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91000000016

第16章 邓小平成为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1)

邓小平三起三落,坚韧不拔,大智大勇,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掌舵人。邓小平成为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经历了什么样的波折,他又为何能成为“核心”呢?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经过拨乱反正和变动华国锋领导职务,到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正式形成。为什么不是别人而恰恰是邓小平成了“核心”?为何要变动华国锋的主要职务?胡耀邦对自己被推举为党的主席是怎样看的?

“文件的抬头不要写华主席、党中央”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确定实行工作重点转移的同时,决定加强党的领导机构。增选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增选邓颖超、胡耀邦、王震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决定增补黄克诚、宋任穷、胡乔木、习仲勋、王任重、黄火青、陈再道、韩光、周惠为中央委员,将来提请党的十二大予以追认。选举陈云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邓颖超为第二书记,胡耀邦为第三书记。

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后,1978年12月25日,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讨论决定人事问题。会议讨论新增选的4位政治局委员的分工,决定陈云主管中央纪委、公安、检察、法院、民政等政法部门;邓颖超主管工会、青年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王震仍主管第三、四、五、六机械工业部,即国防工业部门;胡耀邦主管中央日常工作和宣传工作。

会议接受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许多同志的意见,通过以下一系列人事更动:设立中央秘书长、副秘书长,协助中央领导同志处理日常工作。任命胡耀邦为中央秘书长兼中宣部部长,胡乔木为中央副秘书长兼毛泽东着作编辑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姚依林为中央副秘书长、中央办公厅主任;

任命宋任穷为中央组织部部长(胡耀邦不再兼中组部部长);免去张平化的中宣部部长的职务,调任中央党校副校长(不久又调任国家农业委员会副主任);免去汪东兴的所有各项兼职(中央党校第一副校长、中央办公厅主任、党委书记,警卫局长、党委书记,8341部队政委兼党委书记,毛泽东着作编委会办公室主任、党委书记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和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的人事更动,为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组织保证。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华国锋的地位已开始动摇。跟随华国锋搞“两个凡是”的人在中央工作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受到批评,华国锋本人虽未被批评,但也不得不就“两个凡是”问题作出检讨和说明。面对这种处境,在中央工作会议的闭幕会上,华国锋接受建议,提出“不要宣传我个人”。他说:

党中央是集体领导,希望今后各地区、各单位向中央作报告的时候,文件的抬头不要写华主席、党中央,只写党中央就可以了。希望文艺作品多歌颂党、歌颂老一辈革命家与工农兵英雄事迹,不要宣传我个人。

华国锋的这段话,胡乔木作了一点发挥。他说:华国锋同志在闭幕会上讲话时说到的对他个人的提法问题,这在党的生活中看起来是件小事,实际上是件很大的大事,涉及的不简单是个形式问题,而是党的生活准则和秩序问题。毛主席在解放初期说过,如果要提个人,一定要把个人放在党组织之后,个人无论如何不能超过党。就是说,要讲党中央毛主席,不能把次序颠倒过来。“文化大革命”以前似乎一直是这样做的。后来变了,在一段时间里,甚至不存在党中央,至少不存在中央政治局,只有毛主席了。华国锋同志提出以后不要讲“华主席党中央”,这是符合党的原则的,是恢复党的生活的正常状态。

三中全会后,中央办公厅陆续收到党内外一些人的来信,建议在各种场合,凡是有华国锋同毛泽东的像片并列挂的,把华国锋的像取下来。胡耀邦把原信转给华国锋,华在信上划圈,但没有表态。三中全会提出少宣传个人后,中央党校的一位学员于1978年12月29日写信给华国锋,说红星养猪场把你用过的东西陈列出来,这不好,应当取下来。1979年1月16日,华国锋回信说,你提的意见很好,我已托北京市委领导对红星养猪场的同志们做了思想工作,把陈列物品撤去,以后如有类似情况,都照此办理。胡耀邦看到这封信后,用了一番心思,在中央党校毕业典礼上大讲二番。其实三中全会当时提出“少宣传个人”,主要是针对历史的教训和华国锋个人的宣传太突出而提出的。

“看来党内多数同志是不会赞成的”

鉴于华国锋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多次研究,一致认为应把国务院总理这个职位进行调整,并正式提交十一届五中全会讨论。五中全会决定同意华国锋辞去总理兼职。1980年8月至9月召开的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接受中共中央建议,决定华国锋不再兼任国务院总理。

华国锋在辞去总理职务后,仍担任着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两个要职。1980年8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问题。与会者认为,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切中我们弊端的要害,必须改变权力过分集中的状况。这个制度不改,我们很多问题解决不了,也解决不好。我们很多问题的毛病都是由此而来。与会者从历史的经验教训出发谈到华国锋身兼数职的问题,甚至进一步提出,按照华国锋在粉碎“四人帮”以后的工作情况和现实表现来看,按照他的能力和水平来衡量,不但把党政军三项最高领导职务集中于他一身不好,而且仍由他继续担任党中央主席也不合适,当军委主席更不恰当。

