无奈继续修行。地球究竟在哪里,渺茫重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