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79600000008

第8章 道家学派的历史显现(3)

“道家”与“道教”二词,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其实,道家与道教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一个学术流派,以其思想演变与代表人物为研究内容;后者是宗教,有其神仙崇拜与信仰,有教徒与组织,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而且道教尊老子为宗又追求长生久视、长生不死,是和老子的哲学思想有相悖之处的,如庄子有时讲生不足喜,死不足悲,强调顺应自然,有时则讲生不如死,死比当帝王还快乐,而生则如多余的肉瘤,对待生死比较淡漠。而道教认为人可以在活着的时候就脱胎换骨,超凡入仙,所以重视个人今生的生命,强调和必死的命运抗争,力求突破生死大限,因而是积极有为的。此外,道家努力突破宗教和有神论的束缚,以天道自然否定鬼神的主宰,而道教则不然,承认而且主张有鬼神和仙人的存在,构筑“神仙乐园”以满足长生不死的愿望;道家尤其是庄子之学,对善恶持一种相对的观点,面对世俗之是非、礼仪也持一种否定的态度,而道教则吸收了儒家的纲常思想,又有严格的教规和戒律,劝人去恶就善。

然而,从中国思想史的角度来看,二者又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是不能截然分开的。道教与道家纠缠成一团,血脉相通,颇难分开,以致若干国外汉学家认为道教是道家思想的继续和延长。道教脱胎于道家,道家哲学是道教的重要思想渊源与宗教理论的主干。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在道教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老子后来被道教神化为教主、太上老君、道德天尊(道教最高神“三清”之一的太清道德天尊),甚至在唐代被封为“玄元皇帝”。而《老子》一书文辞深奥,哲理丰富,具有不少神秘的色彩,因而为道教所利用,不断加以附会、演绎和宗教注解。东汉以后,《老子》一书成为了道教的最高神学经典,称为《道德真经》。《庄子》在魏晋时被佛家用来诠释佛典,被认为同释迦牟尼思想同调。到了隋唐,《庄子》被奉为《南华真经》,庄子也被奉为道教祖师。以后,一批道教思想家相继研究《老子》和《庄子》,从不同的思想角度注解和诠疏《老子》《庄子》,丰富了道教思想的内容,极大地提升了道教神学的理论水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道教老庄之学。道教欲使人长生不老,变化飞升,其炼养服食的方式于老庄所说的养生意旨也基本相同。虽然老庄没有讲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之类,但也讲修身养生的功夫。老子讲谷神,讲玄牝,让人营魄抱一,专气致柔而达到婴儿淳朴清明的境界,“致虚极,守静笃”则成为后来道教修炼的入门功夫。至于庄子,其“缘督以为经”、坐忘、心斋、守一、抱神以静等思想都为道教内丹学所继承和发挥。

道教又以特有的宗教形式,延续着道家的慧命,演绎、实践、发展着道家的思想和精神。葛洪扬道抑儒,力阐道者为本,不仅可以治身,还可以治国,从理论上发展了道家学术;唐代道士成玄英注疏《老子》《庄子》,深雅通达,百代所重;“重玄之道”,也是对道家哲学的创造性发挥;宋代道士陈抟作《无极图》,析解《周易》、《老子》,对天人相通之理有精妙之论,还推动了宋明理学的形成;张伯端《悟真篇》融合儒释道,对老学的虚境之道颇多深刻领悟;王重阳、丘处机力主三教会通,大倡性命双修之旨和清心寡欲,在更高的水平上返回道家,也推动了道家思想的发展。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三)道家与魏晋玄学

1.简介

魏晋玄学是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骨架,会通自然与名教,融合道家和儒家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这一思潮对宇宙、对人生和人的思维都进行了纯哲学的思考。“玄”字出自《道德经》第一章,末句形容道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言道幽深微妙。

汉末之时,儒家经学趋于衰落,社会动荡,政治分裂,为思想的自由阐发创造了客观的社会条件。魏晋时代,名士谈玄论道,探求人生意义,一时蔚为风气,道家思想的衍变于是迈入新的阶段。由于当时的思想家把《老子》、《庄子》与《周易》作为谈论和研讨的主要经典,故称为“三玄”,又因为谈论的内容大多涉及远离具体事务的“玄远之学”,所以后世将这一时期的哲学思潮称为“魏晋玄学”。