10月,全党4000名高干讨论历史决议初稿时,无论中央机关,国家机关或军队系统都有多数同志提出,希望能对粉碎“四人帮”后四年的工作作出总结,一致要求在《历史决议》中写上这一段。在对这段历史的讨论中,许多人对华国锋在粉碎“四人帮”以来工作中的错误提出批评意见,并要求调整他担任的职务。

经过1980年8月和10月的两次讨论,中央政治局常委认真地考虑了大家的这一意见,对华国锋进行了批评和帮助,并认为改变他的现任职务是必要的。

1980年11月10日、11日、13日、14日、17日、18日、19日、29日和12月5日,中央政治局连续开了9次会,除刘伯承、聂荣臻二人因病未参加(聂荣臻来信同意会议内容)和陈永贵、赛福鼎二人未通知到会外,实到政治局委员21人,候补委员1人。中央书记处7人列席。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中央政治局准备向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人事更动方案。

在这次政治局会议的第一次会上,华国锋提出要求辞去中央主席、军委主席和党内的其他职务,并对粉碎“四人帮”以来的工作作了一些检查和解释。

胡耀邦在政治局会上作重要发言。他在肯定华国锋成绩的同时,也对华国锋进行了严肃的批评。胡耀邦说:

华国锋同志是1938年参加工作的,也应该说是老同志了。昨天我查了一查,1938年以前的干部,剩下大概7万人左右;1937年以前的,只剩下18000人了。华国锋同志也是一级一级上来的,确实是由区的工作、县的工作、地委的工作、省的工作到中央工作的。有同志说是坐直升飞机上来的。我个人觉得这么说不妥当。40多年来,华国锋同志也是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工作经验,也有一定的水平。这个,我看也应该是肯定的。国锋同志和一些老同志一道,在粉碎“四人帮”这个问题上。确实是做出了很大贡献的。这是历史事实,我们的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这一点的。粉碎“四人帮”以后,全党、全国人民,包括老同志确实是真心诚意拥护国锋同志的。……但是,我觉得,国锋同志没有正确对待一个党员对党和人民应该作出的贡献。

在谈到华国锋同党、同人民的关系摆得很不正确的时候,胡耀邦列举了华国锋的五条表现:第一条,对个人在粉碎“四人帮”斗争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上,表现得很不正确。第二条,粉碎“四人帮”以后,拨乱反正一开始,或者叫一起步,国锋同志就离开了当时全党、全国人民的迫切愿望。第三条,在干部方针上,脱离了全党绝大多数同志的意志。第四条,在对待毛泽东同志的问题上,确实采取了实用主义的态度。第五条,在突出个人问题上,造成了十分有害的影响。

胡耀邦在发言中还批评了华国锋对毛泽东晚年错误采取的态度。胡耀邦指出:

按理来说,国锋同志内心不是对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全都赞成的。我可以单一个例子,国锋同志很关心生产,至少有三次:第一,我们在湘潭时期,他对生产的兴趣很大;第二,他自己讲,1971年揭露林彪时,毛主席同他谈话,批评他:你满脑子都是生产;第三,1975年他在听取科学工作汇报提纲座谈会上的讲话。可是国锋同志在粉碎“四人帮”后讲的却是另外的东西,什么基本路线,什么阶级斗争为纲,什么全盘肯定“文化大革命”,什么继续革命,等等。但也不全是真心话。这里边就产生一个实用主义的问题。这就是要害的地方。

国锋同志在对待毛泽东同志的问题上,是拣他的需要,只顾眼前,不顾后果,只考虑个人得失,不考虑党和国家的安危。这是一种典型的实用主义,这很不好。

除胡耀邦外,出席政治局会议的所有同志都在会上发了言。与会者在发言中,对华国锋在过去四年工作中的错误以及他在这次会议上的发言提出了批评意见。

大家在发言中指出:华国锋同志在粉碎“四人帮”这一事件中是有功劳的,这应当肯定;但对这一事件应作历史分析,不应把功劳只归于个人。大家提出,华国锋同志提出“两个凡是”,长时间坚持这个完全违背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提出“两个凡是”,实际上是要把毛泽东同志晚年“左”的一套继续照搬下去。在三中全会以后,他的思想有改变,但在一些原则问题上还没有根本的改变。

大家指出,华国锋同志在“十一大”前后提出的一系列政治口号,基本上还是“文化大革命”中的口号。这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但他有不可推诿的个人责任。除了仅仅与“四人帮”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外,他从来没有主动地提出过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创议。他对解放党内大批老干部、平反历史上大批冤假错案的态度,他对中央领导层一些同志的态度,明显地违反了党内大多数同志的愿望。

