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82400000015

第15章 渔民缯网捕鱼习俗

缯网捕鱼习俗简介

海沧大开发以前,70%的村民是渔民他们所用的缯网在当地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浅海捕鱼工具。随着海沧新港区的建设和发展,沿海一带已经不能捕鱼了,渔民们陆续改行,或务农、或进工厂当工人、或经商,生活水逐渐提高,缯网也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野。有的网具已经送人,有的在搬新家时当做废品处理,只有一些对缯网极有感情的老渔民还保存着心爱的网具。为防止虫蛀鼠咬,他们把网具放人旧水缸中,盖严盖密,细心珍藏。

当年村里的渔民基本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进行捕鱼作业,一艘渔船另加一张竹排,网具主要是围网、手撒网等较为简易的渔网。如果能配上一张缯网,打鱼的效率将大大提高,所以渔民都想方设法尽自己的财力来添置缯网。

当地的缯网是一种海底拖网,是结合厦门海域的海底构造和鱼虾类特点手工编织缝制成。缯网所用材料,20世纪80年代后以尼龙丝和合成纤维线为主;以前则是用苎麻线编织,要经过猪血浸泡、烈日暴晒、高温蒸煮后才能使用,使用中每隔半月还要晒网,一张网的重量大约近百斤。后来改用新材料制作网具后,使用更加方便,使用寿命也大大延长了。

每当织网时节,海岸边、海堤上、院子里,随处可见一群群的大姑娘小媳妇,飞梭走线。“大海边,沙滩上,风吹榕树沙沙响,渔家姑娘在海边,织呀么织渔网;织成渔网心欢畅,渔船冲破千重浪,千张大网撒碧海,载回鱼虾装满仓。”这首经典老歌,仿佛写的就是后井村当年的实景,令人浮想联翩。

一张缯网全长约十二米,像一个两侧各有长耳朵的大口袋;长耳朵就是渔网的侧边,长约七米,高约两米五,后边是五米长的袋状网尾,尾端逐渐缩小;缯网侧边上的网眼孔较大,大约一厘米见宽,网尾的网眼较小,只有半厘米左右;

根据不同季节,捕捞鱼虾种类的不同,还需要变换不同孔眼的网具。一般春季杂鱼、虾类比较多,用中等网眼较好。夏季蟹类成熟,那要用大网眼的缯网到冬季,鳗鱼苗大量繁殖,那就要用最小网眼的网具来捕捞了。

缯网侧边的上沿是一条由三股粗约半厘米细绳组成的大绳,总长约十五米,这就是“上纲”;缯网的下沿并排穿着两条大绳,那是“下纲”;以前到处可见的口号“以粮为,纲举目张”,就是从渔网操作方法延伸出来的经典语录。缯网确实就是这样子,上下纲就是渔网的生命线,纲举得好,渔网的网眼就会张得好,就可以捕到更多的鱼虾了。

使用缯网捕鱼,涨潮或退潮都可以作业,但要顺着海流方向布网,并要让渔网侧边的底部尽量贴着海底,所以下纲的一根粗绳与侧网结在一起,另一根粗绳分段包上铅块以增加渔网下沉的重量,一张网用的铅块大约要五千克。而为了让渔网侧边能在海底竖立起来,就在十五米长的上纲绳分段绑上二十个空心的浮标。这时,缯网在海底就像左右两面篱笆墙拖着后面的大袋子,前进方向如到鱼,就到。

当然,用缯网捕鱼不是那么简单,首先得让它在海底走动起来。渔网两侧上纲和下纲的绳头各留下一米长,然后分别穿过“脚头”上的两个小孔绑牢。两个“脚头”类似于两个小滑橇,其底板是一块结实耐磨的带有弧度的硬木,长度约半米,底板上面竖立镶嵌着一片同样结实的竹板,与底板构成六十度的夹角。渔民在夹角处绑上粗绳,在粗绳的一米处再各绑上一块约六斤重的石块,以增加脚头下沉的重量)石块与渔船之间粗绳的长度则要根据海底的深度和海流的速度来调整,一般为二三十米,最长的要五十多米。难以置信的是,以前没有尼龙绳的时候,这根长绳是用稻草搓制成的。因为稻草搓绳可以一直接续,可以搓到无限长,且材料低廉,随手可得,强度又足以支持拉网上船,所以稻草绳颇受后井渔民的青睐。