《老子》和《庄子》是道家的经典,而《周易》是儒家的经典,由此可见魏晋玄学实际是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部分儒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哲学思潮。事实也是如此,玄学家们一方面提出要“越名教而任自然”,一方面又大谈“圣人明乎天人之理”,以“建天地之位,守尊卑之制”;一方面自称“老子、庄周是吾师”,一方面又鼓吹要“怀忠抱义,而不觉其所以然”。魏晋玄学主要涉及有与无、生与死、动与静、名教与自然、圣人有情或无情、声有无哀乐、言意之辨、形神之辨等形而上的问题。玄学家多立言玄妙,行事玄远,大多是当时的名士,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等。王弼以注《老子》出名,向秀、郭象以注《庄子》著称。何晏的《道德论》,阮籍的《通老论》、《达庄论》,嵇康的《养生论》、《声无哀乐论》等,则是专意为文阐论老庄玄理的。

2.玄学的精神与特色

(1)清谈与思辨

清谈是玄学的表现形式。魏晋时期,玄学家们之间盛行清谈之风。清谈亦谓之“清言”,不谈国事、民生之俗事,专谈老庄、周易。清谈被统治阶级和有文化的人视之为高雅之事,风流之举,成为当时的时尚。

玄学家在一起讨论争辩,各抒歧异,摆观点,援理据,以驳倒他人为能事。清谈之内容往往具有一种真正思辨的、理性的“纯”哲学意味。与喜好连事比类的两汉儒者不同,魏晋玄学家专注于辨析名理,以清新俊逸的论证来反对沉滞繁琐的注释,以怀疑论来否定阴阳灾异之说和迷信,以注重义理分析和抽象思辨抛弃支离破碎章句之学。玄学谈玄析理,解玄析微,挥洒张扬,海阔天空,体现了理性思维的智慧美,抽象美,也体现了人摆脱局促狭隘、向往洒脱广大的超越品性。清谈多标新立异,“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探求义理之精微而达于妙处”,这促进了理性思辨的空前活跃,从而影响了魏晋时各方面的学人。文学批评著作如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都具有前代所少见的严密的理论系统性和深刻的美学内涵。

(2)潇洒与隐逸

随着人们关注的主题由世俗政治转向生命个体,魏晋玄学培养了一大批潇洒飘逸、放浪形骸和愤世嫉俗、高蹈浪漫的骚人墨客,形成了一种挣脱儒家精神枷锁、要求思想解放和追求个性自由的士风。魏晋玄学所确立的人格理想境界,成为魏晋士人追求的目标,他们的生活自然会浸染上“悟道会神”的浓重玄味,铸就了中国士子玄、远、清、虚的生活情趣。

在玄学家看来,道之无为,皆因其“法自然”、顺应自然,而自然的境地是一个独立于现实功利之外的逍遥自足的世界。阮籍说:“天地生于自然,万物生于天地,自然者无外,故天地中焉”,“人生天地之中,体自然之形。”(《达庄论》)郭象也说:“万物必以自然为正”,“知天人之所为,皆自然也。”(《庄子论》)正因为如此,魏晋士人多徜徉山水,寄情丘林,临渊而啸,曲肱而歌,“琴诗自乐”,“皆以任放为达”,追求一种“不与时务经怀”的“萧条高寄”的生活。顺情适性的行为方式使得隐逸之风在当时大为盛行。陶渊明的名篇《饮酒》形象地描绘了隐士恬静自适的生活:“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山水与玄趣

山水是玄学家最常接近和赞咏的对象,当玄学家“以玄对山水”,从自然山水中去领悟“道”的具象时,自然便有了无穷的奥妙与玄趣,从而为中国文化艺术拓出了一片博大而崭新的境界。

自然界本是一个没有任何尘世痕迹的自在之物,它无所谓美,也无所谓丑。然而,魏晋人以虚灵的心境去观赏自然山水,以率性率真的人性来品味无的玄趣,由此生发出一系列的由外知内、以形征神的美学观念,使他们对自然的山水有了完全别样的理解。他们超越形而下的种种束缚,以空灵之心趣审视山水,赋予自在之物的自然以无穷的玄趣,大自然在人们的眼中跃动、鲜活起来,它宁静淡泊、自由逍遥、圆融朴素,玄趣盎然。

同类推荐
  • 老子心解

    老子心解

    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流传已久的经典,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不乏一些思想高超的圣贤对它加以批注,但是印度哲学家奥修所讲的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的讲法是原创的,不论你对道德经是否曾经研究过,奥修所讲的必定是极具参考价值的。
  • 卢梭的民主哲学

    卢梭的民主哲学

    卢梭在哲学上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之杰作,是我国古代政治学方面的名著,在古代哲学、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它和先秦诸子百家如道家、儒家、墨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等学派的著作交相辉映,共同编织了灿烂夺目的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彩虹。
  •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我国古代哲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而且,本书对冯友兰有争议的思想,也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并补充了一些新颖的内容,使本书增加了更多的哲学容量。
  • 曾国藩冰鉴(第一卷)