大家指出,华国锋同志很热心于制造和接受新的个人迷信,被称为英明领袖,把自己的像和毛泽东同志的像并挂,接受种种出格的歌颂,觉得心安理得。这种情况,甚至在今年不久以前还在继续。把个人同党和人民的关系摆错位置,这是严重的思想问题和党性问题。大家指出,1977、1978两年中,华国锋同志在经济问题上提出了一些“左”的口号。这两年经济工作中的冒进,造成了国民经济的严重损失和困难。这主要是一个经验不足的问题,不能由华国锋同志一人负责,但是他确有重要的责任。

大家指出,华国锋同志在过去四年中作过一些有益的工作,但是显然缺乏作为中央主席所必要的政治能力和组织能力。他对军委主席的不能胜任是大家知道的。

叶剑英在会上就自己曾对华国锋讲过一些过誉的话作了说明和自我批评。他说:

据《三国志》第三十五卷《诸葛亮传》里记载,刘备在白帝城临终托孤时,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之后,诸葛亮并没有按照刘备的话去办,而是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毛主席临终的时候说,我不行了,快完了。政治局全体同志到主席那个房子,排队一个一个见主席。那时,他的心脏还没有停止跳动。看完后,退回到休息室。过了一会,护士又把我叫到主席面前。当时主席看了我一眼,说不出话来,我又退了出来,不久,主席心脏就停止跳动了。当时我就想.主席为什么要第二次看我呢?还有什么嘱托?(叶剑英讲到此处,心情很激动,流下了眼泪。)我剖析毛主席去世时自己的心情,我确实把华国锋当做“后主”看待,尽管我自己精力不足,水平不高,还是想尽力扶助他。我对他讲过一些过誉的话。这是一种旧的封建思想在作怪。借此机会,我应作自我批评。

在政治局会上,胡耀邦还进一步指出,国锋同志继续当党的主席、军委主席,看来党内多数同志是不会赞成的。因此,国锋同志自己提出要辞去这两个职务,我觉得好。这对党、对华国锋同志自己都有好处。

鉴于上述情况,中央政治局认为华国锋同志继续担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是不适当的。

12月5日,是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最后一天。华国锋发言,表示欢迎对他的批评。他再次提出辞去现任职务,并要求在十一届六中全会以前,不再主持中央政治局、中央常委和中央军委的工作。中央政治局认为华国锋确实需要集中力量考虑自己的问题,因而同意他不再主持中央工作的意见,但在六中全会作出相关的决定以前,他仍是中央的主席,仍要以中央主席的身份接待外宾。中央政治局并且表示希望,六中全会将继续选举华国锋同志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选举他做中央副主席。

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华国锋同志犯了“左”的错误和其他错误,但不要说成是路线错误。路线、路线错误、路线斗争等提法没有明确的科学含义,使用这些提法过去在党内造成很不好的后果,以后要尽量少用。中央还指出,过去各级组织中的一些同志受过华国锋同志的一些错误影响,这是难免的,希望各级组织一概不要“上挂下联”,追究责任。

中央政治局最后通过三项决议:(一)向六中全会建议,同意华国锋同志辞去中央主席、军委主席的职务。(二)向六中全会建议,选举胡耀邦同志为中央委员会主席,邓小平同志为军委主席。(三)在六中全会前,暂由胡耀邦同志主持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常委的工作,由邓小平同志主持中央军委工作,都不用正式名义。中央政治局着重指出,(一)(二)两项都只是对六中全会的建议,全会如何作出决定,这是全会的权力。全会当然会审慎地考虑这些问题,并严格按照党内民主原则来进行讨论、表决和选举。

同类推荐
  • 哪吒自传

    哪吒自传

    本文试图用一种轻松幽默诙谐的文笔来描写哪吒的一生,通过自述的方式给大家呈现另外一个哪吒,和电视剧里不一样的哪吒,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
  • 康朝小人物

    康朝小人物

    初来咋到,人生地不熟的环境。家徒四壁,处处为空的人生路。不甘平庸,陌生世界的拼搏路。杨凡,穿越而来的一个小秀才,一无所有的开始,他最终会收获什么?成功,失败,一却尽在本文描述……
  • 三国——有点意思儿

    三国——有点意思儿

    一本大家能看得懂,看得下去的三国文。我的目的是:让大家在休闲娱乐的时候能了解一点三国的历史,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打发时间。尊重历史,我只写真实的历史,没有依据我不会乱写。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被误读的中国历史