渔网在水下布好后,一根长绳由渔船牵引,另一根长绳则由竹排牵引,船上和排上各有一人分别划桨,拖着渔网慢慢前进,洄游的鱼儿也就慢慢被渔网兜住,难免成为人们的桌上美食了。有一些鱼儿会顺着侧网往出口方向游动,这时开口在两边侧网上的两个小网正好把这些漏网之鱼纳人其中。

以前当地妇女很少下海捕鱼,承包责任制以后,夫妻船出海渐渐被人们接受。那时,妻子在机船上掌舵,丈夫在竹排上划桨,齐心协力,共同致富,也是当地的一美。

海沧地处九龙江人海处,鱼虾肥美,数量众多,所以渔民都在近海捕鱼,最远也只到金门的大旦、二旦,和龙海的南太武海边。大家对附近海底的地形都较为熟悉,老渔民都会利用远处的山头、房屋、晚上的灯光来定位,及时避开那些礁石、海底杂物等,避免渔网被钩破或损坏。当然,也有不如意的时候,遇到渔网损坏,那就要花上好几天的工夫来修补渔网了。

网捕鱼后渔民上的,海的这上了,后民众的有上。在各的下,民的有了地的,们的子。

渔民除了使用较大型的缯网捕鱼外,在渔业生产过程中还经常使用几种较小型的渔网:跑网、丝网和虾网等。

跑网是现年八十岁的衙里渔民周和瑞设计发明的一种小型海底跑网,由上下两层渔网组成。上面一层是渔民肀常使用的单层网,用绿色尼龙丝织成,单片长约十米,网高约五十厘米,网眼约为五厘米见方,上端是塑料浮标,下端是小铅锤。单层网以前一般作为固定网使用:前一天晚上沿着水面布网,次日清晨收网,所捕鱼蟹相当有限,有点守株待兔的味道。改革开放以后,村里实行家庭承包制,渔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周和瑞利用多年积累的生产经验,结合九龙江人海口海底鱼蟹的活动特点,对单层网上进行了多次试验改造,于1986年成功创造了称为“跑网”的新式网具和捕捉方法。

跑网是在原先的单层网下部再接上一层用白色尼龙丝织成的渔网,高约六十厘米,网眼比上层网略大,网的底部也绑上铅垂,单个铅垂的重量比单层网的铅垂略轻,上层网铅垂是每斤二百二十个,跑网下层的铅垂则是每斤三百三十个)据周老先生介绍,掌握这两种铅垂的重量比例很重要,比例不正确,跑网就跑不动,有时跑网还会卷起来,缠绕一起。

跑网的使用范围主要是捕捞栖息在水底的蟹类,如红鲟、虎蟹和其他杂鱼杂蟹。在涨潮时段,水流较缓,小渔船垂直于潮流开行,

同时将跑网在船的后方陆续放下水面,系在网上的缆绳长度随着潮水的大小而随时调整。跑网在小铅垂的重力作用下沉到水底,略呈形,在潮水的推动下,以类似畚斗的形状顺着潮水跑动起来,将路上遇见的海蟹尽收囊底。当然,渔还要种、潮种捕捞,会取得较好的捕捞效果。

周和瑞率先使用跑网,当年的捕捞量大大提高,村里的渔民纷纷有样学样,一时家家户户都取得好收成,对提的生水起很大的用。

虾网,顾名思义,就是捕捉各种海虾(包括斑节虾、红虾等)的渔网,作业中遇到一些杂鱼也会被捕捞起来。虾网是由重叠在一起的三层渔网构成,外面两层网的线径较粗,网眼较大,约为八厘米见方;中间一层的尼龙丝比较细,网眼也较小,约为二厘米见方。一张网长度约为五十米,网的上部用木材制作的浮标将三层网串在一起,每层网的下端分别绑着铅垂。下网后,三层网张开像个袋子,将鱼虾圈在网中间,最后扎在小网眼的中间层上而被捕获。