    曾国藩冰鉴(第一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热门推荐
  • 经济检查实务

    经济检查实务

    本书对经济行政案件调查处理程序和证据调查、审查与运用方法、技巧和策略,以及案件核审、审批和法律适用、执法文书的制作等内容作了全面具体的介绍,具有内容完整、知识系统、功能实用和普遍适用的特征,从而构建起经济行政案件调查处理实务理论知识体系或架构,为基层行政执法人员学习培训理清了头绪。既可以作为行政执法人员学习培训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经济行政案件调查处理工具书。
  • 重生之我是小灰灰

    重生之我是小灰灰

    一个孤傲的少年,被鸿蒙初判所衍生的功德系统带到了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位面成为了小灰灰,看小灰灰还是那个总被小羊所欺骗而丧失狼性的狼族败类吗?还是那个拥有超级发明天赋而不思进取的废材吗?一个不一样的小灰灰,一个不一样的狼王!这个世界有人族,神族,虎族,甚至还有魔族,,,为什么各族之神会消失?是是死亡还是什么?这一切都在等小灰灰去解释,发现。
  • 天庭佣兵记

    天庭佣兵记

    一人一虎走天下,王虎对着狼群勾勾手,“给我找食物去”,李游无语道:“你厉害”
  • 流氓校草强吻我

    流氓校草强吻我

    我作为新生代表在演讲的时候突然从台下冲上来一流氓拿下话筒当着全校师生的面大胆向我表白,不,准确的说应该是威胁,猝不及防间他强吻了我,我又羞又恼,正要给他一巴掌他却抓紧我的手大声宣布,小师妹,我要定你!说完,他对着台下的师兄妹吹了声嘹亮的口哨……
  • 小子你是我的菜

    小子你是我的菜

    前世他们是一对如胶似漆的新婚夫妻,却不想造到好友强烈的嫉妒与陷害,致使俩人产生误会,还被幸运的推下高楼大厦!再次醒来,她已不是往日脾性善良,单纯无害的她,打小三,惩小四,虐小五,这些都弱爆了。培养老公要从小抓起,亲手调教,可是再次遇到儿时的他,怎么变化这么大,姐不信征服不了你!
  • 极世萌凤

    极世萌凤

    她是惊才绝艳的新新人类,她是人人唾弃的将军之女。当新人之魂,穿越到花痴王妃身上。旧日羞辱她之人,还之。今日祸害她之人,杀之。他,君临四海,风华绝代!一眼识破世人嘲笑的草包。此生,只为她踏碎天下!天上地下,为她独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梧桐雨落

    梧桐雨落

    乾盛王朝财阀景家少夫人与小叔私通生下的女儿,流云寨寨主——元湛之妻。少夫人当年在景家势力大,只得把女儿放在民间寄养,不敢联系。寄养的人家在洪灾之下死去,景歆然被山贼所救,山贼头子是绝顶高手,把景歆然也养成了决顶高手。后来少夫人势大,掌控了整个景家,接回景歆然。景歆然从小养在山寨之中,性子火辣,英气逼人,不拘小节,武功高强,想事情不自觉的握紧左手用指甲戳手心。在江湖时爱说,本姑娘高兴怎样就怎样!很是鄙视书生的软弱,后来渐渐变得能够沉心静气,城府逐步提高,能把所有事情处理妥当,却再也没有当年的欢乐……
  • 大响马

    大响马

    那虎一夜宿醉,醒来以后发现奉天城已经不在是以前的样子,满街都是穿着黄军装的东洋鬼子,自己家的大宅子已经是空无一人。“这不靠谱的爹,逃跑也要把我也带上呀!”虎子欲哭无泪。
  • 吸血鬼伯爵:我的爱人

    吸血鬼伯爵:我的爱人

    亚瑟的嘴角勾起一个残忍的微笑,他不想让这个女孩子死,不仅仅是因为她有着无与伦比的鲜美的血液,还因为她娇艳的容颜,毕竟,美的事物人人都欣赏,他更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人类有勇气招惹一位狼人。没错,离得越近,亚瑟越能闻到,躺在地上的这个女孩子身上不仅仅有着血液的芬芳,少女的体香,还有着狼人的臭味。亚瑟不舍的浪费一滴如此美味的血液,他缓缓俯身,凑近夏玫,伸出自己猩红的舌头,配合着自己温软的嘴唇,一点一点的将夏玫身上的血液舔舐,脸上是一副迷醉的表情,就像是一个沙漠中行走,饥渴已久的旅人,突然尝到甘霖一般。
  • 倾国倾天下:决世

    倾国倾天下:决世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