    被误读的中国历史

    揭开误读的面纱,抚摸历史的真相从颠倒的黑白中,从隐藏的真相中,从褐色的画面中,从纷乱交错的事实中,从被尘封地记忆中追踪历史原貌的蛛丝马迹。洗去铅华,剥掉粉饰,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深层考证,客观评价,给世人一面真实的镜子。《被误读的中国历史》的目的在于让人们真实地了解人类的过去,同时本着新生史实的精神,对其进行科学的探究,从而拨开层层迷雾,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在于使读者辨清哪些是道听途说,哪些被颠倒混淆,形成对历史真相客观、公正的认识与判断。要想真实地了解人类的过去,在流传至今的浩渺史书中,空间有多少历史真相被隐藏了?又有多少是非黑白被颠倒混淆呢?请走进被误读的中国历史去看个空间吧!
  • 中国历史之谜

    中国历史之谜

    本书以知识性和趣味性为出发点,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各个领域最有研究价值、最具探索意义和最为人们所关注的百余个中国历史未解之谜,分为先秦历史、秦汉历史、魏晋南北朝历史、隋唐历史、两宋历史、辽夏金元历史、明清历史7个部分。编者在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考古发现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客观地将多种经过专家学者分析论证的观点一并提出,展示给读者,使读者既多了一个与大师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又多了一条了解真相的途径,从而见微知著、去伪存真,揭示谜团背后的真相,满足其探奇心和求知欲。
热门推荐
  • 快穿:司愿录

    快穿:司愿录

    冥府有七十二司,第四十一司为枉死司,有判官岁木掌其司。枉死者,阳寿未尽,长恨不绝。愿以诸世之功德消尽此世之屈心。
  • 首席专宠巨星妻

    首席专宠巨星妻

    明明就比自己大,还不准自己叫他哥哥。包养,当真?不要!我开玩笑的。喂,不许偷看,就是小时候都看光了也不可以,当初我才几两肉,现在姐可是尤物!不许笑!不嫁,我要去找初恋!喂,放开我!!
  • 乘风之心

    乘风之心

    一个送牛奶的少年,因为在观看一场自行车赛时得到了著名自行车教练的赏识,而从此踏上了他的自行车征程。他在正规比赛和地下比赛之间来回穿梭,击败一个个对手,成为当地有名的车手。看他怎样完成从无名小卒到最快传说的蜕变;看他怎么把自身天赋和后天努力完美融合;看一辆自行车在他身上会散发出怎样的极速之光。
  • 《流氓小子闯都市》

    《流氓小子闯都市》

    现实的世界教坏的很多孩子,一个老实人最终变成了都市的一个流氓,最终当了老师专门欺负坏学生。
  • 死猪不怕开水烫

    死猪不怕开水烫

    这是一个女小强被骗婚到山里后,才发现自己的男人不能人道,男方家长想留住女小强,让小叔子代兄履行丈夫义务,因为小叔子有家庭,女小强劝小叔子回归了家庭。女小强不甘贫穷,为了改变生存环境,她不断上进,不断学习,先是修路,后又建房,最后还当起了女包工头,虽然困难重重,但她永不放弃的精神贯穿着全文。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精神,死过了,就无所畏惧了,死过了,就不会怕艰难了,死过了,开水再烫多少遍就都不怕痛了。在女主努力奋斗的过程中,遇到了男主卓景,男主被女小强的精神感动,两人在那个闭塞的乡村,演绎着他们平凡却让人感动的爱情故事。
  • 听说三年八班

    听说三年八班

    你体会过绝望吗?在瑞特学院里,十几二十人组成了一个班级,在高三四楼最后一间教室——听说八班八班最大特点,护短,各式各样的人物都有,所有人共同的特点,特能打架,不给你火上浇油都是你上辈子烧了高香的…
  • 魔法封神

    魔法封神

    神格带着布里恩的记忆来到了韦恩的身上,武侠世界的韦恩该怎样利用它来纵横天下呢?
  • 人财两旺:不可不知的500个风水常识

    人财两旺:不可不知的500个风水常识

    本书主要介绍风水知识。内容包括风水尝试大揭秘——入世持家的法宝;购房选址风水——择吉入祥宅;婚姻好风水——为美满生活做参谋等。
  • 在遗忘的时光里相遇

    在遗忘的时光里相遇

    我叫薛王磊,今年十八岁。十八岁,本是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的季节,高考的失利让他深陷井底。一个富家千金,一个校花,一个高中三年,想爱却不敢爱的女生,一个高考落榜的体育生。原本抬头低头都不会相看一眼的人,却被命运大齿轮转在一起,交织成错中复杂的纠葛。爱我的和我爱的,要如何抉择?我们的故事又是什么样子。
  • 不是冤家不聚头:鲁迅与胡适

    不是冤家不聚头:鲁迅与胡适

    本书把视角放在鲁迅和胡适的不同上面,分别截取了北平与上海、留美与留日、西装与小脚、神坛与祭坛四个方面,描写胡适与鲁迅的学术理想和人生道路。