虾网根据鱼虾生长活动特点,虾网的使用周期较长,每年三月到十月都可以使用。虾网可以作为固定网,在海边沿水面放置;但在后井才,更多的海,将张网在一起,边走边放,这样可以捕到较多的海虾。

丝网,是一种较高的渔丝网网,网的高度达到四米,用白色尼龙丝编织,网眼大小约为三厘米见方,网的上端是一排塑料浮标,下端在原先绑好的小铅垂边上挂上了不少圆形的水泥片,为的是增加下沉的重量。丝网主要用于捕捞各种鱼类,每年的三、四月是丝网捕捞的高峰期。

着海的,上,网也的,一大海的着,在着一。

海沧地处九龙江人海口北岸,村边就是大面积的滩涂,村民们经常在退潮后到滩涂上“讨小海”,经验丰富的渔民会有可喜的收获。

他们随身携带的三种渔具是土龙叉、海锄头和鱼萎。

鱼篓除了偶尔装些捕到的小鱼虾以外,装得更多的是在滩涂上抓到的土龙、鳗鱼、跳跳鱼及一些蟹类。渔民将鱼篓斜挂肩上,挪到臀部后土面,将俯身作业时捕捉到鱼蟹随时放人鱼篓中。鱼篓口呈倒锥形,一张可以收口的尼龙网兜罩住鱼篓口,确保捕到的鱼蟹不会跳出鱼篓。

海锄头与农田中使用的锄头有些区别,海锄头的锄板较宽、较薄,而且较短,锄柄也较短,主要适合滩涂上开挖烂。收获海蛏、捕捉跳跳鱼和小章鱼时就要用到它。

讨小海时,海锄头的用处可大了。每当退潮后,大片滩涂上多小的,有的会,就是些土渔民携帯小渔具准备小海龙!鳗鱼、跳跳鱼留下的蛛丝马迹。有经验的渔民用海锄头先把表明的图层挖开,再顺着气孔寻找躲在烂泥中的鱼鳗等。

渔民们关于鱼鳗在滩涂下面的走向有句谚语“扁尾走头,尖尾走尾”。就是说扁尾的鱼鳗如海鳗鱼,是顺着它的洞往前逃的;而尖尾的如土龙、鳖头(一种土龙(是洞内往后退得。要是不懂得这些规律,要捕捉到鱼鳗那就很困难了。

土龙叉是一种特制的鱼叉。3卩些鱼鳗类身体外层都是黏液,滑溜溜的,休想用手逮住他们,这时,土龙叉就派上用场了。经验丰富的渔民举叉,往泥堆深处使劲一束,说不准一条活蹦乱跳的鳗鱼就被挑了起来。

同类推荐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球类运动手册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球类运动手册

    本书主要讲述了以下几大球类的基本技术:足球、羽毛球、网球、保龄球、台球等。
  • 民间婚俗

    民间婚俗

    婚姻礼俗是男女建立婚姻关系的必要途径。由于结婚是人生最大喜事,关涉到家庭幸福、家族香火的延续和社会的安定,因此有关婚姻的习俗也就特别繁多。哭嫁仅仅是婚俗中的一个插曲。以上简单梳理了哭嫁习俗流变的轨迹,从中可以看出,婚俗的历史非常悠久,并且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婚俗还包含丰富的文化意蕴,充溢着美好的情感以及人们对幸福家庭生活的向往。本书将依照婚礼的程序,展示婚礼中重要环节的风俗画面。
  • 中华成语故事(第九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九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千年传承:舞龙舞狮(文化之美)

    千年传承:舞龙舞狮(文化之美)

    中国是龙狮运动的发源地。舞龙、舞狮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历代相传,长盛不衰,并由此形成了灿烂的龙狮文化。长期以来,大多青年朋友都认为龙舞、狮舞只是春节、庙会、庆典时的喜庆表演,殊不知它历经了几千年的传承流变,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
  • 宁厂古镇

    宁厂古镇

    宁厂古镇历史悠久,是川东地区长江水系人类的发源地和文化的摇篮之一,古镇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五千年以前。本书从山地人居环境学的研究角度,对宁厂古镇的历史演变、保护与发展进行研究,通过对古镇自然环境、聚居形态、建筑空间、装饰艺术、保护与发展等方面剖析与论述,将山地环境、城镇形态、建筑空间纳为一体进行讨论。力求把握该类型山地小城镇的演变规律及其在新的经济、文化、城镇聚居形态下的建筑学构成价值和文化发展价值,以期对古镇的保护与发展起到借鉴与指导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宫斗那回子事儿

    宫斗那回子事儿

    简直太可怕了,现在的男人都这样吗?既要老婆贤良淑德,出得了厅堂入得了厨房,养得了儿子挣得了票子,遇到了流氓还要自己打跑?只能贤良淑德的许墨仰天长叹:“这哪里还是在娶老婆?只当人人都有宁采臣的运气?天底下哪里来得那么多要报恩的小狐狸精啊?”这日子真的是没活过了,还不如回到古代去呢!虽说男尊女卑,女人没啥地位。可是在现代,你生孩子请产假丢工作后没收入,你依旧没地位啊!至少古代的男人养不起家还知道羞耻,没得还理直气壮地大声嚷嚷:“女人也要顶半边天的!”虽然宫斗有些吓人,不过,只做个围观者应该没啥吧?嘿嘿,嘿嘿……
  • 四谛论

    四谛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们在冥途

    我们在冥途

    一个少年对自己身世的寻找,神秘的小二楼原先居民的过去是怎样的,不请自来的几个房客是同伴还是敌人,这一切将少年引向一个不归路,幕后究竟是谁操纵这一切?或许,大家都只是一场阴谋的棋子。
  • EXO璀璨一世繁华

    EXO璀璨一世繁华

    “疼么?”“疼。”“那为什么不放手?”“舍不得啊。”你走进我的心,你还想要怎样?我们的青春高调开始,却悲伤落幕。初心不负,不忘初心。星光不陨,我们不散。EXO,相爱吧!
  • 麻将(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麻将(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四个女人,一桌麻将……这四个女人,有青年,有中年,有老年,一桌麻将将她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呈现出她们各自鲜活的形象与故事。一则以麻将为线索讲述的日常故事,生活就像是麻将,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张摸起来的牌是什么。
  • 都市最强护花兵王

    都市最强护花兵王

    当其他的人被道德和法律所束缚,记住万事皆允.我们行走于黑暗,服务于光明。峰哥重生都市,进入高校只为了护花。神识一出,超级计算机跪了;纯阳仙体,打不死的小强哭了;霸道仙术,灭尽万般诸佛。学霸?给我提鞋都不配。泡妞?如果不是绝世美女请不要来打扰我。帮派大哥?只能称臣。反角:“没有你,我会很风光。”主角:世间有天道,我有异世体术;任行商业帝国,抛起层层波澜....
  • 滇行记

    滇行记

    这不是小说,是一本随笔诗集。生活赋予我灵感,我用灵感回赞生活。
  • 意外恋情:男神的独家宠妻

    意外恋情:男神的独家宠妻

    把我潜了就想走?他眸中满是愤怒!那我也是被设计的嘛,她非常无辜耶,而且明明吃亏的可是她?好不好。老子第一次都给你了,准备怎么办。啊?方小颜不淡定了,我还得负责?至此明明是两条平行线上的人却又了至死不渝的爱恋.....
  • 天变九重

    天变九重

    (本书换号发表搜索斑斓色天空查看最新章节)他是一个侠客,他冷漠,不善于吐露自己的心扉!他如同一个迷路的孩童一般,追求着历史的痕迹,不断寻求着来自故乡的消息!他拥有者高人一等悟性,高人一等的心性,时而如同顽童一般,时而如同一个残酷的刽子手,他孤高,他骄傲,他桀骜,他冷漠,他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
  • 淡漠公主的大牌王子

    淡漠公主的大牌王子

    生性淡漠的公主安琪,从法国回到了中国,在圣美学院里引起了轩然大波!她遇到了一个个优秀的男生:他,温润如玉,像一个亲切的哥哥一样;他,暴躁如雷,是一个人见人怕的贵公子……她,究竟情归何处!敬请关注《淡漠公主的大牌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